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VF-ET过程中流产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王俊超 徐凤琴 +2 位作者 罗海宁 马俊芳 张云山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63-665,共3页
目的:探讨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过程中引起患者流产的因素。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9年12月行IVF-ET且成功临床妊娠的患者1195例,其中流产患者203例,包括早期流产患者150例,为A组;晚期流产患者53例,为B组;持续妊娠及分娩患者992... 目的:探讨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过程中引起患者流产的因素。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9年12月行IVF-ET且成功临床妊娠的患者1195例,其中流产患者203例,包括早期流产患者150例,为A组;晚期流产患者53例,为B组;持续妊娠及分娩患者992例,为C组。分别对3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超排卵(COH)情况、临床妊娠情况及是否行减胎等治疗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A组患者年龄、促性腺激素(Gn)总量明显高于C组;B组BMI明显高于A组、C组。A组ET后第14天β-hCG水平明显低于B组、C组而单胎妊娠率明显高于B、C两组,B组胎儿畸形率、减胎率明显高于A组、C组。3组患者注射hCG日发育卵泡数、获卵数、雌二醇水平及受精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BMI、大剂量Gn超排卵以及多胎妊娠和减胎术是IVF-ET时造成流产的重要因素,ET后14d血β-hCG水平偏低提示胚胎发育不良、早期流产的风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精 体外 胚胎移植 流产 促性腺素类 雌二醇 排卵
下载PDF
不同促卵子成熟hCG用量对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徐凤琴 张云山 +2 位作者 罗海宁 马俊芳 宋翠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268-270,共3页
目的:探讨减少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用量预防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且发育卵泡数≥14个、hCG日雌二醇(E2)水平≥10 000 ng/L的OHSS高危患者327例... 目的:探讨减少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用量预防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且发育卵泡数≥14个、hCG日雌二醇(E2)水平≥10 000 ng/L的OHSS高危患者327例,依据hCG用量不同分为2组:204例hCG2 000~4 000 IU者为A组;123例hCG 10 000 IU者为B组,比较2组超促排卵(COH)情况、卵子成熟度、胚胎质量、妊娠结局以及OHSS发生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A、B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促性腺激素(Gn)起始剂量、COH时间及Gn总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组hCG日E2水平、发育卵泡数、获卵数、受精方式、受精率、两原核(2PN)胚胎数、优质胚胎数、移植胚胎(ET)数、冷冻胚胎数、全胚胎冻存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重度、极重度OHSS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结论:在IVF-ET过程中,对于OHSS高危患者,减少促卵子成熟的hCG用量对卵子的成熟、受精、胚胎质量以及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无明显的影响,可以有效降低重度和极重度OHSS的发生,是一种有效预防重度、极重度OHSS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精 体外 胚胎移植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排卵诱导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卵子
下载PDF
不同促排卵启动时机对IVF-ET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周红 张波 +2 位作者 冯贵雪 方伟芬 刘茵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85-487,共3页
目的:探讨黄体中期应用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控制性超促排卵的启动时机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分析2008年1~12月黄体中期应用长效GnRH-a1.25mg单次肌内注射实施控制性超促排卵的IVF-ET129例... 目的:探讨黄体中期应用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控制性超促排卵的启动时机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分析2008年1~12月黄体中期应用长效GnRH-a1.25mg单次肌内注射实施控制性超促排卵的IVF-ET129例,根据降调节14d前后的不同启动时间段分两组,比较不同启动时机的促排卵效果及其对体外受精结局的影响。结果:两组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降调节≥14d启动组启动日的促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值较低,用药时间较短,用药剂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控制性超促排卵过程中,个体化用药有助于提高IVF-ET的结局。GnRH-a降调节后延迟启动时机有利于降低用药剂量及用药时间,继而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排卵启动时机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 ET)
下载PDF
