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REDIT-X1local:A reference dataset for machine learning seismology from ChinArray in Southwest China
1
作者 Lu Li Weitao Wang +1 位作者 Ziye Yu Yini Chen 《Earthquake Science》 2024年第2期139-157,共19页
High-quality datasets are critica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machine-learning algorithms in seismology.Here,we present an earthquake dataset based on the ChinArray Phase I records(X1).ChinArray Phase I was deplo... High-quality datasets are critica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machine-learning algorithms in seismology.Here,we present an earthquake dataset based on the ChinArray Phase I records(X1).ChinArray Phase I was deployed in the southern north-south seismic zone(20°N-32°N,95°E-110°E)in 2011-2013 using 355 portable broadband seismic stations.CREDIT-X1local,the first release of the ChinArray Reference Earthquake Dataset for Innovative Techniques(CREDIT),includes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for the 105,455 local events that occurred in the southern north-south seismic zone during array observation,incorporating them into a single HDF5 file.Original 100-Hz sampled three-component waveforms are organized by event for stations within epicenter distances of 1,000 km,and records of≥200 s are included for each waveform.Two types of phase labels are provided.The first includes manually picked labels for 5,999 events with magnitudes≥2.0,providing 66,507 Pg,42,310 Sg,12,823 Pn,and 546 Sn phases.The second contains automatically labeled phases for 105,442 events with magnitudes of−1.6 to 7.6.These phases were picked using a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phase picker and screened using the corresponding travel time curves,resulting in 1,179,808 Pg,884,281 Sg,176,089 Pn,and 22,986 Sn phases.Additionally,first-motion polarities are included for 31,273 Pg phases.The event and station locations are provided,so that deep learning networks for both conventional phase picking and phase association can be trained and validated.The CREDIT-X1local dataset is the first million-scale dataset constructed from a dense seismic array,which is designed to support various multi-station deep-learning methods,high-precision focal mechanism inversion,and seismic tomography studies.Additionally,owing to the high seismicity in the southern north-south seismic zone in China,this dataset has great potential for future scientific discove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rthquake dataset machine learning Pg/Sg/Pn/Sn phase picking P-wave first-motion polarity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多品种急救包折叠手势库设计
