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废漆包线热解烟气二噁英排放特性与减排机理 被引量:2
1
作者 范春龙 钱立新 +5 位作者 丁龙 沈涛 姚铭 春铁军 韩艺娇 龙红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855-5862,共8页
分析了工业现场2t/炉的间歇式热解炉烟气中二噁英的生成及排放特性,提出了基于“过程抑制+末端减排”的二噁英控制技术.研究了在废铜漆包线热解过程添加抑制剂,并结合末端活性炭吸附对二噁英及其同系物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解炉烟气中... 分析了工业现场2t/炉的间歇式热解炉烟气中二噁英的生成及排放特性,提出了基于“过程抑制+末端减排”的二噁英控制技术.研究了在废铜漆包线热解过程添加抑制剂,并结合末端活性炭吸附对二噁英及其同系物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解炉烟气中PCDD/Fs的排放浓度为54.32ng/Nm^(3),I-TEQ值为5.30ng I-TEQ/Nm^(3).PCDF的同系物主要为1234678-HpCDF和OCDF;PCDD的同系物主要为1234678-HpCDD和OCDD.应用“过程抑制+末端减排”的技术后,复合抑制剂能够减弱金属铜及其化合物的催化活性,降低Cl_(2)的浓度,抑制从头合成反应,复合抑制剂分解过程形成的活性自由基会阻碍PCDD/Fs的形成或攻击PCDD/Fs的分子键,抑制二噁英生成,结合末端活性炭的物理吸附,使热解炉烟气中二噁英的排放浓度降低至1.10ng/Nm^(3),I-TEQ值降低至0.08ng I-TEQ/Nm^(3),达到国家环保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铜漆包线 热解 二噁英 复合抑制剂 活性炭 减排
下载PDF
漆包线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特征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王宇楠 叶代启 +2 位作者 林俊敏 叶炽德 付名利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80-987,共8页
根据"源头追踪"思路,结合生产工艺调查,现场采样及实验分析,研究了漆包线制造过程中挥发物有机物(VOCs)从原物料输入到产品输出(原物料输入、净化销毁、泄露、逸散、最终排放、产品残留)各环节的排放特征.结果表明,共检出41种... 根据"源头追踪"思路,结合生产工艺调查,现场采样及实验分析,研究了漆包线制造过程中挥发物有机物(VOCs)从原物料输入到产品输出(原物料输入、净化销毁、泄露、逸散、最终排放、产品残留)各环节的排放特征.结果表明,共检出41种VOCs,从原物料输入的VOCs,有81.1%得到了销毁,3.5%从涂料储槽,供漆系统等环节逸散,2.6%从炉膛出口及其他环节泄露,8.4%经管道有组织排放,只有极少部分残留在产品中.主要排放的VOCs成分是乙苯、甲酚、二甲酚、苯酚、二甲苯、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甲酰胺.VOCs排放系数为(24.75±6.52)g VOCs/kg漆包线.采用排放系数法估算了2010年全国漆包线行业VOCs的排放量和2015年的预期排放量分别为2.62万t和3.19万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包线 挥发性有机物 源头追踪 排放特征
下载PDF
漆包线行业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 被引量:9
3
作者 凌春华 李福 索晋玄 《电线电缆》 2012年第1期4-7,共4页
综述了近年来无(低)公害漆包线漆及涂线工艺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漆包线生产设备及工艺在节能减排技术方面的应用做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 漆包线 漆包机 节能减排
下载PDF
搪瓷传热元件在600MWe机组空预器改造上的实践 被引量:4
4
作者 单志栩 《电力技术》 2010年第3期33-35,41,共4页
讨论了600MWe机组空预器运行状况下降低烟气侧压差的措施,介绍了在线水冲洗预热器的可行性;在锅炉排烟温度低、空预器冷端腐蚀影响寿命的情况下提出了搪瓷传热元件改造的具体方案和节能效果。
关键词 搪瓷传热元件 空气预热器 技术改造 节能减排
下载PDF
超低排放机组烟气换热器搪瓷换热管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全斌 杨建国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0-134,共5页
水媒管式烟气换热器(MGGH)是锅炉烟气超低排放处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环境恶劣,换热管腐蚀机理复杂,解决换热管低温腐蚀是一项关键难题。通过换热管腐蚀机理分析,表明MGGH烟气再热器低温段处于第Ⅱ腐蚀严重区。对比提出2种控制... 水媒管式烟气换热器(MGGH)是锅炉烟气超低排放处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环境恶劣,换热管腐蚀机理复杂,解决换热管低温腐蚀是一项关键难题。通过换热管腐蚀机理分析,表明MGGH烟气再热器低温段处于第Ⅱ腐蚀严重区。对比提出2种控制低温腐蚀速率工程技术手段,满足要求的换热管材质为316L、DIN1.4529、包塑管和搪瓷管,通过研究、比选,发现选用搪瓷换热管可满足工程要求。从耐硫酸腐蚀能力、热传导性能、材料机械性能、防冲刷抗磨损能力以及工程造价等方面论证,搪瓷换热管有优异的耐低温腐蚀、抗磨损和热传导性能,且传热效果优于钢管,能很好地解决换热管低温腐蚀问题,具有重要的工程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搪瓷 换热管 低温腐蚀 烟气换热器 超低排放 酸露点 防腐
下载PDF
远红外搪瓷的配方设计及特性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志芳 《玻璃与搪瓷》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31-34,53,共5页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搪瓷热燥器皿新产品的不断开发,人们迫切需要兼有热效高、能耗低、投资省、质量好、应用广的新产品。远红外辐射搪瓷由此应运而生,它主要用于对物体热处理、脱水干燥、涂装固化以及用于辐射治疗等,效果较为理想。