血清雌二醇增幅对体外受精/卵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周期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许虹 陈烨 +3 位作者 周娜 朱秀兰 呙庆庆 刘风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雌二醇(E2)增幅对体外受精/卵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周期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2例接受黄体中期长方案患者IVF/ICSI-ET周期的临床资料。以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次日血清E2水平/HCG日E2... 目的探讨血清雌二醇(E2)增幅对体外受精/卵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周期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2例接受黄体中期长方案患者IVF/ICSI-ET周期的临床资料。以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次日血清E2水平/HCG日E2水平计算E2增幅,采用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OC曲线)评价E2增幅和HCG日黄体酮(P)值对IVF/ICSI-ET周期临床妊娠的预测价值,并应用Pearson分析E2增幅与HCG日P值是否相关。结果妊娠组尿促卵泡素(FSH)启动量明显少于未妊娠组,且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和冷冻胚胎数均明显高于未妊娠组。ROC曲线结果显示E2增幅和HCG日P值用于预测临床妊娠有统计学意义,曲线下面积的95%可信区间分别为(0.507,0.625)和(0.508,0.626)。HCG注射日P值与E2增幅呈负相关。结论 HCG日次日E2增幅和HCG日P值可有效衡量黄体中期长方案垂体降调节IVF/ICSI-ET患者HCG日的决定时机,能有效预测临床妊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卵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日 雌二醇增幅 临床妊娠
下载PDF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扳机日血清低雌激素水平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控制性超促排卵治疗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邵锐锋 何驰华 王莹 《中国性科学》 2020年第9期84-86,共3页
目的针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分析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扳机日血清低雌二醇(E2)水平对控制性超促排卵(COH)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荆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IVF-E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HCG扳机日血... 目的针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分析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扳机日血清低雌二醇(E2)水平对控制性超促排卵(COH)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荆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IVF-E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HCG扳机日血清E2水平(临界值1500pg/mL)为分组依据,将E2<1500pg/mL的患者设为A组(n=42),E2≥1500pg/mL设为B组(n=48)。观察两组患者的获卵数、受精数、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并进行组间比较分析。结果A组患者平均获卵数为14个,平均受精数为13个;B组患者平均获卵数为11个,平均受精数为9个,A组患者均低于B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临床妊娠23个,妊娠率为54.76%(23/42);种植9个,种植率为21.43%(9/42)。B组患者临床妊娠27个,妊娠率为56.25%(27/48),种植20个,种植率为41.67%(20/48)。A组患者种植率低于B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临床妊娠率低于B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G扳机日血清E2保持在较低水平时,会对IVF-ET患者的控制性超促排卵治疗结局产生消极影响,集中表现为对获卵数、受精数和种植率的影响,这就要求临床根据血清E2水平的实际情况,及时补充雌激素,以此改善IVF-ET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扳机日 血清雌二醇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下载PDF
不同促排卵方法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13
6
作者 唐静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96-99,共4页
目的观察和分析不同促排卵方法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120例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的DOR患者,分别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长方案(A组,39个周期)、GnRH-a短方案(B组,45个周期)及... 目的观察和分析不同促排卵方法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120例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的DOR患者,分别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长方案(A组,39个周期)、GnRH-a短方案(B组,45个周期)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nt)方案(C组,36个周期)进行促排卵。对3组患者的促性腺激素(Gn)用药量及用药时间,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 CG)日的血清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及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进行比较。结果 A组患者的Gn用药时间和用药量均显著多于B组和C组,且C组患者的Gn用药时间显著长于B组(q=2.756~3.936,P〈0.05),B组患者在注射h CG日的血清E2水平显著高于A组和C组(q=2.638~3.145,P〈0.05)。3组患者的获卵数、受精数、卵裂数、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DOR患者IVF-ET术中应用GnRH-a短方案可减少Gn用量和使用时间,改善患者血清激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排卵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的控制性卵巢刺激方案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寅 王菁 冒韵东(审校)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398-402,共5页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是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合并不孕的有效助孕方法,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超长方案进行长期降调节有...