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料机单、双头螺旋对颗粒群接触力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石云飞 张西良 +2 位作者 徐云峰 卢成轩 史玉坤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6-81,共6页
为研究螺旋加料机不连续加料过程中颗粒群的运动特性及变化规律,研究了单、双头螺旋对颗粒群接触力的影响.以1. 5 mm直径小米颗粒为研究对象,基于Hertz-Mindlin颗粒无滑动接触模型,对颗粒之间接触力以及颗粒群与螺旋加料料管内壁接触力... 为研究螺旋加料机不连续加料过程中颗粒群的运动特性及变化规律,研究了单、双头螺旋对颗粒群接触力的影响.以1. 5 mm直径小米颗粒为研究对象,基于Hertz-Mindlin颗粒无滑动接触模型,对颗粒之间接触力以及颗粒群与螺旋加料料管内壁接触力进行分析,建立了具有分料装置的螺旋加料模型;采用EDEM离散元软件,以间歇转动60°的方式对小米颗粒不连续加料过程进行数值仿真,得到了颗粒间接触力和颗粒群对螺旋加料料管内壁正向和切向压力的分布,比较了240 r·min^(-1)转速下单、双头螺旋输送中颗粒群接触力分布特点.结果表明:单头螺旋输送物料时,颗粒之间比较紧实,但颗粒在内壁接触处易翻滚;双头螺旋输送物料时,颗粒在内壁接触处不易翻滚,更易随轴作轴向运动,颗粒群的一致性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加料机 颗粒群 单头螺旋 双头螺旋 接触力 离散元法
下载PDF
采用馈电线组法提高配电网安全性
2
作者 钟德成 黄礼华 +2 位作者 王威钊 张伟良 冯汝辉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6期71-73,共3页
介绍了配电网应用中的一种新方法———馈电线组法 ,讨论了其设计观念及其在馈电线利用、区域变电站间的负荷传输能力和安全性的提高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还提出了改进后的混合馈电线组的设计观念 。
关键词 配电网 馈电线组法 负荷传输能力 馈电线自动化
下载PDF
一种缓解低轨卫星馈电切换中用户群切换的算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田 谢岸宏 +2 位作者 李刚磊 张毅 袁田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97-702,共6页
卫星互联网发展已经逐渐被纳入到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6G)概念方案中,基于透明转发可降低系统建设成本,同时系统容量不受星上处理能力限制。但透明转发模式的低轨(Low Earth Orbit,LEO)卫星系统会出现卫星馈电链路切换情况下用户发生大... 卫星互联网发展已经逐渐被纳入到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6G)概念方案中,基于透明转发可降低系统建设成本,同时系统容量不受星上处理能力限制。但透明转发模式的低轨(Low Earth Orbit,LEO)卫星系统会出现卫星馈电链路切换情况下用户发生大规模群切换的问题,影响局部地理区域用户通信体验。将透明转发系统低轨卫星跨信关站馈电链路切换场景中用户切换模型化,并针对场景中面临的用户群切换问题,提出了一种缓解群切换拥塞的算法。算法采用用户提前分流切出和限制切入策略,对分流切出过程进行统一规划,减小用户群切换规模,与常规群切换方法配合使用,可进一步降低用户平均切换时延,提高切换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卫星通信 馈电切换 群切换 用户分流 切换限制 非线性规划
下载PDF
城市配电网DG消纳能力曲线的计算方法与分析应用
4
作者 肖峻 王传奇 李晓辉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00-207,共8页
为了完整描述城市配电网的分布式发电(DG)消纳能力(TAC),探究DG TAC曲线的提升措施,提出一种城市配电网DG TAC曲线的计算方法。介绍安全域和安全边界;建立考虑馈线负荷实际情况和电压约束的TAC曲线模型,该模型利用日负荷曲线确定状态空... 为了完整描述城市配电网的分布式发电(DG)消纳能力(TAC),探究DG TAC曲线的提升措施,提出一种城市配电网DG TAC曲线的计算方法。介绍安全域和安全边界;建立考虑馈线负荷实际情况和电压约束的TAC曲线模型,该模型利用日负荷曲线确定状态空间,通过对边界点进行电压校验得到TAC曲线。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通过分析TAC曲线的负荷影响因素发现,只有瓶颈馈线段(组)下游负荷对TAC曲线有影响,提出增加瓶颈馈线段(组)下游负荷和瓶颈馈线段(组)扩容2种TAC曲线提升措施。提出TAC曲线在指导DG和负荷接入、导线更换方面的应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配电网 DG TAC曲线 日负荷曲线 瓶颈馈线段(组)
下载PDF
用于振动料斗设计的新编码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傅蔡安 张韬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409-1413,共5页
料道设计是圆盘式振动料斗设计的关键。目前,料道设计还没有可靠的理论指导,因此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笔者通过研究分析零件形状和姿态特征对料道设计的影响,应用定向理论、姿势概率理论和已有的零件编码技术成果,对现... 料道设计是圆盘式振动料斗设计的关键。目前,料道设计还没有可靠的理论指导,因此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笔者通过研究分析零件形状和姿态特征对料道设计的影响,应用定向理论、姿势概率理论和已有的零件编码技术成果,对现有的编码系统进行了改进,使其具有更完备的零件信息。此外,根据成组技术相似性原理,将被整理零件的姿态编码与特征编码结合,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振动料斗料道设计的新的编码方法,使振动料斗料道的设计更加便捷和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料斗 成组技术 分类编码 形状特征
