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cro-Locational Fine Dust Prediction Utilizing Machine Learning and Deep Learning Models
1
作者 Seoyun Kim Hyerim Yu +1 位作者 Jeewoo Yoon Eunil Park 《Computer Systems Science & Engineering》 2024年第2期413-429,共17页
Given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countries reporting degraded air quality,effective air quality monitoring has become a critical issue in today’s world.However,the current air quality observatory systems are often proh... Given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countries reporting degraded air quality,effective air quality monitoring has become a critical issue in today’s world.However,the current air quality observatory systems are often prohibitively expensive,resulting in a lack of observatories in many regions within a country.Consequently,a significant problem arises where not every region receives the same level of air quality information.This disparity occurs because some locations have to rely on information from observatories located far away from their regions,even if they may be the closest available options.To address this challenge,a novel approach that leverages machine learning and deep learning techniques to forecast fine dust concentrations was proposed.Specifically,continuous location features in the form of latitude and longitude values were incorporated into our models.By utilizing a comprehensive dataset comprising weather conditions,air quality measurements,and location properties,various machine learning models,including Random Forest Regression,XGBoost Regression,AdaBoost Regression,and a deep learning model known as 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were trained.Our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LSTM model outperforms the other models,achieving the best score with a root mean squared error of 23.48 in predicting fine dust(PM10)concentrations on an hourly basis.Furthermore,the fact that incorporating location properties,such as longitude and latitude values,enhances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 regression models was discovered.Additionally,the implications and contributions of our research were discussed.By implementing our approach,the cost associated with relying solely on existing observatories can be substantially reduced.This reduction in costs can pave the way for economically efficient fine dust observation systems,ensuring more widespread and accurate air quality monitoring across different reg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ne dust PM_(10) air quality prediction machine learning LSTM
