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苗族古经辞的语言文化价值探究
1
作者 吴正彪 王佳欢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苗族古经辞是以韵律体口头形式表达庄重严肃环境中用于祭祀、祝颂、调整各种矛盾关系以及日常生活中规范人们行为的哲理性文本叙述“歌”。在苗族生活中,各个文本的古经辞题材丰富多样,是苗族精神文化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无论是从交... 苗族古经辞是以韵律体口头形式表达庄重严肃环境中用于祭祀、祝颂、调整各种矛盾关系以及日常生活中规范人们行为的哲理性文本叙述“歌”。在苗族生活中,各个文本的古经辞题材丰富多样,是苗族精神文化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无论是从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记忆、各民族共同祖先的认同叙事,还是生计方式共享与地方性知识共有的生存智慧认知的语境表达中,苗族古经辞的语言文化都可从各个层面体现和见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建构过程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族古经辞 语言文化 历史文化价值
下载PDF
从李梦阳用韵看明代庆阳方音韵母特点
2
作者 王仕玉 刘晓英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6-40,共5页
以李梦阳用韵中的特殊混押现象,结合清代陇东方音著作并对照今中原官话秦陇片方言对其加以分析,可考证出明代庆阳方音的韵母特点:-m尾、入声韵消失,鼻音韵尾-n与-混并,通摄字主元音舌位前移,江摄及宕摄舒声细音读如通摄,梗摄舒声细音读... 以李梦阳用韵中的特殊混押现象,结合清代陇东方音著作并对照今中原官话秦陇片方言对其加以分析,可考证出明代庆阳方音的韵母特点:-m尾、入声韵消失,鼻音韵尾-n与-混并,通摄字主元音舌位前移,江摄及宕摄舒声细音读如通摄,梗摄舒声细音读同宕摄,果摄洪音字读如假摄,止摄合口读如遇摄,遇摄端系、庄组字读如流摄,流摄细音读如效摄,效摄一等唇音字读如遇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梦阳 古体诗 韵母特点 明代庆阳方音
下载PDF
形象的凝视:丰子恺古诗句漫画符号学分析
3
作者 倪天伦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3-46,共4页
丰子恺古诗句漫画是混合像似符、规约符和指示符的语图文本。像似符和规约符受指示符的连接和引导,使观者在诗人、画家和读者身份切换中实现不同的形象的凝视。在“观看中的观看”的回旋式、嵌套式的凝视结构下,漫画文本断裂出巨大的语... 丰子恺古诗句漫画是混合像似符、规约符和指示符的语图文本。像似符和规约符受指示符的连接和引导,使观者在诗人、画家和读者身份切换中实现不同的形象的凝视。在“观看中的观看”的回旋式、嵌套式的凝视结构下,漫画文本断裂出巨大的语义缝隙,呈现出“画有尽而意无穷”的诗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子恺 古诗句漫画 符号学 像似符 规约符 指示符 形象的凝视
下载PDF
仿《古诗十九首》译莎翁商籁十九首
4
作者 刘晓艺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 2024年第1期45-63,共19页
莎翁商籁以五步抑扬格为基本韵律格式,如中国旧诗一般,对格律也有着“诗律伤严近寡恩”的要求。译者从一位格律诗人的创作体验出发,仿风格苍凉的五言古风《古诗十九首》,偶取《子夜歌》句意,在语风、韵律上最大限度地调动中诗元素,以归... 莎翁商籁以五步抑扬格为基本韵律格式,如中国旧诗一般,对格律也有着“诗律伤严近寡恩”的要求。译者从一位格律诗人的创作体验出发,仿风格苍凉的五言古风《古诗十九首》,偶取《子夜歌》句意,在语风、韵律上最大限度地调动中诗元素,以归化审美为鹄的,试验性翻译了19首莎士比亚商籁。本组商籁中,新译的有10首(第28、29、30、44、57、60、64、71、81、109首),余则取自译者的中英双语旧体诗文译文集《昔在集》,略有改动;英文原文以新剑桥版为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翁商籁 翻译 《古诗十九首》 五言 古风 归化审美
下载PDF
The Modernity of the Ancient-Style Verse
5