2
作者 赵继祥 杜宝江 《自动化仪表》 CAS 2024年第8期117-121,共5页
急救包作为医疗器械生产领域的通用产品之一,具有品种多、用途广、需求量激增的特点。针对急救包生产过程中手工折叠劳动负荷大、品质波动明显、生产效率低、操作标准缺乏等技术问题,分析各类急救器械和辅料码放工艺特征,并映射为折叠... 急救包作为医疗器械生产领域的通用产品之一,具有品种多、用途广、需求量激增的特点。针对急救包生产过程中手工折叠劳动负荷大、品质波动明显、生产效率低、操作标准缺乏等技术问题,分析各类急救器械和辅料码放工艺特征,并映射为折叠手势的技术工序组合。创新点包括:引入Leap Motion双目计算机视觉技术,构建双手空间模型和手势模型;采用卷积神经网络(CNN)建立手势关键点识别模型,形成急救包折叠手势的有序集合。采用图形数据库技术,设计存储各型号急救包的折叠手势库。通过某型号急救包生产案例,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所设计的急救包折叠手势可转化为指挥机器人折叠操作的指令集合,实现急救包生产领域机器换人的智能制造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包 手势识别 Leap Motion 计算机视觉 手势库 卷积神经网络
下载PDF
DiTing:A large-scale Chinese seismic benchmark dataset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seismology 被引量:5
3
作者 Ming Zhao Zhuowei Xiao +1 位作者 Shi Chen Lihua Fang 《Earthquake Science》 2023年第2期84-94,共11页
In recent years,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has exhibited great potential in seismic signal recognition,setting off a new wave of research.Vast amounts of high-quality labeled data are required to develop and a... In recent years,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has exhibited great potential in seismic signal recognition,setting off a new wave of research.Vast amounts of high-quality labeled data are required to develop and appl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seismology research.In this study,based on the 2013–2020 seismic cataloging reports of the China Earthquake Networks Center,we constructed a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eismological training dataset(“DiTing”)with the largest known total time length.Data were recorded using broadband and short-period seismometers.The obtained dataset included 2,734,748 threecomponent waveform traces from 787,010 regional seismic events,the corresponding P-and S-phase arrival time labels,and 641,025 P-wave first-motion polarity labels.All waveforms were sampled at 50 Hz and cut to a time length of 180 s starting from a random number of seconds before the occurrence of an earthquake.Each three-component waveform contained a considerable amount of descriptive information,such as the epicentral distance,back azimuth,and signal-to-noise ratios.The magnitudes of seismic events,epicentral distance,signal-to-noise ratio of P-wave data,and signal-to-noise ratio of S-wave data ranged from 0 to 7.7,0 to 330 km,–0.05 to 5.31 dB,and–0.05 to 4.73 dB,respectively.The dataset compiled in this study can serve as a high-quality benchmark for machine learning model development and data-driven seismological research on earthquake detection,seismic phase picking,first-motion polarity determination,earthquake magnitude prediction,early warning systems,and strong ground-motion prediction.Such research will furth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seism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enchmark dataset earthquake detection seismic phase identification first-motion polarity
