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钾法提取斑点叉尾鮰内脏油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张伟伟 陆剑锋 +3 位作者 焦道龙 林琳 翁世兵 姜绍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42-46,共5页
以斑点叉尾鮰内脏为原料,采用一种改进的钾法制备鱼油。钾法提取鱼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水解pH7.0、料液比1:1.5(g/ml)、水解温度65℃、水解时间35min、氯化钾用量4%和盐析时间10min,该条件下鱼油的提取率达到82.09%,鱼油中的饱和脂肪酸... 以斑点叉尾鮰内脏为原料,采用一种改进的钾法制备鱼油。钾法提取鱼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水解pH7.0、料液比1:1.5(g/ml)、水解温度65℃、水解时间35min、氯化钾用量4%和盐析时间10min,该条件下鱼油的提取率达到82.09%,鱼油中的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为20.59%,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分别为54.48%和15.18%。∑n-3/∑n-6的脂肪酸比值达到3.29,明显高于其他淡水鱼类。以上结果表明,斑点叉尾鮰内脏是生产鱼油的良好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叉尾鮰 内脏 鱼油 提取 脂肪酸
下载PDF
水酶法提取斑点叉尾鮰内脏油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陆剑锋 林琳 +3 位作者 张伟伟 翁世兵 叶应旺 姜绍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75-80,共6页
为提高鱼类加工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以斑点叉尾鮰内脏为原料,采用水酶法制备鱼油。结果表明:水酶法提取鱼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pH7.5、料液比1:1、加酶量3500U/g、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0.5h,该条件下鱼油的提取率达到80.94%;提取到... 为提高鱼类加工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以斑点叉尾鮰内脏为原料,采用水酶法制备鱼油。结果表明:水酶法提取鱼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pH7.5、料液比1:1、加酶量3500U/g、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0.5h,该条件下鱼油的提取率达到80.94%;提取到的鱼油(即粗鱼油)外观呈黄褐色,具有鱼腥味和轻微的酸败味,其过氧化值较低,而酸值相对较高;粗鱼油中的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为19.42%,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分别为61.76%和16.83%,∑n-3/∑n-6的脂肪酸比值达到3.63。表明斑点叉尾鮰内脏是生产鱼油的良好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叉尾鮰 内脏 鱼油 水酶法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淡水鱼内脏酶法水解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文佳 孟宗 +2 位作者 李进伟 蒋将 刘元法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5-69,共5页
通过对5种常见淡水鱼内脏基本成分及氨基酸组成进行分析比较,选择鲢鱼内脏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酶法对其进行水解,以提油率、蛋白回收率、水解度(DH)为指标,确定水解用酶及单因素试验各因素的优化范围。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pH、加酶量、... 通过对5种常见淡水鱼内脏基本成分及氨基酸组成进行分析比较,选择鲢鱼内脏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酶法对其进行水解,以提油率、蛋白回收率、水解度(DH)为指标,确定水解用酶及单因素试验各因素的优化范围。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pH、加酶量、温度为影响因素,提油率为响应值,响应面法优化得到鲢鱼内脏酶法水解最优工艺条件为:选用胰蛋白酶进行水解,pH 7.94,加酶量1.1%,温度47.24℃,时间2 h,料水比1∶1。在最优工艺条件下,提油率为91.24%,蛋白回收率为83.61%,水解度为53.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鱼内脏 酶法水解 鱼油 响应面法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优化军曹鱼内脏鱼油酶法提取工艺参数 被引量:7
4
作者 黄万有 李德涛 +3 位作者 屈小娟 刘书成 郝记明 张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73-177,共5页
