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时间洞察力、媒体多任务与时间多重任务性的关系
1
作者 赵雨荻 张志杰 《衡水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24-128,共5页
利用津巴多时间洞察力量表(ZTPI)、多重/单一倾向量表(PMTS)和媒体使用问卷(MUQ)对31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测查了大学生对过去、现在、未来的态度,以及同时完成多重任务的能力和媒体多任务操作程度(MMI),并探讨时间洞察力、媒体多任... 利用津巴多时间洞察力量表(ZTPI)、多重/单一倾向量表(PMTS)和媒体使用问卷(MUQ)对31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测查了大学生对过去、现在、未来的态度,以及同时完成多重任务的能力和媒体多任务操作程度(MMI),并探讨时间洞察力、媒体多任务与时间多重任务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时间洞察力中的现在宿命得分和PMTS得分与MMI正相关,对MMI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拥有现在宿命时间态度,并且有多重任务倾向的人,媒体多任务操作的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洞察力 时间多重任务性 媒体多任务 过去消极 现在宿命
下载PDF
高职生现在宿命观与手机成瘾倾向的关系研究——手机使用动机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常若松 彭姓 +2 位作者 符明弘 张长路 唐晓雨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高职生手机使用动机在现在宿命观和手机成瘾倾向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现在宿命观分量表、自编大学生手机使用动机问卷、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对云南省752名高职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高职生的现在宿命观、手机使用动... 目的:探讨高职生手机使用动机在现在宿命观和手机成瘾倾向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现在宿命观分量表、自编大学生手机使用动机问卷、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对云南省752名高职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高职生的现在宿命观、手机使用动机和手机成瘾倾向三者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手机使用动机在现在宿命观与手机成瘾倾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6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生 现在宿命观 手机使用动机 手机成瘾倾向 中介作用
下载PDF
论沈从文小说的宿命意识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光芒 张立杰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23-26,共4页
沈从文小说具有独特的宿命色彩,表现为三种情形:“必然”所导致的宿命,寓于“偶然”中的宿命及“循环”式的宿命。作家试图通过以“美和爱的宗教”为核心的生命意识超越这一宿命,但对“此在”的理性判断使其最终又回归宿命。其小说... 沈从文小说具有独特的宿命色彩,表现为三种情形:“必然”所导致的宿命,寓于“偶然”中的宿命及“循环”式的宿命。作家试图通过以“美和爱的宗教”为核心的生命意识超越这一宿命,但对“此在”的理性判断使其最终又回归宿命。其小说意义的重心在于企图超越宿命悲剧的过程之中:其一是从生命的深层对封建主义的有力一击;其二是启蒙文学在生命美学上的一次闪光;其三是建构生命存在的理想形式;其四表现为从生命的根柢对文化重建的一次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小说 宿命意识 生命形式
下载PDF
论伊迪斯·华顿《伊坦·弗洛美》中的宿命论色彩 被引量:3
4
作者 熊净雅 隋刚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9年第12期52-59,共8页