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是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合并不孕的有效助孕方法,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超长方案进行长期降调节有助于改善EMs合并不孕患者的妊娠结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促排卵方案被应用于EMs合并不孕患者,如拮抗剂方案和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方案等。这些方案展现了改善EMs合并不孕患者妊娠结局的潜力,但因EMs病因不明、分期复杂和临床的异质性,EMs合并不孕患者促排卵方案的选择尚存在争议,需要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来验证不同个体的促排卵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控制性促排卵 排卵诱导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促性腺素释放激素 GnRH激动剂长方案 GnRH拮抗剂方案 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方案 妊娠结局
下载PDF
不同剂量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控制性超排卵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朱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15期1525-1528,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α)控制性超排卵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62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不孕症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均采取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进行治疗,...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α)控制性超排卵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62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不孕症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均采取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剂量为1.25 mg/d,对照组的剂量为1.5 mg/d。比较两组注射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日、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HCG)日的血清性激素水平、实验室结果、胚胎移植结局。结果在使用Gn后,观察组患者的雌性激素水平(48.92±11.02)pmol/L高于对照组(32.03±4.56)pmol/L,在使用HCG后,观察组患者的雌性激素水平(1 4221.34±2 434.21)pmol/L低于对照组(18 042.33±3 045.22)pmol/L;观察组患者的Gn时间(10.21±1.43 d)及用量(31.47±6.54支)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控制性超排卵长方案中采取不同剂量GnRH-α均有着较好的妊娠结局,但低剂量GnRH-α可减少Gn的使用量及使用时间,应将低剂量GnRH-α作为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控制性超排卵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下载PDF
38岁以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采用长方案新鲜胚胎移植与黄体期促排卵方案首次解冻移植临床结局的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宁冰雪 李霞 +2 位作者 王青丽 田海清 腊晓琳 《新疆医学》 2019年第4期329-331,共3页
目的 探讨38岁以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采用长方案新鲜胚胎移植与黄体期促排卵方案首次解冻移植临床结局的比较.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大于38岁采用GnRH-a长方案新鲜移植55个周期,黄体期促排卵后首次解冻移植47个周期.比较两组的获卵数、... 目的 探讨38岁以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采用长方案新鲜胚胎移植与黄体期促排卵方案首次解冻移植临床结局的比较.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大于38岁采用GnRH-a长方案新鲜移植55个周期,黄体期促排卵后首次解冻移植47个周期.比较两组的获卵数、可移植胚胎数、优质胚胎数、临床妊娠率及早期流产率.结果 两组在获卵数、可移植胚胎数、优质胚胎数、临床妊娠率及早期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38岁以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采用黄体期促排卵方案首次解冻移植不能提高临床妊娠率,但相较于GnRH-a长方案组,黄体期组Gn天数和Gn用量均较少,在成本效益上,黄体期方案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黄体期促排卵方案 临床妊娠率 早期流产率
下载PDF
拮抗剂方案取卵后雌激素下降幅度对新鲜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羽西 张娟 +2 位作者 张娟娟 凌秀凤 赵纯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265-269,共5页
