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utrient retranslocation from the fine roots of Fraxinus mandshurica and Larix olgensis in northeastern China 被引量:4
1
作者 Shizhu Huang Xiaoxin Sun +2 位作者 Yandong Zhang Hailong Sun Zhengquan Wang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6期1305-1312,共8页
Nutrient retranslocation in trees is important in nutrient budgets and energy flows in forest ecosystems. We investigated nutrient retranslocation in the fine roots of a Manchurian Ash (Fraxinus mandshurica) and a L... Nutrient retranslocation in trees is important in nutrient budgets and energy flows in forest ecosystems. We investigated nutrient retranslocation in the fine roots of a Manchurian Ash (Fraxinus mandshurica) and a Larch (Larix olgensis) plantation in northeastern China. Nutrient retranslocation in the fine roots was investigated using three methods, specifically, nutrient concentration, the ratio of Ca to other elements (Ca/other elements ratio) and nutrient content. The method based on nutrient content proved most suitable when investigating nutrient retranslocation from fine roots of the two species. The nutrient-content-based method showed that there were retranslocations of N, P, K and Mg from the fine roots of Manchurian Ash, with retranslocation efficiencies of 13, 25, 65, and 38 %, respectively, whereas there were no Ca retranslocations. There were retranslocations of N, P, K, Ca and Mg from the fine roots of Larch, with retranslocation efficiencies of 31, 40, 52, 23 and 25 %,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ne roots Fraxinus mandshurica . Larix olgensis nutrient retranslocation Temperate plantation
下载PDF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Nutrient Content of Fine Roots of 2-Year-Old and 3-Year-Old Eucalyptus grandis Plantation
2
作者 Xiaoyu DUAN Xianwei LI +2 位作者 Liuling ZHOU Weishuang WANG Hui CHEN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AS 2012年第6期9-14,共6页
[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nutrient content of f'me roots of 2-year-old and 3-year-old Euca/yptus grand/s plantation and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 Method] Fine... [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nutrient content of f'me roots of 2-year-old and 3-year-old Euca/yptus grand/s plantation and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 Method] Fine roots of 2-year-old and 3-year-old Eucalyptus grandis plantation were collected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s, to determine the root diameter (D), root length (L), specific root length (SRL) and contents of major nutrient elements