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pidemiological and Computed Tomography Aspects of Facial Trauma at Kira Hospital in Bujumbura
1
作者 Sébastien Manirakiza Jean Marie Banziriyubusa +5 位作者 Stany Harakandi Patrice Barasukana Chantal Murekatete Daniel Nduwayo Jean Bosco Bizimana Léopold Nzisabira 《Open Journal of Radiology》 2024年第2期83-91,共9页
Background: Maxillofacial trauma affects young adults more. The injury assessment is difficult to establish in low-income countries because of the imaging means, particularly the scanner, which is poorly available and... Background: Maxillofacial trauma affects young adults more. The injury assessment is difficult to establish in low-income countries because of the imaging means, particularly the scanner, which is poorly available and less financially accessible.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describe the epidemiological profile and the various tomodensitometric aspects of traumatic lesions of the face in patients received in the Radiology department of Kira Hospital. Patients and methods: This is a descriptive retrospective study involving 104 patients of all ages over a period of 2 years from December 2018 to November 2019 in the medical imaging department of KIRA HOSPITAL. We included in our study any patient having undergone a CT scan of the head and presenting at least one lesion of the facial mass, whether associated with other cranioencephalic lesions. Results: Among the 384 patients received for head trauma, 104 patients (27.1% of cases) presented facial damage. The average age of our patients was 32.02 years with extremes of 8 months and 79 years. In our study, 87 of the patients (83.6%) were male. The road accident was the circumstance in which facial trauma occurred in 79 patients (76% of cases). These injuries were accompanied by at least one bone fracture in 97 patients (93.3%). Patients with fractures of more than 3 facial bones accounted for 40.2% of cases and those with fractures of 2 to 3 bones accounted for 44.6% of cases. The midface was the site of the fracture in 85 patients (87.6% of cases). Orbital wall fractures were noted in 57 patients (58.8% of cases) and the jawbone was the site of a fracture in 50 patients (51.5% of cases). In the vault, the fractures involved the extra-facial frontal bone (36.1% of cases) and temporal bone (18.6% of cases). Cerebral contusion was noted in 41.2% of patients and pneumoencephaly in 15.5% of patients. Extradural hematoma was present in 16 patients and subdural hematoma affected 13 patients. Conclu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is a diagnostic tool of choice in facial trauma patients. Most of these young patients present with multiple fractures localizing to the mid-level of the face with concomitant involvement of the br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ad Accident CT-scan facial Trauma
