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trophic structure of the southern Huanghai Sea fish communities 被引量:2
1
作者 XUE Ying JIN Xianshi +1 位作者 LIANG Zhenlin YE Zhenjiang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4期95-111,共17页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trophic structure of fish communities in the southern Huanghai Sea were examined based on the data sampled from bottom trawl surveys conducted during the autumn of 2000 and ...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trophic structure of fish communities in the southern Huanghai Sea were examined based on the data sampled from bottom trawl surveys conducted during the autumn of 2000 and the spring of 2001. Hierarchical agglomerative cluster method and bootstrap randomization were used to identify significant trophic groups for each fish assemblage in the southern Huanghai Sea. A total of six major trophic groups were identified within this system, which classified predators based upon location in the water column or prey size ( i. e. , benthic to pelagic predators or fish to small invertebrate prey predators). The similarity level used to identify significant trophic groups in each assemblage ranged from 24% to 34%. Although planktivores were the dominant trophic group in each assemblage (60% - 79% ), there were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in the trophic structure, which reflected the differences in the abundance and availability of dominant preys. Simplified food webs were constructed to evaluate the most important troph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dominant prey taxa and the fishes in each assemblage within this system. Although there were some differences in the key prey species among different food webs, pelagic prey items (mainly euphausiids and copepods) represent the most important energetic link between primary producers and higher trophic level predators. The trophic level for most fishes was between 3 and d, and the weighted mean trophic level for each assemblage ranged from 3.3 to 3.4. Compared with previous study in the mid-1980s, there was an obvious downward trend in the trophic level for most fish species, which resulted mainly from the fluctuation in key prey species in the Huanghai Sea. The decrease in the importance of Japanese anchovy seems to be offset by other abundant prey species such as Euphausia pacifica and copepods ( mainly Calanus sinicus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ern Huanghai Sea trophic guild food web dietary overlap fish assemblage
下载PDF
Research of Segmentation Algorithms for Overlapping Chromosomes
2
作者 Wenzhong Yan Lei Bai 《Engineering(科研)》 2013年第10期404-408,共5页
