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68篇文章
< 1 2 20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构起点、政策选择与中美关系的另一种可能 被引量:1
1
作者 宋国友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36,157,158,共19页
中美关系的走向决定未来国际秩序。从结构现实主义出发,有观点认为中美势必走向冲突与战争。通过定位中美所处的结构起点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在经济、安全、意识形态和应对全球性问题上,中美关系具有不同于“新冷战”的特征。总体上... 中美关系的走向决定未来国际秩序。从结构现实主义出发,有观点认为中美势必走向冲突与战争。通过定位中美所处的结构起点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在经济、安全、意识形态和应对全球性问题上,中美关系具有不同于“新冷战”的特征。总体上,经济结构是发展导向的,安全环境是和平导向的,意识形态是包容导向的,解决全球性挑战是合作导向的。从特定的结构起点出发,中美关系走向和平共处、合作共赢是优先选项,而走向冲突和战争代价巨大、成本极高。尽管如此,特定的结构起点及结构过程能否持续发挥作用,也取决于中美两国的政策选择。总体上,中美两国政府有意管控分歧,增强合作,这有助于避免中美关系滑入“新冷战”。无论未来美国政府对华政策如何变化,中国要更为积极地塑造中美关系,推进有利于发展、和平和多元的结构进程,提升结构的和平性、互利性和稳定性,借助结构的力量来限制美国对华“新冷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现实主义 结构起点 中美关系 新冷战
下载PDF
写实基础上的表现主义观——从指导与创作之间的错位看鲁迅的木刻艺术观
2
作者 蒋霞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05-114,共10页
作为中国早期木刻的精神导师,鲁迅对于木刻青年的指导强调写实与素描,但木刻家们的创作却倾向于表现风格。这与作为译介者的鲁迅不无关系:他编选出版的版画集以表现主义风格为主,对木刻家形成了潜在的影响。鲁迅强调写实是出于科学、民... 作为中国早期木刻的精神导师,鲁迅对于木刻青年的指导强调写实与素描,但木刻家们的创作却倾向于表现风格。这与作为译介者的鲁迅不无关系:他编选出版的版画集以表现主义风格为主,对木刻家形成了潜在的影响。鲁迅强调写实是出于科学、民主、启蒙等功利目的,而他本心却对富于主观意志与激情的表现主义美术称心喜欢。但他对表现主义的赞赏是有限度的,这便是具有一定的写实基础,而对于完全脱离了客观物象、任意解构的艺术,他则坚决反对。因此,鲁迅关于木刻的艺术观可说是基于写实的表现主义,内在的是革命现实主义的精神内核。受他指导的中国早期木刻,一方面吸取了珂勒惠支、苏联版画的现实主义精神,另一方面汲取了其中的表现性技法、语言及西欧现代派艺术的营养,在思想内涵的深化和艺术本体意识的增强中进行着相对独立的艺术表达,创作出中国现代艺术史上独特的绘画样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写实 表现主义 革命现实主义 木刻艺术观
下载PDF
《堡垒》:事实逻辑与信仰诗意相交融的视听景观建构
3
作者 何晓军 刘涛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43-146,共4页
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而拍摄的红色电影《堡垒》于2023年12月16日在毛主席的家乡韶山首映。电影《堡垒》坚持以“红色人物”为依托进行主角形象塑造,遵循以“红色史实”为基础的事实叙事逻辑,践行以“红色信仰”为底色的诗意主... 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而拍摄的红色电影《堡垒》于2023年12月16日在毛主席的家乡韶山首映。电影《堡垒》坚持以“红色人物”为依托进行主角形象塑造,遵循以“红色史实”为基础的事实叙事逻辑,践行以“红色信仰”为底色的诗意主题表达,在视听景观的建构上将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创新性的表现手段融于一体,成功实现了事实逻辑与信仰诗意相交融的视听景观建构,它既为新时代党员重温入党初心和使命提供了新的渠道和思考,又为新主流电影在新时代如何做好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工作展开了有益探索,是一部电影佳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 《堡垒》 现实主义 事实叙事 信仰诗意
