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seismic fault geometry and slip distribution of the 26 December 2004, giant Sumatra–Andaman earthquake constrained by GPS, coral reef, and remote sensing data 被引量:1
1
作者 Yongge Wan Zheng-kang Shen +5 位作者 Min Wang Yuehua Zeng Jichao Huang Xiang Li Huawei Cui Xiwei Gao 《Earthquake Science》 CSCD 2015年第3期187-195,共9页
We analyze co-seismic displacement field of the 26 December 2004, giant Sumatra–Andaman earthquake derived from Global Position System observations,geological vertical measurement of coral head, and pivot line observ... We analyze co-seismic displacement field of the 26 December 2004, giant Sumatra–Andaman earthquake derived from Global Position System observations,geological vertical measurement of coral head, and pivot line observed through remote sensing. Using the co-seismic displacement field and AK135 spherical layered Earth model, we invert co-seismic slip distribution along the seismic fault. We also search the best fault geometry model to fit the observed data. Assuming that the dip angle linearly increases in downward direction, the postfit residual variation of the inversed geometry model with dip angles linearly changing along fault strike are plotted. The geometry model with local minimum misfits is the one with dip angle linearly increasing along strike from 4.3oin top southernmost patch to 4.5oin top northernmost path and dip angle linearly increased. By using the fault shape and geodetic co-seismic data, we estimate the slip distribution on the curved fault. Our result shows that the earthquake ruptured *200-km width down to a depth of about 60 km.0.5–12.5 m of thrust slip is resolved with the largest slip centered around the central section of the rupture zone78N–108N in latitude. The estimated seismic moment is8.2 9 1022 N m, which is larger than estimation from the centroid moment magnitude(4.0 9 1022 N m), and smaller than estimation from normal-mode oscillation data modeling(1.0 9 1023 N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matra–Andaman earthquake fault geometry Co-seismic slip distribution Geodetic data
下载PDF
Estimation of the 2001 Kunlun earthquake fault slip from GPS coseismic data using Hori’s inverse method 被引量:1
2
作者 Honglin Jin Hui Wang 《Earthquake Science》 CSCD 2009年第6期609-614,共6页
