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plication of Neutron Activation Analysis Technique for the Analysis of Soil Samples from Farmlands of Yebrage Hawariat, East Gojjam, Ethiopia
1
作者 Yihunie Hibstie Asres Ashok Kumar Chaubey +1 位作者 Awoke Taddesse Hailu Dilbetigle Assefa Mamo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A)》 2014年第4期342-352,共11页
Farmers may not be conscious for their farmland's nutrients, soil organic matter, water and air because they simply concerned only for their labor availability and soil fertility losses. The composition and proportio... Farmers may not be conscious for their farmland's nutrients, soil organic matter, water and air because they simply concerned only for their labor availability and soil fertility losses. The composition and proportion of these components greatly influence soil physical properties, including texture, structure and porosity, the fraction of pore space in a soil. The soil of this farmland must be able to supply adequate amount of plant nutrients, in forms which can be absorbed by the crop, within its lifespan. Deficiencies or imbalances in the supply of any of essential elements can compromise growth, affecting root development, cell division, crop quality, crop yield and resistance to disease and drought.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fill this knowledge gap in order to develop economically vital and environmentally accepted nutrient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the use of soils in agricultural land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assess the elemental contents and concentration of soil samples collected from farmlands of "Yebrage" using neutron activation analysis (NAA) techniques regardless of oxidation state, chemical form or physical locations. NAA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elemental composition and concentrations present in a soil. The macro/micronutrient and organic matter deficiencies have been verified in agricultural soils through increased use of soil testing and plant analysis. The challenge for agriculture over the coming decades will meet the world's increasing demands for food in a sustainable way. Current issues and future challenges point out that as long as agriculture remains a soil based industry, major decreases in productivity likely to be attained ensuring that plants do not have adequate and balanced supply of nutr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A Yebrage Chemoga macro/micronutrient organic matter soil fertility cereal cropping.
下载PDF
氟虫腈在番茄和土壤中残留分析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操海群 施艳红 +2 位作者 花日茂 汤锋 岳永德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1-35,共5页
