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5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the Impact of Collective Commercial Construction Land Entering the Market on Rural Residents’Income:Taking Deqing County,Zhejia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1
作者 Panpan He Haolong Zhao 《Proceedings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 Studies》 2024年第4期53-59,共7页
The entry of collective construction land for business purposes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for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the rural land system,promoting the flow of urban and rural factors,and realizing rural revitalizatio... The entry of collective construction land for business purposes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for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the rural land system,promoting the flow of urban and rural factors,and realizing rural revitalization.Since the production of the first batch of pilot projects in 2015,33 county-level cities have participated in the pilot policy by 2023.Deqing County,Zhejiang Province,as the first area to participate in the pilot project,aims to achieve more fruitful results.This paper first examines how promoting farmers’income through the market entry of agricultural land can be achieved,then uses the synthetic control method to quantitatively study the impact of collective operational construction land on farmers’income using panel data from 2011 to 2019,and finally proposes relevant sugges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stem refor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ective operational construction land into the market farmers’income Synthetic control method
下载PDF
Analysis of Factors Influencing Forest Farmers' Enthusiasm for Forest Culture and Management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Reform of Collective Forest Right System
2
作者 Xingliang CHEN Hailong WU Wangyin HU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4年第4期5-9,共5页
Taking Jiangshan City in Zhejiang Province for example,this article uses the binary logit choice model based on the field survey data,to study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forest farmers'enthusiasm for forest culture a... Taking Jiangshan City in Zhejiang Province for example,this article uses the binary logit choice model based on the field survey data,to study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forest farmers'enthusiasm for forest culture and management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reform of collective forest right.Finally the following recommendations are put forth:further improving and implementing the forest ecological benefit compensation fund system;reforming the felling management mode and gradually establishing the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forest management plan;improving the technology,market and information services to strengthen the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pport;developing the specialty industries such as the bamboo industry and oil-tea camellia industry;developing the under-forest economy and cultivating the underforest industries with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the local circumsta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ective FOREST REFORM FOREST farmers ENTHUSIASM
下载PDF
Study on Farmers' Cognition and Willingness to Plant Trees during Collective Forest Right Reform Based on Data from Plain Areas of Henan Province
3
作者 Min LIU Shaozhou ZHOU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3年第6期14-18,23,共6页
On the basis of the survey data from plain areas of Henan Province,farmers' cognition and willingness to plant trees in collective forest right reform are studied. According to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regression ... On the basis of the survey data from plain areas of Henan Province,farmers' cognition and willingness to plant trees in collective forest right reform are studied. According to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regression equation of binary logistic regress analysis,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different participants have various attitudes to the reform,with regard to if planting trees or more,reform variables have a distinct effect,as well as income variable and loaning or lending variable. At last,some advices are put forward,that is,the government should strengthen collective forest right reform,accelerate matching reform and increase policy and financial support to forestry farm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ective forest right system Plain areas PERFORM
下载PDF
Impact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on the Mental Health of the Inhabitants in High-Rise Collective Housing in Algeria
4
作者 Yasmina Foura-Bouchair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B)》 2014年第3期162-171,共10页
For everybody, the house or the accommodation (and its environment) is a secure place, a haven space, which protects people from constraints of the everyday life. Unfortunately, and more or less everywhere in the th... For everybody, the house or the accommodation (and its environment) is a secure place, a haven space, which protects people from constraints of the everyday life. Unfortunately, and more or less everywhere in the third world, accommodation is for a great number of people a source of stress caused by daily obligations that people have to deal with. In Algeria, the majority of the high-rise collective housing estates through the country offers all the ingredients of a constrained urban environment for the inhabitants. For the most of the population, the accommodation appears as a vital need rather than a negotiable good. As a matter of fact, in the third world in general and particularly in Algeria, most of people live in communities where there is a shortage of accommodation and in which the social housing and its environment are often below the standards. Constructed on policies and a conception of housing which does not integrate at all the criteria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illions of fiats have already been built. Millions are going to be built in the future, and will be of high-rise collective type. As underlined in this paper, it seems reasonable to think that such a degraded built environment will be unfavorable to the inhabitants and will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both their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 The attempt is to demonstrate that there are evidences according to which the housing conditions, inside and outside the accommodation, contribute to create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d physiological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rise collective housing quantity DURABILITY built environment unsuitability DEGRADATION mental health psychological distress physiological diseases.
