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ynamic-Response Analysis of the Branch System of a Utility Tunnel Subjected to Near-Fault and Far-Field Ground Motions in Different Input Mechanisms 被引量:2
1
作者 Yuhang Jin Endong Guo +1 位作者 Houli Wu Peilei Yan 《Computer Modeling in Engineering & Sciences》 SCIE EI 2022年第1期167-186,共20页
There are few studies on the dynamic-response mechanism of near-fault and far-field ground motions for large underground structures,especially for the branch joint of a utility tunnel(UT)and its internal pipeline.Base... There are few studies on the dynamic-response mechanism of near-fault and far-field ground motions for large underground structures,especially for the branch joint of a utility tunnel(UT)and its internal pipeline.Based on the theory of a 3D viscous-spring artificial boundary,this paper deduced the equivalent nodal force when a P wave and an SV wave were vertically incident at the same time and transformed the ground motion into an equivalent nodal force using a self-developed MATLAB program,which was applied to an ABAQUS finite element model.Based on near-fault and far-field groundmotions obtained fromtheNGA-WEST2 database,the dynamic responses of a utility tunnel and its internal pipeline in different inputmechanisms of near-fault and far-field groundmotions were compared according to bidirectional input and tridirectional input,respectively.Generally,the damage to the utility tunnel caused by the near-fault ground motion was stronger than that caused by the far-field ground motion,and the vertical ground motion of near-fault ground motion aggravated the damage to the utility tunnel.In addition,the joint dislocation of the upper and lower three-way joints of the pipeline in the branch systemunder the seismic action led to local stress concentrations.In general,the branch system of the utility tunnel had good seismic performance to resist the designed earthquake action and protect the internal pipeline fromdamage during the rare earthquak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amic response utility tunnel near-fault ground motion far-field ground motion earthquake input seismic design
下载PDF
Far-field analysis of effects of unilateral rupturing fault on the space correlation of strong ground motion
2
作者 金星 陈超 +1 位作者 张明宇 高孟潭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EI CSCD 2000年第5期544-551,共8页
On the assumption that seismic source is simplified as linear rupture fault with finite length, this paper qualitatively studies the seismic source effects on space correlation of strong ground motion. Based on expan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seismic source is simplified as linear rupture fault with finite length, this paper qualitatively studies the seismic source effects on space correlation of strong ground motion. Based on expanding expression of Fourier spectrum of strong ground motion with space coordinate variables, this paper also gives a expression of describing correlation of strong ground motion field. According to far-field condition, the theoretical formula of the expression can be obtained. Furthermore, this