Chromosome segment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step in the automatic chromosome analysis system. Since in almost every metaphase image partial touching and overlapping of chromosomes are a common phenomenon, how to sep... Chromosome segment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step in the automatic chromosome analysis system. Since in almost every metaphase image partial touching and overlapping of chromosomes are a common phenomenon, how to separate these chromosomes correctly is a difficult yet vital problem. A number of attempts have been made to deal with this problem. This paper is focused on these attempts. Some algorithms are investigated. The principle 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se algorithms are analyzed. Results of these algorithms are compared and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OMOSOME SEGMENTATION overlapPING M-fish
下载PDF
广东饶平海山河口区红树林潮沟鱼类时空生态位
3
作者 吴映明 唐以杰 黄更生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79,共9页
鱼类作为红树林湿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关其种间关系的研究报道极少。本研究以分布于广东饶平海山河口区红树林鱼类为例,于2022—2023年对该红树林潮沟鱼类进行春、夏、秋、冬四季的采样调查,计测鱼类物种的时空生态位宽度和种间重叠... 鱼类作为红树林湿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关其种间关系的研究报道极少。本研究以分布于广东饶平海山河口区红树林鱼类为例,于2022—2023年对该红树林潮沟鱼类进行春、夏、秋、冬四季的采样调查,计测鱼类物种的时空生态位宽度和种间重叠值,阐明湿地鱼类分布和种间关系对环境因子作用的响应。结果显示:渔获鱼类有14种,隶属6目12科,其中优势种(IRI≥500)6种,常见种(500>IRI≥100)3种,少见种(100>IRI≥10)2种,偶见种(IRI<10)3种。海山红树林潮沟渔获鱼类的时空生态位宽度变化范围为0.000~2.428,变化幅度较大,其中,广生态位种(B_(ij)≥2.0)1种,为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中生态位种(1.0≤B_(ij)<2.0)2种,为红狼牙鰕虎鱼(Odontamblyopus rubicundus)和中华乌塘鳢(Bostrichthys sinensis);其余11种为窄生态位种(0<B_(ij)<1.0)。海山红树林潮沟鱼类物种之间的时空生态位重叠值为0.000~0.956,变化幅度较大;其中,显著重叠的(重叠值>0.6)有43对,占总对数的47%,重叠有意义的(0.3<重叠值<0.6)有21对,占总对数的23%,两者合计占总对数的70%。时空生态位重叠值最高的是黄斑篮子鱼(Siganus oramin)和弹涂鱼(Periophthalmus cantnensis),高达0.956;而完全不重叠包括尼罗罗非鱼和鲬(Platycephalus indicus)、中华乌塘鳢和鲬、须鳎(Paraplagusia bilineata)和鲬。BIOENV分析发现与研究区鱼类丰度最为匹配的环境因子组合是水体的水温、盐度、pH和叶绿素a含量的相关系数为0.475,RELATE检验结果显著(R=0.461,P<0.05),表明这4个环境因子是影响鱼类分布的重要因子。综合而言,饶平海山红树林湿地鱼类时空生态位以窄生态位种为主,不同鱼类之间的时空生态位重叠以显著重叠和重叠有意义的占多数,水体的水温、盐度、pH和叶绿素a含量是影响林区湿地鱼类分布的重要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时空生态位 红树林
下载PDF
基于位置编码重叠切块嵌入和多尺度通道交互注意力的鱼类图像分类
4
作者 周雯 谌雨章 +1 位作者 温志远 王诗琦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209-3216,共8页
水下鱼类图像分类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传统Vision Transformer(ViT)网络骨干的局限性较大,难以处理局部连续特征,在图像质量较低的鱼类分类中效果表现不佳。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位置编码的重叠切块嵌入(OPE)和多尺度通道交... 水下鱼类图像分类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传统Vision Transformer(ViT)网络骨干的局限性较大,难以处理局部连续特征,在图像质量较低的鱼类分类中效果表现不佳。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位置编码的重叠切块嵌入(OPE)和多尺度通道交互注意力(MCIA)的Transformer图像分类网络PIFormer(Positional overlapping and Interactive attention transFormer)。