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儒家“孝治”对“血亲复仇”的扬抑 被引量:7
1
作者 唐红林 邹剑锋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5年第6期26-30,58,共6页
中国传统社会以儒家伦理作为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统治者也极力推行儒家理论的“孝”观念,对维护和保护家族利益而侵犯他人的违法行为予以宽宥,以彰显统治者的仁政。血亲复仇作为道德伦理的义务,体现了人的自然本性,受到了儒家孝观念的吹... 中国传统社会以儒家伦理作为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统治者也极力推行儒家理论的“孝”观念,对维护和保护家族利益而侵犯他人的违法行为予以宽宥,以彰显统治者的仁政。血亲复仇作为道德伦理的义务,体现了人的自然本性,受到了儒家孝观念的吹捧,但是血亲复仇本身就是一种仇杀。历代统治者对此采取不同的态度,意图将血亲复仇限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也体现了中华法系所带有的浓厚的伦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孝治 血亲复仇 伦理法
下载PDF
孝治的终结与法治的兴起——从《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7条切入 被引量:12
2
作者 喻中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29,共10页
孝治是传统中国家国同构和圣贤政治的产物。随着中国社会从圣贤政治到民主政治、从家国同构到家国两分、从"家庭人"到"社会人"的转变,传统的孝治也逐渐被法治所取代。修订后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7条既体现了... 孝治是传统中国家国同构和圣贤政治的产物。随着中国社会从圣贤政治到民主政治、从家国同构到家国两分、从"家庭人"到"社会人"的转变,传统的孝治也逐渐被法治所取代。修订后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7条既体现了法治的精义,又标志着法治在当代中国的兴起。这是因为,法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最容易接受法律治理的领域是一些与个人身份无关的领域,家庭关系是法治最难攻克的堡垒。修订后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7条并非"孝道入法",它把传统的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血缘性的伦理关系变成了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在这个条款中,传统的需要尽孝的"父母"已经不复存在,已经被替换成为没有任何伦理指向的"老年人"。传统的子女则被替换成"家庭成员"或"赡养人"。这样的替换从制度上抹去了传统的孝道,同时也在法律上终结了传统的孝治。与此同时,随着家庭内部关系完全纳入到法律调整的领域,表明家庭这个最难被法治攻克的领域,已经成为法治的辖区。因此,《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7条具有标本意义:它既是孝治终结的标本,亦是法治兴起的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孝治 法治
下载PDF
孝悌传统与长幼尊卑:传统中国社会的代际关系 被引量:33
3
作者 周晓虹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7-82,共6页
传统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社会行为受到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事实上它也左右着家庭内部的亲子关系。具体说来,为赋予封建宗法制度及相应的"尊老"观念以合理性,儒家所倡导的以"顺亲"或"无违"... 传统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社会行为受到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事实上它也左右着家庭内部的亲子关系。具体说来,为赋予封建宗法制度及相应的"尊老"观念以合理性,儒家所倡导的以"顺亲"或"无违"为中心的孝道观念,为传统中国的亲子关系奠定了最基本的行为模式。而长幼尊卑和师道尊严,也是这种"孝道"观念在处理非亲子间人际关系时的一种延伸。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作为儒家道德观之核心的封建"孝道",1919年后为什么会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口诛笔伐的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孝悌传统 长幼尊卑 传统文化 代际关系
下载PDF
汉代的孝治及其社会秩序建构的德化机制 被引量:4
4
作者 吴凡明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2-37,共6页