建立氟虫腈(fipronil)在番茄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样品以乙腈提取,中性氧化铝 (含活性炭)柱层析净化,气相色谱测定。氟虫腈的最小检测量为 2×10-14g,最低检测浓度为 2 5ng·kg-1。番茄中氟虫腈的添加回收率(0 005~0 5mg... 建立氟虫腈(fipronil)在番茄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样品以乙腈提取,中性氧化铝 (含活性炭)柱层析净化,气相色谱测定。氟虫腈的最小检测量为 2×10-14g,最低检测浓度为 2 5ng·kg-1。番茄中氟虫腈的添加回收率(0 005~0 5mg·kg-1 )为 82. 36% ~90 .38%,变异系数分别为 5. 76% ~9 .62%;土壤中的添加回收率(0 .005~0 5mg·kg-1 )为 80. 20% ~86 .20%,变异系数分别为 4 .15% ~8 .15%。该方法的准确性、灵敏度均达到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虫腈 番茄 土壤 残留分析 气相色谱
下载PDF
氟虫腈在甘蓝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吴风燕 张红艳 +2 位作者 刘丰茂 韩丽君 江树人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265-268,共4页
通过对甘蓝及土壤中氟虫腈残留量的气相色谱(GC-ECD)分析,比较了济南、昆明两种植区的甘蓝及土壤中氟虫腈的残留动态。结果表明,在济南、昆明两地种植的甘蓝中,氟虫腈的半衰期基本一致(约0.7d),而在两地的土壤中,则存在显著性差异(半衰... 通过对甘蓝及土壤中氟虫腈残留量的气相色谱(GC-ECD)分析,比较了济南、昆明两种植区的甘蓝及土壤中氟虫腈的残留动态。结果表明,在济南、昆明两地种植的甘蓝中,氟虫腈的半衰期基本一致(约0.7d),而在两地的土壤中,则存在显著性差异(半衰期分别为1.60d和4.96d)。高低剂量施药分析结果表明,低剂量2次施药、3d后采收与3次施药、7d后采收,氟虫腈的残留量均低于1×10-4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虫腈 甘蓝 土壤 残留 消解 GC-ECD
下载PDF
氟虫腈在三种土壤中的降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郭敏 单正军 石利利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35-342,共8页
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氟虫腈在东北黑土、江西红壤和太湖水稻土中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氟虫腈在土壤中降解较慢,其在好气条件下的东北黑土、江西红壤和太湖水稻土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165、267和42d,在渍水条件下的3种土壤中的降解半衰... 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氟虫腈在东北黑土、江西红壤和太湖水稻土中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氟虫腈在土壤中降解较慢,其在好气条件下的东北黑土、江西红壤和太湖水稻土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165、267和42d,在渍水条件下的3种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31、173和32d。氟虫腈在pH偏中性的太湖水稻土中降解最快;微生物对氟虫腈在土壤中的降解起主要作用;渍水条件有利于氟虫腈的降解,推测降解氟虫腈的微生物主要是厌氧菌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虫腈 降解 土壤 代谢产物 半衰期
下载PDF
间作对根际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6
5
作者 柴强 黄鹏 黄高宝 《草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5期105-110,共6页
通过根箱试验,研究了玉米间作蚕豆和玉米间作鹰咀豆对根际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出苗60 d时,玉米、蚕豆复合群体中的玉米地上生物产量高于单作38%,增产显著;与鹰咀豆间作的玉米地上生物产量高于单作4%,差异不显著,间... 通过根箱试验,研究了玉米间作蚕豆和玉米间作鹰咀豆对根际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出苗60 d时,玉米、蚕豆复合群体中的玉米地上生物产量高于单作38%,增产显著;与鹰咀豆间作的玉米地上生物产量高于单作4%,差异不显著,间作蚕豆和鹰咀豆地上生物产量较单作显著降低。与单作玉米相比,玉米鹰咀豆间作后根际土壤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降低,玉米间作蚕豆根际土壤酶活性与单作差异不显著;玉米鹰咀豆间作对细菌产生的根际效应显著高于玉米间作蚕豆,对真菌产生的根际效应与细菌相反。间作对放线菌、微生物总数产生的根际效应显著高于单作,间作根际微生物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单作。土壤微生物中细菌数量和微生物多样性指数是影响土壤酶活性的主要因子,间作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大于单作是弱化土壤酶活性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作 根际效应 土壤酶活性 土壤微生物
下载PDF
稻、土及田水中锐劲特残留量分析方法 被引量:10
6
作者 陆贻通 周培 吴银良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499-501,共3页
建立了新型杀虫剂锐劲特及其代谢物在水稻、土壤、田水中的气相色谱毛细管柱残留分析方法。该方法对锐劲特及其代谢物MB46513、MB45950、MB46136、RPA200766等,在水稻中的最低检出浓度依次为:0.002、0.001、0.001、0.004、0.01mg/kg;在... 建立了新型杀虫剂锐劲特及其代谢物在水稻、土壤、田水中的气相色谱毛细管柱残留分析方法。该方法对锐劲特及其代谢物MB46513、MB45950、MB46136、RPA200766等,在水稻中的最低检出浓度依次为:0.002、0.001、0.001、0.004、0.01mg/kg;在土壤中这几种组分最低检出浓度为水稻中的1/3;在田水中最低检出浓度为水稻中的1/25。加标回收率83.4%~97.7%,变异系数1.86%~7.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残留量 锐劲特 水稻 土壤 田水 残留分析 杀虫剂 水质 农药污染监测
