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gh Frequency Sporophytes Regeneration from the Spore Culture of the Endangered Aquatic Fern <i>Isoetes coreana</i>
1
作者 Myung Jin Oh Changkyun Kim +4 位作者 Hye Ryun Na Hyunchur Shin Jang R. Liu Hong-Keun Choi Suk Weon Kim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13年第6期14-20,共7页
Using a mixed culture of megaspores and microspores from I. coreana, we established high frequency sporophyte regeneration system. After 20 days of culturing in MS basal medium,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showed signific... Using a mixed culture of megaspores and microspores from I. coreana, we established high frequency sporophyte regeneration system. After 20 days of culturing in MS basal medium,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showed significant morphological changes and the microspore released numerous small vesicles into the culture medium. Megaspores also showed dramatic morphological changes during its incubation time in culture. The spore wall was cracked by the expansion of the megaspore (about 2 times increase in diameter). Simultaneously, brown spots were observ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megaspores. The frequency of female gametophytes developing from immature megaspores cultured in MS basal liquid medium (pH 7) supplemented with 1 mgl-1 GA3 was 46%. However, these female gametophytes derived from megaspore only culture could not differentiate into sporophytes. The mixed culture of microspores and megaspores resulted in successful sporophyte regeneration. The highest frequency (12.3%) of green sporophyte regeneration from mixed spore culture occurred when the cultures were maintained at 25℃ under cool-white fluorescent light (40 μmol·m-2·s-1) with a 16 h photoperiod. Regenerated sporophytes were transferred to a test tube containing vermiculite and a sand mixture and left there until they had three leaves. After root growth and the fifth leaf had emerged, more than 95% of the regenerated sporophytes were successfully transferred to the soil and grown to mature plants. The sporophyte regeneration system established in this study could be successfully used for the restoration of the endangered aquatic species, I. corea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QUATIC fern ISOETES coreana spore CULTURE Sporophyte REGENERATION
下载PDF
观赏蕨类姬蕨同配子体自交的孢子体萌发和发育特性
2
作者 李莉 杨春萍 商辉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评估交配形式对蕨类繁殖的影响。[方法]以姬蕨(Hypolepis punctata)为例,设计配子体单独培养(同配自交)和混合培养(混交)比较试验,比较两种交配系统下孢子体萌发状态(萌发率、存活率),孢子体成长情况及生长速率。[结果]尽管自交... [目的]评估交配形式对蕨类繁殖的影响。[方法]以姬蕨(Hypolepis punctata)为例,设计配子体单独培养(同配自交)和混合培养(混交)比较试验,比较两种交配系统下孢子体萌发状态(萌发率、存活率),孢子体成长情况及生长速率。[结果]尽管自交幼苗生长趋势弱于混交个体,单独培养产生的完全纯合的姬蕨孢子体最终存活率达到62.5%,说明蕨类的自交确实可以导致近交衰退,但仍然具有可接受的存活能力,单个孢子仍有很大概率上延续种群。蕨类植物由于其特殊的生活史特性,可通过单独培养得到完全纯合的自交个体,从而得到性状稳定的品系。[结论]该研究中单独培养技术在园艺育种方向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孢子培养 交配系统 纯合子 近交衰退 自交系
下载PDF
蕨类植物孢子与种子植物花粉萌发的比较 被引量:9
3
作者 戴绍军 高晶 +1 位作者 牟鸿飞 宋莹莹 《植物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9-148,共10页
蕨类植物孢子与种子植物花粉在有性生殖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花粉作为种子植物的雄配子体,通过萌发后极性生长的花粉管将精细胞送到胚囊完成受精作用。蕨类植物孢子作为配子体的原始细胞,通过不对称的有丝分裂产生一大一小两个细胞... 蕨类植物孢子与种子植物花粉在有性生殖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花粉作为种子植物的雄配子体,通过萌发后极性生长的花粉管将精细胞送到胚囊完成受精作用。蕨类植物孢子作为配子体的原始细胞,通过不对称的有丝分裂产生一大一小两个细胞,小细胞萌发出极性生长的假根,大细胞继续分裂发育为原叶体(配子体)。成熟的花粉和蕨类植物孢子都是代谢高度静止的细胞,两者的萌发过程不仅都受到各种不同环境因子的影响,而且在信号转导、极性建立和能量代谢等方面可能有着相似的调控机制。本文综述了蕨类植物孢子和种子植物花粉萌发过程的差异和保守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孢子 萌发 极性生长 花粉
下载PDF
薇菜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 被引量:14
4
作者 梁运江 李伟 +2 位作者 王维娜 鲁宇菡 何忠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2期183-185,共3页
辨析了薇菜名称,详细介绍了薇菜的生物学特性、适于生长的环境条件、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从整株移栽和分株移栽等无性繁殖、孢子有性繁殖方面介绍了薇菜的人工繁殖方法,论述了薇菜的采收和加工方法.