The Hori's inverse method based on spectral decomposition was applied to estimate coseismic slip distribution on the rupture plane of the 14 November 2001 Ms8.1 Kunlun earthquake based on GPS survey results. The inve... The Hori's inverse method based on spectral decomposition was applied to estimate coseismic slip distribution on the rupture plane of the 14 November 2001 Ms8.1 Kunlun earthquake based on GPS survey results. The inversion result shows that the six sliding models can be constrained by the coseismic GPS data. The established slips mainly concentrated along the eastern segment of the fault rupture, and the maximum magnitude is about 7 m. Slip on the eastern segment of the fault rupture represents as purely left-lateral strike-slip. Slip on the western segment of the seismic rupture represents as mainly dip-stip with the maximum dip-slip about 1 m. Total predicted scalar seismic moment is 5.196× 10^2° N.m. Our results constrained by geodetic data are consistent with seismological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unlun Ms8.1 earthquake coseismic GPS data fault slip inversion
下载PDF
2022年门源M_(S)6.9地震的同震滑动分布:联合InSAR、GPS和地表位错的贝叶斯建模
3
作者 路珍 王丽凤 +1 位作者 黄伟亮 刘传金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81-1796,共16页
2022年1月8日青海省门源M_(S)6.9地震发生于托莱山断裂东段和冷龙岭断裂西段的交汇部位,其运动学特征关系到青藏高原北缘的动力学行为,同时也是区域地震危险性评估中的基础数据.本研究针对该地震,综合InSAR和GPS观测的同震位移场,以及... 2022年1月8日青海省门源M_(S)6.9地震发生于托莱山断裂东段和冷龙岭断裂西段的交汇部位,其运动学特征关系到青藏高原北缘的动力学行为,同时也是区域地震危险性评估中的基础数据.本研究针对该地震,综合InSAR和GPS观测的同震位移场,以及野外地质调查的同震位错数据,采用贝叶斯反演方法,构建同震滑动分布,断层模型采用三角网格更好地刻画断层的不规则几何形态.结果显示,本次左旋走滑型地震的主要滑动发生在冷龙岭断裂西段,深度范围约2~6 km,计算的地震矩为0.95×10^(19)N·m,对应矩震级M_(W)6.65.利用多数据的联合反演解析出,沿走向存在两个滑动集中区,东侧的最大滑动达约4.8 m.震间亏损能量和库仑应力分析表明,托莱山断裂和冷龙岭断裂仍存在未来发震潜能;该地震造成的应力变化,对长期地震空区金强河—毛毛山段落有加载作用,因此,该段未来地震危险性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2年门源地震 同震滑动分布 多数据联合反演 贝叶斯方法 冷龙岭断裂
下载PDF
昆明周边地区活动断层滑动与现代构造应力场 被引量:12
4
作者 荆振杰 杜义 谢富仁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30-239,共10页
昆明盆地是一个受南北向活动断裂控制的新生代断陷盆地.昆明盆地及其周边地区共有8条主要断裂带,野外地震地质调查和断裂滑动观测表明,南北向和北东向活动断裂以左旋走滑为主,北西向活动断裂以右旋走滑为主.采用野外观测取得的22个测点... 昆明盆地是一个受南北向活动断裂控制的新生代断陷盆地.昆明盆地及其周边地区共有8条主要断裂带,野外地震地质调查和断裂滑动观测表明,南北向和北东向活动断裂以左旋走滑为主,北西向活动断裂以右旋走滑为主.采用野外观测取得的22个测点共706条活断层擦痕数据,利用断层滑动资料反演构造应力张量的方法,计算获得了研究区现代构造应力场主要特征:昆明盆地及其周边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以北北西—南南东向挤压、北东东—南西西向拉张为特征,其最大主压应力(σ1)方向为333°—2°,平均倾角21°;最小主压应力(σ3)方向为44°—93°,平均倾角14°;中间主应力(σ2)倾角较陡,近垂直.应力结构均为走滑型.断层滑动反演结果与震源机制解资料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盆地 断层擦痕 构造应力场