下载PDF
8%氟虫腈悬浮种衣剂在玉米和土壤中的残留研究及安全评价 被引量:7
7
作者 刘同金 李瑞娟 +3 位作者 于建垒 宋国春 高宗军 李如美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22期251-257,共7页
为评价8%氟虫腈悬浮种衣剂在玉米和土壤使用后的生态环境安全性,建立8%氟虫腈悬浮种衣剂的科学合理使用规范,采用田问试验的方法,对8%氟虫腈悬浮种衣剂在玉米及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量进行研究,应用Agilent7890A气相... 为评价8%氟虫腈悬浮种衣剂在玉米和土壤使用后的生态环境安全性,建立8%氟虫腈悬浮种衣剂的科学合理使用规范,采用田问试验的方法,对8%氟虫腈悬浮种衣剂在玉米及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量进行研究,应用Agilent7890A气相色谱仪。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氟虫腈在玉米和土壤中的残留量,并对其在玉米上的安全使用进行评价。消解动态试验结果表明:8%氟虫腈悬浮种衣剂用于拌种防治玉米田蛴螬,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2.7~3.9天,药后14天消解89%以上,半衰期较短,消解速度较快;在玉米植株中的半衰期为2.2-4.3天,药后9天消解78%以上,半衰期较短,消解速度较快。最终残留量试验结果表明,样品最终残留量均低于0.01mg/kg,CAC规定玉米籽粒中氟虫腈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01mg/kg。建议8%氟虫腈悬浮种衣剂用于拌种防治玉米田蛴螬,施药剂量为18.75g/kg制剂(有效成分1.5g/kg)玉米种子,于玉米播种前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虫腈 玉米 土壤 残留 安全评价
下载PDF
氟虫腈在水稻土和红壤中的淋溶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黄家章 郑永权 +3 位作者 刘新刚 董丰收 王艳艳 姚建仁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03期201-204,共4页
采用物理模拟人工降雨的方法初步研究了淹水条件下氟虫腈在江西红壤和嘉兴水稻土的淋溶行为,农药添加量为最高推荐用量的倍量,降雨量为180mm·d^-1。结果表明,经过7d模拟人工降雨后,在嘉兴土中,95%的农药仍驻留在0~15cm的土... 采用物理模拟人工降雨的方法初步研究了淹水条件下氟虫腈在江西红壤和嘉兴水稻土的淋溶行为,农药添加量为最高推荐用量的倍量,降雨量为180mm·d^-1。结果表明,经过7d模拟人工降雨后,在嘉兴土中,95%的农药仍驻留在0~15cm的土壤中,驻留量随深度增加而减少,尤其在10cm以下驻留量很小;江西土中,经过7d淋溶,有近50%的农药穿过了淋溶柱,其最大淋溶深度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在嘉兴水稻土中施用氟虫腈,对地下水的影响较小;在江西红壤中施用氟虫腈,将会对地下水产生潜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虫腈 环境行为 江西红壤 淋溶
下载PDF
黄土母质生土当年施肥对谷类作物生产力与根际土壤营养及生物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杨珍平 白志明 +1 位作者 张翔宇 苗果园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98-705,共8页
连续3年试验研究了黄土母质生土当年施肥对谷类作物生产力与根际土壤营养及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土母质生土当年施肥促进了作物根系生长、生产力增加,强大的根土系统又促进了微生物的繁衍、酶活性及土壤营养的提高。黄土母质生... 连续3年试验研究了黄土母质生土当年施肥对谷类作物生产力与根际土壤营养及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土母质生土当年施肥促进了作物根系生长、生产力增加,强大的根土系统又促进了微生物的繁衍、酶活性及土壤营养的提高。黄土母质生土的熟化利用过程需用地养地相结合,重视生物改土。本研究表明,高粱、玉米均可作为生土改良沃化的先锋作物,高粱根系强壮,入土深,生物量大;而玉米虽根重、最大根长、一级节根数低于高粱,但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多,酶活性高。而黍子根系柔弱,根际土壤生物活性较低,与高粱、玉米相比,不宜作为生土改良的先锋谷类作物。黄土母质生土对外源的辅助能(当年施肥)反应十分敏感,施肥的增产效应与土壤培肥都十分显著。黄土母质生土熟化沃化过程既是一个生土培肥改良过程,也是一个物质能量(营养)投入转化过程,并经植物物质生产过程、土壤微生物分解矿化过程及土壤生物化学酶系统促进过程三者互动,共同构成根土苗微生物物质能量转化的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母质生土 当年施肥 谷类作物 生产力 根际土壤营养 根际土壤微生物 根际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稻渔土壤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残留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丽莎 谢文平 +7 位作者 尹怡 单奇 刘书贵 李丽春 赵成 戴晓欣 魏林婷 郑光明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25-1032,共8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测定稻渔土壤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残留。