下载PDF
口腔修复诊疗中构建虚拟患者的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1
2
作者 沈颉飞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在口腔修复领域,构建虚拟患者进行数字化仿生修复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虚拟患者由包含口颌面部信息的数字化素材构成,能准确地反映出口颌面结构的形态和空间关系。然而,在数字化素材的获取、精确配准过程和动态颌位关系的记录与转移中... 在口腔修复领域,构建虚拟患者进行数字化仿生修复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虚拟患者由包含口颌面部信息的数字化素材构成,能准确地反映出口颌面结构的形态和空间关系。然而,在数字化素材的获取、精确配准过程和动态颌位关系的记录与转移中,均存在诸多挑战。本文将围绕虚拟患者的构建流程,阐述目前构建虚拟患者的关键点和难点,推动虚拟患者技术在口腔修复领域的普及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修复 虚拟患者 口腔扫描 面部扫描 数字化颌位关系转移
下载PDF
基于7~10岁儿童防护口罩设计的面部特征
3
作者 周捷 万晴 +1 位作者 吴瑕玉 王思佳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4-31,共8页
为设计研发更贴合儿童面部的防护口罩,运用三维扫描技术采集130名7~10岁儿童的面部数据,获取了包括面宽、形态面长、耳屏颌下弧长等10项面部指标,探索儿童面部发展规律及脸型分类。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挖掘各面部指标的发育相关程度,... 为设计研发更贴合儿童面部的防护口罩,运用三维扫描技术采集130名7~10岁儿童的面部数据,获取了包括面宽、形态面长、耳屏颌下弧长等10项面部指标,探索儿童面部发展规律及脸型分类。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挖掘各面部指标的发育相关程度,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面部指标在性别上的差异,使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提取能反映面部数据的3个主要因子;基于主成分分析结果,结合K-means聚类将儿童脸型分为狭面型(44.9%)、中面型(32.2%)和阔面型(22.9%),提出按脸型分类进行儿童防护口罩设计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面部特征 儿童口罩三维扫描 性别差异 相关性分析 脸型分类
下载PDF
基于FMS人脸印章数字化设计与研究
4
作者 黄火辉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24年第4期21-23,共3页
利用手持扫描仪对人脸轮廓扫描,采集数据,并对点云数据,封装后的多边形数据进行优化处理,最后导入到中望3D软件进行三维模型的重构,完成人脸模型的建立并3D打印;利用中望3D完成印章文字建模、编程,加工;最后人脸模型和印章文字组装成人... 利用手持扫描仪对人脸轮廓扫描,采集数据,并对点云数据,封装后的多边形数据进行优化处理,最后导入到中望3D软件进行三维模型的重构,完成人脸模型的建立并3D打印;利用中望3D完成印章文字建模、编程,加工;最后人脸模型和印章文字组装成人脸印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 3D打印 人脸 印章
下载PDF
减数拔牙后正畸治疗中断情况下牙齿漂移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邢嘉豪 陈华 +4 位作者 陈敏 陈金东 窦昭婧 杨欣 季骏 《口腔疾病防治》 2023年第10期727-732,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患者减数拔牙后正畸治疗中断1.5月(45 d)后牙齿漂移的程度。方法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选取已拔双侧前磨牙但因故未按时进行粘接托槽治疗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口腔上下颌...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患者减数拔牙后正畸治疗中断1.5月(45 d)后牙齿漂移的程度。方法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选取已拔双侧前磨牙但因故未按时进行粘接托槽治疗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口腔上下颌模型进行三维扫描、重建和测量,根据患者的拔牙牙位(第一前磨牙或第二前磨牙)、颌骨类型(上颌或下颌)、垂直骨面型(均角、高角或低角)将其分为12组,应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减数拔牙之后治疗中断1.5月情况下以下5项指标的变化,包括前牙拥挤度、尖牙间宽度、磨牙间宽度、拔牙间隙、前牙覆。结果拔牙牙位、颌骨类型、垂直骨面型对减数拔牙后1.5个月拔牙间隙的减小量、前牙拥挤度的减小量有影响(P<0.001),拔牙牙位和垂直骨面型对前牙覆增加量有影响(P<0.001)。拔除第一前磨牙的患者相对于拔除第二前磨牙的患者双侧邻牙的漂移明显(P<0.001),上颌双侧邻牙漂移较下颌明显(P<0.001),高角的患者较均角及低角的患者双侧邻牙漂移量明显(P<0.001)。结论对于正畸患者,如果存在上颌减数、第一前磨牙减数、垂直骨面型为高角的情况,拔牙双侧邻牙容易漂移,应该在减数拔牙后及时正畸治疗,并且注意支抗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性漂移 口腔正畸学 减数 第一前磨牙 第二前磨牙 垂直骨面型 数字化口内扫描 三维成像