paper presents a theoretical formula of estimation the radius of strong ground motion field, which depends on expansion condition of Fourier spectrum of strong ground motion, with space coordinate variables. At last, taking one earthquak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gives three-dimension patterns of radius of the field with epicenter distance and azimuth as well as frequ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ne-direction RUPTURE FAULT strong ground motion SPACE correlation far-field
下载PDF
Seismic response reduction analysis of large chassis base-isolated structure under long-period ground motions
3
作者 Feiyan Li Linjian Wang Yingxiong Wu 《Earthquake Research Advances》 CSCD 2021年第2期49-56,共8页
Long-period structures(e.g.Isolated structures)tend to produce pseudo-resonance with low frequency compo-nents of long-period ground motions,resulting in the increase in damage.Stiffness mutation occurs due to the set... Long-period structures(e.g.Isolated structures)tend to produce pseudo-resonance with low frequency compo-nents of long-period ground motions,resulting in the increase in damage.Stiffness mutation occurs due to the set-back in the upper body of the large chassis structure.In the parts with stiffness mutation,the torsion effect caused by the tower is far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chassis itself.In this study,a total of 273 ground motions are collected and then filtered into four types,including the near-field ordinary,near-field pulse,far-field ordinary,and far-field harmonic.An 8-degree(0.2 g)fortified large chassis base-isolated structure is established.Furthermore,ETABS program software is used to conduct nonlinear time history analysis on the isolation and seismic model under bi-directional earthquake ground motions.The comparis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ismic isolation effect of the base-isolated structure under long-period ground motions is worse than that associated with ordinary ground motions when the seismic response reduction rate of the large base floor significantly decreases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tower.When the inter-story displacement angle and the displacement of isolation layer of the chassis exceeds the limit of Code for 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s(GB 50011-2010),it is recommended to adopt composite seismic isolation technology or add limit devices.Under the condition of long-period ground motions,the base-isolated structure reduces the lateral-torsional coupling effect of the large chassis structure,while the torsion response of large chassis’top layer increases.Under long-period ground motions with the same acceleration peak,the response of the base-isolated structure increases much more than that of the seismic structure and the consideration of this impact is suggested to be added to the Co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ng-period ground motions Large chassis structure Base isolation Seismic response reduction analysis
下载PDF
Rupture directivity effect on strong ground motion during the 12 May 2008 M_(W)7.9 Wenchuan earthquake 被引量:1
