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liminary Study on Garlic Root Exudates Influences to the Growth of Pomegranate Wilt Pathogen(Ceratocystis fimbriata)and Bacillus subtilis 被引量:5
1
作者 汤东生 王斌 +1 位作者 毛忠顺 何霞红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1年第2期237-240,共4页
[Objectives]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possibility to intercrop garlic with pomegranate tree to control pomegranate wilt.[Methods] Root exudates of garlic is cultivated in 1/5 concentration of MS solution and dis... [Objectives]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possibility to intercrop garlic with pomegranate tree to control pomegranate wilt.[Methods] Root exudates of garlic is cultivated in 1/5 concentration of MS solution and distilled water is examined in lab to test their effect to growth of mycelia of pomegranate wilt pathogen(Ceratocystis fimbriata)and multiplication of Bacillus subtilis.[Results] The result shows that garlic root exudates whatever cultivated in MS solution or distilled water could not inhibit or promote mycelia growth of C.fimbriata.However,garlic root exudates cultivated in both methods effectively promote multiplication of B.subtilis.[Conclusions] It is suggested that intercropping garlic with pomegranate tree by combining application B.subtilis could be a promising way to prevent pomegranate wilt spread in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RLIC Pomegranate wilt Ceratocystis fimbriata Bacillus subtilis Root exudates
下载PDF
The Efficient Tissue Culture System of Orostachys fimbriata 被引量:2
2
作者 Boling Liu Yan Zhang +5 位作者 Kai Zhang Hongzhou Fang Xiaomao Zhang Rong Fu Xunhong Qiu Rui Xu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6年第3期175-180,共6页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tissue culture and rapid propagation techniques of Orostachys fimbriata, a medicinal and ornamental herbaceous perennial herb belonging to the family Crassulaceae. The leaves of O. ...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tissue culture and rapid propagation techniques of Orostachys fimbriata, a medicinal and ornamental herbaceous perennial herb belonging to the family Crassulaceae. The leaves of O. fimbriata were used as explant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such as thidiazuron (TDZ), 6-benzylamino purine (6-BA) and 1-naphthaleneacetic acid (NAA), on the induction of callus, differentiation of adventitious buds and rooting of shoots.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optimum callus induction medium was MS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0.5 mg·L<sup>-1</sup> TDZ and 0.2 mg·L<sup>-1</sup> NAA. 1.5 mg·L<sup>-1</sup> 6-BA and 0.2 mg·L<sup>-1</sup> NAA was the optimum hormone combination for differentiation of adventitious buds. And 0.1 mg·L<sup>-1</sup> NAA could efficiently promote rooting. The survival rate of transplants reached about 90%. In this study, using leaves of