下载PDF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的困境破解
5
作者 王康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1-13,共13页
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问题的研究,有必要从制度阐释、制度评价和制度完善三个层面依次进行。运用文义解释、体系解释和目的解释方法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的规范内涵,即区分农民集体和农村集... 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问题的研究,有必要从制度阐释、制度评价和制度完善三个层面依次进行。运用文义解释、体系解释和目的解释方法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的规范内涵,即区分农民集体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前者作为所有权归属主体,后者作为所有权行使主体。在主体多元、关系复杂的制度设计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存在权限不清、定位不明、能力不足的三重困境。以“代表说”为基础,塑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民集体的法律关系,发掘代表的制度价值并予以完善。在组织权限方面,应消除集体产权“折股量化”范围限制的影响,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集体资产的全权管理;在法律定位上,从成员构成方面确保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代表集体的资质,避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异化为以股权投资为基础的一般农业经营主体;在组织能力上,着重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效率,并从资产收益取得和分配规则上充实其收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代表 农民集体 集体所有权
下载PDF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的逻辑脉络及其展开
6
作者 林广会 邹建永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123,共14页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性工作,集体所有权主体的确定是该问题研究的逻辑起点。集体所有权不具有共有和总有等所有权构造类型的特征,同时投资关系说和类比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论都不能对农村集体经...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性工作,集体所有权主体的确定是该问题研究的逻辑起点。集体所有权不具有共有和总有等所有权构造类型的特征,同时投资关系说和类比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论都不能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产生渊源进行合理解释。在民法规范语境下,应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确定为集体所有权主体。就成员资格和成员权利的关系而言,两者相伴而生,成员资格实质上是从权利主体角度对成员权的描述,为成员权在主体面向的表达。基于此,集体成员资格认定的法律实质是对农民所享有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予以确权。我国农村传统经营方式决定了农户是基本经营单位,从逻辑上应当将家庭成员与以家庭为单位取得权益的关系确定为按份共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主体应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而非农户。城乡二元体制导致户籍这一本质上与成员权利取得不具因果关系的因素被纳入认定标准之中,其证明作用不应被忽视。在传统路径下,应构建以出生事实为核心、其他亲缘关系为辅助的主体判断路径,同时明确列举其他除外情形,形成正反双向的认定机制。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背景下,基于股权类型设置,集体固有成员与股份经济合作社股东在范围上并非完全一致,未来应以恢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集体成员权的私法属性为目标,分阶段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制度进行渐进性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员资格认定 农民集体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股份经济合作社 成员权
下载PDF
建构主义视角下农民集体行动研究——基于鄂北两村的调查
7
作者 罗峰 张一落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101,共13页
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程度,关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农村基层治理全局,也直接影响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与成效,而农民集体行动能力则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从建构主义的视角出发,在动态关系中洞悉农民集体行动的生成机制与行... 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程度,关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农村基层治理全局,也直接影响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与成效,而农民集体行动能力则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从建构主义的视角出发,在动态关系中洞悉农民集体行动的生成机制与行动逻辑,发现农民集体行动归根结底就是情境实践,即农民集体行动是在制度情境、本土情境、事件情境下,以共同利益为基础促进成员组织化参与,在不同的主体互动中达成行动目标的共识,借助公共权威、社会信任、社会网络等建立协作配合的合作关系,构建起基层治理共同体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农民集体行动 建构主义 情境实践 现代化 土地流转 农民参与
下载PDF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阶段内蒙古林农林业生产经营的动力机制
8
作者 陈晓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9期238-240,共3页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关系国家生态安全和亿万农民福祉。在当前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阶段,通过分析林农林业生产经营的动力因素,得出林农生产经营的动力机制,提出提升林农生产经营动力的对策建议,以期进一步激发林农生产经营的活力,从而促...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关系国家生态安全和亿万农民福祉。在当前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阶段,通过分析林农林业生产经营的动力因素,得出林农生产经营的动力机制,提出提升林农生产经营动力的对策建议,以期进一步激发林农生产经营的活力,从而促进森林资源持续增长和林农收入持续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农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生产经营 动力机制
