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传统诗词融入课堂的价值探析
1
作者 马慧茹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67-168,171,共3页
高校开设的《中华文化导论》课程内容中,多用中国古代诗词精品来穿针引线,通过展现诗词精品中的爱国情怀、审美价值、文化底蕴、理想信念等,将课程思政巧妙融入进去,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媒介技术,从培养目标、课程建构、教学方法、融入路... 高校开设的《中华文化导论》课程内容中,多用中国古代诗词精品来穿针引线,通过展现诗词精品中的爱国情怀、审美价值、文化底蕴、理想信念等,将课程思政巧妙融入进去,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媒介技术,从培养目标、课程建构、教学方法、融入路径、评价反思等多方面进行有效创新,从而推动中华传统诗词精品成为课程思政的优秀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中华文化 诗词精品 融入路径 爱国情怀
下载PDF
试论乡土文化资源在农村学校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
作者 蒋松 《成才之路》 2024年第14期137-140,共4页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融入相应的乡土文化资源,以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认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在融入乡土文化资源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基于存在的问题,积极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式,深度挖掘教学内容中包含的乡土...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融入相应的乡土文化资源,以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认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在融入乡土文化资源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基于存在的问题,积极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式,深度挖掘教学内容中包含的乡土文化资源,拓展教学时空,同时做好家庭指导,以此充分发挥乡土文化资源的教学价值,推进语文课堂教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文化资源 小学语文 教学观念 教学方式 写作 家庭指导
下载PDF
论元代北方民族诗人的汉文创作——以同题集咏创作为例
3
作者 毕兆明 陈碧优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78-83,共6页
同题集咏是元代一种重要的诗歌创作形式,参与创作的既有汉族诗人,也有少数民族诗人。北方民族诗人同题集咏创作丰赡,代表人物有马祖常、贯云石、石抹宜孙等,他们的诗作表现出豪纵阔达的时空感、灵动自然的动态美。这类诗歌是元代施行汉... 同题集咏是元代一种重要的诗歌创作形式,参与创作的既有汉族诗人,也有少数民族诗人。北方民族诗人同题集咏创作丰赡,代表人物有马祖常、贯云石、石抹宜孙等,他们的诗作表现出豪纵阔达的时空感、灵动自然的动态美。这类诗歌是元代施行汉法、多元开发的时代产物,也与文人雅集的时代风尚、托诗留名的文人传统密切相关,它见证了元代多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题集咏 汉文诗 文化融合
下载PDF
文化共享视阈下的汉藏民族文化融合——以阿来文学书写为例
4
作者 龚婷 吴济池 《民族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8-93,156,共7页
文化共享理念是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背景下建立起来的一种文化表达方式。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儿女在长期共同生活、共同奋斗和共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价值取向、道德规范、精神气质、情感态度等。“共有”来自于认同,... 文化共享理念是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背景下建立起来的一种文化表达方式。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儿女在长期共同生活、共同奋斗和共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价值取向、道德规范、精神气质、情感态度等。“共有”来自于认同,“共享”是认同发展的结果。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立在共有文化根脉基础上,经历了从自在到自觉的发展历程。作家是文化的书写者和传播者,阿来是来自四川阿坝、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书写民族文化的作家。阿来文学书写是民族文共享和融合的展现,也是阿来自身“文化身份”的寻根之旅。阿来文学书写具有文化融合孕育下的独特性与典型性。本文从文化共享与汉藏文化融合、阿来文化身份建构、阿来文学书写中所体现的文化融合及其书写的独特性价值四个方面展开,深入分析阿来在文学书写中的文化构成与文化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共享 文化融合 阿来文学书写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下载PDF
共同体凝聚与社会团结:人类文明新形态论域下的北京冬奥精神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智慧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34,共8页
