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磁共振成像影像数据的单侧唇裂成人患者动静态鼻唇肌解剖研究
1
作者 王康喆 李玉明 +2 位作者 夏春潮 石冰 李承浩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6-643,共8页
目的 对不同程度单侧唇裂患者的磁共振成像(MRI)影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分析动静态下多组鼻唇部肌肉解剖形态及变化规律。方法 纳入1例正常人及4例成年单侧唇裂患者,分别在静态(上下唇自然闭合)和动态(嘟嘴、咧嘴)下行MRI检查,使用3D Sli... 目的 对不同程度单侧唇裂患者的磁共振成像(MRI)影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分析动静态下多组鼻唇部肌肉解剖形态及变化规律。方法 纳入1例正常人及4例成年单侧唇裂患者,分别在静态(上下唇自然闭合)和动态(嘟嘴、咧嘴)下行MRI检查,使用3D Slicer软件对影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绘制鼻唇肌肉的解剖形态。测量3种动作下裂隙侧和非裂隙侧提上唇肌、颧小肌、颧大肌的交界点(肌肉汇入口轮匝肌的位置)到正中矢状面、肌肉起始点到交界点、动静态交界点之间的距离及动静态交界点连线与水平面的角度,并做比值计算。结果 动静态下4例单侧唇裂患者的肌肉交界点到正中矢状面裂隙侧与非裂隙侧的距离比值均大于1,而肌肉起始点到交界点的该项距离比值均小于1。静态下同名肌肉的这两项距离比值均随唇裂程度加重呈梯度增加,且静态下同一患者中颧小肌的这两项距离比值更突出。3组肌肉从静态到动态的交界点连线与水平面所成角度,裂隙侧与非裂隙侧的比值均大于1。结论 单侧唇裂患者两侧肌肉插入口轮匝肌的位点对称性、直线距离均与肌肉类型、唇裂类型相关;裂隙侧肌肉收缩角度大于非裂隙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单侧唇裂 面部肌肉 三维重建
下载PDF
骨性Ⅱ类高角患者拔牙矫治前后的面部软硬组织变化
2
作者 毛渤淳 田雅婧 +2 位作者 王雪东 李晶 周彦恒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119,共9页
目的:通过对骨性Ⅱ类高角患者拔牙矫治前后面部三维扫描模型与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探讨软硬组织变化趋势、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方法:选取18例骨性Ⅱ类高角行单纯拔牙矫治的成人女性患者,对矫治前后的头颅侧位片定点描记并进行硬组织... 目的:通过对骨性Ⅱ类高角患者拔牙矫治前后面部三维扫描模型与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探讨软硬组织变化趋势、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方法:选取18例骨性Ⅱ类高角行单纯拔牙矫治的成人女性患者,对矫治前后的头颅侧位片定点描记并进行硬组织测量,同时获得纳入患者矫治前后三维颜面数据,在完成模型重定位及模型重叠后,对三维软组织标志点标定并测量相应三维软组织。硬组织测量包括17个测量指标(蝶鞍点-鼻根点-上齿槽座点的夹角、蝶鞍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的夹角、上齿槽座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间的夹角、面角、颌凸角、眶耳平面-下领平面角、Y轴角、前颅底平面-下颌平面角、颏前点到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连线的垂直距离、上中切牙到鼻根点-上齿槽座点连线的垂直距离、上中切牙与鼻根点-上齿槽座点的夹角、下中切牙到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连线的垂直距离、下中切牙与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连线交角、上下中切牙角、上切牙倾斜度、下中切牙-下颌平面角和Z角),其中11个指标测量其治疗前后变化量。测量20个软组织标志点(左/右颧骨点、左/右口角点、左/右唇峰点、软组织颏顶点、左/右下颌角点、额点、下唇下缘点、上唇上缘点、软组织颏下点、左/右下颌边缘中点、软组织颏前点、口裂点、唇下点、鼻下点和上唇点)治疗前后三维位移量,并取9项软组织测量指标(下唇高、面突角、下唇红高、下颌轮廓角、鼻唇角、人中长度、人中宽度、上唇高和上唇红高)。对矫治前后各指标变化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并运用Pearson系数分析各指标间相关性。结果:矫治前后的硬组织及软组织20个测量指标中有18个测量值变化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变化表现为唇部的整体内收,软组织颏前点存在垂直向的明显上移[(1.88±2.61)mm,P<0.05],同时左/右口角点[(-2.95±1.9)mm、(-2.90±1.92)mm]、上下唇缘点[(-4.94±1.95)mm、(-3.25±1.44)mm]、唇下点[(-3.10±3.5)mm]、鼻下点[(-1.23±1.06)mm]在矢状向明显内收(P<0.05),其他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角平均增加4.10°±2.57°(P<0.05),其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矫治后颏下点移动量与眶耳平面-下领平面角(比例为:-0.183∶1)、与前颅底平面-下领平面角(比例为:-0.157∶1)呈高度相关(r>0.7),其余存在相关性的测量指标间呈中度相关(0.7≥r>0.4),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性Ⅱ类高角患者通过单纯拔牙矫治也可得到一定的面型改善,主要表现为鼻、唇、颏三者矢状方向上关系的改善,其软组织移动量与硬组织移动量间存在着一定的线性比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Ⅱ类 高角 正畸 三维面型