下载PDF
农民环境权与集体发展权联动及共进析论
9
作者 张卫彬 陈美瑶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29-36,F0002,共9页
农民环境权为农民集体发展权提供物质基础和发展环境,二者均共同关注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在农村地区的实现。但农民环境权面临法律保障不足、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发展不平衡、“美好生活”向往对农村进一步提出“宜居”“宜业”发展要求... 农民环境权为农民集体发展权提供物质基础和发展环境,二者均共同关注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在农村地区的实现。但农民环境权面临法律保障不足、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发展不平衡、“美好生活”向往对农村进一步提出“宜居”“宜业”发展要求等现实性问题,这些无不应当妥善应对。为此,需配以有效的治理模式供给和制度保障供给来实现农民环境权和农民集体发展权的同频共振,从而加快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环境权 农民集体发展权 乡村振兴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下载PDF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研究——陕西省袁家村的经验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卓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91,共12页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关键路径,也是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但要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还必须有良好的制度保障和环境保障作为支撑。本文通过对陕西省袁家村走向共同富裕的案例进行解剖,讨论在共同富裕的微...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关键路径,也是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但要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还必须有良好的制度保障和环境保障作为支撑。本文通过对陕西省袁家村走向共同富裕的案例进行解剖,讨论在共同富裕的微观实践中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如何推动农民走向共同富裕。研究表明:(1)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是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但这并不构成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条件,要想实现“村庄强”和“农民富”的双重目标,还必须在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前提下,构建科学的分配机制与治理环境;(2)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受乡土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影响,因而在进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果分配时必须充分吸收乡土社会运行规则,通过逆市场化的方式来推动分配机制创新,促进集体经济发展成果在村域内实现公平分配;(3)良好的村庄治理生态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集体成果公平分配的保障,因而在推动经济发展和集体收益分配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改善村庄治理生态,以此构建集体经济发展、农民共同富裕和村庄实现善治的良好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 农民共同富裕 经济基础 社会基础 环境保障
下载PDF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户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基于Logistic-ISM模型的分析
11
作者 周香梅 王恒伟 刘秀华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7-70,共14页
农户满意程度可以反映政策改革成效,探究农户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满意度影响因素,有助于评价政策实施效果,同时对提升农村发展和农民幸福感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选取重庆市大足区作为研究区域,基于Logistic... 农户满意程度可以反映政策改革成效,探究农户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满意度影响因素,有助于评价政策实施效果,同时对提升农村发展和农民幸福感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选取重庆市大足区作为研究区域,基于Logistic模型确定农户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合ISM模型分析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层次关系,对农民的政策实施满意度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针对入市实施效果,绝大部分农户持满意态度,不满意的地方集中在收益分配不及时和环境污染方面;(2)家中是否有村干部、生态环境变化情况、是否参与表决、分配公平性、入市实际收益、程序透明性、入市风险存在情况、对入市土地所有者的认知对入市农户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其中对入市土地所有者的认知、入市风险存在情况、入市实际收益为表层直接因素,中层间接因素有生态环境变化情况、是否参与表决、分配公平性以及程序透明性,家中是否有村干部为深层根源因素.应进一步完善土地产权制度,明晰入市到期后土地权属问题;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建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单位的产业目录和准入标准制度;完善收益分配机制,制定集体土地入市指导性分配意见;将村集体负责人纳入政府基层领导队伍体系,提高程序透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满意度 影响因素 Logistic-ISM模型 大足区
下载PDF
检察机关支持农村集体经济起诉制度探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晓峰 朴宗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48,共8页