N, P, K, Ca, Mg and C of fine roots (level 1 -5), study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ajor nutrient element content and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 Resul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orphological differences of fine roots ( level 1 - 5 ) of Eucalyptus grandis plantation were great with the increase of root order, to be specific, D and L increased and SRL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root order; SRL, L and D of 3-year-old Eucalyptus grauclis plantation were greater than those of 2-year-old Euca/yptus grand/s plantation. Contents of N, Ca, Mg and C of fine roots of 2-year-old and 3-year-old Eucalyptus grandis plantation showed consistent orders with the increase of root order: N and Mg contents were reduced, while Ca and C contents were enhanced; P and K contents varied with different forest ages; both 2-year-old and 3-year- old Eucalyptus grandis showed an order of C 〉 K 〉 Ca (Mg) 〉 N. Major nutrient element content an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ucalyptus grand/s fine roots (level 1 -5 ) were extremely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P 〈0.01 ), SRL, L and D could be adopted as reference indices to evaluate nutrient status of Eucalyptus grand/s. Required nutrients and fine root morphology of Eucalyptus grandis plantation changed with the increase of forest age, and the nutrient cycling and energy flow patterns also changed; major nutrient dements in fine roots of 2-year-old and 3-year-old Eucalyptus grandis plantation transferred in a different order from the growth order, therefore N fertilizer could be applied to improve the growth of fine roots. [ Condusion] This study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understanding the fine root morphology and nutrient variation pattern of Eucalyptus grandis plantation and enriching the response and adaptation mechanism theory of roots to environment, pos- sessing important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ucalyptus grand/s plan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calyptus grandis fine root root order nutrient elements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下载PDF
根土微环境对早实核桃细根时空分布、养分特征的影响
3
作者 李晓蕊 翟长远 +5 位作者 张赟齐 齐建勋 陈永浩 张俊佩 侯智霞 苏淑钗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9-77,共9页
