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黔桂地区土壤有机碳储量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7
1
作者 张勇 史学正 +3 位作者 赵永存 于东升 王洪杰 孙维侠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314-2319,共6页
土壤有机碳(SOC)库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土壤剖面数量和采用的土壤图比例尺等的限制,目前土壤有机碳库估算尚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为了提高SOC库估算的精确性,利用798个土壤剖面及1∶50万土壤图估算了滇黔桂地区(云南省、... 土壤有机碳(SOC)库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土壤剖面数量和采用的土壤图比例尺等的限制,目前土壤有机碳库估算尚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为了提高SOC库估算的精确性,利用798个土壤剖面及1∶50万土壤图估算了滇黔桂地区(云南省、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SOC储量,并采用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分析了影响SOC密度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滇黔桂地区表土层(0-20 cm)和土壤剖面(0-100 cm)的SOC储量分别为4.39 Pg和10.91 Pg;SOC密度分别为56.2Mg·hm^-2和139.8 Mg·hm^-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环境因子(海拔、经度、纬度、气温和降雨)、成土母质和土地利用方式对表土层和土壤剖面SOC密度变异性的解释度分别为37.9%和30.7%;环境因子为影响SOC密度的主要因子.环境因子中,气温对SOC密度的影响大于降雨,其中气温和降雨的变化分别主要由海拔和纬度的变化引起的.除气温和降雨外,还有其它随海拔或经纬度而变化的因子也对SOC密度产生显著影响,这种影响要大于降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碳储量 碳密度分布图 影响因子
下载PDF
中国水稻土有机和无机碳的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27
2
作者 刘庆花 史学正 +3 位作者 于东升 赵永存 孙维侠 王洪杰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59-664,共6页
农业土壤碳库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水稻土是中国主要的耕作土壤,在土壤碳固定研究中具有现实意义。文章根据最近建成的中国1:100万数字化土壤图和全国1490个水稻土剖面数据,估算我国水稻土碳密度和储量,并进一... 农业土壤碳库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水稻土是中国主要的耕作土壤,在土壤碳固定研究中具有现实意义。文章根据最近建成的中国1:100万数字化土壤图和全国1490个水稻土剖面数据,估算我国水稻土碳密度和储量,并进一步分亚类和区域研究了水稻土碳库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中国水稻土面积为45.69×10^4km^2,占我国土壤总面积的4.92%。中国水稻土无机碳的分布面积为5.93×10^4km^2,仅占水稻土总面积的13%。水稻土碳密度具有高度的空间变异性,水稻土剖面0~100cm有机碳密度介于0.53kg·m^-2-446.2kg·m^-2之间,无机碳密度介于0.05kg·m^-2~90.03kg·m^-2。水稻上表层0-20cm有机碳密度介于0.17kg·m^-2-55.38kg·m^-2之间,无机碳密度介于0.01kg·m^-2-21.85kg·m^22。中国水稻土刮面0~100cm和表层0-20cm碳总储量分别为5.39Pg和1.79Pg。水稻土碳储量以有机碳为主,约占水稻土碳总储量的95%,水稻土剖面0-100cm和表层0-20cm有机碳储量分别为5.09Pg和1.72Pg。水稻土无机碳储量较低,仅占水稻土碳总储量的5%左右,水稻土剖面0~100cm和表层0~20cm无机碳储量分别为0.30Pg和0.07P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密度 土壤无机碳密度 碳储量 分布特征 水稻土
下载PDF
荒漠化重建地区土壤有机碳动态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程淑兰 欧阳华 +3 位作者 牛海山 王琳 田玉强 张锋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4-77,89,共5页