下载PDF
2013年辽宁灯塔M5.1地震前小震序列震源机制一致性特征
4
作者 戴盈磊 张欣然 +2 位作者 惠杨 李子昊 王承伟 《防灾减灾学报》 2023年第1期6-11,共6页
从辽宁测震台网2012年1月1日至2022年7月10日的观测报告中筛选出36049条Pg震相走时数据,反演了辽宁地区最小一维P波速度模型。采用P波初动方法求解了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月23日灯塔M 5.1地震发生前,震中附近M_(L)2.5~4.1地震震源机制... 从辽宁测震台网2012年1月1日至2022年7月10日的观测报告中筛选出36049条Pg震相走时数据,反演了辽宁地区最小一维P波速度模型。采用P波初动方法求解了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月23日灯塔M 5.1地震发生前,震中附近M_(L)2.5~4.1地震震源机制解,并根据三角形图解分类方法进行了分类。计算了这些小震与灯塔M 5.1地震震源机制解的最小空间旋转角,通过分析其变化趋势,发现灯塔M 5.1地震前小震序列存在明显的震源机制一致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塔M5.1地震 最小一维P波速度模型 P波初动 震源机制一致性 应力场
下载PDF
一个预测用户流失的简单模型
5
作者 安德烈·邦弗勒 林宸 《经济管理学刊》 2023年第3期111-134,共24页
中小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利用有限的用户信息、技术和知识及早预测用户流失。本文根据用户产品使用率的水平、偏移性和波动性构建了一个布朗运动模型。该模型操作便捷且易于理解:它可以依托于标准商务工具(如Excel表格),通过少量... 中小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利用有限的用户信息、技术和知识及早预测用户流失。本文根据用户产品使用率的水平、偏移性和波动性构建了一个布朗运动模型。该模型操作便捷且易于理解:它可以依托于标准商务工具(如Excel表格),通过少量的观测数据进行个体层面的预测。实证检验证明,该模型可以同时对用户未来使用率和流失率进行实时预测,其性能可与更复杂的基准模型相媲美。本文提出的模型较为简单,与SaaS公司提供的“黑匣子”不同。该模型基于从用户产品使用率得到的关键参数,对用户未来使用率和现金流进行诊断,从而推测用户流失的概率。本文发现,波动性与流失率呈正相关。相对于偏移性,波动性可以更好地预测用户流失。本文提出的模型可为中小企业进行用户管理和评估提供有益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失预测 概率模型 用户群分析 布朗运动 首次通过时间
下载PDF
利用P波和S波的初动和振幅比计算中小地震的震源机制解 被引量:98
6
作者 刘杰 郑斯华 +1 位作者 康英 啜永清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9-26,共8页
应用Snoke最新发展的利用P波、SV波、SH波的初动和振幅比联合计算地震震源机制解的程序,使用一些省地震局数字台网得到的数字波形资料,尝试计算了中小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并与原来仅用P波初动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方法... 应用Snoke最新发展的利用P波、SV波、SH波的初动和振幅比联合计算地震震源机制解的程序,使用一些省地震局数字台网得到的数字波形资料,尝试计算了中小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并与原来仅用P波初动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该方法为数字地震资料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机制 P波 SV波 SH波 初动 振幅比
下载PDF
应用综合震源机制解法推断鄂尔多斯块体周缘现今地壳应力场的初步结果 被引量:51
7
作者 盛书中 万永革 +2 位作者 黄骥超 卜玉菲 李祥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36-452,共17页