以长势基本一致且处于稳产期的‘新新2号’早实核桃(Juglans regia L.)后代为研究对象,按照小格子法将根土连续体划分为144个采样小区。于2022年每月采集根、土样品,测定细根生物量并构建二维空间分布图,研究细根形态指标、养分特征以... 以长势基本一致且处于稳产期的‘新新2号’早实核桃(Juglans regia L.)后代为研究对象,按照小格子法将根土连续体划分为144个采样小区。于2022年每月采集根、土样品,测定细根生物量并构建二维空间分布图,研究细根形态指标、养分特征以及土壤水、养质量分数并分析其对早实核桃细根时空分布、养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早实核桃细根主要分布在垂直方向的0~0.4 m土层和距树干水平方向1.5 m范围内,占细根分布总量的80%。细根形态参数值(生物量、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根体积密度)和养分质量分数均随土层加深呈下降趋势,细根在微环境水平变异时差异不明显。夏、秋季细根形态参数值均显著高于春、冬季。土壤全氮、全磷质量分数随土层加深逐渐减少,土壤全钾质量分数在整个空间分布上无明显差异。土壤含水率随土层加深而增加,距树干距离越远含水率越低。土壤各养分质量分数的季节性差异较大,全氮质量分数在夏、秋季较高,在春季最低;全磷质量分数在春季最高;全钾质量分数在冬季最高;土壤含水率在秋、冬季最高。细根形态、养分质量分数与土壤全氮、全磷、含水率的关系更密切,相关性存在一定季节差异。细根生长在细微变异的环境下仍具有一定的趋水趋肥性。对早实核桃进行肥水精细化管理时,可根据根土的时空关系,在根区适时灌溉,季节性调整肥料养分,施肥则以氮、磷肥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实核桃 根土微环境 细根时空分布 细根养分 土壤养分
下载PDF
喀斯特林地细根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4
作者 窦莉 张伟 +2 位作者 覃蒙尔 梁月明 潘复静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2-464,共13页
植物细根养分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是植被适应土壤环境的一种策略。为了解喀斯特地区不同林地类型细根碳(C)氮(N)磷(P)的生态化学计量比值的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该文研究了喀斯特地区灌木林和乔木林活细根和死细根的C、N、P含量和比值及... 植物细根养分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是植被适应土壤环境的一种策略。为了解喀斯特地区不同林地类型细根碳(C)氮(N)磷(P)的生态化学计量比值的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该文研究了喀斯特地区灌木林和乔木林活细根和死细根的C、N、P含量和比值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总体上乔木林两类细根C、N、P含量高于灌木林,表明乔木物种细根对养分的吸收和储存比灌木物种更强。另外,两种林地类型活细根C含量显著高于死细根(P<0.05),而活细根N、P含量则低于死细根。(2)两种林地类型的两类细根C含量在雨季均低于旱季;灌木林活细根N、P含量在雨季高于旱季,而乔木林相反。灌木林活细根C∶N、C∶P和N∶P比值在雨季均低于旱季;乔木林两类细根的C∶N和C∶P比值在雨季高于旱季,而N∶P比值则是雨季低于旱季。雨季较低的活细根N∶P比值,表明灌木林和乔木林的植物在雨季的P限制程度较低。(3)两种林地类型上坡两类细根的C含量均高于中坡和下坡,而灌木林下坡N、P含量相对较高,乔木林中坡N、P含量相对较高;灌木林上坡两类细根C∶N、C∶P、N∶P比值相对较高,乔木林下坡两类细根的C∶N比值高于其他坡位而C∶P和N∶P比值是上坡高于其他坡位,表明两种林地中的植物在上坡受P限制影响较强,在中下坡受影响较弱。(4)冗余分析表明,林地类型、有效磷、季节是细根C、N、P养分含量及比值的主要影响因子,它们的单独解释量分别为18.8%、6.6%、6.5%。上述结果表明,在人工促进植被恢复时应考虑适当的林地类型、季节以及坡位差异造成的N∶P比值变化的影响,以便加快喀斯特生态系统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生态系统 不同林地类型 细根养分 土壤养分 生态化学计量
下载PDF
封育年限对武夷山毛竹细根功能性状的影响
5
作者 李震凯 张贻荣 +5 位作者 邓智文 柳佳莹 荣俊冬 陈礼光 何天友 郑郁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7725-7737,共13页
自然封育是培育森林资源重要且有效的途径,细根作为植物体重要的资源获取型器官,在森林群落发挥生态功能中扮演重要角色。为明晰自然封育对毛竹细根功能性状的影响,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研究方法,以武夷山国家公园内正常经营和封育年限为3... 自然封育是培育森林资源重要且有效的途径,细根作为植物体重要的资源获取型器官,在森林群落发挥生态功能中扮演重要角色。为明晰自然封育对毛竹细根功能性状的影响,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研究方法,以武夷山国家公园内正常经营和封育年限为3、5、10、15年和40年的毛竹林作为研究对象,揭示不同封育年限下毛竹细根功能性状的差异以及对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的适应规律。结果表明:(1)封育年限对毛竹细根的功能性状具有显著影响。随着封育年限的增长,毛竹细根的比根长、比根面积、全碳、全氮和全磷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组织密度、碳氮比和碳磷比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同其他封育毛竹林群落相比,封育10和15年的毛竹林群落中细根比根长、比根面积和养分含量得到显著提高。土壤层次和细根径级对细根功能性状同样具有显著影响。