本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运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美国女小说家伊迪丝·华顿的著名小说《伊坦·弗洛美》中的宿命论色彩进行分析。小说的世纪交替的时代背景、荒凉偏僻的环境描写、畸零的人物形象和悲剧性的情节安排均具有浓厚的... 本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运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美国女小说家伊迪丝·华顿的著名小说《伊坦·弗洛美》中的宿命论色彩进行分析。小说的世纪交替的时代背景、荒凉偏僻的环境描写、畸零的人物形象和悲剧性的情节安排均具有浓厚的宿命论色彩,蕴含着巨大的悲剧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迪丝·华顿 《伊坦·弗洛美》 宿命论色彩 悲剧
下载PDF
至诚的革命者? 优秀的文学家?——对柳青及《创业史》的再认识之二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国俊 雷电 《唐都学刊》 2012年第1期23-29,共7页
作为革命者的柳青,他是合格的,是值得人们尊敬的,但是作为艺术家的柳青,则是有严重之不足的。他自觉地进行思想改造,其结果是令自己成为了至诚的革命者;他长期地深入生活,其结果是令自己更坚定地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他遭遇"文革&qu... 作为革命者的柳青,他是合格的,是值得人们尊敬的,但是作为艺术家的柳青,则是有严重之不足的。他自觉地进行思想改造,其结果是令自己成为了至诚的革命者;他长期地深入生活,其结果是令自己更坚定地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他遭遇"文革"的灾难,其结果是令自己固守"生活本位"的文学观念;他晚年对《创业史》进行了修改,其的结果是把自己的创作进一步推向了概念化和虚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尊命者 文学家 柳青 《创业史》 再认识
下载PDF
论方方小说的宿命意识 被引量:5
6
作者 黄道友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63-67,共5页
1980年代后期,对方方小说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新写实主义"流派特征的理论探讨、人文立场的深度意义和地域文化特征等方面,比较而言,从生命意识的角度研究方方小说创作的人性内涵和文化意义还是一个有待深入的领域。方方小说... 1980年代后期,对方方小说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新写实主义"流派特征的理论探讨、人文立场的深度意义和地域文化特征等方面,比较而言,从生命意识的角度研究方方小说创作的人性内涵和文化意义还是一个有待深入的领域。方方小说创作中越来越浓厚的宿命意识暗合了时代文化变化的脉搏,与其区别于先锋作家的总体平实风格一起成为她的小说获得读者广泛认同的精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方 小说创作 宿命意识
下载PDF
海明威悲剧意识的发展 被引量:6
7
作者 卢亚林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78-81,共4页
悲剧意识是海明威思想体系和文学创作中最显著的特点之一。从《太阳照常升起》到《永别了 ,武器》 ,再到《丧钟为谁而鸣》和《老人与海》 ,海明威的悲剧意识经历了对悲剧的宿命论式的接受 ,对悲剧的自觉规避 ,以及与悲剧的积极抗争三个... 悲剧意识是海明威思想体系和文学创作中最显著的特点之一。从《太阳照常升起》到《永别了 ,武器》 ,再到《丧钟为谁而鸣》和《老人与海》 ,海明威的悲剧意识经历了对悲剧的宿命论式的接受 ,对悲剧的自觉规避 ,以及与悲剧的积极抗争三个重要发展阶段。这些深刻的变化反映了海明威在探索生命意义上的积极成果 ,也表现了他在艺术追求上的不断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明威 悲剧意识 《丧钟为谁而鸣》 《太阳照常升起》 抗争 文学创作 《老人与海》 生命意义 成果 特点
下载PDF
出走与死亡——论沈从文小说的宿命意识 被引量:2
8
作者 陈良启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53-57,共5页
沈从文是个崇尚生命的作家。在湘西小说里,沈从文执着于生命形式的探究,热切讴歌"美好的人性",但作品中的人物常常"不可避免"地或"出走"或"死亡",带有鲜明的宿命意识。宿命是必然的,但它又是... 沈从文是个崇尚生命的作家。在湘西小说里,沈从文执着于生命形式的探究,热切讴歌"美好的人性",但作品中的人物常常"不可避免"地或"出走"或"死亡",带有鲜明的宿命意识。宿命是必然的,但它又是由多个"偶然"叠加而成,是"偶然"与"情感"共同组成的人生形式。虽然沈从文小说表现出强烈的宿命意识,但这并不能说明他自己认可或者借以宣扬宿命思想,而是他对湘西世界的理性思考和对艺术创作的独到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走 死亡 沈从文小说 宿命意识
下载PDF
理想主义的唯美斗士
9
作者 杨福玲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350-353,共4页
美国当代作家海明威的作品《老人与海》已面世多年,他塑造的完美艺术形象给作者带来了巨大的荣誉,也给后人带来了无尽的想象。他的作品正如他本人那样充满魅力,显示出了他理想主义者的唯美主义精神,但是也预示出他们宿命主义的结局。