关键词 薇菜 生物学特性 人工繁殖 孢子 蕨类植物
下载PDF
孢粉生烃热模拟试验研究—Ⅱ:蕨类孢子烷烃组分生物标志物分布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惠之 盛国英 +1 位作者 王开发 李宜垠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A00期107-114,共8页
本文研究了长尾复叶耳蕨孢子原生烃类及其热演化试验产烃的烷烃生物标志物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蕨类孢子生烃在未成熟-成熟阶段以高碳数烃类为主,在高-过成熟阶段以低碳数烃类为主。花侧柏烯和丰富的C30藿烯、蕨烯是蕨类孢子原生烃... 本文研究了长尾复叶耳蕨孢子原生烃类及其热演化试验产烃的烷烃生物标志物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蕨类孢子生烃在未成熟-成熟阶段以高碳数烃类为主,在高-过成熟阶段以低碳数烃类为主。花侧柏烯和丰富的C30藿烯、蕨烯是蕨类孢子原生烃及其未成熟阶段生烃的重要特征.蕨类孢子生烃的甾烷C29/C27+C28+C29比值>0.5,C27/C27+C28+C29比值<0.2,显示很强的陆源特征。实验结果还表明,由于孢子生物有机化学成分热稳定性不一致,因而孢子生烃具有阶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孢子 原生烃 热模拟 生物标志物 油矿床
下载PDF
环境因子对蕨类植物孢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正修 戴绍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882-1893,共12页
蕨类植物通过孢子萌发形成独立生活的配子体,配子体能够形成精子器和颈卵器,进而通过受精作用形成新的孢子体。孢子萌发是蕨类植物生活史过程中配子体世代向孢子体世代转变的关键步骤。同时,此过程不仅受到多种环境因子的影响,也是研究... 蕨类植物通过孢子萌发形成独立生活的配子体,配子体能够形成精子器和颈卵器,进而通过受精作用形成新的孢子体。孢子萌发是蕨类植物生活史过程中配子体世代向孢子体世代转变的关键步骤。同时,此过程不仅受到多种环境因子的影响,也是研究细胞核极性移动、细胞不对称分裂、假根极性生长等独特的细胞学事件的良好模型。迄今为止,人们已经研究发现多种环境因子对约200余种蕨类植物孢子萌发有影响。总结了环境因子对蕨类植物孢子萌发影响的规律如下:(1)孢子萌发除了受到光照强度影响外,主要受光质的影响,光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4种方式:①孢子萌发受红光刺激与远红光抑制像开关一样调控;②孢子萌发不受远红光抑制;③孢子萌发受蓝光抑制;④孢子只能在黑暗条件下萌发。(2)重力作用会影响孢子细胞核移动,进而影响孢子细胞发育的极性。(3)赤霉素(GA)能增加孢子萌发率或帮助孢子打破休眠。成精子囊素与GA作用相似,启动或促进孢子萌发。而脱落酸(ABA)、茉莉酸(JA)和乙烯等其它激素对孢子萌发的影响相对较小。(4)不同植物孢子有着各自最适的萌发培养基条件,如不同种类孢子对MS培养基中无机盐含量、蔗糖含量、pH值的要求不同。孢子外被中的Ca2+、Mn2+和Mg2+,培养基中的Cd2+和La3+,以及孢子接种密度、萌发空间CO2含量也会对孢子萌发造成影响。(5)多数蕨类植物孢子在15-30℃可以萌发,最适萌发温度为25℃。(6)4℃和液氮储藏可以延长孢子寿命并保持较高萌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孢子萌发 环境因子
下载PDF
荚果蕨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 Todaro孢子繁殖的研究 被引量:31
7
作者 董丽 苏雪痕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74-278,共5页
描述了荚果蕨配子体发育过程,提出最佳孢子萌发环境及基质、配子体发育期间关键的管理措施及幼苗移植方法。
