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近15年首场区域性暴雨物理量特征诊断分析
1
作者 刘洁 邹大伟 邓荣蒙 《河南科学》 2024年第4期529-536,共8页
利用近15年(2008—2022年)资料对山东首场区域性暴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山东首场区域性暴雨均发生在4—6月,发生在鲁中、鲁南的概率最大.②影响系统主要有三类,以温带气旋暴雨最多,其次是低涡切变线暴雨和低槽冷锋暴雨.③首场区域性... 利用近15年(2008—2022年)资料对山东首场区域性暴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山东首场区域性暴雨均发生在4—6月,发生在鲁中、鲁南的概率最大.②影响系统主要有三类,以温带气旋暴雨最多,其次是低涡切变线暴雨和低槽冷锋暴雨.③首场区域性暴雨发生时,700、850、925hPa比湿分别在7.33、9.97、11.6g/kg左右,绝对水汽条件弱于常规区域性暴雨,但湿层深厚;850 hPa假相当位温在60℃左右,能量条件弱于常规区域性暴雨;700和850 hPa有19.5和17.1m/s的低空急流,动力条件强于常规区域性暴雨.综合利用以上条件和数值模式预报结果,可以对数值模式的降水量级进行有效订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场区域性暴雨 水汽条件 能量条件 动力条件
下载PDF
白银市靖远县2018年一次暴雨洪水调研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苟斌 张燕 《黑龙江科学》 2023年第10期68-72,共5页
2018年8月9日晚至10日凌晨,白银市靖远县与白银区交界地带及靖远县北滩镇遭受暴雨洪水袭击。对此次暴雨洪水进行调研分析,得到暴雨范围图、暴雨稀遇程度、各河道洪水总量及洪水重现期,指出暴雨致灾的成因并提出建议,为该区域累计了暴雨... 2018年8月9日晚至10日凌晨,白银市靖远县与白银区交界地带及靖远县北滩镇遭受暴雨洪水袭击。对此次暴雨洪水进行调研分析,得到暴雨范围图、暴雨稀遇程度、各河道洪水总量及洪水重现期,指出暴雨致灾的成因并提出建议,为该区域累计了暴雨洪水资料,为这类特殊水雨情现象的处置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靖远县 暴雨洪水 铁一院公式 瞬时单位线法 推理公式法
下载PDF
近30a山东首场暴雨的气候特征及环流形势 被引量:15
3
作者 康桂红 韩永清 +1 位作者 孙兴池 葛翔 《干旱气象》 2015年第6期955-962,共8页
利用1985~2014年山东122个国家气象观测站降水资料及1999~2014年天气图资料,统计分析近30 a山东首场暴雨的气候特征,归纳分析了山东首场暴雨的影响系统及环流形势。结果表明:山东首场暴雨多发生在4~5月,以局地暴雨为主,大范围暴雨... 利用1985~2014年山东122个国家气象观测站降水资料及1999~2014年天气图资料,统计分析近30 a山东首场暴雨的气候特征,归纳分析了山东首场暴雨的影响系统及环流形势。结果表明:山东首场暴雨多发生在4~5月,以局地暴雨为主,大范围暴雨次之。降水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夜间和清晨大、白天小。鲁西南和半岛地区是首场暴雨的易发区,但2区域的暴雨分布特征截然不同:首场暴雨在半岛地区出现频次较高,但最大日雨量和小时雨量并不大;鲁西南地区出现频次高,且最大日雨量和小时雨量也大。山东首场暴雨的影响系统有温带气旋和低涡切变线2类。温带气旋影响下以局地暴雨和大范围暴雨为主,低涡切变线影响下以区域暴雨为主。其中,半岛和鲁南地区较易受江淮气旋影响产生暴雨,鲁西北和鲁中地区则受低涡切变线影响较多。地面气旋位置是预报气旋类暴雨落区的重要指标,暴雨多出现在地面气旋倒槽顶端;850 h Pa形势场是预报低涡切变线类暴雨落区的重要指标,暴雨多出现在850 h Pa低涡切变线与地面倒槽顶端东南气流(暖区)中。气旋影响下的首场暴雨,其动力和水汽条件占主导,而低涡切变线影响下的热力条件是导致暴雨的主要因素。西南暖湿气流带来的充足水汽是首场暴雨发生的必要条件,冷空气侵入或冷暖空气交汇是暴雨形成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场暴雨 气候特征 影响系统 环流形势
下载PDF
近34年河南首场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及环流背景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梁钰 乔春贵 董俊玲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20年第2期26-32,共7页
