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ERIMENTAL STUDY ON FREE VASCULARIZED FIBULA GRAFTING IN REVASCULARIZING FEMORAL   HEAD
1
作者 王坤正 王春生 +2 位作者 杨万石 李旭东 杨筱凤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CAS 1996年第2期123-128,154,共7页
laterals or femoral head and neck of 18 mature healthy male domestic dog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the principle or auto-control.Avascular osteonecrosis of femoral head(ONFH)and old femoral neck fracture(FNF)w... laterals or femoral head and neck of 18 mature healthy male domestic dog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the principle or auto-control.Avascular osteonecrosis of femoral head(ONFH)and old femoral neck fracture(FNF)were made respectively.Free vascularized fibula grafting was performed 2 weeks later.Arter operation, X-ray,histopathological,electron microscopic,tetracycline fluorescence labelling and99mTc-methylene diphosphorate scanning were carried out respectively.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free vascularized fibula grarting could provide new blood supply system to injured femoral head and participate in the repairing process of avascular uecrosis of femoral he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bula graft osteonecrosis of femoral head FRACTURE
下载PDF
坏死及支撑区三维空间分布对腓骨支撑保髋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袁鑫玮 黄艺轩 +5 位作者 席洪钟 郭铭滨 麦健斌 孙光权 刘锌 杜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789-2794,共6页
背景:坏死区分布在保髋治疗中有重要影响,目前探讨股骨头坏死在三维空间分布上的差异对腓骨支撑术的临床结局是否存在影响的研究较少。目的:利用CT三维重建探究股骨头坏死区和腓骨支撑区的空间分布与临床结局的关系,为优化腓骨支撑术的... 背景:坏死区分布在保髋治疗中有重要影响,目前探讨股骨头坏死在三维空间分布上的差异对腓骨支撑术的临床结局是否存在影响的研究较少。目的:利用CT三维重建探究股骨头坏死区和腓骨支撑区的空间分布与临床结局的关系,为优化腓骨支撑术的适用条件、提高腓骨支撑术的保髋疗效提供一定依据。方法:以201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并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使用腓骨支撑术保髋的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至少随访2年。根据临床结局分为2组,保髋成功组55例,保髋失败组25例。根据患者术前和术后CT影像进行三维重建,参照三柱理论,将股骨头划分为外九区、中九区、内九区共27个区域(L1-9,C1-9,M1-9),探究患者股骨头坏死区、腓骨支撑区的空间分布情况及其与临床结局的关系。结果与结论:①术前股骨头坏死区分布主要集中在股骨头前外侧的L1、L2、L4、L5、C1、C2、C4、C5(外九区和中九区的前中部上中段)区域,术后腓骨支撑区分布主要集中于L5、L6、C5、C6(外九区和中九区的中部中下段)区域;②保髋成功组与保髋失败组在L8(外九区的后部中段)、C3(中九区的前部下段)、C6(中九区的中部下段)、M2(内九区的前部中段)区域的股骨头坏死分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L5、L6区域(外九区的中部中下段)的腓骨支撑分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L8区域可作为腓骨支撑术保髋失败的独立预测因素,L8单一因素预测模型曲线下面积为0.698[95%CI(0.575,0.822)],敏感度为76%,特异性为63.6%;③结果提示,当坏死区涉及L8、C3、C6、M2区域,尤其是L8区域时,腓骨支撑术保髋治疗的失败率可能升高;当腓骨支撑区涉及L5、L6区域时,保髋疗效常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腓骨 腓骨支撑术 保髋 三维重建
下载PDF
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治疗在股骨头坏死治疗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3
作者 何金海 丁亚军 +3 位作者 纪秉青 邹国友 刘红兵 林森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5期77-80,共4页
