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生FAT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会 单雷 +4 位作者 李新国 郭峰 孟静静 万书波 彭振英 《山东农业科学》 2018年第6期19-26,共8页
酰基-ACP硫酯酶(fatty acyl-ACP thioesterase,FAT)是控制植物种子油脂合成的关键酶,根据其氨基酸序列和底物特异性不同可分为FATA和FATB两类。为了更深入了解花生FAT(Ah FAT)的特点与功能,本研究对Ah FAT家族基因进行了全基因组生物信... 酰基-ACP硫酯酶(fatty acyl-ACP thioesterase,FAT)是控制植物种子油脂合成的关键酶,根据其氨基酸序列和底物特异性不同可分为FATA和FATB两类。为了更深入了解花生FAT(Ah FAT)的特点与功能,本研究对Ah FAT家族基因进行了全基因组生物信息学分析。在花生基因组中共有20个FAT基因,不均匀分布在2个基因组的12条染色体上。20个Ah FATs可以分为Ah FATA和Ah FATB两个亚家族,Ah FATA亚家族有2个基因,Ah FATB亚家族有18个基因。Ah FATA家族基因具有6或8个外显子,Ah FATB家族基因结构较为复杂,外显子数目5~8个;Ah FATs都不具有跨膜结构域但是都具有保守的Acyl-ACP_TE结构域。对Ah FAT家族基因进行可变剪接分析,发现只有少数发生了可变剪接,且具有组织特异性。对Ah FATs表达模式分析的结果显示,Ah FATAs和Ah FATBs都在种子发育后期表达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酰基载体蛋白硫酯酶(fat) 可变剪接 表达模式
下载PDF
NIDDM家族史与儿童肥胖及血压间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欧阳凤秀 王文英 +2 位作者 沈福民 汪玲 王震维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1999年第2期84-85,119,共3页
目的 为研究NIDDM 家族史与儿童肥胖度、体脂分布及血压的关系。 方法 我们对1 608 名7~13 岁儿童进行NIDDM 家族史( 上、下三代) 调查及儿童形态指标、血压的测量。 结果 儿童NIDDM 家族史阳性率17 ... 目的 为研究NIDDM 家族史与儿童肥胖度、体脂分布及血压的关系。 方法 我们对1 608 名7~13 岁儿童进行NIDDM 家族史( 上、下三代) 调查及儿童形态指标、血压的测量。 结果 儿童NIDDM 家族史阳性率17 .41 % ;有NIDDM 家族史儿童与无NIDDM 家族史儿童相比,体块指数(BMI) 更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5) ;体重更重、更为肥胖;两组儿童体脂分布类型及血压差别无显著性。 结论 儿童肥胖与NIDDM 相关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DDM 家族史 儿童 肥胖度 血压 糖尿病
下载PDF
儿童肥胖度、体脂分布与贫血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欧阳凤秀 王文英 王震维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599-600,共2页
目的 以探讨儿童肥胖度、体脂分布与贫血的关系。方法 对上海市 5 43名 7~ 10岁儿童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皮褶厚度、血红蛋白含量的测量和检测。结果 发现 :不同肥胖度的各组间血红蛋白含量均值及贫血率差别无显著性 ;肥胖组与... 目的 以探讨儿童肥胖度、体脂分布与贫血的关系。方法 对上海市 5 43名 7~ 10岁儿童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皮褶厚度、血红蛋白含量的测量和检测。结果 发现 :不同肥胖度的各组间血红蛋白含量均值及贫血率差别无显著性 ;肥胖组与非肥胖组相比 ,BMI、F %、lBM、TPR、SUM有显著性差别 ,而血红蛋白值无显著性差别 ;非肥胖组儿童 ,体脂含量F %、TPR中心型体脂分布者均明显高于非中心型体脂分布者 ,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但血红蛋白含量在两组间也无显著性差别。结论 BMI、F %、LBM、 TPR 、SUM与肥胖有关 ;非肥胖组 ,F %、TPR与中心型体脂分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贫血 肥胖度 体脂分布
下载PDF
北京油鸡体脂分布及沉积规律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付睿琦 赵桂苹 +3 位作者 刘冉冉 郑麦青 陈继兰 文杰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65-1472,共8页
