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8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nhancing Fire Safety in Commercial Vehicles: Assessing the Efficacy and Advantages of Exploding Fire Extinguishing Balls
1
作者 Paul W. Ford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2024年第4期521-548,共28页
Fire incidents in commercial vehicles pose significant risks to passengers, drivers, and cargo. Traditional fire extinguishing systems, while effective, may have limitations in terms of response time, coverage, and hu... Fire incidents in commercial vehicles pose significant risks to passengers, drivers, and cargo. Traditional fire extinguishing systems, while effective, may have limitations in terms of response time, coverage, and human intervention [1].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efficacy of a novel fire suppression technology—the Exploding Fire Extinguishing Ball (EFEB) —as an alternative and complementary fire safety solution for commercial vehicles. The research employs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encompassing engineering, materials science, fire safety, and human factors analysis.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establishes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existing fire suppression technologies, including EFEBs. Subsequently,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unique features of EFEBs, such as automatic activation, as well as manual activation upon exposure to fire, and their potential to provide rapid, localized, and autonomous fire suppression. The study presents origina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to assess the performance and effectiveness of EFEBs in various fire scenarios representative of commercial vehicles. Experiments include controlled fires in confined spaces and dynamic simulations to emulate real-world fire incidents. Data on activation times, extinguishing capability, and coverage area a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of EFEBs with traditional fire extinguishing methods. Furthermore, this research shows the practical aspects of implementing EFEBs in commercial vehicles. A feasibility study examines the integration challenges, cost-benefit analysis, and potential regulatory implications. The study also addresses the impact of EFEBs on vehicle weight, stability, and overall safety. Human factors and user acceptance are crucial elements in adopting new safety technologies.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utilizes an experimental design to assess the performance and effectiveness of EFEBs in various fire scenarios representative of commercial vehicles. This dissertation presents original controlled experiments to emulate real-world fire incidents, including controlled fires in confined spaces and dynamic simulations. The experimental approach ensures rigorous evaluation and objective insights into EFEBs’ potential as an autonomous fire suppression system for commercial vehicles. This includes the perspectives of drivers, passengers, fleet operators, insurance agencies, and regulatory bodies. Factors influencing trust, perceived safety, and willingness to adopt EFEBs are analyzed to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successful integration of this technology. The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will contribute to the knowledge of fire safety technology and exp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applicability of EFEBs in commercial vehic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ploding fire Extinguishing Balls Commercial Vehicles fire Suppression fire Safety Technology Human factors Usability Feasibility Study
