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远岸水下扇储层构型及剩余油分布特征——以黄骅坳陷NS断块为例
1
作者 孟庆龙 成亚斌 +3 位作者 滕菲 李健 吴刚 赵林丰 《华北地质》 2024年第1期66-76,共11页
【研究目的】我国东部油田普遍进入开发中后期,剩余油分布复杂,储层内部的渗流屏障和渗流差异控制形成的剩余油是油田开发挖潜的主要目标。开展藏储层构型及其控制的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可有效提升油藏的开发效果。【研究方法】以黄骅坳... 【研究目的】我国东部油田普遍进入开发中后期,剩余油分布复杂,储层内部的渗流屏障和渗流差异控制形成的剩余油是油田开发挖潜的主要目标。开展藏储层构型及其控制的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可有效提升油藏的开发效果。【研究方法】以黄骅坳陷港中NS断块沙三段为研究对象,综合应用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通过沉积微相展布特征分析,研究单一沉积单元及内部构型单元特征及空间组合关系,刻画隔夹层分布特征,建立储层构型模式和三维地质模型,以此为基础进行油藏数值模拟研究,刻画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结果】通过研究明确了远岸水下扇储层的构型单元类型与构型级次,确定了研究区储层构型单元分布特征,总结了基于构型的剩余油分布样式。研究显示远岸水下扇储层构型界面及被这些界面所分割的不同级次构型单元,控制了剩余油的宏观分布;单一微相级次构型单元具有4种分布模式及组合样式,分别为朵叶主体-朵叶主体、朵叶侧缘-朵叶侧缘、朵叶体-水道间-朵叶体、朵叶体侧向切叠;总结出远岸水下扇沉积的储层构型因素主控下的5种剩余油分布样式,并在现场井位部署实践中得以应用。【结论】基于研究区构型研究成果认识,应用数值模拟完成远岸水下扇储层构型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分析研究,总结得到远岸水下扇5种剩余油分布样式,对我国东部类似油藏的后期开发,提高油藏剩余油采出程度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岸水下扇 储层构型 夹层分布 剩余油 黄骅坳陷
下载PDF
广东省海上风电产业发展政策研究
2
作者 林丹妮 陈柳云 《水电与新能源》 2024年第6期36-39,共4页
在“双碳”大环境下,海洋风能成为我国清洁能源发展的新趋势,广东省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台的一系列大力推动海上风电项目发展政策,使得海上风电产业规模逐步扩大、发电量显著增长、经济收益稳步提高,政策效果持续显... 在“双碳”大环境下,海洋风能成为我国清洁能源发展的新趋势,广东省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台的一系列大力推动海上风电项目发展政策,使得海上风电产业规模逐步扩大、发电量显著增长、经济收益稳步提高,政策效果持续显现。但通过全面剖析海上风电产业发展现行政策,发现还存在一些不足,进而提出五项优化建议,以期完善政策内容及体系,深入推进全省海上风电产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远海 海上风电产业 发展政策
下载PDF
歧口凹陷滨海地区沙一段远岸湖底扇沉积特征及形成机制
3
作者 高欢欢 邰春磊 +3 位作者 刘会纺 刘长城 王静 孙鹏 《录井工程》 2023年第4期112-118,125,共8页