以军曹鱼内脏为原料,采用人工神经网络优化酶解法提取军曹鱼内脏鱼油的工艺条件并制备了酶解蛋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木瓜蛋白酶提取鱼油,在液固比2.5:1、酶解温度50℃、酶用量为2.5%的条件下酶解3h,鱼油得率和提取率分别为49.84%和96.3... 以军曹鱼内脏为原料,采用人工神经网络优化酶解法提取军曹鱼内脏鱼油的工艺条件并制备了酶解蛋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木瓜蛋白酶提取鱼油,在液固比2.5:1、酶解温度50℃、酶用量为2.5%的条件下酶解3h,鱼油得率和提取率分别为49.84%和96.38%(干基),酶解蛋白的得率和提取率分别为28.46%和61.60%(干基);军曹鱼内脏鱼油的饱和脂肪酸主要为C14:0、C16:0、C18:0,单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C18:1、C16:1,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C20:5(n-3)和C22:6(n-3);制备得到酶解蛋白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研究结果为鱼类下脚料的综合加工利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酶解 内脏 鱼油 酶解蛋白
下载PDF
微碱条件生物酶法提取鱿鱼油工艺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石迪 郝剑君 +4 位作者 杨小克 步营 胡增淼 李钰金 王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7-281,共5页
以鱿鱼内脏为原料采用碱性蛋白酶法提取鱼油,分别从pH、固液比、酶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等不同因素研究对鱼油提取率的影响,应用响应面分析法(RSM)优化得出最佳酶解工艺条件:酶解时间4h、酶量(E/S)900u/g、固液比1:0、pH8、温度为50℃... 以鱿鱼内脏为原料采用碱性蛋白酶法提取鱼油,分别从pH、固液比、酶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等不同因素研究对鱼油提取率的影响,应用响应面分析法(RSM)优化得出最佳酶解工艺条件:酶解时间4h、酶量(E/S)900u/g、固液比1:0、pH8、温度为50℃,此工艺的鱼油提取率达到65.68%。鱼油酸值为14.8mg/g,其余理化指标均达到SC/T3502-2000精制鱼油二级标准。鱼油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50.97%,EPA和DHA含量分别为15.19%、28.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鱿鱼内脏 鱼油 碱性蛋白酶 脂肪酸组成
下载PDF
罗非鱼油的制取工艺及其氧化防止方法 被引量:15
6
作者 吴燕燕 李来好 +3 位作者 李刘冬 陈培基 杨贤庆 刁石强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6-89,共4页
以罗非鱼的鱼内脏为研究对象 ,采用钾盐蒸煮法从罗非鱼内脏中提取鱼油的工艺条件和纯化不饱和脂肪酸 (PUFA)的方法 ,对精制鱼油的氧化性及人工合成抗氧化剂 (TBHQ)、VE、茶多酚 3种抗氧化剂对鱼油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 .通过正交试验... 以罗非鱼的鱼内脏为研究对象 ,采用钾盐蒸煮法从罗非鱼内脏中提取鱼油的工艺条件和纯化不饱和脂肪酸 (PUFA)的方法 ,对精制鱼油的氧化性及人工合成抗氧化剂 (TBHQ)、VE、茶多酚 3种抗氧化剂对鱼油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 .通过正交试验及对比试验 ,结果表明 ,从罗非鱼内脏中制取鱼油的最佳工艺条件 :水解温度 70~ 80℃ ,水解时间 4 0min ,KNO3用量 6 g/dL ,盐析时间 10min ;采用低温 钾盐乙醇法纯化鱼油PUFA的效果比尿素包埋法好 ;TBHQ、VE、茶多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油 制取工艺 氧化 防止方法
下载PDF
酶解法提取鱿鱼内脏油的工艺研究及其脂肪酸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王丹 俞吕 +3 位作者 周晶 陈小娥 代小凤 刘书云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共5页
以阿根廷鱿鱼内脏为原料,探索动物蛋白酶提取鱿鱼内脏油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提取率为指标进行响应面优化实验,并对鱿鱼内脏油进行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加酶量2.0%,p H 7.5,酶解温度50℃... 以阿根廷鱿鱼内脏为原料,探索动物蛋白酶提取鱿鱼内脏油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提取率为指标进行响应面优化实验,并对鱿鱼内脏油进行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加酶量2.0%,p H 7.5,酶解温度50℃,料液比1∶1.0(质量比),酶解时间4 h;在最佳条件下,鱿鱼内脏油提取率可达78.83%。所得鱿鱼内脏油的色泽呈浅红棕色,具有鱼油的腥味,无酸败臭味,理化指标均达到SC/T 3502—2000粗鱼油一级标准;鱿鱼内脏油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41.66%,其中EPA和DHA总含量达35.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鱿鱼内脏 鱼油 动物蛋白酶 响应面分析 脂肪酸组成