4
作者 Zhao An Jun-Ju Xie +2 位作者 Yong Zhang Xiao-Jun Li Zeng-Ping Wen 《Earthquake Science》 2021年第3期234-245,共12页
We focus here on the rupture directivity effect 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attenu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near-field ground motions during the 2008 MW7.9 Wenchuan earthquake.We examin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 We focus here on the rupture directivity effect 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attenu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near-field ground motions during the 2008 MW7.9 Wenchuan earthquake.We examin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observed ground motions in and opposite the rupture directions and compare them with Next Generation Attenuation-West2(NGA-West2)ground motion prediction models.The isochrone directivity predictor is used to quantify the band-limited nature of the rupture directivity effect on strong ground motion.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observed peak ground velocity(PGV)and spectral accelerations of periods of 1.0 s and longer are significantly amplified in the rupture direction,but de-amplified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affected by rupture directivity effect of this event.In contrast,the effect of rupture directivity on the observed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PGA)and periods of shorter than 1.0 s are relatively weak.The rupture directivity of this event shows clear period dependent and band limited characteristics with the strongest effect occurring around the period of 7.5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nchuan earthquake long-period ground motion near-fault ground motion rupture directivity
下载PDF
三维远场长周期地震下考虑SSI层间隔震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旺旺 刘德稳 +3 位作者 赵洁 陈李昊 刘阳 万锋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2-371,共10页
实际地震具有多维特性,只考虑水平向作用往往不够真实全面,而且远场长周期地震动不同于普通地震动,具有周期长、持时长、低频成份丰富等特征,对周期较大的隔震类结构会产生不利影响,在考虑SSI效应(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SSI)中尤... 实际地震具有多维特性,只考虑水平向作用往往不够真实全面,而且远场长周期地震动不同于普通地震动,具有周期长、持时长、低频成份丰富等特征,对周期较大的隔震类结构会产生不利影响,在考虑SSI效应(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SSI)中尤为复杂,需深入探讨。基于此,建立大底盘层间隔震结构,在三维地震动激励下,探讨普通地震与远场长周期地震对层间隔震结构的不同影响,并分析考虑SSI效应对结构的不同程度影响。结果表明:三维地震下,远场长周期对层间隔震结构产生的地震响应远大于普通地震;考虑SSI效应时,随着土体变软,结构响应增大;针对传统水平隔震支座,在三维远场长周期地震下出现层间位移角和支座位移超限问题,设置三维隔震支座,解决了超限问题,分析结果表明其隔减震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水平隔震支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间隔震 三维地震动 远场长周期 SSI效应 隔震支座 地震响应
下载PDF
远场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减隔震连续梁桥的动力响应特性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李雪红 周鹤鸣 +1 位作者 李晔暄 徐秀丽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7-142,共6页
