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浮针透穴结合热敏灸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志强 张宁 《四川中医》 2023年第4期191-195,共5页
目的:观察浮针透穴结合热敏灸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90例合格受试者,随机分为3组:药物组、热敏灸组、浮针透穴结合热敏灸组,各30例。药物组口服卡马西平,每次100mg,每日1次;热敏灸组,首先探查腧穴(翳风、大椎、合谷、太冲)... 目的:观察浮针透穴结合热敏灸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90例合格受试者,随机分为3组:药物组、热敏灸组、浮针透穴结合热敏灸组,各30例。药物组口服卡马西平,每次100mg,每日1次;热敏灸组,首先探查腧穴(翳风、大椎、合谷、太冲)热敏点,然后进行悬灸(依次行回旋、温和、雀啄灸)施灸方法,每日1次;浮针透穴结合热敏灸组,先进行上述热敏灸,然后进行浮针透穴(第1支太阳穴透瞳子髎;第2支牵正透颧髎;第3支颊车透地仓),每日1次;各组均10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共治疗3个疗程。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面肌痉挛各项指标,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面肌痉挛强度Cohen分级比较,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药物组、热敏灸组和浮针透穴结合热敏灸组患者面部肌肉痉挛强度均降低(P<0.05);治疗后比较:热敏灸组与药物组痉挛强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浮针透穴结合热敏灸与热敏灸组痉挛强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总体疗效比较,治疗后比较:热敏灸组与药物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浮针透穴结合热敏灸组与热敏灸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热敏灸组治疗后面肌痉挛强度分级优于药物组;浮针透穴结合热敏灸组治疗后面肌痉挛强度分级优于热敏灸组。(2)热敏灸组治疗面肌痉挛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均优于药物组;浮针透穴结合热敏灸组治疗面肌痉挛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优于热敏灸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针 透穴 热敏灸 面肌痉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