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5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Hidden Danger in Farmer's Rights and Interests during Farmland Transfer——An Evaluation of Rights Safeguarding Effect of Farmland Transfer Contract 被引量:2
1
作者 WANG Shu-han WU Xiu-min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0年第8期61-64,共4页
Taking Shuangliu County,Chengdu City,China as an example,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the rights protection effects of farmland transfer is established contract from three aspects of basic information,transfer agreemen... Taking Shuangliu County,Chengdu City,China as an example,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the rights protection effects of farmland transfer is established contract from three aspects of basic information,transfer agreement and legal safeguards in the contracts.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data,weight of evaluation index is determined by both entropy weight an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Comprehensive index method is used to evaluate the rights protection effects of farmland transfer contract in the flat dam,high hill and low hill in Shuangliu County,Chengdu,China.Result shows that the transfer agreement of farmland and the basic information of contract greatly affect the rights protection effects of farmland transfer contract.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he five indice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e signature of contract,pricing for payment,time limit for farmland transfer,transfer mode of farmland,and use range of farmland transfer.During the farmland transfer in reality,there are three hidden dangers in farmer's land rights and interests,which are the ill-formed transfer behavior,the relatively low income of farmers from farmland transfer,and the quality decline of farmland and difficult full reclamation in transfer period.Based on the evaluation result and investigation data,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rights protection effects of farmland transfer contra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rmland transfer Farmer's rights and interests Rights safeguarding effect AHP China
下载PDF
Issues concerning Farmland Transfer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Based on the Survey of Farmers in 21 Townships of Sichuan Province 被引量:2
2
作者 YUAN Jing-zhu1,LIU Yi-zhi2,JIANG Tai-bi1 1.College of Economics,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Chengdu 610041,China 2.Sichuan Provincial School of Archives,Ya’an 625000,China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2年第3期28-32,45,共6页
Based on the actual survey of 724 rural households in 21 townships of Sichuan Province,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basic information,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problems in current China's farmland transfer.The result... Based on the actual survey of 724 rural households in 21 townships of Sichuan Province,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basic information,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problems in current China's farmland transfer.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ural land contractual management right is relatively stable;in farmland transfer market,the degree of development of farmland transfer-out market is higher than that of farmland transfer-in market;at the same time,there are many problems,such as fragmentation of rural land resources allocation,incomplete land property rights system,too powerful land security function,single land transfer pattern and unsound transfer system.