利用2007年8月1日至2013年7月21日发生在鄂尔多斯块体周缘的8499个地震的49844个P波初动符号资料,应用综合震源机制解法获得了鄂尔多斯块体周缘0.25°×0.25°的精细地壳应力场,所得应力场结果基本上覆盖了整个鄂尔多斯周... 利用2007年8月1日至2013年7月21日发生在鄂尔多斯块体周缘的8499个地震的49844个P波初动符号资料,应用综合震源机制解法获得了鄂尔多斯块体周缘0.25°×0.25°的精细地壳应力场,所得应力场结果基本上覆盖了整个鄂尔多斯周缘地区.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周缘地壳应力场具有以下特征:(1)在环绕鄂尔多斯周缘的银川—吉兰泰断陷带、河套断陷带、岱海断陷带、山西断陷带和渭河断陷带内,综合震源机制解结果以正断层型为主,且综合震源机制解节面走向大体与控制断陷带边界的主要断裂走向相一致,与鄂尔多斯周缘断陷带现今的拉张状态相一致.(2)在鄂尔多斯西南缘,综合震源机制解类型主要为逆冲、逆冲走滑和走滑型,反映了鄂尔多斯块体在西南缘受到青藏高原北东向挤压作用.鄂尔多斯西南缘的应力场的主压应力方向在远处为东向,源自于青藏高原向东北挤压作用,靠近鄂尔多斯块体表现为北东—南西向.(3)P轴方位在局部地区变化较大,但总体呈现规律性变化.P轴方位在鄂尔多斯块体西缘,从南向北,主压应力轴方位更加偏北;在其北缘,由西向东,主压应力轴方位更加偏东.在其南缘和东缘,主压应力轴方位变化不大,大体上平行于控制各断陷带主要断裂走向.P轴倾角在西南缘为近水平,在其周缘各盆地内P轴倾角近直立.(4)T轴方位总体表现为北西—南东向;在鄂尔多斯周缘各断陷带内,T轴走向大体与控制断陷带主要断裂走向以及断陷盆地走向相垂直.(5)鄂尔多斯块体在其西南角受到来自青藏高原的北东向挤压和其东北角深部物质上涌形成的北西—南东向拉张力联合作用,上述作用使得鄂尔多斯块体周缘地区除西南区为挤压区外,其余区域均为剪切拉张区,与先前研究认为鄂尔多斯周缘地区处于引张应力场作用相符合,较好地解释了环鄂尔多斯周缘的断陷盆地构造,亦符合鄂尔多斯块体东西两侧的右旋剪切拉张带以及南北两侧的左旋剪切拉张带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场 综合震源机制解 P波初动 鄂尔多斯块体
下载PDF
用格点尝试法求解P波初动震源机制解及解的质量评价 被引量:58
8
作者 俞春泉 陶开 +2 位作者 崔效锋 胡幸平 宁杰远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02-1411,共10页
P波初动符号物理图像明确,是稳定的地震波信息.在资料充分时,可以较好地确定震源机制解.网格搜索法是目前流行的利用P波初动符号求解地震震源机制解的方法.不过,在实际观测资料不充分时,虽然较迭代算法优越,但网格搜索法依然有较大的不... P波初动符号物理图像明确,是稳定的地震波信息.在资料充分时,可以较好地确定震源机制解.网格搜索法是目前流行的利用P波初动符号求解地震震源机制解的方法.不过,在实际观测资料不充分时,虽然较迭代算法优越,但网格搜索法依然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到目前为止,人们还没有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极大地制约了这一类方法的应用.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在许忠淮提出的格点尝试法的基础上对网格搜索法进行了几个方面的改进.首先,采用新的加权方法计算加权矛盾比:权重因子包括反映初动符号质量的权重以体现资料质量的影响;不包括反映观测点与节面距离的权重以避免因节面附近资料权重的双重减小带来的系统偏差;通过减小震源球上密集资料点的权重以部分地抵消震源球上P波初动符号资料分布不均匀对可能解的影响.在通过加权矛盾比筛选可能的震源机制解时,把震源球分为面积相对均匀的网格进行解的搜索,避免了因网格划分不均匀所导致的平均解的计算偏差.针对资料不足情况下震源机制解会受控于个别观测点P波初动符号的情况,我们借鉴杰克刀(jackknife)技术,在可选解中增加了那些一个观测点被去除后的可选解,既对解的质量有了更好的把握,又增加了找到真解的可能性.进一步地,针对可选解存在多个解簇的情况,本文提出了通过聚类提供多组可选解的做法.最后,针对目前缺乏对解的合理评价体系的现状,提出了主要基于解的离散度并参考加权最小矛盾比对震源机制解质量进行评价的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机制解 P波初动 网格搜索法
下载PDF
鄂尔多斯块体周缘中小地震震源机制及应力场特征 被引量:32
9
作者 郭祥云 蒋长胜 +1 位作者 王晓山 田鑫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75-685,共11页
利用基于P波初动和振幅比反演震源机制解的HASH方法,得到鄂尔多斯块体周缘2008-01~2014-06共1 700个ML2.5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从中选取结果较为可靠的1 581个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将研究区域划分为1°×1°的网格,采用阻尼... 利用基于P波初动和振幅比反演震源机制解的HASH方法,得到鄂尔多斯块体周缘2008-01~2014-06共1 700个ML2.5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从中选取结果较为可靠的1 581个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将研究区域划分为1°×1°的网格,采用阻尼区域应力反演方法(MSATSI软件)获得了研究区域内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特征和应力场图像。鄂尔多斯块体周缘震源机制解类型以正断和走滑为主,应力场反演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周缘应力状态以拉张为主,局部区域存在剪切、挤压。块体北缘和西缘的最大水平主应力优势方位为NE向,一致性较好;块体东缘和南缘的最大水平压应力方向与区域内主要活动构造方向基本平行,东缘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从南段的近EW向、NEE向逐渐过渡到NE向,南缘是NWW-SEE和近EW向。通过分析研究区域应力状态和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认为,银川-吉兰泰南端近NS向活动断裂的剪切应力状态的出现,是由于近NS向活动断裂在NE向挤压应力作用下发生了右旋剪切运动;块体西南缘NEE向的挤压和剪切的应力状态与青藏块体对鄂尔多斯块体的直接作用,以及六盘山断裂带第四纪以来强烈的挤压性质及左旋走滑运动有关;大同盆地出现局部剪切应力状态可能与盆地下方的火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机制解 P波初动 振幅比 鄂尔多斯块体