下载PDF
Fractal Dimension and Fractals in Ocean Engineering 被引量:5
3
作者 Fu Yuhua Senior Engineer, China Offshore Oil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P. O. Box 4709, Beijing, 100027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SCIE EI 1994年第3期285-292,共8页
-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fractal dimension and fractals in ocean engineering. To handle some ocean environment problems, the existing fractal method, in which the fractal dimension is a constant, can ... -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fractal dimension and fractals in ocean engineering. To handle some ocean environment problems, the existing fractal method, in which the fractal dimension is a constant, can be used. For some complicated problems in ocean engineering,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concept of the variable dimension fractals (D = f(r)), i. e., the fractal dimension D is the function of characteristic scale r instead of a constant. By using variable dimension fractals, several deformation and stress states of offshore structures are describ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cial dimension facials variable dimension facials ocean engineering
下载PDF
137例不同垂直骨面型成年女性患者正畸治疗前后面部变化的软组织三维研究
4
作者 王占礼 韩爽 +2 位作者 魏小娇 耿荣光 张浩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64-1669,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在正畸治疗后面部软组织变化差异。方法选取137例18~30岁女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使用其面部软组织三维模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下颌平面角(FH-MP)角度分为高角组、均角组、低角组。在矫治前(T0)以及矫... 目的探讨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在正畸治疗后面部软组织变化差异。方法选取137例18~30岁女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使用其面部软组织三维模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下颌平面角(FH-MP)角度分为高角组、均角组、低角组。在矫治前(T0)以及矫治中第6个月(T1)、治疗后(T2)采用EinScan Pro 2X 2020手持高精度三维扫描仪捕捉患者面部软组织图像。使用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 Wrap 2021对患者面像进行重叠,应用SPSS 26.0统计软件对组内及组间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正畸治疗前后,高角组面部整体变化量平均为(-3.25±0.22)mm,均角组平均为(-3.28±0.30)mm,低角组平均为(-3.69±0.36)mm,低角组相较于另外两组下降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角组患者的下颌角区、颞区下降最多,分别为(-2.78±0.18)mm、(-2.27±0.35)mm,相较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分区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组患者面部整体及各面部分区均发生一定负向变化,但低角组在下颌角区、颞肌区较其他两组塌陷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治疗 面部美学 三维 Ⅱ类错牙合 垂直骨面型 软组织 成年女性
下载PDF
