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中Ⅰ号断裂坡折带构造特征及勘探领域 被引量:135
1
作者 邬光辉 李启明 +3 位作者 张宝收 董立胜 张亚光 张欢庆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7-30,37,共5页
利用新的三维地震资料,综合运用等时地层格架及构造解析方法,分析了塔中Ⅰ号构造带复杂的构造特征及油气富集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塔中Ⅰ号构造带是早奥陶世末至晚奥陶世早期形成的大型逆冲断裂带,在上奥陶统沉积前遭受长期侵蚀而形... 利用新的三维地震资料,综合运用等时地层格架及构造解析方法,分析了塔中Ⅰ号构造带复杂的构造特征及油气富集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塔中Ⅰ号构造带是早奥陶世末至晚奥陶世早期形成的大型逆冲断裂带,在上奥陶统沉积前遭受长期侵蚀而形成复杂的断裂坡折带。在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沉积时,沿高陡断裂坡折带发育台地边缘礁滩复合体,形成碳酸盐岩沉积坡折带。塔中Ⅰ号断裂坡折带在横向上具有分段性,其间通过构造变换带的调节作用分为结构与形成演化各具特征的5 段,各段油气富集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塔中44井区礁滩复合体发育,是实现碳酸盐岩高产、稳产勘探的首选领域;塔中45 井区构造作用与岩溶作用强烈,是寻找大规模缝洞系统的有利领域。这2个区带是在塔中Ⅰ号断裂坡折带寻找大油气田的主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中地区 断裂坡折带 构造特征 构造变换带 勘探领域
下载PDF
济阳成熟探区非构造油气藏深化勘探 被引量:47
2
作者 李丕龙 张善文 +3 位作者 宋国奇 肖焕钦 王永诗 宗国洪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0-15,共6页
济阳探区是一个经过 40多年勘探的油气资源较为丰富的老区 ,近年来地质风险和工程风险较高的隐蔽油气藏成为主要储量目标。通过深化盆地构造、沉积和成藏条件认识 ,揭示了上第三系、下第三系和古潜山成藏模式。上第三系河道砂岩油藏主... 济阳探区是一个经过 40多年勘探的油气资源较为丰富的老区 ,近年来地质风险和工程风险较高的隐蔽油气藏成为主要储量目标。通过深化盆地构造、沉积和成藏条件认识 ,揭示了上第三系、下第三系和古潜山成藏模式。上第三系河道砂岩油藏主要受“网 毯”式疏导体系的控制。下第三系低位扇和浊积砂体油气藏集中分布在断裂坡折带 ,断裂坡折带类型不同低位扇油藏组合不同。盆地发育的阶段性和构造动力学条件决定了古潜山多样性 ,多样性古潜山油藏按压性带、张性带和溶蚀带有规律地成带出现。上述三类、三个世代的隐蔽油气藏通常在空间上复合成带 ,横向上叠合连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阳探区 隐蔽油气藏 “网-毯”式疏导体系 断裂坡折带 古潜山油藏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礁滩复合体油气来源与运聚成藏研究 被引量:90
3
作者 韩剑发 梅廉夫 +3 位作者 杨海军 邬光辉 徐志明 朱光有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7年第3期426-435,共10页
近年来对塔里木盆地海相层系油气的勘探进展很快,在塔中地区围绕塔中I号坡折带有重要发现,特别是发现了上奥陶统碳酸盐岩礁滩复合体大面积富含油气。认为该区上奥陶统碳酸盐岩礁滩复合体储层存在多期油气运移聚集,包括晚加里东期油气的... 近年来对塔里木盆地海相层系油气的勘探进展很快,在塔中地区围绕塔中I号坡折带有重要发现,特别是发现了上奥陶统碳酸盐岩礁滩复合体大面积富含油气。