近几年发生的几次大地震均出现了远场长周期地震动的破坏现象,为了揭示自振周期较长的减隔震连续梁桥在远场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性,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的方法,分别研究了常规地震动和远场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减隔震连续梁桥... 近几年发生的几次大地震均出现了远场长周期地震动的破坏现象,为了揭示自振周期较长的减隔震连续梁桥在远场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性,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的方法,分别研究了常规地震动和远场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减隔震连续梁桥的地震响应,以及远场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减隔震和非减隔震连续梁桥地震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与常规地震动作用相比,远场长周期地震动作用时减隔震连续梁桥的地震响应明显增大,但依然小于板式橡胶支座桥梁的地震响应。这说明,在常规地震动作用下,铅芯橡胶支座减隔震性能发挥良好,在远场长周期地震动作用时,其减隔震性能依然能够发挥,但发挥效应相对常规地震动作用时较弱。这一现象在有关隔震桥梁的设计中应予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场长周期地震动 连续梁桥 减隔震效应 动力响应
下载PDF
汶川地震远场地震动场地相关性与分析方法评价 被引量:6
7
作者 徐龙军 于海英 +1 位作者 曹文海 谢礼立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5-183,共9页
为考查远场地震动的场地相关性并评价一些场地特性分析方法的适用性,采用不同方法对汶川地震山东省12个远场台站的强震记录进行了分析.选取台站分别位于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CBC)场地划分中的Ⅰ—Ⅲ类场地上.地震动记录的分析方法包括傅... 为考查远场地震动的场地相关性并评价一些场地特性分析方法的适用性,采用不同方法对汶川地震山东省12个远场台站的强震记录进行了分析.选取台站分别位于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CBC)场地划分中的Ⅰ—Ⅲ类场地上.地震动记录的分析方法包括傅里叶幅值谱法,地震反应谱法,水平与竖向谱比率法,参考点谱比率法,以及尾波分析等.结果表明,按傅里叶幅值谱法,地震反应谱法,水平与竖向谱比法计算得到的卓越周期均远大于台站场地的卓越周期,不同方法得到的结果之间也有较大差别,且主要反映长周期地震动的卓越频率;参考点谱比率法的结果未反映地震动的卓越周期,也与场地的卓越周期差别较大;对完整记录尾波分析所得的结果比较接近场地的卓越周期.希望本文能为考虑远场地震作用时设计谱的建立,以及场地特性估计时地震动分析方法的选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远场长周期地震动 卓越周期 震源效应 场地条件
下载PDF
地震动强度指标与隔震等效SDOF体系远场长周期地震位移响应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亚楠 刘星 杜永峰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4-102,共9页
以远场长周期地震记录为输入,以隔震等效双线性SDOF体系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长周期地震强度指标与体系最大位移响应之间的相关性。首先,从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PEER)选取50条远场长周期地震记录作为输入,采用双线性力-位移关系曲线描... 以远场长周期地震记录为输入,以隔震等效双线性SDOF体系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长周期地震强度指标与体系最大位移响应之间的相关性。首先,从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PEER)选取50条远场长周期地震记录作为输入,采用双线性力-位移关系曲线描述隔震支座的力学特性,根据生产厂家提供的支座参数确定体系的屈重比和支座的刚度比;其次,运用MATLAB进行编程求解,得到了与各地震记录对应的地震强度指标值和体系的最大位移响应;然后,采用Pearson方法对各地震强度指标与体系最大位移响应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远场长周期地震作用下,隔震结构的最大位移响应与加速度型指标和速度型指标的相关性较好,而与位移型指标的相关性最差;建议在进行隔震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时,根据隔震前周期T1的取值范围选取Ic或PGV作为地震强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震结构 远场 长周期地震动 地震强度指标
下载PDF
远场地震动长周期特性对基础隔震结构地震响应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亚楠 杜永峰 +1 位作者 胡高兴 杨若庸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8-75,共8页
与普通强地震动相比,长周期地震动的低频分量丰富,对长周期结构影响显著。隔震结构作为一类具有较长自振周期的结构,其在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的动力行为值得研究。选取远场长周期地震记录和远场普通地震记录作为外部激励,以某基础隔震结... 与普通强地震动相比,长周期地震动的低频分量丰富,对长周期结构影响显著。隔震结构作为一类具有较长自振周期的结构,其在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的动力行为值得研究。选取远场长周期地震记录和远场普通地震记录作为外部激励,以某基础隔震结构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远场地震记录的长周期特性,及其对隔震层和上部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远场地震动长周期特性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显著,远场长周期地震记录下结构的地震响应明显大于远场普通地震记录,在隔震结构设计中应考虑其不利影响;地震动功率谱与结构地震响应之间存在明显联系,应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可为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隔震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震结构 远场地震动 长周期特性 功率谱
下载PDF