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双颌术后髁突三维变化及骨质重塑
5
作者 刘帅 史红丽 +3 位作者 肖艳菊 谢昆鹏 陈楷 吴国民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45-53,共9页
目的:评价三维重建软件评估正颌手术术后髁突变化的有效性及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双颌术后髁突三维变化及骨质重塑的情况。方法:本研究纳入18例患者,分别于术前(T0)、术后2周(T1)、术后6个月(T2)拍摄螺旋CT,通过Proplan CMF、mimics等... 目的:评价三维重建软件评估正颌手术术后髁突变化的有效性及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双颌术后髁突三维变化及骨质重塑的情况。方法:本研究纳入18例患者,分别于术前(T0)、术后2周(T1)、术后6个月(T2)拍摄螺旋CT,通过Proplan CMF、mimics等三维重建软件行头颅模型重建、标点、计算,明确双侧髁突在三维方向上的角度、位移变化及髁突上表面的骨质改建情况,分析下颌后退程度与双侧髁突的旋转及位移之间的关系。结果:左侧髁突术后2周较术前表现为向后、上位移,在术后恢复时期(T1—T2),左侧髁突向外、下位移,术后6个月相比术前(T0—T2),左侧髁突整体向外、向后、向下位移;右侧髁突术后2周较术前表现为向外、向后、向上位移,术后恢复期间(T1—T2),髁突在冠状面上继续向下位移,术后6个月相比术前,整体向后位移。左侧髁突在T0—T1期间出现向后、外、上旋转,术后恢复期(T1—T2)髁突长轴在冠状面及矢状面表现为一定的恢复,术后6个月相比术前仍然表现为向后、向外、向上旋转;右侧髁突术后向外、前、下旋转,术后恢复期(T1—T2)在水平面、矢状面、冠状面均有向原有方向恢复的趋势,术后整体(T0—T2)表现为向外、后、上旋转。术后髁突的骨质吸收主要在前内侧区,骨质生成主要在后内侧区。下颌的后退程度(B0-B1)与左侧髁突外极点T0与T2之间在冠状面之间的距离(MPLZ0-2)、右侧髁突外极点T0与T1之间在水平面之间的距离(MPRX0-1)、右侧髁突外极点T1与T2之间在水平面之间的距离(MPRX1-2)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强相关关系。结论:三维重建软件可以有效地运用于正颌术后髁突变化方面的研究。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双侧髁突术后出现旋转及位移,双侧髁突术后的旋转、位移及骨质重塑并不一致,同时下颌的后退程度与髁突的位移之间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 面部不对称 三维重建 髁突
下载PDF
面部三维生理特征点在睡眠剥夺中的疲劳检测
6
作者 李敬强 房秋 +1 位作者 樊天辰 马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753-2762,共10页
睡眠不足、生理节律紊乱是导致交通运输岗位人员疲劳的重要因素,随着值勤“刷脸”技术的兴起,及时识别岗位人员疲劳状态是安全风险防范关口前移的必要举措。为深入探索面部疲劳的三维变化,通过30 h睡眠剥夺实验,基于主成分分析(PCA)法... 睡眠不足、生理节律紊乱是导致交通运输岗位人员疲劳的重要因素,随着值勤“刷脸”技术的兴起,及时识别岗位人员疲劳状态是安全风险防范关口前移的必要举措。为深入探索面部疲劳的三维变化,通过30 h睡眠剥夺实验,基于主成分分析(PCA)法融合面部双侧曲率特征,提出皱纹严重程度指数(WSI),结合主观疲劳评估、精神运动警觉度测试和客观心率(HR)监测方法,综合判断受试者的面部疲劳程度。结果表明:在睡眠剥夺条件下,WSI变化和疲劳的波动特征明显,整体呈逐渐升高趋势;30 h实验数据显示,WSI变化和主观疲劳指数、反应时的波动趋势有较强相关性(P<0.01)和HR的波动趋势有一定的关联性(P<0.05)。基于WSI指数将疲劳划分为4个等级,从三维生理特征的角度验证面部疲劳静态检测的可行性,研究结果为疲劳快速检测技术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特征 疲劳检测 睡眠剥夺 三维建模 昼夜节律
下载PDF
四维超声联合母体血清学在胎儿颜面部畸形筛查中的价值研究
7
作者 陈寸 王冰冰 +1 位作者 林莉妃 陈垂婉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1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四维超声联合母体血清学在胎儿颜面部畸形筛查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三亚市妇幼保健院(三亚市妇女儿童医院)做产检筛查的106例疑似胎儿颜面畸形孕中期孕妇,均行四维超声以及母体血清学检查,以分娩或者引... 目的:探讨四维超声联合母体血清学在胎儿颜面部畸形筛查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三亚市妇幼保健院(三亚市妇女儿童医院)做产检筛查的106例疑似胎儿颜面畸形孕中期孕妇,均行四维超声以及母体血清学检查,以分娩或者引产结果作为诊断的“金标准”,比较四维超声、母体血清学单项及联合检查对胎儿颜面部畸形的诊断价值。结果: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四维超声、母体血清学和四维超声联合母体血清学诊断胎儿颜面畸形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32、0.863和0.981。四维超声及母体血清学单独诊断胎儿颜面畸形的灵敏度及准确率显著低于二者联合诊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1.173、0.064,P<0.05)。结论:四维超声联合母体血清学筛查可提高对胎儿颜面畸形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维超声 母体血清学 胎儿颜面部畸形
