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链格孢菌毒素对莱茵藻光系统Ⅱ的多重影响
被引量:
8
1
作者
刘玉晓
龚丽丽
+2 位作者
刘芳
郭晶晶
许晓明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9-124,共6页
链格孢菌毒素是从杂草紫茎泽兰中分离的天然致病真菌产生的植物毒素。以莱茵藻为实验材料,采用氧电极法和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方法,研究链格孢菌毒素的作用位点。结果表明,该毒素对莱茵藻光系统Ⅱ有多重影响:(1)阻断受体侧QA到QB...
链格孢菌毒素是从杂草紫茎泽兰中分离的天然致病真菌产生的植物毒素。以莱茵藻为实验材料,采用氧电极法和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方法,研究链格孢菌毒素的作用位点。结果表明,该毒素对莱茵藻光系统Ⅱ有多重影响:(1)阻断受体侧QA到QB的电子传递;(2)使反应中心失活;(3)降低光能转化效率;(4)破坏(或迁移)反应中心的部分天线色素;(5)降低活性与非活性反应中心的天线色素之间能量传递的协调性。研究证实链格孢菌毒素在莱茵藻光系统Ⅱ中存在多个作用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系统Ⅱ
链格孢菌毒素
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
JIP测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松树与杨树叶片叶绿素快相荧光动力学特征比较
被引量:
17
2
作者
邱念伟
周峰
+2 位作者
王颖
侯元同
顾祝军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6-143,共8页
以2种杨树(毛白杨和速生杨)作为被子植物的代表树种,与4种松树(油松、赤松、白皮松和华山松)进行叶绿素快相荧光光动力学曲线和参数比较,总结2类树种在快相荧光动力学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与杨树典型的OJIP曲线不同,松树针叶快相荧光...
以2种杨树(毛白杨和速生杨)作为被子植物的代表树种,与4种松树(油松、赤松、白皮松和华山松)进行叶绿素快相荧光光动力学曲线和参数比较,总结2类树种在快相荧光动力学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与杨树典型的OJIP曲线不同,松树针叶快相荧光动力学曲线上J相的相对荧光强度较低,没有明显的I相,达到P相的速度较快。解析荧光数据得到的荧光参数显示,松树针叶单位激发态面积反应中心的数目(RC/CSm)较少,导致其单位PSⅡ反应中心获得的能量较多(ABS/RC,TRo/RC,ETo/RC,DIo/RC),其单位激发态面积的光反应活性(ABS/CSm,TRo/CSm,ETo/CSm,DIo/CSm)却较低。不过松树的原初光化学活性(Mo)与杨树相差不大,QA(plastoquinone A)的电子传递活性(ψET)甚至高于杨树。但是,松树的I相相对荧光强度(Vi)较高,说明松树从质体醌QB(plastoquinone B)到PSI的电子传递活性(ψRE)较低。同时,松树的质体醌库(Sm)较小,质体醌的周转次数(N)较少,质体醌库的还原速度(Sm/Tfm)较快,使得松树OJIP曲线(OJIP induction curve)上P相出现较早,而I相不明显。最终表现为松树的光反应综合性能指数PICSm及PSI相对活性(φRo)较低,PSⅡ热耗散量子比率(Kn,Fo/Fm)较大。综上所述,单位激发态面积反应中心数目和质体醌库的大小及活性是影响松树光反应活性的2个重要因素,最终影响松树针叶的光合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松树
叶绿素快相荧光动力学
光反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盐胁迫对不同抗盐性小麦叶片荧光诱导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
57
3
作者
刘家尧
衣艳君
张其德
《植物学通报》
CSCD
1998年第2期46-49,共4页
以不同抗盐性小麦为材料,研究了NaCl胁迫对叶片叶绿素a荧光诱导动力学的影响。指出150mmol/LNaCl使小麦幼苗生长降低,叶绿素含量下降,同时使光系统Ⅱ的潜在光化学活性和原初光能转化率降低,使光反应受到抑制。
关键词
小麦
叶绿素
荧光诱导动力学
盐胁迫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分析逆境对PSⅡ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3
4
作者
张荣佳
任菲
+2 位作者
白艳波
陈强
李雪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7期3858-3859,3864,共3页
介绍了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的含义及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O-J-I-P曲线)各荧光参数和意义。在此基础上,从重金属胁迫、温度胁迫、光胁迫、盐胁迫和干旱胁迫几个方面概述了O-J-I-P曲线在分析逆境对PSⅡ供体侧、受体侧及反应中...