下载PDF
Nonparametric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variance for affecting factors on the extent of forest fire damage in Jilin Province, China
2
作者 Jing Li Yanlong Shan +3 位作者 Sainan Yin Mingxia Wang Long Sun Daning Wang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6期2185-2197,共13页
Forest fires are influenced by several factors,including forest location,species type,age and density,date of fire occurrence,temperatures,and wind speeds,among others.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quantitative effects ... Forest fires are influenced by several factors,including forest location,species type,age and density,date of fire occurrence,temperatures,and wind speeds,among others.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quantitative effects of these factors on the degree of forest fire disaster using nonparametric statistical methods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and data support for forest fire management.Data on forest fire damage from 1969 to 2013 was analyzed.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different forest locations and types,fire occurrence dates,temperatures,and wind speed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he eastern regions of the study area experienced the highest fire occurrence,accounting for 85.0%of the total number of fires as well as the largest average forested area burned.April,May,and October had more frequent fires than other months,accounting for 78.9%,while September had the most extensive forested area burned(63.08 ha)and burnt area(106.34 ha).Hardwood mixed forest and oak forest had more frequent fires,accounting for 31.9%and 26.0%,respectively.Hardwood-conifer mixed forest had the most forested area burned(50.18 ha)and burnt area(65.09 ha).Temperatures,wind speeds,and their interaction had significant impacts on forested area burned and area bur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ilin Province Brown–Forsythe METHOD Scheirer-Ray-Hare METHOD Impact factors FOREST fire damage
下载PDF
不同草原防火政策下内蒙古草原火灾发生风险及其驱动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恒 诺敏 +4 位作者 班擎宇 赵鹏武 常禹 弥宏卓 殷继艳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0-111,共12页
草原火灾是草原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干扰因子之一,不同时期的草原防火政策可能会导致草原火灾发生概率及驱动因素发生变化。本研究基于内蒙古1981~2020年草原火灾数据,以新旧《草原防火条例》实施时间(旧《草原防火条例》1993年10月5日颁... 草原火灾是草原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干扰因子之一,不同时期的草原防火政策可能会导致草原火灾发生概率及驱动因素发生变化。本研究基于内蒙古1981~2020年草原火灾数据,以新旧《草原防火条例》实施时间(旧《草原防火条例》1993年10月5日颁布并实施,新《草原防火条例》2008年11月19日颁布并于2009年1月1日起实施)为界线,通过随机森林模型分4个时期(1981~2020年、1981~1993年、1994~2008年、2009~2020年)对内蒙古草原火灾发生概率与驱动因素进行比较与分析,并绘制草原火灾风险等级区划图。结果表明:(1)4个时期建模的全样本AUC在0.930~0.940之间,精度优异。(2)在不同时期,气象因素(日平均相对湿度、气温日较差等)始终是影响草原火灾的主导因素,海拔、距火点最近公路距离等因素也是内蒙古草原火灾发生的重要驱动因素;(3)1981~1993年和1981~2020年草原火灾风险区基本相似,中、高、极高草原火灾风险区主要集中在呼伦贝尔市大部分地区和兴安盟北部,1994~2008年中、高、极高草原火灾风险区主要集中在呼伦贝尔市,而2009~2020年中、高、极高草原火灾风险区主要集中在呼伦贝尔市西部、锡林郭勒盟北部、阿拉善盟东南部、乌海市和鄂尔多斯市东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自治区 草原火灾 草原防火条例 驱动因素 火灾风险区划
下载PDF
基于DEMATEL-ISM模型的地铁火灾疏散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孟晓静 马欢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24年第1期40-44,共5页
为减少地铁火灾事故对人员及财产安全的威胁,提升地铁火灾疏散安全性,对地铁火灾疏散影响因素进行系统性研究。在构建地铁火灾疏散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将决策实验室分析法(DEMATEL)与解释结构模型(ISM)联合,用于研究各因素对地铁... 为减少地铁火灾事故对人员及财产安全的威胁,提升地铁火灾疏散安全性,对地铁火灾疏散影响因素进行系统性研究。在构建地铁火灾疏散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将决策实验室分析法(DEMATEL)与解释结构模型(ISM)联合,用于研究各因素对地铁火灾疏散系统的重要程度,并对各因素间的逻辑结构进行梳理分析。结果表明,恐慌心理和火灾产物分别为影响地铁火灾疏散系统安全性的关键性直接因素和根本因素,24个地铁火灾疏散影响因素可划分为3层5阶的递阶结构。此研究有助于科学认识地铁火灾疏散系统,对提高实际疏散安全性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火灾 人员疏散 影响因素 DEMATEL模型 ISM模型