远场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高层框剪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蒋连接 魏剑 +1 位作者 朱方之 施云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9期332-337,共6页
选取3条远场长周期地震动和2条普通地震动,在比较其能量特性的基础上,采用ETABS软件建立两栋高层框剪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对比研究了地震动类型和结构基本周期对结构弹性地震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远场长周期地震动对高层框剪结构的... 选取3条远场长周期地震动和2条普通地震动,在比较其能量特性的基础上,采用ETABS软件建立两栋高层框剪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对比研究了地震动类型和结构基本周期对结构弹性地震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远场长周期地震动对高层框剪结构的地震反应具有放大作用;在其作用下结构的层间剪力、楼层位移和层间位移角明显大于普通地震动作用下的结果。远场地震动作用下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出现在中下部楼层,且明显超出现行规范1/800的限值要求。普通地震动作用下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出现在中上部楼层,能够满足规范限值要求。随着结构基本周期的增加,远场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结构的地震反应随之增大;普通地震动作用下结构的基底剪力、顶层位移逐渐增大;最大层间位移角略有下降、出现的楼层明显上移;顶层位移对长周期地震动、结构基本周期最为敏感。建议在高层结构抗震设计时进行远场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结构的抗震性能验算;且将结构位移作为重要的控制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场长周期地震动 普通地震动 高层框剪结构 弹性时程分析 地震反应
下载PDF
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高层结构地震反应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蒋连接 白国良 +1 位作者 蔡万军 巩思锋 《结构工程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6-72,共7页
从1999年台湾集集地震记录中分别选取4条远场长周期地震动和4条近场长周期地震动作为输入,在其能量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对比研究了某32层高层结构弹性地震反应的变化规律和差异。结果表明:随着地震动的Hilbert能量平均周期Tm E逐渐接近结... 从1999年台湾集集地震记录中分别选取4条远场长周期地震动和4条近场长周期地震动作为输入,在其能量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对比研究了某32层高层结构弹性地震反应的变化规律和差异。结果表明:随着地震动的Hilbert能量平均周期Tm E逐渐接近结构的基本周期,结构的层间剪力、楼层位移和层间位移角逐渐增大;近场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结构的层间剪力、楼层位移和层间位移角普遍大于远场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的结果,且楼层的层间位移角明显超出了1/800的限值要求,设计时应关注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结构的变形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场长周期地震动 近场长周期地震动 高层结构 弹性时程分析 地震反应
下载PDF
远场长周期地震作用下桩-土-层间隔震结构体系的响应特征与失效控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应雄 林友勤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2年第4期1-8,共8页
国内外建筑抗震规范对处于深厚软弱地基上的结构采用层间隔震技术的相关规定和设计方法尚未涉及;深厚软弱土层放大远场地震动的长周期成分后,产生类似谐波振动的多个循环长周期脉冲,可能引起周期较长的层间隔震结构严重破坏。为此,研究... 国内外建筑抗震规范对处于深厚软弱地基上的结构采用层间隔震技术的相关规定和设计方法尚未涉及;深厚软弱土层放大远场地震动的长周期成分后,产生类似谐波振动的多个循环长周期脉冲,可能引起周期较长的层间隔震结构严重破坏。为此,研究远场长周期地震下桩-土-层间隔震结构体系的动力耦合作用机理、响应特征、结构损伤评价及失效控制,是进行其抗失效设计的关键问题。考虑土与桩、土与桩承台动态接触与分离现象,建立桩-土-层间隔震体系动力相互作用的三维分析模型;揭示软弱土层条件下桩-土-层间隔震体系的振动特征及相互作用机理;建立能够考虑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效应的桩-土-层间隔震体系的整体简化分析模型。以此为基础,探究远场长周期地震下桩-土-层间隔震体系的灾变机理与失效模式,研究隔震层软限位与层间组合隔震的结构失效控制策略,并对上述结果进行振动台试验验证。以上研究为层间隔震结构在深厚软弱地基上的应用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间隔震结构 地基与结构相互作用效应(SSI) 远场长周期地震动 结构损伤评价 失效控制
下载PDF
覆盖层厚度对远场长周期地震动能量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蒋连接 巩思锋 蔡万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1-6,共6页