中国式检察机关支持起诉制度对于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权益具有重要意义。仅具备框架性的法律依据,是导致农村集体经济领域支持起诉制度适用不足、效果不彰的根源。应从顶层设计完善民事诉讼法,明确支持起诉制度中检察机关的诉... 中国式检察机关支持起诉制度对于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权益具有重要意义。仅具备框架性的法律依据,是导致农村集体经济领域支持起诉制度适用不足、效果不彰的根源。应从顶层设计完善民事诉讼法,明确支持起诉制度中检察机关的诉讼地位,细化诉讼规则。具体路径为:(1)明确支持起诉中检察机关定性限度;(2)完善支持起诉方式;(3)改变支持起诉启动模式;(4)支持起诉制度衔接相关法律,构建“诉前支持、诉中参与、诉后监督”的三阶递进民事支持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机关 支持起诉制度 农村集体经济 农民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统核心价值研究——从共享的审美经验到共创的心态秩序 被引量:2
13
作者 方李莉 李玥 《民族艺术研究》 2024年第1期79-92,共14页
历史上中华民族以礼乐为纲,辅以释道的宗教与哲学,通过官方和民间礼俗活动的互动展演,形成了一套全民共享的礼仪制度及审美经验,潜在地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在这样的过程中保持了中华文明代际相传的稳定性。一方面以“礼制”... 历史上中华民族以礼乐为纲,辅以释道的宗教与哲学,通过官方和民间礼俗活动的互动展演,形成了一套全民共享的礼仪制度及审美经验,潜在地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在这样的过程中保持了中华文明代际相传的稳定性。一方面以“礼制”立等级、修外在礼节,形成了中国人“家国天下”的基本价值观,是一种指向社会秩序的集体意识;另一方面“乐教”和上下、修内在精神,在审美教化中平衡了群体差异和矛盾,暗藏了一套潜在认同观念的集体无意识,加强了内在心态秩序的建构。在古今共通的礼乐传统、族群共享的审美经验、官民共创的心态秩序中,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及认知系统,达成内部认知系统的一致性,使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以不断加强和传承,这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统核心价值与底层逻辑,也是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起点与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传统核心价值 审美经验 心态秩序 礼乐文明 集体无意识
下载PDF
新时代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逻辑、现实难题和制度保障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文羽 张远新 《安徽乡村振兴研究》 2024年第3期59-67,共9页
农民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新时代促进农民共同富裕具有深刻的必然逻辑,它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的内在要求,是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迫切要求,是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当前,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仍面临农... 农民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新时代促进农民共同富裕具有深刻的必然逻辑,它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的内在要求,是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迫切要求,是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当前,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仍面临农业发展相对落后、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相对不足、农民发展能力及信心相对缺乏等难题。新发展阶段,应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优化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机制,健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完善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制度,为新时代促进农民共同富裕提供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农民共同富裕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下载PDF
农村土地第三轮承包中“承包地调整”的规范逻辑
15
作者 李国强 《政法论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83,共16页
农村土地第三轮承包应坚持延包原则,通过有限的“承包地调整”实现农业集约化经营与承包地公平分配的平衡。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需对接《民法典》的私权秩序,农户是利用承包地的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农民集体成员才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利主... 农村土地第三轮承包应坚持延包原则,通过有限的“承包地调整”实现农业集约化经营与承包地公平分配的平衡。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需对接《民法典》的私权秩序,农户是利用承包地的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农民集体成员才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利主体,“承包地调整”的前提是承包地利用秩序的“大稳定”,通过有限的收回“整户消亡”和“进城落户”农民的承包地给新生人口、交回承包地的返乡农民以及嫁入妇女(入赘男)实现“小调整”。另外,以保障农民集体成员的生存利益为前提,将承包地“三权分置”后土地经营权流转作为补充手段,通过“确权不确地”“调利不调地”等,并结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筹功能弥补土地延包中承包地调整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包地调整 土地承包经营权 农民集体成员 农户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土地经营权
下载PDF
数字农业中农民保障的制度创新
16
作者 于霄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6-136,共11页
近年来,数字农业在我国高速发展,受到政策支持,而目前研究更多关注数字技术给农业带来的效率提升,而忽略了其对农民的负面影响。数字农业发展与其他领域的技术转型影响不同,农业公司更容易实现从数据控制到知识替代,再到身份固化的转变... 近年来,数字农业在我国高速发展,受到政策支持,而目前研究更多关注数字技术给农业带来的效率提升,而忽略了其对农民的负面影响。数字农业发展与其他领域的技术转型影响不同,农业公司更容易实现从数据控制到知识替代,再到身份固化的转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原有的农村土地保障能力受到数据生产地位提升的削弱,知识替代使农民在农业生产中被边缘化,集体经济组织的保障能力受到农业公司的削弱。所以,我国应在推广数字农业技术的同时对农民保障制度进行创新,这包括在数据形成过程中为农民设定保障,满足一定条件的大型农业公司股权中应设农民集体特留份,农业公司应承担本地用工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农业 农民保障 技术转型 数据 算法 负责任创新 集体经济组织
