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稳定性研究
1
作者 杨培培 张丽雯 +1 位作者 程钢 黄赵刚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2期60-62,共3页
目的为临床合理使用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商品名卡文)提供依据。方法将卡文3个腔室液体混匀(样品S1);再分别添加电解质(氯化钾和氯化钠,样品S2),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及脂溶性维生素,样品S3),多种微量元素(样品S4),以及上... 目的为临床合理使用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商品名卡文)提供依据。方法将卡文3个腔室液体混匀(样品S1);再分别添加电解质(氯化钾和氯化钠,样品S2),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及脂溶性维生素,样品S3),多种微量元素(样品S4),以及上述所有成分(样品S5)。分别于室温下放置0,4,8,12 h时测定混合液的pH、渗透压、不溶性微粒数,并考察乳剂粒径分布情况。结果样品S1-S5室温下放置12 h内外观无明显变化,pH为5.51~5.59;渗透压,S2为934~972 mOsmol/kg,S3为816~831 mOsmol/kg,S4为810~835 mOsmol/kg,S5为934~957 mOsmol/kg;不溶性微粒变化不明显;乳剂粒径分布集中在1~10 nm。结论在卡文中添加规定限度内的电解质、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对其pH、不溶性微粒、乳剂粒径等影响较小,但电解质对渗透压影响较大,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 电解质 维生素 配伍 稳定性
下载PDF
衰弱患者能量代谢改变及围术期干预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祥婷 林灵 史琪清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14-1217,共4页
衰弱是一种临床综合征,表现为机体多脏器功能逐渐下降,出现脆弱表型。衰弱患者应激抵抗能力减弱,术后多出现不良结局,包括认知功能下降、住院时间延长、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上升。由于衰弱是一个动态可逆的过程,因此,提倡在围术期采... 衰弱是一种临床综合征,表现为机体多脏器功能逐渐下降,出现脆弱表型。衰弱患者应激抵抗能力减弱,术后多出现不良结局,包括认知功能下降、住院时间延长、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上升。由于衰弱是一个动态可逆的过程,因此,提倡在围术期采取适当的优化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近年来研究表明能量代谢异常在衰弱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重点探讨衰弱患者在糖代谢、脂质代谢和氨基酸代谢方面的异常,以及围术期纠正衰弱患者能量代谢异常的重要性,旨在为降低围术期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弱 糖代谢 脂质代谢 氨基酸代谢 围术期
下载PDF
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复合型三腔袋产品仿制药药学研究的相关考虑
3
作者 张歆 王宏亮 +1 位作者 吴小飞 许真玉 《药学研究》 CAS 2024年第5期513-515,520,共4页
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复合型三腔袋产品是一种即开、即混、即用的“全合一”肠外营养液,临床可用于为轻到重度分解代谢且无法经胃肠道喂养、胃肠道喂养不足或胃肠道功能障碍的患者提供每天所需的能量、必需脂肪酸、氨基酸、电解质等。... 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复合型三腔袋产品是一种即开、即混、即用的“全合一”肠外营养液,临床可用于为轻到重度分解代谢且无法经胃肠道喂养、胃肠道喂养不足或胃肠道功能障碍的患者提供每天所需的能量、必需脂肪酸、氨基酸、电解质等。此类包装在平常存放时严格隔离三室,使用时在一定外力下打开,使三室相通,可避免在灭菌和贮藏过程中各组分间发生相互作用,增强药品稳定性,还可避免临床使用时造成的二次污染,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本文结合国内外指导原则的要求以及近年的审评经验,阐述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复合型三腔袋产品仿制药药学研究的一些考虑,旨在为后续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复合型三腔袋 仿制药 药学研究
下载PDF
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临床应用及相关用药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戴曼 秦守权 +1 位作者 杜宇 梁茂本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23年第3期254-257,共4页
目的:为临床正确应用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1400 mL)及相关药品提供参考。方法:对2022年1月~2022年6月住院患者443例计452份应用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1400 mL)的长期医嘱及相关用药进行点评分析。结果:452... 目的:为临床正确应用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1400 mL)及相关药品提供参考。方法:对2022年1月~2022年6月住院患者443例计452份应用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1400 mL)的长期医嘱及相关用药进行点评分析。结果:452份住院长期医嘱中,胃肠外科212份(46.90%);平均年龄(66.83±11.49)岁;≥61岁者326例(73.59%);危重症、中重度烧伤、围手术期和肿瘤患者未添加多种微量元素制剂421份(93.14%),添加维生素C注射液178份(39.38%),用药期间未监测肝肾功能109份(24.12%)。结论: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1400 mL)存在肝肾功能异常患者不适宜使用、缺少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营养素配比不能满足患者个体化要求等问题。临床药师应对该制剂的临床应用及相关用药医嘱进行适宜性审核,规范其合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外营养 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 评价