本试验以北京油鸡为素材,对不同生长阶段体脂分布和沉积规律进行初步研究,旨在为家禽生产和脂类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试验选用1日龄北京油鸡(公雏)130只,基础饲粮饲养,试验期24周。结果显示:1)脂肪在肌肉、腹部、皮下的沉积量随着... 本试验以北京油鸡为素材,对不同生长阶段体脂分布和沉积规律进行初步研究,旨在为家禽生产和脂类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试验选用1日龄北京油鸡(公雏)130只,基础饲粮饲养,试验期24周。结果显示:1)脂肪在肌肉、腹部、皮下的沉积量随着饲养时间的延长而极显著增加(P<0.01)。2)8周前,脂肪在肌肉中的沉积率显著下降(P<0.05),8~14周显著上升(P<0.05)。3)脂肪在皮下、肌肉、血液中的沉积比在腹部沉积得早,但在腹部沉积得快,沉积量大。4)出雏时,脂肪在血液和肌肉中的含量显著高于出雏后(P<0.05)。5)活体重、肝脏重与腹脂重在各部位沉积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由此可见,北京油鸡体内脂肪沉积在血液、肌肉和皮下的沉积早于腹部,体成熟后脂肪沉积量和沉积率都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脂 沉积规律 北京油鸡 屠体性能
下载PDF
高低芥酸油菜品种发育籽粒脂肪酸积累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欣 袁春新 +3 位作者 王学军 汪凯华 王显生 麻浩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7-131,148,共6页
以甘蓝型油菜低芥酸品种秦油7号和高芥酸品种中油821为材料,对油菜籽粒发育过程中主要脂肪酸的积累模式进行研究,并分析高低芥酸品种间脂肪酸积累的差异及各种脂肪酸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根据7种主要脂肪酸在种子发育过程中的积累模... 以甘蓝型油菜低芥酸品种秦油7号和高芥酸品种中油821为材料,对油菜籽粒发育过程中主要脂肪酸的积累模式进行研究,并分析高低芥酸品种间脂肪酸积累的差异及各种脂肪酸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根据7种主要脂肪酸在种子发育过程中的积累模式,可将它们分成两类:一类为棕榈酸、硬脂酸、亚油酸、亚麻酸,其积累主要集中在种子发育早期;而油酸、二十碳烯酸和芥酸可归为另一类,其积累主要集中在种子发育后期。两个品种在棕榈酸、硬脂酸、亚油酸、亚麻酸、油酸以及油份积累模式上基本一致,但在油酸、二十碳烯酸和芥酸的积累量上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芥酸品种 脂肪酸 脂肪 积累模式 差异
下载PDF
大豆籽粒蛋白质与脂肪积累方式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刘晓冰 王光华 +2 位作者 金剑 杨恕平 李艳华 《生态农业研究》 CSCD 1999年第4期5-8,共4页
利用3个不同蛋白质含量的大豆品种(系)研究了鼓粒(R_5)期至成熟期籽粒脂肪和蛋白质的积累方式。结果表明,各品种脂肪相对含量积累的高峰期均出现在鼓粒期后30d,品种间积累方式略有差异,低蛋白含量品种(系)初期的脂肪积累能力很低;品种... 利用3个不同蛋白质含量的大豆品种(系)研究了鼓粒(R_5)期至成熟期籽粒脂肪和蛋白质的积累方式。结果表明,各品种脂肪相对含量积累的高峰期均出现在鼓粒期后30d,品种间积累方式略有差异,低蛋白含量品种(系)初期的脂肪积累能力很低;品种间蛋白质积累方式和积累高峰明显不同;同一品种单粒脂肪和蛋白质绝对含量积累方式相似;高蛋白质含量品种单粒脂肪和蛋白质绝对含量积累主要受粒重变化曲线的影响,而低蛋白含量品种还受两者相对含量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脂肪 蛋白质 积累方式
下载PDF
BmLSP基因启动子驱动DsRed在转基因家蚕中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邓党军 徐汉福 +2 位作者 王峰 马三垣 夏庆友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0-205,共6页
家蚕幼虫血清蛋白(BmLSP)是由脂肪体细胞合成的一种贮藏蛋白,是研究家蚕幼虫期发育调控的理想靶标。基于家蚕基因组数据,克隆了BmLSP基因5'端侧翼区~1.6 kb的调控序列,构建成以红色荧光蛋白基因DsRed为报告基因的pig-gyBac表达载... 家蚕幼虫血清蛋白(BmLSP)是由脂肪体细胞合成的一种贮藏蛋白,是研究家蚕幼虫期发育调控的理想靶标。基于家蚕基因组数据,克隆了BmLSP基因5'端侧翼区~1.6 kb的调控序列,构建成以红色荧光蛋白基因DsRed为报告基因的pig-gyBac表达载体并进行转基因注射,在个体水平上验证该启动子的特性。结果表明:BmLSP-DsRed表达框以单拷贝形式整合至家蚕基因组;DsRed在转基因家蚕脂肪体中特异转录表达,其时期表达特征与BmLSP基因基本一致,随发育阶段的不同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即幼虫期表达,但1龄、2龄眠期不表达,3龄、4龄眠期有微弱表达,上蔟后表达量逐渐降低直至化蛾阶段消失。提示BmLSP可能通过其启动子区的特异元件受激素的精确调控而行使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BmLSP启动子 转基因 脂肪体 表达特征
下载PDF
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血脂紊乱的相关性 被引量:33
8
