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用于低成本两维相控阵的鳍线功分移相辐射单元设计
1
作者 邓龙波 王彬彬 +2 位作者 张炫 杨文倩 白冰 《火控雷达技术》 2024年第2期101-106,共6页
本文设计了一种新颖的用于两维相控阵的鳍线功分移相辐射单元,该单元中的功分器、数控PIN二极管移相器、天线均采用鳍线传输线,可以将多个通道的微波部分集成在一块鳍线电路板上。采用的鳍线数控PIN二极管移相器具有尺寸小、插入损耗低... 本文设计了一种新颖的用于两维相控阵的鳍线功分移相辐射单元,该单元中的功分器、数控PIN二极管移相器、天线均采用鳍线传输线,可以将多个通道的微波部分集成在一块鳍线电路板上。采用的鳍线数控PIN二极管移相器具有尺寸小、插入损耗低、元器件数量少、天线法向波束状态无功耗的特点。采用ANSYS HFSS软件对辐射单元的性能进行了仿真优化,测试结果表明,该辐射单元在X波段可用现有成熟工艺实现良好的性能,为低成本两维相控阵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鳍线数控二极管移相器 鳍线功分器 鳍线辐射单元 两维相控阵
下载PDF
振型节线角度对舵面颤振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史晓鸣 侯凯宇 +2 位作者 沈奕哲 夏鹏 李海东 《力学季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18-426,共9页
针对舵机支撑刚度支持下的舵面结构,建立了广义气动力与舵面前两阶局部刚化模态振型节线角度关系的表达式,分析广义气动力随振型节线角度的变化规律,根据Routh-Hurwitz稳定性判据研究振型节线角度对颤振临界动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舵... 针对舵机支撑刚度支持下的舵面结构,建立了广义气动力与舵面前两阶局部刚化模态振型节线角度关系的表达式,分析广义气动力随振型节线角度的变化规律,根据Routh-Hurwitz稳定性判据研究振型节线角度对颤振临界动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舵面前两阶局部刚化模态振型节线处于相对“横平竖直”的状态时,前两阶模态经由广义非定常气动载荷引起的耦合较弱,舵面的颤振临界动压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颤振 舵面 振型 节线 稳定性
下载PDF
Ka频段6W固态集成功率合成放大器的设计 被引量:7
3
作者 陈昌明 徐军 +1 位作者 薛良金 王天宝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8期116-119,共4页
提出一种采用双对极鳍线-微带过渡的Ka频段2×2波导基功率合成结构,借助谱域法分析了其电磁特性。在整个Ka频段内实测背对背插损小于0.9dB,回波损耗优于12.0dB。组合四块功率单片制作的功率合成器在32~36GHz频率范围内实测指标为:... 提出一种采用双对极鳍线-微带过渡的Ka频段2×2波导基功率合成结构,借助谱域法分析了其电磁特性。在整个Ka频段内实测背对背插损小于0.9dB,回波损耗优于12.0dB。组合四块功率单片制作的功率合成器在32~36GHz频率范围内实测指标为:最大饱和输出功率为6W;增益波动±1.21dB;平均合成效率估计为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频段 鳍线结构 功率合成 功率放大器
下载PDF
毫米波6W固态集成功率合成放大器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陈昌明 徐军 +1 位作者 喻梦霞 王天宝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5-37,55,共4页
提出一种采用双对极鳍线—微带过渡的Ka频段2×2波导基功率合成结构.这种两路过渡结构在31.0-40.0GHz范围内实测背对背插损小于0.9dB,回波损耗优于12.0dB.组合四块GaAs MMIC功率单片制作的这种新型功率合成器,在32.0-36.0GHz频带、&... 提出一种采用双对极鳍线—微带过渡的Ka频段2×2波导基功率合成结构.这种两路过渡结构在31.0-40.0GHz范围内实测背对背插损小于0.9dB,回波损耗优于12.0dB.组合四块GaAs MMIC功率单片制作的这种新型功率合成器,在32.0-36.0GHz频带、±1.21dB增益波动下获得6W的最大饱和输出功率,带内平均合成效率为82%,且在25W的直流功耗下也保持了极佳的散热性能.这些测试结果验证了本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功率合成 双对极鳍线 合成效率
下载PDF
青鱼鳍条组织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9
5
作者 张雪萍 曾令兵 +2 位作者 陈倩 周勇 张琳琳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9,共7页