下载PDF
含水解乳清蛋白肠内营养制剂联合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肠外营养对胃癌腹腔灌注化疗患者营养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晨翠 王晓静 +1 位作者 林先萍 洪丽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6期616-620,共5页
目的观察含水解乳清蛋白肠内营养制剂联合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肠外营养对胃癌腹腔灌注化疗患者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腹腔灌注化疗的胃癌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目的观察含水解乳清蛋白肠内营养制剂联合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肠外营养对胃癌腹腔灌注化疗患者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腹腔灌注化疗的胃癌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在腹腔灌注化疗期间给予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肠外营养干预,观察组4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含水解乳清蛋白肠内营养制剂进行营养干预。比较两组体质量指数(体重指数)、上臂周围、75%能量和蛋白达标率、营养指标的差异,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和住院时间,同时采用NRS 2002筛查营养风险。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体重指数较治疗前升高,总蛋白、血红蛋白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上臂周围、75%能量和蛋白达标率、白蛋白、转铁蛋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蛋白、体重指数、上臂周围、75%能量和蛋白达标率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总蛋白、血红蛋白、转铁蛋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体重指数、上臂周围、总蛋白、血红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为(21.93±1.05)kg/m^(2)、(28.03±2.11)cm、(67.23±2.32)、(127.41±4.55)、(36.89±4.02)、(2.68±0.21)g/L,均高于对照组[(21.08±1.23)kg/m^(2)、(27.11±2.14)cm、(64.12±3.26)、(123.69±4.45)、(34.56±2.33)、(2.48±0.29)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NRS 2002筛查发现,观察组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比率为12.50%,低于对照组(2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6.25%vs.1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6.01±1.78)d,短于对照组[(18.52±2.2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水解乳清蛋白肠内营养制剂联合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肠外营养用于胃癌腹腔灌注化疗可改善营养指标,降低营养风险,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解乳清蛋白 肠内营养制 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 肠外营养 胃癌 腹腔灌注化疗
下载PDF
阴离子交换色谱-积分脉冲安培检测法分离测定氨基酸注射液中的氨基酸和葡萄糖 被引量:51
6
作者 于泓 丁永胜 牟世芬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98-402,共5页
用阴离子交换色谱 积分脉冲安培检测法测定了氨基酸注射液中 1 7种氨基酸和葡萄糖。研究了氨基酸和葡萄糖在阴离子交换色谱中的保留行为。采用了优化的水、NaOH和NaAc三元梯度淋洗条件。在优化的梯度淋洗条件和积分脉冲安培检测条件下 ... 用阴离子交换色谱 积分脉冲安培检测法测定了氨基酸注射液中 1 7种氨基酸和葡萄糖。研究了氨基酸和葡萄糖在阴离子交换色谱中的保留行为。采用了优化的水、NaOH和NaAc三元梯度淋洗条件。在优化的梯度淋洗条件和积分脉冲安培检测条件下 ,氨基酸和葡萄糖的检出限为 0 3pmol~ 1 0 3pmol,线性范围约为 2个数量级。样品加标回收率为 88 3 %~ 1 0 4 6 %。方法简单、灵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 测定 氨基酸注射液 阴离子交换色谱 积分脉冲安培检测 氨基酸 葡萄糖
下载PDF
积极肠外营养支持方案在胎龄<34周早产儿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7
作者 申玉洁 张先红 +5 位作者 李潇然 匡安迪 范娟 付利珍 李禄全 吴利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2-177,共6页