土壤有机碳(Soilorganiccarbon,SOC)是反映土地荒漠化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开展小区域沙漠化重建地区SOC动态的实证研究。SOC数据来源于1982年土壤普查和2003年重复采样,土样的采集、分析和统计方法分别为土钻取土法... 土壤有机碳(Soilorganiccarbon,SOC)是反映土地荒漠化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开展小区域沙漠化重建地区SOC动态的实证研究。SOC数据来源于1982年土壤普查和2003年重复采样,土样的采集、分析和统计方法分别为土钻取土法、重铬酸钾氧化法、吸管法和面积加权法。研究结果表明:SOC含量与粗砂粒显著负相关(R=-0.50,a=0.01),与粘粒显著正相关(R=-0.45,a=0.05),20年间土壤颗粒细化趋势比较明显;20年间原始剖面、1m深和耕层SOC含量、密度和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对人类活动最敏感的耕层土壤变化最显著,SOC含量、密度和储量分别增加了0.55g/kg,0.15kg/m2,10.07GgC。该研究结果表明防风固沙、可持续性农耕等措施会卓有成效地促进土地沙漠化的恢复和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化 重建地区 土壤 有机碳 动态分析
下载PDF
三峡库区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贮量研究 被引量:40
4
作者 陈亮中 谢宝元 +1 位作者 肖文发 黄志霖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40-643,共4页
根据全国森林资源清查资料,按主要优势树种和分布面积将三峡库区主要森林植被划分为马尾松针叶林、栎类混交林、灌木林等11种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基于196个土壤剖面数据。分析了11种主要森林植被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含量、碳密度大小和分配... 根据全国森林资源清查资料,按主要优势树种和分布面积将三峡库区主要森林植被划分为马尾松针叶林、栎类混交林、灌木林等11种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基于196个土壤剖面数据。分析了11种主要森林植被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含量、碳密度大小和分配特征。研究发现,三峡库区主要森林植被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密度均存在较大差异.二者总体上都随土层加深而降低。11种主要森林植被类型中以杉木针叶林土壤有机碳密度最大,达16.0 kg/m^2,温性松林下土壤碳密度最小,仅为7.9 kg/m^2。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有机碳贮量在土层中的分配比例也不同,以灌木林和柏木林土壤碳贮量在土层间的差异最大。11种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土壤平均厚度为56.3~98.5 cm,其中杉木针叶林土壤最厚,达98.5 cm,灌丛土壤最薄,平均厚度仅56.3 cm。三峡库区11种主要森林植被类型总面积为3 313 251 hm^2,土壤总有机碳贮量为366.36 t,其中0~10、10~20、20~40和>40 cm土层分别占22.90%、18.36%、28.33%和30.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含量 碳密度 碳贮量 主要森林植被类型 三峡库区
下载PDF
退耕还林地在植被恢复初期碳储量及分配格局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黄从德 张健 +1 位作者 邓玉林 杨万勤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30-133,共4页
利用标准样方法研究了川西最主要的两种退耕还林植被(苦竹林和桦木林)在恢复初期生态系统碳储量、碳素密度以及空间分配特征.结果表明:(1)苦竹不同器官碳素密度为0.348 5~0.518 6 gC/g,桦木不同器官碳素密度为0.451 9~0.513 7 gC/g;(2... 利用标准样方法研究了川西最主要的两种退耕还林植被(苦竹林和桦木林)在恢复初期生态系统碳储量、碳素密度以及空间分配特征.结果表明:(1)苦竹不同器官碳素密度为0.348 5~0.518 6 gC/g,桦木不同器官碳素密度为0.451 9~0.513 7 gC/g;(2)苦竹林林下枯落物的碳素密度为0.341 7 gC/g,桦木林林下枯落物的碳素密度为0.395 3 gC/g;(3)不同植物器官的碳储量分配与各器官的生物量显著相关.苦竹林分中竹秆生物量占48.87%,其碳储量占53.06%;桦木林树干生物量占57.25%,其碳储量占57.27%;(4)两种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空间分布格局表现为以土壤碳储量最大,占64.19%~82.59%,其次是乔木层,占21.93%~33.90%,最小是桔落物层,占0.27%~1.91%;(5)在退耕还林初期,植被恢复后土壤各层碳素密度小于对照的各层土壤碳素密度,土壤有机碳储量减少;(6)退耕地转变为森林后,成为大气CO2的一个重要碳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土地利用变化 碳储量 碳素密度
下载PDF
1980—2011年川东平行岭谷区农田土壤有机碳动态 被引量:5
6
作者 邵景安 惠辽辽 +1 位作者 慈恩 谢德体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4347-4360,共14页