下载PDF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地震与部分余震的震源机制解 被引量:26
10
作者 郭祥云 陈学忠 李艳娥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0-60,共11页
采用区域和远台Pn或Pg初至波初动符号,利用下半球等面积投影,求解了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地震和截止到2008年12月10日发生的部分4级以上余震的震源机制解。汶川8.0级地震的震源机制为:节面Ⅰ的走向为5°,倾角为48°,滑动... 采用区域和远台Pn或Pg初至波初动符号,利用下半球等面积投影,求解了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地震和截止到2008年12月10日发生的部分4级以上余震的震源机制解。汶川8.0级地震的震源机制为:节面Ⅰ的走向为5°,倾角为48°,滑动角为39°;节面Ⅱ的走向为247°,倾角为62°,滑动角为131°。P轴方位角为309°,仰角为8°,T轴方位角为208°,仰角为54°,B轴方位角为44°,仰角为35°。结合地质构造和余震空间分布,可以确定节面Ⅱ为发震断层面。根据震源机制解,引发本次地震的断层活动主要表现为逆冲,主破裂面为S67°W与该地震所在断层的走向基本一致(断裂总体走向N45°E)[1];主压应力轴P轴为N51°W,主压应力轴P轴方位与该区域构造应力场方向基本一致。根据余震震源机制解结果,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发生的余震与北段发生的余震的震源机制都具有优势分布,且两者差异明显。早期发生在南段的余震的破裂是以逆倾滑动为主,兼有走向滑动;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余震向北段迁移,在龙门山构造的北段地震震源的破裂方式以走向滑动为主,兼有一定的逆倾滑动;龙门构造带南段震源应力场受主震应力场的控制,而龙门构造带北段震源应力场不仅受区域应力场的影响,还受主震应力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动符号 汶川 地震序列 震源机制
下载PDF
利用P波、S波初动和振幅比计算2000年姚安M_S6.5地震序列震源机制解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丽芳 毛慧玲 +1 位作者 苏有锦 秦嘉政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5-30,共6页
利用P波、SV波和SH波的初动和振幅比计算了2000年姚安6.5级地震序列中14次M≥3.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表明,姚安6.5级地震的主要发震断裂走向为北西,高倾角,在北北西向近水平主压应力作用下,呈现出以右旋走滑为主的断层错动性质;姚安... 利用P波、SV波和SH波的初动和振幅比计算了2000年姚安6.5级地震序列中14次M≥3.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表明,姚安6.5级地震的主要发震断裂走向为北西,高倾角,在北北西向近水平主压应力作用下,呈现出以右旋走滑为主的断层错动性质;姚安地震序列以走滑型为主,个别地震为斜滑型,是在北北西向水平或近水平的主压应力作用下的构造运动方式;主震发生后1~3天断层错动以走滑型为主,个别为斜滑型,主震发生后3~30天断层错动为走滑型;P轴和T轴的方位总在按与构造应力场走向由一致到不一致再到一致的规律反复变化;在强余震明显活动期间,地震以水平或近水平向主压应力作用下的断层错动方式为主,有一定的斜向作用,然后为水平或近水平的主压应力作用方式,主震后应力场有明显的调整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动 振幅比 震源机制解 姚安地震
下载PDF
在地震预测研究中使用GPS和震源机制资料的问题探讨——与王秀文等商榷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晓山 刁桂苓 +3 位作者 王焱 马栋 冯向东 杨雅琼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984-2990,共7页
针对"山西地区应力场变化与地震的关系"一文,本文指出:(1)P波初动存在误读的可能,出现矛盾符号是正常的;(2)地震仪器极性也可能反向,不校核可能会导致错误的震源机制解.还讨论如何正确地表示震源机制随时间的变化.分析认为GP... 针对"山西地区应力场变化与地震的关系"一文,本文指出:(1)P波初动存在误读的可能,出现矛盾符号是正常的;(2)地震仪器极性也可能反向,不校核可能会导致错误的震源机制解.还讨论如何正确地表示震源机制随时间的变化.分析认为GPS观测结果若不认真考虑观测误差、模型误差以及应变信息的层次,所得结果可能会与震源机制解反演的区域构造应力场相矛盾.比较了地震与GPS资料存在的差别和二者所提供信息的优劣后,认为二者恰好可以互补.利用GPS和地震两种资料联合反演、解释、相互约束,则可增加反演结果的可靠性.地震学和GPS观测两学科的交叉、融合必将有力地推动地学研究的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机制 GPS 应力场 P波初动 地震前兆 地震预测