目的探讨积极肠外营养支持方案(高初始剂量氨基酸和脂肪乳)在胎龄<34周早产儿肠外营养中的近期疗效及耐受情况。方法根据早期应用氨基酸和脂肪乳剂量不同,将2019年5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生后24小时内入院、胎龄<34周138例早产儿随... 目的探讨积极肠外营养支持方案(高初始剂量氨基酸和脂肪乳)在胎龄<34周早产儿肠外营养中的近期疗效及耐受情况。方法根据早期应用氨基酸和脂肪乳剂量不同,将2019年5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生后24小时内入院、胎龄<34周138例早产儿随机分2组。积极肠外营养组69例,氨基酸自2.5 g/(kg·d)始,逐日增加1.0 g/(kg·d),达4 g/(kg·d)并维持;脂肪乳自2.0 g/(kg·d)始,逐日增加0.5~1.0 g/(kg·d),达3.5 g/(kg·d)并维持。常规肠外营养组69例,氨基酸自2 g/(kg·d)始,逐日增加0.5 g/(kg·d),总量不超过4 g/(kg·d)。脂肪乳自1 g/(kg·d)始,总量不超过3 g/(kg·d)并维持。同时实施常规的其他肠内外营养支持方案。结果积极肠外营养组早产儿生后第1、2、3周体质量增长值均高于常规肠外营养组,肠外营养时间、达到全肠道喂养日龄短于常规肠外营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积极肠外营养组乳糖不耐受和呼吸暂停比例低于常规肠外营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仅血尿素氮水平在生后24小时和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在第2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积极肠外营养组低于常规肠外营养组。结论胎龄<34周早产儿在生后24小时内同时给予高剂量氨基酸与脂肪乳的积极肠外营养安全有效,可显著减少肠外营养使用时间并促进近期体质量增长,且未增加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脂肪乳 肠外营养 早产儿
下载PDF
一氧化氮及其对营养物质代谢的调节 被引量:4
8
作者 郑萍 田刚 +3 位作者 毛湘冰 余冰 张克英 陈代文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93-900,共8页
一氧化氮是由一氧化氮合成酶以精氨酸为底物合成的重要细胞信号分子,不仅是脉管系统中重要的内皮衍生因子,而且在营养物质代谢调控上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氧化氮参与葡萄糖、脂肪、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代谢调控。细胞中一氧化氮的合成速率... 一氧化氮是由一氧化氮合成酶以精氨酸为底物合成的重要细胞信号分子,不仅是脉管系统中重要的内皮衍生因子,而且在营养物质代谢调控上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氧化氮参与葡萄糖、脂肪、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代谢调控。细胞中一氧化氮的合成速率可通过各种途径控制精氨酸的有效性及一氧化氮合成酶的辅助因子来调节,通过调节一氧化氮的合成可以调节营养物质的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葡萄糖 氨基酸 脂肪 代谢
下载PDF
4种胃肠外营养输注方式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7
9
作者 周训平 周厚秀 +1 位作者 汤勇 伍晗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9年第5期319-320,共2页
目的观察4种胃肠外营养输注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附属医院骨科、普通外科、泌尿科、肝胆科和ICU200例进行胃肠外营养的患者,采取问卷形式,搜集病人胃肠外营养的方式并按此方式分为4组,分别为输注三升袋营养液者50例(对照组),单独... 目的观察4种胃肠外营养输注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附属医院骨科、普通外科、泌尿科、肝胆科和ICU200例进行胃肠外营养的患者,采取问卷形式,搜集病人胃肠外营养的方式并按此方式分为4组,分别为输注三升袋营养液者50例(对照组),单独输注脂肪乳和氨基酸者50例(A组),输注卡文者50例(B组),输注克灵麦者50例(C组),观察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并进行数据统计和临床效果比较。结果200例进行胃肠外营养的患者中,A、B、C组均有不同程度不良反应,对照组几乎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三升袋营养液明显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操作方便,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外营养 脂肪乳 氨基酸 三升袋营养液
下载PDF
凝胶法测定脂肪乳(10%)/氨基酸(15)/葡萄糖(20%)注射液中的细菌内毒素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文佳 陈志明 +3 位作者 张纳敏 周梦颖 何华红 李薇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2576-2578,共3页
目的:采用凝胶法测定脂肪乳(10%)/氨基酸(15)/葡萄糖(20%)注射液中的细菌内毒素。方法:依据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项下凝胶法,通过干扰试验确定样品最大有效稀释倍数,并进行方法学验证;将检测结果与... 目的:采用凝胶法测定脂肪乳(10%)/氨基酸(15)/葡萄糖(20%)注射液中的细菌内毒素。方法:依据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项下凝胶法,通过干扰试验确定样品最大有效稀释倍数,并进行方法学验证;将检测结果与显色基质法比较。结果:凝胶法中供试品溶液稀释24倍或以下时对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的凝集反应无干扰作用,而显色基质法则为稀释76倍或以下。结论:凝胶法可用于脂肪乳(10%)/氨基酸(15)/葡萄糖(20%)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乳(10%)/氨基酸(15)/葡萄糖(20%)注射液 细菌内毒素 凝胶法 干扰试验 显色基质法
下载PDF
静脉营养对重症脓毒症患者血氨基酸谱及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方雪玲 章云涛 +2 位作者 方强 卢阳珍 傅素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98-302,共5页