(2)毛竹细根功能性状间随封育年限的变化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比根长、比根面积、全碳含量、全氮含量和全磷含量彼此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碳氮比、碳磷比和组织密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3)随着封育演替进程,毛竹林群落中土壤因子的变化驱动着细根功能性状发生改变,土壤容重同细根养分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土壤碳磷含量与细根比根长和比根面积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土壤养分含量与细根养分含量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综上,自然封育促使毛竹细根通过自身表型可塑性合理权衡不同功能性状之间的资源配置,当封育10—15年,毛竹细根将更多养分集中于资源获取型性状的构建,吸收能力和效率显著提高,林分生产力和生态功能较优,在封育10—15年后适当进行科学的人为经营活动有助于毛竹林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根 封育毛竹林群落 形态特征 养分性状 生态化学计量学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马尾松及其林下油茶细根分解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谢娜 郭其强 +4 位作者 袁刚毅 张亚琴 桂琴 罗丝琼 丁贵杰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0-199,共10页
【目的】探讨马尾松与油茶树种单一和混合细根分解特征及养分动态,揭示二者间相互作用机制,为马尾松人工林的复合经营与高效培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马尾松飞播林下收集马尾松和油茶树种的细根,采用原位分解袋法,测定1年内马尾松... 【目的】探讨马尾松与油茶树种单一和混合细根分解特征及养分动态,揭示二者间相互作用机制,为马尾松人工林的复合经营与高效培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马尾松飞播林下收集马尾松和油茶树种的细根,采用原位分解袋法,测定1年内马尾松和油茶细根分解干质量剩余率变化及碳(C)、氮(N)、磷(P)、钾(K)、钙(Ca)和镁(Mg)元素动态,分析其细根分解的混合效应。【结果】马尾松细根初始C、Ca含量及C∶N、C∶P、N∶P均显著高于油茶(P<0.05,下同),而N、P、K和Mg含量显著低于油茶。细根分解过程可分为快速和缓慢分解2个阶段,养分元素C、P、K和Mg总体上为净释放,Ca为富集,N在油茶细根中为净释放,在马尾松细根中为富集。在1年的分解期内,马尾松细根养分释放速率排序依次为K>C>Mg>P,油茶细根养分释放速率排序依次为K>Mg>P>C,油茶细根的N、P、K和Mg元素释放速率显著高于马尾松细根,Ca富集量低于马尾松细根。马尾松与油茶细根混合处理在分解前期(0~3个月)抑制细根的分解,后期(9~12个月)促进分解,其对养分元素的影响较为复杂,混合处理显著抑制了细根N、K元素的释放,在分解前期抑制Ca的积累,分解6~9个月促进Ca积累,而对C、P和Mg的释放既有促进也有抑制作用。细根分解速率与温度、湿度分别呈显著正相关和负相关。【结论】马尾松与油茶混交对其凋落物细根分解及养分释放均起到不同作用,细根混合处理在分解后期显著促进细根分解,混合效应显著抑制细根N元素的释放。因此,在生产实践中还应考虑混交树种的经济效益、凋落物混合效应等选择混交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根分解 养分释放 混合分解 马尾松 油茶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对油茶林土壤养分含量及植株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杨艺薇 陈世通 +4 位作者 董雨瑶 潘永柱 何晓菲 丁敏 罗乃康 《浙江林业科技》 2023年第6期10-22,共13页
本研究以‘长林4号’油茶Camellia oleifera‘Changlin No. 4’为材料,设置富氮复合肥(N∶P∶K=22∶8∶15)、富磷复合肥(N∶P∶K=8∶22∶15)、平衡复合肥(N∶P∶K=15∶15∶15)3个施肥处理以及1个空白对照(CK),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油茶林... 本研究以‘长林4号’油茶Camellia oleifera‘Changlin No. 4’为材料,设置富氮复合肥(N∶P∶K=22∶8∶15)、富磷复合肥(N∶P∶K=8∶22∶15)、平衡复合肥(N∶P∶K=15∶15∶15)3个施肥处理以及1个空白对照(CK),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油茶林土壤理化性质和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提高了油茶林地的土壤含水率和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其中富磷复合肥对提高土壤养分含量的效果最好,富氮复合肥效果次之;3种施肥处理均有效增加了油茶植株的地径、株高和冠幅,其中富氮复合肥处理增加地径效果最明显,平衡复合肥处理对株高影响最大,且不同处理间均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P<0.05);各施肥处理对油茶细根生物量的增加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并影响细根的空间分布,其中,以富磷复合肥处理的油茶林20~30 cm土层的细根生物量最大,综合分析发现以平衡复合肥处理的油茶细根生物量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施肥 土壤养分状况 细根 空间分布
