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H影响Ca^(2+)和EGTA对水霉(Saprolegnia ferax)菌丝顶端生长的作用效应 被引量:5
1
作者 袁生 窦洁 +1 位作者 陆玲 薛绍白 《实验生物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13-20,共8页
水霉(Saprolegia ferax)菌丝在pH6.0-8.0的OM液体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在pH5.0时生长速率有所下降,在pH3.0—4.0时停止生长。短时间(30min)作用研究表明,低浓度的CaCl_2促进pH5.0(1—5mmol/L)和pH6.0(1mmol/L)条件下的菌丝顶端生长,抑制pH... 水霉(Saprolegia ferax)菌丝在pH6.0-8.0的OM液体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在pH5.0时生长速率有所下降,在pH3.0—4.0时停止生长。短时间(30min)作用研究表明,低浓度的CaCl_2促进pH5.0(1—5mmol/L)和pH6.0(1mmol/L)条件下的菌丝顶端生长,抑制pH7.0—8.0条件下的菌丝生长。1mmol/L以上的EGTA则抑制pH5.0条件下菌丝顶端生长,促进pH6.0—8.0条件下的菌丝顶端生长。但CaCl_2和EGTA都不能使pH3.0—4.0条件下的菌丝恢复生长。长时间(8h)作用跟踪观察表明,2mmol/L EGTA(pH6.8)短时间作用可促进菌丝生长,但随着培养时间延长,则产生抑制作用,并诱导原生质从菌丝最顶端喷出。说明细胞壁Ca^(2+)起着提供胞外Ca^(2+)源和细胞壁修饰成分的双重作用。Ca^(2+)通道阻断剂verapamil对菌丝顶端生长的抑制作用也说明顶端生长所需的Ca^(2+)来自胞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霉 菌丝顶端 生长 钙pH EGTA
下载PDF
钙离子在水霉(Saprolegnia ferax)菌丝顶端细胞壁中呈极性分布 被引量:3
2
作者 袁生 杜开和 +3 位作者 窦洁 秦怀兰 陆玲 薛绍白 《实验生物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159-167,共9页
焦锑酸钾处理的水霉(Saprolegnia ferax)菌丝显示:焦锑酸沉淀颗粒仅存在菌丝细胞壁而不是原生质中,并呈顶端到基部的极性分布,即在菌丝最顶端细胞壁中丰富致密、重叠在一起,在约3—10μm的亚顶端则变得稍为稀薄而可分辨,在约10μm以后... 焦锑酸钾处理的水霉(Saprolegnia ferax)菌丝显示:焦锑酸沉淀颗粒仅存在菌丝细胞壁而不是原生质中,并呈顶端到基部的极性分布,即在菌丝最顶端细胞壁中丰富致密、重叠在一起,在约3—10μm的亚顶端则变得稍为稀薄而可分辨,在约10μm以后的成熟区域进一步显得松散而无规律。焦锑酸沉淀颗粒可经EGTA螫合处理去除,并经X-射线微区分析证明在3.6—3.7keV区域可产生Sb和Ca元素混合峰,说明焦锑酸沉淀反映了Ca^(2+)的分布。对冷冻干燥菌丝细胞壁表面进行扫描电镜X-射线微区分析,同样证明菌丝细胞壁含有大量的Ca,菌丝最顶端Ca信号强度高于10μm以后的成熟区。由于Ca^(2+)和H^+可能为一对拮抗因子维持菌丝顶端细胞壁可塑性和刚性间的平衡以保证菌丝顶端生长,我们检验了菌丝生长过程中培养介质的pH变化,证实培养介质pH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上述结果提示细胞壁Ca^(2+)可能在菌丝顶端生长过程中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霉 钙离子 菌丝 顶端生长 细胞壁
下载PDF
培养介质pH和EGTA对水霉(Saprolegnia ferax)菌丝细胞肌动蛋白的分布与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袁生 窦洁 +1 位作者 陆玲 薛绍白 《实验生物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391-401,共11页
菌丝在pH 5.0—8.0介质中维持顶端生长,Rhodamin-phalloidin荧光探针显示在菌丝顶端都存在F-actin的“帽子”结构;加入EGTA到培养介质中不影响菌丝的顶端生长和actin的“帽子”结构。值得注意的是:菌丝的Rhodamin-phalloidin荧光强度大... 菌丝在pH 5.0—8.0介质中维持顶端生长,Rhodamin-phalloidin荧光探针显示在菌丝顶端都存在F-actin的“帽子”结构;加入EGTA到培养介质中不影响菌丝的顶端生长和actin的“帽子”结构。值得注意的是:菌丝的Rhodamin-phalloidin荧光强度大小与菌丝顶端生长速率成正比;在含有或不含有EGTA的pH5.0培养条件下,菌丝的生长速率均很低,且后部颗粒状的荧光斑点消失;在pH 3.0-4.0培养介质中菌丝生长停止,不但F-actin“帽子”结构消失,整个菌丝荧光也变得非常微弱无法观察,提示酸性pH可引起F-actin的解聚,从而导致生长速率下降甚至生长停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动蛋白 PH 钙离子 顶端生长 水霉
下载PDF