作者 YANG Zhiyi 《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2015年第4期551-580,共30页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stylistic innovations in the Ancient-Style Verse (gutishi 古体诗), and particularly in the subgenre ofgexing 歌行, from the Late Qing to the 1930s and 1940s. It argues that the relative fre...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stylistic innovations in the Ancient-Style Verse (gutishi 古体诗), and particularly in the subgenre ofgexing 歌行, from the Late Qing to the 1930s and 1940s. It argues that the relative free prosody of the Ancient-Style allowed innovation disguised as restoration. Yet, instead of being the prelude to modem vernacular poetry, the innovations in this genre may have found an end in themselves--namely, creating a style of verse which showed a unique combination of modern elements and deliberate stylistic archaism. Its lyric archaism and innovation were formulated in dialectical terms, which have been frequently evoked in the reformative moments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volution of the new gexing style through the close reading of a few gexing poems by Huang Zunxian 黄道宪 (1848-1905), Liang Qichao 梁启超 (1873-1929), Lin Gengbai 林庚白 (1896-1941), and Liu Yazi 柳亚子 (1887-1958). Given the rise of vernacular poetry since 1917, the poems of Lin and Liu may be called the Classicist Verse, which represents the author's conscious choice to elaborate on the subject matter using a particular classical genre, when other modern genres are available. In the end, I will also discuss the gexing style verses by Li Sichun 李思纯 in the translation of multi-stanza European poetry, as a practice in accord to the indigenization agenda of the Critical Review magaz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yric Classicism ancient-Style verse modernity gexing HuangZunxian Liang Qichao Wang Lixi Lin Gengbai Liu Yazi
原文传递
论古代小说中的“有诗为证”——兼评四大名著中的诗词韵文 被引量:6
6
作者 谭真明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0-84,共5页
中国古代小说中普遍存在“有诗为证”现象的原因有五:与诗的崇高地位、特殊身份有关,与小说作者本身的经历、学养有关,与诗自身的艺术功能有关,与贵真求实的文化传统有关,与消费主体———读者有关。通过对有代表性的四部名著的分析,可... 中国古代小说中普遍存在“有诗为证”现象的原因有五:与诗的崇高地位、特殊身份有关,与小说作者本身的经历、学养有关,与诗自身的艺术功能有关,与贵真求实的文化传统有关,与消费主体———读者有关。通过对有代表性的四部名著的分析,可以体察古代小说中诗词韵文的基本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小说 有诗为证 四大名著 诗词韵文
下载PDF
论五言诗古律相参现象所见孟浩然的诗体观念 被引量:1
7
作者 杨照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1-102,共12页