目的:探讨拮抗剂方案取卵后48 h雌二醇(estradiol,E_(2))水平较取卵前24 h下降幅度对新鲜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3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采用拮抗剂方案超促排卵并行新鲜胚胎移植... 目的:探讨拮抗剂方案取卵后48 h雌二醇(estradiol,E_(2))水平较取卵前24 h下降幅度对新鲜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3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采用拮抗剂方案超促排卵并行新鲜胚胎移植413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取卵后48 h较取卵前24 h E_(2)下降幅度按四分位数分为4组。A组:降低幅度范围在总体降低范围的0~25.0%;B组:25.1%~50.0%;C组:50.1%~75.0%;D组:75.1%~100.0%。比较各组促排卵情况、胚胎参数及妊娠结局,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E_(2)降低幅度与活产率的关系。结果:4组的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s,Gn)总量、拮抗剂使用时间、活产率、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活产率大于D组,B组活产率大于C组及D组,A组、B组种植率大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8 3)。校正组间差异因素后,A、B组的活产率均高于于D组(OR=2.079,95%CI:1.138~3.799,P=0.017;OR=2.187,95%CI:1.213~3.944,P=0.009)。结论:在拮抗剂方案中,取卵后48 h较取卵前24 h E_(2)降低幅度较大的患者新鲜胚胎移植的活产率低于变化较小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性腺素释放激素 雌二醇 排卵诱导 体外受精 精子注射 细胞质内 胚胎移植 活产 妊娠结局
下载PDF
长方案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诱发排卵次日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与临床结局的关系 被引量:11
11
作者 郭梅 黄品秀 +1 位作者 韦立红 李忻琳 《广西医学》 CAS 2018年第8期890-893,共4页
目的探讨长方案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应用重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诱发排卵次日血清β-HCG水平与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行IVF-ET长方案治疗的90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应用注射用重组HCG诱导排卵,根据诱导排卵次日血... 目的探讨长方案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应用重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诱发排卵次日血清β-HCG水平与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行IVF-ET长方案治疗的90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应用注射用重组HCG诱导排卵,根据诱导排卵次日血清β-HCG水平分为A组(β-HCG<50 U/L)47例、B组(50 U/L≤β-HCG<80 U/L)137例、C组(80 U/L≤β-HCG<110 U/L)267例、D组(110 U/L/L≤β-HCG<140 U/L)202例、E组(β-HCG≥140 U/L)254例,比较5组的促性腺激素(Gn)类药物使用天数和剂量、HCG日血清雌二醇(E2)水平和子宫内膜厚度、获卵率、卵子成熟率、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流产率。结果 A组、B组、C组、D、E组获卵率依次升高(P<0.05)。A组Gn使用量和天数、卵子成熟率、受精率高于其他组(均P<0.05)。5组HCG日E2水平、HCG日子宫内膜、第3天的可移植胚胎数、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在长方案IVF-ET周期中,应用重组HCG诱发排卵后血清β-HCG水平可能与获卵率有关,但不影响临床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诱发排卵 获卵率 妊娠率
下载PDF
GnRH拮抗剂方案对新鲜移植周期子宫内膜容受性影响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魏晗 李丹 +1 位作者 王磊 邵小光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长方案或GnRH拮抗剂(GnRH_A)方案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的患者,比较2种方案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子宫内膜厚度、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着床率等相关指标,以期寻找...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长方案或GnRH拮抗剂(GnRH_A)方案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的患者,比较2种方案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子宫内膜厚度、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着床率等相关指标,以期寻找GnRH_A是否会对子宫内膜容受性产生影响的临床证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6月于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第一周期行IVF-ET助孕,应用GnRHa长方案(长方案组,1 459例)或者GnRH_A方案(拮抗剂方案组,395例)的患者。比较2组患者的基本特征,根据年龄分为<30岁组(352例),30~35岁组(781例),35~40岁组(601例)及≥40岁组(120例);根据获卵数分为低反应组(获卵≤3枚,218例),正常反应组(获卵4~14枚,1 535例)、高反应组(获卵≥15枚,101例);比较各组患者h CG日子宫内膜厚度、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早期流产率。结果:长方案组与拮抗剂方案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年龄、不孕年限、基础卵泡刺激素(bFSH)、窦卵泡数(AFC)和平均移植胚胎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0岁及≥40岁的人群,2种方案的h CG日子宫内膜厚度、胚胎着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0岁人群长方案组临床妊娠率高于拮抗剂方案组(P<0.05)。30~35岁及35~40岁人群,长方案组h CG日子宫内膜厚度、胚胎着床率和临床妊娠率高于拮抗剂方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低反应组中长方案移植胚胎数少,胚胎着床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正常卵巢反应组中,长方案hCG日子宫内膜厚度、胚胎着床率和临床妊娠率大于拮抗剂方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卵巢高反应组2种方案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30~40岁及正常卵巢反应人群拮抗剂方案可能降低子宫内膜容受性,减少胚胎着床率及临床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卵诱导 受精 体外 胚胎移植 促性腺素释放激素
下载PDF
