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60-2020年黄河流域农业热量资源时空演变特征
1
作者 张志高 张秀丽 +5 位作者 贾梦薇 陈河阳 孙梓欣 郝海姣 李卓娅 蔡茂堂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9-130,共12页
[目的]气候变暖将改变农业热量资源的时空分布,对黄河流域农业热量指标进行分析,可为区域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提供依据。[方法]基于1960-2020年黄河流域89个气象站点逐日气象资料,运用线性趋势估计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了... [目的]气候变暖将改变农业热量资源的时空分布,对黄河流域农业热量指标进行分析,可为区域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提供依据。[方法]基于1960-2020年黄河流域89个气象站点逐日气象资料,运用线性趋势估计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了黄河流域年平均气温,≥0℃和≥10℃的初终日、持续日数和有效积温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近61 a黄河流域平均气温、≥0℃和≥10℃有效积温分别以0.29℃·(10 a)^(-1)、70.23℃·d·(10 a)^(-1)和34.50℃·d·(10 a)^(-1)的倾向率呈上升趋势,≥0℃和≥10℃持续日数呈增加趋势,倾向率分别为3.33 d·(10 a)^(-1)和2.78 d·(10 a)^(-1)。≥0℃和≥10℃初日呈提前趋势,倾向率分别为—2.16 d·(10 a)^(-1)和—2.14 d·(10 a)^(-1),≥0℃和≥10℃终日呈延迟趋势,倾向率分别为1.16 d·(10 a)^(-1)和0.63 d·(10 a)^(-1),≥0℃和≥10℃初日提前的幅度大于终日推迟的幅度,≥0℃初终日和持续日数变化幅度大于≥10℃相应指标变化幅度。近61 a黄河流域年平均气温、≥0℃和≥10℃有效积温分别于1996、2003和1997年发生突变。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地区各热量指标变化趋势与流域整体变化一致,上游地区变化幅度相对较大。从空间分布来看,由上游、中游到下游地区年平均气温逐渐增加,≥0℃和≥10℃有效积温逐渐增加,初日逐渐提前,终日逐渐推迟,持续日数逐渐延长。[结论]黄河流域农业热量资源呈增加趋势,热量指标主要受海拔高度和年平均气温影响。西太平洋副高强度指数、太平洋副高强度指数和东大西洋遥相关型指数是影响近61 a黄河流域农业热量指标变化的主要大气环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有效积温 热量资源 初终日数 黄河流域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西藏高原地区界限温度时空变化特征
2
作者 杜军 黄志诚 +2 位作者 次旺顿珠 德庆卓嘎 周刊社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24年第2期111-123,共13页
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农牧业生产面临较大风险,研究界限温度时空变化对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近40a(1981-2020年)西藏38个气象站点逐日平均气温观测数据,采用线性倾向估计、Person系数、Mann-Kendall、... 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农牧业生产面临较大风险,研究界限温度时空变化对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近40a(1981-2020年)西藏38个气象站点逐日平均气温观测数据,采用线性倾向估计、Person系数、Mann-Kendall、优势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气候变暖背景下近40a西藏≥0℃、≥5℃和≥10℃界限温度(初日、终日、持续日数和活动积温)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西藏≥0℃、≥5℃和≥10℃界限温度分布总体上表现为自东南向西北初日推迟、终日提早、持续日数缩短和积温减少的特征,并具有明显的海拔垂直地带性特征。1991-2020年与1981-2010年平均值比较,西藏各站三种积温均增加,以≥10℃积温增幅较大;绝大部分站点初日偏早、终日偏晚、持续日数偏多。(2)近40a西藏≥0℃、≥5℃和≥10℃初日、终日和持续日数的变幅以≥0℃最大,平均每10a初日提早3.2d、终日推迟3.5d、持续日数延长5.4d;积温增幅以≥10℃最大,为86.1℃·d·10a^(-1)。≥0℃、≥5℃持续日数增加是由于初日明显提早造成的,而≥10℃持续日数的增加因终日显著推迟导致。(3)≥0℃界限温度的线性倾向率(LTR),低海拔地区明显大于高海拔地区;≥5℃初日、积温LTR的最大值在低海拔地区,终日、持续日数LTR的最大值在中高海拔地区(3500-4000m);≥10℃初日LTR在中高海拔地区最大,终日、持续日数和积温LTR最大值出现在海拔4000-4500m地区。(4)20世纪80年代≥0℃、≥5℃和≥10℃初日偏晚、终日偏早、持续日数偏短、积温偏低;90年代初日、终日和持续日数正常,积温仍偏低;进入21世纪后,初日偏早、终日偏晚、持续日数增加、积温明显偏高,以21世纪10年代最明显。(5)≥5℃终日突变最早,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初;≥10℃终日突变最晚,在21世纪10年代中期;初日、积温的突变分别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和21世纪初,持续日数突变点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21世纪中前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限温度 活动积温 初日 终日 变化趋势 年代际变化 气候突变