下载PDF
数字化技术在全口固定式种植义齿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小冬 曲哲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63-670,共8页
全口固定式种植义齿是一种公认的修复牙列缺失的有效方法。文献报道,全口固定式种植义齿随访20年,种植体生存率可达86.9%~99.4%,修复体生存率可达82.8%~94.1%。应用全口固定式种植义齿为患者实现咬合重建,应遵循牙合学原则,使牙齿、咬... 全口固定式种植义齿是一种公认的修复牙列缺失的有效方法。文献报道,全口固定式种植义齿随访20年,种植体生存率可达86.9%~99.4%,修复体生存率可达82.8%~94.1%。应用全口固定式种植义齿为患者实现咬合重建,应遵循牙合学原则,使牙齿、咬合、咀嚼肌、颞下颌关节和神经等所组成的系统达到协调和稳定。随着数字化设备与技术的发展和完备,传统全口固定式种植义齿修复的每个程序都有多种数字化的替代方法。数字化技术的加入符合精准治疗的理念,提高治疗的可预期性;此外数字化技术使治疗效果可视化,有利于医患的沟通和交流。本文对全口固定式种植义齿的治疗程序进行叙述,并介绍治疗程序中应用的各种数字化设备与技术,希望能为临床医生的诊疗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技术 全口固定式种植义齿 咬合重建 面部扫描 口内扫描
下载PDF
激光扫描在面部畸形三维重建及测量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林 许天民 +4 位作者 张益 高涛 王勇 查红彬 冯洁 《口腔医学》 CAS 2005年第6期345-347,共3页
目的开发建立一套面部三维结构重建、测量及诊断分析系统。方法应用系统建立标准石膏立方体试件以及石膏头像三维计算机模型并进行定点、测量,测量值与标准值比较获得系统建模误差以及定点误差范围;2例面部畸形患者进行了面部三维扫描建... 目的开发建立一套面部三维结构重建、测量及诊断分析系统。方法应用系统建立标准石膏立方体试件以及石膏头像三维计算机模型并进行定点、测量,测量值与标准值比较获得系统建模误差以及定点误差范围;2例面部畸形患者进行了面部三维扫描建模,应用系统对患者面部计算机模型进行了定点、线距、角度测量以及初步对称性分析。结果三维计算机模型的建模误差在0.2 mm以内,定点误差在0.5 mm以内。应用本系统可以完成三维计算机模型的定点、线距、角度测量及对称性分析工作,基本能够达到临床要求。结论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为颌面部畸形患者面部软组织三维结构重建和非接触式测量提供了一种简便、精确、高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扫描 面部畸形 三维重建 测量
下载PDF
单极射频在面部年轻化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倩 李俊 +1 位作者 高艳丽 杨涛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3年第2期274-277,共4页
目的:观察单极射频在面部年轻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例面部老化者接受单极射频紧肤除皱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个月和6个月进行面部三维扫描,重建面部三维模型,利用逆向工程软件测定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面部提升度、鼻唇沟提... 目的:观察单极射频在面部年轻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例面部老化者接受单极射频紧肤除皱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个月和6个月进行面部三维扫描,重建面部三维模型,利用逆向工程软件测定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面部提升度、鼻唇沟提升度及眉上提度。结果:Thermage面部紧肤治疗后2个月和6个月,同治疗前相比面部整体分别提升1.080mm、2.282mm,鼻唇沟深度分别提升1.150mm、2.293mm,眉上提分别为1.174mm、2.300mm。结论:单极射频是一种有效、无创的面部年轻化治疗方法,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极射频 面部年轻化 三维扫描
下载PDF
基于激光扫描的面部软组织三维模型的重叠和分析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7
9
作者 苏莉 王红梅 白玉兴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5年第3期135-140,共6页
目的确定同一个体正畸治疗前后面部软组织三维模型的重叠方法,并建立一个可以客观评估面部软组织形态和大小改变的分析方法。方法对一受试者进行6次面部激光扫描,分别为受试者额头区域预先标记一矩形标记物,并在面部预先标记7个标志点... 目的确定同一个体正畸治疗前后面部软组织三维模型的重叠方法,并建立一个可以客观评估面部软组织形态和大小改变的分析方法。方法对一受试者进行6次面部激光扫描,分别为受试者额头区域预先标记一矩形标记物,并在面部预先标记7个标志点。口内配戴一前庭盾活动矫治器。去除标记物,保留标志点,口内不配戴前庭盾。去除标记物,保留标志点,口内配戴前庭盾。去除标记物和标志点,口内不配戴前庭盾。去除标记物和标志点,口内配戴前庭盾。使用Rapidform XOV软件进行点重叠和额部区域重叠。再对重叠图像进行截面分析。结果 3次点重叠的结果具有可重复性,且与区域重叠相比,点重叠更好的反映了戴入前庭盾后面部的变化。图像总体对比法和截面分析法分别定性和定量的显示了面部软组织的变化。结论建议使用点重叠的方法对比正畸治疗前后面部软组织的变化。图像总体对比法和截面分析法各具特点,均可反映面部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扫描 面部软组织 重叠 分析方法
