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1124年兰斯事件看路易六世的王权 被引量:2
1
作者 黄春高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2-113,共12页
本文细致考释1124年兰斯事件的缘起、路易六世的军事集结及其封建王权等问题,希望通过对历史个案的研究,来观察一个时代的政治特征。本文认为,路易六世伸张王权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发动的战争;而战争促进王权的方式,一方面表... 本文细致考释1124年兰斯事件的缘起、路易六世的军事集结及其封建王权等问题,希望通过对历史个案的研究,来观察一个时代的政治特征。本文认为,路易六世伸张王权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发动的战争;而战争促进王权的方式,一方面表现为不断加强的封建依附关系,另一方面则表现为日渐加强的国王与其臣民的关系,或曰国家统治关系。从战争的视角来观察路易六世时期的封建王权,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封建主义在西方政治史上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24年兰斯事件 路易六世 战争 封建关系 国家统治关系
下载PDF
试论英国的封建王权及其制约因素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增洪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17-120,共4页
 中世纪的英国封建王权,不仅被赋予极大的权力,而且还被神化,一直都呈加强的趋势。与此同时,在实际社会生活中,却一直存在着制约王权的种种潜在因素。在社会动荡,人们的生活需要强权保护的情况下,这些潜在因素往往不被人们所注意,从而...  中世纪的英国封建王权,不仅被赋予极大的权力,而且还被神化,一直都呈加强的趋势。与此同时,在实际社会生活中,却一直存在着制约王权的种种潜在因素。在社会动荡,人们的生活需要强权保护的情况下,这些潜在因素往往不被人们所注意,从而也发挥不了实际作用,而一旦王权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这些潜在因素便成为人们利用的武器,从而也成了限制王权的真正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封建王权 制约因素 “君权神授” 加冕礼 习惯法 社会环境
下载PDF
汉文帝时期的权力结构与政治斗争——以臣立君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1
3
作者 薛小林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4年第3期13-17,共5页
文帝的即位背景使得他与功臣集团的关系较为微妙,在匈奴和诸侯王的双重威胁下他们必须相互依赖和支持,但文帝试图伸张皇权,功臣集团亦力图维持权势,双方之冲突不可避免。文帝与功臣集团在薄昭、贾谊的问题上,在改"德运"的问题... 文帝的即位背景使得他与功臣集团的关系较为微妙,在匈奴和诸侯王的双重威胁下他们必须相互依赖和支持,但文帝试图伸张皇权,功臣集团亦力图维持权势,双方之冲突不可避免。文帝与功臣集团在薄昭、贾谊的问题上,在改"德运"的问题上,互有攻守,但所有的冲突均是以间接的形式、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展开的,双方保持着不触碰对方最后底线的默契。这种政治冲突冷处理的背后蕴涵着强大的张力,凸显了汉初政局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藩王入继 功臣集团 薄昭与贾谊 德运
下载PDF
汉代的皇族教育刍议 被引量:1
4
作者 郝建平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5-9,共5页
汉代重视皇族教育,使其得以制度化。这种皇族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汉代诸帝、诸侯王中通经术、有学术造诣者很多,不少人具有较高的政治文化素养。重视皇族教育对于整个社会学风的树立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汉代 皇族教育 太子 诸侯王
下载PDF
《公羊传》的大一统思想 被引量:5
5
作者 黄开国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9,共5页
大一统是《公羊传》最重要的政治思想。文王之正是大一统的内核,包含三层含义,对《公羊》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也是其现实批判的根据。大一统有文王之正的理想性一面,也有尊王的现实性一面。面对春秋战国的社会现实,《公羊传》的大... 大一统是《公羊传》最重要的政治思想。文王之正是大一统的内核,包含三层含义,对《公羊》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也是其现实批判的根据。大一统有文王之正的理想性一面,也有尊王的现实性一面。面对春秋战国的社会现实,《公羊传》的大一统以实与文不与,实际肯定诸侯的专杀、专讨、专封,将大一统的希望寄托在齐桓公之类的人物身上,带有否定分封政治制度的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羊传 大一统 尊王 诸侯专杀
下载PDF
浅析《西游记》中的人物性格 被引量:3
6
作者 蔡朔冰 《科教文汇》 2013年第32期50-51,共2页