下载PDF
基于BIM的张家湾奥莱商场火灾应急疏散研究
5
作者 张洁 王自伟 +1 位作者 孟阳 韩晨煜 《价值工程》 2024年第18期136-139,共4页
为验证BIM技术在大型公共建筑火灾应急疏散中的应用价值,基于张家湾奥特莱斯商场BIM模型,通过数据转化生成了火灾场景模型,研究了火灾发展过程中烟气、温度、能见度与CO浓度分布及蔓延规律,发现能见度是影响人员安全疏散的重要因素,将BI... 为验证BIM技术在大型公共建筑火灾应急疏散中的应用价值,基于张家湾奥特莱斯商场BIM模型,通过数据转化生成了火灾场景模型,研究了火灾发展过程中烟气、温度、能见度与CO浓度分布及蔓延规律,发现能见度是影响人员安全疏散的重要因素,将BIM技术与仿真模拟进行融合应用,可显著提高公共建筑火灾应急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家湾奥莱商场 BIM 火灾 安全因素 可视化
下载PDF
基于24Model-D-ISM的地铁站火灾疏散影响因素研究
6
作者 孙世梅 张家严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3-159,共7页
为预防地铁站火灾事故,深入了解地铁站火灾人员疏散影响因素间的内在联系与层次结构,基于第6版“2-4”模型(24Model)分析63起地铁站火灾疏散事故,充分考虑各个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提取19个影响地铁站人员疏散的关键因素,建立地铁站火灾... 为预防地铁站火灾事故,深入了解地铁站火灾人员疏散影响因素间的内在联系与层次结构,基于第6版“2-4”模型(24Model)分析63起地铁站火灾疏散事故,充分考虑各个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提取19个影响地铁站人员疏散的关键因素,建立地铁站火灾人员疏散影响因素指标体系;采用算子客观赋权法(C-OWA)改进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法(DEMATEL),确定地铁站火灾人员疏散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采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分析各个因素间的层次结构及相互作用路径,构建地铁站火灾人员疏散影响因素的多级递阶结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疏散引导、恐慌从众行为、人员拥挤为地铁站火灾人员疏散的关键影响因素;地铁站火灾人员疏散受表层因素、中间层因素、深层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其中,疏散教育与培训、设施维护与检查、疏散预案等因素是根源影响因素,重视根源影响因素的改善有利于从本质上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模型(24Model) 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法(DEMATEL) 解释结构模型(ISM) 地铁站 火灾疏散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大兴安岭林区雷击火成因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7
作者 冯雨林 刘爱柱 +3 位作者 郭常来 王大勇 张格格 张广宇 《地质与资源》 CAS 2024年第5期701-706,共6页
闪电是雷击火发生的火源,森林雷击火给人类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损失.本研究从大兴安岭林区雷击火发生的时空规律、引燃机理、影响因素和预测预报等方面,总结梳理了国内外研究进展结合对雷击火高发区域地质背景研究分析,认为地质要素对... 闪电是雷击火发生的火源,森林雷击火给人类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损失.本研究从大兴安岭林区雷击火发生的时空规律、引燃机理、影响因素和预测预报等方面,总结梳理了国内外研究进展结合对雷击火高发区域地质背景研究分析,认为地质要素对云-地闪电有重要影响,地质多要素是雷击火发生的重要条件,并对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击火 雷暴 云地闪 地质要素 大兴安岭
下载PDF
基于事故树的高层建筑火灾分析及预防研究
8
作者 张召冉 谷宗贺 张远悦 《山西建筑》 2024年第7期188-190,共3页
为明确高层建筑火灾致因因素,通过运用事故树理论来分析高层建筑火灾。首先,根据事故树理论方法构建事故树,在构建事故树过程中对寻找到的基础事件进行因素分类,将其分为个人因素和组织因素;其次,通过对事故树中的逻辑关系进行布尔代数... 为明确高层建筑火灾致因因素,通过运用事故树理论来分析高层建筑火灾。首先,根据事故树理论方法构建事故树,在构建事故树过程中对寻找到的基础事件进行因素分类,将其分为个人因素和组织因素;其次,通过对事故树中的逻辑关系进行布尔代数运算,找出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通过计算出的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进行结构重要度计算,以确定在其模型结构中的重要程度;最后,将重要程度与其因素种类进行对应,找出在火灾中造成更大影响的因素种类,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事故树方法可以准确找出高层建筑火灾中造成更大影响的因素种类并得出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为高层建筑火灾的安全管理和事故预防提供新的分析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火灾 事故树 个人因素 组织因素
下载PDF
2000—2022年我国林火主要致灾因素及扑救伤亡原因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澳 王成虎 +1 位作者 高桂云 王明玉 《林草资源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为了解我国近20多年来林火主要致灾诱因以及伤亡原因,根据林火扑救伤亡事故案例以及2000—2022年相关气象因素(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年平均风速)的统计数据,采用统计分析与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分析林火主要致灾因素和扑救伤亡的主... 为了解我国近20多年来林火主要致灾诱因以及伤亡原因,根据林火扑救伤亡事故案例以及2000—2022年相关气象因素(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年平均风速)的统计数据,采用统计分析与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分析林火主要致灾因素和扑救伤亡的主要原因。结果显示:1)2000—2022年,我国共计发生林火灾害134 671次。其中,2003—2010年是林火灾害的高发期,严峻的气候条件是这一时期林火事故的主要原因;2010—2020年的林火事故中,人为原因致灾占97%以上,广西、云南、贵州等农林结合密切地区的林火灾害事故较为频繁。2)典型林火扑救案例分析表明,由地理环境、可燃物情况、气象条件、林火行为等导致的直接伤亡事故占主导部分,由窒息、意外事故、扑火设备操作不当等非间接原因造成的伤亡也偶有发生。研究表明,我国林火灾害的致灾因素以气象因素和人为因素为主,火灾发生地恶劣的自然条件是引发伤亡的主要原因。分析林火主要致灾因素与扑救伤亡原因,可为火灾高效扑救、科学精准指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致灾因素 伤亡原因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中药熏洗配合火龙灸治疗寒痰阻肺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