下载PDF
年轻女性24个月自然增龄后面部软组织变化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传丽 苏莉 白玉兴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6年第6期328-330,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年轻女性24个月后面部软组织的变化。方法选择20-25岁的年轻女性20人,24个月前后各进行一次面部软组织激光扫描。使用RapidformXOV软件将20位研究对象2次的面部软组织三维图像进行重叠,得出彩色图像,通过不同颜色显示了2... 目的初步探讨年轻女性24个月后面部软组织的变化。方法选择20-25岁的年轻女性20人,24个月前后各进行一次面部软组织激光扫描。使用RapidformXOV软件将20位研究对象2次的面部软组织三维图像进行重叠,得出彩色图像,通过不同颜色显示了24个月后面部软组织的变化。其中绿色、黄色、浅蓝色和浅红色区域为未发生变化的区域,而深蓝色和深红色区域为出现明显变化的区域,蓝色代表负值,红色代表正值。将面部分为眶区、鼻区、唇区、颏区、眶下区、颧区、颊区、腮腺咬肌区、额面区和颞面区。分别记录每个区域的变化情况。结果65%的受试者(13/20)唇区为深蓝色,45%的受试者(9/20)颏区为深蓝色,25%的受试者(5/20)腮腺咬肌区为深蓝色。结论20~25岁的成人女性,24个月面部的增龄性变化可能主要表现在口唇部软组织变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扫描 面部软组织 增龄性变化
下载PDF
基于激光扫描的人脸软组织三维重建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殊轶 钱省三 +1 位作者 葛斌 周颖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4-66,共3页
提出了基于激光扫描技术进行人脸软组织三维重建的方法.首先采用激光扫描系统对人脸进行扫描,然后利用采集的点云数据,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中的反求工程方法,建立面部三维曲面模型.通过重建的模型与原始点云数据进行比较... 提出了基于激光扫描技术进行人脸软组织三维重建的方法.首先采用激光扫描系统对人脸进行扫描,然后利用采集的点云数据,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中的反求工程方法,建立面部三维曲面模型.通过重建的模型与原始点云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可知,面部轮廓的反求精度可达0.30~0.02 mm.利用本文所提出的面部软组织重建方法,可以为颌面外科与面部正畸研究提供三维研究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扫描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面部三维重建
下载PDF
鸮形目七种鸟类面部羽毛的扫描电镜观察与比较 被引量:5
12
作者 周用武 刘昌景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183-187,共5页
为了研究鸮形目鸟类放射状羽毛构成的特殊面盘的微观形态,利用其面部羽毛微观形态进行物种鉴定,试验采用扫描电镜观察褐林鸮、长耳鸮、雕鸮、斑头鸺鹠、黄腿渔鸮、草鸮和红角鸮7种鸮形目鸟类面部羽毛的显微结构,同时测量鸮形目面部羽毛... 为了研究鸮形目鸟类放射状羽毛构成的特殊面盘的微观形态,利用其面部羽毛微观形态进行物种鉴定,试验采用扫描电镜观察褐林鸮、长耳鸮、雕鸮、斑头鸺鹠、黄腿渔鸮、草鸮和红角鸮7种鸮形目鸟类面部羽毛的显微结构,同时测量鸮形目面部羽毛羽枝间距,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测量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鸮形目7种鸟类面部羽毛在显微形态上存在较大差异,除了褐林鸮与长耳鸮、黄腿渔鸮与斑头鸺鹠的面部羽毛羽枝间距差异不显著外(P>0.05),其他不同物种间面部羽毛羽枝间距差异极显著(P<0.01),可以用于区分鸮形目鸟类的不同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鸮形目鸟类 面部羽毛 羽枝 显微结构 扫描电镜
下载PDF
基于激光扫描的面部软组织三维模型三种重叠方法的对比 被引量:4
13