《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古代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之作,脱胎于唐朝玄奘取经的故事,主要讲述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师徒四人在西天拜佛求经途中遇到的各种磨练和传奇事迹。作为一部优秀的神话小说,《西游记》前后提... 《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古代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之作,脱胎于唐朝玄奘取经的故事,主要讲述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师徒四人在西天拜佛求经途中遇到的各种磨练和传奇事迹。作为一部优秀的神话小说,《西游记》前后提及了400多个人物,塑造了许多家喻户晓的经典形象,如勇敢的孙悟空、懦弱的唐僧、善良慈悲的观音等。本文主要对唐僧师徒四人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唐僧 孙悟空 封建势力
下载PDF
成康时期对大东一带的经营 被引量:1
7
作者 周书灿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6-51,共6页
《诗》有大东、小东之称,综合有关资料可知,商奄、薄姑一带当为《诗》大东的核心地区。成康时期对大东一带的军事征服及在此基础上以齐、鲁为主的分封和军事监管,使大东一带完全纳入西周王朝的政治、军事控制之下,构成周王朝东方地区政... 《诗》有大东、小东之称,综合有关资料可知,商奄、薄姑一带当为《诗》大东的核心地区。成康时期对大东一带的军事征服及在此基础上以齐、鲁为主的分封和军事监管,使大东一带完全纳入西周王朝的政治、军事控制之下,构成周王朝东方地区政治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康时期对大东一带的经营在客观上促进了东方地区的开发和经济发展,加速了山东半岛境内各民族的融合过程,部分族群的大流徙对秦汉乃至隋唐以后民族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王 康王 大东 征服 封建 融合
下载PDF
西晋时期地方军府与州府的关系及演化特征
8
作者 张军 《宜春学院学报》 2013年第10期50-56,共7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军府为核心的军事行政体制逐步楔入国家行政体制,军事行政关系侵蚀民政,出现以"军"代"民"的情况。在这个巨大的转变过程中,西晋实为关键时期。本文即探讨了西晋时期军府与州府的关系,揭示了这一时... 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军府为核心的军事行政体制逐步楔入国家行政体制,军事行政关系侵蚀民政,出现以"军"代"民"的情况。在这个巨大的转变过程中,西晋实为关键时期。本文即探讨了西晋时期军府与州府的关系,揭示了这一时期地方行政军事化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督 刺史 宗王出镇 州郡兵
下载PDF
船山关于“三代之治”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3
9
作者 孙钦香 《阴山学刊》 2013年第1期9-14,92,共7页
与前辈学者论三代之治相比,船山认为三代之治是须分层次而言的。三代之治是包括先王之德与先王之道法两个层面的内容。后世首要效法的应是先王之德。同时船山又分先王之道法为政教两面。认为后世不能效法三代礼乐文章之教乃是可悲之事... 与前辈学者论三代之治相比,船山认为三代之治是须分层次而言的。三代之治是包括先王之德与先王之道法两个层面的内容。后世首要效法的应是先王之德。同时船山又分先王之道法为政教两面。认为后世不能效法三代礼乐文章之教乃是可悲之事。于政如封建、井田等制度设计,基于"政,人治之小者"观念,船山认为后世无须照抄照搬。但同时船山认为后世之求治者亦必须领会三代所实施的政治制度的精意,而不应该以私意私智来制定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船山 封建 井田 精意 三代之治 先王之德 先王之道法
下载PDF
理想国的典制:《礼记·王制》思想阐释
10
作者 马飞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20-27,共8页
《礼记·王制》是战国的一些儒者为供后世之王者参酌取法之用,在继承三代一些政制之良法美意的同时,独具儒者之匠心重构而出的儒家理想政治制度之蓝图。该书作者意在在维护原有王道理念和封建制的基本结构之基础上,通过对政体、人... 《礼记·王制》是战国的一些儒者为供后世之王者参酌取法之用,在继承三代一些政制之良法美意的同时,独具儒者之匠心重构而出的儒家理想政治制度之蓝图。该书作者意在在维护原有王道理念和封建制的基本结构之基础上,通过对政体、人事制度、教化之道、司法制度和财政赋役制度的改进,使封建之礼一方面能适应社会环境变化,增加其获得实践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使之成为纠正弊端显露的现实政制的理想模式,引导大家向往。《礼记·王制》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尊奉儒学之后代的政治社会制度安排。自政治学视角全面解读《王制》,并给予其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应有之定位,能够拓展我们对古代中国一些思想与政治实践起源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记·王制》 理想国 典制 封建制 政治制度
下载PDF
西双版纳土地所有制的多样性及其变动研究——兼论“土地王有”单一性的不成立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飒飒 卢中阳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0-127,共8页