下载PDF
多期断层擦痕的硬划分:一种目标函数算法 被引量:4
5
作者 单业华 林舸 +1 位作者 孙洪斌 李志安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3年第1期81-87,共7页
提出一种基于硬划分的目标函数法 ,它能够识别多期断层擦痕数据。这是通过在Fry(1999)的Sigma空间里对数据内在的线性构造的识别来实现的。与其它的应力反演法不同 ,目标函数法在原理上相对完善。为了检验此方法 ,在设定的应力张量下由M... 提出一种基于硬划分的目标函数法 ,它能够识别多期断层擦痕数据。这是通过在Fry(1999)的Sigma空间里对数据内在的线性构造的识别来实现的。与其它的应力反演法不同 ,目标函数法在原理上相对完善。为了检验此方法 ,在设定的应力张量下由ManteCarlo法生成“人工”断层擦痕数据。计算结果表明 ,目标函数法能够很好地识别多期断层擦痕数据。应力估测的准确度取决于断层擦痕数据的误差和不同构造期应力张量之间的相似性。随着断层擦痕数据误差范围的加大 ,应力估测的准确度趋向降低。当断层擦痕数据存在误差时 ,越是相似的设定应力张量 ,其估计准确度也就越低。不同期构造应力的彼此相似往往与构造应力场微妙或细部的时空变化有关。在从多期断层擦痕数据里识别出相似的不同期构造应力上 ,目标函数法有所突破 ,进而有助于深入认识地质构造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函数法 线性构造 应力反演法 多期断层擦痕 地质构造 构造应力
下载PDF
自动识别多期断层擦痕的一种应力反演算法 被引量:4
6
作者 单业华 李志安 林舸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1-186,共6页
由于地质历史上构造应力场的演变 ,多期断层擦痕数据的存在是应力反演所面临的普遍性问题。以往提出处理多期断层擦痕的应力反演算法都基于硬划分 ,忽视了数据自身的不确定性 ,并且一些只是传统的、处理一期断层擦痕的算法的简单延拓。... 由于地质历史上构造应力场的演变 ,多期断层擦痕数据的存在是应力反演所面临的普遍性问题。以往提出处理多期断层擦痕的应力反演算法都基于硬划分 ,忽视了数据自身的不确定性 ,并且一些只是传统的、处理一期断层擦痕的算法的简单延拓。在Fry (1999)的sigma空间里 ,同期断层擦痕向量具有统一的线性分布趋势 ,多期断层擦痕向量具有不同的线性分布趋势。在此基础上 ,本文提出利用模糊线性聚类法来识别多期断层擦痕向量的线性结构。这种算法不仅可以弥补以往算法的上述缺陷 ,还具有自动、直接、有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期断层擦痕 模糊聚类 构造应力场 古应力 线性分布趋势 断层活动
下载PDF
利用断层滑动矢量反演协庄矿区构造应力场 被引量:2
7
作者 谢富仁 荆振杰 +2 位作者 杜义 崔效锋 黄学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3-197,共5页
利用由断层滑动方向反演构造应力张量的计算方法,获得了协庄矿区深部10个测点的11个构造应力张量方向结构特征,反映了协庄地区中新世末期以来存在2期主要构造应力场作用:自中新世末期至上新世初期,协庄地区构造应力场以北北西—南南东... 利用由断层滑动方向反演构造应力张量的计算方法,获得了协庄矿区深部10个测点的11个构造应力张量方向结构特征,反映了协庄地区中新世末期以来存在2期主要构造应力场作用:自中新世末期至上新世初期,协庄地区构造应力场以北北西—南南东向拉张为主要特征,应力结构为正断型;上新世以来,协庄地区的构造应力场以北东东—南西西向挤压,北北西—南南东向拉张为主要特征.应力结构为走滑型,并与由震源机制解获得的最新构造应力场的结果基本吻合,表明协庄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庄地区 断层擦痕 构造应力场
下载PDF
联合采用定性和定量断层资料的应力张量反演方法及在乌鲁木齐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48
8
作者 万永革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144-3156,共13页