下载PDF
Estimation of Fine Dust Particles Distribution in Machining Workshop Based on COwZ Model 被引量:1
2
作者 REN Fan LIU Fei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3期346-354,共9页
Fine dust particles (diameter is less than 2.5 μm) generated during machining processes,especially dry cutting,are harmful to operators,because they remain suspended in the air for long time and have marked concent... Fine dust particles (diameter is less than 2.5 μm) generated during machining processes,especially dry cutting,are harmful to operators,because they remain suspended in the air for long time and have marked concentration gradients in workshop.Hence studies about cutting dust source states and indoor air quality prediction have been developed.However,few researches focus on the distribution state of the cutting dust,dynamic status of fine dust particles,and environment estimating of the machining workshop.The machining workshops have diversified architectural structures,complex working conditions,so the dust emission is sensitive dynamic.According to these features,after analysis of the static and dynamic influence factors,this paper proposes a method and establishes a model to estimate the fine dust particles distribution based on COwZ (COMIS (conjunction of multizone infiltration specialists) with sub-zones) model when only dry cutting is processed just needing various working parameters.And two key technologies are discussed:the description of the machine tools using sub-zones of COwZ model considering the local obstacle effects of machine tools themselves;descrip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dynamic process of cutting dust emission with a new concept of equivalent source strengths.At last,multi-point experiments in a hybrid ventilation machining workshop prove the method is practical.Good agreement was observed between the estimation results and the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for the investigated conditions.The proposed method can supply reference data for green manufactu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wZ model dry cutting fine dust particles dust emission green manufacturing
下载PDF
气动除焦粉技术在延迟焦化装置的应用
3
作者 张平 张冲 《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 CAS 2023年第6期22-24,I0002,共4页
某公司采用气动除尘技术,通过流场模拟、优化设计、实验验证,开发出一种延迟焦化分馏塔气动除焦粉装备,可有效降低焦化分馏塔产物中的焦粉含量。该技术应用后,分馏塔蜡油升气孔到塔顶的压力降由176 kpa降至144 kpa,对分馏塔的操作状况... 某公司采用气动除尘技术,通过流场模拟、优化设计、实验验证,开发出一种延迟焦化分馏塔气动除焦粉装备,可有效降低焦化分馏塔产物中的焦粉含量。该技术应用后,分馏塔蜡油升气孔到塔顶的压力降由176 kpa降至144 kpa,对分馏塔的操作状况基本无影响。加氢精制装置原料过滤器平均反冲洗时间间隔由16.4分钟延长到48分钟,反冲洗周期明显延长。焦化柴油中焦粉含量平均值由43.57 mg/l降到7.02 mg/l,焦粉脱除率达到80%以上,效果符合预期。同时,该技术具有运行成本低、占地面积小、焦粉脱除效率高、不易堵塞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焦化 气动除尘 焦粉脱除