O. fimbriata as explants, high efficient tissue culture and regeneration system of O. fimbriata were established, and the period from leave to transplant plantlet was about 3 months. The presently developed protocol could be used for large scale clonal propagation and germplasm conservation of O. fimbriata. The efficient tissue culture system of O. fimbriata would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its util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ostachys fimbriata DIFFERENTIATION CALLUS Adventitious Buds EFFICIENT
下载PDF
甘薯块根响应长喙壳菌(Ceratocystis fimbriata)侵染的转录组测序分析
3
作者 杨冬静 马居奎 +5 位作者 唐伟 陈晶伟 高方园 张成玲 孙厚俊 谢逸萍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2年第7期60-69,共10页
以不侵染黑斑病菌长喙壳菌(Ceratocystis fimbriata Ellis et Halsted)的抗病甘薯品种南京92和感病品种徐薯18的薯块为对照组,以侵染时间1、3、7 d时的薯块为处理组进行转录组测序。测序结果表明:在抗病品种中找到36127个差异表达基因(d... 以不侵染黑斑病菌长喙壳菌(Ceratocystis fimbriata Ellis et Halsted)的抗病甘薯品种南京92和感病品种徐薯18的薯块为对照组,以侵染时间1、3、7 d时的薯块为处理组进行转录组测序。测序结果表明:在抗病品种中找到36127个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 expressed genes,DEGs),其中上调、下调表达的基因分别有17387、18740个;在感病品种中找到44663个DEGs,其中上调、下调表达的基因分别有22928、21735个;在相同时间点抗、感品种间的R_(1) vs S_(1)、R_(2) vs S_(2)、R_(3) vs S_(3)和R_(4) vs S_(4)这4个对比组中有1057个共有DEGs。GO富集分析结果表明:甘薯长喙壳菌侵染3 d时抗、感品种中富集到的前20的GO条目均主要为细胞成分,其次为生物过程和分子调控;隶属于生物过程的单一生物代谢过程、隶属于分子功能的氧化还原酶活性和四吡咯结合,以及隶属于细胞组分的质体和细胞外围等条目在抗、感品种中均被富集到。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在富集的前20的KEGG信号通路中,抗、感品种中的差异基因主要被富集到代谢途径、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碳代谢、苯丙烷生物合成、柠檬酸循环/三羧酸循环以及光合作用等通路上。此外,对长喙壳菌侵染甘薯块根的抗性相关基因进行了分析,共鉴定出221个抗性相关基因,其中激酶类(kinase,KIN)基因最多,有117个,占比为5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长喙壳菌 侵染 转录组测序 抗病基因 调控机理
下载PDF
Effect of Caralluma Fimbriata Extract on 3T3-L1 Pre-Adipocyte Cell Division
4
作者 Soundararajan Kamalakkannan Ramaswamy Rajendran +2 位作者 Ramasamy V.Venkatesh Paul Clayton Mohammad A.Akbarsha 《Food and Nutrition Sciences》 2011年第4期329-336,共8页
A standardized extract of the plant Caralluma fimbriata (Slimaluma?) is widely used in the management of obesity but its mode of action is not yet clarified.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ability of Caralluma fimbriata ... A standardized extract of the plant Caralluma fimbriata (Slimaluma?) is widely used in the management of obesity but its mode of action is not yet clarified.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ability of Caralluma fimbriata extract (CFE) to modify pre-adipocyte cell division and thus the development of hyper-plastic obesity. Mouse 3T3-L1 pre-adipocyte cell line samples were treat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an extract of CFE standardized against its pregnane glycoside content. Plain medium formed the negative control and hydroxyurea was the positive control. The cells were counted at 12-hour intervals, and their viability tested using the MTT assay. The treated cells were subjected to direct and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t