歧口凹陷滨海地区沙一段时期主要发育重力流沉积,为厘清其沉积特征及有利砂体展布规律,通过岩心观察、粒度分析等方法对重力流沉积进行研究,认为研究区发育的重力流沉积主要为滑塌型远岸湖底扇,在港西凸起带上砾岩或砂砾岩指示了补给水... 歧口凹陷滨海地区沙一段时期主要发育重力流沉积,为厘清其沉积特征及有利砂体展布规律,通过岩心观察、粒度分析等方法对重力流沉积进行研究,认为研究区发育的重力流沉积主要为滑塌型远岸湖底扇,在港西凸起带上砾岩或砂砾岩指示了补给水道的存在,多条顺向发育的断裂所形成的多级断阶古沉积环境是导致远岸湖底扇多级发育的主要形成机制,其物源供给是远岸湖底扇发育的物质基础。基于此构建了歧口凹陷滨海地区沙河街组沙一段远岸湖底扇的沉积模式,明确了远岸湖底扇有利砂体的空间展布规律。该研究对进一步明确沙一段远岸湖底扇砂体有利储层微相类型和预测有利储层分布具有积极意义,为该区下步油气勘探提供了沉积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流 歧口凹陷 远岸湖底扇 沙一段 沉积模式 形成机制
下载PDF
远岸大型水中钢壳沉井下沉定位测量控制 被引量:1
4
作者 解光路 贺志中 《现代测绘》 2023年第5期41-44,共4页
以常泰长江大桥5#墩首节钢壳沉井下沉定位施工为背景,针对大型钢壳沉井在远离堤岸的深水流域以及水文气象条件复杂的外部环境下,面临测量基点布设困难、全站仪无法满足需求的情况下,为保证测量精度、下沉质量和整体施工进度,采用GNSS RT... 以常泰长江大桥5#墩首节钢壳沉井下沉定位施工为背景,针对大型钢壳沉井在远离堤岸的深水流域以及水文气象条件复杂的外部环境下,面临测量基点布设困难、全站仪无法满足需求的情况下,为保证测量精度、下沉质量和整体施工进度,采用GNSS RTK的测量方法来实现对沉井姿态的连续监测,并最终实现了大型水中钢壳沉井高精度定位着床。同时,总结了特大型钢壳沉井在远离堤岸的水域下沉定位施工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为类似工程的沉井下沉定位测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岸 水中大型钢沉井 下沉定位测量
下载PDF
深远海风电运维技术与模式研究
5
作者 李俊贤 吴敏辉 周于雷 《水电与新能源》 2023年第12期43-46,共4页
随着中国海上风电产业的不断发展,深远海风电逐渐成为风电开发的新热点。然而,深远海风电的运维面临恶劣海况、高成本、环保等诸多挑战。通过对运维技术与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探索和创新,本文提出了深远海风电智能巡检、监测与诊断等技术... 随着中国海上风电产业的不断发展,深远海风电逐渐成为风电开发的新热点。然而,深远海风电的运维面临恶劣海况、高成本、环保等诸多挑战。通过对运维技术与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探索和创新,本文提出了深远海风电智能巡检、监测与诊断等技术,实现对风电运维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提高风电运维效率和安全性,为深远海风电运维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深远海 运维模式 管理体系 运维技术
下载PDF
东营中央洼陷带缓坡远岸浊积扇体系序列及其含油气性 被引量:9
6
作者 隋风贵 罗佳强 +1 位作者 郝雪峰 伍松柏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6-81,共6页
通过对东营中央洼陷带沙三段浊积砂体的物源和成因类型分析认为该区在沙三段沉积时期形成了南部物源和东部物源共同起作用的沉积格局。其中 ,南部的物源影响了整个中央洼陷带 ,沙三段共形成 5套规模较大的缓坡远岸浊积扇序列 ;而东部的... 通过对东营中央洼陷带沙三段浊积砂体的物源和成因类型分析认为该区在沙三段沉积时期形成了南部物源和东部物源共同起作用的沉积格局。其中 ,南部的物源影响了整个中央洼陷带 ,沙三段共形成 5套规模较大的缓坡远岸浊积扇序列 ;而东部的物源只影响东营三角洲前缘的局部地区 ,形成了一些规模较小的滑塌浊积扇。同时指出梁家楼地区沙三段上亚段底部发育的缓坡远岸浊积扇属于较罕见的大型低位扇体系 ,并认为东营中央洼陷带沙三段下亚段也具有该类成因扇体的发育条件 ,其勘探潜力优于沙三段中、上亚段 ,发现大型的、以缓坡远岸浊积扇为储层的岩性油藏的可能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洼陷带 缓坡远岸浊积扇 序列 沉积特征 岩性油藏
下载PDF
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甜点”成因与分布预测 被引量:16