选取重庆市垫江县为川东平行岭谷的典型区,使用1980第二次土壤普查和2011年实测土壤数据,基于土壤类型,运用通用SOC密度/储量计算法和逐步回归分析,对研究区1980—2011年0—20 cm农田SOC动态和动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980—2011年农... 选取重庆市垫江县为川东平行岭谷的典型区,使用1980第二次土壤普查和2011年实测土壤数据,基于土壤类型,运用通用SOC密度/储量计算法和逐步回归分析,对研究区1980—2011年0—20 cm农田SOC动态和动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980—2011年农田0—20 cm土层SOC密度/储量总体表现为略有增加态势,单位面积碳增量2307.63 kg C/hm2,碳增汇235945.83 t,增幅为10.74%,年均增长速率为72.11 kg C hm-2a-1;(2)丢碳、固碳和相对平衡面积比37.61∶49.03∶13.36,总体呈西部、西北部高于南部、东南部,更高于东北部和西南部的格局;(3)宏观上1980—2011年农田0—20 cm土层SOC密度/储量变化与土壤类型的分布及利用有很大关系,尤其是黄壤和紫色土在相异的质地本底和不同的扰动下,展现出相反的碳汇/源状态;(4)微观上SOC密度年均变化速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是SOC密度初始值>全N密度>C/N比,且全N密度和C/N比拥有正向影响,SOC密度初始值则相反;⑸结果为川东平行岭谷区借助施加适当投入和合适的耕作与管理实践,有效管理农田表层SOC库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soc密度 储量 年均变化速率 土壤碳源 驱动因素 川东平行岭谷区
下载PDF
川西退耕还林地苦竹林碳密度、碳贮量及其空间分布 被引量:22
7
作者 李江 黄从德 张国庆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5,共5页
利用标准样方法研究了退耕还林地苦竹林碳素密度和碳贮量及其空间分布。结果表明:苦竹不同器官碳素密度波动在0.348498-0.51863gC^0/g,按碳素密度高低排列依次为竹秆〉竹蔸〉竹鞭〉竹枝〉竹根〉竹叶;枯落物碳素含量为0.341655gC^... 利用标准样方法研究了退耕还林地苦竹林碳素密度和碳贮量及其空间分布。结果表明:苦竹不同器官碳素密度波动在0.348498-0.51863gC^0/g,按碳素密度高低排列依次为竹秆〉竹蔸〉竹鞭〉竹枝〉竹根〉竹叶;枯落物碳素含量为0.341655gC^0/g,土壤碳素密度由上至下呈下降趋势。碳贮量在苦竹不同器官中的分配以竹秆所占比例最大,为53.06%,其次为竹叶,占13.83%,占比例最小的是竹根,仅占3.14%;苦竹林生态系统中碳总贮量为135.808110t/hm^2,其中乔木层为46.032420t/hm^2,占33.9%,林下及其枯落物层为2.60068t/hm^2,占1.91%。土壤层0-60cm总计为87.1750t/hm^2,占64.19%;退耕还林地苦竹林乔木层年固碳量约为8.142t/(hm^2·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苦竹 碳密度 碳贮量
下载PDF
退耕还林地桦木林生态系统碳素密度、贮量与空间分布 被引量:16
8
作者 吴小山 黄从德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3-326,共4页
对退耕还林5年生的桦木林生物量、碳素密度、碳贮量及其空间分布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桦木各器官的碳素密度在0.4519~0.5137gC·g^-1,排列顺序为枝〉干〉叶〉根颈〉粗根〉中根〉细根;死地被物层的碳素含量为0.3953gC·g^-... 对退耕还林5年生的桦木林生物量、碳素密度、碳贮量及其空间分布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桦木各器官的碳素密度在0.4519~0.5137gC·g^-1,排列顺序为枝〉干〉叶〉根颈〉粗根〉中根〉细根;死地被物层的碳素含量为0.3953gC·g^-1,土壤平均碳素密度为0.0150gC·g^-1,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各层次土壤碳素密度呈逐渐减少的趋势;桦木林生态系统总的碳贮量为127.9298tC·hm^-2,其中乔木层为21.9282tC·hm^-2,占整个生态系统的17.14%,死地被物为0.3401tC·hm^-2,占0.27%,林地土壤(0~60cm)为105.6615tC·hm^-2,占82.59%;桦木各器官的碳贮量与其生物量成正比例的关系,树干的生物量最大,其碳贮量也最大,占乔木层碳贮量的57.33%;5年生桦木林年净生产力为8.9912t·hm^-2·a^-1,有机碳年固定量为4.4537tC·hm^-2·a^-1。较之退耕前,桦木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增加15.4797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碳素密度 碳贮量 桦木林
下载PDF
岩溶峡谷区不同退耕还林地土壤有机碳库差异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唐夫凯 崔明 +3 位作者 周金星 闫帅 丁访军 吕相海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4年第4期1-7,共7页