关键词 荚果蕨 孢子繁殖 配子体 孢子体
下载PDF
乌毛蕨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张开梅 石雷 李东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19-422,共4页
采用混合土培养乌毛蕨(Blechnum orientale)孢子,显微镜下观察记录其孢子萌发及配子体发育过程。结果表明:孢子黑褐色,赤道面豆形,极面观椭圆形,单裂缝。播种1周左右孢子萌发,萌发类型为书带蕨型,配子体发育为叉蕨型。丝状体5-10细胞时... 采用混合土培养乌毛蕨(Blechnum orientale)孢子,显微镜下观察记录其孢子萌发及配子体发育过程。结果表明:孢子黑褐色,赤道面豆形,极面观椭圆形,单裂缝。播种1周左右孢子萌发,萌发类型为书带蕨型,配子体发育为叉蕨型。丝状体5-10细胞时开始发育为片状体。播种2周后发育形成幼原叶体,成熟原叶体呈心脏形。原叶体边缘及表面均可产生毛状体,数量丰富,为单细胞。播种后1个月左右开始有颈卵器出现,成熟颈卵器颈部由4列细胞组成,3-5层细胞高。精子器产生时间较颈卵器早10d左右,精子器近圆球形,由3细胞组成。精卵受精后2周左右即可观察到从原叶体上生成的幼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乌毛蕨 孢予萌发 配子体发育
下载PDF
秦岭国家级野外实习基地旬阳坝蕨类植物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孟颖 郭韬 +1 位作者 王源 肖娅萍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42-45,共4页
在野外调查并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秦岭实习基地蕨类植物孢子形态和区系进行了初步观察与研究.结果表明:(1)采集到蕨类植物44种,隶属19科、29属;(2)该地区的优势科有: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裸子蕨科(Gy... 在野外调查并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秦岭实习基地蕨类植物孢子形态和区系进行了初步观察与研究.结果表明:(1)采集到蕨类植物44种,隶属19科、29属;(2)该地区的优势科有: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裸子蕨科(Gymnogrammaceae)、铁角蕨科(Aspleniaceae)、木贼科(Equisetaceae)、铁线蕨科(Adiantaceae)、中国蕨科(Sinopteridaceae)、球子蕨科(Onocleaceae);(3)分布区的优势属有:铁线蕨属(Adiantum)、耳蕨属(Polystichum)、粉背蕨属(Aleuritop teris)、荚果蕨属(Matteuccia)、凤丫蕨属(Coniogramme)、铁角蕨属(Asplenium)、贯众属(Cyrtamium)、问荆属(Equisetum)、鳞毛蕨属(Dryopteris);(4)属的地理成分组成较复杂,具有9个分布区类型,其中热带成分占总属数的23.53%,且以泛热带分布为主;温带成分占总属数的76.47%,且以北温带分布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旬阳坝 蕨类植物 孢子形态 区系 分布区类型
下载PDF
蕨类植物孢子萌发及原叶体发育的观察 被引量:9
10
作者 曾汉元 丁炳扬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4年第4期368-371,共4页