学界认为西双版纳一切土地皆属"王有",并将其作为"封建领主制"的基础和标志。然而"土地王有"结论的得出,不仅论据缺乏充分性,而且与统治者和傣勐争夺土地的事实不符。历史上西双版纳的土地所有制十分复杂... 学界认为西双版纳一切土地皆属"王有",并将其作为"封建领主制"的基础和标志。然而"土地王有"结论的得出,不仅论据缺乏充分性,而且与统治者和傣勐争夺土地的事实不符。历史上西双版纳的土地所有制十分复杂,既存在统治阶级、村寨集体、私人等多样性的土地所有形式,又表现为变动性的特征。"土地王有"说是主观上呼应"西周封建论"与客观上土地所有制不发达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王有” 西双版纳 “封建领主制”
下载PDF
曹操“挟天子以令士人”论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继刚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0-64,共5页
人们习惯上称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实,他挟持了汉献帝,但"诸侯"并不为其所令,"挟天子"是令不了诸侯的。曹操挟天子的目的不是为了"令诸侯",而是为了"令士人"。"挟天子"... 人们习惯上称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实,他挟持了汉献帝,但"诸侯"并不为其所令,"挟天子"是令不了诸侯的。曹操挟天子的目的不是为了"令诸侯",而是为了"令士人"。"挟天子"取得的实际效果是令士人,即"挟天子以令士人","令士人"对汉魏之际的历史局势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操 天子 诸侯 士人
下载PDF
“禹会诸侯”落户蚌埠的考古学论证 被引量:1
13
作者 尚禹彤 王吉怀 《蚌埠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175-178,共4页
针对"禹会诸侯"事件的考证,学术界历来各持己见,根据大禹治水事件推测"禹会诸侯"事件发生的地理位置以及"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实施和禹会村遗址的考古发掘的大型祭祀台基、祭祀沟、祭祀坑以及一批极具特... 针对"禹会诸侯"事件的考证,学术界历来各持己见,根据大禹治水事件推测"禹会诸侯"事件发生的地理位置以及"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实施和禹会村遗址的考古发掘的大型祭祀台基、祭祀沟、祭祀坑以及一批极具特色的文物标本等,都是"禹会诸侯"发生在蚌埠的有力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禹会诸侯” 蚌埠 考古学
下载PDF
晚明新封藩王的财源与权势——以惠王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滔 谢宁静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0-150,共11页
惠王朱常润是明朝最后一批分封且就藩的藩王,分析其获得财源及建立权势的过程可以揭示明末藩王与地方社会的关系,重新理解王府于晚明历史的意义。嘉靖后新封的藩王处于新的供应体制之下,且在合法财源和朝廷支持力度方面都超过旧藩。但... 惠王朱常润是明朝最后一批分封且就藩的藩王,分析其获得财源及建立权势的过程可以揭示明末藩王与地方社会的关系,重新理解王府于晚明历史的意义。嘉靖后新封的藩王处于新的供应体制之下,且在合法财源和朝廷支持力度方面都超过旧藩。但在晚明财政危机的背景下,受封越晚的藩王越难顺利获利,其权势嵌入地方社会亦非易事。惠王在荆赡田搜括的过程呈现出新藩、旧藩和地方官三方较量的态势。在晚明社会动乱的背景下,惠王迎合朝廷需求,改善与官民的关系,提高个人声望,经营地方防务,渐有一方之主之势。惠王的个案是王府并非简单站在社会经济对立面的有力证明,晚明新封藩王有越过藩禁,介入地方政治、经济和军事的趋势,甚或有主导一方社会秩序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 荆州 惠王朱常润 藩王 地方社会
下载PDF
考古学视域下西汉王侯墓出土乐器分析
15
作者 陈艳 王芳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6-133,共8页
汉代国力鼎盛,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时期,诸侯王等高级贵族生活奢靡,同时汉代崇尚“事亡如事存”的生死观,王侯死后陪葬品亦极尽奢华。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多元文化繁荣鼎盛阶段,西汉承袭了秦朝制度,也受到周礼的影响,随着大一统政治经济... 汉代国力鼎盛,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时期,诸侯王等高级贵族生活奢靡,同时汉代崇尚“事亡如事存”的生死观,王侯死后陪葬品亦极尽奢华。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多元文化繁荣鼎盛阶段,西汉承袭了秦朝制度,也受到周礼的影响,随着大一统政治经济体制的变革,为礼乐的发展又提供了新的契机。音乐方面,钟磬之乐依旧是王权贵胄的身份象征,被用于庙堂之上,然而金石之礼乐或是祭祀仪礼等都呈现出衰落迹象,以笙、瑟为主的“丝竹乐”在承袭前代的基础上又展现出新的特征。区别于先秦“重雅贬俗”的音乐文化,西汉时期出现了雅乐与俗乐共荣发展的局面。政治、经济的稳定与繁荣为西汉吸纳少数民族音乐提供了先决条件,多元的音乐文化成为这一时期的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王侯墓 雅乐 俗乐
下载PDF
中古英国宪制的整体图景——重构《大宪章》中的国家之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栋 《古代文明(中英文)》 CSSCI 2022年第2期49-64,M0004,共17页