选取汶川8.0级地震中陕西省6个台站的东西向地震动加速度记录,通过HHT计算了各条地震动和其IMF分量的Hilbert能量和输入能量,对比分析了覆盖层厚度对远场长周期地震动能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覆盖层厚度的增加,地震动的HE峰值、... 选取汶川8.0级地震中陕西省6个台站的东西向地震动加速度记录,通过HHT计算了各条地震动和其IMF分量的Hilbert能量和输入能量,对比分析了覆盖层厚度对远场长周期地震动能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覆盖层厚度的增加,地震动的HE峰值、输入能量和Hilbert能量平均周期T_(mE)逐渐增加;当覆盖层厚度大于400 m时,地震动能量主要分布在低频区域,具有显著的长周期特性;当覆盖层厚度为0或很小时,地震动能量主要集中在前2~3阶IMF分量中,多个IMF分量的HE峰值较大,卓越IMF分量对结构的影响较小;随着覆盖层厚度的增加,地震动能量主要集中在高阶IMF分量中,仅1~2个IMF分量的HE峰值较大,其余分量均很小,卓越IMF分量的平均周期T_(mE)和原始地震动十分接近,对结构的破坏起主导作用,应重点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层厚度 远场长周期地震动 HILBERT-HUANG变换 地震动能量 IMF分量
下载PDF
远场长周期地震下基于规范设计隔震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亚楠 杜永峰 +1 位作者 胡高兴 刘星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9-224,共6页
隔震结构具有较长自振周期,且容易受地震动长周期特性的影响,因此其在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值得研究。以某基于规范设计的基础隔震结构为例,通过对该结构在规范规定地震作用和远场长周期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响应进行分析和对比,研... 隔震结构具有较长自振周期,且容易受地震动长周期特性的影响,因此其在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值得研究。以某基于规范设计的基础隔震结构为例,通过对该结构在规范规定地震作用和远场长周期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响应进行分析和对比,研究长周期地震动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通过对钢筋和混凝土的损伤状态进行定义和标识,探讨长周期地震作用下基础隔震结构的损伤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隔震结构发生破坏的概率远大于具有相同峰值地面加速度的普通地震动,其中长周期地震动反应谱的谱峰值"后移"被认为是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且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隔震结构的损伤分布并不均匀,其主要集中在结构的底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震结构 长周期地震动 抗震性能 远场
下载PDF
长周期地震动参数与隔震结构响应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亮泉 客金保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25,共9页
从Chi-Chi地震动数据中选取20条近场长周期地震记录和20条远场长周期地震记录,再从汶川地震渭河地震动数据中选取20条远场长周期地震记录作为输入,研究各个地震动记录相对应的地震动强度参数及其之间的相关性,筛选出了适合于长周期地震... 从Chi-Chi地震动数据中选取20条近场长周期地震记录和20条远场长周期地震记录,再从汶川地震渭河地震动数据中选取20条远场长周期地震记录作为输入,研究各个地震动记录相对应的地震动强度参数及其之间的相关性,筛选出了适合于长周期地震动的地震动强度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对筛选出的地震动强度指标与隔震体系的隔震层位移响应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在近、远场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中长周期隔震结构的隔震层位移响应与频谱特征参数的相关性比较好,在进行中长周期隔震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时,PGD、Sd_(avg)及DSI与隔震结构的相关性较好,地震动强度指标在集集近场建议选取PGD和Sd_(avg),集集远场建议选取DSI和D/V,渭河远场建议选取Sd_(avg)和DSI;②在强相关范围内考虑相关性的高低,近场和远场的长周期地震动强度指标建议分别选取PGD和DS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震结构 近场 远场 长周期地震动 地震动强度指标
下载PDF
远场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先滑后限”的滑移隔震结构隔震性能研究
16
作者 张超 张慧 杨谦 《粉煤灰综合利用》 CAS 2022年第2期10-15,40,共7页
建立“先滑后限”的滑移隔震结构和“一滑就限”的滑移隔震结构计算模型,分别输入远场类谐和长周期地震动和远场非谐和地震动,研究在远场类谐和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两类结构的动力响应(加速度、层间位移、层间剪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建立“先滑后限”的滑移隔震结构和“一滑就限”的滑移隔震结构计算模型,分别输入远场类谐和长周期地震动和远场非谐和地震动,研究在远场类谐和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两类结构的动力响应(加速度、层间位移、层间剪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先滑后限”的滑移隔震结构较大程度地减小结构动力响应,具有良好的隔震性能。在远场类谐和地震动作用下,随着地震烈度的增加,“先滑后限”的滑移隔震结构动力响应降低的幅度基本都在减小。两类结构在远场类谐和地震动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均大于远场非谐和地震动作用下的动力响应,两类结构都属于较长周期结构,对远场类谐和地震动都较为敏感,因此在隔震设计时应重视远场长周期地震动对滑移隔震结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场长周期地震动 先滑后限 隔震性能
下载PDF