下载PDF
实在论还是观念论?——从关联性提问法看梅洛-庞蒂哲学
4
作者 杨大春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2-101,158,共11页
梅洛-庞蒂以一种含混的姿态超越实在论与观念论之争。他的早期哲学以知觉现象学的名义一般地探讨人与世界的实存关系,围绕本己身体、身体主体等重要概念从不同角度对知觉与被知觉世界框架的系统描述体现出强烈的关联论色彩。作为强关联... 梅洛-庞蒂以一种含混的姿态超越实在论与观念论之争。他的早期哲学以知觉现象学的名义一般地探讨人与世界的实存关系,围绕本己身体、身体主体等重要概念从不同角度对知觉与被知觉世界框架的系统描述体现出强烈的关联论色彩。作为强关联论者,梅洛-庞蒂早期哲学关于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的解决有别于早期现代哲学中的独断/素朴实在论者和弱关联论者,不同于处在从早期现代哲学向后期现代哲学转换进程中的思辨观念论者,区别于后期现代哲学的其他强关联论者和当代哲学中的超强关联论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洛-庞蒂 实在论 观念论 关联论 关联性
下载PDF
戏剧化结构中的现实主义和悬疑叙事——以网剧《漫长的季节》为例
5
作者 马明杰 李百晓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81-87,共7页
近几年,悬疑剧热播。2023年播出的网剧《漫长的季节》以1997年、1998年、2016年三个时间段为叙事线索,使用典型化的符号表达时代的变迁和人性的面相,包括20世纪90年代末国企改制的社会变迁、权力关系的变化、女性所处的“第二性”地位等... 近几年,悬疑剧热播。2023年播出的网剧《漫长的季节》以1997年、1998年、2016年三个时间段为叙事线索,使用典型化的符号表达时代的变迁和人性的面相,包括20世纪90年代末国企改制的社会变迁、权力关系的变化、女性所处的“第二性”地位等,体现了鲜明的现实主义特点。剧作在寻找套牌车的“总悬念”之下,通过时空转场、音乐音响等视听手段来表达分悬念,强化了惊悚、恐怖和诡异的感觉,调动了观众的思维和推理能力。为此,该剧设计了戏剧化的结构,通过寻找套牌车这一贯穿剧作始终的线索,使现实主义和悬疑得到很好的融合,扩展了戏剧叙事的“一人一事”结构,从而具备了较大的信息空间。该剧恰当地使用东北方言强化了现实感、平衡悬疑的恐怖感,使用色彩呼应了剧作的主题、丰富了叙事的感性因素,为悬疑剧表达思想、吸引观众提供了优秀的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漫长的季节》 戏剧化 现实主义 悬疑叙事
下载PDF
地理政治学与当代现实主义理论
6
作者 吴征宇 杨于森 《太平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2,共12页
本文主要探讨地理政治学与当代现实主义理论的内在联系。本文认为,造成地理政治学与当代现实主义理论间相互脱节的原因有二,一是地理政治学往往被认为是纳粹德国扩张政策背后的思想渊源,二是战后国际关系理论(尤其是现实主义理论)的科... 本文主要探讨地理政治学与当代现实主义理论的内在联系。本文认为,造成地理政治学与当代现实主义理论间相互脱节的原因有二,一是地理政治学往往被认为是纳粹德国扩张政策背后的思想渊源,二是战后国际关系理论(尤其是现实主义理论)的科学化转型。地理政治学的现实主义内核是由当代学者用以界定现实主义思想或理论的三个核心标准决定的,即对无政府状态、国际政治主要行为体及国际政治本质的认识。本文指出,地理政治学与当代现实主义理论的内核都是以均势为核心的国际政治理论,但两种均势论之间却存在本质区别,而这正是地理政治学的独具特色之处。地理政治学是一种介于当代现实主义理论两大分支(均势现实主义和霸权现实主义)之间的现实主义思想体系,它有着与结构现实主义理论截然不同的两个分析特征,即整体性和动态性,这两个特征同样也昭示着地理政治学持久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政治学 现实主义 均势 霸权 国际政治
下载PDF
现实的虚拟化与现实主义的转向
7
作者 黎杨全 《中国文艺评论》 2024年第4期39-46,I0002,共9页
