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陇东时令节气农谚与农耕生产探微 被引量:5
1
作者 吉顺平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9期956-959,共4页
时令节气农谚,作为传统农业生产的农时指针,在农耕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农民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将耕作经验以农谚的形式进行传播,并在演变中不断得以完善。按照固定的节气进行一定的农事耕作活动,既反映了人们的耕作习惯,也反映着一... 时令节气农谚,作为传统农业生产的农时指针,在农耕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农民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将耕作经验以农谚的形式进行传播,并在演变中不断得以完善。按照固定的节气进行一定的农事耕作活动,既反映了人们的耕作习惯,也反映着一定的农耕文化。加之陇东地处周民族文明的发祥地,更使得时令农谚有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东农谚 时令节气 耕作习俗 农耕文化
下载PDF
节气、物候、农谚与老农——近代江南地区农事活动的运行机制 被引量:9
2
作者 王加华 《古今农业》 2005年第2期52-61,共10页
为保证农事活动的顺利进行,必须要准确把握农时。在此过程中,节气成为人们的基本准则。与此同时,为弥补节气的缺陷,人们又以物候作为节气的补充。在节气、物候形成、传播与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农谚与老农又成为这些农时知识的载体。总之,... 为保证农事活动的顺利进行,必须要准确把握农时。在此过程中,节气成为人们的基本准则。与此同时,为弥补节气的缺陷,人们又以物候作为节气的补充。在节气、物候形成、传播与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农谚与老农又成为这些农时知识的载体。总之,节气、物候、农谚、老农相互关联,共同组成一个体系以指导着农事活动顺利地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事活动 节气 物候 运行机制 江南地区 农谚 近代 相互关联 农时
下载PDF
古代农时节令谚的文化考察
3
作者 刘旭青 《农业考古》 2018年第6期241-246,共6页
农时节令谚,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关于季节、气候、物候变化在农事活动的经验积累和智慧结晶的概括和总结,这些谚语满足千家万户在农耕、渔猎、外出等方面的需求。这些古代劳动人民看天经验的总结,主要体现在天象占验、节令占验、月令占... 农时节令谚,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关于季节、气候、物候变化在农事活动的经验积累和智慧结晶的概括和总结,这些谚语满足千家万户在农耕、渔猎、外出等方面的需求。这些古代劳动人民看天经验的总结,主要体现在天象占验、节令占验、月令占验、其他杂占四个方面;这些农时节令谚不仅是中国久远的农耕文化和文明的见证,也是我国古代气象科学的辉煌成就。时至今日,这些广泛流传于南方稻作区的农时节令谚,仍具有科学实践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时节令谚 天象 节令 月令
下载PDF
山东农谚的独特性探微 被引量:2
4
作者 陈苹 孙金荣 《农业考古》 2019年第4期242-246,共5页
农业谚语是农业生产活动的反映,各个地区因农业生产活动的不同,农谚也具有差异性,即农谚的地域性特点。山东农谚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农作物种类的多元性,播种、收获类农谚差异性大、时令性强,以及两年三熟耕作制度类农谚主题鲜明。同时... 农业谚语是农业生产活动的反映,各个地区因农业生产活动的不同,农谚也具有差异性,即农谚的地域性特点。山东农谚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农作物种类的多元性,播种、收获类农谚差异性大、时令性强,以及两年三熟耕作制度类农谚主题鲜明。同时对其原因作尝试性的解析,气候条件、地形地势等因素是产生山东农谚独特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农谚 作物谚 时令节气 耕作制度 独特性
下载PDF
浅谈二十四节气与内蒙古地区农事活动 被引量:4
5
作者 高洪涛 《内蒙古气象》 2017年第3期42-46,共5页
文章从普及气象科学知识的角度,对二十四节气进行了说明,并根据内蒙古农区近三十年的气候资料和部分农作物的生长条件,分析了在不同的节气,内蒙古地区出现的主要气候特征以及适合的农事活动。要求农业生产者应用节气来安排农事活动时,... 文章从普及气象科学知识的角度,对二十四节气进行了说明,并根据内蒙古农区近三十年的气候资料和部分农作物的生长条件,分析了在不同的节气,内蒙古地区出现的主要气候特征以及适合的农事活动。要求农业生产者应用节气来安排农事活动时,必须结合各地气候特点,因地制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气 农时农事 内蒙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