认为该区上奥陶统碳酸盐岩礁滩复合体储层存在多期油气运移聚集,包括晚加里东期油气的聚集、晚海西期古油藏油气的调整转移和直接从烃源岩生成油气的补充以及喜山期古油藏裂解天然气对早期油藏的气侵;塔中地区原油和凝析油主要来源于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上奥陶统中聚集的油气是沿断裂垂向运移与沿多套储层横向运移面来;塔中奥陶系油气藏之所以表现出外带为凝析气藏、内带为油藏的分布特征,主要与来源于外带下伏的的寒武系-下奥陶统古油藏的裂解气有关,也与I号坡折带北侧的良里塔格组斜坡相古油藏的裂解气有关,这些天然气沿I号坡折带向上运移,补充到位于I号坡折带附近的礁滩复合体油气藏中,并对原来的油藏产生气侵,气侵程度的不同,或者形成凝析气藏,或者仍然保持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源 多期成藏 碳酸盐岩礁滩复合体 塔中Ⅰ号坡折带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断陷湖盆隐蔽油藏预测及勘探的关键技术——高精度地震探测基础上的层序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166
4
作者 李思田 潘元林 +3 位作者 陆永潮 任建业 解习农 王华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92-598,共7页
近十余年来世界和我国隐蔽油藏勘探取得了巨大进展 ,其关键技术是高精度的三维地震及在此基础上的层序地层学研究 ,二者的结合已被油气产业部门当作勘探中的“权威性技术” .断陷湖盆在我国东部含油气资源的重要性居首位 ,控制层序形成... 近十余年来世界和我国隐蔽油藏勘探取得了巨大进展 ,其关键技术是高精度的三维地震及在此基础上的层序地层学研究 ,二者的结合已被油气产业部门当作勘探中的“权威性技术” .断陷湖盆在我国东部含油气资源的重要性居首位 ,控制层序形成演化的诸因素中 ,构造、古气候和在区域古地理格局中的位置对湖盆的类型和演化起着决定作用 .需要按照断陷湖盆的沉积构造演化特征建立有预测功能的层序构成模式 .在成熟的勘探区 ,重新建立等时层序地层格架 ,进行体系域精度的工业制图 ,阐明沉积体系的分布规律 ,使用高精度地球物理技术对圈闭定位 ,并对构造坡折带和低位域扇体给予重点注意 .用这种技术方法指导隐蔽油气藏的勘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陷湖盆 勘探 地震探测 隐蔽油藏 层序地层学 断坡带 古气候 构造
下载PDF
济阳断陷湖盆层序地层学及砂砾岩油气藏群 被引量:55
5
作者 潘元林 宗国洪 +2 位作者 郭玉新 姜秀芳 卓勤功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6-23,共8页
以早第三纪始新世至渐新世的强烈块断为特征的济阳湖盆的勘探面积为 2 6× 10 4km2 ,资源发现率达到 60 % ,在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进入以岩性油藏为主的隐蔽油藏勘探阶段。应用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 ,在早第三纪湖相沙河街组和东营... 以早第三纪始新世至渐新世的强烈块断为特征的济阳湖盆的勘探面积为 2 6× 10 4km2 ,资源发现率达到 60 % ,在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进入以岩性油藏为主的隐蔽油藏勘探阶段。应用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 ,在早第三纪湖相沙河街组和东营组划分出 6个三级层序。它们具有完整的体系域构成 ,并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深断陷和浅断陷两种类型。深断陷型三级层序湖扩展体系域油页岩有机质丰富 ,烃转化率高 ,是优质烃源岩。深断陷型三级层序低位体系域扇体包括浊积扇、扇三角洲等 ,它们与湖扩展体系域油页岩构成良好的生储配置 ,其含油率高达 90 %。这些扇体主要沿断裂坡折带发育 ,并且成群成带出现 ,形成砂岩隐蔽油气藏群 ,预测其远景资源量约为 10× 10 8t。近年来在济阳断陷湖盆应用“断裂坡折带低位扇成藏”理论指导勘探 ,获得了 2 3 5× 10 8t隐蔽油藏地质储量 ,且已生产原油 2 88× 10 4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阳坳陷 断陷湖盆 三级层序 扩展体系域 断裂坡折带 低位扇 砂岩 隐蔽油气藏群
下载PDF
塔中82井区优质储集层的控制因素 被引量:16
6