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as follows:unifying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and adjusting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rural land in concert with the course of urbanization;improving land property rights system,so that the farmers have the land contractual management right with real right tendency;strengthening the legal construction of land transfer,regulating the land transfer process,and guiding regularized and legalized development of land transfer;promoting farmers' cognitive level,and establishing the intermediary platform to provide land transfer information,ensuring information symmetry between both sides of transfer;providing more non-agricultural jobs,establishing and improving social security system for farmers,and diluting the social security function of l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farmland transfer LAND
下载PDF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two typical farmland transfer models in Chongqing
3
作者 肖轶 魏朝富 +1 位作者 尹珂 罗光莲 《China Economist》 2009年第6期112-119,共8页
This paper attempts to conduct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two typical farmland transfer models introduced by Chongqing in its comprehensive coordinated reform experiment for balanced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i)... This paper attempts to conduct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two typical farmland transfer models introduced by Chongqing in its comprehensive coordinated reform experiment for balanced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i) the "pooling of land as shares" in Qilin village, Changshou district; and ii) the "homestead/house swap, contracted land/ social security swap" in Jiulongpo district. It is estimated that the former model offers lower land appreciation benef its than the latter; the former faces greater operational risks, whereas the latter can to a certain extent mitigate risks by boosting regulatory control and reasonable government guidance. The homestead/house swap, contracted land/social security swap model is therefore the preferred choice. It can solve a series of social security problems that arise after peasants are divorced from land and enable peasants to garner higher land appreciation benefits through farmland transf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ONGQING farmland transfer comparison
下载PDF
The making of farmland markets——Case study on villages of Hongqi,Liyuantun,Hucun and Xiaogang
4
作者 邓大才 《China Economist》 2009年第6期103-111,共9页
Traditional theory holds that a farmland transfer market comes of institution, demand and land lease. In this article, several villages, including Hongqi in Sichuan province, Liyuantun in Hebei province, Hucun in Huna... Traditional theory holds that a farmland transfer market comes of institution, demand and land lease. In this article, several villages, including Hongqi in Sichuan province, Liyuantun in Hebei province, Hucun in Hunan province, and Xiaogang and its neighboring villages in Anhui province, are studied in terms of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ir farmland transfer markets. Based on this study, the article concludes that the prerequisite for the making of farmland transfer market is farmland output and returns. It is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the market while demand is a sufficient one. In particular, external capital may promote the demand for farmland and rediscover farmland value. Institution, however, is not the direct reason for the inception of the farmland transfer market, though it ensures that the regulations for this market will be upgra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rmland transfer market INSTITUTION DEMAND returns
下载PDF
Empirical Analysis on Transfer and Limitation of Land Contractual Management Right