下载PDF
胰蛋白酶法提取草鱼内脏鱼油工艺优化 被引量:18
8
作者 邵娜 刘学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0-113,共4页
利用胰蛋白酶酶解法从草鱼内脏中提取鱼油。以鱼油提取率为指标,利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酶解条件对鱼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胰蛋白酶提取草鱼内脏鱼油的酶解工艺参数为酶解温度48℃、酶解pH8、酶添加量1.65%、料液比1:0.87(m/m)... 利用胰蛋白酶酶解法从草鱼内脏中提取鱼油。以鱼油提取率为指标,利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酶解条件对鱼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胰蛋白酶提取草鱼内脏鱼油的酶解工艺参数为酶解温度48℃、酶解pH8、酶添加量1.65%、料液比1:0.87(m/m)、酶解时间4h。在此条件下,实际测得鱼油提取率为70.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蛋白酶 草鱼内脏 鱼油 响应面分析法 提取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鲣鱼(Katsuwonus pelamis)内脏鱼油酶法提取工艺 被引量:7
9
作者 何定芬 谢超 +3 位作者 李桂芬 李海波 梁瑞萍 骆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79-184,共6页
为优化蛋白酶酶解鲣鱼内脏条件,提高鲣鱼加工利用率,以鲣鱼内脏为原料,以鱼油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生物酶解技术提取鲣鱼内脏鱼油,首先对酶进行筛选,其次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分析确定pH、酶解时间、酶解温度、液固比、酶添加量等对鲣鱼... 为优化蛋白酶酶解鲣鱼内脏条件,提高鲣鱼加工利用率,以鲣鱼内脏为原料,以鱼油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生物酶解技术提取鲣鱼内脏鱼油,首先对酶进行筛选,其次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分析确定pH、酶解时间、酶解温度、液固比、酶添加量等对鲣鱼鱼油提取率的影响,并优化提取工艺。研究结果表明,胰蛋白酶、碱性蛋白酶、胃蛋白酶、木瓜蛋白酶、风味蛋白酶等五种蛋白酶对鲣鱼内脏中鱼油的提取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采用碱性蛋白酶处理的内脏鱼油提取率效果最佳,达到57.46%。此外,鲣鱼内脏中鱼油在pH8.40,酶解时间5.5 h,酶解温度55℃,液固比1∶1,酶添加量2.0%的条件下鱼油提取率最高,达到58.49%±0.45%。该研究为鲣鱼下脚料的进一步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鲣鱼内脏 鱼油 酶解 碱性蛋白酶
下载PDF
酶法富集小黄鱼内脏鱼油中EPA和DHA甘油酯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国艳 张田田 +3 位作者 王金星 孙贝贝 边昊 徐鑫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91-95,共5页
目的:以小黄鱼内脏精炼鱼油为原料,通过脂肪酶选择性水解法富集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甘油酯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甘油酯。方法:采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外标法定量测定EPA和DHA甘油酯总含量。通过... 目的:以小黄鱼内脏精炼鱼油为原料,通过脂肪酶选择性水解法富集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甘油酯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甘油酯。方法:采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外标法定量测定EPA和DHA甘油酯总含量。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考察反应时间、p H值、反应温度、加酶量等因素对富集效果的影响。结果: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4 h、p H 8.0、反应温度30℃、加酶量1.0%,在此条件下,EPA和DHA甘油酯总含量为21.65%,且4个因素对EPA和DHA甘油酯富集的影响依次增强。结论:富集后鱼油理化指标和感官评价均优于精炼鱼油,EPA和DHA甘油酯总含量是富集前的1.74倍,获得了天然的EPA和DHA甘油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小黄鱼内脏 精炼鱼油 EPA甘油酯 DHA甘油酯
下载PDF
热水自溶法水解草鱼内脏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军 刘忠义 +4 位作者 张平安 戴晴 胡潘 魏欢欢 杨洋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2-225,241,共5页