下载PDF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相衔接的集体农场经营模式及利弊分析
17
作者 王丽惠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63-71,共9页
中国农业现代化建立在小农户家庭生产之上,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相衔接是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内在要求。集体农场是集体将其管理的责任田按照适度规模经营面积承包给小农户经营,实行统一管理、统一供应农资、统购统销,在产前、... 中国农业现代化建立在小农户家庭生产之上,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相衔接是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内在要求。集体农场是集体将其管理的责任田按照适度规模经营面积承包给小农户经营,实行统一管理、统一供应农资、统购统销,在产前、产中、产后帮助农户对接市场的经营模式。集体农场强化了集体扶持农户经营的组织保障,弥补了羸弱小农缺资金、缺销售渠道、缺风险保障等问题。“包死基数、超收多留、欠收自补”的管理模式也激了发农户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户精耕细作、增产增效。集体农场不是参与经济经营的市场主体,避免亏损风险。集体农场的存在,显示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农业现代化的丰富类型和多元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农场 农村经营体制 农业现代化 大国小农
下载PDF
以循证问题为导向的采血护理在老年静脉采血人群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18
作者 张方方 李楠 田亚丹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9期152-155,共4页
目的 探讨以循证问题为导向的采血护理在老年静脉采血人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2023年1月—12月于单县中心医院进行静脉采血的120例老年体检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60例。在静脉采血期... 目的 探讨以循证问题为导向的采血护理在老年静脉采血人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2023年1月—12月于单县中心医院进行静脉采血的120例老年体检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60例。在静脉采血期间,参照组给予常规采血护理,研究组给予以循证问题为导向的采血护理。利用抑郁-焦虑-应激自评量表评估采血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采血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焦虑、抑郁、压力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3.33%,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66,P<0.05)。研究组采血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7%,低于参照组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4,P<0.05)。结论 为需要进行静脉采血的老年体检者开展以循证问题为导向的采血护理能改善其心理状态,并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有效控制采血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 静脉采血 老年 心理状态 采血不良事件 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下载PDF
农民认知社会资本与抑郁倾向关系的追踪研究
19
作者 陈怀宇 张子源 +2 位作者 梁瑜璠 李泓伯 吴玲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88-193,共6页
目的:本研究致力于分析农民认知社会资本与抑郁倾向的关系。方法:通过对黑龙江省2138位农民进行追踪调查,用凯斯勒心理疾患量表中文六项版衡量抑郁程度,将初次调查时“无抑郁倾向组”的“认知社会资本程度”和他们在追踪调查时的“抑郁... 目的:本研究致力于分析农民认知社会资本与抑郁倾向的关系。方法:通过对黑龙江省2138位农民进行追踪调查,用凯斯勒心理疾患量表中文六项版衡量抑郁程度,将初次调查时“无抑郁倾向组”的“认知社会资本程度”和他们在追踪调查时的“抑郁倾向程度”作为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将性别、年龄、经济状况、追踪期间是否发生消极事件等作为调节变量,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初次调查中“低社会资本组”在追踪调查时产生抑郁倾向的概率明显高于“高社会资本组”(比值比为1.94,95%置信区间为1.30~2.90);控制性别、年龄后仍得到同样结果(比值比为1.70,95%置信区间为1.12~2.59);控制性别、年龄、经济状况、追踪期间发生的消极事件后也得到同样结果(比值比为1.66,95%置信区间:1.08~2.56)。结论:农民的认知社会资本越高,产生抑郁倾向的风险性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倾向 认知社会资本 农民 乡村建设行动 凯斯勒心理疾患量表中文六项版
下载PDF
基于LoRa无线传感网络的农业温室大棚环境测控系统设计
20
作者 王楠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24年第8期100-107,共8页
温室大棚是种植反季农作物的重要设施,棚内环境参数直接决定了农作物的生产质量和数量;然而,现有的测控系统由于受天气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环境温湿度测试存在一定的误差;为了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求,并提高精确度,提出了基于LoRa无线... 温室大棚是种植反季农作物的重要设施,棚内环境参数直接决定了农作物的生产质量和数量;然而,现有的测控系统由于受天气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环境温湿度测试存在一定的误差;为了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求,并提高精确度,提出了基于LoRa无线传感网络的农业温室大棚环境测控系统的优化设计;通过改装传感器设备和调整数据处理器和控制器的内部结构,构建了系统数据库并组建了LoRa无线传感网络,实现了实时采集大棚环境数据和传输到系统终端;通过计算调整控制量,实现了对农业温室大棚环境的测控功能;实验结果显示,与传统测控系统相比,优化设计的系统在环境温湿度测试方面的误差显著降低了,分别降低了3.65℃和3.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Ra无线传感网络 农业温室大棚 环境测控系统 环境数据采集 调整控制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