下载PDF
1981—2022年西藏“一江两河”主要农区农业界限温度变化特征
3
作者 郭艺楠 黄志诚 +1 位作者 杜军 徐薇 《干旱气象》 2024年第1期47-53,共7页
日平均气温≥10℃是喜温作物适宜生长的下限温度。西藏“一江两河”主要农区≥10℃积温变化是判断该地区热量资源的关键指标。基于1981—2022年该区域9个气象站点的日平均气温数据,使用线性倾向估计、Pearson相关系数、Mann-Kendall检验... 日平均气温≥10℃是喜温作物适宜生长的下限温度。西藏“一江两河”主要农区≥10℃积温变化是判断该地区热量资源的关键指标。基于1981—2022年该区域9个气象站点的日平均气温数据,使用线性倾向估计、Pearson相关系数、Mann-Kendall检验和R/S分析法,分析≥10℃界限温度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10℃界限温度出现明显垂直地带性特征,包括≥10℃初日推迟、终日提前、持续日数与积温减少。(2)近42 a来,该地区≥10℃初日普遍提前,气候倾向率为-2.53 d·(10 a)-1;终日延后,倾向率为3.33 d·(10 a)-1;持续日数和积温均明显增加,倾向率分别为5.87 d·(10 a)-1、106.19℃·d·(10 a)-1。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相比,这种变化更为明显。(3)20世纪80年代是过去40 a≥10℃初日最迟、终日最早、持续日数最短、积温最少的10 a,与之相对的是21世纪10年代的情况截然相反。(4)≥10℃界限温度的H指数均大于0.65,表明未来≥10℃界限温度初日提前、终日推迟、持续日数延长和积温增加的变化趋势将持续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活动积温 初日 终日 持续日数 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突变 西藏“一江两河”
下载PDF
The final collision of the CAOB:Constraint from the zircon U-Pb dating of the Linxi Formation,Inner Mongolia 被引量:22
4
作者 Jie Han Jian-Bo Zhou +1 位作者 Bin Wang Jia-Lin Cao 《Geoscience Frontiers》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2期211-225,共15页
The Linxi Formation occupies an extensive area in the eastern Inner Mongolia in the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 (CAOB). The Linxi Formation is composed of slate, siltstone, sandstone and plant, lamellibranch microfo... The Linxi Formation occupies an extensive area in the eastern Inner Mongolia in the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 (CAOB). The Linxi Formation is composed of slate, siltstone, sandstone and plant, lamellibranch microfossils in the associated strata. Major and trace element data (including REE) for sandstones from the formation indicate that these rocks have a greywacke protolith and have been deposited during a strong tectonic activity. LA-ICPMS U-Pb dating of detrital zircons yield ages of 1801 to 238 Ma for four samples from the Linxi Formation. 425-585 Ma, together with the ~500 Ma age for the metamorphism event previously determined for Northeast China, indicates that their provenance is the metamorphic rocks of Pan-African age that have a tectonic affinity to NE China. A few older zircons with U-Pb ages at 1689-1801 Ma, 1307 1414 Ma, 593-978 Ma are also present, revealing the Neoproterozoic history of NE China. The youngest population shows a peak