目的:探讨重症脓毒症患者游离氨基酸谱、免疫功能的变化及氨基酸静脉营养对游离氨基酸谱、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05年2月~10月收治本院ICU的40例重症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葡萄糖注射液+20%中长链脂肪乳剂250ml/d,氨基... 目的:探讨重症脓毒症患者游离氨基酸谱、免疫功能的变化及氨基酸静脉营养对游离氨基酸谱、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05年2月~10月收治本院ICU的40例重症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葡萄糖注射液+20%中长链脂肪乳剂250ml/d,氨基酸组给予葡萄糖注射液+20%中长链脂肪乳剂250ml+8.5%复方氨基酸注射液750~1000ml/d,3d后测定血游离氨基酸、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同时测得20名健康人的数值作为对照。结果:对照组患者血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丙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组氨酸、脯氨酸及甘氨酸值低于健康人组,氨基酸组患者大部分氨基酸值得到提高,但丙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组氨酸和脯氨酸仍低于健康人组;两组患者的苏氨酸、半胱氨酸及苯丙氨酸/酪氨酸比值均高于健康人组,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族氨基酸的比值均低于健康人组。对照组IgM、补体C3、C4均低于健康人组,氨基酸组IgM和补体C3、C4均高于对照组,但IgM仍低于健康人组。结论:脓毒血症患者大部分血游离氨基酸水平低于健康人,同时存在氨基酸代谢障碍;补充氨基酸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及大部分血氨基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治疗 氨基酸类/治疗应用 脂肪乳剂 静脉注射用 胃肠外营养 免疫球蛋白类/分析 补体3/分析
下载PDF
我院肠外营养临床应用评价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正军 孙晓杰 《中国药师》 CAS 2015年第3期456-458,共3页
目的:尝试建立基层医院肠外营养(PN)临床合理应用评价方法。方法:收集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的使用病例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病例资料的完整性,评价配伍用药情况,计算基础代谢值(BMR)并作相关评估。结果:营养风险评估基本参数... 目的:尝试建立基层医院肠外营养(PN)临床合理应用评价方法。方法:收集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的使用病例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病例资料的完整性,评价配伍用药情况,计算基础代谢值(BMR)并作相关评估。结果:营养风险评估基本参数不全的病例占66.7%,各病例疗程差异显著但用量无差别,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非蛋白热卡占个体BMR比例,平均值为72.1%(S=8.9)。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配伍用药中加入氯化钾注射液的病例占63.0%,其中70.6%超推荐剂量;加入丙氨酰谷氨酰胺的病例为62.9%,用量全部超推荐剂量。结论:本院PN应用中营养风险评估基本缺失,合理的个体化方案制订水平与指南要求有较大差距,建议医院临床药师在PN应用方面加大相关监测评价等工作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外营养 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 营养风险评估
下载PDF
注射用肌氨肽苷与不同输液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声传 周芬 刘美彤 《中国药师》 CAS 2016年第7期1391-1395,共5页
目的:考察注射用肌氨肽苷与不同输液配伍后的稳定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考察注射用肌氨肽苷分别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溶液在0,0.5,1,2,4,8 h时的外观、p H、不溶性微... 目的:考察注射用肌氨肽苷与不同输液配伍后的稳定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考察注射用肌氨肽苷分别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溶液在0,0.5,1,2,4,8 h时的外观、p H、不溶性微粒数及次黄嘌呤和多肽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不同配物溶液均为澄明液体,p H无明显变化,次黄嘌呤和多肽的含量均符合要求。与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时,≥10μm的不溶性微粒数最少,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规定,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和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时,个别时间点的≥10μm不溶性微粒数不符合规定;各配伍溶液≥25μm的不溶性微粒数均符合规定。结论:注射用肌氨肽苷最适配伍溶媒为10%葡萄糖注射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肌氨肽苷 0.9%氯化钠注射液 5%葡萄糖注射液 10%葡萄糖注射液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配伍稳定性
下载PDF