采用组织块移植培养技术,对来源于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的鳍条组织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建立了青鱼鳍条组织细胞系,定名为BC-Fin。青鱼鳍条组织细胞为成纤维样细胞,已稳定传代培养50多代,其最适培养温度为25℃,最佳培养基为L-15,... 采用组织块移植培养技术,对来源于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的鳍条组织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建立了青鱼鳍条组织细胞系,定名为BC-Fin。青鱼鳍条组织细胞为成纤维样细胞,已稳定传代培养50多代,其最适培养温度为25℃,最佳培养基为L-15,最适血清浓度为15%,在最适培养条件下,青鱼鳍条组织细胞的群体倍增时间为60.6 h。青鱼鳍条组织细胞液氮冷冻保藏6个月后,经台盼蓝染色,约(90.09±4.65)%的细胞具有细胞活性,复苏后的细胞生长旺盛。细胞染色体分析显示,第16代青鱼鳍条组织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正常二倍体(2n=48),第41代细胞染色体众数为46。通过对离体培养细胞的线粒体中的16S rRNA基因进行特异性扩增,获得长度为320 bp的核酸片段,核酸序列比对分析结果表明,其与青鱼16S rRNA基因序列的一致性达98%,表明该细胞来源于青鱼。病毒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在感染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后BC-Fin细胞系可产生典型细胞病变效应,病毒滴度为105.33±0.21TCID50/m L,且PCR检测可检测出细胞培养的草鱼呼肠孤病毒,表明BCFin细胞系对草鱼呼肠孤病毒较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 鳍条组织 细胞系 生物学特性 病毒敏感性
下载PDF
稀有鮈鲫鳍细胞系的建立及其作为测定重金属毒性模型的探讨 被引量:12
6
作者 谭凤霞 杨方星 +2 位作者 王卫民 王敏 Yuan'an Lu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67-771,共5页
关键词 细胞培养 稀有鮈鲫鳍条细胞系 重金属 毒性检测
下载PDF
大黄鱼鳍细胞系的建立及久效磷对其毒性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樊廷俊 孙爱 +3 位作者 杨秀霞 姜国建 徐晓辉 郭雪阳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4-70,共7页
为了建立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鳍细胞系,为其细胞毒理学、病毒学与细胞工程等研究奠定基础,本文采用酶消化法使用含有20%胎牛血清(FBS)的DMEM/F12、Leibovitz L-15和DMEM培养液(pH7.2)在22~28℃分别启动了大黄鱼鳍组织的... 为了建立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鳍细胞系,为其细胞毒理学、病毒学与细胞工程等研究奠定基础,本文采用酶消化法使用含有20%胎牛血清(FBS)的DMEM/F12、Leibovitz L-15和DMEM培养液(pH7.2)在22~28℃分别启动了大黄鱼鳍组织的体外培养,通过添加促细胞贴壁和分裂的物质在最适培养条件下对大黄鱼鳍细胞进行了原代培养和继代培养,并研究了久效磷对大黄鱼细胞系鳍细胞的毒性作用。体外培养结果显示,大黄鱼鳍细胞的最适培养液为20%FBS-DMEM/F12,最适培养温度为25℃,体外培养鳍细胞的形态主要为成纤维细胞样,22 d后便可形成汇合细胞单层,经过连续继代培养成功建立了大黄鱼的连续性鳍细胞系,目前已传至第112代;对第60代大黄鱼鳍细胞系细胞的鉴定结果显示,其群体倍增时间为50.96 h,分裂状态十分旺盛,虽然出现了染色体的非整倍性,但其特征性染色体数目仍为48条,并具有正常的6m+6sm+36t二倍体核型,证明所建立的细胞系确为大黄鱼鳍细胞系。不同浓度久效磷处理的检测结果显示,大黄鱼鳍细胞对久效磷敏感,20~160μg/mL久效磷可引起鳍细胞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持续性显著降低,引起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显著升高并随着浓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久效磷对该细胞系细胞的48 h半抑制浓度(IC50)为43.05μg/mL,证实久效磷对大黄鱼鳍细胞具有显著的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鳍细胞 细胞系 久效磷 毒性作用
下载PDF
泥鳅鳍细胞系的构建及特性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马辰 王福景 +2 位作者 李霞 秦艳杰 李雅娟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9-113,共5页
