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句末语气词的四种语用功能 被引量:38
1
作者 孙汝建 《南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76-80,共5页
对语气和口气应作这样的区分:语气只有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四种,口气是指句子中思想感情色彩的种种表达法,如肯定、否定、强调、委婉、活泼、迟疑等;一般认为句末语气词是表达语气的,如果把语气和口气区分开来,就会发现句末语气词并... 对语气和口气应作这样的区分:语气只有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四种,口气是指句子中思想感情色彩的种种表达法,如肯定、否定、强调、委婉、活泼、迟疑等;一般认为句末语气词是表达语气的,如果把语气和口气区分开来,就会发现句末语气词并不表达语气,只表达口气;句末语气词在表达口气时,具有增添口气、消减口气、指明疑问点、暗示预设等四种语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功能 语气词 句末 感情色彩 口气 表达法 区分 祈使 句子 肯定 否定 强调 委婉 预设
下载PDF
朗读中句末上声的念读变化
2
作者 申定羽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8-53,96,共6页
普通话的上声在单念或词句末尾都有可能念读本调。朗读中,句末上声是否念读本调受到朗读者情感的制约,其中,作为情感外现方式的重音、停连以及语气语调的变化等都会影响句末上声的读音,或者说,处理好句末上声的调值调型有助于准确传达... 普通话的上声在单念或词句末尾都有可能念读本调。朗读中,句末上声是否念读本调受到朗读者情感的制约,其中,作为情感外现方式的重音、停连以及语气语调的变化等都会影响句末上声的读音,或者说,处理好句末上声的调值调型有助于准确传达朗读者的语意情绪及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末上声 念读
下载PDF
全上在播音语体中实现条件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卢振杰 劲松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689-694,共6页
以散文、新闻及主持三种播音文体为实验语料,对全上在播音语体中实现的条件进行分析和验证。实验结果证明:全上在语流中是现实存在的,其在语流中的实现受到功能条件重音和分布条件"停顿前"和句尾的影响,三者叠加实施影响,共... 以散文、新闻及主持三种播音文体为实验语料,对全上在播音语体中实现的条件进行分析和验证。实验结果证明:全上在语流中是现实存在的,其在语流中的实现受到功能条件重音和分布条件"停顿前"和句尾的影响,三者叠加实施影响,共同构成全上实现的充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上 实现条件 重音 句尾 停顿前
下载PDF
《庄子内篇》句末语气词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海云 《金融教育研究》 2006年第S1期125-128,共4页
在先秦的诸子散文中,句末语气词使用的频率很高,本文针对《庄子》的内篇(共七篇)的句末语气词进行分析,总结其中的规律和特点。语气词放在句子末尾,通常表示语音停顿,同时根据所处的位置不同,配合上下文,表示判断、陈述、感叹、疑问等... 在先秦的诸子散文中,句末语气词使用的频率很高,本文针对《庄子》的内篇(共七篇)的句末语气词进行分析,总结其中的规律和特点。语气词放在句子末尾,通常表示语音停顿,同时根据所处的位置不同,配合上下文,表示判断、陈述、感叹、疑问等各种语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句末语气词 各种语气
下载PDF
对问号和叹号性质的再认识 被引量:1
5
作者 芮东莉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56-58,共3页
《标点符号用法》将问号和叹号归为"句末点号",本文通过分析两种标点符号的具体使用情况,并参照西方对问号和叹号的定义,认为问号和叹号最基本的作用是表示语气,将其归为"句末点号"并不恰当。
关键词 问号 叹号 句末点号 语气
下载PDF
句末“阳平+去声”词语重读时的音高变化
6
作者 陈艺彤 《韶关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120-123,共4页
韵律处理是语言合成技术的重要部分,了解韵律特征及建立韵律模型是提高合成语言自然度的前提。实验利用Praat软件,在分析了32组语音实验材料,建立音高数据库的基础上,研究句末"阳平+去声"词语重读时的音高变化,初步得出重读... 韵律处理是语言合成技术的重要部分,了解韵律特征及建立韵律模型是提高合成语言自然度的前提。实验利用Praat软件,在分析了32组语音实验材料,建立音高数据库的基础上,研究句末"阳平+去声"词语重读时的音高变化,初步得出重读时高音点的音高会有明显提高,且变化幅度大于低音点,阳平声调低音点的音高会有所下降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韵律特征 句末“阳平+去声” 词语重读 音高变化
下载PDF
由非语气词与语气词声调的共时对立看语气词的历时来源 被引量:3
7
作者 王珏 《中国方言学报》 2019年第1期176-198,共23页
本文首先讨论非语气词和语气词声调存在的五个方面的对立。(一)前者在句法、命题层面区别词语的概念、情态或语法义,后者在话语层面区别言者对命题以及对听者的语气。(二)前者与调系繁简共进退,后者少或不依赖调系而另有专用调。(三)前... 本文首先讨论非语气词和语气词声调存在的五个方面的对立。(一)前者在句法、命题层面区别词语的概念、情态或语法义,后者在话语层面区别言者对命题以及对听者的语气。(二)前者与调系繁简共进退,后者少或不依赖调系而另有专用调。(三)前者偶在句末与调尾构成物理同质、层次和功能各异的"跨层截搭调",分别表示词义和语气;后者必然在句末与调尾构成物理同质、层次和功能相同的"同层叠加调",一起表示句子的语气。(四)前者属于音系字的超音段成分,其变异是规则性的并受音节内部语素制约;后者属于非音系字的超音段成分,其变异是非规则性的并受制于自身声调轻重和调尾之间的彼此同化。(五)前者与其功能是任意性关系,后者与其功能是象似性关系。而后,由以上五点共时对立出发,进一步假设语气词的音段成分主要来自句末语素的音段成分,声调来自句末语素固有声调和调尾以及调系轻声的彼此互动。语气词特别是其声调来源的假设,有助于认识语气词功能的复杂性及其与语调功能之间的联系与分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气词 声调 调尾 句末语素 共时对比 历时来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