采用“过程-事件”分析策略,对北京冬奥精神的内在意蕴与时代价值进行探讨,以期通过社会学视角下北京冬奥精神的分析为人类文明演进提供中国方案。北京冬奥精神丰富的内在意蕴不仅体现在对中国文化观念中“家国一体”“位育”“和而不... 采用“过程-事件”分析策略,对北京冬奥精神的内在意蕴与时代价值进行探讨,以期通过社会学视角下北京冬奥精神的分析为人类文明演进提供中国方案。北京冬奥精神丰富的内在意蕴不仅体现在对中国文化观念中“家国一体”“位育”“和而不同”的融合中,而且体现在对促进社会团结的互动机制、“事件团结”机制以及凝聚机制的时代性建构与思考中。在新时代提出的北京冬奥精神,通过具身实践回应了社会团结何以可能的时代议题,也在个体感受与集体记忆、社会记忆与文化遗产、中国语境与全球话语等层面推动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国一体 人伦位育 全球治理 人类命运共同体 职业伦理 志愿服务 体育文化 中华体育精神
下载PDF
中华家国文化的新时代阐发与实践 被引量:4
6
作者 田旭明 杨正梅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5-122,共8页
家国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道德教化、秩序维护、风气塑造、社会治理、文明传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辩证继承和发展了中华家国文化... 家国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道德教化、秩序维护、风气塑造、社会治理、文明传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辩证继承和发展了中华家国文化蕴含的立德修身、睦亲齐家、爱国如家、家国一体、协和万邦、兼济天下之道,要求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激活家风家训的社会治理功能,筑牢家国一体的共同体意识,升华“天下一家”的大同情怀。这是对中华家国文化精髓的创造性阐释和运用,对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画好同心圆凝聚民族复兴力量、推动全球发展正义具有深刻的价值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家国文化 家国一体 新时代
下载PDF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培育家国情怀的有效策略研究
7
作者 包涵 《成才之路》 2023年第34期89-92,共4页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家国情怀的培育对提高学生国家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国家进步、民族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高中语文教师通过古诗词教学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培育,对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家国情怀的培育对提高学生国家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国家进步、民族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高中语文教师通过古诗词教学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培育,对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坚定学生文化自信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文章分析当前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教学策略,以期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古诗词教学 家国情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自信 教学策略
下载PDF
历史整体性与海外华人学者的现代汉诗研究——以叶维廉为中心 被引量:1
8
作者 钱韧韧 苏文健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6-66,共11页
美国华人学者叶维廉的现代汉诗研究始终坚持接续历史整体性的思想观念。他自觉深入到隐藏在语言背后的历史文化、诗学经验等复杂的文化网络,指出现代汉诗发展遭受"文化错位"的历史语境,形成"异质文化争战的共生"的... 美国华人学者叶维廉的现代汉诗研究始终坚持接续历史整体性的思想观念。他自觉深入到隐藏在语言背后的历史文化、诗学经验等复杂的文化网络,指出现代汉诗发展遭受"文化错位"的历史语境,形成"异质文化争战的共生"的文化现象,彰显出现代性的震惊体验与郁结情绪。面对现代性的两难困境,叶维廉聚焦其中的"内在状况",有意识地通过对传统的不断回返与激活,为现代中国文化的危机寻找可能性的出路。叶维廉的现代汉诗批评实践,昭示出追寻与构建"文化中国"和身份认同的价值诉求,对当下的华语语系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整体性 现代汉诗 叶维廉 文化中国 华语语系文学
下载PDF
习近平总书记家庭德育重要论述理论内涵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冉亚辉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5-49,共5页
习近平总书记家庭德育的重要论述在理论上有两个重要渊源:其一是中国共产党革命传统中的家庭德育;其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庭德育。其理论内涵主要有:在家庭德育的定位上,强调家庭的社会功能与文明功能不可替代;在家庭德育的性质上... 习近平总书记家庭德育的重要论述在理论上有两个重要渊源:其一是中国共产党革命传统中的家庭德育;其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庭德育。其理论内涵主要有:在家庭德育的定位上,强调家庭的社会功能与文明功能不可替代;在家庭德育的性质上,将家庭定义为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在家庭德育的方法与路径上,注重父母的言传身教;在家庭德育的具体内容上,涵盖传统美德与政治觉悟;在家庭德育的社会结构上,采取家国一体的建设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总书记 家庭德育 中国共产党革命传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言传身教 政治觉悟 家国一体