下载PDF
普光气田硫磺湿法成型与安全绿色储存成套技术应用总结
4
作者 裴爱霞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23年第12期1-5,共5页
硫磺是一种特殊的化工原料,在我国消耗量大,进口依存度高。随着我国高含硫气田的开发投产,酸性天然气成为国产硫磺的主要来源。针对传统干法技术成型规模小、成本高等难题,中国石化普光气田创新开发了高效湿法成型、精准粉尘防控、安全... 硫磺是一种特殊的化工原料,在我国消耗量大,进口依存度高。随着我国高含硫气田的开发投产,酸性天然气成为国产硫磺的主要来源。针对传统干法技术成型规模小、成本高等难题,中国石化普光气田创新开发了高效湿法成型、精准粉尘防控、安全绿色储存等系列技术,建成了亚洲最大的硫磺生产基地;揭示了大规模液硫固化规律,研制了我国首套湿法成型装备,单体生产能力达90 t/h,产品优质率100%;揭示了硫磺粉尘燃爆规律,建成了首套全流程粉尘防控系统,气相空间中硫磺粉尘质量浓度低于3 mg/m^(3);建成了50 dam^(3)液硫储罐、114 kt硫磺安全储存系统,实现了逸散废气资源化综合利用。硫磺湿法成型与安全绿色储存成套技术的成功应用,促使我国硫磺进口依存度下降了26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磺 湿法成型 安全绿色储存 颗粒形状 细粉含量 爆炸特性 粉尘控制 粉尘抑制
下载PDF
超细水雾对甲烷-煤尘爆炸过程抑制机理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冯萧 濮明哲 +1 位作者 任婧杰 毕明树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5-134,共10页
为了研究超细水雾对甲烷-煤尘混合爆炸过程的作用规律,在20 L长方体爆炸装置中进行了抑爆实验.同时基于甲烷气体、雾滴颗粒、煤尘颗粒在受限空间内的蒸发、脱挥发、燃烧过程,建立了超细水雾抑制甲烷-煤尘混合爆炸的数学模型.同实验进行... 为了研究超细水雾对甲烷-煤尘混合爆炸过程的作用规律,在20 L长方体爆炸装置中进行了抑爆实验.同时基于甲烷气体、雾滴颗粒、煤尘颗粒在受限空间内的蒸发、脱挥发、燃烧过程,建立了超细水雾抑制甲烷-煤尘混合爆炸的数学模型.同实验进行对比可知,数值模拟得到的爆炸压力可准确反映实际爆炸过程.结果表明,超细水雾的加入改变了爆炸的传播规律.与无抑制的甲烷-煤尘混合爆炸相比,加入超细水雾降低了已燃区的气相温度及煤尘颗粒温度,并推迟了火焰阵面沿轴向的传播过程.煤尘颗粒温度分布表明,超细水雾在推迟煤尘颗粒升温过程的同时,反应区煤尘颗粒的中位温度也明显降低.随着超细水雾浓度的不断增加,其对甲烷-煤尘混合爆炸的气相燃烧过程和颗粒脱挥发及燃烧过程的抑制效果也不断增强.研究可为工业生产中甲烷-煤尘爆炸强度预测和水雾抑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煤尘爆炸 超细水雾 传播规律 煤尘颗粒
下载PDF
湿式弦栅水膜除尘试验研究及效率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海桥 吴志荣 +2 位作者 陈世强 王鹏飞 黄敏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79-289,共11页
为了探究湿式弦栅水膜净化细微粉尘的效率及优化方法,制备了平均粒径约为10μm的实验粉尘,借助自主搭建的实验平台开展了压力喷嘴雾化特性和湿式弦栅水膜除尘特性实验,研究了喷嘴雾化参数与除尘效率之间的因变关系,验证了增大供水压力... 为了探究湿式弦栅水膜净化细微粉尘的效率及优化方法,制备了平均粒径约为10μm的实验粉尘,借助自主搭建的实验平台开展了压力喷嘴雾化特性和湿式弦栅水膜除尘特性实验,研究了喷嘴雾化参数与除尘效率之间的因变关系,验证了增大供水压力和弦栅表面疏水改性能提高湿式弦栅水膜净化细微粉尘效率的可行性。结果表明:3种压力喷嘴的喷雾流量随着供水压力的增大而增大,雾化粒径随着供水压力的增大而减小。在风道风速为3 m/s的实验条件下,空心圆锥形喷嘴的雾化效果优于方锥形和实心圆锥形喷嘴,供水压力由0.3 MPa增大至1.3 MPa,喷雾流量和雾化角分别增大了1.19 L和5.2°,雾化粒径降低了44.1μm。湿式弦栅水膜的全尘除尘效率与压力喷嘴喷雾流量呈正相关,与雾化粒径呈负相关;选用空心圆锥形喷嘴的除尘效果最好,5种供水压力工况的湿式弦栅水膜全尘除尘效率依次为67.16%、68.56%、70.29%、73.80%、75.89%。湿式弦栅水膜除尘段阻力随着风道风速的增大线性增大,阻力系数为13.14。通过增大供水压力的方法优化除尘效率的效果并不显著,供水压力由0.7 MPa增大至1.3 MPa,湿式弦栅水膜的全尘除尘效率增大了6.63%,全尘除尘效率最高为81.57%。弦栅断面水膜填充率随着喷雾时间的增大呈先急剧增大、后缓慢降低、最终趋于稳定的变化规律。弦栅表面疏水改性后,弦栅断面水膜填充率由66%增大至78%,提高了湿式弦栅水膜净化细微粉尘的效率。6种供水压力工况下,全尘除尘效率依次为80.27%、84.53%、85.38%、87.00%、88.45%、90.58%;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为5、7.07和10μm的呼吸性粉尘,除尘效率可达82.68%、83.16%、86.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 弦栅 水膜填充率 细微粉尘 除尘 表面改性