地壳应力场是地球动力学研究和地震孕育环境研究的重要基础资料.求解应力场的一种重要方法是根据断层擦痕资料反演,然而擦痕往往难以观测,但断层滑动性质也与应力场有紧密的关系,这部分资料十分丰富.本研究按照应力张量在断层面上的剪... 地壳应力场是地球动力学研究和地震孕育环境研究的重要基础资料.求解应力场的一种重要方法是根据断层擦痕资料反演,然而擦痕往往难以观测,但断层滑动性质也与应力场有紧密的关系,这部分资料十分丰富.本研究按照应力张量在断层面上的剪应力方向与擦痕滑动方向及断层滑动性质一致为准则提出了联合采用擦痕数据和定性断层滑动数据求解应力场的网格搜索法,并给出了反演参数的一定置信度下的置信区间.采用假定的走滑型、挤压型和拉张型应力张量产生由7个擦痕数据和80个定性断层滑动数据组成的三组数据集.采用这些人工合成数据求解应力张量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更为准确地反演应力张量参数,定性断层滑动资料的参与使得应力张量的主应力方向更加接近假定的主应力方向,并且,应力张量参数的不确定性大大减小.将该方法应用于乌鲁木齐附近的定量擦痕和定性断层滑动性质数据,得到该地区较为精确的应力张量.结果表明,乌鲁木齐主压应力方向为近南北向、主张应力方向近垂直向,应力形因子为0.03.该地区占主导地位的近东西向的逆冲断层是近南北向挤压和近垂直向拉张形成的.较低的应力形因子表明乌鲁木齐地区在南北向挤压并辅以博罗科努山和博格达山的东、西向挤压的应力状态下处于隆升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应力张量 擦痕 定性断层滑动 置信度
下载PDF
基于GPS数据的粒子群算法反演断层三维滑动速率 被引量:8
9
作者 刘杰 张永志 +1 位作者 张秀霞 王宏宇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0-42,48,共4页
将粒子群算法与位错理论模型相结合,利用青藏高原东北缘2001—2004年的GPS观测数据,对祁连山断层的三维滑动速率进行反演计算。结果表明,粒子群算法可有效地求解断层的三维滑动速率,其反演结果与地质等方法获得的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关键词 位错模型 粒子群算法 反演 断层滑动速率 GPS观测数据
下载PDF
用GPS数据反演分析海原断裂带分段活动特征 被引量:9
10
作者 胡亚轩 崔笃信 +1 位作者 张希 王雄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7-230,253,共5页
首先应用1999-2007年的GPS观测资料分析海原断裂带的运动特征,看出期间该断裂带GPS站点运动速度由南向北逐渐衰减,在NWW和NE走向断层两盘的运动差异较为明显,断层的活动以走滑运动为主。然后依据地质、地球物理等资料给出反演参数初值,... 首先应用1999-2007年的GPS观测资料分析海原断裂带的运动特征,看出期间该断裂带GPS站点运动速度由南向北逐渐衰减,在NWW和NE走向断层两盘的运动差异较为明显,断层的活动以走滑运动为主。然后依据地质、地球物理等资料给出反演参数初值,利用水平形变资料对断裂三段的走滑速率及断层下界深度进行反演。结果为从西到东断裂带各段走滑速率分别为8.25mm/a、5.49 mm/a和5.97 mm/a,断层底部深度依次为22.8 km;13.3 km;11.1 km。综合分析认为毛毛山-老虎山断裂运动速度明显高于海原断裂速度,在速度变化梯度较大的毛毛山断裂存在6级以上地震空区,推测具有发生强震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原断裂带 GPS资料 反演 滑动速率
下载PDF
基于断层擦痕侧伏角公式的构造应力张量反演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书 赵奎 +1 位作者 朱忠 吴开兴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414-3418,共5页
利用Aleksandrowski推导的断层擦痕侧伏角公式,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构造应力张量反演法。根据不同应力比值下构造应力与断层擦痕侧伏角的关系,利用最小二乘法,详细推导了构造应力张量的反演方法,最后利用Matlab软件编制程序实现了该计算过... 利用Aleksandrowski推导的断层擦痕侧伏角公式,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构造应力张量反演法。根据不同应力比值下构造应力与断层擦痕侧伏角的关系,利用最小二乘法,详细推导了构造应力张量的反演方法,最后利用Matlab软件编制程序实现了该计算过程。在此基础上,现场调查了江西武山铜矿北矿带的断层滑动数据,利用上述改进方法反演了该地区的构造应力张量方向特征。将上述反演结果与由震源机制解获得的最新构造应力场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研究区断层的展布特征及所在的地质构造背景,获得了该地区自晚侏罗世以来的构造应力场特征,表明该地区构造应力场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改进后的构造应力张量求解过程及工程应用表明,将Aleksandrowski的图示法和Etchecopar等的反演法结合起来反演构造应力张量,是对已有方法的改进,具有更加简单、实现容易等特点,计算结果比较符合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擦痕 侧伏角 反演 武山铜矿 构造应力张量
下载PDF
基于断层滑动数据古应力反演的影响因素及其误差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逸 张长厚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88-1498,共11页