at ca. 252 Ma, suggesting that the main deposition of the Linxi Formation was at late Permain. Moreover, the ca. 250 Ma zircon grains of all four samples yield weighted mean ^206pb/^238U ages of 250 ± 3 Ma, 248 ± 3 Ma, 249 ± 3 Ma, and 250 ± 2 Ma, respectively. These ages, together with the youngest zircon age in the sample ZJB-28 (ca. 238 Ma), suggest that the deposition of the Linxi Formation extended to the early Triassic. Combining with previous results, we suggest that the final collision of the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 (CAOB) in the southern of Linxi Formation, which located in the Solonker-Xra Moron-Changchun suture, and the timing for final collision should be at early Triass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xi formation LA-ICPMS U-Pb dating Solonker Xra Moron Changchun suture final collision timing Early Triassic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
下载PDF
1981-2022年藏东南4种界限温度时空变化
5
作者 巴桑 杜军 +2 位作者 白宇轩 德庆卓嘎 王挺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23年第3期66-72,共7页
基于1981—2022年藏东南(林芝市)4个气象站点的日平均气温数据,采用线性倾向估计、Person系数、Mann-Kendall检验、优势主导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藏东南≥0℃、≥5℃、≥10℃和≥15℃共4种界限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受海拔影响... 基于1981—2022年藏东南(林芝市)4个气象站点的日平均气温数据,采用线性倾向估计、Person系数、Mann-Kendall检验、优势主导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藏东南≥0℃、≥5℃、≥10℃和≥15℃共4种界限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受海拔影响,藏东南4种积温总体呈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的变化特征,各地≥0℃、≥5℃、≥10℃和≥15℃积温分别介于3161.4~4429.9℃·d、2869.2~4018.0℃·d、2273.3~3258.0℃·d和608.8~2133.2℃·d。(2)近42 a藏东南4种界限温度均呈初日提前、终日推迟、持续日数延长的趋势,≥10℃界限温度变幅最小,除初日外,≥15℃界限温度变幅最大。≥0℃和≥5℃持续日数的延长主要是初日提前引起的,≥10℃与≥15℃持续日数的增加主要是终日推迟导致的。4种积温均表现出极显著的增加趋势,增幅分别为123.81℃·d/10 a、136.71℃·d/10 a、76.22℃·d/10 a、166.43℃·d/10 a。(3)年代际变化上,4种积温具有明显的逐年代际增加态势。21世纪10年代是研究时段内最温暖的10 a,这一时期的4种积温比20世纪80年代增加了174.9~437.2℃·d,其中≥15℃积温增幅最大。除≥10℃外,20世纪80—90年代初日推迟、终日提早、持续日数缩短,而21世纪前20 a则截然相反。(4)M-K检验显示,≥10℃初日、终日未发生气候突变,其他界限温度指标发生突变时间多在2004年前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温 初日 终日 持续日数 变化趋势 突变特征 藏东南
下载PDF
共和盆地界限温度初终日和积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21
6
作者 赵恒和 郭连云 +2 位作者 赵年武 苏芬 周秉荣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07-211,共5页