利用19852018年河南省121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每日20时至次日20时降水资料、常规高空地面观测资料、NCEP1°×1°再分析资料,通过统计和诊断分析方法分析了近34年河南首场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影响系统、环流形势和物理量特征... 利用19852018年河南省121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每日20时至次日20时降水资料、常规高空地面观测资料、NCEP1°×1°再分析资料,通过统计和诊断分析方法分析了近34年河南首场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影响系统、环流形势和物理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首场暴雨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和月变化特征,主要集中在45月,首场暴雨发生时间有提前的趋势;首场暴雨以全省性降水为主,黄淮之间沿黄及其以北和南部地区是暴雨的三个易发区;暴雨出现频次较多的站点和单日雨量最大的站点基本一致,首场暴雨出现的频次从河南省西北部到东南部逐渐增多。首场暴雨的地面影响系统主要是江淮气旋和江淮倒槽两类,高空影响系统500 hPa以低槽为主,700 hPa受低槽、切变线影响,850 hPa受低涡、切变线影响。江淮气旋类暴雨一般热力、动力条件较好,江淮倒槽类暴雨水汽条件较好。首场暴雨的水汽通量、辐合、辐散条件要优于夏季的,垂直速度略小于夏季的,比湿和不稳定度明显低于夏季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场暴雨 气候特征 江淮气旋 江淮倒槽 物理量诊断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拟对一次广西前汛期回流暴雨形成机制的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林确略 寿绍文 杨华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52-862,共11页
使用WRF对发生在2010年4月28—29日一次广西前汛期回流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通过诊断分析,研究了回流暴雨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冷空气受南岭、武夷山脉阻挡未能直接影响华南西部,其东移入海后,华南西部处入海高压后部,等压线呈&qu... 使用WRF对发生在2010年4月28—29日一次广西前汛期回流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通过诊断分析,研究了回流暴雨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冷空气受南岭、武夷山脉阻挡未能直接影响华南西部,其东移入海后,华南西部处入海高压后部,等压线呈"东南—西北"向,低层风向顺转为东南风,由于经南海回流的东南气流相对于孟加拉湾西南气流和越赤道气流是干冷的,不同性质气流汇合形成锋面、辐合线,提供了抬升条件,这是回流形势的形成过程;从θ_e和湿位涡诊断发现,边界层条件性对称不稳定和中低层对流性不稳定是此次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的不稳定机制;边界层辐合和能量锋锋生是暴雨的主要触发条件;在暴雨增幅前不稳定能量有一个积累过程,边界层能量锋锋生和辐合抬升促使不稳定能量释放,使暴雨增幅;湿位涡负异常对暴雨预报具有指示意义,水平螺旋度正值增大与暴雨增幅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此次回流暴雨发生在边界层锋的两侧,边界层存在锋区表明此次回流暴雨在基本性质上仍属锋面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前汛期 回流暴雨 数值模拟 形成机制
下载PDF
江门市前汛期大暴雨的500hPa信号场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梁敏妍 黄嘉佑 +2 位作者 徐碧裕 林国生 林卓宏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25-432,共8页
使用广东省江门市1961-2010年的逐日降雨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前汛期大暴雨过程的500hPa高度场进行信号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江门市前汛期的大暴雨500hPa信号场具有强信号和弱信号两种类型,强信号型出现频率为81%。在强信号类... 使用广东省江门市1961-2010年的逐日降雨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前汛期大暴雨过程的500hPa高度场进行信号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江门市前汛期的大暴雨500hPa信号场具有强信号和弱信号两种类型,强信号型出现频率为81%。在强信号类型中,根据信号场显著出现的地域分布可分为4种类型,第一类强信号中心在90~115°E,10—30°N区域;第二类在85~100°E,45—55°N区域;第三类在120—140°E,25~40°N区域;第四类在128~140°E,15~25°N区域。在综合信号场中,有“负-正-负”波列特征,表明在500hPa高度场中,由高纬引导南下东移的短波槽、北部湾低压和西南季风是形成江门地区大暴雨的主要天气形势。在信号场的异常面积和强度中,负异常表现突出,说明500hPa高度场的低值系统是形成大暴雨的主要系统。随着国内外数值预报产品对500hPa高度环流场的形势预报趋于成熟,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应用数值模式提前预报信号场,从而对可能出现的大暴雨做出提前预报;此方法在研究中除了考虑单个样本的特征外,还综合对比气候长序列特征,从而可为更精准预测大暴雨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前汛期 大暴雨 500hPa信号场 江门市