下载PDF
两种方式构建的正中矢状面在面部畸形患者中的准确性研究
8
作者 廖奕翔 金刘莉 +5 位作者 杜冰冉 胡飞 潘耀鹏 林媛 黎植文 张雪洋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9期702-708,共7页
目的探讨本体/镜像关联法和点构法所构建的三维头颅的正中矢状面(median sagittal plane,MSP)在面部畸形患者中的准确性,为颌面部对称性分析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30例面部畸形患者的锥形束CT数据,以DICOM... 目的探讨本体/镜像关联法和点构法所构建的三维头颅的正中矢状面(median sagittal plane,MSP)在面部畸形患者中的准确性,为颌面部对称性分析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30例面部畸形患者的锥形束CT数据,以DICOM格式保存输出,在Mimics21.0下完成数据分割获取数字化三维头颅,将所生成数字化头颅数据导入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 studio 2014中。分别使用本体/镜像关联法、点构法构建头颅的MSP。本体/镜像关联法对数字化头颅数据进行左右镜像后合并,获取对称特征平面即为所构建的MSP平面(S1)。点构法通过Mimics21.0在数字化头颅数据中选取鼻根点(nasion,N)、鸡冠点(crista galli,CG)、蝶鞍点(sella,S)、颅底点(basion,Ba)、梨骨点(vomer,V)、后鼻棘点(posterior nasal spine,PNS)、切牙孔点(incisive foramen,IF)、前鼻棘点(anterior nasal spine,ANS);一并导入geomagic studio 2014中,获取的最佳拟合平面即为所构建的MSP平面(S2)。由5位颌面外科高年资医生,采用单盲法对两种方法构建的S1、S2结果进行主观评分,对两组评分进行配对t检验。再次重复实验评分,对5位颌面外科高年资医生的前后两次评分进行一致性分析,验证专家评价法的可重复性。结果本体/镜像关联法构建S1平均得分为65.73,点构法构建S2平均得分为75.90。S1、S2组配对t检验得出点构法得分高于本体/镜像关联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一致性分析检验结果表明本研究的专家评分具有可重复性及一致性。结论在面部畸形患者中,点构法所构建的MSP优于本体/镜像关联法所构建的MSP,可为颌面部对称性分析提供依据,具有临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中矢状面 本体/镜像关联法 点构法 迭代最近点算法 数字头颅模型 逆向工程软件 面部畸形
下载PDF
多维连续空间的多任务表情识别研究
9
作者 霍奕 《软件导刊》 2024年第5期17-23,共7页
研究设计一个多任务情感识别模型,通过结合Valence、Arousal、Dominance(VAD)三维连续情感分析与离散情感分类,为智能情感交互提供更全面、细致的情感测量工具。首先利用两个识别任务间的相关约束(类别标签为VAD三维情感空间中的点)提... 研究设计一个多任务情感识别模型,通过结合Valence、Arousal、Dominance(VAD)三维连续情感分析与离散情感分类,为智能情感交互提供更全面、细致的情感测量工具。首先利用两个识别任务间的相关约束(类别标签为VAD三维情感空间中的点)提升模型的识别准确性;其次提供一种在VAD三维空间中识别多维连续情感的方法与数据集,利用他们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多任务联合学习,并在情感类别和VAD多维情感空间之间建立约束,相较于传统固定情感类别标签能更全面、细致地描述情感状态,特别是在目前较少研究的维度D上;最后使用情感类别数据集FER2013中可用的情感标签与手动添加的VAD注释测量VAD情感。实验表明,V和类别、A和类别、D和类别的多任务学习能明显改善模型的识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情感识别 多任务学习 VAD面部表情识别数据集 离散情感类别 智能情感交互
下载PDF
Morphometric analysis of facial and cochlear nerves in normal-hearing ears using 3D-CISS
10
作者 Meltem ?zdemir Rasime Pelin Kavak 《Journal of Otology》 CSCD 2019年第4期136-140,共5页
Purpose:The aim of the current study was to establish a normative data set for the morphometric parameters of the facial nevre(FN)and cochlear nevre(CN)according to age and sex in the adult population,using 3-dimensio... Purpose:The aim of the current study was to establish a normative data set for the morphometric parameters of the facial nevre(FN)and cochlear nevre(CN)according to age and sex in the adult population,using 3-dimensional constructive interference in steady state(3D-CISS)sequence 