介绍了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的含义及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O-J-I-P曲线)各荧光参数和意义。在此基础上,从重金属胁迫、温度胁迫、光胁迫、盐胁迫和干旱胁迫几个方面概述了O-J-I-P曲线在分析逆境对PSⅡ供体侧、受体侧及反应中心的影响的研究进展中的应用现状,认为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及分析技术(JIP-test)可在无损伤的情况下分析逆境胁迫对PSⅡ的损害程度;并且随着光合理论的发展及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分析技术的日趋完善,其不仅能应用于分析逆境对光系统响应机制的研究,也将在评价环境污染、抗逆境植被的筛选、光合机理的研究、植物逆境光系统分子机制研究和植物病理学等研究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
O-J-I-P曲线
JIP-TEST
PSⅡ供体
PSⅡ受体
反应中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检测塑化剂对尖细栅藻的毒性效应
被引量:
3
5
作者
刘常青
谢慕
+3 位作者
赵剑
周香君
付陶然
陈兰洲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52-556,共5页
以汉江水华藻类尖细栅藻Scenedesmus acuminatus为材料,研究了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EHP)对其光合系统的毒性效应。以不同浓度的DEHP处理S.acuminatus,分析其光合系统电子传递特征及相关参数,以及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曲线,发...
以汉江水华藻类尖细栅藻Scenedesmus acuminatus为材料,研究了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EHP)对其光合系统的毒性效应。以不同浓度的DEHP处理S.acuminatus,分析其光合系统电子传递特征及相关参数,以及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曲线,发现低浓度的DEHP(10 mg/L)对S.acuminatus活性反应中心的电子传递链中的还原有促进作用,而高浓度(50—100 mg/L)则显著抑制;光合活性则与DEHP浓度呈效应-剂量关系,最大光化学效率降低;同时DEHP显著降低SOD活性,增加MDA含量,而且随DEHP浓度升高,处理时间的延长,效果越明显。研究结果表明,DEHP处理对S.acuminatus的光合系统传递链和抗氧化系统有一定的影响,说明快速荧光动力方法能够应用于DEHP毒性效应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细栅藻
塑化剂
毒性效应
快速荧光动力曲线
光合系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氯化铯处理对菠菜叶片光系统Ⅱ活性的影响
6
作者
徐静
王超
+2 位作者
伍勇
吴秀丽
马泽刚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7期83-88,94,共7页
为进一步揭示Cs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机理,采用不同浓度的CsCl和石英砂培处理菠菜(Spinacia oleracea L.)幼苗,利用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分析手段,探究Cs胁迫后菠菜叶片光系统Ⅱ(PSII)的受损部位、受损程度及光合电子传递情况。结...
为进一步揭示Cs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机理,采用不同浓度的CsCl和石英砂培处理菠菜(Spinacia oleracea L.)幼苗,利用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分析手段,探究Cs胁迫后菠菜叶片光系统Ⅱ(PSII)的受损部位、受损程度及光合电子传递情况。结果表明,当CsCl处理浓度为1~5 mmol/L时,菠菜PSII反应中心供体侧放氧复合体(OEC)受到一定伤害,但不显著,与此同时,φ_(Po)、φ_(Eo)、Ψ_(o)参数值上升,说明低浓度处理下菠菜通过调节有活性的反应中心的开放程度升高,促使PSII光合活性增大,从而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当CsCl处理浓度大于10 mmol/L时,CsCl胁迫既损伤了菠菜叶片PSII供体侧OEC,同时也对PSII的反应中心和受体侧造成伤害,从而阻碍光合电子的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铯
菠菜(Spin
a
ci
a
oler
a
ce
a
L.)