10
作者 王琴 黄小红 朱齐琦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32期95-98,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配合火龙灸治疗寒痰阻肺型慢性支气管炎(CB)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C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配合火龙灸治疗寒痰阻肺型慢性支气管炎(CB)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C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熏洗配合火龙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肺功能、炎症指标、BODE指数及免疫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呼气峰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及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PEF、FEV1、FEV1%pred、IgA、IgM、IgG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BODE指数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CRP、TNF-α水平和BODE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寒痰阻肺型CB患者应用中药熏洗配合火龙灸治疗效果较佳,利于改善肺功能及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病情,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支气管炎 中药熏洗 火龙灸 肺功能 炎症因子
下载PDF
Mechanism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oil bank in fire flooding
11
作者 LI Qiu YI Leihao +5 位作者 TANG Junshi GUAN Wenlong JIANG Youwei ZHENG Haoran ZHOU Jiuning WANG Xiaochun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8年第3期491-498,共8页
Based on the systematic summary of current research on oil bank, the definition of oil bank in the process of fire flooding and its quantitative indices were proposed; and a new one-dimensional positive dry-fire flood... Based on the systematic summary of current research on oil bank, the definition of oil bank in the process of fire flooding and its quantitative indices were proposed; and a new one-dimensional positive dry-fire flooding model considering temperature gradient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steady flow theory of gas and liquid phases. Single factor analysis and orthogonal experiments were adopted to verify the reliability and reveal the formation mechanisms and the controlling factors of the oil bank. Then the optimal conditions for the oil bank to form were discussed. The study results show the formation of the oil bank is controlled by 3 factors:(1) Oil bank would come into being within a certain temperature interval and above a critical value of temperature gradient(absolute value), with temperature too high or too low and temperature gradient absolute value lower than the critical value, the oil bank couldn't form.(2) For fire flooding process in heavy oil reservoirs, the viscosity of oil influences the width of oil bank and the speed at which oil bank forms; the lower the oil viscosity is, the wider the oil bank is and the faster the oil bank forms.(3) Oil saturation could affect the developing temperature and speed of oil bank. The favorable temperature at which oil bank develops gets lower and the accumulating speed of oil gets faster when the oil saturation is higher. By orthogonal experiments with the model, the optimal combinations of reservoir conditions for forming oil bank during fire flooding in heavy oil reservoirs can be worked ou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re FLOODING HEAVY OIL OIL BANK flow model single factor analysis controlling factor ORTHOGONAL experiment
下载PDF
烧山火针刺法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效果及其对患者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12
作者 陈建飞 武慧群 +2 位作者 李凌鑫 罗伟贤 任连军 《海南医学》 2024年第2期200-205,共6页