下载PDF
协同团聚强化捕集转炉烟气微细粉尘方法研究
7
作者 张军亚 李海英 +3 位作者 刘绍谦 张妍妍 路灵 刘吉恺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54-1258,共5页
针对目前钢铁冶炼过程以细颗粒物(PM_(2.5))、可吸入颗粒物(PM 10)为主的微细粉尘捕集效率较低的难题,研究采用化学与扰流协同团聚技术对钢铁转炉烟气中的微细粉尘进行预处理,进而提高捕集效率。采用单因素实验探究了扰流柱的纵向和横... 针对目前钢铁冶炼过程以细颗粒物(PM_(2.5))、可吸入颗粒物(PM 10)为主的微细粉尘捕集效率较低的难题,研究采用化学与扰流协同团聚技术对钢铁转炉烟气中的微细粉尘进行预处理,进而提高捕集效率。采用单因素实验探究了扰流柱的纵向和横向距离、烟气流速及团聚剂浓度对微细粉尘脱除的影响规律,并考察了化学与扰流协同作用对微细粉尘的捕集效果。结果表明,采用“V”形与圆形扰流柱交错排列方式,当扰流柱纵向距离为8 cm、横向距离为6 cm,烟气流速为9 m/s,团聚剂质量浓度为1.00 g/L时,PM_(2.5)和PM 10的捕集效率分别可达到88.69%和93.32%。化学与扰流协同团聚作用可有效强化微细粉尘颗粒的碰撞、捕捉和黏附,进而提高捕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粉尘 协同团聚 捕集效率 扰流 化学团聚
下载PDF
转炉干法除尘细灰堵塞处理技术应用研究
8
作者 高文 肖志敏 陈书亮 《河南科技》 2023年第22期49-54,共6页
【目的】自安阳钢铁二炼轧作业部转炉干法除尘系统投产后,经常出现细灰堵塞现象,或有细灰外喷情况发生,导致工作环境恶劣,炼钢生产受到影响。为减少劳动强量,预防细灰堵塞,提高处理细灰堵塞的效率,避免浪费炼钢时间,有必要对此进行研究... 【目的】自安阳钢铁二炼轧作业部转炉干法除尘系统投产后,经常出现细灰堵塞现象,或有细灰外喷情况发生,导致工作环境恶劣,炼钢生产受到影响。为减少劳动强量,预防细灰堵塞,提高处理细灰堵塞的效率,避免浪费炼钢时间,有必要对此进行研究。【方法】通过提取细灰的输灰压力曲线,并根据正压气力输送公式推导,在PLC程序中设定输灰步骤参数、延长清堵时间进行调试。【结果】试验结果表明,1#仓泵憋压超过0.55 MPa、时间超过5 min以上可有效疏通细灰堵塞。【结论】通过增加缓冲斗圆锥形周侧壁氮气喷吹口,能有效减少缓冲斗仓壁沾灰和堵塞。当停炉时间较长时,为防止粉尘温度较低而结露产生堵塞,转炉开始炼钢时应尽快提高系统烟气温度,使静电除尘器的电场能保持较好的集尘效果,保证先提高粉尘温度再输灰的顺序,从根本上减少细灰堵塞的情况。通过增加现场监控、保证扇形刮灰器的电流稳定,可及时发现设备隐患,预防事故发生和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法除尘 细灰堵塞 静电除尘器 结露
下载PDF
磁性多孔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电磁除尘系统中的应用
9
作者 单天龙 李东刚 +2 位作者 杨扬 李俊超 闫强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49-455,共7页
采用磁场下电沉积方法,制备出以泡沫镍为基底的铁钴磁性多孔介质,并将其作为粉尘捕集体用于电磁动态除尘系统中,利用实验研究分析了磁场对电沉积Fe-Co@NF多孔介质形貌、相组成及磁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与无磁场和静磁场相比,旋转磁... 采用磁场下电沉积方法,制备出以泡沫镍为基底的铁钴磁性多孔介质,并将其作为粉尘捕集体用于电磁动态除尘系统中,利用实验研究分析了磁场对电沉积Fe-Co@NF多孔介质形貌、相组成及磁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与无磁场和静磁场相比,旋转磁场下制备出的Fe-Co@NF磁性多孔介质镀层更加均匀,饱和磁化强度更高,并保留了泡沫镍本身高孔隙率的特性;将优选的Fe-Co@NF多孔介质用于电磁除尘系统中,当在多孔介质直径为1 mm、质量流量为0.1 g/s时,外加行进磁场有利于增大磁性多孔介质在除尘管道中的运动距离,提高与粉尘颗粒的碰撞概率,使除尘效率得到有效提高;捕集效率随磁场强度的增加而线性提高,B=0.15 T时粉尘捕集颗粒数比无磁场下提高了3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多孔介质 磁电沉积 电磁精细除尘 行进磁场 捕集PM_(2.5)
下载PDF
中国主要城市森林对大气PM_(2.5)的削减量及其占大气PM_(2.5)总量比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家馨 韩立建 +3 位作者 张志明 周伟奇 李伟峰 钱雨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640-2649,共10页