Distribution and role of calmodulin in tip growing hyphae of Saprolegnia ferax
4
作者 YUANSHENG SHAOBAIXUE 《Cel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1995年第2期256-262,共7页
Since direct staining of growing hyphae with trifluoperazine (TFP) could result in the migration of protoplasm in hyphae of water mold Saprolegnia feraX, an improved staining method for fixation of growing hyphae was ... Since direct staining of growing hyphae with trifluoperazine (TFP) could result in the migration of protoplasm in hyphae of water mold Saprolegnia feraX, an improved staining method for fixation of growing hyphae was developed. When hyphae of Saprolegnia ferax were pre-fixed with paraformaldehyde, the TFP fluorescence showed a clear tip-high Ca(2+)-activated calmodulin (CaM) gradient. By indirect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we proved that total CaM also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apex of hyphae.It is noticeble that when the hyphal tip growth ceased, the high intensity of TFP fluorescence usually disappeared in non-growing tips and became evident in the newly emerged growing tips, which implied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CaM shifted in concord with the transfer of growing point in hyphae. 2×10(-5) mol/L CaM inhibitor TFP could reduce the tip growth rate and the percentage of growing hyphal tips to about 50%, and induce multibranching of hyphal tips. These findings strongly suggest that the high concentration of calmodulin in the hyphal tip may be involved in regulation of hyphal tip grow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MODULIN calcium tip growth TRIFLUOPERAZINE Saprolegnia ferax
下载PDF
Selection and Molecular Biological Identification of a Strain of Bacillus sp. Inhibiting the Growth of Saprolegnia ferax
5
作者 Song Zengfu Fan Bin +4 位作者 She Linrong Tang Lei Zhao Shilin Lv Liqun Yang Xianle 《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 CAS 2014年第5期235-237,241,共4页
Based on the theory of biological control of Saprolegnia ferax,antagonism test of nine strains of Bacillus sp. to S. ferax JL was carried out. Bacillus sp.BA1 was screened to have significantly inhibitory effects on 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biological control of Saprolegnia ferax,antagonism test of nine strains of Bacillus sp. to S. ferax JL was carried out. Bacillus sp.BA1 was screened to have significantly inhibitory effects on the growth of S. ferax JL( P 【 0. 