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ethods:W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157 ears of 102 adults with no hearing impairment,facial palsy or Meniere's disease.The vertical(VD)and horizontal(HD)diameters as well as cross-sectional areas(CSAs)of the FNs and CNs were measured on the parasagittal oblique image created using the axial 3D-CISS sections passing through the internal acoustic canal.We related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with side,sex and age.Results:The mean VD,HD and CSA of the FNs were 1.09±0.18 mm,0.84±0.17 mm,and 0.75±0.27mm^2,respectively,whereas those of the CNs were 1.34±0.17 mm,1±0.15mm and 1.06±0.3mm^2,respectively.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orphometric parameters of both the nerves according to side or sex(P>0.05).However,except for the CSA of the FNs among males,we found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all the morphometric parameters of both the nerves with ageing(P<0.05).Conclusion:The normative morphometric data obtained in this study can be beneficial in clinical applications for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facial palsy and Meniere's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CHLEAR NERVE facial NERVE 3 dimensional CONSTRUCTIVE interference in steady state(3D-CISS)
下载PDF
An Improved Three-Dimensional Model for Emotion Based on Fuzzy Theory
11
作者 Zijiang Zhu Junshan Li +1 位作者 Xiaoguang Deng Yi Hu 《Journal of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s》 2018年第8期101-111,共11页
Emotion Model is the basis of facial expression recognition system. The constructed emotional model should not only match facial expressions with emotions, but also reflect the loc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 Emotion Model is the basis of facial expression recognition system. The constructed emotional model should not only match facial expressions with emotions, but also reflect the loc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emotions. In this way, it is easy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emotion of an individual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acquired facial expression information. This paper constructs an improved three-dimensional model for emotion based on fuzzy theory, which corresponds to the facial features to emotions based on the basic emotions proposed by Ekman. What’s more, the three-dimensional model for motion is able to divide every emotion into three different groups which can show the positional relationship visually and quantitatively and at the same time determine the degree of emotion based on fuzzy the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OTION Model facial EXPRESSION FUZZY Theory THREE-dimensionAL STATE-SPACE