古构造应力场是构造动力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且断层滑动数据奇应力反演已经成为古构造应力场恢复研究中比较常用的重要方法之一。近年来,断层滑动数据古应力反演方法研究和应用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但有关反演结果的解释仍存歧... 古构造应力场是构造动力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且断层滑动数据奇应力反演已经成为古构造应力场恢复研究中比较常用的重要方法之一。近年来,断层滑动数据古应力反演方法研究和应用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但有关反演结果的解释仍存歧义,反演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其误差范围等并未得到深入研究与定量分析。本文总结指出,影响断层滑动数据古应力反演结果的主要因素包括变形体制、剪切破裂面类型、断层面的形态以及地质体内薄弱面的存在等。在此基础上,分别对新生断层和先存薄弱面滑动数据的古应力反演综合误差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指出,在可以大致厘定变形体制或误差在允许范同内的前提下,将断层滑动数据反演结果解释为应力状态是合理可行的。各种因素导致的反演误差定量分析表明,同一期构造应力场形成的破裂面滑动数据的古应力方位反演误差最大不超过35°。换言之,存没有证据表明存在不同期次的应力作用情况下,主应力方位变化小于35°的应力状态,可以划归同一期应力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滑动数据 古应力反演 误差分析分 期配套
下载PDF
Modern tectonic stress field deeply in Xuzhou Coal Mine 被引量:3
13
作者 Zhen-jie JING Fu-ren XIE Xiao-feng CUl Jing-fei ZHANG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 2013年第1期14-18,共5页
By inverting fault slip data, the parameters of 12 tectonic stress tensors in the mine region can be determined.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can be obtained for recent tectonic stress fields, which are found deep in... By inverting fault slip data, the parameters of 12 tectonic stress tensors in the mine region can be determined.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can be obtained for recent tectonic stress fields, which are found deep in the study reg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cent tectonic stress field mainly presen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ar NWW-SSE maximum compressional stress and near NE-SW minimum extensional stress, while the stress regimes are mainly of strike slip, part of the reverse-fault type. Recent tectonic stress field in the region is characterized by horizontal components. The maximum principal compression stress direction was from NEE to SEE, the average principal compression stress direction was near NWW-SSE maximum compres- sional stress and near NE-SW minimum extensional. The recent tectonic stress field of the studied area can be controlled by a large tectonic stress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uzhou region fault slip data tectonic stress field INVERSION