05). Then,the effects of Bacillus sp. BA1 on different sources of S. ferax were carried out. Results showed that BA1 also had significantly inhibitory effects on S. ferax 6#,10# and S2( P 【 0. 05). Sequence of 16 S r DNA of BA1 was analyzed; and homologous alignment analysis showed that BA1 had more than 99% similarity with Bacillus cereus. Therefore,it could be concluded that strain BA1 was B. cereus,which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the growth of S. ferax and could be used as the biological control agent for S. ferax diseases in aquacul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prolegnia ferax Bacillus sp. Bacteriostatic test Molecular biological identification
下载PDF
一株具水霉抑制特性的芽孢杆菌筛选及其分子生物学鉴定 被引量:5
6
作者 宋增福 范斌 +4 位作者 佘林荣 唐磊 赵世林 吕利群 杨先乐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31,共4页
以水霉菌(Saprolegnia ferax)的生物防治为切入点,通过对本实验室保存的9株芽孢杆菌(Bacillus spp.)与水霉菌JL菌株进行对峙拮抗试验,筛选出具有明显抑制水霉菌JL菌株的芽孢杆菌BA1(P<0.05)。经进一步测定菌株BA1对不同来源水霉菌株... 以水霉菌(Saprolegnia ferax)的生物防治为切入点,通过对本实验室保存的9株芽孢杆菌(Bacillus spp.)与水霉菌JL菌株进行对峙拮抗试验,筛选出具有明显抑制水霉菌JL菌株的芽孢杆菌BA1(P<0.05)。经进一步测定菌株BA1对不同来源水霉菌株试验,结果显示菌株BA1对水霉菌株6#、10#、S2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通过测定菌株BA1的16 S rDNA,利用BLAST软件进行同源性比对,发现与蜡样芽孢杆菌的同源性在99%以上。由此推测,菌株BA1为蜡样芽孢杆菌菌株,且具有明显抑制水霉菌作用,可以作为水产养殖上水霉病防治的生物制剂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霉菌(Saprolegnia ferax) 芽孢杆菌(Bacillus sp.) 抑菌试验 分子生物学鉴定
下载PDF
15种中草药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物对2种水霉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永涛 艾晓辉 +1 位作者 杨秋红 胥宁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0-45,共6页
研究了15种中草药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从中草药粉碎的粒度、超临界CO2流体萃取仪的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对中草药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获得了15种中草药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方案;将15种中草药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物添加到PDA培养基中研... 研究了15种中草药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从中草药粉碎的粒度、超临界CO2流体萃取仪的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对中草药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获得了15种中草药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方案;将15种中草药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物添加到PDA培养基中研究了15种中草药萃取物对多子水霉(Saprolegniales ferax)和澳大利亚水霉(Saprolegnia australis)菌丝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中草药粉碎成20目时,适宜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仪进行萃取,当超临界CO2流体萃取仪的萃取温度一定的条件下萃取物产率随萃取压力的提高而增加,当萃取压力一定的条件下萃取物产率随萃取温度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15种中草药中川楝子、土槿皮、五倍子、山苍子的萃取物对2种水霉菌菌丝的生长抑制效果相对较好,当萃取物浓度大于200 mg/L时才能较好抑制2种水霉菌菌丝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流体 萃取物 中草药 多子水霉(Saprolegniales ferax) 澳大利亚水霉(Saprolegnia australis)