在现实虚拟化的背景下,现实主义面临挑战,各种次文化、流行文艺表现出对现实的脱离。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文艺完全逃逸了现实,而是在深层呈现了网络社会“新现实”。当代文艺表现的新现实主要包括虚拟现实的生活经验、网络化的日常生活,以... 在现实虚拟化的背景下,现实主义面临挑战,各种次文化、流行文艺表现出对现实的脱离。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文艺完全逃逸了现实,而是在深层呈现了网络社会“新现实”。当代文艺表现的新现实主要包括虚拟现实的生活经验、网络化的日常生活,以及网络欲望现实三个方面,现实也呈现出人工化、可塑性与跨越性三重特征。在如何表现现实方面,现实主义可借用架空性实现现实性。虚拟现实也带来了交互性,现实主义文艺可充分利用交互性,实现反映论与反应论的结合,以此积极介入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现实主义 架空 反应论
下载PDF
“人心”存在之疑:《克拉拉与太阳》的现实主义解读
8
作者 谷野平 薛婷历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11-114,共4页
文章从技法与主题两方面,解读石黑一雄的小说《克拉拉与太阳》中对传统现实主义的超越。在技法层面,主要体现为用丰满的人物塑造体现人性的复杂、非人的第一人称叙事引发思考两个方面;在主题层面,主要体现为将小说的内涵从批判社会现实... 文章从技法与主题两方面,解读石黑一雄的小说《克拉拉与太阳》中对传统现实主义的超越。在技法层面,主要体现为用丰满的人物塑造体现人性的复杂、非人的第一人称叙事引发思考两个方面;在主题层面,主要体现为将小说的内涵从批判社会现实深入到揭露人心、从关注当下社会现实拓展到警示未来生存危机两个方面。在对现实主义的超越中,作者发出了尖锐而又现实的“人心”存在之疑,警示读者在人机共存的必然历史发展趋势下,如何重拾“人心”的主体性和不可替代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 《克拉拉与太阳》 石黑一雄
下载PDF
新主流文艺的新情感与新叙事——以电影《战狼Ⅱ》《流浪地球》为例
9
作者 陶庆梅 《中国文艺评论》 2024年第5期76-85,127,共11页
本文以近年来两部重要的电影作品《战狼Ⅱ》《流浪地球》为例,来说明新主流文艺如何传达出与当代观众有着强烈共鸣的新的主流价值观。本文指出,新主流文艺最为独特之处,是创作者不断在影视等大众文化作品中,以新的叙事方式去表达属于当... 本文以近年来两部重要的电影作品《战狼Ⅱ》《流浪地球》为例,来说明新主流文艺如何传达出与当代观众有着强烈共鸣的新的主流价值观。本文指出,新主流文艺最为独特之处,是创作者不断在影视等大众文化作品中,以新的叙事方式去表达属于当代中国的新情感。本文认为,中国的新主流文艺之所以能够在艺术上取得重要突破,既在于中国长久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构成的强大理论基础;也在于中国的创作者们,扎根于当下中国的发展状况与中国人的情感世界,不断尝试以现实主义为出发点,吸收传统中国的艺术感觉,去创造属于当代中国的新艺术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主流文艺 现实主义 情感结构
下载PDF
数字化变革驱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基于布迪厄实践理论和批判实在论
10
作者 王惠芬 张佳婷 邓启东 《科技管理研究》 2024年第1期177-182,共6页
基于调研多家中小企业数字化实践,通过结合布迪厄实践理论和批判实在论,构建高质量发展视角下中小企业数字化变革的概念框架。在真实域,小企业通过积累和占有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和符号资本,以改变在数字化变革场域位置;在实际... 基于调研多家中小企业数字化实践,通过结合布迪厄实践理论和批判实在论,构建高质量发展视角下中小企业数字化变革的概念框架。在真实域,小企业通过积累和占有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和符号资本,以改变在数字化变革场域位置;在实际域,中小企业利用四大资本重新击穿其传统习性,实现数字化习性变迁;在经验域,实现中小企业与高质量发展相关的价值。研究发现为我国中小企业数字化变革升级从而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和见解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变革 高质量发展 中小企业 布迪厄 批判实在论
下载PDF
论“人机交互”式数字电影表演——以“恐惑谷”效应为中心