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对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鳍组织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并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传代,目前已传63代。原代培养和早期传代培养所用培养基为DMEM/F12,并添加体积分数为20%的胎牛血清(FBS)、10 ng/mL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 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对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鳍组织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并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传代,目前已传63代。原代培养和早期传代培养所用培养基为DMEM/F12,并添加体积分数为20%的胎牛血清(FBS)、10 ng/mL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20 ng/mLⅠ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和10μg/mL硫酸软骨素。30代以后所用培养基为20%FBS-DMEM/F12,在CO2培养箱(5%,25℃)中培养,培养的鳍细胞形态为成纤维细胞样,群体倍增时间为56.85 h,特征染色体数目为50条;细胞经液氮冷冻保存30 d,解冻复苏后,存活率为81.31%±1.46%。病毒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泥鳅鳍细胞系对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敏感,病毒滴度为105.62TCID50/mL,而对鱼类诺达病毒(YGNNV)不敏感。泥鳅鳍细胞系的建立丰富了鱼类细胞系的种类,并为泥鳅毒理学、病毒学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鳅 鳍细胞系 生物学特性 病毒敏感性
下载PDF
提高鳍线电路隔离度的几种措施 被引量:3
9
作者 徐锐敏 李大伟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118-120,共3页
本文介绍了改进鳍线结构以提高隔离度的3种方法。测试结果表明,这些方法可以提高鳍线电路隔离度大约10dB,而不会影响插入损耗。
关键词 鳍线电路 隔离度 极高频 集成电路
下载PDF
Ku频段80W固态功率放大器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雷 刘立浩 +1 位作者 薛腾 武艳菊 《无线电工程》 2015年第11期73-76,共4页
针对Ku频段波导尺寸长、波导合成体积大的现状,采用基于双层双对脊鳍线的新型空间功率合成技术,综合运用微带合成、波导合成等多种合成相结合的方式,在Ku频段实现了32路高效、小体积的功率合成。用三维电磁仿真软件CST和热设计软件ICEPA... 针对Ku频段波导尺寸长、波导合成体积大的现状,采用基于双层双对脊鳍线的新型空间功率合成技术,综合运用微带合成、波导合成等多种合成相结合的方式,在Ku频段实现了32路高效、小体积的功率合成。用三维电磁仿真软件CST和热设计软件ICEPAK进行优化仿真,并依托高精度机加工技术,实现了Ku频段1 d B压缩点大于80 W的连续波输出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U频段 鳍线 功率合成 热设计
下载PDF
一种新型波导基C波段空间功率合成器的设计和实现 被引量:1
11
作者 武锦 欧阳思华 +2 位作者 李艳奎 阎跃鹏 刘新宇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686-1689,共4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波导基空间功率合成器的结构设计.采用优化的Klopfenstein型鳍状天线阵,制作实现了C波段(3.2~4.9GHz)2×3层空间功率合成器.器件的外部结构尺寸为70.12mm×98.44mm×160mm,内部集成了6只内匹配的砷化镓微波... 介绍了一种新型波导基空间功率合成器的结构设计.采用优化的Klopfenstein型鳍状天线阵,制作实现了C波段(3.2~4.9GHz)2×3层空间功率合成器.器件的外部结构尺寸为70.12mm×98.44mm×160mm,内部集成了6只内匹配的砷化镓微波单片功率管.对该器件进行了功率合成特性的测试,实测性能指标为:在4.2GHz,该器件在连续波输入下线性增益为8.5dB,饱和输出功率为42.82dBm(19.1W),功率附加效率为25.3%,功率合成效率达到7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导基空间功率合成器 Klopfenstein鳍线阵 微波单片功率管