空气中的细颗粒物(PM_(2.5))是我国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严重威胁着城市居民的健康,限制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PM_(2.5)去除的自然途径有两种,分别是干沉降和湿沉降,其中干沉降占据主导作用,且干沉降的过程和效率与城市森林紧... 空气中的细颗粒物(PM_(2.5))是我国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严重威胁着城市居民的健康,限制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PM_(2.5)去除的自然途径有两种,分别是干沉降和湿沉降,其中干沉降占据主导作用,且干沉降的过程和效率与城市森林紧密关联。目前针对城市森林对干沉降作用的研究主要是在小尺度中从不同树种、不同群落结构、不同景观类型等角度来估算并比较其滞尘量,较少关注其占空气污染总量的比率,从而可能影响对城市森林滞尘服务能力的判断。因此,利用城市森林效益(Urban Forest Effect,UFORE)模型中的大气污染干沉降模块的核心算法,以2015年为例,估算了我国主要城市辖区的城市森林一年内对大气中的PM_(2.5)削减量以及其占空气中PM_(2.5)污染总量的比重。结果显示:(1)2015年全国主要城市单位绿地面积日均滞尘量较高地区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华东地区、以及东北地区。其中北京30.47mg/m^(2),苏州24.63mg/m^(2),沈阳28.55mg/m^(2)。(2)城市森林的滞尘效果具有明显的季节效应,冬季滞尘量明显高于夏季,而夏季滞尘率高于冬季。(3)虽然滞尘总量较大,但城市森林对城市空气污染物的滞尘量占空气PM_(2.5)污染总量的最大值不到4%,凸显出客观认识城市森林滞尘作用的必要性。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城市大气污染的生态解决方案和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提供一定的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森林 细颗粒物(PM_(2.5)) 城市森林效益模型 绿地滞尘
下载PDF
绿色表面活性剂喷雾降尘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彭静 黄雪萍 +4 位作者 蒋殿君 陈维洪 邓晓珊 梁丽丽 黄良志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23年第6期1165-1170,共6页
为提高城市喷雾降尘效率,通过对喷雾降尘用表面活性剂进行筛选,旨在寻求更为优越的性能。采用实验研究方法,测定了APG、AES、1307、CAO-30、BS-12和APG-ET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和润湿性,发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性能... 为提高城市喷雾降尘效率,通过对喷雾降尘用表面活性剂进行筛选,旨在寻求更为优越的性能。采用实验研究方法,测定了APG、AES、1307、CAO-30、BS-12和APG-ET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和润湿性,发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性能明显优于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以烷基糖苷(APG)为主,与筛选出的另外两种性能优良的表面活性剂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1307)和烷基糖苷酒石酸酯盐(APG-ET)进行复配,测定复配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和润湿性。结果表明:APG、1307、APG-ET三元复配体系的性能最佳,在m(APG)∶m(1307)∶m(APG-ET)=6∶2∶2条件下,表面活性剂溶液质量浓度为0.1%时的表面张力可达23.13 mN∙m^(−1)、粉尘的沉降时间为10 s;通过降尘试验研究了复配表面活性剂在不同浓度下对细颗粒物的去除能力,当复配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为0.1%时,对PM_(10)、PM_(2.5)和PM_(1.0)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6.2%、84.5%、76.5%。降尘用表面活性剂的最优配方为m(APG)∶m(1307)∶m(APG-ET)=6∶2∶2,喷雾质量浓度为0.1%,该研究为提高城市喷雾降尘效果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降尘率 细颗粒物 烷基糖苷 润湿性
下载PDF
双流体超细雾化抑尘系统在某金矿的应用
12
作者 曹鹏 孔东萍 张雄天 《现代矿业》 CAS 2023年第12期170-173,共4页
在简介了传统除尘技术及其局限性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新型、高效除尘系统——双流体超细雾化抑尘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适用范围和优点,并通过介绍该设备在甘肃礼县某大型金矿破碎机入料口、移动卸料皮带两侧落料口、大型物料堆场进料... 在简介了传统除尘技术及其局限性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新型、高效除尘系统——双流体超细雾化抑尘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适用范围和优点,并通过介绍该设备在甘肃礼县某大型金矿破碎机入料口、移动卸料皮带两侧落料口、大型物料堆场进料口以及整体密闭的厂房内等位置的应用,揭示了该系统具有实现水汽喷雾一体化效果,可有效治理无组织排放和有组织排放的粉尘,且没有粉尘的二次污染,矽尘浓度符合职业卫生接触限值的要求,有价资源也得到了充分回收。在国家对环境保护高度重视的背景下,推广、应用双流体超细雾化抑尘系统可以大大减轻企业的环保压力,而且节能减排效果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石破碎 落料点 粉尘 双流体超细雾化抑尘系统 水汽雾化