为揭示岩溶区不同退耕还林地对土壤有机碳库及碳库管理水平的影响,探讨花江峡谷地区耕地和5种典型退耕还林(草)地(撂荒、车桑子、花椒、椿树和油桐)土壤剖面有机碳质量分数、密度以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与耕地相... 为揭示岩溶区不同退耕还林地对土壤有机碳库及碳库管理水平的影响,探讨花江峡谷地区耕地和5种典型退耕还林(草)地(撂荒、车桑子、花椒、椿树和油桐)土壤剖面有机碳质量分数、密度以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与耕地相比,退耕还林明显提高了有机碳质量分数和密度(P<0.05),0 ~ 20 cm土层总有机碳质量分数为13.00 ~ 34.07 g/kg,其中耕地最低,椿树林地最大;土壤剖面中有机碳密度大小表现为椿树林>油桐林>撂荒地>车桑子地>花椒地>耕地.2)6种样地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和密度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O ~ 20cm土层总有机碳质量分数分别是剖面均值的1.11 ~1.37倍,0~ 20 cm土层有机碳密度占整个剖面的35.68%~46.45%,显著高于其他各层,具有明显的表聚性.3)以耕地为参照,除花椒地外,其他4种退耕还林地碳库管理指数均明显大于1,即退耕能有效提高土壤碳库管理水平,且以椿树和油桐林地效果最佳.此外,土壤活性有机碳比率的变化与总有机碳质量分数的变化一致,土壤活性有机碳比率可以作为反映土壤碳库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退耕具有提升土壤碳库及其质量的潜力,该区在生态恢复中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退耕模式,增加植被盖度、减少人为扰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地 土壤有机碳 有机碳密度 碳库管理指数 岩溶高原峡谷
下载PDF
珠三角地区农田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与碳密度动态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朱苑维 管东生 胡燕萍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13-1317,共5页
【目的】探讨珠江三角洲农田植被的碳储量、碳密度及其动态,为区域的碳循环研究和农田生态健康评估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珠三角农作物产量及其经济系数、平均含碳量与果实含水率等数据,运用碳储量模型估算1993-2010年珠江三角洲农... 【目的】探讨珠江三角洲农田植被的碳储量、碳密度及其动态,为区域的碳循环研究和农田生态健康评估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珠三角农作物产量及其经济系数、平均含碳量与果实含水率等数据,运用碳储量模型估算1993-2010年珠江三角洲农作物的碳储量和碳密度动态变化。【结果】珠江三角洲农田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从1993年的5.71×10^6和5.70t/ha,下降到2010年的2.83×10^6t和4.00t/ha。在珠三角洲各市中,佛山和中山的碳储量下降趋势最显著,而广州和佛山的碳密度下降趋势最明显。2010年,肇庆的碳密度(3.09t/ha)最高,珠海(2.86t/ha)次之,深圳(0.49t/ha)最低,其余7个城市的碳密度为0.80~3.00t/ha。水稻、甘蔗和蔬菜是珠三角农田植被碳储量构成中占比例最大的农作物,甘蔗(13.92t/ha)的平均碳密度最高,水稻(3.76t/ha)次之,蔬菜(0.63t/ha)最低。近年来珠三角农田植被中蔬菜所占比例增大,故与邻近区域相比其碳密度较低。【结论】珠江三角洲农田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总体呈下降趋势,耕地面积下降和种植结构变化是导致珠三角农田植被碳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珠三角农田植被碳密度的下降则与种植结构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储量 碳密度 农田植被 动态变化 珠江三角洲
下载PDF
白城地区近50年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汤洁 李娜 +3 位作者 毛子龙 李昭阳 张楠 许鑫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65-868,共4页