下载PDF
乙烯裂解炉炉管表面积灰的化学清洗法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玉东 刘庆龙 李荔华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08年第5期477-479,共3页
利用化学清洗的方法对乙烯裂解炉对流段管束表面的积灰进行了清除,介绍了清洗流程及清洗时保护炉衬的措施。清洗过程主要包括预清洗、清洗、冲洗清渣及废弃物排放等步骤。保护炉衬的措施主要有采用专用喷头喷淋清洗液、控制喷嘴处流速... 利用化学清洗的方法对乙烯裂解炉对流段管束表面的积灰进行了清除,介绍了清洗流程及清洗时保护炉衬的措施。清洗过程主要包括预清洗、清洗、冲洗清渣及废弃物排放等步骤。保护炉衬的措施主要有采用专用喷头喷淋清洗液、控制喷嘴处流速(0.25-0.30m/s)、对流段底部铺设防水布等。清洗结果表明,炉管翅片表面的污垢基本清除干净,烟气出口温度由清洗前的180℃降至150℃,清洗液对设备的最大腐蚀率为0.33g/(m^2·h),且对炉衬无伤害,无环境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解炉 对流管束 化学清洗 表面积灰 炉管 翅片 炉衬
下载PDF
南太平洋公海长鳍金枪鱼延绳钓钓捕技术及生产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郭爱 林显鹏 +1 位作者 张洪亮 徐汉祥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3期246-253,共8页
根据2009年7-9月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延绳钓探捕数据,对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的钓捕技术、南太平洋的海上环境、渔获组成和长鳍金枪鱼的的生物特征进行了分析,对影响渔获产量的因素、渔获冷藏加工、渔获销售相关情况进行了总结,针对生产实... 根据2009年7-9月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延绳钓探捕数据,对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的钓捕技术、南太平洋的海上环境、渔获组成和长鳍金枪鱼的的生物特征进行了分析,对影响渔获产量的因素、渔获冷藏加工、渔获销售相关情况进行了总结,针对生产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以期为今后在该区域长鳍金枪鱼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太平洋 长鳍金枪鱼 延绳钓
下载PDF
新型毫米波功率合成器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昌明 徐军 +1 位作者 王天宝 王建波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9-342,共4页
提出一种基于双对极鳍线-微带过渡的Ka频段1×2路波导基功率合成器,借助谱域法完成最佳渐变鳍线阵设计。在29~39GHz范围内实测背对背插损小于0.9dB,回波损耗优于12.0dB。通过在WR-28波导内垂直迭放两块电路板的办法将两路合成... 提出一种基于双对极鳍线-微带过渡的Ka频段1×2路波导基功率合成器,借助谱域法完成最佳渐变鳍线阵设计。在29~39GHz范围内实测背对背插损小于0.9dB,回波损耗优于12.0dB。通过在WR-28波导内垂直迭放两块电路板的办法将两路合成引伸至四路合成,组合四块GaAs MMIC功率单片的2×2功率放大模块,在32.0~36.0GHz频带内实测的最大饱和输出功率为6W,合成效率约为82%,功率相加效率为21%,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双对极鳍线 功率合成 合成效率
下载PDF
毫米波鳍线环行器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柳平 杨铨让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6-43,共8页
本文采用场分量匹配法和鳍线的等值矩形波导方法,首次给出对称鳍线结构环行器的三维电磁场理论分析。计算了8mm 和3mm 对称鳍线环行器的外部特性,得到一些有用的数据和结论。本文还实验研究了单侧鳍线结构环行器,测试结果满意。
关键词 毫米波 鳍线 环行器 传输线
下载PDF
一种新型光波导调制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树强 胡力 林为干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1993年第5期19-25,18,共8页
目前,共面微带结构的LiNbO_3光波导调制器的研究已渐趋成熟。本文考虑利用鳍线结构实现微波对光波的行波调制。通过对LiNbO_3晶片为基底的鳍线结构的各参量的分析计算表明这种结构是可行的并可能实现在更高频率上的调制。