7
作者 柳忠泉 曾治平 +4 位作者 田继军 李艳丽 李万安 张文文 张治恒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28,共14页
通过岩石类型、矿物组分、物性特征、沉积环境及成岩作用等资料,对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页岩油“甜点”成因与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上“甜点”主要为砂质白云岩、泥质白云岩及白云质粉砂岩,下“甜点”主要... 通过岩石类型、矿物组分、物性特征、沉积环境及成岩作用等资料,对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页岩油“甜点”成因与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上“甜点”主要为砂质白云岩、泥质白云岩及白云质粉砂岩,下“甜点”主要为泥质白云岩、白云质粉砂岩、粉砂岩及白云质泥岩;上“甜点”平均孔隙度为9.4%,平均渗透率为0.0637 mD,下“甜点”平均孔隙度为9.3%,平均渗透率为0.0231 mD,均属于中低孔、特低渗储层。(2)研究区“甜点”储层主要孔隙类型为粒内溶孔和粒间溶孔,上、下“甜点”的差异受沉积环境变化和成岩作用影响,近岸滩和远岸滩物性较好,其次为远岸坝和云坪,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降低储集能力的两大因素,溶蚀作用可一定程度上改善其物性。(3)研究区上“甜点”具有“高自然伽马-高电阻率”特征,测井曲线呈尖峰状;下“甜点”具有“中自然伽马-高电阻率”特征;核磁孔隙度大于5.5%可作为识别“甜点”的敏感参数,地震反演剖面上“甜点”具有中高阻抗特征。(4)下“甜点”段相较于上“甜点”段在凹陷内分布更广,储层物性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岸滩-远岸滩 溶蚀作用 尖峰状测井曲线 中高阻抗 “甜点”储层 芦草沟组 二叠系 吉木萨尔凹陷
下载PDF
丽水凹陷远岸水下扇体识别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王红岩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24-931,共8页
在丽水凹陷西次凹西部斜坡带发育多条坡折断层,它们控制了古新统明月峰组下段远岸水下扇体的发育。钻井揭示该区水下扇体具有沉积厚度大、物性好、含油气性活跃的特征。储层特征描述、分布范围预测对寻找本区岩性油气藏具有重要意义。... 在丽水凹陷西次凹西部斜坡带发育多条坡折断层,它们控制了古新统明月峰组下段远岸水下扇体的发育。钻井揭示该区水下扇体具有沉积厚度大、物性好、含油气性活跃的特征。储层特征描述、分布范围预测对寻找本区岩性油气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明月峰组沉积初期古地貌恢复,总结了坡折断层对扇体发育的影响作用。坡折断层上升盘发育孤立型和复合型水道;坡折断层下降盘发育扇体主体,扇中水道微相为优势相带,岩性以灰色细砂岩为主,存在反映垮塌变形的泄水、泥质火焰等沉积构造,测井相表现为低伽马、高自然电位异常,地震相为强振幅、低频、断续反射。同时,利用地震沉积学技术完成了本区3期次扇体分布范围识别,说明自早期到晚期扇体具有从北往南逐渐迁移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岸水下扇 丽水凹陷 明月峰组 地震沉积学
下载PDF
塔木察格盆地塔南凹陷南屯组沉积相及展布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白林海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2016年第6期13-17,3-4,共5页