下载PDF
应用综合震源机制解法推断南通市地壳应力场方向 被引量:7
13
作者 盛书中 万永革 +2 位作者 李红光 房立华 张鹤翔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97-1303,共7页
根据南通市及周边地震台2001-2011年的波形资料,拾取P波初动,应用综合震源机制解法研究了该地区的地壳应力场方向,在本研究中使用了1391个P波初动.而在计算中,我们根据每个地震离南通市距离的不同赋予其P波初动符号不同的权重,加权后P... 根据南通市及周边地震台2001-2011年的波形资料,拾取P波初动,应用综合震源机制解法研究了该地区的地壳应力场方向,在本研究中使用了1391个P波初动.而在计算中,我们根据每个地震离南通市距离的不同赋予其P波初动符号不同的权重,加权后P波初动数据的总权重为289.39,加权后的初动符号矛盾比为0.37.研究结果表明:主压应力轴方位和倾角分别为97°和53°;中间应力轴方位和倾角分别为196°和7°;主张应力轴方位和倾角分别为291°和36°.只搜索到一个最优解,说明研究数据的分辨率还是相当高的.南通市位于华北应力分区和华南应力分区之间,所得主压应力方位介于华北应力分区主压应力场方向NEE-EW和华南应力分区主压应力方向NWW之间,这体现了应力场的连续性.此外,主压应力轴倾角较大,其它两个应力轴倾角相对较小,和穿过南通市的NNW向正断性南通—上海断裂相吻合,反映了本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场 综合震源机制解 P波初动 南通市
下载PDF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M_W7.9地震的震源机制 被引量:5
14
作者 郭祥云 陈运泰 +1 位作者 房立华 刘瑞丰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05-707,712,共3页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发生 MW 7.9(MS 8.1)强烈地震,震中位置为(28.2°N、84.7°E),震源深度为20 km.这次地震位于尼泊尔首都西北部,距加德满都大约80 km.截至2015年5月13日...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发生 MW 7.9(MS 8.1)强烈地震,震中位置为(28.2°N、84.7°E),震源深度为20 km.这次地震位于尼泊尔首都西北部,距加德满都大约80 km.截至2015年5月13日,该地震已造成8219人死亡,17866人受伤,尼泊尔、印度、孟加拉、不丹和我国西藏等地均有人员伤亡.为增进对尼泊尔 MW 7.9发震机制的认识,并对震害评估、震后趋势判定等提供参考,本文运用 P 波初动资料,采用格点搜寻法获得了尼泊尔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并对该地震的破裂过程进行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波初动 格点搜寻法 震源机制 尼泊尔
下载PDF
云南地区地震序列早期地震波动力学特征 被引量:5
15
作者 蔡静观 雷素华 +1 位作者 王兴辉 张喜玲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59-167,共9页
研究了云南地区各类型地震序列的早期地震波动力学特征——地震波垂直分量P波初动和P、S波最大振幅比,结果表明:前震序列振幅比为过原点的直线,比值稳定,P波初动一致;双震型地震序列在第一主震后P波初动出现一组时,仍有一类波形(“大头... 研究了云南地区各类型地震序列的早期地震波动力学特征——地震波垂直分量P波初动和P、S波最大振幅比,结果表明:前震序列振幅比为过原点的直线,比值稳定,P波初动一致;双震型地震序列在第一主震后P波初动出现一组时,仍有一类波形(“大头波”或“小头波”)的振幅比保持为过原点的直线,第一主震后P波初动出现两组时,仍有初动相同的一组地震振幅比保持为过原点的直线,或者两组初动的地震振幅比分别、共同成过原点的直线;主余震地震序列在非大震孕育期间,地震振幅比离散,与大震孕育有关的主余震地震序列振幅比仍可为过原点的直线。地震波动力学特征在上述三类地震序列的早期判断能力分别为75%、55%—73%、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幅比 前震序列 地震波 动力学 云南地区
下载PDF
利用FOCMEC方法计算震源机制解的影响因素分析——以九江-瑞昌MS5.7地震为例 被引量:21
16
作者 倪红玉 刘泽民 +2 位作者 沈小七 郑先进 李玲利 《华北地震科学》 2011年第3期1-7,共7页
应用Snoke最新发展的利用P波、SV波和SH波的初动和振幅比联合计算震源机制解的方法(FOCMEC),以2005年11月26日九江-瑞昌MS5.7地震为例,分析速度结构模型、震源定位误差、初动与振幅比资料和台站分布等对计算震源机制解的影响。结果表明,... 应用Snoke最新发展的利用P波、SV波和SH波的初动和振幅比联合计算震源机制解的方法(FOCMEC),以2005年11月26日九江-瑞昌MS5.7地震为例,分析速度结构模型、震源定位误差、初动与振幅比资料和台站分布等对计算震源机制解的影响。结果表明,FOCMEC方法应采用研究区内的精细速度结构模型,各层速度误差在5%内时,对计算结果影响较小;2类精度内的震中定位误差对计算结果影响较小;造成入射角变化不大的震源深度的误差对计算结果影响较小;在初动和台站数量较少时也能准确确定震源机制解。因此FOCMEC方法是一种稳定、可靠的计算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机制解 初动 振幅比 速度结构 九江-瑞昌MS5.7地震