目的 分析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在股骨头坏死患者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非随机选取2018年9月—2023年9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81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外科脱位头颈开窗术、坏... 目的 分析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在股骨头坏死患者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非随机选取2018年9月—2023年9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81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外科脱位头颈开窗术、坏死骨清除术及打压植骨术联合治疗。观察组41例,行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治疗。比较两组Harris评分、手术相关指标、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切口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6%(40/41),高于对照组的82.50%(3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在股骨头坏死治疗中应用的效果优于外科脱位头颈开窗、坏死骨清除、打压植骨术联合治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血管蒂游离 腓骨移植 股骨头坏死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钻孔减压结合自体松质骨及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短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毕梦娜 李钟 +1 位作者 杨磊 斯焱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5期63-68,共6页
目的对ARCOⅡa期至Ⅲa期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且接受大通道钻孔减压、病灶清除,并经减压通道行股骨头内自体松质骨、同种异体颗粒骨打压植骨、同种异体腓骨条植骨治疗的患者进行短期临床疗效分析。方法2... 目的对ARCOⅡa期至Ⅲa期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且接受大通道钻孔减压、病灶清除,并经减压通道行股骨头内自体松质骨、同种异体颗粒骨打压植骨、同种异体腓骨条植骨治疗的患者进行短期临床疗效分析。方法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四川省骨科医院纳入47例(59髋)股骨头坏死患者。其中,男39例,女8例;年龄29~51岁,平均37.2岁;ARCOⅡa期16髋,ARCOⅡb期21髋,ARCOⅡc期13髋,ARCOⅢa期9髋;酒精性ONFH 46髋(酒精组),激素性ONFH 13髋(激素组)。术后门诊随访,复查X线片(双髋正位及蛙式位片),观察股骨头形态及骨整合情况,记录患髋Harris评分。结果本组47例(59髋)随访24~36个月,平均随访30个月。术后所有患者疼痛明显缓解,部分患者疼痛消失(包括Ⅱa期14髋,Ⅱb期13髋,Ⅱc期4髋)。6例(9髋)患者病情进展股骨头发生塌陷,其中Ⅱb期1髋,Ⅱc期3髋,Ⅲa期5髋。按病因分,酒精性坏死塌陷6髋,塌陷率13%;激素性坏死塌陷3髋,塌陷率23.1%。酒精组和激素组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酒精组术后Harris评分(82.7±5.6)分显著高于激素组(78.3±8.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ARCO分期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均得到一定程度改善,其中Ⅱa及Ⅱb期优良率78.4%,Ⅱc、Ⅲa期优良率50%(P<0.05)。结论针对ARCOⅡa期至Ⅲa期股骨头坏死的患者,采用大直径通道减压、清除死骨,同时植入自体松质骨和同种异体颗粒骨混合物,最后配合同种异体腓骨条加强支撑,短期可有效防止坏死股骨头的塌陷并减轻疼痛、改善患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钻孔减压 打压植骨 腓骨
下载PDF
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膝关节后外侧不稳的腓骨头粉碎性骨折
5
作者 汪武祥 季贵柱 +4 位作者 陈松 李嘉宇 程泳樾 郑宇 杨洪彬 《骨科》 CAS 2023年第4期297-302,共6页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膝关节后外侧不稳的腓骨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13例膝关节后外侧不稳的腓骨头粉碎性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男8例,女5例,年龄为24~63岁,平均4...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膝关节后外侧不稳的腓骨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13例膝关节后外侧不稳的腓骨头粉碎性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男8例,女5例,年龄为24~63岁,平均42.7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7例,重物砸伤3例,高处坠落3例,均为单膝闭合性损伤。其中7例伴前交叉韧带损伤,5例伴后交叉韧带损伤,1例同时伴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和腓总神经损伤。伤后至手术时间为3~15d,平均7.5 d。