汉代统治者在社会秩序建构中以孝治作为德化的治道,希望把儒家孝道通过政治运作机制推行到社会共同体中,成为社会成员的核心价值,建立一种基于善良情感之上的秩序运作模式,在人类情感共通性的心理基础之上,以阴阳五行学说论证孝治的必然... 汉代统治者在社会秩序建构中以孝治作为德化的治道,希望把儒家孝道通过政治运作机制推行到社会共同体中,成为社会成员的核心价值,建立一种基于善良情感之上的秩序运作模式,在人类情感共通性的心理基础之上,以阴阳五行学说论证孝治的必然性,再以伦理感召为孝治提供了现实通道,最后通过礼乐教化与法制建构构成其制度化生活方式。汉代以孝治天下的治道之思,展示了其社会秩序建构的德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孝道 孝治 德化 秩序建构
下载PDF
宋代孝文化述论 被引量:9
5
作者 黄修明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19-126,共8页
孝文化作为儒家政治文化的伦理根基 ,其本质核心是“孝治” ,即以孝治国安民。宋统治者推崇孝道教化 ,奉行尊老国策 ,旌表孝德孝行 ,并通过制订缜密完备的法律条文遏制、打击各种不孝犯罪以及在官场人事制度中以孝悌品行举人选官、黜陟... 孝文化作为儒家政治文化的伦理根基 ,其本质核心是“孝治” ,即以孝治国安民。宋统治者推崇孝道教化 ,奉行尊老国策 ,旌表孝德孝行 ,并通过制订缜密完备的法律条文遏制、打击各种不孝犯罪以及在官场人事制度中以孝悌品行举人选官、黜陟迁转官吏等等 ,都是“孝治”施政的具体实践内容。宋统治者大力推行“孝治”的结果 ,不仅形成了宋代民间社会讲孝行孝的浓厚气氛 ,而且把中国古代孝道文化的发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孝文化 孝治
下载PDF
农村不孝的原因及治理对策──基于临沂市H镇对老年父母孝敬情况的调研 被引量:2
6
作者 邱君帝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15-21,共7页
通过对临沂市H镇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调研发现,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农村家庭不孝问题呈多发趋势。究其原因,不孝多是懦弱的儿子或霸道的儿媳造成的,不孝的家庭传统、老多少寡的家庭结构和不佳的家庭经济,以及孝社会化、家庭核心化和不良风... 通过对临沂市H镇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调研发现,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农村家庭不孝问题呈多发趋势。究其原因,不孝多是懦弱的儿子或霸道的儿媳造成的,不孝的家庭传统、老多少寡的家庭结构和不佳的家庭经济,以及孝社会化、家庭核心化和不良风气也有影响。改变农村不孝多发的局面,既要加强孝道教育和宣传,构建孝的家庭和社会;也要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增加空闲时间,增强行孝能力;更要加强对不孝的社会干预,依法惩治不孝行为;同时,国家和社会也要承担起孝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孝 孝道 孝社会 依法治孝
下载PDF
历史上儒家关于民众道德教化方式的省察 被引量:2
7
作者 龙佳解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14-17,共4页
历史上儒家关于民众道德教化的方式可以梳理为五种类型。这些道德教化方式表现出 ,“德治”是实现民众教化的基本方式 ,“孝悌”观应该是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 ,道德教育其实质是教育人如何去“爱”人和“敬”人 ,将家庭“孝悌”伦理视作... 历史上儒家关于民众道德教化的方式可以梳理为五种类型。这些道德教化方式表现出 ,“德治”是实现民众教化的基本方式 ,“孝悌”观应该是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 ,道德教育其实质是教育人如何去“爱”人和“敬”人 ,将家庭“孝悌”伦理视作政治伦理和社会伦理的基础 ,可实现家庭、学校与社会道德教育内容的统一和一元 ,但也造成了“孝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道德教化 德治 孝悌
下载PDF
中国古代孝道政治化述论 被引量:3
8
作者 黄修明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42-47,共6页
孝起源于上古先民的宗教祭祀活动,其内涵本义经历了由敬神祭祖、祛祸除祟的功利性祈福向事亲养老、骨肉相亲的人道意义转化。春秋时期,孝在理论谱系上开始政治化并最终以战国时期《孝经》出现为标志,形成融道德伦理、政治伦理于一体的... 孝起源于上古先民的宗教祭祀活动,其内涵本义经历了由敬神祭祖、祛祸除祟的功利性祈福向事亲养老、骨肉相亲的人道意义转化。春秋时期,孝在理论谱系上开始政治化并最终以战国时期《孝经》出现为标志,形成融道德伦理、政治伦理于一体的儒家孝道形态观念。汉代以降,儒孝伦理被封建国家奉为施政圭臬,演化成为一系列治国安民的制度化行政措施,传统中国孝道文化,通过“孝治天下”的历史途径和历史实践,获得了极其丰富的社会政治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孝道 孝治天下 政治化
下载PDF
孝:从家庭伦理到政治义务——基于《孝经》的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戴木茅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9-34,共6页