两种不同方案在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琳 周知 +1 位作者 马宁 周璟 《河北医学》 CAS 2020年第11期1915-1918,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刺激方案在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76例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DOR患者,依据患者自愿原则,分为甲组(微刺激与拮抗剂方案)41例和乙组(双刺激方案)3... 目的:比较不同刺激方案在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76例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DOR患者,依据患者自愿原则,分为甲组(微刺激与拮抗剂方案)41例和乙组(双刺激方案)35例。乙组进行两周期的促排卵和取卵,因此分为卵泡期组与黄体期组,比较不同刺激方案的促排卵结局。结果:相比卵泡期组,甲组获卵数、促排卵用量、促排卵时间、优质胚胎数均明显升高,扳机日黄体生成素含量显著下降(P<0.05)。相比甲组,黄体期组促排卵用量、促排卵时间、扳机日孕酮值、扳机日雌二醇值均明显升高,扳机日黄体生成素含量显著下降(P<0.05)。相比卵泡期组,黄体期组获卵数、促排卵用量、促排卵时间、胚胎可用数、优质胚胎数及扳机日孕酮值均明显升高,扳机日黄体生成素含量显著下降(P<0.05)。乙组两周期促排卵后获可用胚胎率明显高于甲组(P<0.05)。结论:在DOR患者的临床应用中,双刺激方案中的黄体期促排卵可获得与微刺激+拮抗剂方案相当的促排卵结局,于同一月经周期实施双刺激方案可减少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治疗时间,对DOR患者的治疗可行且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 促排卵
下载PDF
生长激素促排卵方案用于卵巢低反应患者IVF-ET助孕期间对HCG日E_(2)水平、获卵数及MⅡ卵数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杜平 喻红彪 万飞龙 《中国性科学》 2023年第10期90-94,共5页
目的 探讨生长激素(GH)促排卵方案用于卵巢低反应(POR)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期间对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雌二醇(E_(2))水平、获卵数及MⅡ卵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于南充市中心医院接受IVF-ET的120... 目的 探讨生长激素(GH)促排卵方案用于卵巢低反应(POR)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期间对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雌二醇(E_(2))水平、获卵数及MⅡ卵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于南充市中心医院接受IVF-ET的120例PO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促排卵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GH。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HCG日内膜厚度及激素[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E_(2)]水平、周期取消情况及优胚率、妊娠率。结果 观察组获卵总数、正常受精数、MⅡ卵数、胚胎移植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CG日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CG日E_(2)水平高于对照组,FSH、LH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卵子早排、未获卵、无可用胚胎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周期取消率(15.00%)显著低于对照组(3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优胚率与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OR患者通过促排卵方案行IVF-ET助孕时添加GH可提高HCG日E_(2)水平,增加获卵数和MⅡ卵数,改善部分IVF-ET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激素 卵巢低反应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雌二醇 MⅡ卵数
下载PDF
SD/CRL比值联合血β-HCG、E2水平对IVF/ICSI-ET早期流产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芦爱华 赵永新 +1 位作者 李洁 刘瑞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0年第10期1371-1374,1379,共5页
目的观察孕囊直径/胚胎头臀长(SD/CRL)比值联合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雌二醇(E2)水平对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早期流产的预测价值。方法对本院328个IVF/ICSI-ET周期患者进行分析,比较早期流产... 目的观察孕囊直径/胚胎头臀长(SD/CRL)比值联合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雌二醇(E2)水平对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早期流产的预测价值。方法对本院328个IVF/ICSI-ET周期患者进行分析,比较早期流产组与非早期流产组血清β-HCG水平、E2水平、SD/CRL比值及不同临床资料,进行早期流产影响因素分析,探讨SD/CRL联合血β-HCG、E2水平对早期流产的预测价值。结果早期流产组血清β-HCG、E2水平显著低于非早期流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D/CRL比值显著高于非早期流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5岁者早期流产率显著高于30~35岁者与<30岁者,且30~35岁者显著高于<30岁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SD/CRL比值属于患者早期流产独立危险因素(P<0.05),移植后14 d血清β-HCG、E2为早期流产保护因素(P<0.05);E2预测早期流产敏感度81.7%,特异度71.5%;β-HCG敏感度82.8%,特异度79.3%;SD/CRL敏感度86.9%,特异度73.1%;三者联合敏感度91.7%,特异度89.2%。结论SD/CRL比值联合血β-HCG、E2可为IVF/ICSI-ET早期流产预测提供重要依据,对临床工作开展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囊直径/胚胎头臀长 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雌二醇 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
下载PDF
不同促排卵方案在高龄不孕症患者IVF-ET助孕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庄严 《现代医药卫生》 2020年第8期1152-1154,1158,共4页