13例病人均一期取自体腘绳肌腱关节镜下重建损伤的交叉韧带,切开复位腓骨头粉碎性骨折后,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观察记录手术前后胫骨拨号试验外旋角度、膝关节内翻应力试验、膝关节活动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分级、Lysholm膝关节评分评价治疗前后关节功能。结果术后所有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平均16.5个月。术后所有膝关节内翻应力阴性,切口11例甲级愈合,2例乙级愈合。腓骨头粉碎性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18~28周,中位数20周。至末次随访,屈膝30°拨号试验胫骨外旋角度、屈膝90°拨号试验胫骨外旋角度较术前明显减小(1.46°±0.88°vs.14.85°±1.77°、0.54°±0.66°vs.16.08°±1.38°),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IKDC分级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例病人膝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1例病人出现0~10°屈曲功能受限。未见内固定松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腓总神经损伤等并发症。1例术前伴腓总神经损伤病人,术后20个月末次随访时足背皮肤麻木症状明显改善。结论采用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膝关节后外侧不稳的腓骨头粉碎性骨折,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好,术后可早期开始功能锻炼,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头粉碎性骨折 弓形骨折 克氏针 钢丝张力带 膝关节后外侧角损伤
下载PDF
吻合血管腓骨游离移植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6
作者 张长青 曾炳芳 +5 位作者 徐铮宇 眭述平 宋文奇 金东旭 施慧鹏 王坤正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67-369,共3页
目的 探讨用吻合血管的腓骨游离移植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应用效果。 方法  2 0 0 0年 10月~2 0 0 2年 2月 ,对 2 6例 ( 31髋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采用了吻合血管的腓骨游离移植治疗并进行随访观察。获随访的 2 1例( 2 5髋 )随访时间... 目的 探讨用吻合血管的腓骨游离移植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应用效果。 方法  2 0 0 0年 10月~2 0 0 2年 2月 ,对 2 6例 ( 31髋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采用了吻合血管的腓骨游离移植治疗并进行随访观察。获随访的 2 1例( 2 5髋 )随访时间为 6~ 18个月 ,平均 12个月。根据患髋术前 Steinberg分期 : 期 ,5髋 ; 期 ,8髋 ; 期 ,12髋。 结果2 1例 ( 2 5髋 )中各期患者的 Harris评分在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疼痛症状明显缓解 ,术后患者能恢复正常日常生活和工作。随访的 X线片显示 ,18髋的股骨头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6髋未出现明显的改变 ,1髋恶化。 结论 吻合血管的腓骨游离移植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一种有效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血管 游离移植 腓骨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治疗 患者 术后 恶化 恢复
下载PDF
改良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手术技术 被引量:46
7
作者 张长青 曾炳芳 +5 位作者 眭述平 袁霆 徐铮宇 邵雷 李鸿帅 张开刚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92-696,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的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手术技术、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 方法 2000年10月~2004年8月,共治疗124例(139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男83例(93髋),女41例(46髋);年龄16~57岁,平均36.4岁.其中创伤性49例... 目的探讨改良的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手术技术、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 方法 2000年10月~2004年8月,共治疗124例(139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男83例(93髋),女41例(46髋);年龄16~57岁,平均36.4岁.其中创伤性49例(54髋),激素性29例(32髋),酒精性19例(21髋),特发性27例(32髋).SteinbergⅡ期50髋,Ⅲ期71髋,Ⅳ期18髋,Harris评分平均分别为:79.3、69.3和58.4分.采用改良的游离腓骨切取技术,设计髋前小切口入路,并采用改良的坏死清理技术.记录手术时间、总出血量及切口长度.术后行X线摄片、Harris评分及并发症的评价. 