作者 苏莉 曹丽 龚宇田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8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对比面部软组织三维模型重叠的3种重叠方法。方法选择22例正畸治疗前后的成人患者,在正畸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并同期进行面部软组织激光扫描。测量鼻尖点(Pn)、鼻下点(Sn)、上唇缘点(Ls)、下唇缘点(Li)、下唇凹点(B’)和颏前点(P... 目的对比面部软组织三维模型重叠的3种重叠方法。方法选择22例正畸治疗前后的成人患者,在正畸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并同期进行面部软组织激光扫描。测量鼻尖点(Pn)、鼻下点(Sn)、上唇缘点(Ls)、下唇缘点(Li)、下唇凹点(B’)和颏前点(Pos)在头颅侧位片上的变化。使用Rapidform XOV和XOR软件进行点重叠、额部区域重叠和软件自动重叠,以额点、软组织鼻根点和鼻尖点确定正中矢状向平面,分别测量不同方法重叠后Pn、Sn、Ls、Li、B’和Pos点的变化量。并以头颅侧位片的结果为标准,对比3种重叠方法的差异。进而,对比使用3种重叠方法后面部10个区域最大变化值的差异。结果使用头颅测量片测得的Pn、Sn、Ls、Li、B’和Pos点正畸治疗前后的变化值,与软组织三维模型的测量值间无显著差异。点重叠、区域重叠和自动重叠后面部10个区域的最大变化值也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对于成人而言,点重叠、额部区域重叠和软件自动重叠这3种软组织重叠方法没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扫描 面部软组织 点重叠 区域重叠 自动重叠
下载PDF
三维激光扫描量化评估面部不对称畸形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俞哲元 穆雄铮 +2 位作者 戴传昌 冯胜之 韩嘉毅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07年第5期257-259,共3页
目的研究三维激光表面扫描结合翻转配准法量化评估面部不对称畸形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对于随机抽取的临床面部不对称畸形患者,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三维影像数据,利用翻转配准法获取期望治疗效果,并对期望值与原始图像做差值比较,... 目的研究三维激光表面扫描结合翻转配准法量化评估面部不对称畸形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对于随机抽取的临床面部不对称畸形患者,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三维影像数据,利用翻转配准法获取期望治疗效果,并对期望值与原始图像做差值比较,绘制等高彩色分布图。结果三维激光扫描提供的三维数据准确、迅捷,预期治疗效果可信度高并易于为受试者本人接受。绘制的等高彩色分布图清晰、直观,并可同时提供临床治疗所需的差值体积、术区表面积等基本量化资料。结论三维激光扫描结合翻转配准法可以快速、有效的评价面部不对称畸形患者的疾患严重程度,能够提供准确、直观的三维量化信息,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不对称 三维激光扫描 翻转配准 逆向工程
下载PDF
结构光图象的智能细化与补断算法——在人头像三维表面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汉平 吴晓刚 +1 位作者 李德华 彭嘉雄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A辑)》 CSCD 1997年第8期562-567,573,共7页
简要地介绍了三维彩色扫描系统的工作原理;对人的面部特征及其反射特性做了详细地分析;提出了一个细化与补断的智能算法,该算法具有智能性、容错性、扩展性和综合性;文末给出了实验结果及误差分析。
关键词 三维彩色扫描 细化 面部特征 人工智能
下载PDF
面部不对称畸形患者下颌骨核素骨扫描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屈伟 刘浏 +1 位作者 丁石梅 王社教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6-329,共4页
目的:研究面部不对称畸形患者下颌骨的放射性核素分布,帮助临床医师确定治疗时机和治疗方式。方法:29例面部对称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实验组为207例面部不对称畸形患者,测量29例面部对称和207例面部不对称畸形患者下颌骨不同部位的放射性... 目的:研究面部不对称畸形患者下颌骨的放射性核素分布,帮助临床医师确定治疗时机和治疗方式。方法:29例面部对称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实验组为207例面部不对称畸形患者,测量29例面部对称和207例面部不对称畸形患者下颌骨不同部位的放射性计数,比较髁突、下颌支、下颌体99mTc-MDP摄入量百分比。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成年和未成年患者的面部不对称畸形患者下颌骨99mTc-MDP摄入量有显著差异,男性和女性的下颌骨99mTc-MDP摄入量无显著差异。在下颌骨发育活性异常的患者中,99mTc-MDP摄取量差异值在髁突、下颌体、下颌支依次为(22.50±1.67)%、(6.93±1.02)%和(13.67±0.95)%。髁突的摄入量差异值最大。结论:下颌骨的生长发育与身体生长发育有所不同。放射性核素骨扫描可对下颌骨发育情况做出评价,为临床医师确定治疗时机与方式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骨扫描 髁突 面部不对称畸形
下载PDF
生物识别技术与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朱珍 王景艳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3期66-69,共4页