样品经乙腈恒温振荡提取,ENVI-18固相萃取柱和10 mg GCB净化,ZORBAX Extend-C18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分离,电喷雾负离子模式检测,基...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测定稻渔土壤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残留。样品经乙腈恒温振荡提取,ENVI-18固相萃取柱和10 mg GCB净化,ZORBAX Extend-C18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分离,电喷雾负离子模式检测,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稻渔土壤中氟虫腈、氟甲腈、氟虫腈砜和氟虫腈亚砜的平均回收率在83.5%~110.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9%~11.5%之间,氟虫腈及其代谢物在0.5~100μg/L浓度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1.0、3.0μg/kg。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可实现样品的批量化处理,能够满足稻田水产品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检测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 恒温振荡 稻渔土壤 氟虫腈 氟甲腈 氟虫腈砜 氟虫腈亚砜
下载PDF
基于EPIC模型的黄土高原旱地草粮轮作田土壤湿度模拟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学春 李军 郝明德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20,共10页
土壤水分是黄土高原地区粮食生产的关键因子,EPIC模型自建立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研究土壤水分动态的有效工具,因此,在黄土高原地区验证EPIC模型的土壤湿度模拟精度对该地区土壤水分的模拟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 土壤水分是黄土高原地区粮食生产的关键因子,EPIC模型自建立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研究土壤水分动态的有效工具,因此,在黄土高原地区验证EPIC模型的土壤湿度模拟精度对该地区土壤水分的模拟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应用长期定位试验观测值和EPIC模型对草粮轮作田[苜蓿(Medicagosativa)-苜蓿-苜蓿-苜蓿-马铃薯(Solanumtuberosum)-冬小麦(Triticumaestivum)-冬小麦-冬小麦]土壤湿度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苜蓿草地、冬小麦田和马铃薯田中0~2.0 m土层土壤湿度的观测值和模拟值相关系数分别为0.756、0.973和0.790,RMSE值分别为0.028、0.011和0.023 m/m;模拟值与观测值的土壤湿度剖面分布总体上一致。EPIC模型能够较好模拟草粮轮作田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规律,可以用来模拟研究黄土高原草粮轮作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及其土壤湿度的剖面分布。建立合理的土壤数据库和作物根系分布方程将会进一步提高模型对土壤湿度的模拟精度;增加模型中的土层数有利于提高模型对深根系作物土壤湿度的模拟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IC 草粮轮作 土壤湿度
下载PDF
土壤质地组分及含水量对小麦禾谷胞囊线虫病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卫星 袁虹霞 +2 位作者 邢小萍 王振跃 李洪连 《河南科学》 2008年第6期672-675,共4页
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5种土壤质地组分和6种土壤含水量对小麦禾谷胞囊线虫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纯黏土最不适合小麦胞囊线虫病的发生.在供试的5个土壤质地组分处理中,纯黏土的病情指数最低,其次为黏土∶细沙=3∶1的处理,两个处理病情指... 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5种土壤质地组分和6种土壤含水量对小麦禾谷胞囊线虫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纯黏土最不适合小麦胞囊线虫病的发生.在供试的5个土壤质地组分处理中,纯黏土的病情指数最低,其次为黏土∶细沙=3∶1的处理,两个处理病情指数均在25以下;黏土∶细沙=1∶3的处理病情指数最高,其次为纯细沙和黏土∶细沙=1∶1的处理,这3个处理病情指数均在60以上;病株率调查结果表明,纯黏土与黏土∶细沙=3∶1处理病株率较低,均低于70%,黏土∶细沙=1∶3处理、黏土∶细沙=1∶1处理和纯细沙处理的病株率均大于85%,黏土∶细沙=1∶3处理的病株率达到100%,显著高于黏土∶细沙=3∶1处理和黏土处理.研究发现,土壤含水量过高或过低均不适合该病害的发生,在供试的6个土壤含水量处理中,土壤含水体积分数29.74%的处理和4.68%的处理病情指数均低于60;含水体积分数12.78%,14.25%,6.93%处理的病情指数为75~85;含水体积分数9.61%的处理病情指数最高,为88.73,最适于小麦胞囊线虫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禾谷胞囊线虫 土壤质地 土壤含水量
下载PDF
禾本科‖豆科间作对土壤微生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黄涛 冯远娇 王建武 《生态科学》 CSCD 2022年第3期229-236,共8页