下载PDF
水霉(Soprolegnia fer ax)生长菌丝顶端细胞内游离Ca^(2+)和膜结合Ca^(2+)的分布 被引量:6
8
作者 袁生 杜开和 +2 位作者 秦怀兰 陆玲 薛绍白 《实验生物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263-271,共9页
本文比较和研究了水霉(Saprolegnia ferax)生长菌丝顶端胞内Fluo-3游离Ca^(2+)和CTC膜结合Ca^(2+)的荧光分布影像。激光共焦扫描显微镜下观察可见:Fluo-3荧光有房室化现象,Fluo-3荧光反映的是细胞质游离Ca^(2+)与细胞器游离Ca^(2+)总的... 本文比较和研究了水霉(Saprolegnia ferax)生长菌丝顶端胞内Fluo-3游离Ca^(2+)和CTC膜结合Ca^(2+)的荧光分布影像。激光共焦扫描显微镜下观察可见:Fluo-3荧光有房室化现象,Fluo-3荧光反映的是细胞质游离Ca^(2+)与细胞器游离Ca^(2+)总的分布状况,Fluo-3游离Ca^(2+)的最大荧光强度出现在菌丝顶端2—10μm区域,10μm以后荧光强度逐渐下降,约40μm以后荧光降到很低,值得注意的是菌丝顶端2μm以前存在一个低荧光强度区。CTC膜结合Ca^(2+)的荧光影像显示:pH6.8或8.0的条件下菌丝最顶端2μm以前的区域都不能被染色,但pH8.0条件下的荧光较pH6.8弥散而强烈,代表线粒体的蠕虫状荧光斑点不再能够清晰辨认,说明其它细胞器也被染色,但菌丝顶端仍然不能被着色。结合菌丝顶端DIC和超微结构分析说明,菌丝顶端泡囊不是一个Ca^(2+)库,线粒体和内质网等是菌丝胞内重要的Ca^(2+)库。本文结果还澄清了有关菌丝内细胞质游离Ca^(2+)分布的矛盾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霉 菌丝 细胞 钙离子
下载PDF
缓冲液条件对水霉细胞壁结合Ca^(2+)的影响
9
作者 幸定坤 袁生 +2 位作者 陆玲 戴传超 林玲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1期88-90,共3页
用原子吸收光谱研究了pH值、Tris 马来酸缓冲液浓度对水霉 (Saprolegniaferax)顶端生长菌丝细胞壁与Ca2 + 结合的影响 .发现在 pH 3.5~ 6 .0范围内 ,细胞壁结合的Ca2 + 随 pH值升高而增加 ,pH >6 .0时 ,细胞壁结合的Ca2 + 呈下降趋... 用原子吸收光谱研究了pH值、Tris 马来酸缓冲液浓度对水霉 (Saprolegniaferax)顶端生长菌丝细胞壁与Ca2 + 结合的影响 .发现在 pH 3.5~ 6 .0范围内 ,细胞壁结合的Ca2 + 随 pH值升高而增加 ,pH >6 .0时 ,细胞壁结合的Ca2 + 呈下降趋势 .细胞壁结合的Ca2 + 随Tris 马来酸缓冲液浓度升高而增加 ,Tris浓度高于 9mmol/L时 ,细胞壁结合的Ca2 + 则减少 .细胞壁最多可结合Ca2 + 量>6 0 μmol/L .证明细胞壁Ca2 + 确实是水霉顶端生长赖以维持的胞外Ca2 + 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霉 细胞壁 原子吸收光谱 钙离子 缓冲液
下载PDF
Ca^(2+)参与水霉菌丝细胞壁修饰的证据
10
作者 窦洁 袁生 +1 位作者 陆玲 薛绍白 《菌物系统》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94-300,共7页
以细胞壁崩溃酶-Driselase短时间处理水霉(Saprolegniaferax)菌丝,pH5.0时可使原生质从菌丝亚顶端喷出,pH6.0~8.0时则不导致该现象发生;适当浓度EGTA的存在,可提高pH5.0时酶解引起的原生质喷出频率、使pH6.0~8.0时生长... 以细胞壁崩溃酶-Driselase短时间处理水霉(Saprolegniaferax)菌丝,pH5.0时可使原生质从菌丝亚顶端喷出,pH6.0~8.0时则不导致该现象发生;适当浓度EGTA的存在,可提高pH5.0时酶解引起的原生质喷出频率、使pH6.0~8.0时生长菌丝的顶端原生质也喷出、并且喷出多发生在菌丝最顶端。外加CaCl2不抑制菌丝顶端原生质的喷出,排除了Ca2+抑制酶活性的可能。随后的跟踪观察显示,长时间以缺Ca2+培养介质培养菌丝,同样能够导致菌丝顶端原生质喷出。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培养介质中Ca2+和H+对菌丝完整性的维持起调节作用,细胞壁上的Ca2+可能参与了水霉菌丝细胞壁物理特性的修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壁 顶端生长 水霉
下载PDF
黄颡鱼卵水霉病病原的分离鉴定及其无性繁殖特性 被引量:5
11
作者 许佳露 曹海鹏 +1 位作者 欧仁建 杨先乐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79-587,共9页