采用热水自溶法从草鱼内脏中获取鱼油和具有抗氧化性活性的水解物。在单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响应面法优化最优水解条件,并测定最优条件下所得的水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优提油工艺条件为水解温度59℃,水解时间74min,加水... 采用热水自溶法从草鱼内脏中获取鱼油和具有抗氧化性活性的水解物。在单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响应面法优化最优水解条件,并测定最优条件下所得的水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优提油工艺条件为水解温度59℃,水解时间74min,加水量56mL/100g样品。响应面回归模型预测该条件下的提油率为71.60%,而试验测定值为(68.34±0.89)%,与预测值基本吻合。以未进行热水自溶水解的匀浆液作为比较,每10mg干物质的水解液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更强,达到(18.68±1.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内脏 鱼油 水解产物 抗氧化性
下载PDF
天然抗氧化剂对斑点叉尾鮰内脏精炼鱼油的抗氧化效果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陆剑锋 林琳 +2 位作者 叶应旺 张伟伟 姜绍通 《肉类工业》 2012年第3期26-28,47,共4页
以过氧化值(POV)为指标,采用Schaal烘箱法研究了D-异抗坏血酸钠、迷迭香、茶多酚对斑点叉尾鮰内脏精炼鱼油的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当抗氧化剂的添加浓度为0.02%时,抗氧化性能由大到小顺序为茶多酚>迷迭香>D-异抗坏血酸钠,茶多酚的... 以过氧化值(POV)为指标,采用Schaal烘箱法研究了D-异抗坏血酸钠、迷迭香、茶多酚对斑点叉尾鮰内脏精炼鱼油的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当抗氧化剂的添加浓度为0.02%时,抗氧化性能由大到小顺序为茶多酚>迷迭香>D-异抗坏血酸钠,茶多酚的抗氧化效果与其浓度呈剂量效应关系。添加维生素C和柠檬酸对茶多酚的抗氧化效果均有协同增效作用,但维生素C对茶多酚抗氧化能力的增效略大于柠檬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叉尾鮰 内脏 鱼油 抗氧化剂
下载PDF
有机溶剂辅助酶解法提取鲍鱼内脏鱼油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帆 陈虹玲 +2 位作者 陈锦权 方婷 潘洁茹 《农产品加工》 2020年第7期39-44,共6页
为了增加鲍鱼副产物(内脏)的利用程度,防止其污染环境并提高鲍鱼产物的附加值。以鲍鱼脏器为原料,以鲍鱼内脏鱼油提取率为指标,采用有机溶剂辅助酶解法提取鲍鱼内脏鱼油,考查了料液比、酶解温度、酶解pH值、酶的添加量和酶解时间对鲍鱼... 为了增加鲍鱼副产物(内脏)的利用程度,防止其污染环境并提高鲍鱼产物的附加值。以鲍鱼脏器为原料,以鲍鱼内脏鱼油提取率为指标,采用有机溶剂辅助酶解法提取鲍鱼内脏鱼油,考查了料液比、酶解温度、酶解pH值、酶的添加量和酶解时间对鲍鱼内脏中鱼油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酶解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胃蛋白酶、碱性蛋白酶、胰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鲍鱼内脏鱼油的提取率,其中最高的提取率为木瓜蛋白酶酶解,提取率达到了18.44%。同时,通过正交试验分析得出最佳酶解提取的条件为酶解料液比1∶1,酶解温度55℃,酶添加量1.5%,酶解时间4 h,酶解pH值7时,鲍鱼内脏鱼油的提取率可达18.93%。研究结果为鲍鱼脏器油脂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必要的基础参考依据,同时也为鲍鱼内脏鱼油的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鱼内脏 鱼油 蛋白酶 酶解法 正交分析法
下载PDF
斑点叉尾鮰内脏粗鱼油的精制及其理化指标和脂肪酸组成的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陆剑锋 张伟伟 +2 位作者 林琳 叶应旺 姜绍通 《肉类工业》 2011年第11期28-32,共5页
斑点叉尾鮰内脏粗鱼油通过脱胶、脱酸、脱色、脱臭工艺精制后,外观澄清透明,略显淡黄色,并有淡淡的鱼腥味,除碘价低于我国水产行业精制鱼油的一级标准(SC/T 3502-2000),其它各类指标均符合精制鱼油的一级标准。对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进... 斑点叉尾鮰内脏粗鱼油通过脱胶、脱酸、脱色、脱臭工艺精制后,外观澄清透明,略显淡黄色,并有淡淡的鱼腥味,除碘价低于我国水产行业精制鱼油的一级标准(SC/T 3502-2000),其它各类指标均符合精制鱼油的一级标准。对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进行分析,斑点叉尾鮰内脏精制油含有19种脂肪酸,主要是由C14~C22组成,其中饱和脂肪酸6种,单不饱和脂肪酸5种,多不饱和脂肪酸8种,其含量分别为20.37%6、5.20%和13.66%。∑n-3/∑n-6的比值也较为合理,表明斑点叉尾鮰内脏精制油的脂肪酸组成有利于人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叉尾鮰 内脏 粗鱼油 精制鱼油