5
作者 Xiuqing ZOU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3年第6期58-60,65,共4页
Existing laws have three limitations on transfer of land contractual management right. The survey of 506 farmer households in Zhejiang,Jiangxi and Guangxi provinces indicates that most farmers have the consistent know... Existing laws have three limitations on transfer of land contractual management right. The survey of 506 farmer households in Zhejiang,Jiangxi and Guangxi provinces indicates that most farmers have the consistent knowledge of limitation on " transfer being approved by the party giving out the contract in advance" with legislative requirements,but it is not effectively implemented in actual operation. As to limitation on transferee,no matter in cognition of farmers,or in real transfer process,the transferee is not totally limited to farmers engaged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or the constraint that the transferor should have stable non-agricultural occupation or stable income source, most farmers agree,but more than half of the farmers have not confirmed the transfer action in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rmland CONTRACTUAL management RIGHT transfer LIM
下载PDF
移民安置区农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及耦合协调关系研究——以贵州PQ水库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陈绍军 余丹阳 +2 位作者 雷鸣 孙杰 汪馨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8-205,共8页
移民问题是水利水电项目中的关键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与乡村振兴。运用地理探测器,因子分析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水库移民农地转入意愿与安置区农户农地转出意愿影响因素及其耦合协调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安置点社区融入状况... 移民问题是水利水电项目中的关键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与乡村振兴。运用地理探测器,因子分析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水库移民农地转入意愿与安置区农户农地转出意愿影响因素及其耦合协调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安置点社区融入状况,转入农地的距离,种植业等技能培训,农地价值,家庭农业劳动力人数,非农就业机会对移民农地转入意愿起着主要影响作用;非农就业水平,对土地权益受损的担忧程度,是否有闲置土地,非农就业机会,对土地流转政策了解程度,土地流转收益预期对安置区农户农地转出意愿起着主要的影响作用。(2)各影响因子之间存在两两交互关系,其中任意两因子交互作用后因子解释力均明显增强。转入农地的距离与安置区融入情况的交互作用对移民农地转入意愿的影响力最大;农地细碎化程度,是否有闲置土地,非农就业机会这3个因子与对土地权益受损担忧程度的交互作用对安置区居民农地转出意愿的影响力最大,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安置区居民农地转出意愿具有隐形作用。(3)移民农地转入意愿与安置区农户农地转出意愿存在强关联性,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并处于农地转入意愿超前的基本协调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探测器 耦合协调度模型 水库移民 农地流转意愿 影响因素 耦合协调关系
下载PDF
双重目标下的陕西省稻农农地转入最优价格探讨——基于农地产出和生产利润最大化的视角
7
作者 任鑫博 邢雪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94-199,共6页
基于陕西省汉中、安康两地转入农地的稻农问卷调查数据,采用Translog生产函数构建了投入产出模型和生产利润模型,从产出和利润两个维度对稻农转入农地的价格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农地转入价格对稻农的产出水平和生产利润的影响,确... 基于陕西省汉中、安康两地转入农地的稻农问卷调查数据,采用Translog生产函数构建了投入产出模型和生产利润模型,从产出和利润两个维度对稻农转入农地的价格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农地转入价格对稻农的产出水平和生产利润的影响,确定了农地产出最大化与生产利润最大化双重目标下的稻农农地转入最优价格。结果表明:(1)以农地转入价格0~1500元/hm^(2)为参照,稻农农地转入价格在7500~10500元/hm^(2)时,其产出水平显著上升。(2)稻农农地转入价格在7500~10500元/hm^(2)时,其利润水平显著上升;稻农农地转入价格在10500~13500元/hm^(2)时,其利润水平显著下降。(3)综合权衡产出最大化与利润最大化双重目标,稻农转入农地的最优价格介于7500~10500元/hm^(2)之间。综上,在推进中国农地流转的过程中,应从农民经济效益、国家粮食安全、农村社会稳定和农地流转市场化等多方面考量,把握好农地流转价格的选择标准,以期提高农地流转效率、维护农民权益以及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出水平 生产利润 农地流转价格 Translog生产函数 稻农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农村产业和农地流转的视角
8
作者 吴庆田 李肖桐 胡正昌 《财务与金融》 2024年第4期38-47,共10页