assays for cyclin D1. CFE inhibited 3T3-L1 cell growth in a dose and duration-dependent manner, with results comparable to those produced by hydroxyurea. The viability of CFE-treated cells was reduced. Direct and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t assays demonstrated that CFE inhibits import of cyclin D1into the nucleus. CFE appears to inhibit pre-adipocyte cell division by interfering with a mechanism preceding the import of cyclin D1-CDk4/6 complex into the nucleus during the early G1 phase of the cell cycle, suggesting that CFE has the potential to inhibit hyperplastic obes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alluma fimbriata Cell Cycle Cyclin D1 Hyper-Plastic Obesity Slimaluma^(TM)
下载PDF
甘薯苗期黑斑病对薯苗生长的影响及药剂浸种对黑斑病的防治效果
5
作者 张德胜 田雨婷 +3 位作者 马占宽 赵付枚 王英志 张振臣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1-336,355,共7页
为明确甘薯苗期黑斑病对薯苗生长的影响及25%肟菌·异菌脲悬浮剂浸种的防治效果,通过人工接菌和药液浸种试验,对各处理的种薯发芽、生长、产苗量及薯苗带菌率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种薯或基质带菌育苗,种薯发芽数与未接菌处理相比... 为明确甘薯苗期黑斑病对薯苗生长的影响及25%肟菌·异菌脲悬浮剂浸种的防治效果,通过人工接菌和药液浸种试验,对各处理的种薯发芽、生长、产苗量及薯苗带菌率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种薯或基质带菌育苗,种薯发芽数与未接菌处理相比没有显著差异;不同浓度25%肟菌·异菌脲悬浮剂浸种对种薯发芽数也未见显著影响。与未接菌处理相比,种薯带菌和育苗基质带菌处理未药剂浸种时产苗量分别减少43.97%和59.82%。使用25%肟菌·异菌脲悬浮剂500 mg/L浸种时,种薯和基质带菌试验中千克种薯产苗分别为74.12株和69.56株,苗床接菌试验中产苗分别为126.92株和85.31株,均显著高于未药剂浸种的处理。调查发现,种薯或苗床带菌会使萌发的嫩芽受黑斑病菌感染,引起死苗、生长停滞和薯苗带菌,是产苗量减少的主要原因。25%肟菌·异菌脲悬浮剂浸种可减少薯苗发病,增加产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甘薯长喙壳 甘薯苗期黑斑病 浸种 产苗量
下载PDF
民族药九子连的化学成分及对肝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6
作者 刘杏 张昌龙 +3 位作者 陈丽娅 张晓庆 高阳 张海龙 《西北药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研究土家族民族药九子连(Calanthe fimbriata Franch.)的化学成分及其对肝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用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现代分离技术对九子连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技术结合化合物的理化... 目的研究土家族民族药九子连(Calanthe fimbriata Franch.)的化学成分及其对肝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用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现代分离技术对九子连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技术结合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用MTT法检测上述化合物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从土家药九子连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如下:betulalbuside A(1);roseoside(2);尿苷(3);4-羟基-3-甲氧基苯基β-D-吡喃木糖基(1→6)-O-β-D-吡喃葡萄糖苷(4);arctiiphenolglycoside A(5);salidroside(6);3-methylbutan-1-ol-β-D-glucopyranoside(7);translinalool-3,6-oxide-β-D-glucopyranoside(8);(+)-isolariciresinol(9);腺苷(10);N-反式-对羟基苯乙基香豆酰胺(11);marylau⁃rencinol A(12);callosin(13)。其中化合物13对HepG2细胞具有一定的增殖抑制作用。结论上述13个化合物含1个生物碱、1个木脂素、2个二氢菲、3个芳香苷、2个单萜苷、2个核苷、1个脂肪醇苷和1个环酮苷,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药 土家药 九子连 化学成分 细胞毒作用
下载PDF
Fimbrialtols K–M, highly functionalized ent-kaurane diterpenoids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plant Flickingeria fimbriata(B1.) Hawkes
7