肿瘤专科医院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临床使用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阳 顾海娟 +6 位作者 陆海敏 郭小红 卫榕 夏娴娴 徐艳艳 梅丹 倪美鑫 《海峡药学》 2019年第10期126-128,共3页
目的对肿瘤专科医院使用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的患者进行分析与点评,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95份使用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的病例,从适应症,总能量及配伍用药等方面对应用合理性进行考查。结... 目的对肿瘤专科医院使用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的患者进行分析与点评,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95份使用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的病例,从适应症,总能量及配伍用药等方面对应用合理性进行考查。结果用药合理率为64.2%,适应症合理率为87.3%,总能量合理率占87.9%,营养配比及配伍用药基本合理。结论临床药师应在肠外营养方面加强相关监测工作,规范合理用药,提高药学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 肠外营养 肿瘤患者 药学服务
下载PDF
有关早产儿早期临床营养支持的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秋枫 夏雷 刘丽 《中南药学》 CAS 2017年第8期1168-1173,共6页
肠外营养是早产儿营养支持的重要途径,对于早产儿的生存和生长具有重要意义。但相关指南对早产儿静脉营养的推荐量与临床实际使用的氨基酸、维生素、多种微量元素注射剂各组分用量存在差异。本文通过对比和文献综述,发现《中国新生儿营... 肠外营养是早产儿营养支持的重要途径,对于早产儿的生存和生长具有重要意义。但相关指南对早产儿静脉营养的推荐量与临床实际使用的氨基酸、维生素、多种微量元素注射剂各组分用量存在差异。本文通过对比和文献综述,发现《中国新生儿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指南》的缺陷,旨在为相关指南的修订和本领域的其他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氨基酸 微量元素 维生素 脂肪乳 临床营养支持
下载PDF
20AA复方氨基酸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输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唐雯 刘重阳 +5 位作者 何燕 彭安国 兰春慧 陈东风 胡辂 周世亮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0年第4期55-56,共2页
目的了解葡萄糖注射液在减少20AA复方氨基酸输注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的作用。方法接受20AA复方氨基酸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40例(肝功A级),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42.5±12.2岁。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输... 目的了解葡萄糖注射液在减少20AA复方氨基酸输注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的作用。方法接受20AA复方氨基酸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40例(肝功A级),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42.5±12.2岁。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输注氨基酸组(n=20)及氨基酸和葡萄糖混合输注组(n=20),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单纯输注氨基酸组发生各种不良反应8例,其中心悸3例,出汗3例,头痛1例,局部反应(包括输注静脉肿胀、压痛、条索感等)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40%;氨基酸与葡萄糖混合输入组发生各种不良反应2例,其中心悸1例,头痛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卡方检验,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0,P=0.028)。结论20AA复方氨基酸与葡萄糖的混合输注能有效减少单纯输注氨基酸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这将使复方氨基酸的应用更加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氨基酸 输液 葡萄糖
下载PDF
积极肠外营养支持方案在胎龄小于34周早产儿中的远期效果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蒋仁荟 申玉洁 +2 位作者 刘晓晨 李禄全 程茜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21-1227,共7页
目的探讨应用积极肠外营养支持方案在胎龄小于34周早产儿肠外营养中的远期疗效。方法根据早期应用脂肪乳和氨基酸剂量的不同,将2019年5~12月收治的生后24 h内入院、胎龄小于34周的早产儿分为积极肠外营养组和常规肠外营养组,每组各50例... 目的探讨应用积极肠外营养支持方案在胎龄小于34周早产儿肠外营养中的远期疗效。方法根据早期应用脂肪乳和氨基酸剂量的不同,将2019年5~12月收治的生后24 h内入院、胎龄小于34周的早产儿分为积极肠外营养组和常规肠外营养组,每组各50例,分别收集两组早产儿在随访6个月和13个月时的体格指标及Gesell发育量表测定值。结果6月龄时,积极肠外营养组早产儿(n=46)在大运动、精细运动、个人-社会性行为3个能区的发育商均显著高于常规肠外营养组(n=34)(P<0.05);13月龄时,积极肠外营养组早产儿(n=25)在适应性行为、大运动、个人-社会性行为3个能区的发育商均显著高于常规肠外营养组(n=19)(P<0.05)。两组患儿在整个随访过程中的体重、身长、头围等体格发育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生后24 h内给予胎龄小于34周早产儿含高剂量脂肪乳和氨基酸的积极肠外营养支持策略可显著改善其远期神经系统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外营养 氨基酸 脂肪乳 神经系统发育 早产儿