11
作者 陈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79,共9页
在数字时代的大银幕上,3D建模、虚拟摄影、动作表情捕捉、合成技术、AI成像等计算机CGI技术同真人表演相结合,创造出形态各异、风格多元的银幕形象。这样一种“人机交互”式数字表演,强调了有别于传统电影“照相写实主义”的“感觉写实... 在数字时代的大银幕上,3D建模、虚拟摄影、动作表情捕捉、合成技术、AI成像等计算机CGI技术同真人表演相结合,创造出形态各异、风格多元的银幕形象。这样一种“人机交互”式数字表演,强调了有别于传统电影“照相写实主义”的“感觉写实主义”美学,也带给观众差异化的审美体验。一味追求“逼真”的数字表演,很容易陷入“恐惑谷”效应的深渊;也有一些影片能规避、利用或跨越“恐惑谷”,实现积极或正面的表演效果。数字时代银幕上的“恐惑谷”效应,彰显了人机交互、融合与协作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电影 表演 恐惑谷 人机交互 感觉写实主义
下载PDF
“温暖现实主义”的创作观念探析
12
作者 胡智锋 潘佳谋 《民族艺术研究》 2024年第2期102-111,共10页
“温暖现实主义”是新时代文艺创作观念的新风尚与新思潮。作为新时代的现实主义创作观念,“温暖现实主义”是对已经生发文艺创作景观中创作观念的提炼概括,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是现实主义创作必然产生的结果。从哲学层面上看,“温暖”与... “温暖现实主义”是新时代文艺创作观念的新风尚与新思潮。作为新时代的现实主义创作观念,“温暖现实主义”是对已经生发文艺创作景观中创作观念的提炼概括,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是现实主义创作必然产生的结果。从哲学层面上看,“温暖”与现实主义本来“冷峻”的特征是对立统一的,它从生理与心理两个层面调和了现实主义文艺审美过程中产生的“痛感”与“快感”,并能够拉开彼此间的审美距离。同时,“温暖现实主义”在社会层面上也具有一定的建设性;“温暖”是“现实主义”独特的创作观念内涵,“温暖”首先就是一种现实主义全面客观的正面视角,其蕴含的悲悯情怀,归根结底是文艺工作者良知与人文情怀的展现,而且“温暖”能够在作品中营造充满“希望”的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暖现实主义 创作观念 审美快感 时代精神 人文关怀
下载PDF
情理融合与“世界构建”——论幻想题材网络剧的精品化创作
13
作者 尤达 《艺术传播研究》 2024年第5期81-93,共13页
当下的幻想题材网络剧数量众多,且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全面到来,预计此类作品仍将不断涌现。如果幻想题材网络剧的精品化创作成为业内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可以沿着“核心矛盾—问题症候—基本原则—发展策略”的路径对其展开研究。幻... 当下的幻想题材网络剧数量众多,且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全面到来,预计此类作品仍将不断涌现。如果幻想题材网络剧的精品化创作成为业内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可以沿着“核心矛盾—问题症候—基本原则—发展策略”的路径对其展开研究。幻想题材网络剧的精品化创作应将现实主义创作精神与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相结合,在情理融合中专注于作品的“世界构建”,以便既能彰显主流价值以实现精神引领,又能占据主流市场以满足受众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剧 幻想题材 现实主义精神 浪漫主义手法 故事世界
下载PDF
“写实”挑战下的艺境创构——从与徐悲鸿的对照看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论构建
14