作者 Gang Ding Jing Wang +6 位作者 Jiao-Dong Fei Rong-Tao Li Hong-Mei Jia Tao Zhang Chang-Yuan Yu Zhong-Mei Zou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3期593-596,共4页
Three new ent-kaurane diterpenoids fimbrialtols K–M(3–5) with highly substituted functionalitie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extract of Flickingeria fimbriata(B1.) Hawkes. The structures of these new compounds were d... Three new ent-kaurane diterpenoids fimbrialtols K–M(3–5) with highly substituted functionalitie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extract of Flickingeria fimbriata(B1.) Hawkes. The structures of these new compounds were determined by NMR and HR-ESIMS. The relative configurations of these compounds were determined by analysis of NOESY correlations. The absolute configurations of these new compounds were established by CD methods together with considering the biosynthetic pathway. Compounds 3 and4 contain a cinnamic carboxyl group, whereas compound 5 possesses a benzoic carboxyl group representing the first report in more than known 600 ent-kaurane diterpenoi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ickingeria fimbriata(B1.) Hawkes ent-Kaurane diterpenoids Fimbrialtols NMR CD
原文传递
甘薯黑斑病拮抗细菌抑菌性能及抑菌物质鉴定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智敏 马金伶 +3 位作者 孙兆勇 石莹莹 李东炎 石晶盈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0-58,共9页
甘薯采后由病原菌引起的腐烂损失严重,其中由长喙壳菌(Ceratocystis fimbriata)侵染所导致的黑斑病是甘薯采后主要病害之一。本研究对前期筛选到的对长喙壳菌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菌株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JK和克雷... 甘薯采后由病原菌引起的腐烂损失严重,其中由长喙壳菌(Ceratocystis fimbriata)侵染所导致的黑斑病是甘薯采后主要病害之一。本研究对前期筛选到的对长喙壳菌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菌株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JK和克雷伯氏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GK进行抑菌性能分析,同时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两株拮抗菌的体外挥发性抑菌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用两株拮抗菌JK和GK的菌液熏蒸甘薯果实,延缓了黑斑病发病时间,显著(P<0.05)抑制了病斑的扩展。两株菌所产的挥发性气体成分主要有酮类、烷类、醇类、酯类、醛类等,其中异辛醇(1-Hexanol,2-ethyl-)、己醛(Hexanal)、2-壬酮(2-Nonanone)和2,2,4-三甲基-1,3-戊二醇二异丁酸酯(2,2,4-Trimethyl-1,3-pentanediol diisobutyrate)对甘薯长喙壳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选择两种安全气体成分己醛和2-壬酮按照1:1比例混合,在200μL/L时可以完全抑制长喙壳菌的生长。该研究为拮抗微生物在果蔬采后的应用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黑斑病 解淀粉芽孢杆菌 克雷伯氏杆菌 挥发性代谢产物 抑菌性能
下载PDF
甘薯黑斑病菌Cel61A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9
作者 罗勤川 孙厚俊 +6 位作者 唐伟 谢逸萍 杨冬静 马居奎 陈晶伟 高方园 张成玲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27期103-109,共7页
为明确甘薯长喙壳菌致病相关基因多糖单加氧酶基因(CfCel61A)在病菌侵染甘薯中的表达模式及编码蛋白的理化特性。以11株来自不同地区的菌株为材料,克隆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明确CfCel61A蛋白理化性质,用qRT-PCR分析基因表达。结果表明,C... 为明确甘薯长喙壳菌致病相关基因多糖单加氧酶基因(CfCel61A)在病菌侵染甘薯中的表达模式及编码蛋白的理化特性。以11株来自不同地区的菌株为材料,克隆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明确CfCel61A蛋白理化性质,用qRT-PCR分析基因表达。结果表明,CfCel61A编码区均为1155 bp,一致率99.5%~100%,编码384个氨基酸,一致率为98.4%~100%;分子量为34.49 k Da,等电点为5.59,亲水系数为-0.195,是稳定的亲水蛋白;N端有一个信号肽,亚细胞定位在核内,无跨膜结构;含58个磷酸化和2个糖基化位点,蛋白二级结构无规则卷曲占比最高,为69.01%。CfCel61A在病菌侵染中表达量显著上调,但不同侵染阶段上调幅度不同,侵染‘南京92’和‘徐薯37’后分别在12 h和6 h达到最高。综上,CfCel61A在C.fimbriata侵染甘薯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可为病害药剂开发提供新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长喙壳菌 多糖单加氧酶 生物信息学 克隆 基因表达