PIFormer采用多层级形式构建,每层以不同次数堆叠,利于提取不同深度的特征。首先,引入深度位置编码重叠切块嵌入(POPE)模块对特征图与边缘信息进行重叠切块,以保留鱼体的局部连续特征,并添加位置信息以排序,帮助PIFormer整合细节特征和构建全局映射;其次,提出MCIA模块并行处理局部与全局特征,并建立鱼体不同部位的长距离依赖关系;最后,由分组多层感知机(GMLP)分组处理高层次特征,以提升网络效率,并实现最终的鱼类分类。为验证PIFormer的有效性,提出自建东湖淡水鱼类数据集,并使用公共数据集Fish4Knowledge与NCFM(Nature Conservancy Fisheries Monitoring)以确保实验公平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网络在各数据集上的Top-1分类准确率分别达到了97.99%、99.71%和90.45%,与同级深度的ViT、Swin Transformer和PVT(Pyramid Vision Transformer)相比,参数量分别减少了72.62×10^(6)、14.34×10^(6)和11.30×10^(6),浮点运算量(FLOPs)分别节省了14.52×10^(9)、2.02×10^(9)和1.48×10^(9)。可见,PIFormer在较少的计算负荷下,具有较强的鱼类图像分类能力,取得了优越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图像分类 位置编码 重叠切块嵌入 通道交互注意力 Vision Transformer
下载PDF
通过图像增强与改进Faster-RCNN网络的重叠鱼群尾数检测 被引量:9
5
作者 谭鹤群 李玉祥 +2 位作者 朱明 邓宇玄 佟明航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167-176,共10页
利用目标检测获取水下鱼类图像中的生物信息,对于实现水产养殖信息化、智能化有重要意义。受到成像设备与水下拍摄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重叠鱼群尾数检测仍为水下目标检测领域的难点之一。该研究以水下重叠鱼群图像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 利用目标检测获取水下鱼类图像中的生物信息,对于实现水产养殖信息化、智能化有重要意义。受到成像设备与水下拍摄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重叠鱼群尾数检测仍为水下目标检测领域的难点之一。该研究以水下重叠鱼群图像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增强与改进Faster-RCNN网络的重叠鱼群尾数检测模型。在图像预处理部分,该研究利用MSRCR算法结合自适应中值滤波算法进行水下图像增强;在Faster-RCNN网络的改进部分,该研究采用ResNeXt101网络作为模型主干网络、增加带有CBAM(ConvolutionBlockAttentionModule)注意力机制的Bi-PANet(Bilinear-Path Aggregation Network)路径聚合网络、使用PAM(Partitioning Around Medoids)聚类算法优化网络初始预测框的尺度和数量、以Soft-NMS(Soft Non-Maximum Suppression)算法替代NMS(Non-Maximum Suppression)算法。通过以上措施提高模型对于重叠鱼群尾数的检测精度。通过消融试验可得,改进后的模型对水下重叠鱼群图像的平均检测精度和平均召回率分别为76.8%和85.4%,两项指标较Faster-RCNN模型分别提高了8.4个百分点和13.2个百分点。通过对多种模型的实际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可知,改进后的模型的平均准确率相较于YOLOv3-spp、SSD300和YOLOv5x6分别高出32.9个百分点、12.3个百分点和6.7个百分点。改进后的模型对重叠数量为2~5尾的鱼群进行数量检测时,成功率分别为80.4%、75.6%、65.1%和55.6%,明显高于其他目标检测算法,可为重叠鱼群尾数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目标检测 图像增强 水下图像 鱼群重叠 Faster-RCNN
下载PDF
南黄海三种石首鱼类的食性 被引量:33
6
作者 薛莹 金显仕 +1 位作者 张波 梁振林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8-187,共10页
根据2000-2002年秋季和冬季在南黄海进行的定点底拖网调查,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黑鳃梅童(Collichthys niveatus)、皮氏叫姑鱼(Johnius belengerii)和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的食物组成及其差异,摄食随海区、季节和体... 根据2000-2002年秋季和冬季在南黄海进行的定点底拖网调查,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黑鳃梅童(Collichthys niveatus)、皮氏叫姑鱼(Johnius belengerii)和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的食物组成及其差异,摄食随海区、季节和体长的变化,以及3种石首鱼类摄食器官的形态差异对摄食的影响。结果表明:(1)3 种鱼的优势饵料生物各不相同,食物组成存在显著差异;(2)3种鱼的食物组成均随海区和季节的不同而有显著的差异;(3)3种鱼的食物组成和饵料多样性都有明显体长变化,黑鳃梅童和皮氏叫姑鱼的饵料多样性随体长的增大而升高,小黄鱼则相反;(4)黑鳃梅童和小黄鱼种内不同体长间的食物重叠指数较高,而皮氏叫姑鱼则较低,3种鱼的种间食物重叠指数位于0.50-0.56;(5)主成分分析(PCA)表明,黑鳃梅童和小黄鱼摄食器官的形态特征与皮氏叫姑鱼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首鱼类 食物组成 食物重叠 摄食器官 南黄海