作者 金浪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写实”作为引发“美术革命”的重要概念,不仅是徐悲鸿借以进行中国画改良的工具,也暗中构成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论构建的起点。虽然同样对罗丹雕塑的“写实”风格盛赞有加,徐悲鸿重视的是“写实”手法,而宗白华却运用了“使物质而精神... “写实”作为引发“美术革命”的重要概念,不仅是徐悲鸿借以进行中国画改良的工具,也暗中构成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论构建的起点。虽然同样对罗丹雕塑的“写实”风格盛赞有加,徐悲鸿重视的是“写实”手法,而宗白华却运用了“使物质而精神化”的解释思路。正是通过将此思路运用于对徐悲鸿作品的评论,宗白华开启了对中国画的理论探索,所谓“能空灵而能写实”,便是他对中国画写实原理的初步表达。在抗战“写实”强化氛围下,二者的差异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徐悲鸿把专注点从肌肉组织扩展至社会生活,提升了“写实”手法的现实主义品质,而宗白华则通过将既有思路运用于对“常人欣赏艺术的形式”的阐发,拓展了围绕文人画展开的中国艺术意境论构建。写实、传神、妙悟三境界的提出,标志中国艺术意境论构建的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白华 徐悲鸿 写实 意境论 中国画
下载PDF
梦幻虚构和时空体——巴赫金诗学的现实主义问题
15
作者 刘亚斌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88-96,共9页
韦勒克提出文学的虚构本性,与现实主义文论产生矛盾冲突。现实与虚构的关系是现实主义文论得以构建的关键所在,时空观念成为无法回避的问题。巴赫金认为复调小说的梦幻虚构显示出欧洲文学和俄罗斯文化传统,对资本主义、俄罗斯社会的本... 韦勒克提出文学的虚构本性,与现实主义文论产生矛盾冲突。现实与虚构的关系是现实主义文论得以构建的关键所在,时空观念成为无法回避的问题。巴赫金认为复调小说的梦幻虚构显示出欧洲文学和俄罗斯文化传统,对资本主义、俄罗斯社会的本质认识,以及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经历的体验与思考,广场节庆活动则是其最终根源。广场狂欢化的现实及其世界性感知方式深刻影响了陀氏小说的内容表现和文本形式,形成其中介性空间和瞬间性时间相结合的时空体观念。从时空体形式及其比例关系来看,欧洲小说有其具体的时空表现和现实的场所标记。广场时空体让现实和梦幻、常态和怪诞、除旧和新生的世界交织和转换,复调小说体现出现实主义的最高意义,巴赫金诗学推动了现实主义文论的深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赫金诗学 现实主义 梦幻虚构 时空体
下载PDF
从“化大众”到“大众化”——延安时期的现实主义文学转型探赜
16
作者 王俊虎 李明泽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79-85,共7页
延安时期的现实主义文学经历了从最初具有试验性质的“化大众”尝试到适应民众需求的“大众化”转型,完成了由五四传统的现代启蒙现实主义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过渡与转变,反映了时代与人民的呼声。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延安时期的现实主义文学经历了从最初具有试验性质的“化大众”尝试到适应民众需求的“大众化”转型,完成了由五四传统的现代启蒙现实主义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过渡与转变,反映了时代与人民的呼声。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延安时期的现实主义文学开始转型,从先前过度欧化、高度强调自我、对社会无限度批判的“化大众”文学逐渐转变为作者注重在创作中融入本土特色、愿意深入革命与人民生活当中去取材,努力创作鼓舞民众抗战勇气、赞扬无产阶级革命的“大众化”文学,彰显出中国现代文学特有的中国经验、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现实主义 文艺大众化
下载PDF
启蒙理想的现实主义表征——读王逊的《中国美术史稿》
17
作者 王浩 《艺术设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2-128,共7页