下载PDF
甘薯长喙壳菌的致病机制、毒素合成及防控研究进展
10
作者 王森 田俊 刘曼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56-1264,共9页
甘薯长喙壳菌(Ceratocystis fimbriata Ellis&Halsted)是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危害严重的食品腐败真菌,尤其会在甘薯采后贮藏过程中造成极大经济损失。此外,在甘薯长喙壳菌侵染过程中可诱导甘薯产生植物抗毒素呋喃萜类毒素,该毒... 甘薯长喙壳菌(Ceratocystis fimbriata Ellis&Halsted)是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危害严重的食品腐败真菌,尤其会在甘薯采后贮藏过程中造成极大经济损失。此外,在甘薯长喙壳菌侵染过程中可诱导甘薯产生植物抗毒素呋喃萜类毒素,该毒素具有严重的肝毒性和肺毒性,会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因此,控制甘薯长喙壳菌及其造成的甘薯采后贮藏损失刻不容缓。本文主要综述了甘薯长喙壳菌的生物学特性、侵染途径、发病条件、致病机制、呋喃萜类毒素的合成途径及其防控方法,以期为高效防控甘薯长喙壳菌、提升甘薯的贮藏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甘薯长喙壳菌 生物学特性 致病机制 呋喃萜类毒素 防控方法
下载PDF
瓦松多糖软膏体内抑菌活性研究
11
作者 孔令源 阮晨 张颖颖 《食品与发酵科技》 2023年第6期56-61,共6页
以瓦松多糖为主要成分制备软膏,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为实验菌株,建立大鼠体内感染模型,观察瓦松多糖软膏体内抑菌效果。结果显示,不同剂量瓦松多糖软膏作用于感染模型大鼠后,大鼠进食、饮水、精神状态、活动情况均正常;与模型... 以瓦松多糖为主要成分制备软膏,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为实验菌株,建立大鼠体内感染模型,观察瓦松多糖软膏体内抑菌效果。结果显示,不同剂量瓦松多糖软膏作用于感染模型大鼠后,大鼠进食、饮水、精神状态、活动情况均正常;与模型组对比,瓦松多糖软膏高、中、低剂量组大鼠创口愈合情况均有改善,高剂量和中剂量组效果较好;HE染色显示,瓦松多糖软膏各剂量组大鼠局部炎症细胞数量减少,新生肉芽组织明显增多,其中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较为明显;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组大鼠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血清溶菌酶含量比模型组有极显著上升(P<0.01),与阳性组对比,高剂量组血清溶菌酶含量显著上升(P<0.05)。结果证实瓦松多糖软膏具有一定的体内抑菌作用,可抑制局部创伤感染,促进创面愈合,在高剂量和中剂量下可以显著提高感染大鼠体内血清溶菌酶含量,可用于临床治疗皮肤脓肿及化脓性炎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松 多糖 抑菌
下载PDF
石榴枯萎病发生危害与防治初步研究 被引量:24
12
作者 邓吉 陆进 +3 位作者 李健强 潘俊 朱文棣 张文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7-101,共5页
2004-2005年对蒙自县石榴枯萎病的症状、病原和影响病害发生的因素进行了田间调查。研究了病害的分级标准,设计和实施了以多种药剂树体茎干输液和刮皮涂抹包茎两种施药方式的防治试验,同时结合该病害系统相关因素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 2004-2005年对蒙自县石榴枯萎病的症状、病原和影响病害发生的因素进行了田间调查。研究了病害的分级标准,设计和实施了以多种药剂树体茎干输液和刮皮涂抹包茎两种施药方式的防治试验,同时结合该病害系统相关因素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和后续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枯萎病 CERATOCYSTIS fimbriata 发生与危害 综合治理
下载PDF
化学杀菌剂对石榴枯萎病菌的室内抑制作用 被引量:20
13
作者 毛忠顺 黄琼 +2 位作者 王云月 朱有勇 陈海如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7-139,143,共4页
试验研究了26种化学杀菌剂质量浓度为田间用量1/3时对石榴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万霉灵等12种化学杀菌剂在这一质量浓度下对石榴枯萎病菌的抑菌率大于95%。在此基础上选择6种杀菌剂,将浓度设为25或50,100,150,200μg/mL,测定其... 试验研究了26种化学杀菌剂质量浓度为田间用量1/3时对石榴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万霉灵等12种化学杀菌剂在这一质量浓度下对石榴枯萎病菌的抑菌率大于95%。在此基础上选择6种杀菌剂,将浓度设为25或50,100,150,200μg/mL,测定其抑制率。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50μg/mL时万霉灵、倍得丰、果病灵、枯萎必克对石榴枯萎病的抑制率均大于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农药 石榴枯萎病菌 抑制作用
