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隧道结构地震灾害评价等级及处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崔光耀 刘维东 +2 位作者 赵瑞华 王明年 林国进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4-78,105,共6页
研究目的:强震造成灾区隧道损毁严重,严重影响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的进程。本文以汶川地震隧道震害为研究背景,基于科学重建的需要,并结合抢通、保通和恢复重建三阶段的特点以及隧道结构的恢复目标,对隧道结构震害评价等级及不同阶段处... 研究目的:强震造成灾区隧道损毁严重,严重影响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的进程。本文以汶川地震隧道震害为研究背景,基于科学重建的需要,并结合抢通、保通和恢复重建三阶段的特点以及隧道结构的恢复目标,对隧道结构震害评价等级及不同阶段处治技术进行研究。研究结论:(1)建立了隧道结构震害评价等级,主要包括隧道震害程度分级原则、钢筋混凝土和素混凝土二次衬砌震害等级评价以及抢通、保通和恢复重建三阶段震害处治重点;(2)明确了抢通、保通和恢复重建三阶段隧道衬砌结构震害处治技术;(3)汶川地震灾区震后运用隧道结构震害评价等级及处治技术进行恢复重建,达到了恢复重建的目标,使震区隧道恢复或超过震前的运营及抗震水平;(4)研究成果可为震区隧道震害修复及抗震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结构 震害评价等级 处治技术 抢通阶段 保通阶段 恢复重建阶段
下载PDF
高烈度艰险山区抢通阶段公路震害评价等级体系及处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崔光耀 倪嵩陟 张国强 《公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1-146,共6页
强震后,科学、快速地抢通高烈度艰险山区交通生命线是一个难点。以汶川地震灾区公路抢通工程为研究背景,对高烈度艰险山区公路震害评价等级体系及处治技术进行研究。根据公路震害的破坏特点、恢复难易程度,并结合公路抢通的原则、特点... 强震后,科学、快速地抢通高烈度艰险山区交通生命线是一个难点。以汶川地震灾区公路抢通工程为研究背景,对高烈度艰险山区公路震害评价等级体系及处治技术进行研究。根据公路震害的破坏特点、恢复难易程度,并结合公路抢通的原则、特点及目标,通过分别建立抢通阶段桥梁、隧道及路基震害的评价等级,最终建立了抢通阶段公路震害评价等级体系。公路A、B级震害不需处治;C级震害处治技术为:桥梁半幅限行,隧道及路基采用除危、清方;D级震害处治技术为:桥梁临时支撑或限位、桥上架桥,隧道喷混凝土或安设型钢钢架临时支护,除危、清方,岩石松动爆破;E级震害处治技术为:埋设涵管、设置槽渡、搭设便桥、硐室定向爆破及便道绕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烈度艰险山区 抢通阶段 公路 震害评价等级体系 处治技术
原文传递
一级抗震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混合出铰机制下柱端弯矩增大系数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简斌 汤甜恬 李东泽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2-140,共9页
按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对一级抗震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简称"一级PC框架")进行"强柱弱梁"调整时,会出现中柱配筋面积过大及节点受剪承载力不足等问题。为降低中柱配筋,提出了一级PC框架结构&q... 按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对一级抗震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简称"一级PC框架")进行"强柱弱梁"调整时,会出现中柱配筋面积过大及节点受剪承载力不足等问题。为降低中柱配筋,提出了一级PC框架结构"弱化中柱"、"强化边柱"的"强柱弱梁"调整方案,即通过弱化中柱配筋、强化边柱配筋,定义"强柱弱梁"框架为"罕遇地震作用下中柱和PC梁出现塑性铰,边柱除底层柱底外基本不出现塑性铰"的混合出铰有限延性框架。以4榀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0. 2g)设计的不同跨数、层数的一级PC框架为研究对象,进行柱端弯矩增大系数研究。首先弱化中柱配筋,然后以控制边柱纵筋临界屈服为目标,对各个PC框架算例输入30条罕遇地震水准的地震波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由梁实际配筋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反算边柱所需的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并经统计分析后提出具有明确概率意义的增大系数建议值。按照上述调整方案对算例进行再设计和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该调整方案能够避免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出现整体和局部破坏,边柱除底层柱底外基本不出现塑性铰,上部楼层边柱总体安全储备较大,结构表现为以中柱和预应力梁出现塑性铰的混合耗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 一级抗震 强柱弱梁 时程分析 柱端弯矩增大系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