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ownstream Changes on a Tropical Fish Community Structure by Effluent from Wood Processing Factory
1
作者 Benedict Obeten Offem Irom Bassey Gabriel Ujong Ikpi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11年第7期982-995,共14页
In order to plan a management programme for ensuring maximum production of fish in Cross River, impacted downstream changes in the fish community structure by effluents from wood processing industry, six years after e... In order to plan a management programme for ensuring maximum production of fish in Cross River, impacted downstream changes in the fish community structure by effluents from wood processing industry, six years after establishment, was examined. Monthly samples were collected between January and December each year from 2000 to 2006 in three reaches (Upriver: I, Mid-river: II and Downriver: III) along the length of Cross River. Representatives of the fish families Osteoglossidae (i.e. Heterotis niloticus), Cichlidae (Tilapia melonopleura) and Characidae (Bryocinus nurse), Clupeidae (Cynothrissa sp), Mormyridae (Mormyrus deliciosus), Clariidae (Clarias gariepinus), Bagridae (Bagrus bayad) and Cyprinidae (Barbus occidentalis) were found to have declined in their importance compared to pre-industry period. On the other hand, Bagridae (Chrysichthys nigrodigitatus), Cichlidaae (Orechromis niloticus), Claridae (Clarias anguillaris) and Mochokidae (Synodontis clarias) have currently emerged as most important. Estimated value of growth coefficient (b) of the length-weight relationship changed from isometry (b approx. = 3) to negative allometry (b ≤ 3), condition factor values decreased from range between 0.53 and 1.30 to range between 0.22 and 0.62. Main feeding groups of fish;planktivores, carnivores and insectivores declined in numbers while omnivores and detritivores increased, resulting in dominance of benthic and semi-pelagic omnivores. Values of fecundity distribution varied from 56,012 ± 5234 eggs, mode 12,500 and median 58,345 to mean value 23,122 ± 232 eggs, mode 2500 and median 20,349, egg size from mean value;1.82 ± 0.07 mm, mode 2.2, and median;1.8 to values of 0.8 ± 0.04 mm, mode;1.3 and median 1.1 and Gonadosomatic index from 20.5 ± 3.2, mode 19.1 ± 2.2 and median 21.4 to values of 12.4 ± 2.3, mode 4.5 and median 9.5 respectively. Three species found to have appeared in the river were Tilapia monody, Chrysichthys maurus and Synodontis violaceus. The appearance of these species and disappearance of 36 others indicates the restructuring of the fish community of the Cross River by effluents from the wood processing indus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sh Community fish Composition and ABUNDANCE Diet CHANGES Length-Weight Relationship REPRODUCTIVE biology