作者 罗春树 杨海军 +2 位作者 蔡振忠 邬光辉 董立胜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89-591,共3页
塔中82井位于塔里木盆地塔中Ⅰ号断裂坡折带中段,是上奥陶统台缘礁滩体内侧低能相带中取得重大突破的千吨井,但是在其西侧部署的3口井均未获得工业油气流。通过分析岩心、薄片、测井资料并结合地震资料的分析认为,塔中82井东西两侧溶蚀... 塔中82井位于塔里木盆地塔中Ⅰ号断裂坡折带中段,是上奥陶统台缘礁滩体内侧低能相带中取得重大突破的千吨井,但是在其西侧部署的3口井均未获得工业油气流。通过分析岩心、薄片、测井资料并结合地震资料的分析认为,塔中82井东西两侧溶蚀孔洞发育,但裂缝发育程度差异较大,塔中82井以东多期构造缝极其发育,裂缝不仅改造礁滩体储集层,而且使储集层渗透性更好,油气产量高,说明裂缝和次级断裂控制着本区储集层的发育、控制着本区的油气成藏,这对研究礁滩体储集层和井位部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塔中Ⅰ号断裂 坡折带 礁滩体 走滑断裂 岩溶储集层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番禺隆起东南缘断裂坡折带及其对低位域构造—岩性油气藏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6
7
作者 董伟 林畅松 +5 位作者 谢利华 张忠涛 阳孝法 张燕梅 张博 崔立叶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6-262,共7页
番禺隆起是珠江口盆地中南部的一个重要含油气区。区内新近系沉积期主要发育NW向和近EW向的同沉积断裂,它们的发育和分布控制着沉积充填和总体的古构造地貌特征。古隆起的东南和东北缘发育的主要同沉积断裂形成明显的古地貌突变带或断... 番禺隆起是珠江口盆地中南部的一个重要含油气区。区内新近系沉积期主要发育NW向和近EW向的同沉积断裂,它们的发育和分布控制着沉积充填和总体的古构造地貌特征。古隆起的东南和东北缘发育的主要同沉积断裂形成明显的古地貌突变带或断裂坡折带。东南缘的主控断裂是由裂陷期发育的缓坡反向断裂所形成的,构成了番禺隆起与白云深凹带的分界。地震相、地震属性等分析和追踪其分布范围揭示出,珠海组、珠江组中下部层序的低位域三角洲砂体沿断裂坡折带下斜坡呈裙带状分布。研究指出断裂坡折带下斜坡低位域具有形成构造—岩性油气藏的良好条件,并为该区近期的勘探突破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坡折带 古构造地貌 岩性油气藏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东庄次凹边缘断层坡折带对油气成藏的作用 被引量:17
8
作者 杨道庆 赵追 +2 位作者 贾曙光 张本书 王继英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4-15,共2页
为加深凹陷边缘断层坡折带对油气成藏作用的认识 ,运用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对东庄次凹油气藏的分布及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位于南阳凹陷东庄次凹北部边缘的东 1号断层 ,在H22 —H13 层序发育期具有同沉积性质 ,形成了规模较大的凹陷边缘断... 为加深凹陷边缘断层坡折带对油气成藏作用的认识 ,运用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对东庄次凹油气藏的分布及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位于南阳凹陷东庄次凹北部边缘的东 1号断层 ,在H22 —H13 层序发育期具有同沉积性质 ,形成了规模较大的凹陷边缘断层坡折带。该断层坡折带控制着低水位体系域的发育范围及层序的构成。坡折之上仅发育高位及湖侵体系域 ,且层薄 ,坡折之下地层厚度明显加大。在H22 —H13 层序低位域发育水下扇、盆底扇等 ,这些低位砂岩复合体直接插入较深湖相泥岩中 ,油源条件好 ,断层是良好的油气输导体系。断层坡折带是油气藏聚集的有利地带 ,也是陆相断陷盆地隐蔽油气藏勘探的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断层坡折带 东庄次凹 低位扇 油气成藏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岩性油藏成藏控制因素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文科 张研 +2 位作者 方杰 王君 刘冬民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7-346,共10页