光合机构
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
JIP-测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倍体枇杷与其四倍体和二倍体亲本光系统活性差异
被引量:
2
7
作者
刘明秀
王泓丁
+7 位作者
张宇娜
张帮燕
刘松
李韵佳
党江波
何桥
梁国鲁
郭启高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7-48,共12页
为探寻三倍体枇杷光合作用效率及光系统活性的特点,于2018—2019年的3、7、12月,连续两年对两个杂交三倍体F_(1)代B431×GZ1和B431×GZ23,及其四倍体母本B431、二倍体父本GZ1、GZ23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
为探寻三倍体枇杷光合作用效率及光系统活性的特点,于2018—2019年的3、7、12月,连续两年对两个杂交三倍体F_(1)代B431×GZ1和B431×GZ23,及其四倍体母本B431、二倍体父本GZ1、GZ23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OJIP曲线)进行了测定及JIP-test分析。结果表明:三倍体枇杷F_(1)代的Pn在3、7、12月均显著高于各自二倍体父本;但与四倍体母本在7月的差异不显著,在3、12月与四倍体母本的差异因杂交组合的不同而异,其光合差异主要与非气孔限制因素有关。同时,三倍体F1代与四倍体母本的大部分荧光参数差异不显著,但与二倍体父本相比,其光能的吸收(ABS/CSm)、捕获(TRo/CSm)能力强、热耗散(DIo/CSm)比例低,从而维持较高的电子传递性能(ETo/CSm)、促进PSⅡ与PSⅠ之间的电子传递(REo/CSm)、维持相对较高的性能指数(PIabs)及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因此,三倍体枇杷较强的光系统活性及调节能力是其具有较高光合效率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三倍体
净光合速率
光系统
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链格孢菌毒素对莱茵藻光系统Ⅱ的多重影响
被引量:
8
1
作者
刘玉晓
龚丽丽
刘芳
郭晶晶
许晓明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光合生理实验室
出处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9-124,共6页
基金
"863"计划(2006AA10A214)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K2005420)
文摘
链格孢菌毒素是从杂草紫茎泽兰中分离的天然致病真菌产生的植物毒素。以莱茵藻为实验材料,采用氧电极法和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方法,研究链格孢菌毒素的作用位点。结果表明,该毒素对莱茵藻光系统Ⅱ有多重影响:(1)阻断受体侧QA到QB的电子传递;(2)使反应中心失活;(3)降低光能转化效率;(4)破坏(或迁移)反应中心的部分天线色素;(5)降低活性与非活性反应中心的天线色素之间能量传递的协调性。研究证实链格孢菌毒素在莱茵藻光系统Ⅱ中存在多个作用位点。
关键词
光系统Ⅱ
链格孢菌毒素
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
JIP测试
Keywords
PS Ⅱ
a
a
C-toxin
fast chl a fluorescence induction kinetics
JIP test
分类号
Q945.78 [生物学—植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松树与杨树叶片叶绿素快相荧光动力学特征比较
被引量:
17
2
作者
邱念伟
周峰
王颖
侯元同
顾祝军
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南京晓庄学院生物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6-143,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1281)
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J09LC16)
文摘
以2种杨树(毛白杨和速生杨)作为被子植物的代表树种,与4种松树(油松、赤松、白皮松和华山松)进行叶绿素快相荧光光动力学曲线和参数比较,总结2类树种在快相荧光动力学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与杨树典型的OJIP曲线不同,松树针叶快相荧光动力学曲线上J相的相对荧光强度较低,没有明显的I相,达到P相的速度较快。解析荧光数据得到的荧光参数显示,松树针叶单位激发态面积反应中心的数目(RC/CSm)较少,导致其单位PSⅡ反应中心获得的能量较多(ABS/RC,TRo/RC,ETo/RC,DIo/RC),其单位激发态面积的光反应活性(ABS/CSm,TRo/CSm,ETo/CSm,DIo/CSm)却较低。不过松树的原初光化学活性(Mo)与杨树相差不大,QA(plastoquinone A)的电子传递活性(ψET)甚至高于杨树。但是,松树的I相相对荧光强度(Vi)较高,说明松树从质体醌QB(plastoquinone B)到PSI的电子传递活性(ψRE)较低。同时,松树的质体醌库(Sm)较小,质体醌的周转次数(N)较少,质体醌库的还原速度(Sm/Tfm)较快,使得松树OJIP曲线(OJIP induction curve)上P相出现较早,而I相不明显。最终表现为松树的光反应综合性能指数PICSm及PSI相对活性(φRo)较低,PSⅡ热耗散量子比率(Kn,Fo/Fm)较大。综上所述,单位激发态面积反应中心数目和质体醌库的大小及活性是影响松树光反应活性的2个重要因素,最终影响松树针叶的光合功能。
关键词
杨树
松树
叶绿素快相荧光动力学
光反应
Keywords
Populus species
Pinus species
the
fast
chl
orophyll
fluorescence
induction
kinetics
light re
a
ction
分类号
Q945 [生物学—植物学]
Q948 [生物学—植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盐胁迫对不同抗盐性小麦叶片荧光诱导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
57
3
作者
刘家尧
衣艳君
张其德
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生物系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出处
《植物学通报》
CSCD
1998年第2期46-49,共4页
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山东省教委资助
文摘
以不同抗盐性小麦为材料,研究了NaCl胁迫对叶片叶绿素a荧光诱导动力学的影响。指出150mmol/LNaCl使小麦幼苗生长降低,叶绿素含量下降,同时使光系统Ⅱ的潜在光化学活性和原初光能转化率降低,使光反应受到抑制。
