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时工作对护士疲劳感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13
1
作者 徐朝艳 成守珍 +1 位作者 陈妙虹 张振路 《中国护理管理》 2008年第10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护士超时工作频次对疲劳感的影响。方法:采用描述性相关性研究的设计方法,采用疲劳量表随机调查广东省9家三级甲等医院的1875名护士。结果:不同超时工作情况的护士在总体疲劳感方面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个体超时... 目的:探讨护士超时工作频次对疲劳感的影响。方法:采用描述性相关性研究的设计方法,采用疲劳量表随机调查广东省9家三级甲等医院的1875名护士。结果:不同超时工作情况的护士在总体疲劳感方面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个体超时工作频次的增加,个体的疲劳总体水平呈上升趋势,且超时工作主要影响躯体疲劳,对脑力疲劳影响不大。结论:提示通过控制护士超时工作情况,有助于缓解护理人员的疲劳水平,促进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 超时工作 工作频次
下载PDF
护士延时下班对日周性疲劳及满意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兰美娟 赵锐祎 杨颖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2214-2216,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不同程度的延时下班对日周性疲劳及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为科学合理配置人力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整群抽样,调查了浙江省杭州市3所三等甲级医院479名临床护士的延时下班程度、日周性作业疲劳程度、护士工作满意度。结果工...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不同程度的延时下班对日周性疲劳及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为科学合理配置人力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整群抽样,调查了浙江省杭州市3所三等甲级医院479名临床护士的延时下班程度、日周性作业疲劳程度、护士工作满意度。结果工作前,各组疲劳度与工作满意度差异均无意义(P〉0.05);一个工作日结束时,两两比较得出:按时下班组(编号1组)与延时下班〈1h组(编号2组),疲劳度与工作满意度差异均无意义(P〉0.05);延时下班1~2h组(编号3组)与第1、2组比较.疲劳度与工作满意度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延时下班〉2h组(编号4组)与第1、2组比较,疲劳度与工作满意度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第3组比较,疲劳度与工作满意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时下班不足1h,对护士日周性疲劳度与工作满意度影响不明显;延时下班1h以上,则显著影响日周性疲劳度与工作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时下班 护士 日周性疲劳 工作满意度
下载PDF
化工工人疲劳与工作能力相关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吴思英 王绵珍 +2 位作者 王治明 兰亚佳 李健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研究化工系统工人疲劳和工作能力之间的关系,为有效预防疲劳发生、提高工作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疲劳量表和工作能力指数法(WAI)对976名化工工人的疲劳度和工作能力进行测试,同时采用统一自制量表调查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目的研究化工系统工人疲劳和工作能力之间的关系,为有效预防疲劳发生、提高工作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疲劳量表和工作能力指数法(WAI)对976名化工工人的疲劳度和工作能力进行测试,同时采用统一自制量表调查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不良工作环境因素、劳动负荷、工作因子等。结果未婚工人的疲劳度比已婚工人和其他婚姻状况工人低,其工作能力得分比已婚工人高,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力劳动型工人的疲劳度比体脑混合型工人比低,其工作能力得分比体力劳动和体脑混合型工人高,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疲劳组的工人比较,低、中、高度疲劳工人的工作能力均较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疲劳与工作能力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499(P<001);多因素分析表明,在控制了其它因素的影响后,疲劳是工作能力的危险因素。其OR值为4005(95%CI=259~620)。结论在化工系统中,疲劳是影响化工工人工作能力的重要因素,工人的疲劳度越高,其工作能力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暴露 疲劳度 工作能力 累积比数模型
下载PDF
Cr12MoV模具钢激光表面淬火功率对高频疲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金飞翔 李云涛 +1 位作者 王金葵 张海涛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8-82,105,共6页
针对Cr12MoV模具钢进行激光表面淬火,并对不同激光功率处理后的Cr12MoV钢进行高频疲劳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激光扫描速度为480 mm/min,光斑取1 mm×15 mm,焦距取305 mm,在其它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激光功率增加,模具疲劳寿命提高.利... 针对Cr12MoV模具钢进行激光表面淬火,并对不同激光功率处理后的Cr12MoV钢进行高频疲劳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激光扫描速度为480 mm/min,光斑取1 mm×15 mm,焦距取305 mm,在其它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激光功率增加,模具疲劳寿命提高.利用ANSYS对Cr12MoV钢高频疲劳性能进行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当未淬火层和淬火层被同样循环加载11×103次时,未淬火层达到了疲劳极限,产生明显的疲劳破坏;淬火层最大应力点处的累积损伤系数为0.965 00,说明淬火层被激光表面淬火后,模具的疲劳寿命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12MoV冷作模具钢 激光表面淬火功率 淬火层 高频疲劳 模拟