基于白城地区第一次、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和野外现场采样共217个土壤剖面数据,利用"土类-土地利用类型"权重方法,估算白城地区11个土类从20世纪50年代至2009年近50年的土壤有机碳密度(SOD)和碳储量(SOC),分析SOD变化规律,探... 基于白城地区第一次、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和野外现场采样共217个土壤剖面数据,利用"土类-土地利用类型"权重方法,估算白城地区11个土类从20世纪50年代至2009年近50年的土壤有机碳密度(SOD)和碳储量(SOC),分析SOD变化规律,探讨其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①近50年来,除水稻土和栗钙土SOD随时间增加外,其余各土类SOD随时间持续降低;但不同时期泥炭土SOD均最高,盐碱土均为最低。②近50年来,白城地区的SOD从92.22±21.13 t.hm-2减少至68.01±10.76 t.hm-2;表现为自北向南、自西向东降低的空间分布规律。③近50年来,白城地区SOC减少了6.2×107 t,各县市SOC呈逐年降低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评价 白城地区 土壤有机碳密度(SOD) 土壤有机碳储量(soc)
下载PDF
安岳县2008-2012年农田作物植被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开 罗怀良 王睿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860-1866,共7页
【目的】本文依据安岳县统计年鉴资料,对县级小尺度区域内部乡镇之间差异的碳储量及碳密度进行分析研究。【方法】获取主要农作物经济产量、耕作面积等统计数据,对安岳县近5年来(2008-2012)植被碳储量进行估算。【结果】在安岳县近5年... 【目的】本文依据安岳县统计年鉴资料,对县级小尺度区域内部乡镇之间差异的碳储量及碳密度进行分析研究。【方法】获取主要农作物经济产量、耕作面积等统计数据,对安岳县近5年来(2008-2012)植被碳储量进行估算。【结果】在安岳县近5年来作物植被碳储量平均值构成中以大春作物为主,作物中水稻所占比重最多,红苕所占比重相对较少。各作物植被碳储量分别为:小麦14.45×10~4t,玉米13.45×10~4t,水稻18.31×10~4t,红苕2.07×10~4t,油菜8.14×10~4t,花生1.48×10~4t,棉花0.02×10~4t。安岳县69个乡镇近5年平均碳密度最大的乡镇是自治乡(9.60 t/hm2),平均碳密度最小的乡镇是护建乡(5.57 t/hm2),两者相差4.03 t/hm2,碳密度最大的乡镇是最低乡镇的1.72倍。【结论】各乡镇作物植被碳密度空间构成差异原因也比较复杂,与复种指数、耕地中水田与旱地比重以及作物单产和社会经济条件有关。复种指数越高的乡镇作物植被碳密度就越大,水田面积比重大的乡镇作物植被碳密度较高,作物单产显著影响作物植被碳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储量 碳密度 农田作物植被 安岳县
下载PDF
渝西南典型区农田表层土壤有机碳库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岩红 瞿雪梅 +2 位作者 梁颖涛 慈恩 谢德体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0-126,共7页
选取位于渝西南的江津区为典型研究区,通过实地采样分析和历史资料调研,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对该区域的农田表层(0~20cm)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进行了估算,并探讨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农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范围为1.14~5... 选取位于渝西南的江津区为典型研究区,通过实地采样分析和历史资料调研,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对该区域的农田表层(0~20cm)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进行了估算,并探讨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农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范围为1.14~52.3g/kg,平均有机碳含量为9.47g/kg,有机碳密度均值为2.54kg/m2,低于重庆市和全国的平均水平.从空间分布来看,江津区农田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不均匀,高值区零星分布在江河沿岸及周边地区,低值区由中部向东南部延伸分布.农田表层土壤有机碳总储量为3 668.9×109 g,其中,仅水稻土和紫色土的土壤有机碳储量已占总储量的96.14%.农田表层土壤的有机碳丰度指数介于0.80~1.33之间,其中冲积土最高,紫色土最低.水稻土和紫色土是研究区农田土壤有机碳库调控的重点对象,因此,在当前经济发展中,能否稳定和增加其有机碳的储量对研究区农田土壤有机碳库管理方式的制定与增碳措施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有机碳密度 储量 渝西南典型区
下载PDF
中国农田作物植被碳储量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14
作者 罗怀良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92-697,共6页