以腐叶土为培养基质,对21种蕨类植物进行了孢子萌发和原叶体发育的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时期播种的同种蕨类的孢子,发育出原叶体和幼孢子体所历经的时间长短不同;2孢子萌发和配子体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约为15~24℃;3稀有蕨类的孢子萌发率... 以腐叶土为培养基质,对21种蕨类植物进行了孢子萌发和原叶体发育的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时期播种的同种蕨类的孢子,发育出原叶体和幼孢子体所历经的时间长短不同;2孢子萌发和配子体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约为15~24℃;3稀有蕨类的孢子萌发率低,而在野外能形成较大种群的蕨类的孢子萌发率高;4用GA3处理孢子可以促进萌发;5当原叶体上长出幼孢子体时,原叶体由大变小,由绿变黄,21种蕨类的原叶体都在幼孢子体上长出第3片叶时消失;6幼孢子体上长出的第1、2片叶在形态上与以后长出的叶不同;7孢子萌发需要光;81片原叶体尽管有多个颈卵器,但仅发育出1株幼孢子体;9利用腐叶土进行蕨类孢子繁殖是一种经济实用的繁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孢子繁殖 配子体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几种蕨类植物的孢子繁殖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孙起梦 刘兴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5期13571-13572,13576,共3页
[目的]研究几种蕨类植物在不同基质中的常规孢子繁殖。[方法]选用4种不同的栽培基质,进行蕨类的常规孢子繁殖试验。[结果]多数蕨类的孢子在沙+珍珠岩+泥炭(1:1:1)的基质组合中成苗率最高,也比较稳定。沙+泥炭(1:1)和沙+珍珠岩(1:1)的基... [目的]研究几种蕨类植物在不同基质中的常规孢子繁殖。[方法]选用4种不同的栽培基质,进行蕨类的常规孢子繁殖试验。[结果]多数蕨类的孢子在沙+珍珠岩+泥炭(1:1:1)的基质组合中成苗率最高,也比较稳定。沙+泥炭(1:1)和沙+珍珠岩(1:1)的基质组合可以作为少部分蕨类植物的孢子繁殖播种基质。珍珠岩+泥炭(1:1)基质组合不适宜作为孢子繁殖的播种基质。[结论]沙+珍珠岩+泥炭(1:1:1)的基质组合可以作为大多蕨类植物孢子繁殖的播种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孢子繁殖 基质 成苗率
下载PDF
中国蕨类植物孢子的形态 Ⅶ.桫椤科 被引量:12
12
作者 曹建国 于晶 王全喜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12,共6页
对中国桫椤科(Cyatheaceae)11种植物的孢子形态进行了扫描电镜的研究。桫椤科孢子辐射对称,三裂缝,裂缝长度达孢子半径的3/4左右,极面观三角形,赤道面观为半圆形或扇形,孢子极轴长为27~42μm,赤道轴长为32~52μm。孢子表面纹饰是由周壁... 对中国桫椤科(Cyatheaceae)11种植物的孢子形态进行了扫描电镜的研究。桫椤科孢子辐射对称,三裂缝,裂缝长度达孢子半径的3/4左右,极面观三角形,赤道面观为半圆形或扇形,孢子极轴长为27~42μm,赤道轴长为32~52μm。孢子表面纹饰是由周壁形成的,可分为4种类型,即条纹状、疣状、刺条状、短刺状。根据孢子的形态特征,对中国桫椤科孢子类型进行了划分,对属的划分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桫椤科 孢子形态 蕨类植物
下载PDF
日本蹄盖蕨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开梅 方炎明 万劲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13-516,共4页