岩性油藏是贝尔凹陷油气勘探和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但对其成藏规律的研究和认识程度仍然较低,极大地制约了岩性油藏的勘探进程。基于测井、地震及物性分析等资料,通过油藏解剖和成藏条件分析,系统研究了贝尔凹陷不同洼槽岩性油藏成藏控... 岩性油藏是贝尔凹陷油气勘探和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但对其成藏规律的研究和认识程度仍然较低,极大地制约了岩性油藏的勘探进程。基于测井、地震及物性分析等资料,通过油藏解剖和成藏条件分析,系统研究了贝尔凹陷不同洼槽岩性油藏成藏控制因素及分布规律,认为岩性圈闭、储层物性以及输导通道是该区岩性油藏形成与分布的主控因素。断裂坡折带控制岩性圈闭的发育,即在垂向上,断裂坡折带类型控制砂体类型,主要发育断崖型坡折带形成的近岸水下扇,断阶型坡折带形成的浊积扇以及断坡型坡折带形成的扇三角洲砂体等岩性圈闭;在平面上,断裂坡折带的平面样式控制砂体的空间展布,主要形成断弯型、断接型、断沟型以及交叉型展布形态。砂岩储层临界物性控制岩性圈闭的成藏,只有当砂岩储层的物性高于临界物性时岩性圈闭才具备成藏条件。"断层-轴向砂体"控制岩性油藏的分布,特别是控砂断层下降盘扇三角洲砂体的轴向部位是油气的有利富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轴向砂体 储层临界物性 断裂坡折带 岩性油藏 贝尔凹陷 海拉尔盆地
下载PDF
歧口凹陷古近纪同沉积断裂对层序和沉积体系的控制 被引量:11
10
作者 陈莹 林畅松 +1 位作者 余宏忠 崔永刚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6年第3期378-386,共9页
通过对歧口凹陷古近纪的构造格架和主要同沉积断裂的构成和特征分析,指出区内的主要同沉积断裂及其形成的断裂坡折带对古近纪层序和沉积体系的分布起重要控制作用。F1断裂带和东北部盆缘断裂带北段共同控制着北部深洼的沉积充填;东北部... 通过对歧口凹陷古近纪的构造格架和主要同沉积断裂的构成和特征分析,指出区内的主要同沉积断裂及其形成的断裂坡折带对古近纪层序和沉积体系的分布起重要控制作用。F1断裂带和东北部盆缘断裂带北段共同控制着北部深洼的沉积充填;东北部盆缘断裂带南段的活动性决定着北次洼的发育;南次洼的发育主要与低凸起周缘断裂带的活动有关。东北部盆缘陡坡断裂坡折带控制了近岸水下扇和扇三角洲体系的发育;西南断阶带的F2断裂坡折控制了辫状三角洲和滨浅湖沉积体系的发育,F1断裂坡折控制低位扇和深湖、半深湖沉积发育以及向凹陷中心方向共生的前三角洲滑塌浊积体系;低凸起南缘断坡带在古近纪早期控制南次洼的扇三角洲或小型水下扇的发育。西南断阶带和F1断裂与东北盆缘断裂交汇处是寻找砂岩油气藏的有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沉积断裂 断裂坡折带 层序格架 沉积体系分布
下载PDF
断陷盆地构造坡折带形成机制及其对层序发育样式的控制 被引量:126
11
作者 任建业 陆永潮 张青林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96-602,共7页
断陷盆地是典型的构造活动型盆地 ,盆地中各种类型的坡折带均有其发育的构造背景和控制机制 .以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断陷盆地的研究为基础 ,提出了断陷盆地构造坡折带的分类方案 ,描述了各类构造坡折带的基本特征和形成的构造机制 ,建立了... 断陷盆地是典型的构造活动型盆地 ,盆地中各种类型的坡折带均有其发育的构造背景和控制机制 .以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断陷盆地的研究为基础 ,提出了断陷盆地构造坡折带的分类方案 ,描述了各类构造坡折带的基本特征和形成的构造机制 ,建立了陆相断陷盆地层序发育的综合模式 .