利用岩心、测井及地震等资料,对塔南凹陷南屯组(K1n)沉积类型、分布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K1n主要发育近岸水下扇、远岸水下扇和湖泊等3种沉积体系。近岸水下扇主要发育在凹陷东部控盆断裂的下降盘一侧,在盆地东南、东北部形成... 利用岩心、测井及地震等资料,对塔南凹陷南屯组(K1n)沉积类型、分布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K1n主要发育近岸水下扇、远岸水下扇和湖泊等3种沉积体系。近岸水下扇主要发育在凹陷东部控盆断裂的下降盘一侧,在盆地东南、东北部形成了2套规模较大、相对独立的朵状扇体,而在中央断裂低洼处发育远岸水下扇沉积体系。由于控盆断裂活动的差异,影响了东南、东北物源供给的速度,导致东南部扇体发展和消失速度均略早于东北部扇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南凹陷 南屯组 近岸水下扇 远岸水下扇 沉积特征
下载PDF
“源热共控”中国海油气田“近岸油、远岸气”有序分布 被引量:33
10
作者 张功成 李友川 +1 位作者 刘世翔 赵钊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4年第5期1-22,共22页
中国海及邻区自中生代末以来经历5期成盆,形成多个新生代盆地。该区烃源岩形成期分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和中新世4期。烃源岩类型有陆相、海陆过渡相和海相,其中陆相有半深湖相、湖沼相泥岩;海陆过渡相包括煤系三角洲与浅海相,主要为... 中国海及邻区自中生代末以来经历5期成盆,形成多个新生代盆地。该区烃源岩形成期分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和中新世4期。烃源岩类型有陆相、海陆过渡相和海相,其中陆相有半深湖相、湖沼相泥岩;海陆过渡相包括煤系三角洲与浅海相,主要为煤层、碳质泥岩和暗色泥岩;海相分陆源海相和海源海相。中国东部海域、南海北部海域和南海西部海域均具有近岸带以陆相半深湖相烃源岩为主、远岸带以海陆过渡相—海相烃源岩为主的特征;南海南部近岸带和远岸带都是海陆过渡相—海相烃源岩。中国海及邻区大地热流具有自近岸带向远岸带增高的趋势,烃源岩上覆层有自近岸带向远岸带增厚的趋势。因源热耦合作用,中国海及邻区形成以生油为主的近岸带和以生气为主的远岸带。近岸带从渤海盆地,经南黄海盆地、珠江口盆地北部坳陷带、北部湾盆地、莺歌海盆地河内凹陷、中建南盆地西部、万安盆地西部、湄公盆地、曾母盆地巴林坚坳陷、文莱—沙巴盆地中南部,向东北方向延伸到巴拉望盆地东部,是巨型石油生成区,已发现石油储量上百亿吨。远岸带包括东海盆地、台西盆地、台西南盆地、珠江口盆地南部、琼东南盆地、莺歌海盆地莺中坳陷、中建南盆地东南部、万安盆地东南部、曾母盆地康西坳陷、文莱—沙巴盆地北部、巴拉望盆地西部,是巨型天然气分布区,累计发现天然气储量数万亿立方米。目前中国海主要在成熟区的构造圈闭领域、特别是中浅层构造圈闭领域和生物礁领域勘探,复合圈闭和岩性圈闭的勘探刚刚起步,勘探新层系和新类型广阔;中国海勘探新区较多,尚有一批极具资源潜力、勘探程度很低的盆地或凹陷,特别是远岸带的深水区,预测其勘探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近岸带 远岸带 源热共控论 巨型石油带 巨型天然气带 中国海
下载PDF
远岸岛交通方式结构影响因素
11
作者 刘霄 段爱华 方金灿 《中国港湾建设》 2017年第2期86-90,共5页
在分析对比远岸岛各交通方式特性的基础上,对远岸岛功能开发定位、空间结构、围填海平面形态、生态环境容量等交通方式结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远岸岛交通方式结构设计的总体模型和思路,并提出相关建议,为未来远岸岛交通规划... 在分析对比远岸岛各交通方式特性的基础上,对远岸岛功能开发定位、空间结构、围填海平面形态、生态环境容量等交通方式结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远岸岛交通方式结构设计的总体模型和思路,并提出相关建议,为未来远岸岛交通规划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岸岛 交通方式结构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