采用混和土培养日本蹄盖蕨(Athyrium niponicum)孢子,显微镜下观察记录其孢子萌发及配子体发育过程。结果表明:孢子黑褐色,赤道面豆形,极面观椭圆形,单裂缝。播种7 d左右孢子萌发,萌发类型为向心型,配子体发育为铁线蕨型。丝状体711... 采用混和土培养日本蹄盖蕨(Athyrium niponicum)孢子,显微镜下观察记录其孢子萌发及配子体发育过程。结果表明:孢子黑褐色,赤道面豆形,极面观椭圆形,单裂缝。播种7 d左右孢子萌发,萌发类型为向心型,配子体发育为铁线蕨型。丝状体711细胞时开始发育为片状体。播种14 d后发育形成幼原叶体,成熟原叶体呈心脏形。原叶体边缘可产生单细胞毛状体。播种后20 d左右精子器出现,精子器近圆球形,由3细胞组成。7 d后颈卵器出现,成熟颈卵器35层细胞高。精卵受精后14 d左右即可观察到从原叶体上生成的幼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日本蹄盖蕨 孢子萌发 配子体发育
下载PDF
山东石松类和蕨类植物新记录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晓娟 周国富 +3 位作者 徐宁 孟繁蕴 万明 李建秀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14-1219,共6页
该研究报道了山东地区4种1变种和1变型石松类和蕨类植物新记录,分别是石松类的伏地卷柏(Selaginella nipponica Franch.et Sav.),蕨类的小戟叶耳蕨[Polystichum hancockii(Hance)Diels]、阔羽贯众(Cyrtomium yamamotoi Tagawa)、粗齿阔... 该研究报道了山东地区4种1变种和1变型石松类和蕨类植物新记录,分别是石松类的伏地卷柏(Selaginella nipponica Franch.et Sav.),蕨类的小戟叶耳蕨[Polystichum hancockii(Hance)Diels]、阔羽贯众(Cyrtomium yamamotoi Tagawa)、粗齿阔羽贯众[C.yamamotoi Tagawa var.intermedium(Diels)Ching et Shing ex Shing]、小羽贯众[C.fortunei J.Sm.f.polypterum(Diels)Ching]、远叶瓦韦[Lepisorus ussuriensis var.distans(Makino)Tagawa]。同时采用扫描电镜对其孢子形态进行了观察,该研究结果为其分类鉴定提供了孢粉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松类 蕨类植物 新纪录 扫描电镜 孢子纹饰 山东
下载PDF
低熟煤中孢粉与可溶有机质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建业 任德贻 秦胜飞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13-816,共4页
根据孢粉分析和可溶有机质抽提后得到的数据,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了煤中的孢粉体与可溶有机质关系.结果表明:蕨类孢子含量与氯仿沥青“A”和非烃正相关,与饱和烃、芳烃则显著负相关,而裸子植物花粉则反之.这种情况说明尽管所有生物... 根据孢粉分析和可溶有机质抽提后得到的数据,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了煤中的孢粉体与可溶有机质关系.结果表明:蕨类孢子含量与氯仿沥青“A”和非烃正相关,与饱和烃、芳烃则显著负相关,而裸子植物花粉则反之.这种情况说明尽管所有生物先质都有生烃作用,但对可溶烃贡献差别较大.而蕨类孢子和裸子植物花粉相比,可能对低熟-未熟油,特别是含非烃较高的低熟油有某种更为密切的联系.后者则可能与成熟-高成熟煤中才能释放出来的烃类物质更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孢子 裸子植物花粉 可溶有机质
下载PDF
中国首次发现白垩纪桫椤科茎干化石 被引量:6
16
作者 程业明 刘风香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5-143,共9页