下载PDF
早产儿早期强化静脉营养的临床研究
18
作者 何冉 李晓兰 于晗澍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第1期13-15,96,共4页
目的探讨早产儿早期强化静脉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早产儿随机分为强化组46例,对照组42例.强化组24h内给予氨基酸和脂肪乳,初始量各为1.0g/(kg·d),以后每天各增加1.0g/(kg·d),氨基酸最大剂量3.0g/kg·d,... 目的探讨早产儿早期强化静脉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早产儿随机分为强化组46例,对照组42例.强化组24h内给予氨基酸和脂肪乳,初始量各为1.0g/(kg·d),以后每天各增加1.0g/(kg·d),氨基酸最大剂量3.0g/kg·d,脂肪乳最大剂量3~3.5g/(kg·d);对照组42例,生后第3天静脉应用氨基酸,以后每天增加O.5g/(kg·d),最大剂量3.0g/(kg·d),生后第4天开始用脂肪乳,初始量0.5g/(kg·d),以后每天增加0.5g/(kg·d),最大剂量3.0g/(kg·d).除静脉营养方式不同外,其它治疗均相同。营养液采用“全合一”方式,经外周静脉24h均匀输入。比较两组患儿营养支持9天后胆红素、尿素氮、甘油三脂、血糖等血生化指标和相关并发症、住院期间存活者的静脉营养时间、体重增长、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患儿胆红素、尿素氮、甘油三脂、血糖等血生化指标和相关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强化组患儿与对照组相比,强化组体重增长(g)高于对照组[(31.9±8.3)g/d比(20.9±7.5)g/dP〈0.01],静脉营养时间及住院时间(天)短于对照组【(8.9±3.50)比(12.8±4.0),(18.1±9.6)比(24.9±10.4)1,差异均有显著性;两组均无静脉炎、氮质血症及高胆红素血症及肝肾功能损害。结论早期强化静脉营养可以改善早产儿氮质平衡,加速体重增长,缩短静脉营养及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未增加静脉营养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静脉营养 氨基酸 脂肪乳 并发症
下载PDF
营养与肝再生 被引量:2
19
作者 姬静 李荣山 +1 位作者 任锋 时红波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523-526,共4页
营养是机体从外界摄取食物,利用其所含有的营养素维持生命活动的过程。机体通过摄取食物与外界环境发生联系,并通过对营养素的有效利用来维持自身结构完整和内环境的稳定。机体营养状况与肝脏关系密切,肝脏是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器官... 营养是机体从外界摄取食物,利用其所含有的营养素维持生命活动的过程。机体通过摄取食物与外界环境发生联系,并通过对营养素的有效利用来维持自身结构完整和内环境的稳定。机体营养状况与肝脏关系密切,肝脏是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器官,参与来自体内和体外的营养物质代谢及非营养物质的生物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再生 营养 葡萄糖 脂肪 氨基酸
下载PDF
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对消化系统肿瘤切除术后血糖水平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梅香 郭伟华 张其相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1年第5期56-60,共5页
目的:研究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对消化系统肿瘤切除术后血糖水平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肿瘤科收治的90例行消化道系统肿瘤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营养输注内容物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 目的:研究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对消化系统肿瘤切除术后血糖水平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肿瘤科收治的90例行消化道系统肿瘤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营养输注内容物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患者术后输注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对照组患者术后输注常规配制的高氮、高热量营养袋。对比两组术后一般情况(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KPS评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2、7天营养水平[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转铁蛋白(TRF)、前白蛋白(PA)]、血糖变化[空腹血糖(FPG)]、肝功能变化[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7天FPG水平低于术后2天,且低于对照组术后7天水平(P<0.05)。两组术后7天AST、ALT、ALP水平高于术后2天(P<0.05);两组术后7天AST、ALT、ALP水平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20.00%)低于对照组(40.00%,P<0.05)。结论: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能有效控制消化系统肿瘤切除术后血糖水平,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 消化系统肿瘤 术后营养支持 血糖水平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