作物植被碳储量是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农田作物植被碳储量的估算主要采用参数估算法、遥感资料反演法和环境参数模型法。通过对中国近几十年来全国和区域尺度作物植被碳储量的估算研究,获得了一些作物的经济系数... 作物植被碳储量是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农田作物植被碳储量的估算主要采用参数估算法、遥感资料反演法和环境参数模型法。通过对中国近几十年来全国和区域尺度作物植被碳储量的估算研究,获得了一些作物的经济系数、含碳率和作物收获部分水分系数等估算参数值,探讨了遥感反演和环境参数模型方法,并提出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进农业生产技术与管理、调整作物结构和加强作物秸秆利用等固碳措施。目前对中国农田作物植被碳储量的估算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获取的估算参数尚不充分,估算方法和模型有待完善,对作物植被碳储量变化的源/汇效应尚未取得统一认识。虽然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土壤碳储量(密度)普遍大于作物植被碳储量(密度),但作物植被碳储量仍然是一个数量可观、并有增加潜力和可能的碳库,其大小及秸秆利用情况直接影响着土壤碳库。因此,对农田作物植被碳储量应分时段和区域具体分析,才能认识其源/汇效应。今后应在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加强作物植被碳储量的研究: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估算方法;加强作物植被碳储量估算及固碳措施的区域个例研究,探索不同空间尺度作物植被碳储量的尺度转换;开展作物碳储量动态及固碳机理的综合研究。此外,还应就气候变化与作物植被碳储量的相互耦合关系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生态系统 作物 碳储量 碳密度
下载PDF
基于上海市土地利用方式变化下的土壤有机碳储量核算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丹妮 《上海国土资源》 2021年第3期1-6,共6页
分析了上海市2009年以来的土地利用类型与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变化以及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市2012、2016年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别为1.061014×10^(10)kg、1.149566×10^(10)kg,表... 分析了上海市2009年以来的土地利用类型与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变化以及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市2012、2016年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别为1.061014×10^(10)kg、1.149566×10^(10)kg,表层土壤平均有机碳密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70kg/m^(2),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占全国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的0.026%;耕地、林地和园地转化为工矿仓储用地、公共设施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时造成了表层土壤有机碳的排放,而其他农用地—耕地、公共设施用地、工矿仓储用地和工矿仓储用地—耕地、公共设施用地以及其他土地—耕地、公共设施用地时有利于表层土壤有机碳的汇聚;上海市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增加主要来源于土地利用类型不变的土地(农用地、滩涂土地等),这些土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增加是土壤碳密度(有机碳含量)普遍增高的结果。建议通过进一步加强农用地、滩涂土地的有效保护,并对建设用地上的建筑物实施立体绿化等措施,提升上海市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壤有机碳储量 土壤有机碳密度
下载PDF
蕉岭长潭省级自然保护区表土有机碳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周毅 黎艳明 +6 位作者 郭乐东 钟军民 李召青 钟锡均 汤明霞 张卫强 甘先华 《广东林业科技》 2009年第5期1-7,共7页