下载PDF
考虑风险重叠度最小化的多电压等级检修计划协同优化 被引量:11
7
作者 陈浩 李莉 +4 位作者 董新 李晓琦 李嫣然 潘杰 高峰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93-101,共9页
月度检修计划编制是电力调度机构的重点工作内容,其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定义了检修计划“风险重叠度”的概念,并提出了风险重叠度的量化方法。采用数据库技术索引查询停电设备影响对象集合,考虑风险在各电压等级之间... 月度检修计划编制是电力调度机构的重点工作内容,其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定义了检修计划“风险重叠度”的概念,并提出了风险重叠度的量化方法。采用数据库技术索引查询停电设备影响对象集合,考虑风险在各电压等级之间的传递,将某一对象的各路电源的“危险指数”、“依存指数”作为依据,判定多项检修工作同时开展期间是否发生风险重叠。将风险重叠度最小纳入检修计划协同优化的目标函数中,结合损失电量最小、工作量均衡的目标以及各种约束条件,采用人工鱼群算法求解检修计划优化问题。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使检修计划的编制实现风险重叠度最小化,并实现多电压等级检修计划的协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修计划 风险重叠度 优化问题 人工鱼群
下载PDF
浙江南部近海主要鱼类的时空生态位及种间联结性 被引量:8
8
作者 叶深 杨蕊 +2 位作者 丁朋朋 彭欣 刘伟成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8-62,共15页
基于2016年8月(夏季)、11月(秋季)、2017年3月(冬季)、5月(春季)浙江南部近海的鱼类调查数据,利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聚类分析、方差比率法、卡方检验、联结系数以及种对共同出现百分率对主要鱼类种间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 基于2016年8月(夏季)、11月(秋季)、2017年3月(冬季)、5月(春季)浙江南部近海的鱼类调查数据,利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聚类分析、方差比率法、卡方检验、联结系数以及种对共同出现百分率对主要鱼类种间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调查共采集鱼类169种,主要鱼类共有26种;(2)在空间维度上,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生态位宽度最大(2.83),青鳞小沙丁(Sardinella zunasi)和芝芜棱鳀(Thryssa chefuensis)生态位重叠值最大(0.97);在时间维度上,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生态位宽度最大(1.34),6组种对时间生态位重叠值等于1.00;在时空维度上,龙头鱼生态位宽度最大(3.50),青鳞小沙丁与芝芜棱鳀时空生态位重叠值最大(0.97);(3)方差比率法分析表明,方差比率偏离显著,主要鱼类总体正联结显著,其中170组种对间联结性达到显著水平(χ^(2)≥3.841),联结系数和种对共同出现频率结果表明种间联结性趋于正联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鱼类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种间联结性 浙江南部近海
下载PDF
应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对南黄海两种鳀科鱼类食物竞争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郭旭鹏 李忠义 +1 位作者 金显仕 戴芳群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4期283-287,共5页
根据2005年4~5月在黄海海域进行的春季定点底拖网调查,采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和聚类分析方法,研究南黄海低营养层次鱼类中的代表性种类,鳀鱼(Engraulis ja ponicus)和赤鼻稜鳀(Thrissa kammalensis)摄食的食物组成、相似指数及二... 根据2005年4~5月在黄海海域进行的春季定点底拖网调查,采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和聚类分析方法,研究南黄海低营养层次鱼类中的代表性种类,鳀鱼(Engraulis ja ponicus)和赤鼻稜鳀(Thrissa kammalensis)摄食的食物组成、相似指数及二者对食物竞争的激烈程度.结果显示:1)〉900μm浮游动物、500~900μm浮游动物和仔稚鱼3种饵料为南黄海鳀鱼和赤鼻稜鳗的主要摄食对象;2)二者所摄食的食物组成高度相似,相似指数为65.97%;3)在81~100mm叉长组内的食物平均重叠系数为97.95%,101~105mm内为77.96%,116~120mm内为7.28%,表明南黄海鳀鱼与赤鼻稜鳀在一定环境下对食物可能存在激烈的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鳀科鱼类 食物组成 食物重叠 碳氮稳定同位素 南黄海
下载PDF
长江口水域中华鲟幼鱼与6种主要经济鱼类的食性及食物竞争 被引量:25
10
作者 庄平 罗刚 +4 位作者 张涛 章龙珍 刘健 冯广朋 侯俊利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5544-5554,共11页