关键词 海明威 理想主义 唯美主义 宿命主义
下载PDF
莫泊桑爱情观管窥 被引量:1
10
作者 钟菲菲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43-45,共3页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基.德.莫泊桑的长篇小说《一生》和短篇小说《保罗的夫人》中主人公的爱情遭遇来管窥莫泊桑本人的爱情观,继而得出莫泊桑宿命论的爱情观:他是幻想美好爱情的,但他对爱情所持的态度却又是悲观的;他是不相信爱情的,无论...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基.德.莫泊桑的长篇小说《一生》和短篇小说《保罗的夫人》中主人公的爱情遭遇来管窥莫泊桑本人的爱情观,继而得出莫泊桑宿命论的爱情观:他是幻想美好爱情的,但他对爱情所持的态度却又是悲观的;他是不相信爱情的,无论是否建立在婚姻上,因为在他眼里爱情就像一场虚无飘渺的游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情观 爱情悲观主义 爱情宿命论
下载PDF
现在宿命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时间焦虑和时间顺从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小保 杜刚 +1 位作者 吕厚超 罗书晗 《心理研究》 2020年第1期25-31,共7页
现在宿命是一种对自身能力和价值的怀疑,相信命中注定的一种人格特质,高现在宿命的个体有较低的幸福感,而现在宿命对幸福感的影响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基于一项调查研究(n=4168),旨在探讨现在宿命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时间焦虑和时间顺... 现在宿命是一种对自身能力和价值的怀疑,相信命中注定的一种人格特质,高现在宿命的个体有较低的幸福感,而现在宿命对幸福感的影响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基于一项调查研究(n=4168),旨在探讨现在宿命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时间焦虑和时间顺从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现在宿命可以负向预测主观幸福感;(2)时间焦虑在现在宿命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3)时间顺从在现在宿命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洞察力 现在宿命 主观幸福感 时间焦虑 时间顺从
下载PDF
幽默作为政治体制主体的交流方式
12
作者 Л.A.泽列津斯卡娅 戈秀兰 《黑河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5-13,共9页
在主要政治生活主体的相互交流中,存在两类人群和两种方式:职业的政治家和大众,并通过严肃和幽默两种方式进行交流。其中政治幽默的基本作用是打破障碍、破除等级、沟通群体,是公众演说成功的必要条件。幽默可分为四类:上层社会的幽默... 在主要政治生活主体的相互交流中,存在两类人群和两种方式:职业的政治家和大众,并通过严肃和幽默两种方式进行交流。其中政治幽默的基本作用是打破障碍、破除等级、沟通群体,是公众演说成功的必要条件。幽默可分为四类:上层社会的幽默、平等主义者的幽默、个人主义者的幽默、宿命论者的幽默。每种幽默表达它的代表者对生活、社会包括政治领域的各个方面的观点和态度。幽默是公众心情的原始指示剂,并且充当一种调节社会关系的指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默 政治文化 社会群体 交流方式
下载PDF
洛特曼视域中的《童僧》与《宿命论者》
13
作者 荣洁 《俄罗斯文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5-69,共5页
莱蒙托夫十几年的文学创作为俄罗斯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留下了宝贵的遗产。莱蒙托夫其人、其创作成为俄罗斯文学研究的永恒对象。俄罗斯著名学者洛特曼就是莱蒙托夫研究领域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本文通过洛特曼对《童僧》和《宿命论者》的... 莱蒙托夫十几年的文学创作为俄罗斯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留下了宝贵的遗产。莱蒙托夫其人、其创作成为俄罗斯文学研究的永恒对象。俄罗斯著名学者洛特曼就是莱蒙托夫研究领域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本文通过洛特曼对《童僧》和《宿命论者》的研究,探讨莱蒙托夫这两部作品的当代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特曼 莱蒙托夫《童僧》 《宿命论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