下载PDF
利用罗非鱼内脏提取鱼油及其品质控制
15
作者 周婉君 岑剑伟 +4 位作者 吴燕燕 郝淑贤 李来好 杨贤庆 石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02期40-43,共4页
以罗非鱼内脏为原料,研究内脏鱼油提取工艺条件及其对鱼油风味的影响,并对提取和精制进行优化.采用钾盐水浴法提取鱼油,通过正交试验筛选,确定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水浴温度90℃、水浴时间40min、KCl用量5g/L、盐析10min条件下鱼油提... 以罗非鱼内脏为原料,研究内脏鱼油提取工艺条件及其对鱼油风味的影响,并对提取和精制进行优化.采用钾盐水浴法提取鱼油,通过正交试验筛选,确定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水浴温度90℃、水浴时间40min、KCl用量5g/L、盐析10min条件下鱼油提取率达36.2%;以0.02mol/L柠檬酸对鱼油去腥味,用0.02mol/L NaOH溶液调至中性;以高岭土与活性炭(1:1,m/m)混合脱色,添加量为油量的8%,在温度60℃条件下,脱色30min;真空处理30min除异味.通过精制工艺可获得微腥味、澄清的鱼油,理化指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内脏 提取 鱼油 风味
下载PDF
酶解法提取大黄鱼内脏鱼油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喆 梁鹏 +1 位作者 许艳萍 孙雨晖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2-116,共5页
以大黄鱼内脏为原料,研究了碱性蛋白酶酶解法提取大黄鱼内脏中鱼油的效果。以大黄鱼内脏鱼油提取率为指标,考察了料夜比、酶添加量、p H值、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鱼油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化了酶解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酶解... 以大黄鱼内脏为原料,研究了碱性蛋白酶酶解法提取大黄鱼内脏中鱼油的效果。以大黄鱼内脏鱼油提取率为指标,考察了料夜比、酶添加量、p H值、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鱼油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化了酶解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提取鱼油的条件为:料液比1∶8(g/m L)、酶添加量1 250 U/g、p H值为8.5、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2 h,在上述条件下,大黄鱼内脏鱼油的提取率高达72.45%,而且所提取得到的鱼油符合国家二级精制鱼油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内脏 鱼油 酶解法
下载PDF
鳙鱼内脏油超声辅助提取及其理化特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笑 余佶 +3 位作者 余兆硕 吕雯姣 钟兴 麻成金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1期49-55,共7页
以鳙鱼内脏为原料,环己烷为提取溶剂,探讨超声波辅助提取鳙鱼内脏油工艺,运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并研究鳙鱼内脏油的脂肪酸组成和理化特性.结果表明,提取优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4∶1(mL/g),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57min,超声波功率4... 以鳙鱼内脏为原料,环己烷为提取溶剂,探讨超声波辅助提取鳙鱼内脏油工艺,运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并研究鳙鱼内脏油的脂肪酸组成和理化特性.结果表明,提取优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4∶1(mL/g),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57min,超声波功率400 W.在此条件下,鳙鱼内脏油提取率可达94.82%.所得鱼油色泽淡黄,有轻微的鱼腥味,酸值10.15mg KOH/g,过氧化值1.53μmol/g,碘值135g I2/100g,水分及挥发物质量分数0.34%,不溶性杂质质量分数0.38%,达到一级粗鱼油标准.经GC-MS分析检出脂肪酸13种,主要不饱和脂肪酸为油酸(29.95%)和亚油酸(11.79%),此外含有一定量的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五烯酸(D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鳙鱼内脏 鱼油 提取 脂肪酸组成 理化特性
下载PDF
关于在饲料中利用淡水鱼内脏油的研究
18
作者 周文玉 董娟 《水产科技情报》 1998年第6期243-247,共5页