下载PDF
国内一种果树新病害——石榴枯萎病 被引量:36
14
作者 刘云龙 何永宏 王新志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06-208,共3页
20 0 1年在云南省蒙自县相继发生石榴枯萎病 ,经作者分离鉴定以及致病性测定 ,证明病害是由甘薯长喙壳CeratocystisfimbriataEllisandHalsted引起的 ,为国内果树新病害。对病害的症状、鉴定方法、病原菌形态及发生危害情况进行了描述。
关键词 石榴 枯萎病 云南 蒙自县 分离 鉴定 致病性 甘薯长喙壳 症状
下载PDF
石榴枯萎病、芋头黑腐病病原拮抗真菌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7
15
作者 郭建伟 郭娟 +4 位作者 杨建 周银丽 王建虎 李鑫 孔垂思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72-775,781,共5页
甘薯长喙壳引起的石榴枯萎病、芋头黑腐病发生广泛,危害严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寻找对环境友好的生防真菌,为蒙自甘薯长喙壳病害的有效防治提供依据,采用梯度稀释涂布法筛选到石榴根际土壤真菌99株,进而利用对峙培养法得到5株拮抗... 甘薯长喙壳引起的石榴枯萎病、芋头黑腐病发生广泛,危害严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寻找对环境友好的生防真菌,为蒙自甘薯长喙壳病害的有效防治提供依据,采用梯度稀释涂布法筛选到石榴根际土壤真菌99株,进而利用对峙培养法得到5株拮抗石榴枯萎病病原甘薯长喙壳的菌株:HCAF-02节卵孢属(Oospora sp.)、HCAF-19轮枝孢属(Verticillium sp.)、HCAF-33木霉属(Trichoderma sp.)、HCAF-54褐孢霉属(Fulvia sp.)、DCAF-42葡孢霉属(Botryosporium sp.),其中菌株HCAF-02节卵孢属(Oospora sp.);HCAF-19轮枝孢属(Verticillium sp.);HCA-54褐孢霉属(Fulvia sp.)同时拮抗芋头黑腐病原甘薯长喙壳。菌株HCAF-02、HCAF-19具有高拮抗活性,具备防治蒙自石榴、芋头甘薯长喙壳病害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枯萎病 芋头黑腐病 甘薯长喙壳 拮抗真菌
下载PDF
多种药剂对甘薯黑斑病菌的毒力测定及其对苗期黑斑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杨冬静 孙厚俊 +3 位作者 赵永强 徐振 张成玲 谢逸萍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11期72-74,共3页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在室内测定了6种杀菌剂对甘薯黑斑病菌(Ceratocystis fimbriata Ellis et Halsted)的毒力,结果表明,1%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和2%宁南霉素对甘薯黑斑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居前2位,其中后者对该病菌的EC50值为0.30...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在室内测定了6种杀菌剂对甘薯黑斑病菌(Ceratocystis fimbriata Ellis et Halsted)的毒力,结果表明,1%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和2%宁南霉素对甘薯黑斑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居前2位,其中后者对该病菌的EC50值为0.30μg/mL。探讨了7种药剂对甘薯苗期黑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以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对苗期黑斑病的防治效果最佳,防效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黑斑病菌 毒力测定 防治效果
下载PDF
甲基硫菌灵和百菌清浸苗防治甘薯黑斑病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德胜 白瑞英 +4 位作者 乔奇 田雨婷 王永江 王爽 张振臣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31-340,共10页
为分析杀菌剂浸苗时各因素对甘薯黑斑病发生的影响,探讨根据药剂类型优化浸苗技术的必要性,选择内吸性的甲基硫菌灵和非内吸性的百菌清开展浸苗试验,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浸苗时间和药液质量浓度对防治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比较浸苗时... 为分析杀菌剂浸苗时各因素对甘薯黑斑病发生的影响,探讨根据药剂类型优化浸苗技术的必要性,选择内吸性的甲基硫菌灵和非内吸性的百菌清开展浸苗试验,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浸苗时间和药液质量浓度对防治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比较浸苗时间、药液浓度、孢子浓度对甘薯黑斑病发病的影响,利用浸苗时间与药液浓度的组合试验,探讨浸苗条件与防治效果的变化关系,并在病圃中验证部分试验结论。结果表明:当甲基硫菌灵浸苗时间少于6 h、百菌清浸苗时间少于3 h时,对甘薯黑斑病的防治效果随浸苗时间延长而增加;当甲基硫菌灵药液浓度低于600 mg/L、百菌清药液浓度低于700 mg/L时,对甘薯黑斑病的防治效果随药液浓度提高而增加。