根据2004年6月至8月和2005年6月至8月在长江口崇明岛东滩水域插网所获取的鱼类样本,对东滩水域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幼鱼和其它6种主要经济鱼类的食性、食物竞争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华鲟、窄体舌鳎(Cynoglissus gracilis... 根据2004年6月至8月和2005年6月至8月在长江口崇明岛东滩水域插网所获取的鱼类样本,对东滩水域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幼鱼和其它6种主要经济鱼类的食性、食物竞争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华鲟、窄体舌鳎(Cynoglissus gracilis)为底栖生物食性;中国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为游泳生物食性;刀鲚(Coilia ectenes)和凤鲚(Coilia mystus)为浮游动物食性;鲻(Mygil cephalus)和鮻(Liza haematochiela)为腐屑(有机碎屑)食性。中华鲟幼鱼及6种主要经济鱼类食性按照相对重要性指标(IRI)大小排列:中华鲟(IRI):鱼类>端足类>多毛类>蟹类;窄体舌鳎(IRI):虾类>瓣鳃类>鱼类;中国花鲈(IRI):鱼类>虾类>等足类>蟹类;刀鲚(IRI):糠虾类>虾类>桡足类>鱼类;凤鲚(IRI):糠虾类>桡足类>虾类>鱼类;鲻(IRI):有机碎屑>底栖藻类>瓣鳃类>桡足类;鮻(IRI):有机碎屑>底栖藻类>瓣鳃类>桡足类。长江口崇明东滩中华鲟与6种经济鱼类饵料重叠系数显示,中华鲟与窄体舌鳎的饵料重叠系数达到了0.4,而与其余5种鱼类的饵料重叠系数均小于0.12。这表明窄体舌鳎对中华鲟幼鱼的食物有一定的竞争力,其余5种鱼类对中华鲟幼鱼的食物竞争强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崇明东滩 中华鲟 经济鱼类 食物组成 食物竞争 饵料重叠系数
下载PDF
北部湾中南部海域3种优势鱼类生态位研究
11
作者 黄亮亮 杨伊恒 +2 位作者 王才广 徐浩 康斌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499-2511,共13页
【目的】比较北部湾中南部海域3种优势鱼类元素组成及其多维化学计量生态位和碳氮稳定同位素营养生态位的差异,系统掌握该海域主要优势鱼类间的关系,同时为北部湾中南部海域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及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 【目的】比较北部湾中南部海域3种优势鱼类元素组成及其多维化学计量生态位和碳氮稳定同位素营养生态位的差异,系统掌握该海域主要优势鱼类间的关系,同时为北部湾中南部海域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及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22年4月在北部湾中南部海域采集的3种优势种鱼类[多齿蛇鲻(Saurida tumbil)32尾,大头白姑鱼(Pennahia macrocephalus)34尾,黄带绯鲤(Upeneus sulphureus)33尾]为研究对象,测定其鱼体中20种元素(C、N、P、K、Ca、Na、Mg、Fe、Zn、Mn、Ti、Cr、Co、Ni、Cu、As、Ba、Cd、Pb和Sb)及碳、氮稳定同位素(δ^(13)C和δ^(15)N)含量,通过绘制多维化学计量生态位图和碳氮稳定同位素营养生态位图,比较分析3种优势鱼类元素组成及其生态位的种内和种间差异。【结果】北部湾中南部海域3种优势鱼类元素含量和碳氮稳定同位素含量存在明显的种间及种内差异,其超体积生态位排序为大头白姑鱼(280.97)>多齿蛇鲻(174.45)>黄带绯鲤(98.30),生态位面积排序为多齿蛇鲻(6.63)>黄带绯鲤(4.00)>大头白姑鱼(2.46)。3种优势鱼类种间和种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生态位重叠,如种间生态位重叠概率最高的是多齿蛇鲻与大头白姑鱼(14.04%),而种间生态位重叠概率最低的是多齿蛇鲻与黄带绯鲤(1.76%);种内生态位重叠最高的是黄带绯鲤,多齿蛇鲻次之,大头白姑鱼最小。此外,3种优势鱼类多维化学计量超体积生态位与种内差异有关,种内差异越大其超体积生态位越大。【结论】北部湾中南部海域3种优势鱼类元素含量和碳氮稳定同位素含量存在明显的种间及种内差异,多维化学计量生态位和碳氮稳定同位素营养生态位均可用于表征生物的生理特征及功能,但相对于稳定同位素营养生态位,多维化学计量生态位能更好地反映种内差异。因此,后续研究将深入探讨生物多维化学计量生态位的种间及种内差异,如渔业生物个体不同发育阶段的生态位变化,为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及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化学计量生态位 稳定同位素 营养生态位 生态位重叠 优势鱼类 北部湾
下载PDF
水温变化影响下金沙江下游典型鱼类繁殖期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康 肖洋 +3 位作者 毛劲乔 龚轶青 张培培 王刚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0-55,共6页