利用青海省共和盆地海南州气象台1953—2010年逐日平均气温,以5d滑动平均法确定稳定通过≥0℃、≥3℃、≥5℃、≥10℃初、终日,求算初终日间持续日数、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分析界限温度初终日、持续日数和积温的变化,应用Pearson函数求... 利用青海省共和盆地海南州气象台1953—2010年逐日平均气温,以5d滑动平均法确定稳定通过≥0℃、≥3℃、≥5℃、≥10℃初、终日,求算初终日间持续日数、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分析界限温度初终日、持续日数和积温的变化,应用Pearson函数求算界限温度初终日、初终日期间持续日数、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与年平均气温的相关性并建立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共和盆地各级界限温度初日均呈提前趋势,终日均呈推后趋势,初终日间持续日数呈增加趋势,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均表现为增大趋势;各界限温度初日与年平均气温呈负相关,终日与年平均气温呈正相关,初终日间持续日数呈正相关,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与年平均气温极显著相关;若年平均气温升高1℃,则各界限温度初日提前3~6d,终日推迟3~4d,各界限温度期间的持续日数延长6~10d,活动积温增加165~190℃,有效积温增加164~1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限温度初终日 活动积温 年平均气温 共和盆地
下载PDF
1957~2016年中国农业界限温度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智颖 臧淑英 +1 位作者 周道玮 李苗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7-148,共12页
利用中国830个气象站点1957~2016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采用五日滑动平均法和GIS方法确定了近60 a农业界限温度(0℃、5℃、10℃)的初终日期和持续日数,并比较分析1957~1986年和1987~2016年2个时段的≥0℃、≥5℃和≥10℃农业界限温度的初... 利用中国830个气象站点1957~2016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采用五日滑动平均法和GIS方法确定了近60 a农业界限温度(0℃、5℃、10℃)的初终日期和持续日数,并比较分析1957~1986年和1987~2016年2个时段的≥0℃、≥5℃和≥10℃农业界限温度的初终日期和持续日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1957~1986年相比,1987~2016年中国农业界限温度(0℃、5℃、10℃)的总体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即初日提前、终日推迟、持续日数增加,各地区变化幅度不同,东北、华北和青藏高原地区变化幅度最大。中国各界限温度的终日变化幅度均较小,初日和持续日数变化较大。≥0℃初日在东北北部和青藏高原地区分别提前3~9 d和3~15 d,持续日数在东北和华北部分地区分别增加3~15 d和2~18 d,青藏高原部分地区增加4~16 d;≥5℃初日在东北和华中地区分别提前4~9 d和6~13 d,持续日数在东北、华北部分地区分别增加4~13 d和2~14 d,青藏高原地区增加2~23 d;≥10℃初日在东北和青藏高原地区分别提前2~9 d和2~13 d,持续日数在东北和青藏高原地区变化最为显著,分别增加3~15 d和5~25 d。农业界限温度的初终日期和持续日数变化,使作物生育期延长和种植界线北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界限温度 初终日期 持续日数
下载PDF
烤烟上部烟叶终采期与晚稻播插期的配套技术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曹友仁 温圣贤 +3 位作者 颜合洪 黄国联 许清孝 李宏光 《作物研究》 2016年第4期412-416,共5页
为探究郴州安仁烟区烟稻轮作制下,烟稻栽培的最优配套技术,采用烤烟品种‘云烟87’与晚稻杂交品种‘ C 两优4488 ’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终采期对上部烟叶质量的影响,以及对配套的晚稻品种播种期、移栽期、安全齐穗期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 为探究郴州安仁烟区烟稻轮作制下,烟稻栽培的最优配套技术,采用烤烟品种‘云烟87’与晚稻杂交品种‘ C 两优4488 ’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终采期对上部烟叶质量的影响,以及对配套的晚稻品种播种期、移栽期、安全齐穗期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月2 4 日采收的上部烟叶的外观质量和主要化学成分指标最优,上中等烟比率为91.4 % .从配套的晚稻播插期来看,6 月9 - 2 3 日播种,7 月12 - 2 6 日移栽,晚稻C 两优4488均能安全齐穗,产量则以6 月1 6 日播种、7 月1 9 日移栽最高.从烟稻产量和质量综合考虑,建议在安仁烟区,上部烟叶的终采期可推迟到7 月2 0 日以后,晚稻的播种期应在6 月中旬,晚稻的移栽期以不超过7 月2 5 日为宜.这样既能提高上部烟叶质量,又能确保晚稻安全齐穗,实现烟农经济效益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稻轮作 烟叶 终采 晚稻 播种期
下载PDF
对最高额抵押制度实践中几个困惑的思考 被引量:1
9
作者 麻巧妮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63-65,共3页
最高额抵押制度是一种特殊的抵押制度,最高额抵押权有着不同于一般抵押权的特征,在实践中也表现出特殊的成立与实现要件。我国对最高额抵押权的基础关系采取限制主义,在实务中最高额抵押担保债权的确定与最高额抵押担保的债权变动都存... 最高额抵押制度是一种特殊的抵押制度,最高额抵押权有着不同于一般抵押权的特征,在实践中也表现出特殊的成立与实现要件。我国对最高额抵押权的基础关系采取限制主义,在实务中最高额抵押担保债权的确定与最高额抵押担保的债权变动都存在一些缺陷,我国立法应予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高额抵押 基础关系 决算期