结果游离腓骨手术时间为10~30 min,平均15 min.总手术时间为80~120 min,平均90 min.髋部切口长为6~12 cm,平均8 cm.总出血量为100~300 ml,平均200 ml.术后并发症少,平均住院时间7 d.患者随访6个月~3年8个月,其中随访1年以上65例(78髋)患者的X线片显示:62髋(79.5%)的股骨头坏死有不同程度改善,14髋(17.9%)无明显变化,2髋(2.6%)恶化.Harris评分平均为:Ⅱ期94.4分,Ⅲ期86.0分,Ⅳ期74.1分.术后10例出现股前外侧皮肤麻木和感觉减退,1例小腿伤口延迟愈合,6例足背感觉异常,5例出现一过性供体肌力减弱,3例踝关节活动不适,但均未对日常生活产生明显影响. 结论改良的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术具有出血少、解剖清晰、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及术后功能恢复较好等优点,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一种有效的保头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 缺血性坏死 腓骨 移植
下载PDF
以胫前返血管为蒂腓骨上段移植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8
8
作者 林永绥 张发惠 +2 位作者 王万明 张国栋 陈振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87-489,共3页
目的:为胫前返血管蒂腓骨瓣的设计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30侧经动脉红色乳胶灌注的成人下肢标本,解剖观测胫前返动脉的起始、走行、分支及分布。结果:胫前返动脉始于胫前动脉,起始点距腓骨头尖下(4.5±0.7)cm(3.0~6.0cm),动脉主干... 目的:为胫前返血管蒂腓骨瓣的设计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30侧经动脉红色乳胶灌注的成人下肢标本,解剖观测胫前返动脉的起始、走行、分支及分布。结果:胫前返动脉始于胫前动脉,起始点距腓骨头尖下(4.5±0.7)cm(3.0~6.0cm),动脉主干长(0.5±0.2)cm(0.2~1.2cm),外径(2.0±0.4)mm(1.3~3.0mm),伴行静脉2条,外径为(2.1±0.5)mm(1.5~3.0mm)和(2.6±0.4)mm(1.7~3.2mm)。胫前返动脉腓骨头支1~2支,外径(1.7±1.3)mm(0.6~2.1mm),分布于腓骨头的前内侧面骨膜,并与其它来源的腓骨上段骨膜支构成动脉网。腓骨头支起始点至胫前返动脉起始点长度为(1.0±0.4)cm(0.3~1.8cm),其中长度≥1.0cm者占46.7%。腓骨头支起始点以远1.5cm处的胫前返动脉外径为(1.4±0.5)mm(0.8~2.1mm)。结论:胫前返血管蒂腓骨瓣的的设计具有可行性,为临床带血管腓骨上段移植提供一种新的可供选择的血管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前返动脉 腓骨瓣 腓骨头支 解剖学
下载PDF
腓骨小头复合皮瓣重建足前掌部缺损的生物力学实验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34
9
作者 吴水培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24-128,F003,共6页
目的:本文通过7倒下肢标本,测试足前掌部外伤性缺损与重建后足的生物力学变化。方法:模拟第一跖骨头缺损,然后应用腓骨小头复合皮瓣重建足前掌部的缺损,进行生物力学实验。结果:此方法不仅能满足下肢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 目的:本文通过7倒下肢标本,测试足前掌部外伤性缺损与重建后足的生物力学变化。方法:模拟第一跖骨头缺损,然后应用腓骨小头复合皮瓣重建足前掌部的缺损,进行生物力学实验。结果:此方法不仅能满足下肢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而且符合足生物力学原理。结论:其两者形态结构上的均符合生理要求,重建后构成了合理的足弓力学结构,而重建后的下肢的应力、应变、位移和轴向刚度上与原始标本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缺损下肢呈显著性差异(p<0.01),临床上36例足前掌部缺损重建后的功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小头 足前掌缺损 重建 生物力学
下载PDF
腓骨上段移植重建第1跖骨的解剖学基础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发惠 刘经南 +1 位作者 王珊 吴水培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13-214,共2页
目的:为腓骨上段移植重建第1跖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30具骨骼标本上,对腓骨上段及第1跖骨进行形态学测量。结果:腓骨上段、第1跖骨形态比较,横径:腓骨头为(2.1±0.3)cm,跖骨头为(2.1±0.2)... 目的:为腓骨上段移植重建第1跖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30具骨骼标本上,对腓骨上段及第1跖骨进行形态学测量。结果:腓骨上段、第1跖骨形态比较,横径:腓骨头为(2.1±0.3)cm,跖骨头为(2.1±0.2)cm;腓骨颈为(1.1±0.1)cm,跖骨体为(1.4±0.1)cm。长度:腓骨头为(2.2±0.3)cm,跖骨头为( 1.5 ± 0.2)cm。矢状径:腓骨头为(2.6 ± 0. 3)cm,跖骨头为( 1. 9 ± 0. 2)cm。跖骨长度为(5. 8 ± 0. 3)cm。结论:腓骨上段与第1跖骨形态相似,设计带血管的腓骨上段移植重建第1跖骨具有可行性,临床已应用42例,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头 第1跖骨 骨骼移植 骨骼重建 解剖学
下载PDF