数字普惠金融的普惠性、可达性和长尾性,对解决农业这一弱质性产业面临的金融排斥问题,进而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2011—2020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 数字普惠金融的普惠性、可达性和长尾性,对解决农业这一弱质性产业面临的金融排斥问题,进而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2011—2020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显著促进了我国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且对东部地区的影响大于中西部地区,对农业共享性发展的促进作用最明显,在支持农业绿色发展上的作用较弱;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加速农村产业融合、提高农地流转效率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对农业高质量发展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因此,我国应因地制宜施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政策,促进数字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的融合;强化数字普惠金融加速产业融合和土地流转的功能;优化产业结构,为数字金融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条件;着重推动农业共享发展,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增长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农业高质量发展 产业融合 农地流转
下载PDF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研究的热点、演进与展望——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
9
作者 刘湖北 余斓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11期175-185,共11页
使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对来自知网、万方、维普3大数据库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404篇研究文献作者、机构及热点进行分析,基于研究现状展望重点方向及前沿趋势。研究发现:研究人员和机构合作意识较弱,受学缘、地缘等因素... 使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对来自知网、万方、维普3大数据库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404篇研究文献作者、机构及热点进行分析,基于研究现状展望重点方向及前沿趋势。研究发现:研究人员和机构合作意识较弱,受学缘、地缘等因素影响未能形成较为明显的研究群体;“三块地”改革试点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研究态势,相关研究文献数量急剧上升,2019年至今为巩固改革成果期;现有研究聚焦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制度设计、与土地征收及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关系、地方实践、收益分配等主题。利益均衡视角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分配机制的探索与优化、城乡融合发展视域下同地同权同价的实现条件及路径、农村三项土地制度改革的法理平衡及制度设计、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助推乡村振兴的地方模式及发展经验等方面仍需继续深化研究,也是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农地流转 “三块地”改革 CITESPACE 知识图谱
下载PDF
土地流转视角下耕地“非粮化”时空格局演变及驱动因素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慧琳 冯淑怡 +2 位作者 袁凯华 张兰 陈尧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9-200,共12页
该研究对2009—2020年中国流转耕地“非粮化”的时空格局进行量化测度,利用Tobit模型、空间计量模型和工具变量法,从“人”“地”“钱”多视角探析流转耕地“非粮化”的驱动因素及其空间异质性。结果显示:①流转耕地“非粮化”具有阶段... 该研究对2009—2020年中国流转耕地“非粮化”的时空格局进行量化测度,利用Tobit模型、空间计量模型和工具变量法,从“人”“地”“钱”多视角探析流转耕地“非粮化”的驱动因素及其空间异质性。结果显示:①流转耕地“非粮化”具有阶段性和区域性,非粮食主产区的流转耕地“非粮化”是全国层面流转耕地“非粮化”加剧的主要原因。②土地流转是耕地“非粮化”的重要驱动因素。提高土地流转面积和将土地流转给生活型经营者,有利于抑制耕地“非粮化”发展,但土地流转租金上涨会难以避免地加剧耕地“非粮化”程度。③土地流转与耕地“非粮化”关系存在区域异质性。在粮食主产区,土地流转面积提高对流转耕地“非粮化”的抑制作用更强;在非粮食主产区,生产型农业经营者采取“非粮化”种植行为的倾向更强。因此,为应对流转耕地“非粮化”现象,应健全耕地保护补偿制度,对防止流转耕地“非粮化”目标完成好的地区给予奖补;重点规范非粮食主产区的工商资本流转土地行为,对农户粮食种植行为给予奖励;进一步推进粮食主产区的土地流转和整治工程,发展耕地适度规模化经营;完善农地流转交易平台,继续加强土地流转价格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转耕地 “非粮化” 时空格局演变 驱动因素
下载PDF
农地流转对农业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谢祎泠 刘志雄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2期22-29,共8页
基于2014—2021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和固定效应模型,以农业机械化水平为调节变量,分析农地流转对农业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中国农业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但呈现出明显的“东高西低”的分... 基于2014—2021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和固定效应模型,以农业机械化水平为调节变量,分析农地流转对农业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中国农业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但呈现出明显的“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农地流转能够显著促进农业数字经济发展,且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具体表现为东部地区农地流转促进了农业数字经济发展,中西部地区为负且不显著;农业机械化水平在农地流转对农业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发挥着正向调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流转 规模经营 农业数字经济 农业机械化
下载PDF
关系强度对农地流转契约选择影响的研究——来自贵州省4县(市)1108户农户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
12
作者 娄磊 洪名勇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52,共12页
