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能源法的法权构造及其体系展开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忠民 《政法论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9-111,共13页
能源法的核心范畴界定较为模糊,亟待澄清。基于能源权利与能源权力的交互性、能源公益与能源私益的均衡性、能源监管与能源市场的协调性等需求考量,法权可作为能源法的核心范畴。能源法法权结构可从本体论、运行论和价值论三个层面予以... 能源法的核心范畴界定较为模糊,亟待澄清。基于能源权利与能源权力的交互性、能源公益与能源私益的均衡性、能源监管与能源市场的协调性等需求考量,法权可作为能源法的核心范畴。能源法法权结构可从本体论、运行论和价值论三个层面予以构造,形成体系化安排。本体论上,应以公民能源权利与国家能源权力的交互为基础,强调公民能源权作为法权结构的逻辑起点、以落脚为能源普遍服务的能源权力作为法权结构的基本保障;运行论上,应以能源合同作为法权结构运行的具体承载;价值论上,应以能源正义作为法权结构价值的最终目的。由此,可仰仗能源法的法权结构构筑能源法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权 能源法法权 公民能源权 能源普遍服务 能源合同 能源正义
下载PDF
以“法权”为中心系统解释法现象的构想 被引量:22
2
作者 童之伟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4-28,共5页
本文所谓“法权”,乃是一个用来表述法律权利和法律权力统一体的概念。正致力于建设法治国家、法治社会的中国需要一种足以合理解释全部法现象的法学基础理论,本文以改善和扩充现有理论的现象解释功能和实践引导功能为目的,以获得新... 本文所谓“法权”,乃是一个用来表述法律权利和法律权力统一体的概念。正致力于建设法治国家、法治社会的中国需要一种足以合理解释全部法现象的法学基础理论,本文以改善和扩充现有理论的现象解释功能和实践引导功能为目的,以获得新生的“法权”概念为主要理论工具,展示了作者所追寻的法现象解释体系的要点及进一步拓展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权利 权力 法现象 法权
下载PDF
靖远法泉寺的历史变迁与当地民俗
3
作者 陶兴华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30-34,共5页
靖远法泉寺乃陇上千年古刹,该寺集佛教、道教、儒教于一寺,融建筑艺术、雕塑艺术、园林艺术、文学艺术于一体,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朝觐、观赏、娱乐、游憩的好去处。靖远法泉寺曾被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森林... 靖远法泉寺乃陇上千年古刹,该寺集佛教、道教、儒教于一寺,融建筑艺术、雕塑艺术、园林艺术、文学艺术于一体,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朝觐、观赏、娱乐、游憩的好去处。靖远法泉寺曾被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森林公园,寺中景观既多且奇,美不胜收,其中法泉石窟群最具价值。靖远法泉寺石窟与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等著名石窟在凿修时间、雕绘风格等方面具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它们协同媲美陇上,相映溢彩塞北。靖远法泉寺具备诸多独具特色之处,是当地一处著名的自然人文景观,因之产生了众多历史文化名人和典故,这对当地民俗的形成与发展产生多方面的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靖远法泉寺 石窟 历史变迁 森林公园 民俗
下载PDF
中文法学之“义务”源流考论 被引量:5
4
作者 童之伟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4-92,共19页
表述现代中文法学之“义务”含义的古汉字的著述载体与对应西文名词发生关联互动的情事,最早可追溯到17世纪末。近现代中文法学的“義務”一词源于和制汉语,日本法律学者率先对义务做了较系统的论述,这些论述以梁启超等人为中介影响到... 表述现代中文法学之“义务”含义的古汉字的著述载体与对应西文名词发生关联互动的情事,最早可追溯到17世纪末。近现代中文法学的“義務”一词源于和制汉语,日本法律学者率先对义务做了较系统的论述,这些论述以梁启超等人为中介影响到中文法学。梁启超论述义务的文章是中文法学引入义务概念的主要标志,也是20世纪中叶之前义务研究成就在东亚的高峰。着眼于法学研究看问题,20世纪上半叶的后三十余年,中文法学对义务的认识水准,没有超越梁启超义务论已经达到的高度,但这一阶段义务观念在中文法学领域得到了广泛普及,义务作为法学基本范畴的学科地位得到了普遍承认。对义务的认识的周延性和深入程度直接影响对权利、权力等权的具体存在形式本身的认识,因而在法学一般理论研究层面关系重大。有必要基于已获得的认知,进一步梳理和总结20世纪中叶到现今的中文法学义务研究之得失,对研究现状做合理评估,有的放矢地改善义务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 权利 权力 法权
下载PDF
我国行政性垄断问题的“法权说”新解
5