下载PDF
340MW煤电机组化学团聚强化除尘系统的运行
13
作者 占阜元 潘喜桂 熊昌勇 《节能与环保》 2023年第1期58-60,共3页
燃煤机组的颗粒物超低排放和废液处理问题急需有效的处理方法。本文针对某340MW燃煤机组的化学团聚强化除尘系统的运行进行了分析,综合考察了系统化学团聚的运行效果和存在问题,在燃煤机组的节能减排方面具有重大应用价值。
关键词 化学团聚 细飞灰颗粒脱除 强化除尘
下载PDF
催化裂化装置再生烟气粉尘对烟机运行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杜建文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23年第10期33-36,共4页
对催化裂化(FCC)装置再生烟气在三级旋风分离器(三旋)入口及出口的粉尘浓度进行了分析,结合FCC装置新鲜剂、再生器平衡剂、三旋细粉的粒径分布,对比分析了3套FCC装置再生器一级、二级、三级旋风分离器分离效率对烟气粉尘浓度的影响。结... 对催化裂化(FCC)装置再生烟气在三级旋风分离器(三旋)入口及出口的粉尘浓度进行了分析,结合FCC装置新鲜剂、再生器平衡剂、三旋细粉的粒径分布,对比分析了3套FCC装置再生器一级、二级、三级旋风分离器分离效率对烟气粉尘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烟气轮机入口(即三旋出口)烟气中粉尘浓度超过设计要求时,特别是粉尘中粒径大于10μm的颗粒体积占比超过5%时,大颗粒粉尘浓度越高对烟气轮机运行的影响越大,容易出现烟气轮机振动值升高等问题。因此,建议控制再生烟气在全流程的粉尘浓度:在三旋入口的质量浓度不大于600 mg/m^(3);在三旋出口的质量浓度不大于150 mg/m^(3),其中粒径大于10μm的颗粒体积占比不大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装置 再生烟气 粉尘浓度 新鲜剂 平衡剂 三旋细粉 粒径分布
下载PDF
雾化水电极用于微细粉尘收集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庆 肖振雷 +3 位作者 丁倩 欧阳莹 杨振亚 孟姜山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506-2511,共6页
为了提高对微细粉尘特别是对PM2.5的收集率,寻求对PM2.5收集的最佳方法,以煤粉为研究对象,使用干电极、雾化水电极实验研究了收集效果。通过对两种电极下收集粉尘的收集效果及粒径分布分析,研究了不同收集条件下微细粉尘的凝并效应。结... 为了提高对微细粉尘特别是对PM2.5的收集率,寻求对PM2.5收集的最佳方法,以煤粉为研究对象,使用干电极、雾化水电极实验研究了收集效果。通过对两种电极下收集粉尘的收集效果及粒径分布分析,研究了不同收集条件下微细粉尘的凝并效应。结果表明:雾化水电极对PM2.5的累积收集率为干电极的2倍多,收集峰值的粒径由干式电极下的0.6μm降至雾化电极下的0.4μm;在强电晕放电过程中,雾化液滴的粒径分布范围在35~70μm区间,该现象有利于固-液两相物质间的凝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化水电极 干电极 PM2.5 微细粉尘 凝并 收集率
下载PDF
大气中PM_(2.5)的现状分析及新的思考 被引量:33
16
作者 昌艳萍 耿超 +2 位作者 李春蕾 武瑞兰 薛柳青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51-154,共4页
PM2.5是对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又叫细颗粒物或入肺颗粒物。为解除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灰霾天气的困扰并探索其形成原因,文章主要综述了PM2.5的形成、危害及防治措施。通常用PM2.5来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这... PM2.5是对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又叫细颗粒物或入肺颗粒物。为解除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灰霾天气的困扰并探索其形成原因,文章主要综述了PM2.5的形成、危害及防治措施。通常用PM2.5来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的含量,该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PM2.5对人体危害极大,其大小与相应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成正比。空气中的PM2.5的浓度可以通过重量法等进行测量。以微生物过滤为辅助,降低工厂,汽车的废气,尾气排放从而减少PM2.5的污染,也可以增加生活环境中净化空气的绿色植被,利用静电除尘的方法来改善空气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 灰霾 空气质量标准 人体危害 植物净化 微生物过滤
下载PDF