下载PDF
基于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的克拉里昂-克利珀顿区鱼类多样性
2
作者 何韦宜 黄浩 +3 位作者 王磊 欧丹云 张延续 李伟文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9-441,共13页
海洋鱼类长期遭受过度捕捞的影响,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在公海区域鱼类多样性研究常用传统的调查方法,该方法主要用于商业物种的调查。环境DNA(eDNA)已成功用于监测水生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本研究通过eDNA宏条形码技术,监测采矿前东太... 海洋鱼类长期遭受过度捕捞的影响,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在公海区域鱼类多样性研究常用传统的调查方法,该方法主要用于商业物种的调查。环境DNA(eDNA)已成功用于监测水生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本研究通过eDNA宏条形码技术,监测采矿前东太平洋克拉里昂-克利珀顿区(CC区)的鱼类多样性信息。通过使用两种鱼类通用引物(MiFish、COⅠ)获取CC区的鱼类多样性,共检测出140属、132种鱼类,随水深增加,物种检出率逐渐降低。其中,基于MiFish引物的eDNA宏条形码技术鉴定出2纲、35目、62科、88属、57种鱼类。基于COⅠ引物的共鉴定出2纲、29目、57科、72属、87种鱼类。基于COⅠ引物的检测出濒临灭绝物种有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美洲鳗鲡(Anguilla rostrata)、豹纹窄尾魟(Himantura uarnak)、褐背蝠鲼(Mobula tarapacana);极度濒危物种有欧洲鳗鲡(Anguilla anguilla);易危物种有大西洋蓝枪鱼(Makaira nigricans)、扁鲹(Pomatomus saltatrix);近危物种有大青鲨(Prionace glauca)。基于MiFish引物的检测出近危物种有大青鲨、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尖头斜齿鲨(Scoliodon laticaudus),易危物种有褐点石斑(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MiFish引物检测到的鱼类科、属数量高于COⅠ引物的检测结果,针对OTU序列的属及以上的分类具有高效的覆盖率和分辨率。研究结果表明,eDNA宏条形码技术可以有效鉴定鱼类物种,在海洋鱼类多样性监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eDNA宏条形码技术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方法,监测到的鱼类多样性远高于深海生物诱捕观测器捕获的鱼类多样性,同时基于MiFish引物的eDNA宏条形码技术监测鱼类物种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鱼类多样性 环境DNA 克拉里昂-克利珀顿区 东太平洋
下载PDF
探索“一例贯穿”在初中“鱼”一节教学中的应用
3
作者 张小炎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4-36,共3页
以“鱼”一节的教学为例,探索了“一例贯穿”的情境教学方法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在该节教学中,以“白鲟灭绝”热点事件为主线,为鱼的外形与体表、运动、呼吸等重要知识的讲授创设了相互关联的情境,吸引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 以“鱼”一节的教学为例,探索了“一例贯穿”的情境教学方法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在该节教学中,以“白鲟灭绝”热点事件为主线,为鱼的外形与体表、运动、呼吸等重要知识的讲授创设了相互关联的情境,吸引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专注度,进而更好引导学生构建“鱼类身体结构与水生生活功能相适应”的核心概念。最后,通过“白鲟灭绝”热点事件延伸,引领学生关注水资源环境保护问题,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教学 核心素养 初中生物学
下载PDF
“探究小鱼对光照强度的反应”实验教学设计与实施
4
作者 段秀文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51,共2页
“探究水蚤对光照强度的反应”实验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较多弊端。用小鱼替代水蚤,自制亚克力水槽替代玻璃管,连接带有电池盒的LED冷光灯,探究鱼类对光照的行为,应用计算机软件准确计算和分析实验结果,提升了实验的安全性、便捷性和准确性。
关键词 小鱼 光照强度 行为反应 初中生物学
下载PDF
长江中上游主要经济鱼类的渔业生物学特征 被引量:41
5
作者 陈大庆 刘绍平 +1 位作者 段辛斌 熊飞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18-622,共5页