断陷盆地中的构造坡折带可分为断坡带、弯折带、挠曲带和枢纽带 4种类型 .断坡带受控于断陷盆地内各种类型的同生断裂作用 ,弯折带则与主控边界断层的几何学形态密切相关 ,形成于铲式正断层控制的断层上盘内 ,而挠曲带与基底正断层的隐伏式活动有密切的关系 .上述 3种类型的构造坡折带都是由盆地上盘的变形作用所产生的 ,而枢纽带的发育则是盆地上盘的旋转掀斜作用引起的变位所致 ,同时这类坡折带发育于主边界断层为陡倾平面状正断层控制的断陷盆地内 .构造坡折带的发育特征、空间分布、演化过程和组合样式决定了盆地的可容空间和物源系统 ,因而制约了沉积物的分散过程和砂体的分布样式 .揭示构造坡折带与沉积相的展布关系 ,将有助于阐明盆地内部沉积体系分布规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陷盆地 构造坡折带 构造活动型盆地 层序地层
下载PDF
辽河坳陷西部凹陷鸳鸯沟地区层序地层划分与岩性圈闭预测 被引量:5
12
作者 鲁卫华 冯有良 +2 位作者 谢亚明 陈振岩 单俊峰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9-52,共4页
运用层序地层学的理论与方法,综合分析岩心、测井以及地震等资料,将辽河坳陷西部凹陷鸳鸯沟地区古近系裂陷期的沉积充填划分为4个超层序和8个三级层序。该区主要发育同沉积断裂坡折型层序,坡折带之下是岩性油气藏发育的主要部位。结合... 运用层序地层学的理论与方法,综合分析岩心、测井以及地震等资料,将辽河坳陷西部凹陷鸳鸯沟地区古近系裂陷期的沉积充填划分为4个超层序和8个三级层序。该区主要发育同沉积断裂坡折型层序,坡折带之下是岩性油气藏发育的主要部位。结合该区层序格架中油气分布规律,对该区岩性圈闭进行了预测。通过钻探锦310井,在预测目的层段试油获高产油气流,证实了锦1断裂坡折带之下为西部凹陷有利的岩性油气藏发育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圈闭 三级层序 层序格架 断裂坡折带 鸳鸯沟地区 辽河坳陷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西南地区古近纪—新近纪断裂坡折带与沉积相分布 被引量:7
13
作者 施辉 刘震 +2 位作者 丁旭光 杨乾政 王标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7-326,共10页
综合地震反射时间突变、岩石类型与沉积微相和地层厚度等多种方法来识别断裂坡折带,并通过构造平衡剖面恢复的方法对所识别的断裂坡折带进行进一步确定,认为柴达木盆地西南地区在古近纪和新近纪发育了七个泉、红柳泉、阿拉尔、阿拉尔东... 综合地震反射时间突变、岩石类型与沉积微相和地层厚度等多种方法来识别断裂坡折带,并通过构造平衡剖面恢复的方法对所识别的断裂坡折带进行进一步确定,认为柴达木盆地西南地区在古近纪和新近纪发育了七个泉、红柳泉、阿拉尔、阿拉尔东、Ⅷ号、昆北和Ⅺ号断裂坡折带。由于青藏高原隆升的远程效应,柴达木盆地西南地区断裂坡折带可以分为萌芽期和繁盛期2个发展期,分别对应于古近纪和新近纪,且断裂坡折带活动强度依次增强。依据断裂坡折带发育部位及对沉积相分布控制作用的不同,可将断裂坡折带划分为浅水坡折带和深水坡折带:浅水坡折带之上发育辫状河相和三角洲平原亚相;深水坡折带之下发育深水重力流沉积;两者之间以三角洲前缘和滩坝亚相为主,是目前油气勘探的重点。Ⅺ号断裂坡折带中部以下地区具备形成深水浊积的条件,极有可能是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接替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坡折带 柴达木盆地 古近纪 新近纪 沉积相
下载PDF
东营凹陷弧形断裂坡折带系统及其对低位域砂体的控制 被引量:36
14
作者 任建业 张青林 陆永潮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28-635,共8页