北京典型污染过程PM_(2.5)的特性和来源 被引量:80
17
作者 王志娟 韩力慧 +4 位作者 陈旭锋 程水源 李悦 田川 谢慧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2-126,共5页
通过采集北京2010年12月—2011年3月冬春季节大气细颗粒物PM.25样品,分析了冬春季典型污染时段灰霾和沙尘期间大气细颗粒物PM.25的质量浓度和其中元素、水溶性离子、有机组分OC和EC特性,及其季节变化和来源。结果表明,北京灰霾和沙尘期... 通过采集北京2010年12月—2011年3月冬春季节大气细颗粒物PM.25样品,分析了冬春季典型污染时段灰霾和沙尘期间大气细颗粒物PM.25的质量浓度和其中元素、水溶性离子、有机组分OC和EC特性,及其季节变化和来源。结果表明,北京灰霾和沙尘期间PM2.5日均质量浓度分别高达301.8μg/m3和284.8μg/m3,是美国EPAPM2.5日均质量浓度限值(35μg/m3)的8.62倍和8.14倍。灰霾时段,人为污染元素(S、Cu、Zn、As、Se、Cd、Sb、Pb)、二次无机离子(NH4+、NO3-、SO24-)和二次有机碳(SOC)的质量浓度均高于沙尘天气和非污染天气。沙尘天气时地壳元素(Na、Mg、Al、Ca、Fe等)的质量浓度高于灰霾天气和非污染天气。北京冬春季节PM2.5主要来源于燃煤和工业过程、二次转化、地面扬尘、机动车尾气和生物质燃烧。灰霾污染时段二次转化贡献率较高,沙尘污染时段地面扬尘贡献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灰霾 沙尘 细颗粒物 特性 二次转化 来源
下载PDF
超细颗粒的旋风除尘 被引量:5
18
作者 曾伍兰 王立新 +1 位作者 王伟文 李建隆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4-86,共3页
针对细颗粒旋风除尘 ,以分子筛 空气为实验物系 ,测定了 3种不同结构的环流循环除尘系统的分离性能。实验结果表明 ,加设带有导流锥整流器的除尘系统分离效率最高 ,但压降也略有增加。由该除尘系统的粒级效率曲线可以看出 ,直径在 2 8... 针对细颗粒旋风除尘 ,以分子筛 空气为实验物系 ,测定了 3种不同结构的环流循环除尘系统的分离性能。实验结果表明 ,加设带有导流锥整流器的除尘系统分离效率最高 ,但压降也略有增加。由该除尘系统的粒级效率曲线可以看出 ,直径在 2 8μm左右的细颗粒由于容易被大颗粒夹带分离 ,其分离效率比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效率 除尘系统 超细颗粒 分离性能 大颗粒 分子筛 夹带 空气 压降 测定
下载PDF
淄博市大气降尘矿物微形貌及其来源判识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永在 姚德 李功胜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85-489,共5页
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淄博市中心城区大气降尘的矿物组成、微形貌和微区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淄博市大气降尘的矿物组成有石英、长石、石膏、方解石、赤铁矿、白云母、伊利石和非晶质等。矿物微形貌特... 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淄博市中心城区大气降尘的矿物组成、微形貌和微区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淄博市大气降尘的矿物组成有石英、长石、石膏、方解石、赤铁矿、白云母、伊利石和非晶质等。矿物微形貌特点和矿物组成揭示了降尘组分主要来源于3种途径:与高温过程有关的工业活动排放的产物,自然成因和大气化学反应的产物。球形赤铁矿、板状方解石和絮状石膏是本研究中观察到的3种典型矿物微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淄博市 大气降尘 矿物微形貌 矿物来源
下载PDF
微细粉尘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20
作者 石零 陈红梅 杨成武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2期40-46,共7页
为加强环境治理,有必要对微细粉尘治理技术进行梳理,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技术线索和研究基础。综合国内外微细粉尘治理技术最新文献,回溯了常规除尘技术,整理了微细粉尘凝并去除理论及技术的研究成果,着重分析了电凝并技术、声凝并技术、... 为加强环境治理,有必要对微细粉尘治理技术进行梳理,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技术线索和研究基础。综合国内外微细粉尘治理技术最新文献,回溯了常规除尘技术,整理了微细粉尘凝并去除理论及技术的研究成果,着重分析了电凝并技术、声凝并技术、蒸汽相变技术的技术特点,同时也对其他凝并技术如热凝并技术、化学凝并技术、磁凝并技术、湍流凝并技术、光凝并技术等进行了归纳分析。在全面分析这些技术的基础上,指出了微细粉尘治理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期给微细粉尘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粉尘 除尘技术 凝并技术 电凝并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