孟浩然五言诗的古律相参现象是盛唐五言古近体复杂关系的典型代表。他"以古入律"的作品在声律上构成了局部的平厚或拗峭的特点,在对仗上的变化形成了新的偶散相间的层次或更为连贯的意脉。"以律入古"的作品由于局... 孟浩然五言诗的古律相参现象是盛唐五言古近体复杂关系的典型代表。他"以古入律"的作品在声律上构成了局部的平厚或拗峭的特点,在对仗上的变化形成了新的偶散相间的层次或更为连贯的意脉。"以律入古"的作品由于局部或整体的律体要素,往往使作品呈现精工与平畅的对立或转换。诗人古律相参的创作有一定的共时性的题材背景,历时层面又与求仕失意、散游闲居的经历有关,二者共同反映出古律相参的主观性,包含着深层的诗体观念。孟浩然对五律的认知既有对基本规则的把握,更有基于古体经验的个性化看法,尤其在偶对结构与句式风格上,但也会造成一些不确定性;而对五古的认知则可能包含古律二者的体裁冲突,其创变的主观动力受限于盛唐五古的体裁独立尚在探索中的诗史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浩然 “以古入律” “以律入古” 诗体观念
下载PDF
由李金发的《弃妇》诗谈古今文学的关联 被引量:5
8
作者 谈蓓芳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17,共7页
以 1917年为起点而形成的中国新文学 ,尽管从西方文学中吸取了大量的营养 ,但仍然是从中国传统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只是新文学的生命在于创新 ,而不在对传统的回归。本文以李金发的《弃妇》诗为例 ,指出新诗与传统诗歌之间的关联 ... 以 1917年为起点而形成的中国新文学 ,尽管从西方文学中吸取了大量的营养 ,但仍然是从中国传统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只是新文学的生命在于创新 ,而不在对传统的回归。本文以李金发的《弃妇》诗为例 ,指出新诗与传统诗歌之间的关联 ,以及对古今文学演变作贯通性研究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文学演变 新诗 传统诗歌 李金发 《弃妇》诗
下载PDF
明人诗学视野中的韦应物论 被引量:1
9
作者 孙春青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7-71,共5页
明人对韦应物五言古诗的评价,从“陶韦”并称到“六朝余波”,再到“唐体之小偏”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这一演变过程,使韦应物诗歌研究走向深入,体现了明人古诗与唐诗观念以及研究方法的发展变迁,一定程度地反映了明代唐诗学与复古诗论... 明人对韦应物五言古诗的评价,从“陶韦”并称到“六朝余波”,再到“唐体之小偏”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这一演变过程,使韦应物诗歌研究走向深入,体现了明人古诗与唐诗观念以及研究方法的发展变迁,一定程度地反映了明代唐诗学与复古诗论的复杂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人 物论 五言古诗 演变过程 研究走向 发展变迁 研究方法 唐诗观念 复杂关系 韦应物 唐诗学 六朝 诗歌 诗论 复古
下载PDF
楚辞的文体学意义──兼论楚辞与几种主要的中国古代韵文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建勋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0-16,共7页
在中国古代文体演变史的研究中,长期存在着两种片面的观点,那就是一元单向论和寻章索句法。其实任何新文体的产生,都是此前所有相关文学要素共同整合、长期交融的结果。楚辞作为一种纯文学的经典体式,具有抒情文学的典范性、句式的... 在中国古代文体演变史的研究中,长期存在着两种片面的观点,那就是一元单向论和寻章索句法。其实任何新文体的产生,都是此前所有相关文学要素共同整合、长期交融的结果。楚辞作为一种纯文学的经典体式,具有抒情文学的典范性、句式的独特性和灵活性、表现手法的丰富性,因而能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不断扩大它的张力,向各体文学尤其是韵文辐射它多方面的影响。同时,本文还对楚辞与赋、七言诗、乐府诗、词等几种主要韵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具体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演变 楚辞 中国古代韵文
下载PDF
晋宋之际山水之兴与赠答诗的诗体解放 被引量:1
11
作者 蔡彦峰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17-21,共5页
诗歌中题材与诗体是一种辨证互动的关系,新题材的出现对诗体的发展变化有直接的促进作用。晋宋之际山水作为诗歌表现范畴的确立、山水描写艺术的发展,使赠答诗经历了一个显著的诗体解放过程,突破了西晋以来四言体赠答诗的发展困境,同时... 诗歌中题材与诗体是一种辨证互动的关系,新题材的出现对诗体的发展变化有直接的促进作用。晋宋之际山水作为诗歌表现范畴的确立、山水描写艺术的发展,使赠答诗经历了一个显著的诗体解放过程,突破了西晋以来四言体赠答诗的发展困境,同时确立抒情体物的新的诗体内涵,形成了新的赠答诗艺术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 五言体 赠答诗 抒情体物
下载PDF
中唐文坛的夷夏之辨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建华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3-128,共6页
