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spatial pattern of farming and factors influencing it during the Peiligang culture period in the middle Yellow River valley, China 被引量:8
1
作者 Can Wang Houyuan Lu +10 位作者 Wanfa Gu Naiqin Wu Jianping Zhang Xinxin Zuo Fengjiang Li Daojing Wang Yajie Dong Songzhi Wang Yanfeng Liu Yingjian Bao Yayi Hu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23期1565-1568,共4页
The Peiligang culture (ca. 7000-5000 cal BC) is the earliest Neo- lithic culture in the middle Yellow River valley and represents the emergence of cereal farming in the region. It has long been considered representa... The Peiligang culture (ca. 7000-5000 cal BC) is the earliest Neo- lithic culture in the middle Yellow River valley and represents the emergence of cereal farming in the region. It has long been considered representative of millet farming, which requires a dry field, a certain amount of rainfall, and minimal crop management, but new records reveal that mixed farming of millet and rice (Oryza so.) took place during this peri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spatial pattern farming and factors
原文传递
农耕文化语境下康熙朝《御制耕织图》考论
2
作者 李思远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9期45-50,共6页
耕织图作为展现我国古代农业耕织生活的重要图文载体,自南宋楼璹首创以来,在清代达到了创作高峰。康熙题诗、焦秉贞绘制的《御制耕织图》体现了康熙时期中西绘画结合的艺术风尚,对研究中国传统农桑技术和农业生活具有重要价值,是解读中... 耕织图作为展现我国古代农业耕织生活的重要图文载体,自南宋楼璹首创以来,在清代达到了创作高峰。康熙题诗、焦秉贞绘制的《御制耕织图》体现了康熙时期中西绘画结合的艺术风尚,对研究中国传统农桑技术和农业生活具有重要价值,是解读中国农业史、纺织史、艺术史的珍贵文献。《御制耕织图》鼓励人们从事农桑劳动,在艺术审美中传达农业立国的思想主旨,是对中国古代农耕文化的高度总结与阐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耕文化 康熙朝《御制耕织图》 题画诗
下载PDF
中国西南地区植物资源与农业生物多样性 被引量:6
3
作者 彭华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28-36,共9页
指出了植物资源的重要性 ,人类利用生物资源的历史阶段。阐述了目前在西南地区利用植物资源食用和药用的客观存在 ,西南地区植物资源的自然特点、利用特点以及农业生产的现状。通过全国食用野菜的分布、食用范围 ,分析了野生资源利用的... 指出了植物资源的重要性 ,人类利用生物资源的历史阶段。阐述了目前在西南地区利用植物资源食用和药用的客观存在 ,西南地区植物资源的自然特点、利用特点以及农业生产的现状。通过全国食用野菜的分布、食用范围 ,分析了野生资源利用的文化因素 ;通过“社饭”、折耳根、火锅野菜等实例分析了对野生植物利用的市场因素 ,从野生、半栽培、栽培及至规模化商品的过程中市场的主导作用。对通过引入物种丰富农业生物多样性物种构成的利弊进行了简要分析 ,特别对集约化农业在这方面的作用进行了反思 ,提出在人文特色明显、农业生物多样性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资源 利用历史阶段 西南植物资源特点 野菜 文化因素 市场因素 引入物种的双韧性 集约化农业 耕作文化保护区
下载PDF
《豳风·七月》与北豳先周农耕文化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剑 《陇东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29-35,共7页
《诗经·豳风·七月》对于北豳先周农耕文化的写真性描写,反映了北豳先周农耕文化与义渠戎狩猎文化的融合,以及北豳先周农耕文化表现出的农耕林果结合、农耕畜牧结合、农耕狩猎结合的鲜明特色,对于今天庆阳地区一带建设农耕种... 《诗经·豳风·七月》对于北豳先周农耕文化的写真性描写,反映了北豳先周农耕文化与义渠戎狩猎文化的融合,以及北豳先周农耕文化表现出的农耕林果结合、农耕畜牧结合、农耕狩猎结合的鲜明特色,对于今天庆阳地区一带建设农耕种植、林果栽植、畜牧养殖、加工增值四位一体的综合农业平台,进一步恢复生态农业,打造品牌农业,开发加工农业,发展科技农业,都有着积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七月》 北豳 先周农耕文化 特色 启示
下载PDF
安徽临泉宫庄遗址炭化植物遗存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程至杰 杨玉璋 +1 位作者 张东 张居中 《农业考古》 2019年第3期13-19,共7页
本文通过对临泉宫庄遗址试掘采集土样的浮选分析,获取了该遗址大汶口文化早中期、龙山时期、商周时期的炭化植物遗存,主要包括水稻、小麦、栎属、铁苋菜。量化分析结果显示,宫庄遗址自大汶口文化早中期至商周时期的农业保持着稻作农业传... 本文通过对临泉宫庄遗址试掘采集土样的浮选分析,获取了该遗址大汶口文化早中期、龙山时期、商周时期的炭化植物遗存,主要包括水稻、小麦、栎属、铁苋菜。量化分析结果显示,宫庄遗址自大汶口文化早中期至商周时期的农业保持着稻作农业传统,与周边同时期的遗址存在显著差异。结合淮河中游地区诸遗址的植物考古证据,大汶口文化早中期该地区的稻作农业持续发展,并成为获取植食资源的主要方式,可能没有形成稻粟兼作农业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庄遗址 稻作农业 大汶口文化早中期
下载PDF
江苏沭阳万北遗址2015年度炭化植物遗存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程至杰 杨玉璋 +2 位作者 甘恢元 林留根 张居中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3-42,共10页
本研究采用浮选法对万北遗址2015年度发掘的土样开展植物考古研究,获得了丰富的炭化植物遗存。分析结果显示,万北遗址相当于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农业是以稻作为主、粟黍为辅的稻旱兼作农业,商周时期新增了大麦和小麦。万北遗址出土的菰属... 本研究采用浮选法对万北遗址2015年度发掘的土样开展植物考古研究,获得了丰富的炭化植物遗存。分析结果显示,万北遗址相当于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农业是以稻作为主、粟黍为辅的稻旱兼作农业,商周时期新增了大麦和小麦。万北遗址出土的菰属籽粒是中国境内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菰属遗存,为古代中国利用菰提供了新证据。长期依赖菰属、菱属、芡实等水生植物是万北先民植食资源利用的显著特点。以稻作农业为主是淮河下游(苏北)地区原始农业区别于海岱文化区其他区域的显著特征。研究结果显示,采集与原始农业相互补充、在不同时期可能此消彼长,共同为万北先民提供必需的植食资源。研究结果对揭示淮河下游(苏北)地区史前先民的植食资源利用、生业模式及农业结构演变提供了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北遗址 大汶口文化 菰属 稻旱兼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