为分析金沙江向家坝建成前后坝下江段水温变化对典型鱼类繁殖期的影响,基于实测数据分析研究了金沙江下游年际水温变化趋势与近年水温变幅,进而将14种典型鱼类历史产卵期适宜水温范围投影至现阶段水温历时变化曲线,得出各典型鱼类的繁... 为分析金沙江向家坝建成前后坝下江段水温变化对典型鱼类繁殖期的影响,基于实测数据分析研究了金沙江下游年际水温变化趋势与近年水温变幅,进而将14种典型鱼类历史产卵期适宜水温范围投影至现阶段水温历时变化曲线,得出各典型鱼类的繁殖期变化情况,并通过提出时间重叠度指标定量评价了水温变化对鱼类的影响。结果表明,建坝前金沙江下游水体升温期为2—6月,水温年内变化范围为11.8~23.2℃;建坝后则推迟至4—7月,水温年内变化范围为14.0~23.1℃,水温变幅趋于减小;在建坝后的水温条件下,金沙江下游典型鱼类主要繁殖时段可能由3月上旬—7月下旬后移至3月下旬—8月上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温 鱼类繁殖期 时间重叠度 金沙江下游
下载PDF
岱衢洋鱼类索饵场仔稚鱼的生态位及其分化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樊紫薇 蒋日进 +3 位作者 徐开达 张琳琳 印瑞 王好学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0年第4期49-55,共7页
为掌握重要鱼类索饵场仔稚鱼的生态分布,促进海洋渔业的发展,文章基于2011—2012年岱衢洋海域4个航次的定量采样,运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和典范对应分析等方法,分析该海域仔稚鱼群落与海水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岱衢洋海域... 为掌握重要鱼类索饵场仔稚鱼的生态分布,促进海洋渔业的发展,文章基于2011—2012年岱衢洋海域4个航次的定量采样,运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和典范对应分析等方法,分析该海域仔稚鱼群落与海水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岱衢洋海域仔稚鱼的生态位宽度可分为广生态位、中生态位和窄生态位,其中广生态位种对资源环境的适应能力强且分布范围较广,而窄生态位种对资源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且分布不均匀;生态位宽度与相对重要性指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仔稚鱼群落生态位重叠指数大于0.6的种对占总种对数的24.24%,生态位重叠程度较低;仔稚鱼分布存在明显的生态分化现象,仔稚鱼的生态位特征和生态习性受温度、盐度、悬浮物和叶绿素a等环境因子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岱衢洋 仔稚鱼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生态位分化
下载PDF
南流江河口红树林潮沟主要鱼类时空生态位 被引量:2
14
作者 承亚男 黄欣 +6 位作者 吴志强 刘昊 徐浩 苏琼源 朱亮 胥鹏 黄亮亮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9-70,共12页
基于2019年7月(夏)、2019年10月(秋)、2020年1月(冬)、2020年5月(春)的季节性鱼类采样数据,运用相对重要性指数(IRI)、Shannon指数和Pianka指数对南流江河口红树林潮沟主要鱼类的时空生态位宽度和重叠进行分析,结合冗余分析探讨主要鱼... 基于2019年7月(夏)、2019年10月(秋)、2020年1月(冬)、2020年5月(春)的季节性鱼类采样数据,运用相对重要性指数(IRI)、Shannon指数和Pianka指数对南流江河口红树林潮沟主要鱼类的时空生态位宽度和重叠进行分析,结合冗余分析探讨主要鱼类间的生态位分化。结果表明:共采集到鱼类17680尾,隶属12目23科37属45种,其中主要鱼类(IRI>100)10种。在主要鱼类中,时间生态位宽度值变化范围为0.46~1.78,其中嵴塘鳢最大,爪哇拟虾虎鱼最小;空间生态位宽度值变化范围为0.81~2.05,其中斑尾刺虾虎鱼最大,爪哇拟虾虎鱼最小。时空生态位宽度值达到2以上(广生态位种)的种类有6种,分别是鲻、齐氏罗非鱼、中华乌塘鳢、斑尾刺虾虎鱼、嵴塘鳢和杂食豆齿鳗。鲻与爪哇拟虾虎鱼的时间生态位重叠值最高(0.928),尾纹双边鱼与食蚊鱼的空间生态位重叠值最高(0.979),齐氏罗非鱼与斑尾刺虾虎鱼的时空生态位重叠值最高(0.822)。南流江河口红树林潮沟主要鱼类时空二维生态位有6.7%的种对显著重叠(Qik>0.6),表明物种时空分布差异较大,时空生态位重叠受季节变化影响较明显。另外,冗余分析揭示影响该区域主要鱼类时空生态位分化的主要因素有水温、盐度和Chl-a(P<0.001);其中,主要鱼类生物量分别在冬季与盐度,在春季与溶解氧、pH和Chl-a,在夏季与总有机碳、水温、Chl-a等,在秋季与总氮、浊度、总磷等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时空生态位 红树林 南流江
下载PDF
种间互作对雷州湾海域鱼类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潘士远 林坤 +1 位作者 吕少梁 王学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9383-9393,共11页
从鱼类种间互作及其生态网络特征视角研究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对解析多鱼种共存机制和基于群落水平的多鱼种资源管理均具有重要意义。为分析鱼类资源利用的竞争互作对群落结构稳定性的影响,根据2016-2018年8个航次的雷州湾海域底拖网调查... 从鱼类种间互作及其生态网络特征视角研究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对解析多鱼种共存机制和基于群落水平的多鱼种资源管理均具有重要意义。为分析鱼类资源利用的竞争互作对群落结构稳定性的影响,根据2016-2018年8个航次的雷州湾海域底拖网调查的鱼类数据,将空间生态位重叠理论和生态网络建模相结合,从种间互作的角度应用加权聚类系数C、加权平均路径长度A、关联度Co等指标分析鱼类的群落结构。结果表明:①鱼类生态位重叠所形成的种间互作网络季节变动较大,而年度变动则相对较小,共包含鱼类58-122种,种间互作的关系数量1318-7103。②雷州湾海域鱼类群落内种间互作密集,聚合程度高(C介于0.84-0.98)且能量传递效率高(A介于0.02-0.09),呈现互作弱化之趋势(Co介于0.32-0.48),群落结构总体较稳定。③小尺度范围(20°40'-21°00'N,110°30'-110°45'E)内,鱼类群落内种间互作特征是维持多种鱼类共存的重要内因。该特征表现为季节和年度的变化总体上相似,种间直接关联程度与种间互作强度呈正相关(P<0.01),而局部聚合程度与种间直接关联、互作强度均呈负相关(P<0.01)。本研究可为鱼类群落结构稳定性的量化评价和资源养护的管理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间互作 鱼类群落结构 生态网络 空间生态位重叠 雷州湾