单侧供体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治疗双侧股骨头坏死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晓琳 盛加根 张长青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1年第3期189-191,201,共4页
目的解剖学研究单侧供体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治疗双侧股骨头坏死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截肢后小腿标本5例,分别予以明胶氧化铅腓动脉灌注。标本处理完成后先明确供应腓骨的腓动脉分支的数量及分布,再通过游标卡尺分别测量腓动脉起始处与腓骨... 目的解剖学研究单侧供体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治疗双侧股骨头坏死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截肢后小腿标本5例,分别予以明胶氧化铅腓动脉灌注。标本处理完成后先明确供应腓骨的腓动脉分支的数量及分布,再通过游标卡尺分别测量腓动脉起始处与腓骨小头距离、起始处腓动静脉口径、各支腓骨营养动脉口径及走行至腓骨时的间距,明确营养血管分布规律及血管覆盖腓骨范围。临床应用中采用单侧供体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术治疗双侧股骨头坏死患者(双髋关节Steinberg分期均为Ⅱ期,Harris评分右侧70分、左侧74分)1例,并随访作疗效评价。结果解剖学研究显示供应腓骨的腓动脉分支包括弓状动脉6~9支,外径平均1.55 mm,间隔平均3.2 cm,其中第1弓状动脉距离腓骨小头平均距离为9.5 cm,覆盖腓骨范围平均25 cm;距腓骨小头平均14.8 cm处发出1支腓骨滋养动脉,外径平均为1.67 mm。手术病例临床随访9个月,患者髋关节活动良好,Harris评分为右94分、左98分,X线显示双侧游离腓骨均未出现骨质吸收,新生骨与游离腓骨融合良好。供区与受区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单侧供体可以提供足够长度的游离腓骨,并可以保证充分血供,具有充分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 解剖 动脉 股骨头坏死
下载PDF
改良游离腓骨移植结合含BMP异体骨治疗股骨头坏死 被引量:12
12
作者 吕玉明 程立明 裴国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985-1987,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的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结合含BMP异体骨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5月至2010年2月,应用改良的游离腓骨移植技术共治疗股骨头坏死38例(38髋),男29例,女9例;年龄21~57岁,平均42.5岁。根据Steinberg分期,Ⅱ期15髋... 目的:探讨改良的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结合含BMP异体骨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5月至2010年2月,应用改良的游离腓骨移植技术共治疗股骨头坏死38例(38髋),男29例,女9例;年龄21~57岁,平均42.5岁。根据Steinberg分期,Ⅱ期15髋,Ⅲ期19髋,Ⅳ期4髋。患者术前Harris评分为45.0~73.5分,平均64.5分。术后行X线摄片、Harris评分及并发症的评价。结果:患者随访12个月~6年4个月,平均28.5个月。患者的X线片显示26髋有不同程度改善,10髋无明显变化,2髋恶化。术后Harris评分为45.0~92.0分,平均76.8分。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改良的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结合含BMP异体骨是治疗青壮年股骨头坏死的一种有效的保头治疗方法。该术式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及术后功能恢复较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腓骨移植 异体骨 骨形态发生蛋白
下载PDF
经大粗隆双通道减压植骨加异体腓骨支撑治疗股骨头坏死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洋 许长鹏 +2 位作者 陈涯 欧栓机 齐勇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1年第6期534-538,共5页
目的:探讨经大粗隆双通道减压植骨加异体腓骨支撑治疗股骨头坏死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自2017年11月至2019年2月纳入股骨头坏死患者22例23髋,根据国际骨循环研究学会(Asso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ous,ARCO)分期:Ⅱ期组13髋,年... 目的:探讨经大粗隆双通道减压植骨加异体腓骨支撑治疗股骨头坏死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自2017年11月至2019年2月纳入股骨头坏死患者22例23髋,根据国际骨循环研究学会(Asso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ous,ARCO)分期:Ⅱ期组13髋,年龄20~48(32.5±8.5)岁;Ⅲ期组10髋,年龄18~45(32.7±8.6)岁。应用经大粗隆的单一入路行双通道下的减压植骨及异体腓骨支撑术。植入前、后均采用Harris评分系统对髋关节功能评估;植入后3、6、12、18个月摄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观察股骨头修复以及坏死进展情况并加以分析。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12~18(14.6±2.1)个月。Ⅱ期组和Ⅲ期组的Harris评分分别由术前73.2±5.5和66.5±3.4提高到末次随访时的87.6±8.7(P<0.001)和77.2±14.0(P<0.05)。随访患者12个月时的X线片提示:Ⅱ期组术后改善12髋,Ⅲ期组术后改善7髋。结论:经大粗隆双通道减压植骨加异体腓骨支撑术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效果良好,尤其适用于中青年ARCOⅡ期的股骨头坏死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髋关节 减压 腓骨 骨移植