目的 观察烧山火针刺法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活动期的效果,并探讨其抗炎和调节免疫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10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RA活动期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30例... 目的 观察烧山火针刺法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活动期的效果,并探讨其抗炎和调节免疫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10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RA活动期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3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治疗,联合组患者给予烧山火针刺法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均治疗两周。于治疗两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28个关节疾病活动(DAS28)评分、疼痛(VAS)评分、炎性指标[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免疫指标(Treg细胞、Th17细胞、Treg/Th17细胞),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两周后的中医证候关节肿胀、冷痛、压痛、晨僵、屈伸不利评分分别为(0.72±0.18)分、(0.70±0.20)分、(0.81±0.22)分、(0.68±0.15)分、(0.77±0.19)分,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03±0.24)分、(0.96±0.23)分、(1.14±0.26)分、(0.91±0.21)分、(1.09±0.2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两周后的DAS28、VAS评分分别为(2.18±0.33)分、(2.46±0.22)分,明显低于常规组的(3.26±0.47)分、(2.89±0.2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两周后的ESR、抗CCP抗体、RF、CRP、TNF-α水平分别为(16.23±2.29) mm/h、(172.30±30.14) IU/mL、(130.85±15.42) IU/mL、(10.20±1.68) mg/L、(18.95±4.38) pg/mL,明显低于常规组的(21.84±3.41) mm/h、(205.68±36.77) IU/mL、(157.62±24.10) IU/mL、(13.65±2.06) mg/L、(24.51±6.02) 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两周的外周血Treg细胞百分比、Treg/Th17比值分别为(2.61±0.35)%、2.44±0.37,明显高于常规组的(2.17±0.28)%、1.68±0.32,Th17细胞百分比为(1.07±0.18)%,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29±0.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烧山火针刺法联合甲氨蝶呤治疗RA活动期能明显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临床应用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 烧山火针刺法 甲氨蝶呤 治疗效果 炎症因子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凉山彝族自治州林火时空变化规律及火险区划研究
13
作者 张甫桓 张斌 +1 位作者 罗君 左自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8-60,共13页
【目的】建立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简称凉山州)林火预测模型,为该地区林火防控和管理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凉山州2001-2015年MCD14DL的火灾数据集,采用核密度评估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揭示火灾时空变化规律;选取多年平均气温、多年... 【目的】建立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简称凉山州)林火预测模型,为该地区林火防控和管理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凉山州2001-2015年MCD14DL的火灾数据集,采用核密度评估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揭示火灾时空变化规律;选取多年平均气温、多年平均降水量、高程、坡度、坡向、植被类型、归一化植被指数、土地利用类型、人口密度、距最近道路距离等10个林火驱动因子,采用随机森林(RF)算法探究各林火驱动因子的影响程度并构建林火预测模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模型精度进行评价,并完成对凉山州的火险区划。【结果】凉山州林火年际变化波动较大,月季变化显示林火集中发生在12月到次年5月,占全年火灾的96.86%;林火在空间上呈极显著集聚分布,中高和高核密度区域主要集中在德昌县、盐源县、会理县、西昌市、会东县和木里县,二者总面积占比为7.84%。RF模型结果表明,多年平均气温、多年平均降水量、人口密度、高程、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坡度是林火发生的重要驱动因子,其中气象因子贡献最大;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73,约登指数为0.495,模型预测精度达到78.70%。依据RF模型,凉山州低风险火险区面积占比为72.61%,中、高风险火险区面积高达27.39%。【结论】凉山州中、高风险火险区域主要集中在南部和中部,少部分位于东北部,其中会理县、德昌县、宁南县、会东县、盐源县和西昌市是高风险林火频发区域,应重点关注这些区域,强化火灾防控措施与管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火预测 林火驱动因子 火险区划 林火防控 凉山彝族自治州
下载PDF
基于数据集重构与Logistic回归的林火预测研究
14
作者 白海峰 牛树奎 +1 位作者 陈锋 梁丽壮 《火灾科学(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1-67,共7页