东营凹陷的弧形断裂系统由三个环带组成,由于这三个环带中断裂的同沉积活动导致了同沉积构造坡折带的发育,并进而对沉降中心、生烃中心和砂体均产生了重要的控制作用。已发现的大型低位扇体沿环带分布,并受断裂坡折带的控制。因此,沿层... 东营凹陷的弧形断裂系统由三个环带组成,由于这三个环带中断裂的同沉积活动导致了同沉积构造坡折带的发育,并进而对沉降中心、生烃中心和砂体均产生了重要的控制作用。已发现的大型低位扇体沿环带分布,并受断裂坡折带的控制。因此,沿层序界面,从构造坡折带向凹陷中心方向是找寻大型低位扇储集体的主要区域。文章总结了陡坡断坡带砂砾岩扇体成藏模式和缓坡构造坡折带两种成藏模式。前者储集体主要由坡折带上广泛发育的低位砂岩复合体组成,其中的扇三角洲河口坝、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和浊积扇的扇中部分是最有利的油气储层;后者储集体主要由由下切水道充填砂岩体、水下扇、废弃型三角洲等砂体组成。这些砂体均是良好的油气储层,并具有相似的成藏动力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体 储集体 断裂坡折带 油气储层 东营凹陷 断坡 水下分流河道 低位扇 低位域 生烃
下载PDF
箕状断陷盆地坡折带与隐蔽油气藏勘探——以二连盆地乌里雅斯太断陷南洼为例 被引量:9
15
作者 邓毅林 曹正林 +3 位作者 裴明利 史原鹏 石兰亭 张丽萍 《断块油气田》 CAS 2006年第2期1-3,共3页
箕状断陷湖盆中发育陡坡坡折带和多级缓坡坡折带,它们对沉积、储层的展布和隐蔽油气藏的成藏具有控制作用。以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为基础,应用“坡折带”概念,识别出乌里雅斯太断陷南洼缓坡带由三级坡折带组成,深入分析了各级坡折带的成... 箕状断陷湖盆中发育陡坡坡折带和多级缓坡坡折带,它们对沉积、储层的展布和隐蔽油气藏的成藏具有控制作用。以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为基础,应用“坡折带”概念,识别出乌里雅斯太断陷南洼缓坡带由三级坡折带组成,深入分析了各级坡折带的成藏特点,认为二级坡折带为最有利的隐蔽油气藏发育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连盆地 乌里雅斯太 断陷湖盆 坡折带 隐蔽油气藏
下载PDF
箕状凹陷坡折带成因及对同生断层和沉积的控制——以南襄盆地南阳凹陷为例 被引量:9
16
作者 付志方 汤达祯 +1 位作者 许浩 杨芳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30-433,共4页
坡折带是沉积地貌突变的古构造枢纽带。南襄盆地南阳凹陷南部控凹铲状正断层在非平面上滑动造成凹陷北部盖层缓坡弯折,构成盆内沉积区域的分界线,是同生断层集中发育和沉积相发生突变的地带。特定的坡折带类型揭示了同沉积断裂的活动和... 坡折带是沉积地貌突变的古构造枢纽带。南襄盆地南阳凹陷南部控凹铲状正断层在非平面上滑动造成凹陷北部盖层缓坡弯折,构成盆内沉积区域的分界线,是同生断层集中发育和沉积相发生突变的地带。特定的坡折带类型揭示了同沉积断裂的活动和分布特征,制约着沉积物的分散过程和砂体堆积。在不同的盆地演化阶段,同生断层与沉积相带控制着不同圈闭类型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生断层 沉积 坡折带 箕状凹陷 南阳凹陷 南襄盆地
下载PDF
挠曲坡折带特征与油气勘探——以松辽盆地南部为例 被引量:22
17
作者 王建功 卫平生 +2 位作者 郑浚茂 赵占银 潘树新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29,37,共5页
根据中国东部伸展盆地的演化阶段、构造运动、断层发育及其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结合沉积体系和砂体的分布特征,将坡折带划分为断裂坡折带和挠曲坡折带,并对两者的成因、差异、勘探领域和方向进行了对比。论证了松辽盆地南部挠曲坡折... 根据中国东部伸展盆地的演化阶段、构造运动、断层发育及其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结合沉积体系和砂体的分布特征,将坡折带划分为断裂坡折带和挠曲坡折带,并对两者的成因、差异、勘探领域和方向进行了对比。论证了松辽盆地南部挠曲坡折带的成因、分布规模以及隐蔽性油气藏的储集层类型、盖层条件,指出了有利勘探领域和重点勘探区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挠曲坡折带 断裂坡折带 生长断层 有利勘探区
下载PDF
东营凹陷深陷期构造坡折带与低位扇序列 被引量:32
18
作者 隋风贵 郭玉新 +1 位作者 王宝言 曹建军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3-67,共5页