下载PDF
沙地樟子松根系分布及土壤、微生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8
作者 张默涵 孔涛 +2 位作者 黄丽华 张开 张加良 《山西农业科学》 2023年第8期912-920,共9页
以辽西北沙地60 a樟子松过熟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樟子松细根生物量、土壤与微生物生物量C、N、P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在不同的水平距离和垂直土层深度的分布变化规律及相关性,旨在探讨各指标之间的关系,旨在为该地区的樟子松林培育和经营... 以辽西北沙地60 a樟子松过熟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樟子松细根生物量、土壤与微生物生物量C、N、P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在不同的水平距离和垂直土层深度的分布变化规律及相关性,旨在探讨各指标之间的关系,旨在为该地区的樟子松林培育和经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辽西北沙地樟子松过熟林细根主要分布在距树干基部0~2.0 m的水平区域,深度为0~40 cm的土层中,冠幅以外区域细根分布较少;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N、P垂直分布特征均受樟子松细根的影响,土壤C、N、P主要分布在0~40 cm土层,具有明显表聚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樟子松细根生物量与土壤全氮、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的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综上可知,樟子松过熟林表现为浅根性,主要从0~40 cm土层吸收养分,养分限制类型为氮限制;为延缓过熟林的衰退,在森林经营过程中,可在远树干区域合理引入固氮植物,并适当采取禁牧(封育)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细根 土壤养分 生态化学计量学 微生物生物量 沙地
下载PDF
不同乔木树种根系养分吸收策略的维度性差异
9
作者 张玉慧 谢芳 闫国永 《林业科技》 2023年第4期16-22,共7页
乔木细根在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不同地区的根系为了适应环境形成复杂的形态结构、化学组分和共生关系,导致了不同的养分吸收策略。本文综合前人的研究结果,对不同温度带的1~5级细根的形态结构... 乔木细根在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不同地区的根系为了适应环境形成复杂的形态结构、化学组分和共生关系,导致了不同的养分吸收策略。本文综合前人的研究结果,对不同温度带的1~5级细根的形态结构、化学组分和共生菌根类型特征进行分析,从而总结预测不同温度带根系养分吸收策略以及指出地下根系生态学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根 乔木 菌根 养分吸收
下载PDF
人工混交林中杉木、桤木和刺楸细根养分迁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0
10
作者 廖利平 高洪 +1 位作者 于小军 韩士杰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61-164,共4页
比较分析了杉木 桤木和杉木 刺楸混交林中杉木、桤木和刺楸活细根、死细根的N、P、K含量 .结果表明 ,桤木细根N迁移能力较强 ,刺楸较弱 ,杉木细根N不迁移 ;P在桤木和刺楸细根中迁移能力较强 ,而在杉木细根中基本不迁移 ;3个树种细根... 比较分析了杉木 桤木和杉木 刺楸混交林中杉木、桤木和刺楸活细根、死细根的N、P、K含量 .结果表明 ,桤木细根N迁移能力较强 ,刺楸较弱 ,杉木细根N不迁移 ;P在桤木和刺楸细根中迁移能力较强 ,而在杉木细根中基本不迁移 ;3个树种细根脱落前都将K迁移回树体内 .比较分析 2个混交林中活细根N、P、K在树种间的差异 ,发现在杉木 桤木混交林中桤木根部N可能向杉木迁移 ,而在杉木 刺楸混交林中刺楸根部K可能向杉木根部迁移 ,但迁移机制还有待于从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根 养分迁移 养分循环 杉木混交林 刺楸 恺木
下载PDF
杉木、观光木混交林群落细根N、P养分现存量动态变化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杨玉盛 蔡丽平 +2 位作者 陈光水 何宗明 陈银秀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75-581,共7页