下载PDF
惠州市近40年前汛期暴雨的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19
7
作者 陈芳丽 张子凡 +1 位作者 李明华 杨柳 《广东气象》 2014年第3期25-29,36,共6页
利用NCEP/NCAR日平均再分析资料,以及MICAPS实况数据,对1971—2010年间发生在惠州市的前汛期暴雨个例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主要结论有:惠州市各地暴雨分布存在明显的时间和空间不均的特征,暴雨日数龙门最多,惠阳最少;各地区6月份的暴雨... 利用NCEP/NCAR日平均再分析资料,以及MICAPS实况数据,对1971—2010年间发生在惠州市的前汛期暴雨个例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主要结论有:惠州市各地暴雨分布存在明显的时间和空间不均的特征,暴雨日数龙门最多,惠阳最少;各地区6月份的暴雨日数占前汛期总暴雨日数的比重均较大,约占总日数的50%;暴雨日数和总降雨量均存在较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且近年来各站前汛期暴雨日数和降雨量均呈大振幅变化趋势;对发生在惠州前汛期的典型暴雨过程可大致分为3类:锋面低槽型暴雨、暖区型暴雨和热带气旋引起的暴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学 暴雨 华南前汛期 气候特征 惠州
下载PDF
1961-2019年广东前汛期持续性暴雨的变化及前兆信号 被引量:4
8
作者 于玲玲 纪忠萍 麦健华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15-1126,共12页
为了提高前汛期降水集中期及雨量的短期气候预测能力,利用小波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近59年广东前汛期持续性暴雨日数的变化特征,探讨了它在前冬大气环流场和海温场上的前兆信号及影响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1)近59年广东前汛期持... 为了提高前汛期降水集中期及雨量的短期气候预测能力,利用小波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近59年广东前汛期持续性暴雨日数的变化特征,探讨了它在前冬大气环流场和海温场上的前兆信号及影响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1)近59年广东前汛期持续性暴雨过程108次,总日数398日,主要发生在5-6月,达到或者超过10日的长持续性暴雨过程主要出现在6月。持续性暴雨日数具有准2年、准7年及准12年的周期振荡;(2)前冬大气环流影响持续性暴雨日数异常偏多(少)的前兆信号:500 hPa欧洲(45°N-60°N,0°-30°E)脊(槽)偏强、西亚北部和中亚地区(30°N-50°N,50°E-70°E)及其以北的高空槽(脊)偏强,850 hPa南海北部(18°N-22°N,107°E-120°E)南风偏强(弱),它们主要通过调节后期东亚大槽和南海北部南风的强弱影响前汛期持续性暴雨日数;(3)前冬北太平洋中部(15°N-30°N,170°E-160°W)SST是影响广东前汛期持续性暴雨日数的SST关键区。在4~8年和8~18年尺度上它与广东前汛期持续性暴雨日数具有较好的相反变化关系。它通过影响后期大气环流影响广东前汛期持续性暴雨日数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汛期持续性暴雨 前兆信号 前冬大气环流关键区 前冬SST关键区
下载PDF
广西锋面、暖区及高压后部暴雨个例对比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林确略 寿绍文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2年第2期11-18,共8页
利用常规、非常规气象资料,及高时空分辨率T639、mm5、NCEP资料,深入分析了两次华南前汛期暴雨天气过程(2010年"4.29"暴雨和2011年"5.12"暴雨)。基于这两次过程,对锋面、锋前暖区及高压后部暴雨进行了大尺度环流背... 利用常规、非常规气象资料,及高时空分辨率T639、mm5、NCEP资料,深入分析了两次华南前汛期暴雨天气过程(2010年"4.29"暴雨和2011年"5.12"暴雨)。基于这两次过程,对锋面、锋前暖区及高压后部暴雨进行了大尺度环流背景和中尺度特征对比分析,进而探讨三者在天气形势、中尺度系统发生发展机制等方面的差异及原因,以提高对华南前汛期暴雨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前汛期 暴雨 锋面 锋前暖区 高压后部
下载PDF