以钻井剖面相分析资料为基础,结合岩性、测井、地震响应特征及层序类型分析,研究东营凹陷深陷期层序的构成,着重探讨其中低位扇的沉积相类型、发育的控制因素及沉积序列。认为低位扇与构造坡折带有密切的成生关系,坡折带类型、规模和发... 以钻井剖面相分析资料为基础,结合岩性、测井、地震响应特征及层序类型分析,研究东营凹陷深陷期层序的构成,着重探讨其中低位扇的沉积相类型、发育的控制因素及沉积序列。认为低位扇与构造坡折带有密切的成生关系,坡折带类型、规模和发育部位控制了低位扇的类型、规模和分布,形成了典型的陡坡型和缓坡型低位扇沉积序列。陡坡型低位扇体在“有限后退或持续下陷型”边界断裂控制下,从盆缘到中心依次发育了冲积扇、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和深水浊积扇序列;缓坡型低位扇体在断裂坡折带控制下,发育了盆缘陆上下切谷充填及低位辫状三角洲、扇三角洲及缓坡深水浊积扇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构造坡折带 陡坡 缓坡 低位扇 沉积序列
下载PDF
渤南洼陷断裂坡折带系统及其沉积模式 被引量:6
19
作者 倪金龙 吕宝凤 +2 位作者 林玉祥 王泽利 夏斌 《桂林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3-158,共6页
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渤南洼陷新生代断裂坡折带的构成、特征、演化及其沉积模式.渤南洼陷断裂坡折带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随着断裂的形成、消亡和盆地的演化,断裂坡折带可沿单阶型—多阶型—单阶型演变,这一动态演变不仅控制了不... 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渤南洼陷新生代断裂坡折带的构成、特征、演化及其沉积模式.渤南洼陷断裂坡折带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随着断裂的形成、消亡和盆地的演化,断裂坡折带可沿单阶型—多阶型—单阶型演变,这一动态演变不仅控制了不同时期洼陷中低位域砂体的横向分布,而且控制了低位域砂体的纵向沉积模式.其中,纵向沉积模式可归纳为3种类型:陡坡单阶型坡折带控砂模式、陡坡多阶型坡折带控砂模式、缓坡多阶型坡折带控砂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坡折带 低位扇 古近纪 渤南洼陷
下载PDF
东营凹陷东营三角洲与中央隆起带盐—泥构造形成的关系及其对隐蔽油气藏勘探的意义 被引量:9
20
作者 孙昶旭 崔永刚 +1 位作者 罗文生 曲长胜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62-467,共6页
东营三角洲是一个沿东营凹陷长轴方向发育的典型河控三角洲。在裂陷中期到晚期东营凹陷东部和南部发育的众多三角洲中,东营三角洲发育面积最广、时间最长,对古地形和沉积作用的影响最大。精细的三维地震资料、测井和钻井资料表明,东营... 东营三角洲是一个沿东营凹陷长轴方向发育的典型河控三角洲。在裂陷中期到晚期东营凹陷东部和南部发育的众多三角洲中,东营三角洲发育面积最广、时间最长,对古地形和沉积作用的影响最大。精细的三维地震资料、测井和钻井资料表明,东营三角洲对中央隆起带特别是梁家楼—现河庄构造带盐—泥构造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构造分析的基本原理,通过把东营三角洲进积过程和盐—泥构造的上拱作用相结合,认为厚度巨大的三角洲进积体是盐—泥构造形成的一个触发因素。由于盐—泥构造的形成、沉积斜坡突然变陡以及三角洲的不断进积,最终重力滑动和底辟运动导致了生长断裂的形成,进而形成了构造坡折带,而且在三角洲前缘形成了滑塌浊积岩体,并形成了与构造坡折带有关的砂体,如低位扇体系。综上所述,三角洲进积体、盐—泥构造和构造坡折带关系模式的建立对于隐蔽油气藏的勘探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三角洲 盐-泥构造 生长断裂 构造坡折带 三角洲前缘 滑塌浊积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