关键词 搪瓷 配方 设计 远红外线辐射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食品接触用搪瓷制品中11种重金属迁移量 被引量:7
7
作者 胡伟 马俊辉 +3 位作者 张晓飞 徐文 周良春 李双琦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8年第24期6430-6436,共7页
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scopy,ICP-AES)同时检测食品接触用搪瓷制品中11种重金属(铝、砷、钡、镉、钴、铬、锰、镍、铅、锑、锌)迁移量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4%(V:V)乙... 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scopy,ICP-AES)同时检测食品接触用搪瓷制品中11种重金属(铝、砷、钡、镉、钴、铬、锰、镍、铅、锑、锌)迁移量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4%(V:V)乙酸溶液,在特定迁移试验条件下,避光浸泡试样,优化仪器参数和实验条件,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浸泡液中11元素迁移量。结果方法检出限为0.001~0.010 mg/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2.2%~105.5%,相对标准偏差为0.91%~3.65%。结论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好,灵敏度高、检出限低,为食品接触用搪瓷制品中多种痕量有害元素迁移量进行合理产品风险评估提供一种高效、可行的手段。针对国标GB 4806.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搪瓷制品》中理化指标与迁移试验提出合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接触用搪瓷制品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杯边要求 特定迁移试验 重金属迁移量 重复使用制品
下载PDF
燃煤机组搪瓷板烟道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全斌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11,28,共6页
燃煤机组湿法脱硫系统运行环境恶劣,净烟气烟道腐蚀机理复杂。通过烟道腐蚀机理分析,硫酸露点腐蚀(低温腐蚀)是净烟道腐蚀破坏的主要原因。通过研究、比选,发现搪瓷板烟道能满足工程技术要求。从耐硫酸腐蚀能力、机械性能、抗振性能、... 燃煤机组湿法脱硫系统运行环境恶劣,净烟气烟道腐蚀机理复杂。通过烟道腐蚀机理分析,硫酸露点腐蚀(低温腐蚀)是净烟道腐蚀破坏的主要原因。通过研究、比选,发现搪瓷板烟道能满足工程技术要求。从耐硫酸腐蚀能力、机械性能、抗振性能、防冲刷抗磨损能力以及工程造价等方面论证,搪瓷板烟道能有效解决低温腐蚀问题。与常规钢板喷涂玻璃鳞片烟道相比,搪瓷板烟道有优异的耐低温腐蚀、抗振、防冲刷抗磨损能力;有安全、环保、工厂化制作等施工优点;有电厂同等的设计寿命,可降低投资费用。经工程实践验证,搪瓷板烟道能够满足技术要求,具有重要的工程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排放 脱硫 烟道 搪瓷 硫酸露点 低温腐蚀 防腐
下载PDF
绕制性优及改善环境的自粘性复合漆包线
9
作者 鲍煜昭 《电线电缆》 2000年第3期8-13,共6页
为了更合理的制造线圈绕组 ,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及改善环境 ,近年来 ,自粘性复合漆包线正在扩大其应用。自粘性复合漆包线的绝缘层外有一层粘结层 ,只需通过简单的加热就能使线圈粘结在一起。尤其适用于电视机和显示器的偏转线圈 ,以及汽... 为了更合理的制造线圈绕组 ,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及改善环境 ,近年来 ,自粘性复合漆包线正在扩大其应用。自粘性复合漆包线的绝缘层外有一层粘结层 ,只需通过简单的加热就能使线圈粘结在一起。尤其适用于电视机和显示器的偏转线圈 ,以及汽车用电气装置和其它用途。日立电线公司完成了新型自粘性复合漆包线产品的开发 ,满足了偏转线圈低温粘结和改善润滑性能的需要。也开发了高温度时具有高的粘结强度和低气味润滑挥发物的耐热自粘性复合漆包线。该产品特别适用于需要可靠性高和环境保护好的汽车用电气装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粘性复合漆包线 绕制加工 绕制性 粘结性 润滑性 绝缘材料
下载PDF
运用科学技术方法对清代珐琅的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苗建民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9-155,共17页
作者运用原子发射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偏光显微镜和金相显微镜,对故宫博物院藏清代珐琅残片进行了实验分析。研究中.对构成珐琅的硅酸盐材料、铜材料、焊接材料以及镀金层的元素组成进行了测试;对珐琅残片断面的焊接层和镀金层的微... 作者运用原子发射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偏光显微镜和金相显微镜,对故宫博物院藏清代珐琅残片进行了实验分析。研究中.对构成珐琅的硅酸盐材料、铜材料、焊接材料以及镀金层的元素组成进行了测试;对珐琅残片断面的焊接层和镀金层的微观形貌、焊接层的金相组织进行了观察和鉴别。在此基础上,运用结晶学、矿物学、金属学和金相学的基础理论对珐琅原料种类、各种原料的作用、珐琅料的熔制与烧蓝、铜材料与焊接材料的合金属性、焊层的金相组织、掐丝珐琅的烧制工艺等问题加以探讨,试图藉现代科技手段揭示清代珐琅所包含的科学技术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珐琅研究 原子发射光谱 扫描电子显微镜 偏光显微镜 金相显微镜 硅酸盐材料 铜材料 焊接材料 镀金层 结晶学 矿物学 金属学 珐琅原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