作者 张云飞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26-628,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不同中医证型与血脂紊乱的相关性以探索高血压病中医辨证的客观化指标。方法收集111例住院高血压病患者,设计调查表,准确填写临床资料,并以2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由两名中级以上职称的医师根据有关高血压病的中医证候...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不同中医证型与血脂紊乱的相关性以探索高血压病中医辨证的客观化指标。方法收集111例住院高血压病患者,设计调查表,准确填写临床资料,并以2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由两名中级以上职称的医师根据有关高血压病的中医证候标准进行辨证,得出辨证结论。对试验组不同证型之间及试验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的血脂紊乱,尤以胆固醇(TC)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最明显(P<0.05或P<0.01)。在试验组各证型的比较中,痰湿壅盛型HDL-C降低最明显。阴阳两虚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明显。结论血清甘油三酯(TG)升高和HDL-C降低可以作为痰湿壅盛证辨证的客观化指标;LDL-C升高可以作为阴阳两虚证辨证的客观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中医证型 血脂 辨证客观化
下载PDF
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特征分析(附40例报告) 被引量:14
9
作者 孔文 张进 +9 位作者 董柏君 黄吉炜 陈勇辉 陈海戈 陈奇 薛蔚 周立新 薄隽杰 刘东明 黄翼然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399-402,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40例术前诊断为肾癌的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影像学特征,以期提高肾脏肿瘤的诊断准确率,减少过度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术前影像学诊断为肾癌的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评价CT平扫及增强后三期扫描中肿瘤的大小... 目的通过分析40例术前诊断为肾癌的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影像学特征,以期提高肾脏肿瘤的诊断准确率,减少过度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术前影像学诊断为肾癌的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评价CT平扫及增强后三期扫描中肿瘤的大小、位置、强化模式、强化程度、是否伴有钙化等。结果肿瘤最大径1.6~7.9(3.48±1.68)cm;38例表现为实性占位,2例表现为囊实性占位(BosniakⅣ型);1例肿瘤伴有钙化;就强化程度而言,13例表现为轻度强化,18例表现为中度强化,9例表现为明显强化;就强化模式而言,28例表现为延迟强化,12例表现为非延迟强化;10例表现为不均匀强化,30例表现为均匀强化。结论 CT强化程度,强化模式及特殊征象在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CT 强化模式 强化程度
下载PDF
池塘养殖条件下当年口虾蛄生长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年国 潘桂平 周文玉 《中国农学通报》 2020年第32期147-152,共6页
为了了解口虾蛄在池塘养殖条件下的生长规律,并为其规模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在水温15℃~31℃条件下,通过测量体重、体长等指标,对当年口虾蛄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30日龄口虾蛄经100天培育后,体长从(8.20±0.45)cm增... 为了了解口虾蛄在池塘养殖条件下的生长规律,并为其规模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在水温15℃~31℃条件下,通过测量体重、体长等指标,对当年口虾蛄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30日龄口虾蛄经100天培育后,体长从(8.20±0.45)cm增至(11.79±0.67)cm,日均增长0.036 cm,体重从(7.14±1.17)g增至(20.54±3.44)g,日均增重0.134 g。(2)当年口虾蛄的体重与体长的拟合方程为W=0.016L2.879(R2=0.978),其b值接近于3;体长、体重与养殖日龄的最佳方程均为指数函数。(3)当年口虾蛄的肥满度在30日龄时最高,90日龄最低,肥满度与养殖水温没有明显相关关系;在水温23℃以上时,口虾蛄的瞬时增长率、瞬时增重率指标逐渐升高并在90日龄达到最大值。综上所述,口虾蛄在池塘养殖条件下生长效果良好,其体长与体重的生长基本同步,适宜进行规模化人工养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虾蛄 池塘养殖 生长特性 水温 肥满度 生长式型
下载PDF