下载PDF
哺乳期犊牛小群饲养模式的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旭 马翀 《中国奶牛》 2021年第2期1-4,共4页
犊牛小群饲养和自动饲喂系统因能够显著提高犊牛福利和大幅降低劳动力成本的优势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牧场的青睐。本文总结了关于犊牛小群饲养模式的相关研究进展,并针对小群饲养模式对犊牛健康、生长发育及行为学等方面的影响进行... 犊牛小群饲养和自动饲喂系统因能够显著提高犊牛福利和大幅降低劳动力成本的优势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牧场的青睐。本文总结了关于犊牛小群饲养模式的相关研究进展,并针对小群饲养模式对犊牛健康、生长发育及行为学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概括,以供牧场在生产实践中参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 小群饲养 自动饲喂
下载PDF
配网馈线组典型接线的智能诊断分析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汤志锐 邝梓佳 邱桂华 《中国高新科技》 2021年第2期29-30,共2页
目前,配网馈线组典型接线情况等划分依然依靠人工分析,并存在准确率差和效率低的问题。文章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馈线组典型接线智能诊断分析方法,能够对馈线组的典型接线类型进行划分,并提出具体可行的技术思路和实现方法。
关键词 配网网架 馈线组 智能诊断分析
下载PDF
分类装配的LFM-1编码系统 被引量:1
8
作者 傅蔡安 李平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07年第11期79-82,共4页
对零件的特征和姿态均使用编码技术,有利于实现零件整理和装配机械设计的程序化,提高生产理料系统和装配机械的效率。文章以U.MASS编码系统为基础,开发了更为完整的零件编码系统,弥补了其特征反映不足和晦涩难懂的缺点,创造性的添加了... 对零件的特征和姿态均使用编码技术,有利于实现零件整理和装配机械设计的程序化,提高生产理料系统和装配机械的效率。文章以U.MASS编码系统为基础,开发了更为完整的零件编码系统,弥补了其特征反映不足和晦涩难懂的缺点,创造性的添加了定位定向编码,对振动料斗滑道设计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编码 成组技术 振动料斗
下载PDF
基于配网自动化保护馈线策略管理工具研究与应用
9
作者 黄力 《电工技术》 2023年第14期174-176,共3页
近年来,随着配网自动化建设的发展,配网自动化策略日益多样化,配网供电可靠性要求也日益提升,要求地区供电局对10 kV继电保护装置跳闸能迅速响应。然而配网自动化设备装置点多面广,且每个装置定值项繁多,因此配网保护各级人员在协作开... 近年来,随着配网自动化建设的发展,配网自动化策略日益多样化,配网供电可靠性要求也日益提升,要求地区供电局对10 kV继电保护装置跳闸能迅速响应。然而配网自动化设备装置点多面广,且每个装置定值项繁多,因此配网保护各级人员在协作开展跳闸事件处置时,部分人员在第一时间并不完全清楚本条馈线投入哪种馈线策略,而查阅定值单又费时耗力,严重影响了快速复电的效率。因此,对配网自动化保护馈线策略管理工具进行研究,明确了对馈线组策略单的管理与发布,方便了各级计算保护人员获取关键信息,从而减少计算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馈线组策略 自动化
下载PDF
简析在线校准称重给煤机 被引量:1
10
作者 董洪辉 田克行 吴宝德 《衡器》 2012年第3期50-51,54,共3页
本文对计量给煤机称重产品的工作原理、设备组成做了简单介绍,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着重阐述了三组称重桥架在称重给煤机中的应用及特点。
关键词 给煤机 在线校验称重 三组称重桥架 在线调零 在线校准
下载PDF
基于站内断路器及站外负荷开关馈线组的配电网保护方法研究
11
作者 杨万里 林俊伟 +1 位作者 侯朋飞 韩玮 《电工技术》 2020年第17期75-76,81,共3页
10kV电压等级的配电网一般在变电站内配置断路器,站外配置负荷开关。当站外线路发生相间故障时,整个恢复供电过程一般为1~2h,即使在配置了就地馈线自动化的情况下,整个恢复供电过程也至少为几十秒。这明显不能满足高可靠性供电用户的需... 10kV电压等级的配电网一般在变电站内配置断路器,站外配置负荷开关。当站外线路发生相间故障时,整个恢复供电过程一般为1~2h,即使在配置了就地馈线自动化的情况下,整个恢复供电过程也至少为几十秒。这明显不能满足高可靠性供电用户的需求。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站内断路器及站外负荷开关馈线组的配电网保护方法。当配电网发生故障时,变电站侧断路器跳闸并重合闸,紧邻故障点的站外负荷开关在变电站内断路器跳闸和重合闸之间的时段内根据故障时保护特征记忆而跳闸,从而实现故障点隔离及对故障点上游区域的恢复供电,整个过程最快可在2s内完成,且只有1次停电过程。该方法大幅缩短了故障停电时间,完全能满足高可靠性供电用户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保护 站内断路器 站外负荷开关馈线组 停电时间 停电次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