用淡水鱼内脏油作配合饲料脂肪源是行之有效的。采用进口酪蛋白、糊精、纤维素、矿物剂及维生素为基础原料,配制四组不同的等量单一脂肪源饲料及四组不等量的相同脂肪源饲料,通过60d的团头鲂喂养试验,以鱼体增重率、饲料系数、蛋... 用淡水鱼内脏油作配合饲料脂肪源是行之有效的。采用进口酪蛋白、糊精、纤维素、矿物剂及维生素为基础原料,配制四组不同的等量单一脂肪源饲料及四组不等量的相同脂肪源饲料,通过60d的团头鲂喂养试验,以鱼体增重率、饲料系数、蛋白质效率为试验评定指标,得出:(1)精制鱼油较粗制鱼油为好,添加效果均优于豆油,淡水鱼内脏油是一种理想的饲料脂肪源;(2)精制淡水鱼内脏油与海水鱼油饲养效果相当,淡水鱼内脏油可以部分或全部取代海水鱼油;(3)配合饲料中添加4%~6%的淡水鱼内脏油,不仅可加快鱼体的生长,而且能降低饲料成本,提高蛋白质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鱼内脏油 配合饲料 团头鲂 鱼饵料
下载PDF
3种淡水鱼内脏粗鱼油品质及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比较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权 吴思纷 +3 位作者 宁舒娴 彭斌 李金林 胡明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42-351,共10页
为提高淡水鱼类加工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本文以3种常见的淡水鱼(草鱼、青鱼和鲢鱼)内脏为原料提取粗鱼油,进行理化指标评价、脂肪酸组成及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青鱼油的理化指标最佳,其过氧化值、酸价、水分及挥发物、茴香胺... 为提高淡水鱼类加工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本文以3种常见的淡水鱼(草鱼、青鱼和鲢鱼)内脏为原料提取粗鱼油,进行理化指标评价、脂肪酸组成及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青鱼油的理化指标最佳,其过氧化值、酸价、水分及挥发物、茴香胺值、不皂化物等较低;鲢鱼油次之,草鱼油最差。青鱼油、鲢鱼油和草鱼油中分别检测出16、22、27种脂肪酸,均以棕榈酸(C_(16:0))、油酸(C_(18:1n-9c))、亚油酸(C_(18:2n-6c))为主,鲢鱼油的相对营养价值最高。3种粗鱼油共检测出66种挥发性物质,包括烃类17种,醇类7种,醛类15种,酮类3种,酯类8种,酸类10种,酚类3种,其他类3种。草鱼油中含量最高的是酚类物质(59.86%);青鱼油中挥发性物质以醇类为主,含量为53.23%;鲢鱼油中含量最高的是酸类物质(27.64%)。3种粗鱼油共得到10种关键风味成分,主要以醛类、醇类和酚类物质为主。反式-2,4-癸二烯醛、壬醛、反式-2,4-庚二烯醛、苯乙醛、1-辛烯-3-醇等是粗鱼油中主要的鱼腥味、油脂味风味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内脏 粗鱼油 基本指标 脂肪酸 关键风味成分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草鱼内脏油脂的工艺及品质评价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军 赵立 朱红波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7-152,共6页
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优化实验对草鱼内脏中鱼油的钾法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并对其脂肪酸组成和氧化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鱼油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 8.4,水解温度61.28℃,水解时间41.6 min,KCl用量为4.29%,液料比为1∶1,盐... 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优化实验对草鱼内脏中鱼油的钾法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并对其脂肪酸组成和氧化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鱼油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 8.4,水解温度61.28℃,水解时间41.6 min,KCl用量为4.29%,液料比为1∶1,盐析时间为10 min。采用逐步回归拟合,获得鱼油提取率的预测模型如下:提取率/%=-1 374.0+102.780A+11.111B+28.912C+26.190D-7.005 5A2-0.071 5B2-0.302 2C2-10.259D2+3.495 0AD-0.086 2BC+0.289 5BD+0.353 0CD,最佳提取率预测值为55.95%,实测值为55.84%。通过对精炼鱼油的脂肪酸分析,共检出13种脂肪酸,脂肪酸中以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为主。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74.32%,饱和脂肪酸占25.68%,必需脂肪酸占24.14%。ω-3脂肪酸(EPA和DHA)含量占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2.94%,顺式脂肪酸含量占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9.98%。氧化稳定性研究表明,鱼油的诱导时间为0.18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内脏 鱼油 提取工艺 脂肪酸分析 氧化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