下载PDF
基于GNSS时空数据的瞬态无震蠕滑信息检测 被引量:13
14
作者 徐克科 伍吉仓 吴伟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330-2338,共9页
利用分布活动断层带的GNSS位移时空序列,基于卡尔曼滤波和主成分分析,研究了一套集GNSS时空噪声处理与断层瞬态无震蠕滑信息时空分布检测于一体的方法.基于一阶高斯马尔科夫理论表述了瞬时蠕滑信息与时空噪声的运动状态方程,通过卡尔曼... 利用分布活动断层带的GNSS位移时空序列,基于卡尔曼滤波和主成分分析,研究了一套集GNSS时空噪声处理与断层瞬态无震蠕滑信息时空分布检测于一体的方法.基于一阶高斯马尔科夫理论表述了瞬时蠕滑信息与时空噪声的运动状态方程,通过卡尔曼滤波提高了时间域信噪比;根据断层形变高空间相关性的特点,通过主成分时空分析,提高了空间域信噪比.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当断层滑移引起的地表位移大小至少与噪声水平相当时,均可检测得到断层瞬态无震蠕滑时空分布及其滑移特征.以Cascadia慢滑移事件为例,清晰地检测到了两次无震蠕滑信息,分析其蠕滑特征与相关研究结果吻合.通过对滇西2011—2013年陆态网GNSS连续站数据的处理,分析发现了期间有微弱的震后余滑信息,主要表现在澜沧江断裂、红河断裂和小江断裂的南段.其时空分布特征与2011年3月24日的缅甸MW7.2级地震相对应.因此,得出了2011—2013年期间云南地区的断层活动可能与缅甸地震带有着密切的关系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时空数据 无震蠕滑 活动断层 检测
下载PDF
利用GPS资料反演祁连山断层的三维滑动速率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永志 王卫东 +2 位作者 魏玉明 罗凌燕 刘云峰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1-35,共5页
以位错理论模型为基础,导出了利用GPS观测的水平位移场速率数据反演断层的走滑、倾滑和张开三维运动速率分布的最佳估计反演计算公式,并利用青藏高原东北缘1999~2001年间GPS观测的位移场速率对祁连山断裂的三维运动速率分布进行了反... 以位错理论模型为基础,导出了利用GPS观测的水平位移场速率数据反演断层的走滑、倾滑和张开三维运动速率分布的最佳估计反演计算公式,并利用青藏高原东北缘1999~2001年间GPS观测的位移场速率对祁连山断裂的三维运动速率分布进行了反演计算研究。结果表明,祁连山断裂活动速率在断层倾滑方向上明显大于走滑方向和张开方向,而且具有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错模型 反演 祁连山断层 三维滑动速率 GPS资料
下载PDF
渭河盆地断裂活动速率的粒子群算法反演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永志 徐海军 +2 位作者 王卫东 刘杰 山锋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2-325,共4页
渭河盆地是我国典型的断陷盆地,是中国大陆地裂缝活动、地面沉降活动最剧烈的地区之一。本文利用2004-2007年间的GPS数据,采用粒子群算法与位错理论模型相结合,对渭河盆地主要断裂的三维滑动速率进行了反演计算分析。结果表明:(1)断裂... 渭河盆地是我国典型的断陷盆地,是中国大陆地裂缝活动、地面沉降活动最剧烈的地区之一。本文利用2004-2007年间的GPS数据,采用粒子群算法与位错理论模型相结合,对渭河盆地主要断裂的三维滑动速率进行了反演计算分析。结果表明:(1)断裂活动性质与地质测量方法获得的结果基本一致:除韩城—华县断裂以张裂为主外,渭河盆地主要断裂均以正倾滑为主,并具有走滑特征,呈张裂的运动趋势;(2)从滑动速率来看,秦岭北侧大断裂速率最大,可达4.5mm/a。固关—宝鸡断裂活动最小,活动速率仅为1mm/a左右;(3)在趋势上与现有的地质资料基本一致,以EW向断裂活动最强,NE方向较强,而NW方向较弱,并且分布上呈现南强北弱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盆地 粒子群算法反演 断层滑动速率 位错模型 GPS数据
下载PDF
利用GPS和水准数据分析东昆仑断裂带东部 及其邻区构造变形特征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长云 占伟 +1 位作者 郑智江 唐毅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6-47,共12页