根据 1 996— 1 999年长江中上游渔业资源监测资料 ,分析了青鱼、草鱼、鲢、鳙、铜鱼、圆口铜鱼、长吻、河鲶、瓦氏黄颡鱼、鲤等 1 0种主要经济鱼类的渔业生物学特性 ,并应用vonBertalanffy公式、Key公式、Beverton Holt公式等估计了... 根据 1 996— 1 999年长江中上游渔业资源监测资料 ,分析了青鱼、草鱼、鲢、鳙、铜鱼、圆口铜鱼、长吻、河鲶、瓦氏黄颡鱼、鲤等 1 0种主要经济鱼类的渔业生物学特性 ,并应用vonBertalanffy公式、Key公式、Beverton Holt公式等估计了生长参数、总死亡系数、自然死亡系数、捕捞死亡系数、总存活率、总死亡率、自然死亡率、捕捞死亡率和开发率 ,讨论了资源的开发状况 ,针对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渔业管理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上游 经济鱼类 渔业生物学特征 资源评估
下载PDF
厚颌鲂(Megalobrama pellegrini)的繁殖生物学特征 被引量:21
6
作者 李文静 王剑伟 +1 位作者 谢从新 谭德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917-1925,共9页
从长江上游一级支流龙溪河收集了1382尾厚颌鲂开展繁殖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厚颌鲂繁殖期为4~7月份,盛期为4~5月份,在繁殖季节可借第二性征辨别性别。繁殖群体主要由2、3龄个体组成,总性比♀∶♂=1∶1.83。厚颌鲂2龄初次性成熟(♀∶7... 从长江上游一级支流龙溪河收集了1382尾厚颌鲂开展繁殖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厚颌鲂繁殖期为4~7月份,盛期为4~5月份,在繁殖季节可借第二性征辨别性别。繁殖群体主要由2、3龄个体组成,总性比♀∶♂=1∶1.83。厚颌鲂2龄初次性成熟(♀∶75%;♂∶94.7%),3龄个体全部成熟。最小性成熟雌性全长189.0mm,体长158.0mm,体重72.1g,成熟系数2.7%;雄性全长179.0mm,体长149.0mm,体重57.1g,成熟系数2.2%。厚颌鲂绝对怀卵量为(59587.22±59018)粒,相对怀卵量为(212.64±89.50)粒/g或(230.96±137.63)粒/mm,绝对怀卵量和相对怀卵量均在5龄大幅增长。比较繁殖力以3龄组最高,2、4、5龄组相近。集群繁殖需要18℃以上水温和其他一些生态因子刺激,亲鱼追逐约1h左右产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颌鲂 特有鱼类 繁殖 生物学
下载PDF
中国重要海洋中上层经济鱼类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51
7
作者 郑元甲 李建生 +1 位作者 张其永 洪万树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9-160,共12页
中国海洋中上层鱼类的种类繁多,近几年来,其总产量占全国海洋捕捞总产量的40%左右。日本鲭、蓝圆鲹和鳀等中上层鱼类生活史大多为r选择型,资源更新速度一般比底层和近底层鱼类较快,因此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景更为广阔。本文综述了中国... 中国海洋中上层鱼类的种类繁多,近几年来,其总产量占全国海洋捕捞总产量的40%左右。日本鲭、蓝圆鲹和鳀等中上层鱼类生活史大多为r选择型,资源更新速度一般比底层和近底层鱼类较快,因此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景更为广阔。本文综述了中国重要海洋中上层鱼类渔业的发展概况,主要介绍了年产量位于前列的日本鲭、蓝圆鲹、蓝点马鲛、银鲳和鳀等5种鱼类生物学的研究进展,阐明了这些种类的种群鉴别和划分、洄游分布、越冬场、产卵场和产卵期、年龄和生长、摄食习性、生殖力和群体结构变化等资源生物学的研究现状,以及其资源量和可捕量的评估结果,并展望了其资源生物学研究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要中上层鱼类 资源生物学 研究进展 中国沿岸水域
下载PDF
东海区底拖网渔业主要经济鱼类渔业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8
8
作者 林龙山 郑元甲 +2 位作者 程家骅 刘勇 凌建忠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25,42,共6页
根据1997~2000年东海区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18种主要经济鱼类的渔业生物学特征,运用体长频率法估算了von Bertalanffy生长参数、总死亡系数、自然死亡系数、捕捞死亡系数和开发率。结果表明,大部分鱼类已出现个体小型化... 根据1997~2000年东海区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18种主要经济鱼类的渔业生物学特征,运用体长频率法估算了von Bertalanffy生长参数、总死亡系数、自然死亡系数、捕捞死亡系数和开发率。结果表明,大部分鱼类已出现个体小型化,15种鱼类的开发率过高,处于超额开发状态,其中,4种为重度超额开发,开发率大于0.8,7种为中度超额开发,开发率介于0.7~0.8之间,4种为轻度超额开发,开发率为0.5~0.7。建议加强保护和管理,以利于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生物学 经济鱼类 底拖网 渔业资源评估 东海区
下载PDF