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文坛再度兴起复古主义思潮。古文运动、新乐府运动、韩孟诗派皆在复古的旗号下追求创新。中唐文坛的复古主义思潮与安史之乱以后的夷夏之辨有密切关系,胡汉关系的破坏导致汉民族本位文化的强化,传统儒家文化中的&qu... 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文坛再度兴起复古主义思潮。古文运动、新乐府运动、韩孟诗派皆在复古的旗号下追求创新。中唐文坛的复古主义思潮与安史之乱以后的夷夏之辨有密切关系,胡汉关系的破坏导致汉民族本位文化的强化,传统儒家文化中的"夷夏大防"和"尊王攘夷"的观点得到推崇。文化上的夷夏之辨反映在文学上,带来了文坛的复古主义思潮。民族之间的冲突和融合最终使得文化趋同,少数民族的汉化也使得文化上的夷夏之辨变得更为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夷夏之辨 古文运动 新乐府运动 韩孟诗派 复古主义
下载PDF
晚清至民国初期的实验性书写——易顺鼎对七古文体的突破与革新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学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2期166-173,共8页
晚清民国诗人易顺鼎通过对诗歌语言的丰富探索,最大程度地变革了传统诗歌的外在语言形式,突破和发展了七古诗体。他以韩愈、卢仝为参照,依靠文体迁移,移植散文、辞赋中非诗的文体特征入诗,大量增入长句和四六句,建构出全新的音步节奏,... 晚清民国诗人易顺鼎通过对诗歌语言的丰富探索,最大程度地变革了传统诗歌的外在语言形式,突破和发展了七古诗体。他以韩愈、卢仝为参照,依靠文体迁移,移植散文、辞赋中非诗的文体特征入诗,大量增入长句和四六句,建构出全新的音步节奏,具有流畅雄肆、痛快淋漓的美学特征。这次文体革新是由文学风格和语言形式的小幅变化积累而成的,其创新动力既来自诗坛代际交替过程中的集体选择,也来自易顺鼎本人强调创作主体个性的诗学观念和不安于正统意识的性格特征。王闿运、陈三立等师友对易顺鼎的探索过程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顺鼎 七古文体 韩愈 王闿运
下载PDF
从情辞关系看《采菽堂古诗选》的诗学思想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伟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3期172-177,共6页
《采菽堂古诗选》是清初诗论家陈祚明评选的先唐古诗选本,其理论核心是情辞的相互关系。陈祚明认为好诗当以情为主、情辞兼备。他所崇尚的"情"是能同化他者的普遍之情、同有之情,且当以含蓄宛转笔法出之。他认为虽人人皆有情... 《采菽堂古诗选》是清初诗论家陈祚明评选的先唐古诗选本,其理论核心是情辞的相互关系。陈祚明认为好诗当以情为主、情辞兼备。他所崇尚的"情"是能同化他者的普遍之情、同有之情,且当以含蓄宛转笔法出之。他认为虽人人皆有情,但唯有"心敏""笔快"之天才,方能道出同有之情。他着重关注诗歌的语言,主张"择辞而归雅"。其"雅"主要就语言形式而言,与儒家诗教所强调的思想内容无涉。文质之辨、质华之辨,皆归于雅。陈祚明的诗学思想源于刘勰,针对七子派、公安派、竟陵派的弊端采取了折衷调和的策略,目的是使学诗者走上"诗工"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祚明 《采菽堂古诗选》 情辞关系
下载PDF
中国古诗英译的策略--以《静夜思》的英译为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智中 《语言教育》 2021年第4期51-57,共7页
中国古诗的译者,由母语为中文和非中文的两部分译者组成,其翻译策略,可谓完全不同,泾渭分明。母语为中文的译者中,格律派译者占压倒多数,注重原诗形美的传达;母语为非中文的译者多为自由诗体译者,注重原诗意象的再现与诗歌内蕴的传达,... 中国古诗的译者,由母语为中文和非中文的两部分译者组成,其翻译策略,可谓完全不同,泾渭分明。母语为中文的译者中,格律派译者占压倒多数,注重原诗形美的传达;母语为非中文的译者多为自由诗体译者,注重原诗意象的再现与诗歌内蕴的传达,而不太关注诗歌的形美。就李白诗歌的英译而言,译诗宜采取自由体诗歌的译法,以便充分淋漓地再现李白诗歌的内在情韵和审美内涵;采取自由体译诗,意味着李白诗歌在英语世界的现代化,以便赢得西方读者,并达到将李白打造成西方世界文化名人的最终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夜思》 古诗英译 翻译策略 自由体译诗
下载PDF
古本散曲文献整理与散曲研究的深化——以散曲家冯惟敏的《海浮山堂词稿》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英波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49-53,共5页