下载PDF
1981—2018年新疆英吉沙县农业热量资源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买尔艳·麦麦提明 《农业灾害研究》 2020年第1期75-77,93,共4页
利用1981—2018年英吉沙县国家气象站逐日平均气温资料,依据应用气候学原理,分别对各站≥0、5、10、15、20℃的初、终日期、持续日数及积温进行了统计计算。在此基础上,对各界限温度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结果表明:英... 利用1981—2018年英吉沙县国家气象站逐日平均气温资料,依据应用气候学原理,分别对各站≥0、5、10、15、20℃的初、终日期、持续日数及积温进行了统计计算。在此基础上,对各界限温度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结果表明:英吉沙县≥0、5、10、15、20℃积温增加趋势明显,倾向率分别为144、127、151、208、116℃·d/10年,其中≥15℃的热量资源变幅最大;≥0℃初日平均提前1.5 d/10年,终日平均延后0.3 d/10年,持续天数平均延长4.0 d/10年;≥5℃初日平均提前3.0 d/10年,终日平均延后2.3 d/10年,持续天数平均延长8.8 d/10年;≥10℃初日平均提前3.1 d/10年,终日平均延后2.6 d/10年,持续天数平均延长5.7 d/10年;≥15℃初日平均提前6.8 d/10年,终日平均延后1.9 d/10年,持续天数平均延长5.2 d/10年;≥20℃初日平均提前3.5 d/10年,终日平均延后0.4 d/10年,持续天数平均延长1.8 d/10年;英吉沙县≥0、5、10、15、20℃积温及持续天数普遍增加是受起始日期提前和终止日期廷后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限温度 初终日期 积温 持续天数 变化特征
下载PDF
1971—2010年乌海市霜冻日期变化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凤琴 赵旭春 《内蒙古气象》 2015年第4期30-34,共5页
选取乌海市1971—2010年逐日最低气温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法,对1971—2010年逐日最低气温资料进行筛选,统计计算乌海地区不同等级的霜冻出现日期和无霜冻期,分析乌海市春秋季霜冻变化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乌海市1971—2000年之间,轻... 选取乌海市1971—2010年逐日最低气温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法,对1971—2010年逐日最低气温资料进行筛选,统计计算乌海地区不同等级的霜冻出现日期和无霜冻期,分析乌海市春秋季霜冻变化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乌海市1971—2000年之间,轻度初霜冻日开始日期逐年推后,终霜冻日结束日期逐年提前,无霜冻期逐年代延长的趋势;2001—2010年初霜冻日开始日期提前,终霜冻日结束日期推后,无霜冻期减少的趋势,2006—2010年近5a表现的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最低气温 初霜冻 终霜冻 无霜冻期
下载PDF
顺德光照和热量资源的农业气象分析
12
作者 招伟文 张伟强 +2 位作者 郝梅 陈惠芳 伍淑瑜 《贵州气象》 2016年第4期29-33,共5页
该文利用顺德国家气象站和自动站资料,运用气候学计算方法、5 d滑动平均法、分组法和直方图法分析了顺德地区的光照和热量资源。结果表明:顺德月太阳辐射呈现单峰型,以7月最大,2月最小。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为4 531.874 MJ/m2,属于太阳... 该文利用顺德国家气象站和自动站资料,运用气候学计算方法、5 d滑动平均法、分组法和直方图法分析了顺德地区的光照和热量资源。结果表明:顺德月太阳辐射呈现单峰型,以7月最大,2月最小。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为4 531.874 MJ/m2,属于太阳能资料较贫乏带。顺德月光合有效辐射(PAR)为119.68~263.38 MJ/m2,平均为184.286 MJ/m2,也呈现弱单峰型。≥15℃的初日提前不明显,终日延迟趋势显著。制作保证率日期表,以供农业气象分析查询使用。顺德积温地域分布存在“东高西低”形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象 太阳辐射 积温 保证率 农业界限温度
下载PDF
共和地区主要界限温度初终日、持续日数和积温的特征分析
13
作者 白金莲 马玉芳 祁彩虹 《农业灾害研究》 2015年第10期64-66,共3页
利用1953—2014年青海省共和气象站逐日平均气温资料,采用5 d滑动平均法统计分析稳定通过≥0℃和≥3℃的初终日期,并分别求算初、终日期间持续日数和初、终日期间≥0℃、≥3℃的积温。结果表明,各界限温度初日呈现提前趋势,终日呈现推... 利用1953—2014年青海省共和气象站逐日平均气温资料,采用5 d滑动平均法统计分析稳定通过≥0℃和≥3℃的初终日期,并分别求算初、终日期间持续日数和初、终日期间≥0℃、≥3℃的积温。结果表明,各界限温度初日呈现提前趋势,终日呈现推后趋势;各界限温度间的持续日数和积温均呈现增多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限温度 初终日 持续日数 积温 共和