下载PDF
腓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夏远军 章莹 +5 位作者 谢会斌 黄显华 代元元 陈泽鹏 张勇强 尹庆水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5年第4期230-235,共6页
腓骨瓣移植是股骨头坏死保头手术的一种常用手段,临床应用广泛,效果较为理想。该文介绍了股骨头坏死的病因、病理机制和治疗方式,重点围绕腓骨瓣移植的治疗原则、手术技术、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围术期并发症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腓骨 外科皮瓣 骨移植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骨科机器人辅助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莹 沈杰 +1 位作者 韩巍 刘路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22年第5期477-482,共6页
目的比较骨科机器人辅助腓骨移植治疗和传统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的早期临床结果和护理效果差异,从术后护理角度对患者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和减轻术后疼痛进行探讨。方法纳入2019年6月至2... 目的比较骨科机器人辅助腓骨移植治疗和传统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的早期临床结果和护理效果差异,从术后护理角度对患者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和减轻术后疼痛进行探讨。方法纳入2019年6月至2020年9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行腓骨移植的患者共31例,其中采用骨科机器人辅助腓骨移植患者18例,采用传统腓骨移植患者13例。机器人辅助组在术后6 h进行下肢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和踝泵运动,而传统组患者在术后24 h进行下肢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的病因、髋部Steinberg分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治疗前后Harri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31例(31髋)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女性患者9例(29%),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因、Steinberg分期等基线数据无显著性差异。机器人辅助腓骨移植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89.0±5.5 vs.80.5±6.2,P<0.05)方面显著优于传统腓骨移植组。在围手术期护理方面,机器人辅助腓骨移植组术后4 h及术后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均低于传统组,且具有较高的患者满意度。结论骨科机器人辅助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能够保留患者股骨头,提高腓骨植入的精准性。在护理方面,帮助患者实现术后早期床上功能锻炼,减轻患者髋关节术后疼痛,提高患者围手术期满意度,同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机器人 腓骨移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护理
下载PDF
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钟晓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28期55-57,64,共4页
目的观察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取腓骨移植治疗,对照组采取肌骨瓣移植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术前及术后不... 目的观察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取腓骨移植治疗,对照组采取肌骨瓣移植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的髋关节Harris评分、髋关节优良率与股骨头塌陷率。结果两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髋关节Harris评分接近(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与12个月的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随访12个月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68.89%(P<0.05)。两组随访12个月的股骨头塌陷率分别为2.22%和4.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利于彻底清除病变组织,并提供软骨下骨力学支撑,为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奠定基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 股骨头坏死 缺血性坏死 移植