使用甲基硫菌灵浸苗时,各因素对薯苗发病的影响由强到弱为孢子浓度>浸苗时间>药液浓度;而使用百菌清浸苗时,则表现为孢子浓度>药液浓度>浸苗时间,三因素对薯苗发病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甲基硫菌灵700 mg/L与400 mg/L处理间的防治效果差距随浸苗时间延长逐渐加大,最高相差26.8%;浸苗时间360 min与30 min处理间的防治效果差距也随药液质量浓度的提高而逐渐加大,最高相差42.8%,而百菌清的试验结果无上述两种趋势。病圃验证试验中,甲基硫菌灵和百菌清浸苗6 h处理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3.6%和85.2%,单株鲜重分别为60.1 g和58.8 g,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浸苗2 h和10 min时,百菌清的防治效果均显著高于甲基硫菌灵,与盆栽试验结果一致。研究表明,在浸苗防治甘薯黑斑病时,浸苗时间、药液质量浓度、孢子浓度均为影响防治效果的关键因素,各因素对发病的影响随药剂类型的不同而变化。甲基硫菌灵对浸苗时间的要求显著高于百菌清。不同类型杀菌剂需配套相应的浸苗技术才能保证药效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硫菌灵 百菌清 浸苗 甘薯黑斑病 甘薯长喙壳菌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甘薯长喙壳——危害多种作物并广泛分布的病原体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云龙 何永宏 阮兴业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08-412,共5页
甘薯长喙壳(CeratocystisfimbriataEllisandHalsted)是一个分布广泛,危害多种作物的病原体。2001年在云南省蒙自县相继发生石榴(PunicagranatumLinn.)枯萎病,经作者分离鉴定以及致病性测定证明病害就是由该菌引起的,为国内首次报道。对... 甘薯长喙壳(CeratocystisfimbriataEllisandHalsted)是一个分布广泛,危害多种作物的病原体。2001年在云南省蒙自县相继发生石榴(PunicagranatumLinn.)枯萎病,经作者分离鉴定以及致病性测定证明病害就是由该菌引起的,为国内首次报道。对国内外甘薯长喙壳引起病害的寄主范围和地理分布、症状、检测方法、形态学和生物学特性、传播途径、经济影响、检疫与控制等问题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长喙壳 病原体 地理分布 症状 检测方法 形态学 生物学特性 传播途径 检疫 控制 黑斑病
下载PDF
大蒜根系分泌物对石榴枯萎病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作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汤东生 王斌 +1 位作者 毛忠顺 何霞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294-5296,共3页
[目的]研究大蒜套种石榴控制石榴枯萎病的可能性。[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不同浓度的0.2倍MS培养液和蒸馏水培养的大蒜根系分泌物,测定其对枯萎病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生长的影响。[结果]MS培养液和蒸馏水培养的大蒜根系分泌物均不能有... [目的]研究大蒜套种石榴控制石榴枯萎病的可能性。[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不同浓度的0.2倍MS培养液和蒸馏水培养的大蒜根系分泌物,测定其对枯萎病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生长的影响。[结果]MS培养液和蒸馏水培养的大蒜根系分泌物均不能有效抑制枯萎病菌菌丝的生长。而同样2种方式培养的大蒜根系分泌物却对枯草芽孢杆菌的增殖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且蒸馏水培养大蒜根系分泌物效果要优于MS培养液培养的根系分泌物。[结论]石榴园套种大蒜结合枯草芽孢杆菌的施用有望作为控制石榴枯萎病蔓延的一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石榴枯萎病 甘薯长喙壳 枯草芽孢杆菌 根系分泌物
下载PDF
黑斑病对甘薯叶酚类物质含量、PPO及PAL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景景 刘美艳 +2 位作者 谢逸萍 孙厚俊 张健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06-409,418,共5页
选用对甘薯黑斑病抗性不同的品种南京-92(高抗)和烟台-252(高感)的叶片为材料,研究黑斑病对甘薯叶总酚含量、绿原酸含量、类黄酮含量以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和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未受黑斑病侵染时,南京-92叶片... 选用对甘薯黑斑病抗性不同的品种南京-92(高抗)和烟台-252(高感)的叶片为材料,研究黑斑病对甘薯叶总酚含量、绿原酸含量、类黄酮含量以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和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未受黑斑病侵染时,南京-92叶片中类黄酮含量、绿原酸含量、PAL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烟台-252,可以作为选育和鉴定抗黑斑病品种的生理指标,但总酚含量和PPO活性差异不显著。接种后2~8d内,南京-92叶片内总酚含量和PPO活性增加迅速,与烟台-252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总酚含量和PPO活性的上升速度快、保持时间长,有利于提高对黑斑病的抵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黑斑病 总酚 绿原酸 类黄酮 苯丙氨酸解氨酶 酚氧化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