《大宪章》是以特许状形式书写的封建集体契约,也是传统习惯和法律的成文化,既形塑了中古英国的国家之制,又展现了中古英国宪制的整体图景。《大宪章》先以教会自由奠定王国公共秩序的基础,继而通过修正的封建关系重塑王国的政治结构,... 《大宪章》是以特许状形式书写的封建集体契约,也是传统习惯和法律的成文化,既形塑了中古英国的国家之制,又展现了中古英国宪制的整体图景。《大宪章》先以教会自由奠定王国公共秩序的基础,继而通过修正的封建关系重塑王国的政治结构,辅以司法改革,调整王国的整体治理,确认并维护了王国自由人广泛不一的主体权利。《大宪章》也设计了实施机制,包括政教仪式、男爵委员会和武装反抗,不过《大宪章》的实施效果有限。在《大宪章》的宪制图景中,国王是王国的代表,对法律负有忠诚义务,《大宪章》体现了王在法下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宪章》 宪制 封建契约 王在法下 特权
下载PDF
试论汉初封国与西周分封制度
17
作者 刘庆涛 左玉莲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90-92,共3页
汉初的封国制度与西周的分封制度在历史上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西周的分封制度与宗法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实行的是“授民授疆土”的分封形式。而汉朝的分封制度是建立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基础之上,是“剖裂疆土”的分封。他们二者在维护国... 汉初的封国制度与西周的分封制度在历史上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西周的分封制度与宗法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实行的是“授民授疆土”的分封形式。而汉朝的分封制度是建立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基础之上,是“剖裂疆土”的分封。他们二者在维护国家的统一方面作用是一致的,但是在运用的手段上却是相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封 诸侯王 汉朝 西周
下载PDF
“内圣外王”——在文本与历史之间
18
作者 王志 陈文洁 《肇庆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26-31,共6页
在先秦儒家语境中,"内圣外王"的表达性现实是"圣""王"契合,内外一体;客观性现实则是"德""位"脱钩,"圣""王"分离。心理结构上,"内圣外王"以修身为本,... 在先秦儒家语境中,"内圣外王"的表达性现实是"圣""王"契合,内外一体;客观性现实则是"德""位"脱钩,"圣""王"分离。心理结构上,"内圣外王"以修身为本,关注点是具体普遍性的个人,要形塑"明明德"的人,必须求助于人本心和宇宙本心的"仁"。而"内圣外王"在实践上遭遇困境正与封建制的终结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圣外王” 孔子 封建 孟子 荀子
下载PDF
汉初“以孝治天下”与政局变迁
19
作者 肖云飞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77-83,89,共8页
传统观点认为汉"以孝治天下"是吸取秦亡教训的结果,希望以"孝"施行社会教化,改变秦朝遗留之不良社会风气,这有一定合理性,但并非仅仅如此。"以孝治天下"的政治目的明显,且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刘邦... 传统观点认为汉"以孝治天下"是吸取秦亡教训的结果,希望以"孝"施行社会教化,改变秦朝遗留之不良社会风气,这有一定合理性,但并非仅仅如此。"以孝治天下"的政治目的明显,且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刘邦大封同姓王后,以"孝"告诫他们不要谋反,因诸事纷扰"以孝治天下"未曾正式实行;汉文帝即位时希望通过推崇"孝道"以联合刘氏诸侯王,共同削弱功臣对朝政的影响,之后文帝在"孝"的名义下,希望通过道德感召的方式让实力日益膨胀的诸侯王安守本分,他在社会上推行的孝道政策,也都是为实现这一目的的主观努力;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诸侯王国问题得到初步解决,这时"孝"主要针对下层民众,不过其目的仍然是要天下臣民服从天子,"移孝于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初 诸侯王 “以孝治天下” 政局变迁 “移孝于忠”
下载PDF
论皇帝与龙的神秘关系
20
作者 吉成名 《湘南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33-37,共5页
“真龙天子”一说的最早文献出处是清代说唱话本《永庆升平全传》。古人之所以将皇帝当作“真龙天子”,主要有两个原因:(一)皇帝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二)人们喜欢将有本领、有作为的人比作龙。秦朝末年,人们继承和发展了战国晚期把专制... “真龙天子”一说的最早文献出处是清代说唱话本《永庆升平全传》。古人之所以将皇帝当作“真龙天子”,主要有两个原因:(一)皇帝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二)人们喜欢将有本领、有作为的人比作龙。秦朝末年,人们继承和发展了战国晚期把专制君主比作龙的习俗,将秦始皇称为“祖龙”。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皇帝与龙的神秘关系主要发生了三次变化:(一)汉初统治集团编造了刘邦、刘恒父子都是龙种的神话。(二)汉宣帝开始使用带有“龙”字的年号。(三)唐玄宗禁止非皇室人士在丝织品中使用龙纹。皇帝与龙的神秘关系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说明崇龙习俗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民间信仰之一,从而对封建政治产生了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皇帝 真龙天子 神秘关系 封建政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