春季珠江口水域鱼卵和仔稚鱼的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21
9
作者 肖瑜璋 王蓉 +1 位作者 欧强 方宏达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88-495,共8页
根据2004~2007年春季珠江口水域10个站位的鱼卵和仔稚鱼调查资料,着重就鱼卵和仔稚鱼的数量分布和年际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鱼卵和仔稚鱼隶属于9目33科58种(类),以鲈形目种类数所占比例最高(为53.4%)... 根据2004~2007年春季珠江口水域10个站位的鱼卵和仔稚鱼调查资料,着重就鱼卵和仔稚鱼的数量分布和年际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鱼卵和仔稚鱼隶属于9目33科58种(类),以鲈形目种类数所占比例最高(为53.4%),其次为鲱形目(为20.7%).鱼卵和仔稚鱼大致分成半咸水性、近岸性和近海性3个生态类群.鱼卵和仔稚鱼优势种类共9种,其中鱼卵优势种为6种,仔稚鱼的也为6种.青洲附近水域是春季鱼卵和仔稚鱼的最主要分布区域之一.鱼卵和仔稚鱼数量的年际变化明显,鱼卵和仔稚鱼个体数量的最大值均出现在2006年.水温、pH值和溶解氧含量是影响鱼卵个体数量的较显著因子,盐度和溶解氧含量为影响仔稚鱼个体数量的较显著因子.盐度、pH值及溶解氧、悬浮物、叶绿素a含量对鱼卵和仔稚鱼种类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鱼卵 仔稚鱼 数量分布 种类组成 水温 盐度 珠江口水域
下载PDF
不同材料人工鱼礁生物诱集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19
10
作者 江艳娥 陈丕茂 +1 位作者 林昭进 方展强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3期418-424,共7页
参考相关资料对比水泥类、油井类、舰船类及其他类型人工鱼礁对海洋生物诱集效果,探讨不同材料人工鱼礁在诱集效果上的差异.结果表明,人工鱼礁区生物诱集效果高出天然礁区(对照区)的比率达68.75%.不同材料类型人工鱼礁的生物诱集效果存... 参考相关资料对比水泥类、油井类、舰船类及其他类型人工鱼礁对海洋生物诱集效果,探讨不同材料人工鱼礁在诱集效果上的差异.结果表明,人工鱼礁区生物诱集效果高出天然礁区(对照区)的比率达68.75%.不同材料类型人工鱼礁的生物诱集效果存在差异:水泥类人工鱼礁生物诱集效果高于天然礁区的比率为71.43%;油井类人工鱼礁生物诱集效果高于天然礁区的比率为50.00%;舰船类人工鱼礁生物诱集效果高于天然礁区的比率为100.00%;其他类人工鱼礁生物诱集效果高于天然礁区的比率为80.00%.研究资料分析表明人工鱼礁的建设,需要更多地结合海洋物理、海洋化学、海洋生物等方面的知识,以提高人工鱼礁对海洋生物的增殖效果,促进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人工鱼礁 材料 诱集效果
下载PDF
南海北部陆坡海域瓦氏眶灯鱼的渔业生物学特征 被引量:9
11
作者 龚玉艳 杨玉滔 +5 位作者 孔啸兰 张俊 江艳娥 陈作志 晏磊 张魁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91-1101,共11页
瓦氏眶灯鱼(Diaphus watasei)是深海虾拖网的主要副渔获物之一,对维持深海及陆坡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据2015年6、8月及2017年3月在南海北部陆坡海域利用底层虾拖网及中层拖网采集的瓦氏眶灯鱼(Diaphus watasei)... 瓦氏眶灯鱼(Diaphus watasei)是深海虾拖网的主要副渔获物之一,对维持深海及陆坡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据2015年6、8月及2017年3月在南海北部陆坡海域利用底层虾拖网及中层拖网采集的瓦氏眶灯鱼(Diaphus watasei)样品,对其生长、繁殖、摄食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瓦氏眶灯鱼的体长范围为71~172 mm,平均118 mm;体重范围为5.25~66.20 g,平均26.05 g。雌雄个体体长、体重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ANOVA,P<0.01);总样本雌性体长与体重的关系式为:W♀=4×10^(-5)L^(2.7873)(R^2=0.9241,n=317),雄性体长和体重的关系式为:W♂=7×10^(-5)L^(2.6883)(R^2=0.9052,n=558)。雌雄性比为1:1.76,雄性明显多于雌性。性腺成熟度以II期为主,各月份均有性成熟个体,表明瓦氏眶灯鱼在全年多次产卵,其雌性初次性成熟体长L_(50%)为145.0 mm。瓦氏眶灯鱼摄食等级主要以1、2级为主,主要摄食安达曼钩腕乌贼(Abralia andamanica)、线小钩腕乌贼(Abraliopsis lineata)等头足类,同时还摄食七星底灯鱼(Benthosema pterotum)、尾明角灯鱼(Ceratoscopelus warmingii)等小型中层鱼及拟须虾(Aristaeomorpha foliacea)等甲壳类,有时也会摄食同类。瓦氏眶灯鱼主要生活在底层海域,除少部分未成熟个体外,基本不进行昼夜垂直迁移。瓦氏眶灯鱼个体规格大,数量多,且基本不进行垂直迁移,是研究南海深海及陆坡生态系统的重要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氏眶灯鱼 中层鱼 生物学特性 南海
下载PDF
后基因组时代的药物发现:趋势和实践 被引量:19
12