下载PDF
富裕县积温变化特征研究
14
作者 马繁东 袁湘玲 程义武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5年第5期33-35,共3页
为了有效利用积温指导农业生产,对富裕县自1961-2014年共54a气温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对≥10℃积温、初终日期的年际变化,年代际变化及保证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富裕县≥10℃积温呈增加趋势,积温初日呈提前趋势,积温终日呈延后趋势,... 为了有效利用积温指导农业生产,对富裕县自1961-2014年共54a气温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对≥10℃积温、初终日期的年际变化,年代际变化及保证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富裕县≥10℃积温呈增加趋势,积温初日呈提前趋势,积温终日呈延后趋势,并给出了保证率等相关图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裕县 积温 初终日期 气候资源
下载PDF
不确定单机排序的一个新的双目标模型和算法
15
作者 张敏 张兴芳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1期27-32,共6页
在单机排序问题中,假设一些任务被分成若干组(称为链),它们分别有一个交货截止日期和权重,任务的处理时间具有不确定性,又缺乏历史的数据.以往人们关心任务链如何排序使得耽误任务的总加权数最小或任务的加权完成时间最小或它们同时最小... 在单机排序问题中,假设一些任务被分成若干组(称为链),它们分别有一个交货截止日期和权重,任务的处理时间具有不确定性,又缺乏历史的数据.以往人们关心任务链如何排序使得耽误任务的总加权数最小或任务的加权完成时间最小或它们同时最小.本文首先基于不确定理论,视任务的处理时间为不确定变量,建立了一个新的双目标整数规划模型.然后给出了其模型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机排序 耽误任务总加权数 最后一个按时完工时间 不确定理论
下载PDF
若尔盖近55年热量资源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肖国杰 蒋瑛 张红玲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69-73,共5页
利用1957~2011年若尔盖气象观测站的逐日气温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的初日、终日、持续日数、活动积温的年际变化,对活动积温进行突变检验。研究表明:若尔盖≥0℃的初日提前的趋势并不明显;终日呈显著延后趋势;持续... 利用1957~2011年若尔盖气象观测站的逐日气温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的初日、终日、持续日数、活动积温的年际变化,对活动积温进行突变检验。研究表明:若尔盖≥0℃的初日提前的趋势并不明显;终日呈显著延后趋势;持续日数呈明显增加趋势。活动积温变化呈十分显著的增加趋势,1997年为积温增加的突变年,1998~2011年是热量和持续日数增加幅度最大的时期。1998~2011年若尔盖≥0℃的各不同保证率对应的持续日数均大于1957~1997年对应的持续日数,即初日提前,终日推迟,活动积温也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若尔盖 活动积温 初日 终日
原文传递
ESTABLISHMENT OF SOME TREE-RING CHRONOLOGIES IN TIBET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祥定 孙力 程志刚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88年第15期1284-1289,共6页
Recently, because of the importance of research into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thanks to the overlap of some branches of sciences, there has been great advance in dendrochronology. The response of ring-width growth to ... Recently, because of the importance of research into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thanks to the overlap of some branches of sciences, there has been great advance in dendrochronology. The response of ring-width growth to variation of ecological en- vironment system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jor projects in earth science and ec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ndrochronology crossdating three-step DATING final CHRONOLOG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