以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为例,采用过采样、欠采样、混合采样以及人工合成等数据平衡方法对林火数据集进行重构,然后分别应用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拟合。选择平均预测效果最佳的数据平衡方法,对全样本数据进行重构和建立模型,同时利用... 以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为例,采用过采样、欠采样、混合采样以及人工合成等数据平衡方法对林火数据集进行重构,然后分别应用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拟合。选择平均预测效果最佳的数据平衡方法,对全样本数据进行重构和建立模型,同时利用标准化回归系数法对各气象因子的相对重要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综合随机划分的10个样本共计40个平衡数据集,就拟合优度来说,过采样、混合采样和人工合成数据集差别不大,三者略大于欠采样数据集;就预测精度来说,过采样数据集﹥混合采样数据集﹥人工合成数据集﹥欠采样数据集,其中前三者差别不大,但明显大于欠采样数据集。计算各气象因子的标准化回归系数结果,FFMC、日最小相对湿度、DC绝对值最大,分别为0.771、0.720、0.527。本文通过过采样、混合采样及人工合成数据方法所得平衡数据集的拟合效果较好,其中以过采样数据集平均预测准确率最高,可用于该地区林火数据集重构及建立模型,各气象因子中,FFMC、日最小相对湿度、DC是影响研究区林火发生的主要驱动气象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气象因子 数据集重构 逻辑斯蒂模型
下载PDF
结核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阴虚火旺型耐药结核病临床研究
15
作者 曹培谦 王志刚 唐苗苗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9期61-65,共5页
目的:观察结核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耐阴虚火旺型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及对微小核糖核酸-30a-5p (miR-30a-5p)、微小核糖核酸-431 (miR-43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8例阴虚火旺型耐药结核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9例。... 目的:观察结核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耐阴虚火旺型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及对微小核糖核酸-30a-5p (miR-30a-5p)、微小核糖核酸-431 (miR-43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8例阴虚火旺型耐药结核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予以结核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2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T细胞亚群、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4 (IL-4)、C-反应蛋白(CRP)、干扰素-γ (INF-γ)]、miR-30a-5p、miR-431水平,评估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7.96%,对照组总有效率85.7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miR-30a-5p、CD3^(+)、CD4^(+)、INF-γ水平及CD4^(+)/CD8^(+)较治疗前升高(P<0.05),中医证候积分及CD8^(+)、miR-431、IL-4、CRP水平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miR-30a-5p、CD3^(+)、CD4^(+)、INF-γ水平及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积分及CD8^(+)、miR-431、IL-4、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阴虚火旺型耐药结核病疗效显著,能调节患者miR-30a-5p、miR-431水平,提高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结核病 阴虚火旺 结核丸 T细胞亚群 炎症因子
下载PDF
雷火炙结合大活络胶囊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炎症因子、血液流变学指标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16
作者 刘晓林 黄智胜 梁敏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6期1715-1719,共5页
目的探究雷火灸结合大活络胶囊对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炎症因子、血液流变学指标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20例CS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 目的探究雷火灸结合大活络胶囊对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炎症因子、血液流变学指标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20例CS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大活络胶囊(口服,3次/d,每次服用4粒)治疗,观察组给予雷火灸结合大活络胶囊治疗,雷火灸每次30 min,1次/d,每周5次,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2周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症状积分、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HCT)]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VAS均较治疗前降低,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的VAS评分为(1.74±0.55)分,低于对照组[(2.82±0.83)分],症状积分为(16.20±3.26)分,高于对照组[(14.85±3.4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血清IL-6、IL-8、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的血清IL-6、IL-8、TNF-α水平分别为(27.37±3.47)ng/L、(56.54±15.21)g/L、(8.61±2.13)ng/L,均低于对照组[(38.34±4.64)ng/L、(81.91±16.78)g/L、(13.57±2.42)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HC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HCT分别为(3.11±0.45)mPa/s、(6.62±2.17)mPa/s、(1.35±0.1)mPa/s、(38.95±3.08)%,均低于对照组[(3.62±0.68)mPa/s、(8.35±2.36)mPa/s、(1.78±0.26)mPa/s、(42.97±2.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CD3^(+)、CD4^(+)水平及CD4^(+)/CD8^(+)均较治疗前升高,CD8^(+)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的CD3^(+)、CD4^(+)水平及CD4^(+)/CD8^(+)分别为(75.32±7.23)%、(47.58±6.33)%、2.17±0.77,均高于对照组[(68.04±8.01)%、(42.49±7.47)%、1.79±0.72],CD8^(+)水平为(20.15±4.45)%,低于对照组[(23.75±4.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火灸结合大活络胶囊治疗CSR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缓解临床症状,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增强免疫力可能是其疗效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火灸 大活络胶囊 神经根型颈椎病 炎症因子 血液流变学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近年澳大利亚森林火灾综述