松辽盆地是我国白垩系分布最广、厚度最大、发育最全的陆相沉积盆地。孢粉分析发现桫椤孢在松辽盆地白垩系中比较常见。但由于桫椤孢与桫椤科或者蚌壳蕨科具有亲缘关系。桫椤孢在地层中的发现不能明确表明桫椤科植物的存在。这种状况影... 松辽盆地是我国白垩系分布最广、厚度最大、发育最全的陆相沉积盆地。孢粉分析发现桫椤孢在松辽盆地白垩系中比较常见。但由于桫椤孢与桫椤科或者蚌壳蕨科具有亲缘关系。桫椤孢在地层中的发现不能明确表明桫椤科植物的存在。这种状况影响了我们对松辽盆地古环境和古气候的精确分析。白垩纪桫椤科矿化茎干化石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山县的发现为解决桫椤科植物在松辽盆地存在与否的难题提供了重要证据。该化石为桫椤科树蕨植物的茎干片段,包括髓、网状中柱、皮层。分体中柱的横截面呈U、W或S形,外围具有厚壁组织鞘,分体中柱末端朝向髓部或者皮层。髓和皮层由薄壁组织组成,其中分布有许多维管束和根。创伤组织在髓中常见。当前化石是我国第一个桫椤科茎干化石记录。它的发现表明白垩纪时期松辽盆地北部曾经分布着现今多生长于热带、亚热带的桫椤科树蕨祖先类群。结合与其伴生的一些登普斯基树蕨、本内苏铁茎干等化石证据,可能指示当时气候为热带或者亚热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桫椤科 树蕨 茎干 解剖结构 桫椤孢 白垩系 黑龙江
下载PDF
北方地区3种蕨类孢子组培萌发率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晓梅 李恒 +2 位作者 孙戌男 刘雪婷 于立忠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5-270,共6页
为加强野生蕨类植物开发利用,实现其高效扩繁,丰富园林绿化植物种类,以北方地区3种蕨类植物:掌叶铁线蕨(Adiantum pedatum)、粗茎鳞毛蕨(Dryopteris crassirhizoma)、溪洞碗蕨(Dennstaedtia wilfordii)当年采集的孢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 为加强野生蕨类植物开发利用,实现其高效扩繁,丰富园林绿化植物种类,以北方地区3种蕨类植物:掌叶铁线蕨(Adiantum pedatum)、粗茎鳞毛蕨(Dryopteris crassirhizoma)、溪洞碗蕨(Dennstaedtia wilfordii)当年采集的孢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100,300,500mg·L^-1)、不同浓度无机盐(MS,1/2MS,1/4MS)、不同浓度NAA生长素(0.1,0.5,1.0mg·L^-1)、不同浓度6-BA细胞分裂素(0.1,0.5,1.0mg·L^-1)以及光照[强度为(1200±100)lx对比暗培养]条件对孢子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100mg·L^-1)赤霉素处理对提高当年采集的3种蕨类植物孢子萌发率无显著影响,高浓度(300mg·L^-1和500mg·L^-1)赤霉素处理会抑制孢子萌发,甚至使孢子无法萌发。掌叶铁线蕨孢子萌发最适培养基为MS+0.1mg·L^-1NAA+0.1mg·L^-16-BA,粗茎鳞毛蕨和溪洞碗蕨孢子萌发的最适培养基分别为MS和1/2MS培养基。低浓度NAA与6-BA(均为0.1mg·L^-1)搭配使用可提高掌叶铁线蕨孢子萌发率,但当NAA浓度升高到0.5mg·L^-1以上时,对掌叶铁线蕨孢子萌发起到抑制作用,粗茎鳞毛蕨和溪洞碗蕨对NAA浓度变化不敏感。当6-BA浓度高于0.5mg·L^-1时,会显著抑制3种蕨类植物孢子的萌发。3种蕨类孢子萌发均为需光型,在黑暗条件下不能萌发。3种蕨类在组织培养条件下,提供适宜浓度的无机盐和激素,在光照条件下,均可实现正常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孢子 组织培养 萌发
下载PDF
鄂西早侏罗世香溪植物群真蕨植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8
作者 王永栋 田宁 +1 位作者 蒋子堃 梅盛吴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27-540,共14页