远场长周期地震动频谱特征周期与强度指标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博 刘伯权 +1 位作者 吴涛 代慧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11-219,共9页
目前尚未有针对远场长周期地震动的频谱特征周期表征参数与抗震分析用强度指标。选择40条远场长周期地震动,采用MATLAB编制程序,分别计算对应于每条地震动的12种代表性频谱特征周期参数与20种强度指标。基于远场长周期地震动频谱特征周... 目前尚未有针对远场长周期地震动的频谱特征周期表征参数与抗震分析用强度指标。选择40条远场长周期地震动,采用MATLAB编制程序,分别计算对应于每条地震动的12种代表性频谱特征周期参数与20种强度指标。基于远场长周期地震动频谱特征周期的平均值及变异系数计算结果,分析各周期参数的特性,并通过计算远场长周期地震动的20种强度指标与以周期和延性系数为变化参数的400个弹塑性单自由度体系5种最大地震响应(最大加速度、最大速度、最大位移、最大输入能、最大滞回耗能)间的相关系数,分析各强度指标与地震响应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周期参数所反映的地震动频谱特性不同,稳定性亦存在较大差异,分析建议以Hilbert边际谱平均周期Tmh作为远场长周期地震动的频谱特征周期表征参数;远场长周期地震动强度指标与最大地震响应的相关性和强度指标的类型、自振周期以及延性系数均有关系,其中,PGV与PGD在各周期范围内均与最大地震响应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且相关性随自振周期的增大而增强,建议作为远场长周期地震动抗震分析用强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周期地震动 特征周期 强度指标 单自由度体系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远场长周期地震下层间隔震结构的非线性减震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颜桂云 方艺文 吴应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08-218,共11页
远场长周期地震动具有长持时、低频成份丰富等特征,部分地震动后期振动阶段产生多个循环脉冲,类似谐和振动;其可能对隔震建筑等长周期结构的抗震性能带来不利影响,需深入探讨。首先讨论远场长周期地震动的运动特征。然后以8条远场长周... 远场长周期地震动具有长持时、低频成份丰富等特征,部分地震动后期振动阶段产生多个循环脉冲,类似谐和振动;其可能对隔震建筑等长周期结构的抗震性能带来不利影响,需深入探讨。首先讨论远场长周期地震动的运动特征。然后以8条远场长周期地震与3条普通地震记录作为地震动输入,对一幢钢筋混凝土框架层间隔震结构进行了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探讨地震波中的长周期成份,尤其类谐和成份对隔震结构减震性能的影响。提出在隔震层增设黏滞阻尼器,形成组合隔震方案;分析其对隔震层的限位保护效果与对隔震结构的非线性减震效果。结果表明:远场长周期地震作用下层间隔震结构的减震效果相比普通地震作用下的减震效果变差。特别在远场类谐和罕遇地震作用下,层间隔震结构的非线性响应相比抗震结构几乎无减小,甚至显著放大;隔震支座最大位移远超越其允许位移。组合隔震能较有效地控制远场长周期地震、特别是远场类谐和地震作用下隔震结构的非线性反应,尤其可显著减小隔震支座的最大位移,防止隔震支座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场长周期地震 层间隔震结构 组合隔震 非线性反应 隔震层限位
下载PDF
远场长周期地震动对自复位高墩地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史军 夏修身 唐径遥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49-255,共7页
为研究远场长周期地震动对自复位高墩地震反应的影响,开展了自复位高墩的缩尺模型振动台试验,得到了模型桥墩在远场长周期地震动和普通地震动作用下的墩顶位移和墩底弯矩等数据,并对已有的两弹簧数值分析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以一... 为研究远场长周期地震动对自复位高墩地震反应的影响,开展了自复位高墩的缩尺模型振动台试验,得到了模型桥墩在远场长周期地震动和普通地震动作用下的墩顶位移和墩底弯矩等数据,并对已有的两弹簧数值分析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以一座典型的桥梁为例,利用已验证的两弹簧模型基于OpenSees平台建立数值分析模型,进行了自复位高墩在远场长周期地震动下的地震反应分析,并与普通地震动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自复位桥墩在远场长周期地震动下仍具有较好的隔震性能,但远场长周期地震动会增大自复位高墩地震反应;自复位桥墩在远场长周期地震动下的墩顶位移和墩底提离位移及转角都明显大于普通地震动,而墩底弯矩则与普通地震动相差不大。在自复位高墩的应用中,需要注意远场长周期地震动带来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墩 远场长周期 地震动 自复位 地震反应
下载PDF
远场长周期地震下高层建筑的地震损伤模型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丁江 刘文治 方传斌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17-1223,共7页
传统高层建筑地震损伤模型不能反映构件极限滞回耗能随累积幅值的改变情况,无法有效确定组合参数,离散性较大。为此,设计一种远场长周期地震下高层建筑的地震损伤模型。针对不同层次高层建筑结构,依据广义力-广义变形曲线,构建变形损伤... 传统高层建筑地震损伤模型不能反映构件极限滞回耗能随累积幅值的改变情况,无法有效确定组合参数,离散性较大。为此,设计一种远场长周期地震下高层建筑的地震损伤模型。针对不同层次高层建筑结构,依据广义力-广义变形曲线,构建变形损伤模型。结合累积能量比、远场长周期地震瞬时输入能比构建能量损伤模型。从变形与能量两方面综合评价损伤,依据钢筋混凝土结构构建最大反应变形与耗损能量的线性组合地震损伤模型,并对其进行改进。实验选用ILA003、ILA048和TCU115三种长周期地震波,计算不同构件和高层建筑结构整体损伤结果,验证所提模型的可靠性。将所提模型应用于实际高层建筑中,发现其实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场长周期地震 高层建筑 地震损伤 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