基于贵州省4县(市)1108户农户的一手调研数据,利用Probit模型考察关系强度对农地流转契约选择的影响,同时使用改进中介效应模型进一步探讨其内在传导机制。结果表明:关系强度越弱,农户在农地流转时越倾向于采用书面式契约;自然空间距离... 基于贵州省4县(市)1108户农户的一手调研数据,利用Probit模型考察关系强度对农地流转契约选择的影响,同时使用改进中介效应模型进一步探讨其内在传导机制。结果表明:关系强度越弱,农户在农地流转时越倾向于采用书面式契约;自然空间距离以及信任在关系强度对农户农地流转契约选择的影响中具有中介效应。上述研究结论的启示为: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农地流转过程中的契约选择实质上尚未摆脱社会关系的影响,农地流转双方仍旧会基于关系强度来配置农地资源。因此,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在推动农地流转契约正规化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当地差序格局、信任机制以及关系网络等非正式制度供给在乡村治理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强度 自然空间距离 信任 农地流转契约选择
下载PDF
数字金融与农户农地流转合约选择正式化: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亚飞 米运生 +1 位作者 黄景怡 邓伟华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40,共12页
基于2021年29个省份大样本农户调查数据,以农地转出户为考察对象,运用oprobit、cmp、psm以及中介效应等模型,检验了数字金融使用对农户农地流转合约选择正式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使用显著促进了农地流转合约选择的... 基于2021年29个省份大样本农户调查数据,以农地转出户为考察对象,运用oprobit、cmp、psm以及中介效应等模型,检验了数字金融使用对农户农地流转合约选择正式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使用显著促进了农地流转合约选择的正式化,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的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使用通过撕裂农地流转差序格局、突破农户有限理性以及增强非农就业稳定性,显著提高了农地流转合约选择的正式化程度;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对那些受教育水平较低、农地转出规模较大以及市场化水平较低地区的农户选择正式化农地流转合约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基于此,提出加大农村地区数字金融发展支持力度、促进数字金融与农地流转市场深度融合以及加强数字金融使用宣传和培训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农地流转 非农就业 合约选择正式化
下载PDF
广西农村土地流转的特征与影响因素
14
作者 钟家意 胡泊 +3 位作者 石保纬 熊娜 陆宇明 何龙飞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75-79,共5页
采用Logit模型分析农户流转土地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家庭土地经营差异、家庭非外出劳动力权重、农户流转土地意愿、农户租入土地意愿对农户流转土地决策有负显著影响,家庭外出劳动力权重对农户流转土地决策有正向影响。为了进一... 采用Logit模型分析农户流转土地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家庭土地经营差异、家庭非外出劳动力权重、农户流转土地意愿、农户租入土地意愿对农户流转土地决策有负显著影响,家庭外出劳动力权重对农户流转土地决策有正向影响。为了进一步促进农地流转,建议提升农户的教育水平,鼓励以家庭农场为主,多种经营方式共存的农地经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流转 行为特征 影响因素 广西
下载PDF
土地转出的决定:非农就业调节农地确权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梦瑶 戴理政 梅莹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56-162,共7页
文章以2020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为依托,从非农就业对农地确权和土地转出关系影响的理论分析出发,运用Logit模型实证检验农地确权对土地转出的影响和非农就业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1)农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对农户土... 文章以2020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为依托,从非农就业对农地确权和土地转出关系影响的理论分析出发,运用Logit模型实证检验农地确权对土地转出的影响和非农就业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1)农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对农户土地转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影响具有时间的滞后性;(2)调节效应检验表明,非农就业对农地确权和土地转出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非农就业增强了农地确权对土地转出的正向影响。因此,为激活土地资源,推进乡村振兴,在保证农户的耕地权益和健全现行的耕地流转制度的基础上,还应多渠道促进农民实现非农就业,从而提升农户土地流转面积,实现农地规模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确权 土地流转 非农就业 调节效应 LOGIT模型
下载PDF
农地流转、耕地“非粮化”与粮食安全——兼论“谁来种粮”问题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阳 段邵聪 肖慧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82,共9页
维护粮食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保障,而耕地“非粮化”制约着中国粮食安全。基于农地流转再利用的资本逐利视域,立足不同区域的实证案例,发现耕地“非粮化”现象广泛地存在于农地流转中,农地经营户在流转耕地上偏好种植果木等经济作... 维护粮食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保障,而耕地“非粮化”制约着中国粮食安全。基于农地流转再利用的资本逐利视域,立足不同区域的实证案例,发现耕地“非粮化”现象广泛地存在于农地流转中,农地经营户在流转耕地上偏好种植果木等经济作物,而非粮食作物。究其原因,农地流转本质上是资本下乡对耕地利用的再造,而资本下乡秉承着逐利性原则。受限于市场经济内生机制、政府干预形式和力度缺陷、公共政策执行存在偏差及农地流转合同未规定耕地使用方式等因素影响,农地经营户种植粮食作物的比较效益偏低,难以满足资本逐利需要。当前,囿于农村劳动力空心化及老龄化、土地承包期限延长至30年政策等条件制约,不应盲目地将农村流转耕地收回重新分配给农民耕种,而应遵循农地流转再利用的资本逐利逻辑。在农地流转基础上,选择区域实施商业化种粮政策,同时通过优化政府干预形式和力度,确保公共政策精准执行及利用协商治理调整合同内容方式来提升农地经营户种粮积极性,从而推动耕地“非粮化”朝着“种粮化”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农地流转 耕地“非粮化” 商业化种粮 资本下乡
下载PDF
“粮改饲”补贴政策对农地租金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17