作者 王帷韬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78-85,共8页
我国行政性垄断的治理成效不佳,现行规定不足以有效规制。“法权说”认为问题的根本成因是政治和经济转型过程中形成的“良性违法”思想。对于破解行政性垄断问题,“法权说”要求构造横向权力间的结构平衡,通过建立健全公平竞争审查制... 我国行政性垄断的治理成效不佳,现行规定不足以有效规制。“法权说”认为问题的根本成因是政治和经济转型过程中形成的“良性违法”思想。对于破解行政性垄断问题,“法权说”要求构造横向权力间的结构平衡,通过建立健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强化反垄断执法机构权威和完善行政性垄断豁免立法三个维度,在经济法权范围内控制权力以规制行政性垄断问题,实现经济权力与经济权利的平衡,保障市场的公平有效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性垄断 “法权说” 权利 权力
下载PDF
法权中心主义视角下的环境法本位研究
6
作者 门晓航 《环境与发展》 2021年第1期21-28,共8页
在我国环境权本位问题上,现存在“权利本位说”“义务本位说”以及“公众环境利益说”几种观点。目前学界主流观点是以权利本位的视角去讨论环境权的各种问题,同时兼存其他观点的争论。“权利说”或“义务说”无疑是走向了一个问题的两... 在我国环境权本位问题上,现存在“权利本位说”“义务本位说”以及“公众环境利益说”几种观点。目前学界主流观点是以权利本位的视角去讨论环境权的各种问题,同时兼存其他观点的争论。“权利说”或“义务说”无疑是走向了一个问题的两个极端,单路径的思维方式难以达成环境法设定的价值理念与目标。“公众环境利益说”试图模糊环境权私权利的基本属性,将环境整体利益作为环境法领域的唯一保护对象,忽视了没有个体主义的关怀就难以达成环境法战略蓝图的问题。将法权中心主义与环境法相融合由此引出的全新核心范畴“环境法法权”可以有效统筹各种概念和现象,并由此可展开以环境权利和环境权力为基本支撑的理论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权 环境法本位 法权中心主义 环境法法权
下载PDF
从尊重传统到反映当代法律实践——续论以法权为核心的实践法学话语体系 被引量:5
7
作者 童之伟 《法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7-71,共15页
作为法的一般理论的雏形,汉语实践法学采用绝对方法和在唯物史观指引下的本质主义方法构筑自己的范畴体系。法权概念的对应实体,是进入以宪法为基础的当代中国法律体系中的各种“权”。以法权为核心的7个基本范畴构成实践法学话语体系... 作为法的一般理论的雏形,汉语实践法学采用绝对方法和在唯物史观指引下的本质主义方法构筑自己的范畴体系。法权概念的对应实体,是进入以宪法为基础的当代中国法律体系中的各种“权”。以法权为核心的7个基本范畴构成实践法学话语体系的基础。实践法学适应了当代中国对现代化的和本土的一般理论的需要,具有充分的正当性和明显的比较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法学 法权 权利 权力
原文传递
权利率、权力率与法权曲线——以拉弗曲线为起点的法理探索 被引量:1
8
作者 童之伟 《法学评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28,共16页
在证成法权概念后,法学可引入拉弗曲线并将其改造为法权曲线,借以揭示权力率、权利率与法权增长的关系。平衡型法权曲线表明,权力、权利在法权中所占的比例只有在一定范围内增长才具有合理性,超过了某个限度就会造成法权减损,最终也减... 在证成法权概念后,法学可引入拉弗曲线并将其改造为法权曲线,借以揭示权力率、权利率与法权增长的关系。平衡型法权曲线表明,权力、权利在法权中所占的比例只有在一定范围内增长才具有合理性,超过了某个限度就会造成法权减损,最终也减损权力或权利本身。法权曲线反映的法权结构必须与社会的经济关系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各国客观上一定存在与本国实现法权中长期最大化需要相适应的权力率或权利率,都有必要不时探讨两者在当下应有的最优比例并适时调整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弗曲线 法权曲线 权力率 权利率 法权
原文传递
中文法学中的“权利”概念 起源、传播和外延 被引量:15
9
作者 童之伟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46-1264,共19页
现代中文法学的权利概念有其特有的学格特征,不是任何外文法学对应名词的简单翻译。"权利"的出现适应了19世纪中叶中国社会应对中外关系大变局的现实需要,其本身也是中西、中日法文化交流的产物。权利概念可区分为外延复合型... 现代中文法学的权利概念有其特有的学格特征,不是任何外文法学对应名词的简单翻译。"权利"的出现适应了19世纪中叶中国社会应对中外关系大变局的现实需要,其本身也是中西、中日法文化交流的产物。权利概念可区分为外延复合型和外延单纯型两种。外延复合型权利如果得到透彻研究,人们会发现它其实就是指称权利权力统一体的法权。外延单纯型权利起源于我国本土,与中国现行法律制度高度吻合,应确认为中文法学权利概念之正朔。为了系统、严格地区分权利和权力,宜以实质分类标准取代形式分类标准。中国法学基础性研究的重点首要应该是权利、权力和义务本身,其次才是它们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利 权力 法权 中文法学
原文传递
中国实践法理学的话语体系构想 被引量:9