不同饮食结构对围绝经期妇女人体成分和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潘芳 朱玲玲 王宏星 《广西医学》 CAS 2021年第6期690-694,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饮食结构对围绝经期女性人体成分和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03名围绝经期女性的实验室检测资料及膳食调查资料。根据膳食调查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高能量摄入组(A组,n=26)、单纯高脂肪摄入组(B组,n=53)、单纯高碳水化... 目的分析不同饮食结构对围绝经期女性人体成分和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03名围绝经期女性的实验室检测资料及膳食调查资料。根据膳食调查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高能量摄入组(A组,n=26)、单纯高脂肪摄入组(B组,n=53)、单纯高碳水化合物摄入组(C组,n=97)、单纯高蛋白摄入组(D组,n=27)、正常能量及正常三大产能营养素比例摄入组(E组,n=78)、低能量摄入组(F组,n=22)。比较6组女性的体质指数、人体成分(包括体脂率、内脏脂肪情况以及肌肉、水分、无机盐含量)、糖代谢指标及跟骨骨密度。结果 (1)与E组比较,A、B、C的体质指数、体脂率、内脏脂肪面积/身高、体脂率超标率、内脏脂肪超标率均升高,而F组体质指数、体脂率超标率、内脏脂肪超标率均降低(均P<0.05)。A、B、C、F组肌肉含量/身高、水分含量/身高均较E组降低,D组无机盐含量/身高较E组降低(均P<0.05)。(2)与E组比较,A、C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OGTT后2 h血糖和胰岛素、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均升高,而F组以上指标均降低(均P<0.05)。(3)D、F组跟骨骨密度值均小于E组(均P<0.05)。结论对于围绝经期妇女,以高能量、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为主的膳食摄入结构均有可能引起体内脂肪蓄积、肌肉减少,影响糖代谢情况,尤其是高能量及高碳水化合物摄入更应该引起重视;高蛋白摄入短期内可控制血糖,但长期可能会导致无机盐丢失及骨密度降低;低能量摄入不利于肌肉量维持;正常能量及正常三大产能营养素比例摄入对于血糖稳定更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饮食结构 脂肪代谢 糖代谢 人体成分 骨密度
下载PDF
膳食因素对北京市某村中老年人高血压发病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佳 洪忠新 +3 位作者 武力 丁冰杰 毕研霞 顾中一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7年第2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北京市某村中老年人膳食因素对高血压发病的影响。方法:选取北京市某村村民84例作为研究对象,测量血压、人体指标及生化指标,调查膳食情况,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血压患病率高达82.1%。高血压组和血压正常组体脂含量... 目的:探讨北京市某村中老年人膳食因素对高血压发病的影响。方法:选取北京市某村村民84例作为研究对象,测量血压、人体指标及生化指标,调查膳食情况,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血压患病率高达82.1%。高血压组和血压正常组体脂含量、上臂肌围、营养素摄入比例、甘油三酯有显著性差异;碳水化合物摄入比例与体脂含量、甘油三酯、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与上臂肌围呈负相关;蛋白质和脂肪摄入比例与体脂含量、甘油三酯、胰岛素抵抗指数呈负相关,与上臂肌围呈正相关;胰岛素抵抗指数与体脂含量、甘油三酯呈正相关,与上臂肌围呈负相关。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质、脂肪摄入比例通过影响体脂含量、上臂肌围及甘油三酯水平,引起胰岛素抵抗水平改变。结论: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质和脂肪摄入比例的饮食模式可能通过影响体脂含量和血浆甘油三酯水平,引起机体胰岛素抵抗,从而导致血压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膳食模式 体脂含量 甘油三酯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营养变迁模型体脂变化及与骨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素星 姚丽霞 +2 位作者 邵伟华 吕彩霞 杨爽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61-268,共8页
目的 观察能量限制后不同饮食模式重饲的营养变迁模型体脂的改变以及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关系。方法 8周龄雄性 SD 大鼠分为正常饮食(normal chow for 4/12 weeks, NC4/NC12)组、限制饮食(calorie restriction for 4 w... 目的 观察能量限制后不同饮食模式重饲的营养变迁模型体脂的改变以及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关系。方法 8周龄雄性 SD 大鼠分为正常饮食(normal chow for 4/12 weeks, NC4/NC12)组、限制饮食(calorie restriction for 4 weeks,R4)组、限食后普通饮食重饲(RN)组、限食后高脂饮食重饲(high-fat diet after calorie restriction,RH)组、高脂饮食(high-fat diet,HF)组。