下载PDF
骨性Ⅲ类下颌偏斜患者颞下颌关节形态位置及上颌骨特征的三维评估 被引量:2
12
作者 唐汝萍 刘帅 +1 位作者 赵震锦 汪俊妍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1-96,共6页
目的 :研究双侧下颌角点垂直向不调的骨性Ⅲ类下颌偏斜患者颞下颌关节的形态、位置及上颌骨特征。方法 :对79例成人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进行颅面部螺旋CT扫描,采用ProPlan CMF3.0三维分析软件对颞下颌关节进行三维重建,根据颏点偏斜程... 目的 :研究双侧下颌角点垂直向不调的骨性Ⅲ类下颌偏斜患者颞下颌关节的形态、位置及上颌骨特征。方法 :对79例成人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进行颅面部螺旋CT扫描,采用ProPlan CMF3.0三维分析软件对颞下颌关节进行三维重建,根据颏点偏斜程度分为对称组(S组:n=24)和偏斜组(n=55)。偏斜组中,根据双侧下颌角点有无垂直向不调分为2组,ASV组—双侧下颌角点存在垂直向差异(n=27),ASNV组—双侧下颌角点不存在垂直向差异(n=28)。测量7项髁突形态、位置指标以及9项上颌骨相关指标,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偏斜组的偏斜侧髁突长度均短于偏斜对侧,两侧差值均大于对称组,上颌骨均存在自身不对称以及不同程度的三维方向不调。ASV组中,偏斜侧髁突轴与水平面的角度更小,髁突前后径更小。ASNV组中,偏斜侧髁突内外径更小。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显示,ASV组和ASNV组两侧髁突长度的差值均比对称组大。ASV组和ASNV组上颌骨存在自身不对称,偏斜侧上颌骨宽度大于非偏斜侧。ASNV组更有可能存在上颌骨横向不调。ASV组上颌骨左右侧垂直向不调大于ASNV组和S组,且偏斜侧小于偏斜对侧。结论:双侧下颌角点垂直向不调的骨性Ⅲ类下颌偏斜患者,颞下颌关节的形态、位置以及上颌骨三维方向上存在不对称,在正畸、正颌的诊断和方案设计中应予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错 面部偏斜 颞下颌关节 三维重建 上颌骨特征
下载PDF
计算机软件在三维面部成像与测量中的应用进展
13
作者 杨怡卿 刘亚非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75-678,共4页
如今三维面部成像技术在整形外科、正畸科等颜面部美学相关学科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三维面部成像的发展与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密切相关,三维激光扫描、锥型束CT(CBCT)、3dMD立体摄影系统、卷积神经网络等在面部测量分析中的应用均是两... 如今三维面部成像技术在整形外科、正畸科等颜面部美学相关学科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三维面部成像的发展与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密切相关,三维激光扫描、锥型束CT(CBCT)、3dMD立体摄影系统、卷积神经网络等在面部测量分析中的应用均是两者紧密结合的结果,将医生与患者的沟通、治疗计划和结果评估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现代计算机软件技术正在日益成为临床医师的重要辅助工具。本文就各类软件技术在三维面部成像与测量中的具体应用及其特点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软件 三维面部成像 三维立体建模
下载PDF
安徽地区正常(牙合)人群颅颌面部的三维头影测量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新昱 徐建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5-150,共6页
目的建立安徽地区三维头影测量的规范值数据库,了解安徽地区正常(牙合)成年人群的颅颌面部特征,为制定正畸以及正颌手术治疗计划等提供有效信息。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160例正常(牙合)志愿者,使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对志愿... 目的建立安徽地区三维头影测量的规范值数据库,了解安徽地区正常(牙合)成年人群的颅颌面部特征,为制定正畸以及正颌手术治疗计划等提供有效信息。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160例正常(牙合)志愿者,使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对志愿者进行拍摄;基于CBCT测量数据,使用Dophin为重建的三维模型建立坐标系,并确定38个硬组织标志点;定义并测量40个线距和20个角度,使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获取标准人群全面部、面中部、上颌骨、下颌骨、牙槽骨以及牙列的颅面部特征。结果获得安徽地区正常(牙合)成年人颅颌面硬组织CBCT三维头影测量值;男性和女性颅颌面硬组织对称性均较好(非对称率最大为2.2%,最小为0.01%);性别比较显示,在线距中,上下颌中线偏移、上下颌骨相对偏移、上切牙突距、下切牙突距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其他指标男性均大于女性(P<0.01);在角度中,除颌平面角之外,其他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面部数据测量结果表明,中国人与其他种族相比具有独特面部特征。结论安徽汉族正常(牙合)颅颌面硬组织对称性较好;性别对测量线距影响明显,且一般男性大于女性,但对绝大部分测量角度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三维头影测量 正常(牙合) 面部对称性