下载PDF
舟山群岛近岸海域春秋季主要鱼类功能群特征及其生态位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坤 俞存根 +6 位作者 郑基 许永久 江新琴 于南京 张佩怡 蒋巧丽 牛威震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92-605,共14页
为进一步了解舟山群岛近岸海域鱼类资源状况及其群落结构特征,基于2015年秋季(11月)、2016年春季(5月)在舟山群岛近岸海域进行的渔业资源拖网调查数据,以相对重要性指数(IRI)确定鱼类优势度,将主要鱼类(IRI>100)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其... 为进一步了解舟山群岛近岸海域鱼类资源状况及其群落结构特征,基于2015年秋季(11月)、2016年春季(5月)在舟山群岛近岸海域进行的渔业资源拖网调查数据,以相对重要性指数(IRI)确定鱼类优势度,将主要鱼类(IRI>100)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其摄食习性进行功能群划分,并用Shannon指数和Pianka指数对主要鱼类的生态位进行测度。结果表明:(1)研究海域主要鱼类春季11种,秋季7种,其中优势种(IRI>1000)春季3种,秋季1种。(2)根据食性可划分为浮游生物食性、浮游生物/游泳动物食性、底栖动物食性、底栖动物/游泳动物食性4个功能群。生物量最多的功能群春季为底栖动物食性功能群,秋季为底栖动物/游泳动物食性功能群。(3)春秋季主要鱼类生态位宽度值分别为1.26~3.58和0.20~3.45,生态位宽度值季节差异明显。广生态位种(B_(i)≥2.0)春季有中华小公鱼(Stolephoruschinensis)、银鲳(Pampusargenteus)、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lucidus)等8种,秋季有龙头鱼(Harpodonnehereus)、凤鲚(Coiliamystus)和棘头梅童鱼3种。中生态位种(2.0>B_(i)≥1.0)春季有龙头鱼、小带鱼(Eupleurogrammusmuticus)和蓝圆鲹(Decapterusmaruadsi)3种,秋季有中华小沙丁鱼(Stolephoruschinensis)和鮸(Miichthysmiiuy)2种,而窄生态位种(1.0>B_(i)>0)仅秋季的银鲳和黄鲫(Setipinnataty)2种。(4)春季龙头鱼与蓝圆鲹、秋季黄鲫与银鲳的生态位重叠值最高,表明鱼类在资源序列上的同域性最强,物种对空间资源的利用趋于一致。春秋季主要鱼类生态位重叠有意义(Q_(ik)>0.3)的种对所占比例均较低,总体上该海域主要鱼类潜在的竞争关系较弱,生态位空间分化明显。结合冗余分析(RDA)结果,可进一步解释主要鱼类的功能群及生态位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山群岛 近岸海域 主要鱼类 功能群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下载PDF
基于碳氮稳定同位素的太湖鱼类营养生态位研究
17
作者 刘素群 申明华 刘学勤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6-83,共8页
为探究太湖鱼类的营养生态位特征,2019-2020年开展了鱼类碳氮稳定同位素调查,运用贝叶斯稳定同位素椭圆模型解析了鱼类的营养生态位大小及生态位重叠,运用双基线法分析了鱼类的营养级。结果显示,鱼类δ^(13)C值为-27.67‰~-17.92‰,δ^(... 为探究太湖鱼类的营养生态位特征,2019-2020年开展了鱼类碳氮稳定同位素调查,运用贝叶斯稳定同位素椭圆模型解析了鱼类的营养生态位大小及生态位重叠,运用双基线法分析了鱼类的营养级。结果显示,鱼类δ^(13)C值为-27.67‰~-17.92‰,δ^(15)N值为6.02‰~20.31‰。营养生态位大小(SEAc值)为0.14‰^(2)~20.43‰^(2),其中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的生态位最大,光泽黄颡鱼(Pelteobagrus nitidus)的生态位最小。刀鲚(Coilia nasus)、陈氏短吻银鱼(Salangichthys tangkahkeii)和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的SEAc值均较小,表明其可利用的食物源和生境范围较窄,鳙(Aristichthys nobilis)的SEAc值较大,表明其可利用的食物源和生境范围较广。鱼类的营养生态位重叠度为0~70.6%。大银鱼(Protosalanxhyalocranius)与翘嘴鲌(Culter alburnus)的生态位重叠度最大(70.6%),其次为中国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与翘嘴鲌(39.9%),其余物种间的生态位重叠度为0~38.9%。刀鲚与其他肉食性鱼类的生态位重叠度较小,表明二者间的食物资源竞争较弱。陈氏短吻银鱼与鲢、鳙在生态位上存在明显的分离,这与陈氏短吻银鱼专食浮游动物有关。鱼类营养级为0.73~3.62,鮠(Leiocassis sp.)的营养级最高,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的营养级最低。研究表明,鱼类营养生态位大小与其摄食的食物种类以及对不同生境的利用程度有关,大部分鱼类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度较低,说明其在资源利用上存在较大分离。研究结果可为太湖鱼类食物网分析及渔业资源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 营养生态位 生态位重叠 营养级 太湖鱼类