古本散曲文献整理是一项做好我国传统文化继承与保护的重要工程,做好这项工作有利于人们对曲集版本的了解与认识,纠正曲作选本中一些词句的谬误;有利于人们了解曲作中记录的一些历史史实与历史人物;有利于把握曲文中透露出的古代文人的... 古本散曲文献整理是一项做好我国传统文化继承与保护的重要工程,做好这项工作有利于人们对曲集版本的了解与认识,纠正曲作选本中一些词句的谬误;有利于人们了解曲作中记录的一些历史史实与历史人物;有利于把握曲文中透露出的古代文人的某种心态与生活情趣;有利于人们加深对某一地域文化的了解,等等。同时,古本散曲文献整理也为古本散曲文献数字数据库的建设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本散曲 文献整理 冯惟敏 《海浮山堂词稿》 散曲研究
下载PDF
《辅行诀》抄本寻踪 被引量:2
17
作者 钱超尘 赵怀舟 《河南中医》 2009年第9期833-835,共3页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原藏敦煌藏经洞,1908年为法国伯希和盗掠,守洞道士王圆箓在为伯希和装箱时暗藏之,1918年售予河北省威县张偓南,偓南传其嫡孙大昌,毁于1966年"文革"初,"文革"期间张大昌将抄写本寄赠中国中医...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原藏敦煌藏经洞,1908年为法国伯希和盗掠,守洞道士王圆箓在为伯希和装箱时暗藏之,1918年售予河北省威县张偓南,偓南传其嫡孙大昌,毁于1966年"文革"初,"文革"期间张大昌将抄写本寄赠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中医研究院加以整理,于1975年打印35本内部交流(简称"中研本"),继而王雪苔先生两次亲访张大昌,收集到两个抄本,经整理收录于1988年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敦煌古医籍考释》(简称"考释本");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派王淑民先生陶广正先生再访张大昌,收集到3个抄本,经整理收录于1998年江苏古籍出版社的《敦煌医药文献辑校》(简称"辑校本")。今仍有大昌弟子抄本传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 《敦煌古医籍考释》 《敦煌医药文献辑校》 张大昌 手抄本
下载PDF
从模糊语言谈古诗词的英译 被引量:4
18
作者 纵兆荣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158-161,共4页
中国古诗词的翻译一直是翻译界面临的难题。文章旨从模糊语言的角度,联系相关的模糊语言学的理论,分析英汉文化及民族心理的差异,在文学的模糊性方面解读中国古诗词并探讨古诗词翻译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 模糊语言 古诗词 翻译 秋思
下载PDF
古代韵文中名词句的构成及修辞美质探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许建章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68-70,共3页
古代韵文句式灵活多变,修辞蕴涵极为丰富,其中的名词性语句就很有特色。古代韵文中名词句的营构主要采用了以下四种方法:一、用动作的施事、受事或当事代替动作而形成名词句;二、将表示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的谓词性词语隐藏在名词性中心... 古代韵文句式灵活多变,修辞蕴涵极为丰富,其中的名词性语句就很有特色。古代韵文中名词句的营构主要采用了以下四种方法:一、用动作的施事、受事或当事代替动作而形成名词句;二、将表示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的谓词性词语隐藏在名词性中心语的定语中而形成名词句;三、隐去明喻、暗喻中的喻词而形成名词句;四、借鉴绘画式手法建构摹景性名词句。由以上方法所营构的名词句都有其独特的修辞美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韵文 名词句 修辞美质 诗词格律
下载PDF
元稹“两经擢第”考论 被引量:1
20
作者 谢建忠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37-39,共3页
中唐以来,元稹“明经及第”已成学术界的共识,唯有《旧唐书》记载了元稹“两经擢第”。唐代的科举制度中,其科目分为进士、明经等,明经科具体包含两经、三经和五经等项目,“两经”考试主要考《礼记》和《尚书》等。元稹参加“两经... 中唐以来,元稹“明经及第”已成学术界的共识,唯有《旧唐书》记载了元稹“两经擢第”。唐代的科举制度中,其科目分为进士、明经等,明经科具体包含两经、三经和五经等项目,“两经”考试主要考《礼记》和《尚书》等。元稹参加“两经”考试和自称“明经出身”,都有其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经 两经 《礼记》《尚书》 背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