实验 4周、12周检测大鼠四肢、躯干及全身的体脂含量及BMD。结果 (1)与同期NC组相比,大鼠各部位脂肪含量在热卡限制期变化不明显( P >0.05),但四肢/躯干脂肪比例显著下降(分别为0.418和0.3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重饲后,RN及RH组除上肢外,其他部位脂肪含量(大腿、躯干及全身脂肪含量RN组为22.80、15.77、16.17,RH组为23.80、18.55、20.90)均明显升高(NC12组3部位脂肪含量分别为20.32、10.93、12.47),同时躯干/全身脂肪比例显著增加( P <0.05),尤以RH组为著(NC12、RN及RH组分别为0.720、0.753及0.765, P <0.01),达到HF组(0.768)水平。大腿/全身脂肪比例在重饲后呈下降趋势,其中RH组(0.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C12为0.150, P <0.05)。四肢/躯干脂肪比例在RN(0.237)、RH(0.205)及HF(0.210)组均明显降低(NC12为0.320),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热卡限制使全身(0.111 g/cm^2)、躯干(0.094 g/cm^2)及大腿(0.098 g/cm^2)BMD呈显著下降趋势(NC4分别为0.120、0.109及0.107 g/cm^2, P <0.05)。恢复饮食后,RN及RH组的BMD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RN 组3个部位的BMD均恢复至正常水平( P >0.05),RH 组全身(0.145 g/cm^2)、躯干(0.127 g/cm^2)及大腿(0.121 g/cm^2)3个部位的BMD仍明显低于 NC12组(3个部位BMD分别为0.150、 0.136及0.130 g/cm^2)。HF 组躯干(0.141 g/cm^2)及全身BMD(0.153 g/cm^2)均明显高于NC12 组( P <0.01)。(3)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显示,体质量是影响全身、大腿及躯干BMD的最重要因素, r 值分别为0.894,0.754,0.914( P <0.001);除体质量外,大腿/全身脂肪比例是影响全身BMD( r =-0.583, P <0.001)、躯干脂肪含量是影响躯干BMD( r =-0.675, P < 0.001)的另一重要因素。结论 营养变迁可导致全身不同部位脂质含量增加,躯干部脂肪堆积明显,以限食后开放高脂饮食为著;各部位骨密度在营养变迁过程中,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动态改变,高脂饮食重饲骨密度恢复程度较正常饮食重饲为差;体质量、大腿/全身脂肪比例及躯干脂肪含量是影响全身及局部骨密度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卡限制 营养变迁 不同饮食模式 体脂含量 骨密度
下载PDF
冠心病中医证型与冠脉造影及血脂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郭凡 魏红 周鑫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114-115,共2页
目的:探索冠心病中医证型与冠脉造影及血脂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62位冠心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与冠脉造影及血脂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辨证分型以痰浊壅塞型、心血瘀阻型、气阴两虚型为主,将3组罪犯血管支数进行比较,P<0.05具... 目的:探索冠心病中医证型与冠脉造影及血脂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62位冠心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与冠脉造影及血脂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辨证分型以痰浊壅塞型、心血瘀阻型、气阴两虚型为主,将3组罪犯血管支数进行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血脂TG、CHOL、LDL-C较高、HDL-C较低,与痰浊壅塞型关系较密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罪犯血管支数及血脂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使得中医辨证分型更趋客观化,同时借助这种相关性,通过中医辨证分型对冠脉病变程度及血脂情况进行初步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辨证分型 罪犯血管 血脂 相关性
下载PDF
三点法针刀松解髌下脂肪垫治疗膝风湿寒性关节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娟娟 郭琴 +1 位作者 陈文玉 王智明 《西部中医药》 2018年第5期107-110,共4页