目的 研究不同促排卵方案在高龄不孕症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将该院收治的130例高龄不孕症IVF-ET助孕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给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长方... 目的 研究不同促排卵方案在高龄不孕症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将该院收治的130例高龄不孕症IVF-ET助孕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给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长方案治疗,B组给予GnRH-a短方案治疗,C组给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nt)方案治疗。比较治疗前卵泡生成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窦卵泡数水平,比较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LH、E2、孕酮、子宫内膜厚度水平和促性腺激素(Gn)应用天数及总量。比较治疗后获卵数、受精率、优质胚胎率、移植胚胎数、冷冻胚胎数及临床妊娠率。结果 治疗前患者FSH、LH、E2及窦卵泡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G注射日,LH、E2、孕酮、子宫内膜厚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Gn天数、Gn总量明显多于B、C组(P<0.05),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获卵数明显多于B、C组(P<0.05),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精率、优质胚胎率、移植胚胎数及冷冻胚胎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临床妊娠率高于A、B组(P<0.05)。结论GnRH-ant促排卵方案在高龄不孕症患者IVF-ET助孕中应用效果良好,Gn用量较小,临床妊娠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高龄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促排卵 妊娠率
下载PDF
重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促排卵中的价值分析
17
作者 顾湘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1年第18期12-14,共3页
目的分析重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r-HCG)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促排卵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20例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较低的IVF-ET患者,给予r-HCG治疗的作为r-HCG组(60例),未补充的为非r-HCG组(60例);并选取同期60例血清L... 目的分析重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r-HCG)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促排卵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20例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较低的IVF-ET患者,给予r-HCG治疗的作为r-HCG组(60例),未补充的为非r-HCG组(60例);并选取同期60例血清LH水平正常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各项指标。结果注射r-HCG时,r-HCG组的血清LH水平高于非r-HCG组,但低于对照组;对照组的双原核胚胎率和优质胚胎率高于r-HCG组及非r-HCG组,r-HCG组的双原核胚胎率高于非r-HCG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的GN总量、注射r-HCG当天的雌二醇水平、获卵数及移植胚胎数比较,r-HCG组和非r-HCG组优质胚胎率比较,三组着床率和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LH过度抑制患者,补充r-HCG可获得更高的优质胚胎率、双原核胚胎率和着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促排卵 价值分析
下载PDF
GnRH拮抗剂固定方案和GnRH激动剂长方案在卵巢储备功能正常的不孕患者初次IVF—ET中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6
18
作者 杨硕 陈新娜 +4 位作者 乔杰 刘平 李蓉 陈贵安 马彩虹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45-249,共5页
目的比较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拮抗剂固定方案和GnRH激动剂长方案在卵巢储备功能正常的不孕患者初次控制性促排卵及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VF—ET)治疗中的效果,探讨GnRH拮抗剂固定方案应用于卵巢储备功能正常不孕患者的可行性... 目的比较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拮抗剂固定方案和GnRH激动剂长方案在卵巢储备功能正常的不孕患者初次控制性促排卵及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VF—ET)治疗中的效果,探讨GnRH拮抗剂固定方案应用于卵巢储备功能正常不孕患者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选择2011年1至6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进行初次控制性促排卵及IVF.ET助孕的不孕症患者771例,其中245例采用GnRH拮抗剂固定方案(拮抗剂组,245个周期),526例采用低剂量长效GnRH激动剂长方案(激动剂组,526个周期)。对患者的一般情况、治疗及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体质指数及基础卵泡刺激素、雌二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拮抗剂组和激动剂组hCG注射日雌二醇水平分别为(12289±6856)pmolfL和(14934±8007)pmol/L,促性腺激素平均应用时间分别为(10.3±1.2)d和(12.8±1.6)d,促性腺激素用量分别为(2013±607)U和(2646±913)U,取卵数分别为(15±7)个和(17±8)个,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拮抗剂组和激动剂组可利用胚胎数分别为(7±4)个和(84-5)个,取消周期分别为15个和52个,临床妊娠率分别为40.9%(94/230)和45.6%(216/474),胚胎种植率分别为26.1%(128/490)和30.9%(307/994),持续妊娠率分别为38.7%(89/230)和42.6%(202/474),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拮抗剂组和激动剂组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2.4%(6/245)和4.2%(22/52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初次接受控制性促排卵及IVF—ET助孕且卵巢储备功能正常的不孕患者,GnRH拮抗剂固定方案与GnRH激动剂长方案有同样满意的临床结局,且更方便、经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性腺素释放激素 临床方案 排卵诱导 胚胎移植 受精 体外 妊娠率