下载PDF
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对胎儿颜面部畸形的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改会 丁鹍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期108-111,共4页
目的比较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对胎儿颜面部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85例疑似胎儿颜面部畸形的高危孕中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二维超声及三维超声检查。以分娩或引产后的结果作为诊断金... 目的比较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对胎儿颜面部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85例疑似胎儿颜面部畸形的高危孕中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二维超声及三维超声检查。以分娩或引产后的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二维超声及三维超声诊断胎儿颜面部畸形的符合率;比较二维超声及三维超声对胎儿颜面部畸形的诊断价值及两种方法与金标准检出情况的一致性。结果85例疑似胎儿颜面部畸形的孕妇中,24例在本院完成引产或分娩后证实为颜面部畸形;三维超声诊断胎儿颜面部畸形的符合率为83.33%(20/24),高于二维超声的45.83%(11/24)(P<0.05)。三维超声对胎儿颜面部畸形的诊断灵敏度、准确度、漏诊率、阴性预测值均显著优于二维超声(P<0.05);三维超声对胎儿颜面部畸形的诊断结果与金标准检出情况的一致性极高(Kappa=0.849,P<0.01)。结论相较于常规的二维超声,三维超声对胎儿颜面部畸形的诊断价值较高,值得在高危孕妇产前检查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声 二维超声 颜面部畸形
下载PDF
颜面不对称三维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杨怡卿 刘亚非 《口腔疾病防治》 2023年第8期603-608,共6页
面部对称性评价是正畸、口腔、整形外科等研究颜面部美观相关学科所关注的热点。尽管国内外学者借助各种新兴技术与手段开展了很多有关颜面对称性评价的研究,但由于其内容和方法的复杂性以及个人评价的主观性,目前颜面不对称的评判仍尚... 面部对称性评价是正畸、口腔、整形外科等研究颜面部美观相关学科所关注的热点。尽管国内外学者借助各种新兴技术与手段开展了很多有关颜面对称性评价的研究,但由于其内容和方法的复杂性以及个人评价的主观性,目前颜面不对称的评判仍尚未建立统一的标准。颜面不对称涉及面部长宽高三个方向的改变,属复杂的牙颌面畸形,其早期发现及精确评价尤为重要,临床上除了必要的牙颌面检查,还需配合相应的辅助手段来评价颜面不对称。本文通过对目前常用的三维评价方法进行总结归纳,按照评价手段将颜面不对称评价方法分为三维测量的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动态分析、数理分析、人工智能分析等5大类方法。通过分析总结各类方法的临床应用特点、优势及局限性,发现虽然每种方法的精确度、评价范围、诊断性质、计算方法等均有不同,但随着三维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三维评价方法将会越来越客观、精准、便捷,成为评价颜面部不对称的主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面不对称 三维评价 三维定性分析 三维定量分析 三维动态分析 三维数理分析 人工智能 不对称指数 矩阵分析 卷积神经网络
下载PDF
基于女性面部三维形态的贴合型防护口罩优化研究
17
作者 宋佳宇 尹玲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23年第8期24-28,共5页
为了设计出与女性面部贴合度更高的防护口罩,采集青年女性面部的三维形态,统计分析女性面部形态的主要特征因子,进一步对人体面部进行聚类分类。选择占比最多的脸型,应用三维软件的展平功能完成防护口罩的样板并进行优化设计,为设计与... 为了设计出与女性面部贴合度更高的防护口罩,采集青年女性面部的三维形态,统计分析女性面部形态的主要特征因子,进一步对人体面部进行聚类分类。选择占比最多的脸型,应用三维软件的展平功能完成防护口罩的样板并进行优化设计,为设计与人体面部贴合度更高的防护口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三维形态 防护口罩 原型 脸部测量
下载PDF
三维人工植入物联合颞部切口入路在眶底缺损合并颧骨骨折修复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露 马杰 +3 位作者 张圣福 丁琳琳 张宜澜 柴鉴深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24-1229,共6页