作者 陈凯先 蒋华良 +1 位作者 罗小民 沈建华 《中国天然药物》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5期257-260,共4页
人类基因组计划深刻地影响了药物研究和开发的思路和策略 ,生命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与药物研究的结合日益紧密 ,计算机信息技术也越来越多应用到药物研究过程中来。本文以实例说明了虚拟筛选。
关键词 药物研究 药物发现 虚拟筛选 后基因组时代 靶标 配体垂钓
下载PDF
莱州湾小型鳀鲱鱼类的生物学特征 被引量:5
13
作者 焦燕 陈大刚 +3 位作者 刘群 仲崇俊 曾晓起 任一平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23-329,共7页
以莱州湾调查资料为基础较系统地报告了青鳞小沙丁、斑、日本、赤鼻、黄鲫等 5种小型鲱鱼类的渔获体长、体重与年龄组成、生长特性、繁殖期与繁殖力以及饵料食性等生物学特征。文中还就上述鱼种在地域性渔业上的重要意义、种... 以莱州湾调查资料为基础较系统地报告了青鳞小沙丁、斑、日本、赤鼻、黄鲫等 5种小型鲱鱼类的渔获体长、体重与年龄组成、生长特性、繁殖期与繁殖力以及饵料食性等生物学特征。文中还就上述鱼种在地域性渔业上的重要意义、种间更替进行了讨论 ,并对资源保护与管理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科 鲱科 鱼类生物学 莱州湾
下载PDF
广东池养鲻鱼的繁殖生物学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加儿 区又君 +1 位作者 丁彦文 郑建民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1998年第3期38-42,共5页
观察广东池养鲻鱼的繁殖生物学,鲻亲鱼个体一般雌性比雄略大,在池塘养殖条件下,雌雄性比约为2∶1,且有随年龄增长雌鱼比例增大的趋势;广东池养鲻鱼的繁殖季节为11月至翌年2月;繁殖力与体长体重呈正相关关系,个体绝对怀卵量... 观察广东池养鲻鱼的繁殖生物学,鲻亲鱼个体一般雌性比雄略大,在池塘养殖条件下,雌雄性比约为2∶1,且有随年龄增长雌鱼比例增大的趋势;广东池养鲻鱼的繁殖季节为11月至翌年2月;繁殖力与体长体重呈正相关关系,个体绝对怀卵量48万~480万粒;在水温19.1~20.4℃,盐度32的条件下,受精卵历时57h10min孵化出鱼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鲻鱼 池塘养鱼 繁殖生物学 广东
下载PDF
长白山区九种冷水性鱼类的食性、生长与繁殖 被引量:8
15
作者 孙兆和 李中平 +2 位作者 王庆有 刘翠英 云宝琛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2期78-81,94,共5页
本文研究了长白山区9种冷水性鱼类的食性、生长和繁殖的生物学,旨在为保护、增殖这些冷水性鱼类资源和为寒冷地区开辟养殖鱼类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生物学 鱼类 冷水性
下载PDF
食蚊鱼(Gambusia spp.)入侵生态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6
作者 陈国柱 林小涛 陈佩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476-4485,共10页
食蚊鱼(Gambusia spp.)是原产于北美洲的著名入侵物种,它对蚊类幼虫具有很强的捕食压力,被作为疟疾防治生物工具而在全世界温带和热带地区扩散。近20多年来的研究认为,食蚊鱼通过食物竞争和捕食等机制威胁引入地的无脊椎动物、鱼类、两... 食蚊鱼(Gambusia spp.)是原产于北美洲的著名入侵物种,它对蚊类幼虫具有很强的捕食压力,被作为疟疾防治生物工具而在全世界温带和热带地区扩散。近20多年来的研究认为,食蚊鱼通过食物竞争和捕食等机制威胁引入地的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的生存,显著影响引入地的生物多样性。它们具有广泛的生境适应性、生长迅速、卵胎生、高生殖率、对生殖生态条件无特殊要求等特点。另外,它们的个体野外寿命不超过2 a,种群更新速度快,种群内形成春季和夏季两个繁殖群体,并具有不同的繁殖生物学特点,因而形成复杂的世代结构。遗传上,雌鱼具有混交及能长期贮存精子的特点,能快速建立种群并克服奠基效应。这些种群通过快速适应性进化而形成一定规模的地理群体。当前,由于食蚊鱼在预防疟疾的工作中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会借助于人力的作用而继续扩散。为减轻它对非目标地区和非目标生物的影响,应进一步深入开展其入侵生态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蚊鱼(Gambusia spp.) 基础生物学 生态入侵机制 捕食 种间竞争
下载PDF
张氏的繁殖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9
17
作者 孙宝柱 李晋 +1 位作者 但胜国 谭德清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98-1003,共6页