下载PDF
比较视野下的历史书写及其形态——以加拿大新移民华文小说为中心 被引量:1
10
作者 池雷鸣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5-101,162,共7页
当下对于“历史”概念的理解,并非全指历史学视野中的历史,还应涵盖文学、美学语境下的“历史”;根据所涉加拿大新移民华文小说的具体文本情境,它具体呈现为三种书写形态,即“文革书写”、家族书写和加华史书写;这三种历史书写形态,在... 当下对于“历史”概念的理解,并非全指历史学视野中的历史,还应涵盖文学、美学语境下的“历史”;根据所涉加拿大新移民华文小说的具体文本情境,它具体呈现为三种书写形态,即“文革书写”、家族书写和加华史书写;这三种历史书写形态,在北美华文文学、北美华裔文学、中国本土文学等文学语境的综合参照下,呈现出中既传承又变异的特征.具体来说,“文革书写”蕴含“隔洋视角”,并由此在文本中生成离散语境;家族书写除具有传统中国文学中的特指性与历时性特征外,又含有跨界性与未来性特征;加华史书写因历史时空的阻断与隔离,与前两种书写形式相比,脱离了这种主观式的俗套,最大可能性地接近于“不即不离”的艺术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新移民华文小说 历史书写 文革书写 家族书写 加华史书写
下载PDF
作为中华民族共同祖先的黄帝 被引量:2
11
作者 沈长云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1-11,共11页
作为我国主体民族汉族的前身,华夏族形成于我国春秋战国之际。黄帝作为华夏族共同奉祀的祖先,是其时正在形成中的华夏民族为了追求共同历史文化的产物。文献资料表明,我国古代先民,包括上层统治阶级对于祖先黄帝的祭拜也恰好开始于这个... 作为我国主体民族汉族的前身,华夏族形成于我国春秋战国之际。黄帝作为华夏族共同奉祀的祖先,是其时正在形成中的华夏民族为了追求共同历史文化的产物。文献资料表明,我国古代先民,包括上层统治阶级对于祖先黄帝的祭拜也恰好开始于这个时期。黄帝原本是周人的祖先,黄帝族以及早期周人都居住在陕北黄土高原,与居住在这一地区的古代戎狄族具有血缘上的联系。因为后来周人实现了对黄淮江汉广大地区的大一统统治,主导了日后这一地区各古老部族的民族融合,并最终使它们融铸成为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华夏民族,黄帝自然亦演变成为华夏民族的共同祖先。黄帝族与其直接后裔周族都为我国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 华夏民族 中华民族 民族融合 周人 黄帝族 中国传统文化
下载PDF
唐诗与中华文化共同体的构建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立一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1-150,共10页
唐前多元民族文化激荡融合为唐诗形成独特的格律体式和精神气质创造了重要条件。在唐代诗歌发展过程中,创作者的民族身份和诗歌文本展现出来的主题、内容、风格、价值取向、文化心理等也使得唐诗成为特定时代中华文化共同体的艺术呈现... 唐前多元民族文化激荡融合为唐诗形成独特的格律体式和精神气质创造了重要条件。在唐代诗歌发展过程中,创作者的民族身份和诗歌文本展现出来的主题、内容、风格、价值取向、文化心理等也使得唐诗成为特定时代中华文化共同体的艺术呈现。在唐代之后,唐诗又以其独特的价值促进新的中华文化共同体的生成,并在新时代中华文化共同体的构建中扮演重要角色,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从产生、发展到唐代之后的被接受和产生广泛影响,唐诗与每个时代中华文化共同体的构建都有着密切的关联,可以作为我们当下统战工作的一面旗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 中华文化共同体 民族融合 一体多元
下载PDF
新诗是清末民初思想文化自由化与实用化的产物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珂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6年第5期55-60,共6页
新诗的生成因素既有诗的更有非诗的,它是清末民初思想文化自由化、实用化及现代化的产物。因此具有高度的通俗化、社会化和自由化的文体特征。经世致用学风的倡立、科举制度从被质疑到被完全废除和对专制家庭制度的批判三大思想文化自... 新诗的生成因素既有诗的更有非诗的,它是清末民初思想文化自由化、实用化及现代化的产物。因此具有高度的通俗化、社会化和自由化的文体特征。经世致用学风的倡立、科举制度从被质疑到被完全废除和对专制家庭制度的批判三大思想文化自由化事件极大地促进了新诗的生成。“经世致用”学风的倡立解放了文人的创造潜能,确定了文人的主体性,强化了文人匡扶天下的使命感,刺激了文人争当社会改革急先锋的积极性,使诗人的生态及汉诗的功能发生了巨变。废除科举制度既是思想文化自由化和实用化的具体表现,也是其重大成果,它改变了文人的生存方式,也使汉诗的功能发生了巨变。功能决定文体,汉诗文体不得不采用白话自由诗取代文言格律诗。文学革命和家庭革命是清末民初,特别是五四时期文化革命和思想大解放的两大先锋。对封建专制家庭的批判甚至颠覆,从文学的外围支持了文学革命,家庭革命与文学革命相得益彰,促进了汉诗的实用化和自由化,为新诗的问世创造了适宜的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诗 文化激进主义 家庭革命 自由化
下载PDF
从民族文化融合视域看元代蒙古族汉文诗创作的演变 被引量:1
14
作者 毕兆明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45-47,共3页
元代是多民族文化交融的重要时期,元代文学具有多元共生的鲜明特征,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很多少数民族诗人精通汉语,并直接用汉文创作,汉文诗创作异军突起,成绩斐然。元代蒙古族汉文诗创作是不断变化的,通过对伯颜和泰不华的汉文诗比较,... 元代是多民族文化交融的重要时期,元代文学具有多元共生的鲜明特征,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很多少数民族诗人精通汉语,并直接用汉文创作,汉文诗创作异军突起,成绩斐然。元代蒙古族汉文诗创作是不断变化的,通过对伯颜和泰不华的汉文诗比较,可以发现前期和中后期创作的明显变化,这种变化与元代多元文化共生尤其是蒙汉文化的交融是密不可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融合 汉文诗 伯颜 泰不华