孝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家庭生活看,子女孝顺父母是基本道德要求;从政治生活看,通过"移孝为忠"来论证臣民的政治义务是有中国特色的孝治理论。周朝在从家发展为国的社会结构支撑下,以孝治国具有源于人情的自然正当性... 孝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家庭生活看,子女孝顺父母是基本道德要求;从政治生活看,通过"移孝为忠"来论证臣民的政治义务是有中国特色的孝治理论。周朝在从家发展为国的社会结构支撑下,以孝治国具有源于人情的自然正当性。春秋战国之际,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丰富了孝的内涵,但此时儒家对孝的强调更侧重于观念。汉朝以孝治天下、推崇《孝经》,形成从重视孝观念向重视孝行为的转变。在"从上往下"看的视角中,《孝经》对"差序义务"的强调,使得统治者的责任对上不对下,但是在分封制废除、郡县制确立的背景下,"天子"与"士"直接相连,基于自然情感的孝被抽空了自然正当性。这一方面促使在上者以"恩惠"赐予在下者利益,另一方面促使在下者在"孝"的情感中由对人的"敬"转变为对位的"尊",这就为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埋下了伏笔,同时,此种权利-义务关系的思维模式对于当代中国仍然具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孝治 孝观念 孝行为 社会结构 差序义务
下载PDF
论《弟子规》中“孝”文化的弘扬 被引量:3
10
作者 冯文全 王馨兰 《现代教育科学》 2016年第11期39-43,共5页
《弟子规》是中国传统蒙学的典范之一,其中所倡导的"孝"文化思想,对我们当下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深入研究《弟子规》中的"孝"文化思想,将《弟子规》中的"孝"文化渗透到现实生活,有助于... 《弟子规》是中国传统蒙学的典范之一,其中所倡导的"孝"文化思想,对我们当下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深入研究《弟子规》中的"孝"文化思想,将《弟子规》中的"孝"文化渗透到现实生活,有助于培养青少年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建立和平友善的人际关系,构筑和谐稳定的社会坏境,为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弟子规》 “孝”文化 青少年 道德品质
下载PDF
《二十四孝》与《孝经》的关系及其扬弃 被引量:8
11
作者 吴崇恕 李守义 《孝感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10-13,共4页
文章对《孝经》与《二十四孝》的产生及其内涵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从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上阐明 了二者的关系,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观点,在批判的基础上,揭示了二者中必须弃除的糟粕和应该吸取 的精华,并结合实际进行了论证。
关键词 《孝经》 《二十四孝》 关系 批判 扬弃
下载PDF
高校感恩教育的创新路径 被引量:5
12
作者 田寿永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51-54,104,共5页
在社会转型时期,创新高校感恩教育要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凝炼生动的感恩教育主题,探索科学可行的运行模式,建设中国特色的高校感恩教育范式。
关键词 中华孝文化 良知开显 情感迁移规律 实践范式
下载PDF
晋朝因丧禁乐废戏考论 被引量:1
13
作者 石超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119-123,共5页
因丧禁乐废戏是晋朝推行孝道的工具,在其由礼到法的过程中,工具理性被无限放大,使丧服礼仪中的禁乐废戏被推崇到畸形状态,产生了"情"和"礼"的悖论,并未达到禁废者渴求的肃清思想、维护统治的效果。
关键词 晋朝 以孝治国 禁乐废戏
下载PDF
弘扬孝道 促进和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斌庆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8-9,共2页
文章论述了现代社会发展中的道德滑坡现象,提出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法治、德治双管齐下,而德治的突破口在于以孝道为本,经一统万。
关键词 孝道 弘扬 和谐 德治 法治
下载PDF
儒家孝道伦理的本质与功能刍议——兼论孔子与孝道伦理政治化
15
作者 王垒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24-30,共7页
最初朴素的孝亲意识重在拜祭祖先和敬老养老,原本并未包含绝对服从君长的要求。自孔子创始为孝文化灌注以忠顺原则为核心的价值精神,从而为后来中国父家长制式的专制统治贡献了以孝治天下的政治策略——儒家孝道伦理。儒家孝道伦理体现... 最初朴素的孝亲意识重在拜祭祖先和敬老养老,原本并未包含绝对服从君长的要求。自孔子创始为孝文化灌注以忠顺原则为核心的价值精神,从而为后来中国父家长制式的专制统治贡献了以孝治天下的政治策略——儒家孝道伦理。儒家孝道伦理体现了传统父家长制的家庭伦常与专制政治纲纪的紧密结合,构成中国专制主义等级统治的思想基础。虽然它在历史上曾起过进步作用,但毕竟有违近代自由、民主、平等精神,今天仍必须进行更深入的理性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儒家孝道伦理 传统社会 以孝治天下 专制政治