背景 眶底和颧骨在面部外伤中极容易受损而导致骨折,传统手术治疗常采用多个联合切口充分暴露术区,创伤大且手术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多。目的 探讨三维人工植入物联合颞部切口入路修复眶底缺损合并颧骨骨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陆军特... 背景 眶底和颧骨在面部外伤中极容易受损而导致骨折,传统手术治疗常采用多个联合切口充分暴露术区,创伤大且手术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多。目的 探讨三维人工植入物联合颞部切口入路修复眶底缺损合并颧骨骨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陆军特色医学中心颌面头颈外科2019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44例眶底合并颧骨骨折男性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颞部切口入路修复固定法。所有病例分为两组,实验组以羟基磷灰石混合聚醚醚酮制备人工骨作为骨折断端修复材料,对照组以钛网钛板传统金属材料作为骨折断端修复材料,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面部饱满程度、张口度情况和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实验组16例,对照组28例,两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经颞部切口入路骨折切开复位手术治疗后均得到临床治愈。实验组患者术后面部饱满程度较对照组显著提升(0.78±0.07 vs 1.14±0.05,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张口度较对照组显著改善(2.82±0.04 vs 2.07±0.09,P<0.001),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如感染12.5%vs 10.71%,P=0.091;面神经损伤18.8%vs 28.6%,P=0.7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3D打印人工骨能较好地改善眶底缺损合并颧骨骨折术后患者双侧面部对称性和咬合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人工植入物 骨缺损 颜面部重建 眶底缺损合并颧骨骨折
下载PDF
四维胎儿系统筛查胎儿颜面部畸形的价值
19
作者 高智慧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29期116-118,共3页
目的:探讨四维胎儿系统筛查胎儿颜面部畸形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1月于潜江市中心医院行产前筛查的孕妇5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常规产科检查与四维胎儿系统筛查。以引产、病理、产后随访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 目的:探讨四维胎儿系统筛查胎儿颜面部畸形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1月于潜江市中心医院行产前筛查的孕妇5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常规产科检查与四维胎儿系统筛查。以引产、病理、产后随访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筛查颜面部畸形的效能。结果:500例孕妇中有49例存在胎儿颜面部畸形。两种检查方式筛查胎儿颜面部畸形的特异度均为100%,四维胎儿系统筛查颜面部畸形的灵敏度、准确率高于常规产科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维胎儿系统筛查胎儿颜面部畸形的效果理想,灵敏度、特异度与准确率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维胎儿系统筛查 颜面部畸形 产科检查
下载PDF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光照变化人脸自动识别研究
20
作者 曾令菊 颜亮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38-242,共5页
光照变化会模糊人脸特征,使得人脸识别准确性下降。针对这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光照变化人脸自动识别方法。采集光照变化下的二维人脸图像,利用虚拟现实技术重构人脸三维图像,提取人脸三维图像特征,计算试样本与人脸图像... 光照变化会模糊人脸特征,使得人脸识别准确性下降。针对这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光照变化人脸自动识别方法。采集光照变化下的二维人脸图像,利用虚拟现实技术重构人脸三维图像,提取人脸三维图像特征,计算试样本与人脸图像库中每张样本图像特征间的距离,并结合特征权重计算相似度实现人脸自动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训练样本量为10时,所提方法的识别准确率达到98.1%。最低识别耗时为8.4 ms。不同光照等级下的F1值为8.8、9.2、9。同对照方法相比,所提方法的人脸识别准确率更高、识别耗时更短、综合评估能力更高。说明所提方法更适合处理光照变化的人脸识别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光照变化 三维重构 特征提取 相似度 人脸自动识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