通过对杉木、观光木混交林和杉木纯林细根的养分现存量动态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混交林细根N、P养分现存量分别是纯林的 1.3和 1.2倍 ;年归还量分别是纯林的 1.2 3倍和 1.14倍 ,且分别占混交林凋落物N、P养分年归还量的 38.3%和 6 7.4 ... 通过对杉木、观光木混交林和杉木纯林细根的养分现存量动态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混交林细根N、P养分现存量分别是纯林的 1.3和 1.2倍 ;年归还量分别是纯林的 1.2 3倍和 1.14倍 ,且分别占混交林凋落物N、P养分年归还量的 38.3%和 6 7.4 % ;年分解量分别是纯林的 1.2 6和 1.2 3倍 ,而年累积量分别是纯林的 1.2 3和 1.14倍 ,可见混交林细根具有比纯林更高的养分累积和周转能力。混交林和纯林群落中林下植被细根在群落细根N、P养分循环中占有重要地位 ,而杉木和观光木 <0 .5mm径级细根则是其细根养分循环功能的主体。混交林和纯林杉木活细根N养分现存量动态变化呈单峰型 ,P则呈双峰型 ;死细根N、P养分现存量动态变化均呈倒“S”型。混交林中观光木细根的N、P养分现存量动态变化与杉木的较相似 ,但其活细根P养分现存量动态变化呈单峰型。混交林与纯林中林下植被活细根N、P养分现存量动态变化均呈双峰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观光木 混交林 群落 细根 N P 养分现存量 动态变化
下载PDF
滨海沙地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人工林细根养分与能量动态 被引量:16
12
作者 叶功富 张立华 +3 位作者 林益明 侯杰 卢昌义 曾国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3874-3882,共9页
2005年1月到2005年11月对福建省惠安县赤湖林场不同林龄木麻黄人工林细根养分和能量的季节动态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1)6种元素的含量在不同林龄木麻黄细根中都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各林龄细根的N含量一般在冬夏季节较高,且死细根的N浓... 2005年1月到2005年11月对福建省惠安县赤湖林场不同林龄木麻黄人工林细根养分和能量的季节动态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1)6种元素的含量在不同林龄木麻黄细根中都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各林龄细根的N含量一般在冬夏季节较高,且死细根的N浓度高于相同林龄的活细根,除12林龄活细根P浓度在7月份有最大值外,其他各林龄活、死细根在一年中呈波动性下降,K含量在冬季较高,而在其他季节变化幅度不大,除5林龄活细根和18林龄死细根在3月份和7月份有两个峰值外,其他林龄细根Ca含量随季节变化较小,Mg含量随季节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而在11月份上升;各林龄C则呈波浪形变化;(2)随着林龄的增大,细根N、P、Mg含量的变化模式相似,都呈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趋势,K和Ca含量变化趋势相似,但变动幅度存在差别,C则呈波浪形变化;(3)随着季节的变化,灰分、干重热值和去灰分热值呈"V"形变动,一年中都存在两个峰值,分别在3月份和7月份或9月份;(4)灰分、干重热值和去灰分热值随林龄的增大表现为波浪形增加。由此可见,不同森林类型的细根养分和能量动态具有季节和林龄的特殊性,在进行整个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研究时,应考虑不同森林类型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麻黄 细根 养分 能量 季节动态
下载PDF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纯林及其混交林细根分布、分解与养分归还 被引量:69
13
作者 廖利平 杨跃军 +1 位作者 汪思龙 高洪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42-346,共5页
用土钻法研究了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火力楠(Micheliamaclurei)纯林和混交林的细根分布,用分解袋法研究了杉木和火力楠细根的分解,计算了3个林分中细根分解的N,P,K,Ca... 用土钻法研究了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火力楠(Micheliamaclurei)纯林和混交林的细根分布,用分解袋法研究了杉木和火力楠细根的分解,计算了3个林分中细根分解的N,P,K,Ca,Mg的归还量。活细根的垂直分布以火力楠纯林层次性最强,混交林次之,杉木纯林最差。火力楠细根的养分含量比杉木细根高,而C/N比低。火力楠细根年分解率比杉木快,火力楠为57.7%,而杉木为32.78%。细根分解的养分归还量多少顺序依次为:火力楠纯林、杉木火力楠混交林和杉木纯林。混交林中,细根分解的N,P,K,Ca和Mg归还量分别为枯枝落叶的33.38%,5.82%,269.33%,34.12%和376.08%。细根在3个林分的物质循环和周转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根 分布 养分归还 杉木 火力楠 纯林 混交林
下载PDF
杨树刺槐混交林细根养分动态研究 被引量:26
14
作者 翟明普 蒋三乃 贾黎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6-51,共6页