下载PDF
《弟子规》孝道新探
16
作者 陈粟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80-83,共4页
《弟子规》中的孝道需要在中国传统历史和文化典籍整体视野中才能得到恰切深刻的理解,需要在孝之为道的通贯、孝之为道的整全和孝之为道的相感中回归孝道文本的底色,从而心平气和地还原《弟子规》的本来面目,在当代探索适合于中国人的... 《弟子规》中的孝道需要在中国传统历史和文化典籍整体视野中才能得到恰切深刻的理解,需要在孝之为道的通贯、孝之为道的整全和孝之为道的相感中回归孝道文本的底色,从而心平气和地还原《弟子规》的本来面目,在当代探索适合于中国人的孝道养成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弟子规》 孝道 通贯 整全 相感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孝道自我教育的思考与探索
17
作者 尹少荣 李俊延 兰彩 《铜仁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123-125,共3页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教育对于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完善人格,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形成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加强大学生孝道教育,应充分调动大学生的自身因素,促进有效的自我教育。
关键词 大学生 传统孝道 自我教育
下载PDF
略论中国古代的孝治
18
作者 侯润珍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3期1-4,共4页
中国古代的孝治,是由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所决定的,是汉世以降历代统治者用以治国的一大方略。在中国古代,统治者孝治天下的方法有三:学校经学教育与社会感恩教育相结合;统治者以身作则、尊老敬长;厚赏孝子孝行,严惩不孝。中国... 中国古代的孝治,是由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所决定的,是汉世以降历代统治者用以治国的一大方略。在中国古代,统治者孝治天下的方法有三:学校经学教育与社会感恩教育相结合;统治者以身作则、尊老敬长;厚赏孝子孝行,严惩不孝。中国古代的孝治虽然集德治、法治于一体,究其实质,最终也只能是人治、专制之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孝治 经学教育 感恩教育 尊老敬长 赏罚 人治
下载PDF
环境道德的价值功能论
19
作者 胡利明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5-12,共8页
环境法治保护没有获取预期的理想效果,反而被"雾霾"上了堂生动的教训课,根本原因在于长期缺位环境道德的无形慢性作用,没有重视环境道德的"空气"地位,没有将环境道德独立为有效保护手段。环境道德应当升级优化道德... 环境法治保护没有获取预期的理想效果,反而被"雾霾"上了堂生动的教训课,根本原因在于长期缺位环境道德的无形慢性作用,没有重视环境道德的"空气"地位,没有将环境道德独立为有效保护手段。环境道德应当升级优化道德创新思维、道德治理措施和道德补救手段,并且积极配置诸多价值功能,逐渐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法则。价值基础配置前提功能,价值诚信配置主动自律意愿功能,道德价值配置善良衡量功能,自然法价值配置自然规律功能,孝文化价值配置环境孝道功能,法治价值配置兜底补充功能,共同形成相对比较完整的价值功能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道德 诚信 自然法 孝文化 法治
下载PDF
论近代文化递嬗中的“孝”与“非孝”(下)——“小传统”视域下近代的乡约与孝道
20
作者 张付东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14-27,共14页
鸦片战争是中国从传统转向近代的一个主要阶段,传统的孝文化在近代历史上曾发生过怎样的变化,传承了多少,又发展了多少,这是研究者在探讨传统伦理、思想、学术向近代嬗变时,不可也不能绕过的话题。受传统思想史、学术史的影响,"大... 鸦片战争是中国从传统转向近代的一个主要阶段,传统的孝文化在近代历史上曾发生过怎样的变化,传承了多少,又发展了多少,这是研究者在探讨传统伦理、思想、学术向近代嬗变时,不可也不能绕过的话题。受传统思想史、学术史的影响,"大传统"下知识菁英对孝的传承与批判是研究者普遍关注的。然以文化史角度观察,现实生活中推动传统孝文化向近代递嬗者并非单纯地局限于小部分知识菁英群体,乡土社会亦是不可忽视的一方。因此,拥孝与"非孝"潮流在民间的发展进路与影响,也是研究中应该而且必须关注之一面相。"小传统"视域下乡约的演进对孝文化近代嬗变的影响是颇具代表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孝道 小传统 乡约 《申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