作者 王术坤 林文声 +1 位作者 刘长全 杨国蕾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2-192,共11页
“粮改饲”补贴政策主要是通过补贴农业企业撬动农户生产方式改变,以达到农业调控的整体目标,目前鲜有文献研究此类补贴模式对农地租金的影响。该研究首先理论分析了“粮改饲”补贴政策从养殖企业传导到农户进而影响农地租金的传输机制... “粮改饲”补贴政策主要是通过补贴农业企业撬动农户生产方式改变,以达到农业调控的整体目标,目前鲜有文献研究此类补贴模式对农地租金的影响。该研究首先理论分析了“粮改饲”补贴政策从养殖企业传导到农户进而影响农地租金的传输机制,然后利用2020年和2022年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10省份50县300村4384户5894个地块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粮改饲”补贴政策对农地租金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①“粮改饲”补贴政策显著提高了农户收取土地租金的比例和价格。②机制分析发现,“粮改饲”补贴政策主要通过提高饲料粮种植比例、增加农民收入、培育农地流转市场的方式提高农地流转租金。③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于养殖企业附近、耕地资源禀赋较好、土地密集型作物种植区的农地,“粮改饲”补贴对农地租金发挥更大的政策效应;对于劳动力资源禀赋差异,该补贴对农地租金的影响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建议:①优化“粮改饲”补贴政策,将“粮改饲”补贴政策与适宜当地青贮玉米等饲料粮生产的自然条件相结合,减少耕地资源与农产品市场错配,有效发挥耕地资源的使用效率。②优化农地流转市场,发挥土地规模效应,引导农户大规模种植青贮玉米。③探索更加灵活的“粮改饲”补贴模式,鼓励农业企业与农业大户直接合作,通过企业引导农户生产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提高整体的社会福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改饲”补贴 农地租金 农地流转 饲料粮
下载PDF
数字金融对农户耕地保护行为的影响——以有机肥施用为例
18
作者 陈良 张晓慧 《世界农业》 CSSCI 2024年第11期106-116,共11页
有机肥施用是耕地保护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农业绿色生产的重要方式。在理论分析数字金融对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的影响效应、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利用2022年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2313份农户微观调研数据,运用OLS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 有机肥施用是耕地保护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农业绿色生产的重要方式。在理论分析数字金融对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的影响效应、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利用2022年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2313份农户微观调研数据,运用OLS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法等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①数字金融使用对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经过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结论依旧成立。②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使用通过增强信贷可得性、提升价值认知和促进农地转入,进而提高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③从种植结构来看,数字金融使用能促进经济作物的有机肥施用行为;从经营规模来看,数字金融使用对农户有机肥施用存在规模限制,会促进经营规模在20亩以下的农户家庭的有机肥施用行为。据此,建议从提升数字金融服务水平、积极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完善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等方面促进农户有机肥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有机肥施用 信贷可得性 价值认知 农地转入
下载PDF
农地流转对农户生计策略多样化的影响——基于全国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检验
19
作者 韩文静 张正峰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24年第2期75-89,共15页
本文基于DFID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的逻辑设定,运用全国大样本农户微观调查数据,采用Logit/OLS回归和PSM方法实证检验了农地流转对农户生计策略选择和生计非农化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农地流转可以为农户提供生计多样化选择的机会,农... 本文基于DFID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的逻辑设定,运用全国大样本农户微观调查数据,采用Logit/OLS回归和PSM方法实证检验了农地流转对农户生计策略选择和生计非农化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农地流转可以为农户提供生计多样化选择的机会,农地转出可以促进农户从事多样化的生计策略,提升农户生计非农化水平;转入农地为农户实现农业生产规模经营创造条件,可以促进农户选择农业向生计策略;农户生计异质性是影响农户生计策略多样化的关键因素。基于上述结果,本文认为发展功能完善的农地流转市场仍是现阶段农地流转政策的主要方向;提升人力、物质、金融资本能够提高农民生计多样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流转 生计策略 生计多样化 CFPS PSM
下载PDF
私人转移支付如何影响农村留守家庭成员消费?
20
作者 宋成校 胡浩 万悦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4期10-21,共12页
基于中国土地经济调查微观数据,构建“私人转移支付、农地转出与留守家庭成员消费”理论框架分析私人转移支付对农村留守家庭成员消费的影响,并从农地转出视角揭示其内在逻辑。研究发现:私人转移支付会显著降低农村留守家庭成员消费支出... 基于中国土地经济调查微观数据,构建“私人转移支付、农地转出与留守家庭成员消费”理论框架分析私人转移支付对农村留守家庭成员消费的影响,并从农地转出视角揭示其内在逻辑。研究发现:私人转移支付会显著降低农村留守家庭成员消费支出,尤其是生存型与享受型消费支出,并扩大消费不平等,且这种负向效应在中低消费水平的农村留守家庭成员中更为显著。路径分析表明:私人转移支付促使农村留守家庭转出农地,降低了留守家庭成员的经济地位感知与收益时间偏好,扩大家庭收入差距,导致消费减少与消费不平等程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家庭成员 私人转移支付 消费 农地转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