对两树种细根在北京市潮白河沿河沙地加拿大杨 (2 7a生 )刺槐 (2 2a生 )混交林中的分解情况进行了研究 ,从细根养分循环角度探索了两树种混交协调生长的机理。结果表明 :(1)加拿大杨和刺槐林木细根的分解特点不同 ,杨树细根在分解前期的... 对两树种细根在北京市潮白河沿河沙地加拿大杨 (2 7a生 )刺槐 (2 2a生 )混交林中的分解情况进行了研究 ,从细根养分循环角度探索了两树种混交协调生长的机理。结果表明 :(1)加拿大杨和刺槐林木细根的分解特点不同 ,杨树细根在分解前期的N、Ca、Mg元素浓度逐渐升高 ,P、K元素浓度则逐渐降低。刺槐细根分解过程中N、P、K元素浓度逐渐降低 ,杨树刺槐混交林细根混合分解中各元素含量变化介于两树种细根单独分解之间 ;(2 )细根的N、K、Mg年归还量以刺槐纯根最大 ,两树种混根次之 ,杨树纯根最小 ;(3)混交林中N素归还量的增加有利于改善杨树的N素状况 ,杨树细根的P素归还量大于刺槐细根 ,有利于改善刺槐的P素营养 ,混交林杨树与刺槐在细根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刺槐 混交林 细根 养分动态
下载PDF
亚热带六种天然林树种细根养分异质性 被引量:21
15
作者 熊德成 黄锦学 +4 位作者 杨智杰 卢正立 陈光水 杨玉盛 谢锦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4343-4351,共9页
以福建省建瓯市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6种优势树种为研究对象,分析其1—5级细根养分特征及其与细根形态特征和叶片养分的关系。结果发现:除沉水樟细根C含量表现为随序级升高而增加外,其余5种树种均没有明显变化规律;6种树种N、P含... 以福建省建瓯市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6种优势树种为研究对象,分析其1—5级细根养分特征及其与细根形态特征和叶片养分的关系。结果发现:除沉水樟细根C含量表现为随序级升高而增加外,其余5种树种均没有明显变化规律;6种树种N、P含量基本表现为随序级升高而降低,C/N随序级升高而增加;但N/P随序级升高均没有明显变化规律。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树种对C、N、P含量和C/N、N/P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序级对6种树种N、P含量和C/N有极显著或显著影响(P<0.01,P<0.05),对C含量和N/P影响并不显著(P>0.05);双因素方差分析发现:树种和序级的交互作用对C、N、P含量和C/N有极显著或显著的影响(P<0.01,P<0.05),对N/P影响不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在较高级根中C、N含量之间呈现相关性,在较低级根中N、P含量呈现相关性,同时C/N、N/P的变化均主要由N含量变化决定;6种树种细根比根长和N、P含量、C/N有极显著相关性(P<0.01),而与C含量和N/P相关性并不明显。一级根的N、P含量和N/P相比于整个细根更接近于叶片,但一级根与叶片N、P、N/P之间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热带 天然林 细根 叶片 养分 序级
下载PDF
沿海沙地竹林细根养分含量及其季节动态 被引量:10
16
作者 荣俊冬 郝瑞 +4 位作者 祝杰伟 陈羡德 陈礼光 吴震 郑郁善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13-317,共5页
对福建省漳州市东山赤山国有防护林场沿海沙地竹林细根的养分含量(N、P、K)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沿海沙地各竹林细根养分含量总体偏低,早竹细根N年均含量最高为10.964g.kg-1,雷竹最低为4.535 g.kg-1,台湾桂竹细根P年均含量最高为0.971 g.... 对福建省漳州市东山赤山国有防护林场沿海沙地竹林细根的养分含量(N、P、K)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沿海沙地各竹林细根养分含量总体偏低,早竹细根N年均含量最高为10.964g.kg-1,雷竹最低为4.535 g.kg-1,台湾桂竹细根P年均含量最高为0.971 g.kg-1,乌哺鸡竹最低为0.136 g.kg-1,四季竹细根K年均含量最高为2.761 g.kg-1,花吊丝竹最低为1.127g.kg-1。各竹种细根N、P、K养分含量都有规律性的季节变化,均表现出单峰或双峰的变化趋势,竹林生长旺季波动较大,生长后期趋于稳定,各竹种之间N年均含量变化的规律性最强,P次之,K最弱。丛生竹细根N(早竹除外)、P年均含量均高于散生竹,而K年均含量丛生竹与散生竹间差别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林 细根 养分含量 季节动态
下载PDF
木麻黄人工林细根分解过程中的养分释放及能量归还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立华 叶功富 +2 位作者 林益明 卢昌义 侯杰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68-273,共6页