10
作者 童之伟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19,共17页
以权利义务为核心范畴的中国语义分析法理学话语体系,较大程度上脱离了当代中国生动的法律生活实践。中国实践法理学以法律生活实践为基准,确定法学基本范畴,强调以财产归属为根本标准,严格区分权利与权力,将权利、权力视为分别反映两... 以权利义务为核心范畴的中国语义分析法理学话语体系,较大程度上脱离了当代中国生动的法律生活实践。中国实践法理学以法律生活实践为基准,确定法学基本范畴,强调以财产归属为根本标准,严格区分权利与权力,将权利、权力视为分别反映两种最重要法律现象范围和内容的平行概念。就内容而言,支撐实践法理学话语体系的基本范畴群由权、权力、权利、法权、剩余权和义务共六个概念构成,法权是其重心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法理学 语义分析法理学 权力 权利 法权
原文传递
论考试法的秩序诉求——对“私权优位”热的冷思考 被引量:7
11
作者 于林洋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4-130,共7页
秩序是任何法都要追求的最基本的价值。较之其他法而言,考试的竞争性、社会性等特征决定了考试法对于秩序有着更为强烈的价值诉求,而历史上科举法抑制科场舞弊、维护公平竞争的科考环境的立法理念,也为考试法的秩序诉求提供了实证基础... 秩序是任何法都要追求的最基本的价值。较之其他法而言,考试的竞争性、社会性等特征决定了考试法对于秩序有着更为强烈的价值诉求,而历史上科举法抑制科场舞弊、维护公平竞争的科考环境的立法理念,也为考试法的秩序诉求提供了实证基础。考试法诉求的秩序内含着公平、正义、自由、安全、效率等诸多价值因子,其基本要义是在法权层面实现考试权利与权力关系的理性平衡。考试法中,私权优位与考试法强烈的秩序诉求产生抵牾。考试法中的私权保护应维持在秩序应有的维度之内。无论是控权还是维权,均统一于考试法对于良好考试秩序的价值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试法 秩序 法权 私权优位
原文传递
论变迁中的当代中国法学核心范畴 被引量:7
12
作者 童之伟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0,共10页
权利义务的核心范畴地位获得了法理学教材体系的普遍认同,但宪法学和公法学教材对它的认同度不高。近二十年来,法理学者在研究现实法律问题、甚至做全局性论述的时候,逐渐形成了放弃权利义务中心,代之以权利权力中心的选择倾向。新倾向... 权利义务的核心范畴地位获得了法理学教材体系的普遍认同,但宪法学和公法学教材对它的认同度不高。近二十年来,法理学者在研究现实法律问题、甚至做全局性论述的时候,逐渐形成了放弃权利义务中心,代之以权利权力中心的选择倾向。新倾向的出现对于我国着力认识权力、合理配置权力,以及对权力的合理运用和制约监督,都有现实意义。本文作者并不赞成以权利权力作为法学的核心范畴,而是主张把反映和记录人们对权利权力共同体的认识的法权概念作为法学的核心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利 权力 法权 义务 核心范畴
原文传递
法学基本研究对象与核心范畴再思考--基于宪法视角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童之伟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5-61,共17页
现代汉语法学的核心话语形成于20世纪前期,一百多年来并无明显变化。基本研究对象、核心概念设定与当代中国法律实践错位,是当今法学基础性研究要解决的首要课题。汉语法学应以权为基本研究对象,采用绝对方法形成以法权为核心的基本范... 现代汉语法学的核心话语形成于20世纪前期,一百多年来并无明显变化。基本研究对象、核心概念设定与当代中国法律实践错位,是当今法学基础性研究要解决的首要课题。汉语法学应以权为基本研究对象,采用绝对方法形成以法权为核心的基本范畴体系。汉语法学基础理论应通过重置核心话语来获取现代性、本土性和对当代法律实践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 权利 权力 法权
原文传递
当代中文法学义务认知之得失 被引量:2
14
作者 童之伟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32,共18页
中文法学七十余年来的义务认知在三个主要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研究义务和其他基本的法现象,应始终适应法学对历史深度和理论深度的要求。义务概念反映当代中国社会法律生活中各种义务现象的周延程度,取决于法学... 中文法学七十余年来的义务认知在三个主要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研究义务和其他基本的法现象,应始终适应法学对历史深度和理论深度的要求。义务概念反映当代中国社会法律生活中各种义务现象的周延程度,取决于法学对构成“权”的各要素的认知水平,特别是对其中权利、权力及两者的共同体法权的认知水平。特定义务概念的优良程度,主要由其所处的基本概念体系的逻辑自洽程度决定。法学基本概念体系的逻辑自洽包括自身内部文字符号之间的自洽和各文字符号与外部法律生活事实之间的自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 法义务 权利 权力 法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