目的:观察三点法针刀松解髌下脂肪垫治疗膝风湿寒性关节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膝风湿寒性关节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组和针刺组各40例,治疗组行三点法针刀松解髌下脂肪垫,但不松解其他组织;中药组口服祛寒逐风合剂治疗;针刺... 目的:观察三点法针刀松解髌下脂肪垫治疗膝风湿寒性关节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膝风湿寒性关节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组和针刺组各40例,治疗组行三点法针刀松解髌下脂肪垫,但不松解其他组织;中药组口服祛寒逐风合剂治疗;针刺组接受针刺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3组患者关节疼痛模拟评分(VAS)、关节冰冷模拟评分、压痛点数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VAS评分、关节冰冷模拟评分及压痛点数降低或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药组及针刺组比较,治疗组患者VAS评分、关节冰冷模拟评分及压痛点数降低或减少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5.0%,高于中药组的80.0%及针刺组的7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点法针刀松解髌下脂肪垫能够有效治疗膝风湿寒性关节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寒性关节痛 针刀疗法 髌下脂肪垫
下载PDF
肝气郁结型代谢综合征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夏晓莉 蔡鑫桂 陈伯钧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281-284,共4页
目的:建立肝气郁结型代谢综合征(MS)大鼠模型,为研究肝气郁结对MS的影响提供一种可靠的动物模型。方法:将刚离乳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采用高脂饲料喂养的方式建立MS大鼠模型,将成功建模的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束... 目的:建立肝气郁结型代谢综合征(MS)大鼠模型,为研究肝气郁结对MS的影响提供一种可靠的动物模型。方法:将刚离乳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采用高脂饲料喂养的方式建立MS大鼠模型,将成功建模的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束缚的方式继续进行肝气郁结型MS大鼠模型造模,直至出现典型肝气郁结表现后,测两组大鼠的体质量、体长、腹围、鼠尾动脉血压、空腹血糖、血脂4项[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计算体重指数(Lees指数)。结果:高脂组SHR在高脂饲料喂养14周后有33只大鼠的质量、腹围、Lees指数、血压、血糖、TG和HDL-C与普通膳食组平均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MS大鼠模型标准。在肝气郁结造模阶段,经20 d无间断造模,实验组中16只MS大鼠与对照组比较均出现明显反应迟钝、行动迟缓,甚者出现长时间蜷伏于铁笼内不动、对外界声音刺激无警觉性反应、背毛稀疏且枯黄无泽、眼睛眯小、形体瘦小、体质量减轻(P<0.05)等典型的肝气郁结动物模型表现。结论:以高脂饲料喂养14周,可诱导部分SHR出现典型的MS表现,对其继续采用束缚的方式造模20 d,可诱导MS大鼠出现典型的肝气郁结表现,成功建立肝气郁结型MS大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肝气郁结型 高脂饲料 束缚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下载PDF
“8”字缝合对脂肪化切口愈合影响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谢业丽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53-53,72,共2页
目的:探讨立"8"字缝合在脂肪液化切口愈合过程中的优势。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比较17例非立"8"字缝合妇产科腹部术后切口皮下脂肪液化愈合情况,与8例立"8"字缝合术后切口皮下脂肪液化愈合情况。结果:17... 目的:探讨立"8"字缝合在脂肪液化切口愈合过程中的优势。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比较17例非立"8"字缝合妇产科腹部术后切口皮下脂肪液化愈合情况,与8例立"8"字缝合术后切口皮下脂肪液化愈合情况。结果:17例非立"8"字缝合切口15例延期愈合,9例二次缝合,2例一期愈合;8例立"8"缝合切口7例一期愈合,1例二次缝合。结论:立"8"字缝合在脂肪液化切口的愈合的过程中是有优势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字缝合 脂肪化切口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身体组成成分变化特点分析
18