文章对赤水河河口段张氏的繁殖生物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9月份为其繁殖期;最小性成熟个体为雌性体长77mm,体重5.3g;雄性体长108mm,体重9.4g,均为1龄;繁殖群体性比为1.07:1,由4个年龄组组成,其中2龄个体占绝对优势。性成熟系数3... 文章对赤水河河口段张氏的繁殖生物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9月份为其繁殖期;最小性成熟个体为雌性体长77mm,体重5.3g;雄性体长108mm,体重9.4g,均为1龄;繁殖群体性比为1.07:1,由4个年龄组组成,其中2龄个体占绝对优势。性成熟系数3—7月份逐渐增大,然后持续减小,至12月降到全年最小值。卵径(0.75±0.14)mm呈单峰型,绝对繁殖力(11010±7723)粒,相对繁殖力(275.1±138.4)粒/g,每克卵巢卵粒数(3789±1389)粒。该种为单批产卵类型鱼类。绝对繁殖力随着鱼体体长、体重和年龄的增长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氏 特有鱼类 繁殖 生物学
下载PDF
中国主要海洋底层鱼类生物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8
18
作者 郑元甲 洪万树 张其永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1-160,共10页
回顾了中国海洋主要底层经济鱼类资源生物学的研究历史和科研成果,并重点叙述了带鱼、小黄鱼、大黄鱼和绿鳍马面鲀等重要经济鱼类资源生物学研究概况。概述的内容包括地理种群及其产卵群体的鉴别和划分、生活史型的演变、种群和群体结... 回顾了中国海洋主要底层经济鱼类资源生物学的研究历史和科研成果,并重点叙述了带鱼、小黄鱼、大黄鱼和绿鳍马面鲀等重要经济鱼类资源生物学研究概况。概述的内容包括地理种群及其产卵群体的鉴别和划分、生活史型的演变、种群和群体结构、种群数量变动、年龄组成和生长特性、摄食习性、性成熟周期、性腺成熟指数(GSI)、产卵群体生殖力、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及洄游路线、资源量和渔获量、各种作业渔船的调整及其捕捞力量的限制措施等,并展望了中国海洋底层经济鱼类资源生物学研究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海洋底层鱼类 资源生物学 回顾与展望 中国沿岸水域
下载PDF
茅尾海红树林水域仔稚鱼群落结构及与主要环境因子关系 被引量:7
19
作者 常涛 吴志强 +3 位作者 黄亮亮 耿俊杰 朱召军 武文丽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9-226,共8页
于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逐月在广西钦州港茅尾海红树林潮沟进行水平拖网采样,调查该红树林仔稚鱼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特征,分析其时间变化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温度、盐度和潮汐)的关系.共采获仔稚鱼24种,隶属于15科18属,物种组... 于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逐月在广西钦州港茅尾海红树林潮沟进行水平拖网采样,调查该红树林仔稚鱼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特征,分析其时间变化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温度、盐度和潮汐)的关系.共采获仔稚鱼24种,隶属于15科18属,物种组成较简单,主要优势种为爪哇拟虾虎鱼(Pseudogobius javanicus)等.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茅尾海仔稚鱼物种组成时间变化较明显,主要分为3个群落,12月至次年1月为群落类型Ⅰ,2∽3月为群落类型 Ⅱ,5~11月为群落类型 Ⅲ仔稚鱼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显示仔稚鱼物种数及爪哇拟虾虎鱼个体数与潮位(高/低潮)存在显著性差异,美肩鳃鳚个体数与潮型(全日潮/半日潮)存在显著差异.仔稚鱼物种组成与温度、盐度相关性分析表明仅仔稚鱼总个体数与温度存在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仔稚鱼 物种组成 潮汐 环境因子 茅尾海
下载PDF
福建沿岸海域主要经济鱼类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家樵 张雅芝 +2 位作者 黄良敏 李军 谢仰杰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3期161-166,共6页
根据2006年夏季、冬季和2007年春季、秋季在福建沿岸近海作业的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结果,对其中17种主要经济鱼类的渔业生物学进行了初步分析,并运用体长频率法估算了Von Bertalanffy生长参数、总死亡系数、自然死亡系数、捕捞死亡系数... 根据2006年夏季、冬季和2007年春季、秋季在福建沿岸近海作业的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结果,对其中17种主要经济鱼类的渔业生物学进行了初步分析,并运用体长频率法估算了Von Bertalanffy生长参数、总死亡系数、自然死亡系数、捕捞死亡系数和开发率.结果表明:大部分鱼类已呈现个体小型化.16种鱼的开发率过高,处于超额开发状态,其中,5种为中度超额开发,开发率介于0.7~0.8之间;11种为轻度超额开发,开发率为0.5~0.7.建议加强渔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以利于鱼类资源的恢复和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沿岸 渔业生物学 经济鱼类 种群动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