广州前汛期暴雨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44
10
作者 高亭亭 梁卫 +1 位作者 罗聪 温晶 《广东气象》 2012年第2期1-4,9,共5页
利用广州站1951~2009年的降水资料和历史天气图资料分析广州在过去59年前汛期(4~6月)暴雨气候变化特征以及暴雨产生的天气形势分类得出以下结论:1)广州前汛期暴雨累积雨量与前汛期降水变化趋势一致,呈逐年增加趋势,前汛期暴雨贡献率... 利用广州站1951~2009年的降水资料和历史天气图资料分析广州在过去59年前汛期(4~6月)暴雨气候变化特征以及暴雨产生的天气形势分类得出以下结论:1)广州前汛期暴雨累积雨量与前汛期降水变化趋势一致,呈逐年增加趋势,前汛期暴雨贡献率呈现波动变化;2)5、6月份的暴雨占前汛期累积雨量的比例呈10年左右的周期变化,未来10年广州可能再次进入5月份暴雨高发期;3)前汛期暴雨频次约占全年暴雨频次52.1%,其小波功率谱呈现4~8年的周期振荡,且在1987~2003年最为显著;4)广州前汛期暴雨偏多的年份,冷暖气团势力相当,在华南地区交汇的机会多,广州暴雨偏多,而暴雨偏少的年份,是极圈附近冷气团过于强盛而海上暖气团过于弱或者冷气团有一定的势力,但是海上暖气团过于强盛,华南地区由单一气团控制,广州暴雨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前汛期暴雨 气候特征 小波分析 锋面暴雨 广州
下载PDF
2010年6月30日山西首场暴雨过程分析
11
作者 苗爱梅 高源 田淑欣 《山西气象》 2010年第3期1-8,18,共9页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及卫星、雷达、闪电定位、自动站等资料对这次过程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过程前期的持续性高温为暴雨的产生积累了能量,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的突然北跳及其西北边缘的西南暖湿气流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源...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及卫星、雷达、闪电定位、自动站等资料对这次过程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过程前期的持续性高温为暴雨的产生积累了能量,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的突然北跳及其西北边缘的西南暖湿气流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弱冷空气和中低层切变线触发了这次强对流暴雨天气过程;卫星云图上,副高边缘不断有对流云泡生成、向北输送并发展,促进了中尺度强对流系统的生成与发展,对提前预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地闪主要出现在5880gpm与5840gpm线覆盖的范围,在5880gpm与5840gpm线之间,地闪密度的空间分布与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负地闪主要出现在5880gpm线一侧,正地闪靠近5840gpm线;地闪频数峰值超前降水量峰值0~2h,这对单站l临近强降水预报很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高北跳 首场暴雨 成因分析
下载PDF
深圳市前汛期西风带大暴雨天气形势特征 被引量:7
12
作者 谢小敏 王明洁 胡娟 《广东气象》 2010年第3期9-11,16,共4页
对1978~2008年深圳市前汛期西风带大暴雨期间的500、850hPa和地面环流形势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深圳市前汛期大暴雨过程多由西风带系统引起,占总数的77%。4~6月均可出现大暴雨,6月份最多,4月份次多,5月份最少。深圳前汛期西风带系... 对1978~2008年深圳市前汛期西风带大暴雨期间的500、850hPa和地面环流形势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深圳市前汛期大暴雨过程多由西风带系统引起,占总数的77%。4~6月均可出现大暴雨,6月份最多,4月份次多,5月份最少。深圳前汛期西风带系统大暴雨过程按天气形势特征分为锋面低槽和暖区两类,其中锋面低槽类又分东北低涡(低槽)型和西南低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学 前汛期西风带 大暴雨 深圳市
下载PDF
郴州市前汛期暴雨特征分析和预报
13
作者 王德良 张寒梅 +1 位作者 胡童安 余后珍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A01期34-35,共2页
通过分析统计.总结了历年前汛期(5-6月)暴雨年际分布、地域分布和强度分布的特征,归纳了发生暴雨的天气形势.找出了暴雨预报指标,建立了预报模型,为今后暴雨预报服务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前汛期 暴雨 特征 预报 郴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