生物识别技术可以用来鉴别身份或证明身份,主要包括虹膜识别、视网膜识别、面部识别、指纹识别、DNA识别、气味识别、签字识别和声音识别等,其中指纹识别是最常用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在人类的物理生存空间和虚拟生存空间具有广泛的应... 生物识别技术可以用来鉴别身份或证明身份,主要包括虹膜识别、视网膜识别、面部识别、指纹识别、DNA识别、气味识别、签字识别和声音识别等,其中指纹识别是最常用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在人类的物理生存空间和虚拟生存空间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介绍生物识别原理的基础上,讨论了两种类型生物识别技术,一种基于生理特征:虹膜识别、视网膜识别、面部识别和指纹识别;另一种基于行为特征:签字识别和声音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验证 生物识别 虹膜识别 视网膜识别 面部识别 指纹识别 签字识别 声音识别
下载PDF
激光扫描面部软组织三维数字化图像定点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幸丹 马骙 +1 位作者 谢贤聚 白玉兴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8年第2期73-76,共4页
目的评价操作者在面部软组织数字化模型上进行虚拟定点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方法 3名操作者,使用在电脑屏幕上对面部软组织数字化模型虚拟定点,以及在受试者面部实体定点两种方法,分别对20名受试者的面部软组织标志点进行定点。通过比较... 目的评价操作者在面部软组织数字化模型上进行虚拟定点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方法 3名操作者,使用在电脑屏幕上对面部软组织数字化模型虚拟定点,以及在受试者面部实体定点两种方法,分别对20名受试者的面部软组织标志点进行定点。通过比较两种方法定点结果的一致性,以及不同操作者定点之间的一致性,评价在激光扫描所得面部软组织数字化模型上虚拟定点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结果不同操作者之间的一致性检验表明,左右侧颧突点、左右侧眶下点、左侧鼻翼点和左右侧下颌角点的一致性小于0.9;数字化模型定点和实体定点相比,眉间点、鼻根点、鼻尖点、上唇突点和下唇突点,3名操作者两种定点方法之间差异的平均值≤2mm;左右侧鼻翼点,左右侧耳点和颏唇沟点,3名操作者两种定点方法之间差异的平均值>2mm且≤3mm;颏前点,左右侧颧突点,左右侧眶下点和左右侧下颌角点,3名操作者两种定点方法之间差异的平均值>3mm。结论在面部软组织数字化模型上进行虚拟定点时,对于颏前点,左右侧颧突点,左右侧眶下点和左右侧下颌角点,建议使用标记物辅助定位后,再进行扫描及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软组织 激光扫描数字化模型 定点 准确性 可重复性
下载PDF
基于相移的面部三维视觉传感技术研究
19
作者 崔海华 廖文和 +1 位作者 程筱胜 戴宁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11,14,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新的相位展开算法的人面部非接触式三维扫描系统,可用于活体人睁眼情况下的快速精确面部三维复制。该系统由DLP投影仪投射对人眼无伤害的正弦光栅条纹,使用提出的枝切截断相位展开算法,获取被测人面部的相对光编码信息,然后... 提出一种基于新的相位展开算法的人面部非接触式三维扫描系统,可用于活体人睁眼情况下的快速精确面部三维复制。该系统由DLP投影仪投射对人眼无伤害的正弦光栅条纹,使用提出的枝切截断相位展开算法,获取被测人面部的相对光编码信息,然后,投射一幅具有绝对相位的分割线图,通过Hilditch细化算法精确获取分割线图的单像素级绝对相位,从而完成用于三维测量的绝对相位精确获取,最后,在主动视觉测量原理下完成了人面部三维测量重建。为了验证本系统的性能,使用自制测量设备对人的面部进行了测量重建,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在1s内完成对人眼无伤害的编码条纹的投射与采集,能满足活体人的面部测量所需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移 面部扫描 三维测量 传感技术
下载PDF
面部软组织激光扫描三维自动测量系统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1
20
作者 龙丽华 周洪 +1 位作者 潘俊君 张艳宁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8年第5期701-704,共4页
目的:建立能够准确、快速获得面部软组织三维信息的测量分析系统。方法:本研究选取28名个别正常者,分别用激光扫描三维自动测量系统和直接测量法进行测量,将两种方法测得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①在56项点距测量项目中,差值绝对值小于... 目的:建立能够准确、快速获得面部软组织三维信息的测量分析系统。方法:本研究选取28名个别正常者,分别用激光扫描三维自动测量系统和直接测量法进行测量,将两种方法测得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①在56项点距测量项目中,差值绝对值小于1mm的有26项,1~2mm的14项,2~3mm的9项,大于3mm的7项。②鼻部和口唇部点距差值比较小,全部小于2mm,其中鼻部10项中有8项差值小于1mm,口唇部10项中有7项小于1mm。③配对t检验:56项测量项目中两种方法有统计学差异的有12项。其中,鼻部只有1项测量项目有统计学差异,而口唇部的所有项目都不能认为两种测量方法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激光三维扫描仪获取图像来进行面部软组织三维测量是一种良好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软组织 激光三维扫描 三维测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