下载PDF
试论中国古典诗词趋向“天人合一”的文化有机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萍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70-73,共4页
古典诗词创作上对比手法的倡导,结构上取消某些语助词、设立对仗,以及中国文字自身的表意特征和普及化的书法艺术追求,多方位的为作品“虚”化出了一种“天人合一”的人文氛围。
关键词 古典诗词 "天人合一" 文化有机性
下载PDF
中国现代新诗阐释学理论的建立——评李怡主编的《中国现代诗歌欣赏》
16
作者 陈爱中 吴井泉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6-159,共4页
中国现代诗歌欣赏,历来令读者所关注。如何在读者和诗歌文本之间架起一座诗意的心灵之桥,这需要诗歌学者们的睿智和勇气。李怡主编的《中国现代诗歌欣赏》的出版就体现了这一点,它使我们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关怀,其欣赏视角... 中国现代诗歌欣赏,历来令读者所关注。如何在读者和诗歌文本之间架起一座诗意的心灵之桥,这需要诗歌学者们的睿智和勇气。李怡主编的《中国现代诗歌欣赏》的出版就体现了这一点,它使我们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关怀,其欣赏视角的新颖,理论形态的完善丰富和技术途径的严谨清晰,为中国现代新诗的欣赏提供了一份独特的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的经典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怡 《中国现代诗歌欣赏》 中国现代新诗 文化精神 文化整合
下载PDF
论高校英语写作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入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希宝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10期224-225,共2页
本文从传统文化入手,对当前高校英语写作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传统文化融入英语写作教学的目的和意义,并且探讨了英语写作教学融入传统文化的四个方法。
关键词 高校英语写作教学 传统文化 融入(植入、渗透、对比、讨论)
下载PDF
民族融合视域下的元代北方民族汉文诗歌文类特征刍议
18
作者 毕兆明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78-84,共7页
元代文化具有多元共生的鲜明特征,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很多北方民族诗人用汉语写作,创作了众多汉语诗歌。这些汉文诗歌在艺术上有别于中原诗歌及传统民族诗歌,营造了独特的诗歌意象,讲究炼字用典,重视格律用韵,形成独特的文类特征。通过... 元代文化具有多元共生的鲜明特征,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很多北方民族诗人用汉语写作,创作了众多汉语诗歌。这些汉文诗歌在艺术上有别于中原诗歌及传统民族诗歌,营造了独特的诗歌意象,讲究炼字用典,重视格律用韵,形成独特的文类特征。通过对有代表性的诗家分析比较,可以发现这种文类是逐步形成并巩固下来的,它是元代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时代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融合 汉文诗歌 北方民族诗人
下载PDF
心灵之桥:在读者与诗歌文本之间
19
作者 罗振亚 吴井泉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4期12-15,20,共5页
中国现代诗歌欣赏,历来令读者关注和头痛。如何在读者和诗歌文本之间架起一座诗意的心灵之桥,这需要诗歌学者们的睿智和勇气。李怡主编的《中国现代诗歌欣赏》的出版就体现了这一点,它使我们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关怀,其欣赏... 中国现代诗歌欣赏,历来令读者关注和头痛。如何在读者和诗歌文本之间架起一座诗意的心灵之桥,这需要诗歌学者们的睿智和勇气。李怡主编的《中国现代诗歌欣赏》的出版就体现了这一点,它使我们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关怀,其欣赏视角的新颖,理论形态的完善丰富和技术途径的严谨清晰,为中国现代新诗的欣赏提供了一份独特的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的经典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诗 阅读与欣赏 文化精神 文化整合
下载PDF
传统文化经典英译的素质教育研究——基于汉玉精雕:汉语诗词英译鉴赏课程的教学实践
20
作者 单敏 《高教学刊》 2022年第26期68-71,共4页
随着“一带一路”的全面铺开,高校作为文化传播的主力军,应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在高校开设中国文化经典英译素质教育课程,能达到“赋能+立信+树德”的目的。该文以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汉玉精雕:汉语诗词英译鉴赏为例,从... 随着“一带一路”的全面铺开,高校作为文化传播的主力军,应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在高校开设中国文化经典英译素质教育课程,能达到“赋能+立信+树德”的目的。该文以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汉玉精雕:汉语诗词英译鉴赏为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等方面论证该类课程在增强双语文化素养、提升学生文化自信、提高跨文化交际及对外传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素质教育 汉诗英译 赋能 立信 树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