基于1999—2016年GPS数据和1980—2010年区域精密水准数据,获取了东昆仑断裂带东部及其邻区主要断裂的滑动速率和区域构造变形特征。结果表示:东昆仑断裂带自西向东的走滑速率衰减非常明显,走滑速率从西大滩—东大滩和阿拉克湖段的约10 ... 基于1999—2016年GPS数据和1980—2010年区域精密水准数据,获取了东昆仑断裂带东部及其邻区主要断裂的滑动速率和区域构造变形特征。结果表示:东昆仑断裂带自西向东的走滑速率衰减非常明显,走滑速率从西大滩—东大滩和阿拉克湖段的约10 mm/a向东到塔藏段衰减至约2 mm/a,速率自西向东每100 km下降梯度约1 mm/a;东昆仑断裂带阿拉克湖段、托索湖段、下大武段和塔藏段均表现出一定的弱挤压特征。跨岷江断裂剖面显示区域挤压变形自西向东由龙日坝断裂至龙门山断裂带有逐渐减弱的特征。区域最大主应变方向为E-NEE向,最大剪切应变高值区位于阿拉克湖段和托索湖段交汇区域以及巴颜喀拉块体的龙日坝断裂中段区域。分析东昆仑断裂带东部及其邻区主要断裂间的构造转换关系认为,岷山地区的隆起变形主要是因为巴颜喀拉块体自西向东的运动受到了华南块体的阻挡,而非东昆仑断裂带向东延展引起的构造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昆仑断裂带 滑动速率 构造转换 全球定位系统数据 水准数据
下载PDF
地壳应力观测与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谢富仁 陈群策 《国际地震动态》 1999年第2期1-7,共7页
概要介绍了全球地壳应力观测与研究的新进展,重点阐述了深部地应力测量研究的现状和测试方法以及用于地震观测和工程监测的各种地应力测量新技术,并分析了我国地应力测量及研究工作与国际上存在的差距,以期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关键词 断层滑动 资料反演 世界应力图 地壳应力
下载PDF
浅部和深部工程区地应力场及断裂稳定性比较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鹏 郭奇峰 +1 位作者 苗胜军 蔡美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16,共7页
为研究浅部和深部工程区构造应力场的差异,依据优化处理后的浅部376组和深部619组实测地应力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法和断裂摩擦滑动准则对浅部和深部的地应力场特征及断裂稳定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浅部相比,深部地应力场有从构造应... 为研究浅部和深部工程区构造应力场的差异,依据优化处理后的浅部376组和深部619组实测地应力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法和断裂摩擦滑动准则对浅部和深部的地应力场特征及断裂稳定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浅部相比,深部地应力场有从构造应力场向垂直应力场转变的趋势.深部的主应力与深度的线性相关程度比浅部的高.随着深度的增加,浅部的侧压系数K_(H1)、K_(h1)分别向1.54、0.85趋近,深部的侧压系数K_(H2)、K_(h2)分别向1.15、0.85趋近.浅部、深部的水平差应力η_1、η_2整体上随深度增加有增大的趋势.滑动摩擦系数μ取1.0时,浅部和深部断裂基本处于相对稳定状态;μ取0.6时,浅部逆断层有较大的滑动可能性,深部断裂滑动失稳的可能性较小;μ弱化到0.4、0.2时,浅部和深部断裂发生滑动失稳的可能性显著增加.浅部和深部断裂滑动失稳标准分别取μ为0.6~1.0、0.4~0.6较合适,逆断层和走滑断层的滑动失稳标准可以分别取μ为0.6、0.4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处理 实测地应力数据 断裂摩擦系数 断裂滑动失稳标准
下载PDF
利用断层滑动资料反演郯庐断裂带山东段第四纪构造应力场
20
作者 荆振杰 谢富仁 +2 位作者 王华林 雷惊昊 刘风香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63-471,共9页
郯庐断裂带(即郯城-庐江断裂带)是纵贯中国东部大陆边缘的一条巨型断裂带,整体为北北东走向。它的形成和演化对中国东部中生代以来的地质演化有明显控制作用,同时又是一条现今地震活动较为活跃的地震带,因此对郯庐断裂带周边构造... 郯庐断裂带(即郯城-庐江断裂带)是纵贯中国东部大陆边缘的一条巨型断裂带,整体为北北东走向。它的形成和演化对中国东部中生代以来的地质演化有明显控制作用,同时又是一条现今地震活动较为活跃的地震带,因此对郯庐断裂带周边构造应力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野外观测取得的10个测点共206条活断层擦痕数据,利用断层滑动资料反演构造应力张量的方法,计算获得了研究区现代构造应力场主要特征:郯庐断裂及其周边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以北东-东西向挤压、北西-近南北向拉张为特征,其最大主压应力(σ1)方向为64°-106°,平均倾角23°;最小主压应力(a3)方向为332°-14°,平均倾角14°;中间主应力(σ2)倾角较陡,近垂直,应力结构为走滑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山东段 活动构造 滑动反演 第四纪构造应力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