间作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种植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结构组成产生重要影响,在改善土壤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禾本科‖豆科间作对土壤细菌、真菌和有益微生物产生的影响,从数量、多样性和菌属丰度变化等方面进行总结,提... 间作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种植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结构组成产生重要影响,在改善土壤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禾本科‖豆科间作对土壤细菌、真菌和有益微生物产生的影响,从数量、多样性和菌属丰度变化等方面进行总结,提出了加强多种禾本科‖豆科间作系统对微生物的影响研究,并结合现代分子生物技术(高通量测序、稳定同位素探针和组学技术等)研究微生物种群在间作系统中的作用,为进一步探究禾本科‖豆科间作产生优势的微生物学机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本科‖豆科间作 分子生物技术 土壤微生物 土壤健康
下载PDF
齐螨素等3种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的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
14
作者 孔凡彬 谢国红 +1 位作者 袁玉清 陈锡岭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269-2270,共2页
研究了齐螨素、氟吗锰锌和锐劲特对土壤呼吸强度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农药对土壤呼吸强度的影响随农药的品种而异。齐螨素和锐劲特在初期可刺激土壤微生物的活性,接着起抑制作用;氟吗锰锌可抑制土壤微生物的活性。... 研究了齐螨素、氟吗锰锌和锐劲特对土壤呼吸强度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农药对土壤呼吸强度的影响随农药的品种而异。齐螨素和锐劲特在初期可刺激土壤微生物的活性,接着起抑制作用;氟吗锰锌可抑制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安全性评价认为齐螨素、氟吗锰锌和锐劲特对土壤微生物均属低毒农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齐螨素 氟吗锰锌 锐劲特 土壤微生物
下载PDF
上海粮食中元素的含量及土壤的安全值 被引量:12
15
作者 庞金华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49-154,共6页
经对上海农村和粮食的多年调查研究,阐述了小麦和水稻的质量状况,并作了评价。小麦和水稻籽粒中Cd、Ph、Ni、Cr、Hg的含量差不多,介Zn、Cu含量小麦>水稻,Mn、As含量为小麦<水稻。局部地区小麦水稻中镉的污染较... 经对上海农村和粮食的多年调查研究,阐述了小麦和水稻的质量状况,并作了评价。小麦和水稻籽粒中Cd、Ph、Ni、Cr、Hg的含量差不多,介Zn、Cu含量小麦>水稻,Mn、As含量为小麦<水稻。局部地区小麦水稻中镉的污染较重。在粮食含镉量较高的地区,锌肥不宜喷用。公路附近粮食中含铅量较高,与汽车排放废气有关。提出了保证粮食安全生产几个预测模式,即粮食中含镉在0.2mg/kg以下时,土壤含镉量不宜超过0.8mg/kg;小麦含锌量允许50mg/kg的话,土壤中含锌量应控制在190mg/kg的话,土壤含铜量宜控制在100mg/kg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 元素 土壤 安全值 上海 污染
下载PDF
北京市海淀区耕地土壤养分状况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苏立新 王淑琴 +1 位作者 肖健 王新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53-57,共5页
2000年海淀区耕地土壤养分分析结果表明,全区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以上。其中,有机质含量为17.1g/kg,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分别为78.9mg/kg和144.5mg/kg。不同耕地利用类型土壤养分含量差异明显,菜地高于果园,果园高于粮田。与1980年海淀区全... 2000年海淀区耕地土壤养分分析结果表明,全区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以上。其中,有机质含量为17.1g/kg,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分别为78.9mg/kg和144.5mg/kg。不同耕地利用类型土壤养分含量差异明显,菜地高于果园,果园高于粮田。与1980年海淀区全国第2次土壤普查结果相比,土壤养分普遍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状况 海淀区 北京市 2000年 有机质含量 1980年 分析结果 含量差异 耕地利用 普查结果 钾含量 有效磷 果园 菜地
下载PDF
根系互作对谷子和花生间作体系根际微生物碳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邹晓锦 宫亮 +5 位作者 冯良山 黄波 刘慧屿 吕有林 谭礼宁 孙占祥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9-168,共10页