关键词
小麦
叶绿素
荧光诱导动力学
盐胁迫
Keywords
Whe
a
t,N
a
Cl stress,
chl
a
fluorescence
induction
kinetics
分类号
S512.1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Q948.113 [生物学—植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分析逆境对PSⅡ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3
4
作者
张荣佳
任菲
白艳波
陈强
李雪梅
机构
沈阳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沈阳师范大学实验中心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7期3858-3859,3864,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70205
31070285)
+4 种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资助项目(L2010516)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92070
20102205)
沈阳师范大学实验中心主任基金项目(SY201004
SY201102)
文摘
介绍了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的含义及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O-J-I-P曲线)各荧光参数和意义。在此基础上,从重金属胁迫、温度胁迫、光胁迫、盐胁迫和干旱胁迫几个方面概述了O-J-I-P曲线在分析逆境对PSⅡ供体侧、受体侧及反应中心的影响的研究进展中的应用现状,认为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及分析技术(JIP-test)可在无损伤的情况下分析逆境胁迫对PSⅡ的损害程度;并且随着光合理论的发展及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分析技术的日趋完善,其不仅能应用于分析逆境对光系统响应机制的研究,也将在评价环境污染、抗逆境植被的筛选、光合机理的研究、植物逆境光系统分子机制研究和植物病理学等研究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
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
O-J-I-P曲线
JIP-TEST
PSⅡ供体
PSⅡ受体
反应中心
Keywords
fast
chl
orophyll
fluorescence
induction
kinetics
O-J-I-P curves
JIP-test
PSII donor
PSII receptor
Re
a
ction center
分类号
S641.201 [农业科学—蔬菜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检测塑化剂对尖细栅藻的毒性效应
被引量:
3
5
作者
刘常青
谢慕
赵剑
周香君
付陶然
陈兰洲
机构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孝感市中心医院
出处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52-556,共5页
基金
国家重大水专项(2013ZX07503001)
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武汉大学地理科学理科基地>科研能力训练项目(J1103409)资助~~
文摘
以汉江水华藻类尖细栅藻Scenedesmus acuminatus为材料,研究了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EHP)对其光合系统的毒性效应。以不同浓度的DEHP处理S.acuminatus,分析其光合系统电子传递特征及相关参数,以及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曲线,发现低浓度的DEHP(10 mg/L)对S.acuminatus活性反应中心的电子传递链中的还原有促进作用,而高浓度(50—100 mg/L)则显著抑制;光合活性则与DEHP浓度呈效应-剂量关系,最大光化学效率降低;同时DEHP显著降低SOD活性,增加MDA含量,而且随DEHP浓度升高,处理时间的延长,效果越明显。研究结果表明,DEHP处理对S.acuminatus的光合系统传递链和抗氧化系统有一定的影响,说明快速荧光动力方法能够应用于DEHP毒性效应的快速检测。
关键词
尖细栅藻
塑化剂
毒性效应
快速荧光动力曲线
光合系统
Keywords
Scenedesmus
a
cumin
a
tus
DEHP
Toxicologic
a
l effects
fast
chl
orophyll
fluorescence
induction
kinetics
Photosynthetic
a
ctivity
分类号
Q949.25 [生物学—植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氯化铯处理对菠菜叶片光系统Ⅱ活性的影响
6
作者
徐静
王超
伍勇
吴秀丽
马泽刚
机构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7期83-88,94,共7页
基金
自贡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2020YGJC10)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校级项目(CWKY-2020Y-05)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创新团队项目(CWKY-TD20-06)。
文摘
为进一步揭示Cs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机理,采用不同浓度的CsCl和石英砂培处理菠菜(Spinacia oleracea L.)幼苗,利用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分析手段,探究Cs胁迫后菠菜叶片光系统Ⅱ(PSII)的受损部位、受损程度及光合电子传递情况。结果表明,当CsCl处理浓度为1~5 mmol/L时,菠菜PSII反应中心供体侧放氧复合体(OEC)受到一定伤害,但不显著,与此同时,φ_(Po)、φ_(Eo)、Ψ_(o)参数值上升,说明低浓度处理下菠菜通过调节有活性的反应中心的开放程度升高,促使PSII光合活性增大,从而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当CsCl处理浓度大于10 mmol/L时,CsCl胁迫既损伤了菠菜叶片PSII供体侧OEC,同时也对PSII的反应中心和受体侧造成伤害,从而阻碍光合电子的传递。
关键词
铯
菠菜(Spin
a
ci
a
oler
a
ce
a
L.)