原文传递
GnRH拮抗剂方案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中自发排卵风险的大样本量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罗璐 陈明晖 +2 位作者 贾梦希 王琼 周灿权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52-356,共5页
目的:探讨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nt)方案的自发排卵率,并分析自发排卵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LVF-ET中使用GnRH-ant方案和促性腺激... 目的:探讨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nt)方案的自发排卵率,并分析自发排卵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LVF-ET中使用GnRH-ant方案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长方案共10612个周期,计算GnRH-ant方案(2098个周期)的自发排卵总体情况,并与GnRH-a长方案(8514个周期)比较;进一步将GnRH-ant方案中发生自发排卵(自发排卵组)的周期(34个)与未发生自发排卵(未自发排卵组)的周期(136个)进行1∶4匹配的对照研究及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分析在GnRH-ant方案中发生自发排卵的高危因素。结果在总体人群中,GnRH-ant方案的自发排卵率为1.62%(34/2098),高于GnRH-a长方案的0.15%(13/851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进一步的对照研究中,自发排卵组患者的基础FSH水平显著高于未自发排卵组,中位基础FSH水平分别为10.7、7.2 U/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仅基础FSH水平是GnRH-ant方案中自发排卵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0,P=0.009)。结论在IVF-ET的促排卵方案中,GnRH-ant方案的自发排卵率约为GnRH-a长方案的10倍;较高的基础FSH水平是GnRH-ant方案使用过程中发生自发排卵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排卵诱导 促性腺素释放激素 危险因素 临床方案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新鲜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周期子代低出生体重发生风险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温灿鑫 黄新琳 +2 位作者 潘萍 林海燕 李予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4-172,共9页
目的探讨新鲜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周期子代低出生体重发生风险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接受常规体外受精或卵母细胞内单精子注射新鲜胚胎移植并分娩的4930例活产儿的病历资料,其中347... 目的探讨新鲜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周期子代低出生体重发生风险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接受常规体外受精或卵母细胞内单精子注射新鲜胚胎移植并分娩的4930例活产儿的病历资料,其中3474例为单胎、1456例为双卵双胎。根据活产儿是否为低出生体重,将3474例单胎分为低出生体重单胎组(252例)和单胎对照组(3222例);1456例双卵双胎分为低出生体重双胎组(1014例)和双胎对照组(442例),分析低出生体重组与对照组活产儿的临床特点,以及低出生体重发生的风险因素。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U检验、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3474例单胎活产儿中,低出生体重发生率为7.25%(252/3474);1456例双卵双胎活产儿中,低出生体重发生率为69.64%(1014/1456)。(2)单胎活产儿中,低出生体重组母亲体重指数低于对照组[(20.9±2.8)与(21.3±2.7)kg/m2,t=2.162,P=0.031],但早产的发生率及移植囊胚期胚胎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1.7%(153/252)与5.7%(182/3222),8.7%(22/252)与5.1%(163/3222),χ^2值分别为814.232和6.234,P值均<0.05]。(3)双卵双胎活产儿中,低出生体重组母亲年龄、父亲年龄、早产的发生率及扳机日雌二醇水平[M(P25~P75)]均大于对照组[分别为(31.0±3.7)与(30.5±3.9)岁,(33.7±5.0)与(32.7±4.5)岁,63.0%(631/1014)与28.0%(123/442),11362.3(7549.2~16716.1)与10444.8(7079.4~14569.9)pmol/L,t、χ^2或Z值分别为-2.498、-3.680、150.295及-2.570,P值均<0.05]。(4)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单胎活产儿中,早产、母亲体重指数<18.5kg/m2、女性胎儿为低出生体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校正后OR值分别为28.45、1.59及1.45,95%CI分别为20.87~38.80、1.06~2.41及1.06~1.97,P值均<0.05);双卵双胎活产儿中,早产、扳机日雌二醇水平过高(>10970pmol/L)、双胎性别不同为低出生体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校正后OR值分别为4.51、1.35及1.45,95%CI分别为3.50~5.82、1.06~1.74及1.09~1.93,P值均<0.05)。结论卵巢刺激后的高雌激素水平可能是新鲜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周期分娩双卵双胎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增加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出生低体重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雌二醇 排卵诱导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