基于UTM公里网格方法划分的66个网格的土壤剖面数据,分析了蕉岭长潭自然保护区5种典型植被类型(马尾松林、杉木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和竹林)的表层土壤(0~20 cm)有机碳含量、密度、储量的分布特征与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 基于UTM公里网格方法划分的66个网格的土壤剖面数据,分析了蕉岭长潭自然保护区5种典型植被类型(马尾松林、杉木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和竹林)的表层土壤(0~20 cm)有机碳含量、密度、储量的分布特征与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表土有机碳含量SOC分布在12.61~66.19 g·kg^-1之间,平均值为30.87±1.30 g·kg^-1,大小顺序为竹林〉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杉木林〉马尾松林,多重比较显示竹林(37.63 g·kg^-1)显著高于马尾松林(18.52 g·kg^-1),马尾松林仅为竹林的49.21%。(2)表土有机碳密度SOCD在3.27~15.69 kg·m^-2间,平均值为8.22±0.39 kg·m^-2,大小排序为阔叶混交林〉竹林〉针阔混交林〉杉木林〉马尾松林,阔叶混交林(10.15 kg·m^-2)和竹林(9.96 kg·m^-2)的SOCD值显著高于马尾松林(4.82 kg·m^-2)(p=0.005,p=0.036),马尾松林仅是阔叶混交林的47.49%。(3)蕉岭长潭保护区表土层有机碳储量为402 100 t,占总面积54.54%的针阔混交林贡献最大,其次为阔叶混交林、杉木林、竹林和马尾松林。(4)表土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全氮、速效钾含量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0和0.31;与石砾含量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76。与林下植物分布有密切联系,有机碳含量〈20 g·kg^-1的指示种有6种,包括千年桐、黄毛楤木、米碎花、谷木冬青、长叶冻绿和乌韭,有机碳含量〉40 g·kg^-1的指示种有光叶海桐和土茯苓,有机碳含量在20~40 g·kg^-1间还未发现指示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含量(soc) 土壤有机碳密度(socD) 土壤有机碳储量(socR) 长潭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基于1∶5万土壤数据库的福建省耕地全氮储量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焦闪闪 张黎明 +4 位作者 蒋威 郑巧丽 龙军 陈翰阅 邢世和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07-1119,共13页
基于福建省1982年第二次土壤普查2 021个剖面点和2008年测土配方施肥29 945个样点耕层(0~15 cm)土壤属性数据建立的1∶5万土壤数据库,研究了近30多年来全省耕地的全氮密度和储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982年福建省耕地土壤的全氮密度和储... 基于福建省1982年第二次土壤普查2 021个剖面点和2008年测土配方施肥29 945个样点耕层(0~15 cm)土壤属性数据建立的1∶5万土壤数据库,研究了近30多年来全省耕地的全氮密度和储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982年福建省耕地土壤的全氮密度和储量分别为0.258 kg m^(-2)和4.26 Tg;而2008年分别上升到0.262 kg m^(-2)和4.39 Tg,近30年来全省耕地土壤全氮呈富集趋势。从不同地级市来看,龙岩市全氮密度上升最多,增幅为0.036 kg m^(-2),而厦门市全氮密度下降最多,降幅为0.041 kg m^(-2)。从不同土壤类型来看,潮土土类和潜育水稻土亚类全氮密度上升最多,增幅均超过0.015 kg m^(-2),而石灰土土类和淹育水稻土亚类全氮密度下降最多,降幅均超过0.015 kg m^(-2)。总体来看,福建省耕地土壤近30年来的全氮密度空间动态变化差异很大,今后根据不同耕地土壤类型和地级市的氮素富集程度,制定氮肥优化管理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氮密度 全氮储量 福建省 耕地 1∶5万土壤数据库
下载PDF
自然恢复序列梯度上退耕地土壤容重变化及其蓄水性能效应 被引量:13
18
作者 焦梦妍 从怀军 +1 位作者 姚静 杜好田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8-133,共6页
为了探索黄土丘陵区退耕地植被自然恢复对土壤水分环境的影响,以延安市安塞区5个植被自然恢复阶段(10,20,30,40,50年)退耕地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法研究不同演替阶段土壤理性特征的变化、土壤蓄水性能及其影响。结果表明:陕北黄... 为了探索黄土丘陵区退耕地植被自然恢复对土壤水分环境的影响,以延安市安塞区5个植被自然恢复阶段(10,20,30,40,50年)退耕地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法研究不同演替阶段土壤理性特征的变化、土壤蓄水性能及其影响。结果表明:陕北黄土丘陵区弃耕地在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同一演替阶段不同土层,其表层(0—20cm)土壤容重均小于下层(20—40cm)土壤容重。