下载PDF
作业休息制度和搜索区域移动速度对搜索绩效和视觉疲劳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徐新然 于瑞峰 王向川 《人类工效学》 2020年第2期19-25,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的作业休息制度和搜索区域移动速度对动态视觉搜索任务的搜索绩效和视觉疲劳的影响。方法采用作业休息制度(3)×搜索区域移动速度(2)二因子组内设计的人因实验进行研究。被试(N=15)在不同的作业休息制度和移...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的作业休息制度和搜索区域移动速度对动态视觉搜索任务的搜索绩效和视觉疲劳的影响。方法采用作业休息制度(3)×搜索区域移动速度(2)二因子组内设计的人因实验进行研究。被试(N=15)在不同的作业休息制度和移动速度条件下完成视觉搜索任务。测量指标包括单次任务反应时间、各个时间节点被试的闪光融合频率和主观疲劳感受评分。结果移动速度对搜索绩效和视觉疲劳主观感受有显著影响,闪光融合频率随移动速度的增加有降低的趋势。结论高移速的搜索任务比低移速的搜索任务带来的视觉疲劳程度更高,绩效更差。作业休息制度对搜索绩效、视觉疲劳主观感受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对动态视觉搜索作业的劳动作业休息制度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因工程 职业健康 安全行为 动态视觉搜索 作业休息制度 移动速度 视觉疲劳 搜索绩效 闪光融合频率 交互
下载PDF
工业锅炉低周疲劳隐患分析及检验 被引量:3
6
作者 何永祥 《中国特种设备安全》 2010年第3期18-21,共4页
因生产工艺和生活需求而频繁启停或压力频繁波动的锅炉,当应力循环次数超过低周疲劳允许寿命时,应力集中部位可能会存在疲劳裂纹、起槽等缺陷。对锅炉元件疲劳强度的特性缺乏了解,会因漏检而埋藏隐患;盲目将超期服役的锅炉停用,又会造... 因生产工艺和生活需求而频繁启停或压力频繁波动的锅炉,当应力循环次数超过低周疲劳允许寿命时,应力集中部位可能会存在疲劳裂纹、起槽等缺陷。对锅炉元件疲劳强度的特性缺乏了解,会因漏检而埋藏隐患;盲目将超期服役的锅炉停用,又会造成损失。本文对金属的疲劳极限、锅炉元件低周疲劳的强度特性及其隐患与检验进行了分析,以帮助检验人员在实践中,能够科学、客观的做出处理意见和检验结论,防止因误判而使锅炉提前退役,防范因漏检遗留隐患而发生疲劳断裂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应力集中 低周期 疲劳强度特性检验
下载PDF
急诊科护士工作投入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
7
作者 张素娟 张建阁 +2 位作者 冯文净 任莹 臧舒婷 《全科护理》 2023年第18期2567-2570,共4页
目的:基于ABC-X模型探究急诊科护士工作投入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及内在作用机制。方法:便利抽取河南省二级及以上医院的392名急诊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工作投入量表、工作场所暴力测定频度量表、医护人员抗逆力量表... 目的:基于ABC-X模型探究急诊科护士工作投入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及内在作用机制。方法:便利抽取河南省二级及以上医院的392名急诊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工作投入量表、工作场所暴力测定频度量表、医护人员抗逆力量表、工作-家庭支持量表、共情疲劳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工作投入总分为(51.29±10.36)分;抗逆力、工作-家庭支持与工作投入呈正相关,遭受暴力频度、共情疲劳与工作投入呈负相关(均P<0.01)。暴力频度、工作-家庭支持与共情疲劳能直接影响工作投入,且暴力频度、工作-家庭支持均通过共情疲劳间接影响工作投入。结论:急诊科护士工作投入处于较低水平,暴力频度、工作-家庭支持与共情疲劳是工作投入的主要影响因素,且存在相互作用。建议护理管理者采取针对性措施,营造安全的科室环境,减少工作场所暴力发生频度,减轻其共情疲劳,进而提高工作投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护士 工作投入 抗逆力 暴力频度 工作-家庭支持 共情疲劳 ABC-X模型 护理
下载PDF
基于运用条件和频域特征的动车组转向架构架疲劳损伤规律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徐宁 张波 +4 位作者 任尊松 李强 杨超 杨广雪 陈璨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15-226,共12页
转向架作为动车组车辆的关键部件,担负着承载与走行等多种任务,传递不同形式的动态载荷,有必要对其疲劳问题进行研究。以某型城际车动车和拖车转向架构架为研究对象,在对构架疲劳关键点动应力进行线路实测基础上,依据速度、航向角以及... 转向架作为动车组车辆的关键部件,担负着承载与走行等多种任务,传递不同形式的动态载荷,有必要对其疲劳问题进行研究。以某型城际车动车和拖车转向架构架为研究对象,在对构架疲劳关键点动应力进行线路实测基础上,依据速度、航向角以及部分线路参数,提取到直线、不同半径曲线、启动牵引、混合制动以及低速过站等不同工况下各测点的动应力数据,分析和比较各测点在不同运用条件下的疲劳损伤特点。通过时-频变换方法,得到不同速度下动车和拖车各主要测点动应力幅频特征,进而分析各测点动应力峰值频率所对应的系统固有频率和外界激励频率,探讨不同频率成分的动应力对各关键点损伤的贡献情况。研究发现,相同速度和曲线半径下,多数动车疲劳关键点的等效应力大于拖车。在车辆接近停止时,抗蛇行减振器座和横侧梁连接处的动应力会存在一个大幅值循环,这与车体惯性力对抗蛇行减振器的作用有关。中低速过道岔时,各测点的动应力变化范围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大,以横侧梁连接处和抗蛇行减振器座处变化最为明显,其他疲劳关键位置的动应力变化相对较小。达到相同损伤占比时,绝大多数动车构架测点的动应力频带比同速度下拖车构架更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向架构架 运用条件 频域特征 动应力 疲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