2005年1月到2006年1月在福建沿海惠安赤湖林场利用分解袋法对18 a生木麻黄人工林细根分解过程中营养元素的变化及养分归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分解过程中,C、Ca含量呈上升与下降交替进行的倒“S”型,且波动幅度越来越小,N、P的浓度... 2005年1月到2006年1月在福建沿海惠安赤湖林场利用分解袋法对18 a生木麻黄人工林细根分解过程中营养元素的变化及养分归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分解过程中,C、Ca含量呈上升与下降交替进行的倒“S”型,且波动幅度越来越小,N、P的浓度总体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K的浓度在分解前3个月急剧下降此后变化平缓,Mg则在分解过程中有升有降.木麻黄细根分解过程中养分浓度的变化与地上部分相似.分解一年之后,细根分解都表现为养分释放,K的损失率最高,达91.41%,其次是Mg和Ca,再次是C和N,P的损失百分率最低.18 a生木麻黄人工林每年通过细根枯死向土壤归还的N、P、K、Ca、Mg养分分别为4.911、-0.017、4.933、2.160、0.416 kg/hm2.木麻黄人工林细根年能量归还量、年能量净生产量、年细根能量归还比分别为33.4×106kJ/hm2、91.35×106kJ/hm2和36.56%,细根年能量分解损失量可达56.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麻黄 细根 分解 养分释放 能量归还
下载PDF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不同林龄细根生物量及其养分 被引量:20
18
作者 刘波 余艳峰 +1 位作者 张贇齐 徐小牛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1-84,共4页
通过对安徽池州老山自然保护区的肖坑常绿阔叶林细根生物量和细根养分进行研究,发现细根生物量和细根养分及养分储量呈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即随着土层加深而逐渐减少。在表土层,0~10 cm土层中细根生物量最多,氮、磷、钾含量及其养分储... 通过对安徽池州老山自然保护区的肖坑常绿阔叶林细根生物量和细根养分进行研究,发现细根生物量和细根养分及养分储量呈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即随着土层加深而逐渐减少。在表土层,0~10 cm土层中细根生物量最多,氮、磷、钾含量及其养分储量也是最高。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常绿阔叶林比较发现,细根的生物量有随着林分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而不同年龄林分细根中氮、磷、钾的含量也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细根生物量 养分含量 养分储量
下载PDF
国外对树木细根的研究动态 被引量:127
19
作者 单建平 陶大立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46-49,F004,共5页
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已经深入到了生态系统的各个层次,但无论是在哪一层次上的研究,其重点往往是树木的地上部分,而对地下部分——根系的研究相对较为薄弱。主要原因是对根系的生态学作用认识不足以及根系研究的困难。近来,随着对根系特... 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已经深入到了生态系统的各个层次,但无论是在哪一层次上的研究,其重点往往是树木的地上部分,而对地下部分——根系的研究相对较为薄弱。主要原因是对根系的生态学作用认识不足以及根系研究的困难。近来,随着对根系特别是细根在养分循环及能流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细根的研究已成为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的一个热点。根系中粗根(直径>5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树木细根
下载PDF
三倍体毛白杨-黑麦草复合生态系统林木细根与草根的分解及养分动态 被引量:20
20
作者 范冰 李贤伟 +2 位作者 张健 陈文德 董慧霞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030-2034,共5页
在天全县的退耕还林地中,对三倍体毛白杨细根与黑麦草草根的分解及其N、P、K、Ca和Mg养分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细根直径0~1、1~2和0~2 mm及草根的分解速率与时间呈负指数关系,第1年干重损失率分别为76.17%、69.80%、73.44%和79.5... 在天全县的退耕还林地中,对三倍体毛白杨细根与黑麦草草根的分解及其N、P、K、Ca和Mg养分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细根直径0~1、1~2和0~2 mm及草根的分解速率与时间呈负指数关系,第1年干重损失率分别为76.17%、69.80%、73.44%和79.53%,分解50%所需的时间分别为217、266、254和172 d.细根分解过程中,N和Ca浓度增加,而P、K、Mg浓度下降;草根分解过程中,其养分元素的浓度变化整体上没有规律.细根分解过程中P、K和Mg的养分残留率与其干重残留率的变化趋势相似,分解前期下降较快,随后下降比较平缓,N和Ca的养分残留率下降则比较平缓,并且养分的分解速率均以P最快,其次是K和Mg,而N和Ca最慢;草根分解过程中N、P、K、Ca和Mg的养分残留率初期下降比较快,随后趋于平缓,并且元素分解速率呈不规则变化,其中Ca分解速率最慢,其它元素的分解速率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复合生态系统 细根 草根 养分 分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