不同演替阶段表层土壤容重总体表现为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其土壤容重在30年的植被自然恢复期降到最低值,说明植被恢复导致表层土壤容重变小,表层土壤总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在30年自然恢复期达到峰值,而土壤毛管孔隙度变化趋势为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再增大。不同演替阶段表层土壤饱和蓄水量、滞留蓄水量均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在30年自然恢复期其蓄水量达到峰值。土壤物理特征的变化趋势为土壤容重大,土壤粗砂粒含量增加,毛管孔隙度增大,非毛管孔隙度减小,土壤蓄水量降低;土壤容重减小,土壤细砂粒、粉黏粒含量增加,毛管孔隙度减小,非毛管孔隙度增大,土壤蓄水量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自然恢复 退耕地 土壤容重 土壤蓄水性能
下载PDF
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和1∶50000土壤数据库的福州市耕地有机碳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亚 张黎明 +2 位作者 陈瀚阅 袁玉琦 邢世和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81-590,共10页
耕地土壤碳库是全球碳库中最为活跃的部分,其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目前对耕地土壤有机碳估算多采用中、小系列比例尺的土壤数据库,较少结合遥感影像与大比例尺土壤数据库进行估算。基于此,本研究采用Landsat遥感影像和1∶50... 耕地土壤碳库是全球碳库中最为活跃的部分,其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目前对耕地土壤有机碳估算多采用中、小系列比例尺的土壤数据库,较少结合遥感影像与大比例尺土壤数据库进行估算。基于此,本研究采用Landsat遥感影像和1∶50 000高精度土壤数据库,以福建省福州市为例,基于遥感与碳循环过程模型对1987年和2016年耕地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Landsat影像反演得到的耕地土壤基础呼吸与土壤有机碳相关性强,建立的1987年和2016年模型R2分别为0.637和0.752。研究期间,全市耕地土壤有机碳密度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地区递增,整体发挥着"碳汇"作用,有机碳密度和储量分别增加0.20 kg·m-2和2.946×105 t。从不同土壤类型比较得出,黄壤、红壤和水稻土是"碳汇",有机碳密度分别增加0.70 kg·m-2、0.40 kg·m-2和0.19 kg·m-2;其他土类为"碳源",其中,水稻土碳储量最大,两期在全市总碳储量中占比均超过90%。从不同行政区比较得出,仓山区、长乐区、马尾区和连江县为"碳源区",其他地区为"碳汇区",其中,仓山区碳储量一直为全市最低,两期占比均不足0.5%,而福清市则一直居于全市首位,占比均高于20%。总体而言,福州市耕地土壤有机碳30年间空间动态变化显著,在不同土类和行政区间存在差异,今后应根据不同耕地土壤类型和行政区的有机碳情况有针对性进行耕地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土壤有机碳密度 土壤有机碳储量 遥感反演 碳循环过程模型 土壤基础呼吸 福州市
下载PDF
西安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土壤碳库的影响研究
20
作者 魏杰 刘卫国 《地球环境学报》 2011年第4期503-509,共7页
以西安市唐长安城墙遗址公园绿地及城郊曹家堡农田为研究对象,探讨城郊耕地转变为城市绿地后土壤容重、土壤碳库及碳同位素特征。结果表明,城市绿地表层0~30 cm土壤容重低于耕地,30~50 cm土层高于耕地。城市绿地及耕地0~50 cm土壤有机碳... 以西安市唐长安城墙遗址公园绿地及城郊曹家堡农田为研究对象,探讨城郊耕地转变为城市绿地后土壤容重、土壤碳库及碳同位素特征。结果表明,城市绿地表层0~30 cm土壤容重低于耕地,30~50 cm土层高于耕地。城市绿地及耕地0~50 cm土壤有机碳(SOC)平均含量分别为6.4g·kg^(-1)和7.6 g·kg^(-1)。与耕地相比,城市绿地建成10年后,SOC平均含量明显降低。城市绿地C/N明显高于耕地,这与农田大量氮肥的投入密切相关。城市绿地及耕地土壤δ^(13)C值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6.88‰^-21.18‰和-22.99‰^-21.12‰;平均值为-23.40‰和-21.92‰。城市绿地δ^(13)C值显著低于耕地,这很好地反映了地表植被变迁及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城郊农田为小麦(C_3植物)、玉米(C_4植物)轮作,土壤δ^(13)C值反映的是C_3、C_4植物混合的结果;而城市绿地则为纯C_3植物,且不定期浇灌,土壤水分条件较好。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农田转变为城市绿地后,土壤碳库减少,δ^(13)C偏负,二者主要受控于土地管理方式的变化及地表植被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城郊农田 土壤容重 soc含量 土壤δ^13C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