17
作者 吴月圆 舒立福 王明玉 《温带林业研究》 2024年第1期42-46,共5页
针对近30年澳大利亚森林资源变化与森林大火发生情况,收集了世界粮农组织(FAO)、全球野火信息系统(GWIS)、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等有关森林火灾权威机构的原始数据,并进行了统计分析。重点对森林大火发生的原因、产生的影响及对中... 针对近30年澳大利亚森林资源变化与森林大火发生情况,收集了世界粮农组织(FAO)、全球野火信息系统(GWIS)、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等有关森林火灾权威机构的原始数据,并进行了统计分析。重点对森林大火发生的原因、产生的影响及对中国的启示三个方面进行了综合概述。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火因的自然因素为气候干热、桉树林分组成、雷击火频繁等;火因的政治体制因素为联邦制管理松散、近自然思想的森林管理理念、财政投入不足等;火因的历史社会因素为烧荒及林中居住等;火因的人为因素为主观纵火等。森林火灾主要影响为大面积森林损失及大量碳排放和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对中国的主要启示为在应急机制、经费保障、科技手段、传统经验等方面加强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 森林火灾 火因 影响 启示
下载PDF
火熨术治疗腰痛(寒湿证)的临床观察
18
作者 陈海艳 张春丽 +1 位作者 吴飞 吕计宝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8期1406-1409,共4页
目的观察火熨术对腰痛(寒湿证)患者疼痛的影响及其疗效。方法选取7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联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火熨术干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 目的观察火熨术对腰痛(寒湿证)患者疼痛的影响及其疗效。方法选取7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联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火熨术干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常功能障碍量表(ODI)评分、腰椎功能日本骨科协会量表(JOA)评分,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两组干预2周后,观察组VAS评分、O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92.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35%(P<0.05)。结论火熨术可降低腰痛(寒湿证)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有效改善其疼痛症状及腰椎活动度,提升腰椎功能,疗效肯定,操作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 寒湿证 火熨术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基于文本挖掘的WUI火灾致灾因子网络构建及特征分析
19
作者 袁惠 钟少波 靳薇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24年第6期251-258,共8页
为预防和减少WUI火灾的发生,挖掘WUI火灾关键致灾因子,厘清致灾因子间的作用机制.本文首先基于本文挖掘技术从WUI火灾事故案例中得到致灾因子,使用Apriori算法得到致灾因子之间的关联规则.然后使用复杂网络理论构建WUI火灾致灾因子网络... 为预防和减少WUI火灾的发生,挖掘WUI火灾关键致灾因子,厘清致灾因子间的作用机制.本文首先基于本文挖掘技术从WUI火灾事故案例中得到致灾因子,使用Apriori算法得到致灾因子之间的关联规则.然后使用复杂网络理论构建WUI火灾致灾因子网络,计算网络拓扑特征参数,探析WUI火灾致灾因子网络特征.最后引入WUI火灾致因链风险度指标,挖掘出高风险连边,并提出断链措施.结果表明:WUI火灾致灾因子网络具有小世界特性,高温、强风、干旱等对其他致灾因子影响较大.燃烧废弃物、植物起火、应急响应速度、人为纵火、强风在不同致灾因子转换中具有重要作用,应加强管控.网络中风险度最高的边是燃烧废弃物→植物起火,通过颁布禁止擅自燃烧废弃物等规定,即可切断该风险链,实现对WUI火灾的预防和主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UI火灾 致灾因子 文本挖掘 复杂网络 拓扑特征 风险度
下载PDF
基于WRF-Fire模式的2009年“5·21”蒙古国入境大火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军 董琪如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18-727,共10页
利用WRF-Fire模式对2009年“5·21”蒙古国草原入境大火进行火场发展数值模拟研究,并通过敏感性试验分析了防火隔离带对火势的阻挡作用。结果表明,模式可以较准确地再现环境风场对本次大火蔓延过程的影响,模拟火场面积、蔓延方向与... 利用WRF-Fire模式对2009年“5·21”蒙古国草原入境大火进行火场发展数值模拟研究,并通过敏感性试验分析了防火隔离带对火势的阻挡作用。结果表明,模式可以较准确地再现环境风场对本次大火蔓延过程的影响,模拟火场面积、蔓延方向与实况基本一致。第一阶段(21日12—22时,世界时,下同)在蒙古国境内起火点附近,地面为裸露地表,可燃物负载量小,近地面为东北风,火线向西南方缓慢蔓延;第二阶段(21日22时—22日11时)风向转为西北,火线经平缓均一草地向东南方发展,在到达中蒙边境前地面风速增大到8~10 m/s,且风向与坡向一致,火线迅速移向中蒙边境防火隔离带;第三阶段(22日11时—23日20时)隔离带和人工灭火有效阻止了火线继续向中国境内蔓延,此阶段风向转为南风,火线向北扩展;第四阶段(23日20时—24日12时)风速达到16 m/s以上且风向转为西北风。受东面隔离带和湖泊的阻碍,火线缓慢向南蔓延。当火线到达南面的隔离带后,受隔离带阻挡及人工扑火作业的共同作用,本次大火于26日08时结束。敏感性试验表明,若不存在隔离带,火线将在风场的驱动下继续向东南、东北方向蔓延,所经区域主要地面可燃物类型从草地过渡到针叶林,火场的蔓延将造成大面积的森林资源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场蔓延 草原 森林 气象因子 WRF-fir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