作者 邬明 戴炜 +4 位作者 王东 孟庆华 袁静 禹弘 朱质斌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132-133,147,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状态肝硬化患者身体组成成分的变化、建立肝硬化患者的组织丢失模式。方法:采用X线双能吸收测量法检测60例肝硬化患者及17例对照组人员的细胞外液(ECW)、细胞内液(ICW)、总体水(TBW)、体细胞数量(BCM),采用脂肪测定仪测定... 目的:分析不同状态肝硬化患者身体组成成分的变化、建立肝硬化患者的组织丢失模式。方法:采用X线双能吸收测量法检测60例肝硬化患者及17例对照组人员的细胞外液(ECW)、细胞内液(ICW)、总体水(TBW)、体细胞数量(BCM),采用脂肪测定仪测定患者总脂肪(TBF)含量,通过百分位分布表计算身体组织的BCM和TBF的百分比,并与健康对照人群比较,建立组织丢失模式。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肝硬化组的体质指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肝硬化组的BCM、TBF均明显减少(P<0.002;P<0.001),ECW明显增加而ICW明显减少(P<0.001;P<0.002);其中BCM、TBF、ICW随患者的Ch ild-Turcotte-Pugh(CTP)评分的提高下降也越明显,CTP A级患者以体内脂肪损失为主,CTP C级患者体细胞和脂肪同时耗尽。结论:重视防治肝硬化患者早期的脂肪损失及晚期的体细胞的快速丢失对纠正患者的营养不良、改善预后及提高生存质量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体细胞数量 身体总脂肪 组织丢失模式
下载PDF
颈肩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的最佳脂肪厚度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伯华 司徒朴 +1 位作者 徐达传 钟世镇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2期74-75,T007,共3页
35例颈肩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愈后美观。这种皮瓣的特点是剔除大部分皮下脂肪组织,使成为薄型皮瓣。为更好地掌握剔除程度,保留最佳的脂肪厚度,在选择灌注良好的7侧新鲜成人尸体上,解剖观察了颈肩部真皮下血管... 35例颈肩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愈后美观。这种皮瓣的特点是剔除大部分皮下脂肪组织,使成为薄型皮瓣。为更好地掌握剔除程度,保留最佳的脂肪厚度,在选择灌注良好的7侧新鲜成人尸体上,解剖观察了颈肩部真皮下血管网的稠密吻合情况,提出了颈肩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的最佳脂肪厚度,颈部为1.7mm,肩部为3.9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下血管网皮瓣 薄型皮瓣 脂肪厚度 皮肤移植
下载PDF
高脂低碳水化合物膳食模式对肥胖大鼠影响的研究
20
作者 李文艳 霍瑾璇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年第16期1316-1320,共5页
目的探讨高脂低碳水化合物膳食模式对肥胖大鼠影响。方法利用膳食模式建立营养性肥胖大鼠模型100只,用随机数字表法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普通饲料对照组20只(9.0%脂肪,78%碳水化合物)、高脂饲料组80只(70%脂肪,16%碳水化合物)。每天称进食... 目的探讨高脂低碳水化合物膳食模式对肥胖大鼠影响。方法利用膳食模式建立营养性肥胖大鼠模型100只,用随机数字表法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普通饲料对照组20只(9.0%脂肪,78%碳水化合物)、高脂饲料组80只(70%脂肪,16%碳水化合物)。每天称进食量;每周称大鼠体重;第3和第11周测血脂;第10周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释放试验、第11周测瘦素和酮体。结果两组大鼠原摄食标准为85 g/3 d,对照组大鼠3 d内85 g食物全部食用,观察组大鼠摄食量明显下降,摄入能量减少,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鼠高脂低碳水化合物膳食模式进行第28天、第35天、第42天、第56天、第70 d体重增长明显,且与对照组同时间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鼠高脂低碳水化合物膳食模式进行到第9周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期水平、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大鼠高脂低碳水化合物膳食模式进行70 d后,体重、脂肪垫重、Lee氏指数、脂肪体比等指标明显升高,脾体比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鼠观察组在15 min餐后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大鼠喂养70 d后瘦素、酮体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脂低碳水化合物膳食模式使大鼠对脂代谢的调节能力下降,出现血脂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大鼠 高脂 低碳水化合物 膳食模式 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