光合机构
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
JIP-测定
Keywords
cesium
spin
a
ch
photosynthetic m
a
chinery
fast
chl
orophyll
fluorescence
induction
kinetics
JIP-test
分类号
S636.1 [农业科学—蔬菜学]
Q945 [生物学—植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倍体枇杷与其四倍体和二倍体亲本光系统活性差异
被引量:
2
7
作者
刘明秀
王泓丁
张宇娜
张帮燕
刘松
李韵佳
党江波
何桥
梁国鲁
郭启高
机构
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西南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出处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7-48,共12页
基金
重庆市高校创新研究群体项目(CXQT19005)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201810635051)
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XDJK2019AA001,XDJK2020B058)。
文摘
为探寻三倍体枇杷光合作用效率及光系统活性的特点,于2018—2019年的3、7、12月,连续两年对两个杂交三倍体F_(1)代B431×GZ1和B431×GZ23,及其四倍体母本B431、二倍体父本GZ1、GZ23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OJIP曲线)进行了测定及JIP-test分析。结果表明:三倍体枇杷F_(1)代的Pn在3、7、12月均显著高于各自二倍体父本;但与四倍体母本在7月的差异不显著,在3、12月与四倍体母本的差异因杂交组合的不同而异,其光合差异主要与非气孔限制因素有关。同时,三倍体F1代与四倍体母本的大部分荧光参数差异不显著,但与二倍体父本相比,其光能的吸收(ABS/CSm)、捕获(TRo/CSm)能力强、热耗散(DIo/CSm)比例低,从而维持较高的电子传递性能(ETo/CSm)、促进PSⅡ与PSⅠ之间的电子传递(REo/CSm)、维持相对较高的性能指数(PIabs)及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因此,三倍体枇杷较强的光系统活性及调节能力是其具有较高光合效率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
枇杷
三倍体
净光合速率
光系统
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
Keywords
loqu
a
t
triploid
net photosynthetic r
a
te
photosystem
the
fast
chl
orophyll
fluorescence
induction
kinetics
分类号
S667.3 [农业科学—果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链格孢菌毒素对莱茵藻光系统Ⅱ的多重影响
刘玉晓
龚丽丽
刘芳
郭晶晶
许晓明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松树与杨树叶片叶绿素快相荧光动力学特征比较
邱念伟
周峰
王颖
侯元同
顾祝军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盐胁迫对不同抗盐性小麦叶片荧光诱导动力学的影响
刘家尧
衣艳君
张其德
《植物学通报》
CSCD
1998
5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分析逆境对PSⅡ影响的研究进展
张荣佳
任菲
白艳波
陈强
李雪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检测塑化剂对尖细栅藻的毒性效应
刘常青
谢慕
赵剑
周香君
付陶然
陈兰洲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氯化铯处理对菠菜叶片光系统Ⅱ活性的影响
徐静
王超
伍勇
吴秀丽
马泽刚
《湖北农业科学》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三倍体枇杷与其四倍体和二倍体亲本光系统活性差异
刘明秀
王泓丁
张宇娜
张帮燕
刘松
李韵佳
党江波
何桥
梁国鲁
郭启高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