关键词 各向异性 调制器 光波导 光纤通信
下载PDF
复功率守恒法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永鸿 薛良金 徐军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71-74,共4页
复功率守恒法(CCPT)是分析平面传输线及其不连续性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推导了复功率守恒法的基本公式,对其中一些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法,对计算结果的收敛性作了讨论,发现了计算值的突变性;并在有限的计算机资源下,提出... 复功率守恒法(CCPT)是分析平面传输线及其不连续性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推导了复功率守恒法的基本公式,对其中一些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法,对计算结果的收敛性作了讨论,发现了计算值的突变性;并在有限的计算机资源下,提出了一种解决问题的简单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功率守恒法 平面传输线 收敛性 突变性 传输线
下载PDF
大菱鲆鳍细胞系的建立 被引量:21
18
作者 樊廷俊 耿晓芬 +7 位作者 丛日山 姜国建 于秋涛 付永锋 王晶 于苗苗 杨秀霞 吴建东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59-766,共8页
建立大菱鲆(Scophthalus maximus)鳍细胞系,文中采用胰蛋白酶、透明质酸酶和Ⅱ型胶原酶消化法启动大菱鲆鳍组织的原代培养,并通过培养液配方和培养条件的优化成功进行大菱鲆鳍细胞的继代培养。研究结果显示,在pH=7.0-7.4、温度20-24... 建立大菱鲆(Scophthalus maximus)鳍细胞系,文中采用胰蛋白酶、透明质酸酶和Ⅱ型胶原酶消化法启动大菱鲆鳍组织的原代培养,并通过培养液配方和培养条件的优化成功进行大菱鲆鳍细胞的继代培养。研究结果显示,在pH=7.0-7.4、温度20-24℃的培养条件下,培养于含有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羧甲基壳多糖、N-乙酰葡萄糖盐酸盐的Leibovitz-15培养液(20%胎牛血清)中的大菱鲆鳍细胞,其生长分裂状况最好,细胞形态为成纤维细胞样。经继代培养后,细胞生长分裂依然十分旺盛,第60代大菱鲆鳍细胞系的群体倍增时间为62.4 h,虽然出现了染色体的非整倍性,但其特征性染色体仍为44条。该细胞系细胞经液氮冻存后仍保持有原有形态和较高存活率。现已成功建立了连续性大菱鲆鳍细胞系,目前已传至第65代。该细胞系的建立对于查清病毒对大菱鲆细胞的感染途径与感染机理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病毒疫苗研制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鳍细胞 原代培养 传代培养 细胞系
下载PDF
8毫米鳍线环行器的设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锐敏 薛良金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43-47,共5页
本文给出了一种Y形结单面鳍线环行器的设计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Ka频段上,7%的带宽范围内,插损小于1.5dB,隔离度大于20dB,驻波系数小于1.3。
关键词 毫米波 集成鳍线 环行器
下载PDF
三毫米鳍线PIN管SPDT开关 被引量:1
20
作者 何立权 王春荣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2年第3期118-124,共7页
鳍线是适合于集成化电路的传输介质,鳍线PIN管开关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机械加工精度要求不高、可靠性高、成本低等优点,且易于和其他集成电路连接构成集成化子系统。用鳍线作为基本传输线与梁式引线二极管构成三毫米波段的鳍线PIN管S... 鳍线是适合于集成化电路的传输介质,鳍线PIN管开关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机械加工精度要求不高、可靠性高、成本低等优点,且易于和其他集成电路连接构成集成化子系统。用鳍线作为基本传输线与梁式引线二极管构成三毫米波段的鳍线PIN管SPDT开关。PIN管与鳍线采用并联型结构,其原理如图1所示。鳍线基片夹在波导架中,基片介质采用RT/DUROID 5880,梁式引线PIN管横跨槽缝焊接于两鳍上,PIN管在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鳍线 PIN管 SPDT开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