【目的】对黄颡鱼卵水霉病病原进行分离鉴定,并对其无性繁殖特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传统方法从患水霉病的黄颡鱼卵上进行丝状真菌的分离,然后通过人工感染实验证实分离菌株的致病性,通过形态学观察和ITS rDNA序列分析对致病菌株进... 【目的】对黄颡鱼卵水霉病病原进行分离鉴定,并对其无性繁殖特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传统方法从患水霉病的黄颡鱼卵上进行丝状真菌的分离,然后通过人工感染实验证实分离菌株的致病性,通过形态学观察和ITS rDNA序列分析对致病菌株进行鉴定,并进一步通过单因子法研究其无性繁殖特性。【结果】从患水霉病的黄颡鱼卵上分离了4株丝状真菌,经人工感染试验证实其中一株丝状真菌HP对黄颡鱼卵具有致病性,并进一步研究了其形态与无性繁殖特性,开展了ITS rDNA序列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菌株HP菌丝为透明管状结构,中间无横隔,分枝较少;游动孢子囊多数呈棒状,游动孢子发育成熟后从孢子囊中释放出来,并迅速游离;能够产生第二孢孢子;新孢子囊以内层出的方式产生;藏卵器呈球形,与雄器同枝或异枝。菌株HP的ITS rDNA序列与GenBank基因库中水霉属菌株自然聚类,同源性高达99%,与多子水霉菌株Arg4S(GenBank登录号GQ119935)的亲缘关系最近。结合形态特征与ITS序列鉴定的结果,判定菌株HP为多子水霉(Saprolegnia ferax)。此外,菌株HP在5°C-35°C、pH 4-10范围内均能产生游动孢子,产生游动孢子的最适温度和pH分别为20°C和7,而且5-25 mg/L福尔马林和0.25 1.25 mg/L二硫氰基甲烷对菌株HP产生游动孢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分离鉴定了黄颡鱼卵水霉病病原,并确定了其无性繁殖特性,可以作为该病防治用药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卵 多子水霉 鉴定 无性繁殖
原文传递
我国淡水养殖动物主要致病性水霉菌病原的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楠 王浩 +2 位作者 丁庆忠 唐明虎 吕利群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0-89,共10页
应用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区分子系统发育进化分析法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相结合,对近年来分别采集于中国上海、江苏、江西、四川、河北、浙江、湖北等7个主... 应用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区分子系统发育进化分析法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相结合,对近年来分别采集于中国上海、江苏、江西、四川、河北、浙江、湖北等7个主要淡水养殖区的60株疑似致病性水霉菌(Saprolegnia)进行鉴定分类,并系统分析了我国已报道的致病性水霉菌的分类情况,比较了分别分离自鱼体和卵的多子水霉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60株疑似水霉菌分为10个基因型,其ITSLPCR-LRFLP谱型一致属于典型多子水霉(Saprolegniales ferax)、寄生水霉(Saprolegniales parasitia)和澳大利亚水霉(S.australis)分组类型;ITS系统发育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我国致病性水霉菌以多子水霉和寄生水霉为主,二者为我国淡水养殖主要的致病性水霉菌病原。此外,对鱼体和卵来源的多子水霉生物学特征进行比对后发现,二者没有明显差异,同一致病菌株既可感染鱼体也可感染卵。此研究的开展丰富了我国致病性水霉菌分类统计的生物学资料,为水霉病预警和药物防治技术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子水霉 寄生水霉 ITS区 RFLP
原文传递
黄颡鱼卵水酶病
13
作者 邱并生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78-578,共1页
黄颡鱼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名优鱼类之一,近年其养殖发展迅速,已经形成重要的产业[1]。由于黄颡鱼的苗种繁育阶段其受精卵极易患水霉病,严重制约黄颡鱼的苗种规模化生产。开展黄颡鱼受精卵水霉病的病原学、病原生物学特性以及控制方法研究... 黄颡鱼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名优鱼类之一,近年其养殖发展迅速,已经形成重要的产业[1]。由于黄颡鱼的苗种繁育阶段其受精卵极易患水霉病,严重制约黄颡鱼的苗种规模化生产。开展黄颡鱼受精卵水霉病的病原学、病原生物学特性以及控制方法研究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卵 多子水霉 鉴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