王逊的中国美术史研究,直接延续了新文化运动尤其是蔡元培、邓以蛰的学脉,并且远承了启蒙运动以来的德国美术史传统。王逊在他的中国美术史研究和教学尤其是《中国美术史稿》等著作中,特别强调“美术史是一种科学”,注重基于马赫主义的... 王逊的中国美术史研究,直接延续了新文化运动尤其是蔡元培、邓以蛰的学脉,并且远承了启蒙运动以来的德国美术史传统。王逊在他的中国美术史研究和教学尤其是《中国美术史稿》等著作中,特别强调“美术史是一种科学”,注重基于马赫主义的实在论来揭示中国美术史“优秀的现实主义传统”,并将其作为“创造新美术的依据”,以及追问“为什么要学习或研究美术史”,其实都是启蒙精神的具体表征。王逊的中国美术史研究和著作或有具体欠缺乃至错误,但他在特殊时期为研究中国美术史以及撰写相关的著作所付出的种种艰辛努力,尤其是他所一再追问的“为什么要学习或研究美术史”,仍然拥有其恒久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逊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稿》 现实主义 启蒙
下载PDF
雪豹之眼:“视角主义”下电影《雪豹》的空间结构与魔幻隐喻
18
作者 才贝 《西藏艺术研究》 2024年第2期92-97,共6页
电影《雪豹》通过魔幻现实主义手法,营造了“魔幻”与“现实”两个极具特色的空间,并通过雪豹视角的转变,完成了影片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融合。《雪豹》与以往万玛电影不同之处在于其颇具匠心的拍摄手法即以雪豹的视角出发,通过雪豹与... 电影《雪豹》通过魔幻现实主义手法,营造了“魔幻”与“现实”两个极具特色的空间,并通过雪豹视角的转变,完成了影片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融合。《雪豹》与以往万玛电影不同之处在于其颇具匠心的拍摄手法即以雪豹的视角出发,通过雪豹与喇嘛之间的灵性交流、人豹作为“食肉者”的共同身份、雪豹作为母亲等其他可以理解的共情角度,刻画了青藏高原人兽冲突中的复杂情境,突出了雪豹作为有情感、讲伦理的主体地位,可谓是“视角主义”在涉藏电影中的成功展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豹 叙事空间 魔幻现实主义 视角主义
下载PDF
2023电影:温暖现实与悬疑叙事的交响
19
作者 梁君健 《中国文艺评论》 2024年第3期37-50,I0002,共15页
2023年的国产电影创作在众多挑战与期待下取得了丰硕成果。头部影片在春节档、暑期档等核心档期引领观影市场,现实主义成为影视从业者的自觉意识,类型片和艺术片提升了国产电影的内容多样性,以当代视听艺术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3年的国产电影创作在众多挑战与期待下取得了丰硕成果。头部影片在春节档、暑期档等核心档期引领观影市场,现实主义成为影视从业者的自觉意识,类型片和艺术片提升了国产电影的内容多样性,以当代视听艺术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现新的标志性成果。2023年度电影创作带给我们的深刻印象,是温暖现实与悬疑叙事的交响,一批优秀的电影作品都力图呈现出与当代观众之间的情感贴近性。青年观影群体对于电影的艺术性和价值观的评价标准也随着行业的发展而水涨船高。只有在故事强度、视听强度和情感强度三个方面都达到较高水平,国产电影才能够在网络视听日益普及的情况下持续地吸引观众,为整个社会提供高品质的文化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电影 现实主义 悬疑类型 犯罪题材 动画电影 文艺电影
下载PDF
师风与师德治理
20
作者 刘次林 《教师发展研究》 2024年第2期1-7,共7页
教师的职业道德不能简单地以师德规范进行判定,师德规范背后还有更高的价值,即师风。师风决定于教育的本质和职能。根据教育在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的不同职能,提炼出了为人师表、传道授业、指引促进这三个迭代融合的师风。依... 教师的职业道德不能简单地以师德规范进行判定,师德规范背后还有更高的价值,即师风。师风决定于教育的本质和职能。根据教育在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的不同职能,提炼出了为人师表、传道授业、指引促进这三个迭代融合的师风。依据师风进行师德评判可以使师德治理跟教育本质保持一致性,否则,师德治理就容易流于道德实在论,将师德规范仅仅看作外在权威的强制性“要求”,而不是教师职业成长的“需要”;评价师德行为也会倾向于根据规范的字面意思而不是它的精神实质,或依据行为的结果而不是动机。有了师风,师德治理会赋予教师无限的创造空间,使教师在更高层次上体现教育家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风 师德治理 道德实在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