下载PDF
云南地区双震型地震序列中第二主震的前震识别 被引量:6
17
作者 蔡静观 雷素华 +1 位作者 王兴辉 张喜玲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17-124,共8页
本文通过对双震型地震序列的地震波动力学特征的研究,提出了识别双震中第二主震前震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在双震第一主震发生后,序列地震的P波垂直分量初动一致时,可依据波形来识别第二主震的前震;而初动不一致时有三种情况:1、... 本文通过对双震型地震序列的地震波动力学特征的研究,提出了识别双震中第二主震前震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在双震第一主震发生后,序列地震的P波垂直分量初动一致时,可依据波形来识别第二主震的前震;而初动不一致时有三种情况:1、两组初动中有一组P、S波振幅比仍保持为过原点的直线而另一组离散,2、两组初动的振幅比分别为过原点的直线;3、两组初动的振幅比共同组成过原点的直线,对前两种情况可识别第二主震的前震,最后一种情况难以识别。总体达60-70%的可识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震型地震 地震序列 前震 振幅比 地震波
下载PDF
利用全波形匹配方法确定水力压裂诱发地震震源机制 被引量:8
18
作者 谭玉阳 胡隽 +4 位作者 张海江 苗园园 查华胜 廖雷 钱佳威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417-4436,共20页
准确确定水力压裂诱发地震的震源机制对于描述裂缝破裂类型以及工区地应力状态十分重要.本文采用全波形匹配的方法确定诱发地震震源机制解,在拟合波形的同时对实际数据P波初动极性和纵横波振幅比也进行匹配,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种基于... 准确确定水力压裂诱发地震的震源机制对于描述裂缝破裂类型以及工区地应力状态十分重要.本文采用全波形匹配的方法确定诱发地震震源机制解,在拟合波形的同时对实际数据P波初动极性和纵横波振幅比也进行匹配,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种基于邻域算法分级优化确定震源机制解的新方法.新方法的优势在于它对解具有更强的约束,并且能够解决现有方法中存在的权值系数选择问题.合成数据测试结果表明新方法能够得到可靠的震源机制解.本文将该方法应用于国内某页岩气田水力压裂诱发地震监测数据,反演结果表明诱发地震的震源类型以走滑破裂为主,表明该地区的最大水平主应力大于垂直主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发地震 震源机制 全波形匹配 P波初动极性 纵横波振幅比 邻域算法
下载PDF
霍山窗与华东中强地震关系研究 被引量:29
19
作者 郑兆苾 庆梅 李敏莉 《地震学刊》 CSCD 1999年第2期1-9,共9页
分析了1972~1997年霍山窗小震的资料,研究了小震月频次、小震空间分布、P轴取向、P波初动等特征。认为当霍山窗小震月频次增高超过40次时应注意3个月内华东地区在佛子岭东北或西南方向500km内可能发生中强地震。未... 分析了1972~1997年霍山窗小震的资料,研究了小震月频次、小震空间分布、P轴取向、P波初动等特征。认为当霍山窗小震月频次增高超过40次时应注意3个月内华东地区在佛子岭东北或西南方向500km内可能发生中强地震。未来地震的大小、距离和方位与震群中的最大震级及佛子岭台记录到的P波初动符号的一致性和空间特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窗 地震空间分布 P波初动 中强地震
下载PDF
用P波、S波初动和振幅比计算中小地震震源机制在云南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赵小艳 苏有锦 +2 位作者 付虹 邬成栋 毛慧玲 《内陆地震》 2009年第3期394-402,共9页
利用云南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区域波形资料,用P、S波初动和P、S波的振幅比联合计算了发生在云南省内的91次中小地震的震源机制。通过与矩心矩张量法和P波初动法的结果对比分析,认为用P、S波初动和振幅比求解震源机制的方法是可行可靠... 利用云南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区域波形资料,用P、S波初动和P、S波的振幅比联合计算了发生在云南省内的91次中小地震的震源机制。通过与矩心矩张量法和P波初动法的结果对比分析,认为用P、S波初动和振幅比求解震源机制的方法是可行可靠的,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得到5级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也可以计算台网分布较好地区的3—4级地震的震源机制。另外,用91个地震的震源机制资料得到了云南地区震源机制类型、主压应力轴的平面分布及其统计图,结果表明云南地区以走滑型地震为主,主压应力轴优势分布方向为NNE向,这些结果与利用哈佛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机制 振幅比 初动 云南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