间作系统因其产量优势及生态功能在全世界都广泛应用,尤其是禾本科与豆科作物的优势组合,但该间作体系中作物根系互作对碳代谢特性的影响尚不明确。通过2年田间试验结合盆栽模拟根系分隔(根系无互作;根系部分互作;根系完全互作)方法,采... 间作系统因其产量优势及生态功能在全世界都广泛应用,尤其是禾本科与豆科作物的优势组合,但该间作体系中作物根系互作对碳代谢特性的影响尚不明确。通过2年田间试验结合盆栽模拟根系分隔(根系无互作;根系部分互作;根系完全互作)方法,采用Biolog技术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对谷子和花生籽粒产量、土地生产力及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特征的影响。2017~2018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种间作模式下土地当量比(LER)均大于1,尤其是谷子-花生2∶2模式LER于2018年达到1.36,表明禾本科作物谷子与豆科作物花生体系是具有产量优势的间作系统。室内盆栽研究结果表明,间作模式下谷子的生物量与产量分别增加了49.0%和92.6%,花生则增加了11.1%和44.6%,谷子与花生的收获指数(HI)也显著增加。与完全分隔无根系互作相比,根系互作促进了根际微生物碳源利用效率,谷子与花生根际微生物对31种碳源平均利用率分别增加了19.6%和72.2%。土壤微生物对6大碳源种类的平均利用以糖类和氨基酸类为主,对酚酸类利用率最低。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间作与部分间作花生对根际土壤碳源利用率显著高于谷子与花生单作,而单作花生对碳源利用率最低。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研究结果表明,间作提高了土壤群落微生物多样性和均匀度。禾本科作物谷子与豆科作物花生间作体系通过根系互作提高了生物量积累,促进了地下部根际微生物对底物碳源利用,增强了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这对深入解读地下根系互作驱动的间作体系优势互补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本科 豆科 根系互作 碳源代谢特征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松土保湿剂在不同类型土壤中和黑麦萌发及生长发育中的效应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潞生 曾祥胜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41-43,共3页
松土保湿剂信德瑞在改良排水性土壤如草炭土方面效果明显,每升土中加入1.5g的信德瑞,水分渗透速度明显快于未加信德瑞的对照,每100ml水渗透时间比对照少3′17″,而且土壤含水量比对照多34.82g。信德瑞在壤土、砂... 松土保湿剂信德瑞在改良排水性土壤如草炭土方面效果明显,每升土中加入1.5g的信德瑞,水分渗透速度明显快于未加信德瑞的对照,每100ml水渗透时间比对照少3′17″,而且土壤含水量比对照多34.82g。信德瑞在壤土、砂土和蛭石中的渗透、保水效果不如在草炭土中明显。信德瑞加入土中,可以促进黑麦种子的萌发,改善草苗的生长发育条件,促进生长,增加草苗鲜重。试验结果表明:以1L土中加入信德瑞1.5g和2.0g效果为好,播种后10d草苗萌发、生长率分别为对照的493%和500%;25d后草的鲜重分别为0.0184和0.0183g/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土保湿剂 土壤 黑麦
下载PDF
几种环境物质对氟虫腈在嘉兴水稻土中吸附的影响
19
作者 黄家章 刘新刚 +3 位作者 董丰收 郑永权 王艳艳 姚建仁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654-1657,共4页
利用批量平衡法研究了氟虫腈在几种环境物质存在的介质中的吸附动力学,旨在阐明几种环境物质(阴离子表明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AB)、腐植酸(HA)、硝酸铵(NH4NO3))对氟虫腈在嘉兴水稻... 利用批量平衡法研究了氟虫腈在几种环境物质存在的介质中的吸附动力学,旨在阐明几种环境物质(阴离子表明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AB)、腐植酸(HA)、硝酸铵(NH4NO3))对氟虫腈在嘉兴水稻土中吸附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HA可显著增加氟虫腈在嘉兴土中的吸附;肥料NH4NO3等电解质和SDBS可以一定程度地减少氟虫腈的吸附,增加其移动性,使农药容易被洗脱;HDAB可增加氟虫腈的吸附,增加其在土壤中的滞留量,使农药氟虫腈进入地下水造成污染的风险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虫腈 环境物质 嘉兴水稻土 吸附
下载PDF
华南某市蔬菜基地土壤中氟虫腈残留状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小龙 林娜 +1 位作者 姚婷婷 李雯玺 《湖南农业科学》 2020年第6期89-91,共3页
出于对生态安全和蔬菜生产安全的考虑,对华南某市2个较大的蔬菜基地土壤中氟虫腈残留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明确土壤中氟虫腈的残留水平,共采集87份土壤样品,通过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法测定氟虫腈含量,并采用统计学手段,分析土壤中氟... 出于对生态安全和蔬菜生产安全的考虑,对华南某市2个较大的蔬菜基地土壤中氟虫腈残留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明确土壤中氟虫腈的残留水平,共采集87份土壤样品,通过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法测定氟虫腈含量,并采用统计学手段,分析土壤中氟虫腈残留含量与pH值之间的相关性,比较土壤中氟虫腈残留含量在不同蔬菜基地间的差异。结果显示:该市蔬菜基地土壤样品氟虫腈的检出率为100%,含量范围在0.02~33.09μg/kg之间;其中,A蔬菜基地土壤中氟虫腈含量平均值较高,为6.99μg/kg,显著高于B蔬菜基地(P<0.05);少数土壤样品中氟虫腈含量已超出蔬菜中氟虫腈残留限量国家标准(0.02 mg/kg)。上述结果表明,该市蔬菜基地土壤中氟虫腈残留形势不容乐观,对生态环境和蔬菜生产安全构成了一定威胁,亟需加强对土壤中氟虫腈残留含量的系统调查和对氟虫腈的使用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基地 土壤 氟虫腈 残留 华南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