近年来对真蕨植物系统发育演化的研究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而对地史时期真蕨化石多样性变化、繁殖器官和原位孢子微细构造的探究成为了解该类群植物辐射演化历史和系统发育不可或缺的途径。我国湖北西部早侏罗世香溪组真蕨植物化石... 近年来对真蕨植物系统发育演化的研究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而对地史时期真蕨化石多样性变化、繁殖器官和原位孢子微细构造的探究成为了解该类群植物辐射演化历史和系统发育不可或缺的途径。我国湖北西部早侏罗世香溪组真蕨植物化石十分丰富,且具有较高的多样性,包括合囊蕨科、紫萁科、马通科、双扇蕨科及蚌壳蕨科等,共计约11属25种。近年来,对该地区真蕨植物化石研究日渐深入,并在多个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基于鄂西秭归地区保存完好的生殖器官化石标本,先后获得了合囊蕨科Marattia asiatica、马通科Phlebop-teris polypodioides、双扇蕨科Dictyophyllum nilssonii、蚌壳蕨科Coniopteris cf.bella和Coniopteris sp.等种原位孢子。利用扫描和透射电镜等手段对Marattia asiatica和Dictyophyllum nilssonii原位孢子超微结构的研究,对认识真蕨植物系统发育和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微观证据。香溪组上部真蕨植物代表我国早中生代南方植物区系典型的真蕨植物生态群落,且以马通科Phlebopteris和双扇蕨科Dictyophyllum为主导分子,伴生有合囊蕨科、紫萁科和蚌壳蕨科分子,指示热带、亚热带温暖潮湿气候类型,并代表原位埋藏的泥炭沼泽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蕨植物 生物多样性 生殖器官 原位孢子 早侏罗世 湖北西部 中国
下载PDF
我国晚中生代单缝孢真蕨植物兴衰史及意义 被引量:6
19
作者 邓胜徽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35-143,共9页
从大化石和孢粉资料两方面总结了我国晚中生代单缝孢类真蕨植物的特点及其兴衰史,认为单缝孢类真蕨植物在我国北方地区早白垩世植物群中的出现、繁盛和衰退与该地区的潮湿,特别是温暖潮湿型古气候背景关系十分密切,据此阐明了该类植物... 从大化石和孢粉资料两方面总结了我国晚中生代单缝孢类真蕨植物的特点及其兴衰史,认为单缝孢类真蕨植物在我国北方地区早白垩世植物群中的出现、繁盛和衰退与该地区的潮湿,特别是温暖潮湿型古气候背景关系十分密切,据此阐明了该类植物的潮湿、特别是温暖潮湿型古气候的指示意义。其中多数化石与现生真蕨Athyrium,Dryopteris属等的形态和繁殖器官结构非常相似,反映真蕨类进入了一个新的演化阶段,并提出Dryopteris和Athyrium属很可能起源于我国东北地区,时间为早白垩世或略早一些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中生代 单缝孢蕨类 古气候意义 古植物
下载PDF
蕨类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12
20
作者 曾霞 庄南生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2年第B09期37-43,共7页
蕨类植物组织培养可分为以孢子为外植体的无菌播种和以孢子体为外植体进行的组织培养。本文简要介绍国内外蕨类植物组织培养研究概况,综述培养基成份、培养方式及培养条件对组织培养过程中生长发育的影响,同时介绍蕨类植物组织培养中世... 蕨类植物组织培养可分为以孢子为外植体的无菌播种和以孢子体为外植体进行的组织培养。本文简要介绍国内外蕨类植物组织培养研究概况,综述培养基成份、培养方式及培养条件对组织培养过程中生长发育的影响,同时介绍蕨类植物组织培养中世代转换的诱导及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孢子培养 组织培养 世代转换 种质资源保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