下载PDF
青铜器上的重环纹源流探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傅玥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9-123,共5页
重环纹是商周青铜器纹饰中的一种。它出现在西周中期,大量流行在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是该阶段重要的抽象化纹饰之一。重环纹应起源于商代晚期的鳞瓣纹,表达的是动物躯体的涵义。春秋早期以后至战国晚期为其流变阶段,它作为装饰纹样仍然... 重环纹是商周青铜器纹饰中的一种。它出现在西周中期,大量流行在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是该阶段重要的抽象化纹饰之一。重环纹应起源于商代晚期的鳞瓣纹,表达的是动物躯体的涵义。春秋早期以后至战国晚期为其流变阶段,它作为装饰纹样仍然存在并使用具有深刻的原因和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环纹 源流 鳞瓣纹 内涵 背景
下载PDF
青狮潭水库主要鱼类的空间生态位
19
作者 徐浩 陈建林 +5 位作者 桂良英 承亚男 刘昊 苏琼源 陈中兵 黄亮亮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558-3567,共10页
【目的】阐明青狮潭水库主要鱼类在空间上竞争的种间关系,明确主要鱼类与环境因子的关联性,为青狮潭水库的水环境治理及渔业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2020年7月(丰水期)和2021年1月(枯水期)青狮潭水库的渔业资... 【目的】阐明青狮潭水库主要鱼类在空间上竞争的种间关系,明确主要鱼类与环境因子的关联性,为青狮潭水库的水环境治理及渔业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2020年7月(丰水期)和2021年1月(枯水期)青狮潭水库的渔业资源调查数据,采用相对重要性指数(IRI)确定各种鱼类的重要程度,通过平均拥挤度(x^(*))、Shannon指数及Pianka指数分析主要鱼类的生态位宽度(B_(ij))和生态位重叠(Qij),并以冗余分析(RDA)和去趋势对应分析(DCA)探究鱼类群落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青狮潭水库丰水期、枯水期的主要鱼类分别有16和13种,其中,丰水期以高体鳑鲏、、齐氏罗非鱼、斑鳜和尼罗罗非鱼为优势种,枯水期以鲫、马口鱼、高体鳑鲏、斑鳜和鲤为优势种。青狮潭水库丰水期、枯水期主要鱼类的B_(ij)范围是0.11~1.58和0.04~1.64,其中,广生态位种(B_(ij)≥2.0)丰水期为齐氏罗非鱼、枯水期为,丰水期中生态位种(2.0>B_(ij)≥1.0)有5种、枯水期有8种,丰水期窄生态位种(1.0>B_(ij)>0)有10种、枯水期有4种。丰水期和枯水期主要鱼类的Qij差异明显,其中,丰水期Qij显著的种对有41对,占总种对数的34.17%,重叠程度相对较高;枯水期主要鱼类重叠程度较低,种对间Qij显著的只有19对,占总种对数的24.36%。RDA分析结果显示,水深和总磷是影响青狮潭水库主要鱼类生态位分化的直接因素,主要鱼类受这些环境因子的影响表现出较明显的生态位分化现象。【结论】不同季节和空间下青狮潭水库不同食性鱼类的生态位存在明显差异。无论丰水期还是枯水期,杂食性鱼类的B_(ij)都较大,即杂食性鱼类较其他食性鱼类占据更广的生态位,且杂食性鱼类与植食性鱼类存在较强的竞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相对重要性指数 平均拥挤度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青狮潭水库
下载PDF
枸杞岛岩礁生境主要鱼类的食物组成及食物竞争 被引量:24
20
作者 王凯 章守宇 +3 位作者 汪振华 赵静 许敏 林军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36-544,共9页
基于2009年3月—2010年2月枸杞岛沿岸岩礁生境渔业资源调查数据,对岩礁生境中的3种定居性鱼类(褐菖鲉、大泷六线鱼和斑头六线鱼)和3种非定居性鱼类(花鲈、黄姑鱼和小黄鱼)的食物组成及食物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麦秆虫、钩虾、褐菖... 基于2009年3月—2010年2月枸杞岛沿岸岩礁生境渔业资源调查数据,对岩礁生境中的3种定居性鱼类(褐菖鲉、大泷六线鱼和斑头六线鱼)和3种非定居性鱼类(花鲈、黄姑鱼和小黄鱼)的食物组成及食物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麦秆虫、钩虾、褐菖鲉幼鱼、鳀鱼和中国毛虾等是6种鱼类的主要饵料生物,且饵料组成随季节而变化.3种定居性鱼类中,大泷六线鱼和斑头六线鱼在秋季食物竞争激烈;3种非定居性鱼类中,黄姑鱼和小黄鱼在夏季食物竞争激烈;非定居性鱼类和定居性鱼类之间,黄姑鱼分别与褐菖鲉(秋季)和大泷六线鱼(冬季)食物竞争激烈.黄姑鱼是引起岩礁生境中6种主要鱼类食物竞争的关键鱼种.枸杞岛岩礁生境中6种主要鱼类的摄食活动对褐菖鲉幼鱼的资源量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饵料重叠 食物竞争 岩礁生境 枸杞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