下载PDF
腓骨头血供的应用解剖学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崇敬 陈尔瑜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7年第3期159-161,190,共4页
在30例成人、10例儿童、2例胎儿尸体下肢上,对腓骨头血供进行应用解剖学研究。胫前返动脉,旋腓骨支和膝下外侧动脉在腓骨头外形成动脉吻合网。腓骨滋养动脉上升支供养腓骨头内松质骨。研究结果认为:在成人作腓骨头移植时可以腓动脉为蒂... 在30例成人、10例儿童、2例胎儿尸体下肢上,对腓骨头血供进行应用解剖学研究。胫前返动脉,旋腓骨支和膝下外侧动脉在腓骨头外形成动脉吻合网。腓骨滋养动脉上升支供养腓骨头内松质骨。研究结果认为:在成人作腓骨头移植时可以腓动脉为蒂:若在儿童作腓骨头移植时,除了吻合腓血管外,最好同时吻合膝下外侧动脉,以充分保证骨骺的血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头 旋腓骨支 膝下外侧动脉 腓骨滋养动脉
下载PDF
带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术的护理 被引量:2
18
作者 陆颖 盛燕萍 《临床护理杂志》 2005年第2期31-32,共2页
目的带血管游离腓骨修复早期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方法对11例患者实施带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术的护理。结果本组11例患者带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术均顺利存活,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正确的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手术成... 目的带血管游离腓骨修复早期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方法对11例患者实施带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术的护理。结果本组11例患者带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术均顺利存活,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正确的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护理技术 骨移植术 血管 功能锻炼
下载PDF
股骨颈骨折延迟及不连接的股骨头病理改变与手术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坤正 王春生 +3 位作者 雷高 高喜明 仵正杰 党效谦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74-275,共2页
1982~1995年间收治259例陈旧性股骨颈骨折,手术前采用X线片、病理组织学、电镜、四环素荧光标记和ECT观察股骨头病理改变,发现股骨头坏死在不负重状态下有其自然的修复规律,股骨头塌陷在其修复过程中与所受的应力大... 1982~1995年间收治259例陈旧性股骨颈骨折,手术前采用X线片、病理组织学、电镜、四环素荧光标记和ECT观察股骨头病理改变,发现股骨头坏死在不负重状态下有其自然的修复规律,股骨头塌陷在其修复过程中与所受的应力大小有关。259例中198例采用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治疗,24例采用缝匠肌肌瓣骨移植,22例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移植,15例行人工关节置换处理。其中166例吻合血管腓骨移植病例得到了3~12年的系统X线片和功能随访观察,优良率为84.3%。作者认为;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在良好的复位情况下采用吻合血管的腓骨与加压螺纹钉有协同固定和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股骨头坏死 病理 腓骨移植
下载PDF
介入+异体腓骨移植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旭东 郭晓忠 徐磊 《临床骨科杂志》 2003年第4期327-329,共3页
目的 探讨介入 +异体腓骨移植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近期疗效。方法  12例 18髋 ,结合影像学分期 :FicatⅠ期 11髋 ,Ⅱ期 6髋 ,Ⅲ期 1髋 ,分别先进行介入治疗 ,2周后行病灶清除+异体腓骨移植手术。结果 按成人股骨头坏死疗效的百... 目的 探讨介入 +异体腓骨移植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近期疗效。方法  12例 18髋 ,结合影像学分期 :FicatⅠ期 11髋 ,Ⅱ期 6髋 ,Ⅲ期 1髋 ,分别先进行介入治疗 ,2周后行病灶清除+异体腓骨移植手术。结果 按成人股骨头坏死疗效的百分评价方法 ,对 12例 18髋随防 12~ 4 8个月 ,平均随防 2 9个月 ,优 9髋 ,良 8髋 ,差 1髋 ,优良率 94 4 %。结论 介入 +异体腓骨移植不但改善股骨头血运 ,同时彻底清除死骨 ,减压植骨增加股骨头负重区软骨下骨的机械支撑 ,有利于股骨头坏死的重建修复 ,适用于FicatⅠ、Ⅱ期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介入治疗 骨移植 腓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