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靶向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siRNA抑制兔早期后发性白内障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张翔翔 何娜 +1 位作者 何佳玲 吕志刚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4年第1期60-66,共7页
目的观察靶向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基因小干扰RNA(siRNA)对兔眼白内障术后早期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的抑制作用。方法选取20只新西兰大白兔(40眼)纳入研究,采用自身对照法,分为2组:右眼为靶向TERT基因siRNA重组腺病毒TERT-siRNA-Adv组(实验... 目的观察靶向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基因小干扰RNA(siRNA)对兔眼白内障术后早期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的抑制作用。方法选取20只新西兰大白兔(40眼)纳入研究,采用自身对照法,分为2组:右眼为靶向TERT基因siRNA重组腺病毒TERT-siRNA-Adv组(实验组),左眼为阴性对照重组腺病毒Adv组(对照组),每组20眼;均实施超声乳化晶状体吸除术,术后前房内分别注入0.1 mL滴度为10^(9) PFU/mL的TERT-siRNA-Adv和阴性对照腺病毒;术后第1天、1周、2周、4周观察眼压、角膜水肿、前房闪辉及后发性白内障(PCO)分级情况,术后4周对术眼各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及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后囊膜细胞内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变化。结果实验组后囊膜混浊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术后早期存在轻度眼压升高以及眼前节炎症反应(角膜水肿、前房闪辉),但于术后1周恢复,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后囊膜细胞内α-SMA相对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实验组后囊膜下少量成纤维细胞增殖,对照组后囊膜下多层成纤维细胞增殖,囊膜结构紊乱;2组角膜、虹膜各层组织细胞排列整齐,结构完整,无明显炎性细胞浸润。结论靶向TERT基因siRNA可有效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以及兔早期PCO的发生,且对眼前段各组织无明显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囊膜混浊 端粒酶逆转录酶 siRNA 角膜水肿 前房闪辉 晶状体上皮细胞
下载PDF
Intraocular inflammation after Ultrasound Cyclo Plasty for the treatment of glaucoma 被引量:9
2
作者 Marco Pellegrini Stefano Sebastiani +1 位作者 Giuseppe Giannaccare Emilio C.Campo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19年第2期338-341,共4页
This is a prospective interventional clinical study evaluating intraocular inflammation developed after Ultrasound Cyclo Plasty(UCP) for the treatment of glaucoma. Eighteen eyes of 18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UCP se... This is a prospective interventional clinical study evaluating intraocular inflammation developed after Ultrasound Cyclo Plasty(UCP) for the treatment of glaucoma. Eighteen eyes of 18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UCP second-generation probes(Eye OP1). After treatment, the mean intraocular pressure(IOP)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from 26.8±7.2 to 18.8±6.1 mm Hg at day 1 and to 14.7±3.4 mm Hg at month 6(all P<0.001). Mean laser flare-cell photometry value steeply increased after surgery from 12.1±7.5 to 64.1±53.9 ph/ms(P=0.001) at day 1, and then progressively decreased to respectively 60.6±49.7 at day 7, 43.5±38.5 at day 14 and 28.2±18.3 at month 1(all P<0.05), returning at levels similar to baseline ones at month 3 and month 6(respectively 16.7±6.2 and 12.8±10.2, both P>0.05).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postoperative increase of aqueous flare values and anterior chamber depth(R=-0.568, P=0.014). This timeframe may be considered reasonable for repeating UCP treatment, when requi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TRASOUND Cyclo PLASTY GLAUCOMA INTRAOCULAR pressure CILIARY body INTRAOCULAR inflammation laser flare-cell photometry
下载PDF
应用激光房水细胞仪定量研究PVR模型中PDTC对房水闪光的抑制作用(英文) 被引量:2
3
作者 焦剑 刘武 +1 位作者 莫宾 杨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23-30,共8页
目的:应用激光房水细胞仪(LFCM)定量分析PVR动物模型中的炎症反应及PDTC对房水闪光的影响。方法:青紫蓝家兔20只随机等分成2组,在视网膜上制造裂孔后,向第1组所有家兔的右眼(A1组)及第2组所有家兔的左眼(A2组)玻璃体腔注射PDTC0.1mL,向... 目的:应用激光房水细胞仪(LFCM)定量分析PVR动物模型中的炎症反应及PDTC对房水闪光的影响。方法:青紫蓝家兔20只随机等分成2组,在视网膜上制造裂孔后,向第1组所有家兔的右眼(A1组)及第2组所有家兔的左眼(A2组)玻璃体腔注射PDTC0.1mL,向第2组所有家兔的右眼(B1)玻璃体腔注射BSS0.1mL。1h后向实验眼A1组注射BSS0.1mL,向实验眼A2组及实验眼B1组玻璃体腔注射5000UIL-1β。分别于术前及第二次注射后4,24h,1,2及4wk进行临床观察及LFCM检查。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分别在术后4,24h,1,2及4wk进行。结果:在术后24h~2wkPDTC能够明显抑制PVR动物模型中的炎症反应。虽然在术后2wk时应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各组炎症反应已完全消退,但应用LFCM发现实验眼B1组炎症反应仍比另2组明显。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表明IL-1β能够活化NF-κB,PDTC能够抑制其活化而没有明显视网膜毒性作用。结论:在玻璃体腔注射IL-1β诱导的PVR动物模型中有炎症反应的参与,PDTC可以明显抑制此炎症反应。LFCM提供了一种新的,灵敏的,客观和非侵入式的方法对PVR动物模型中的炎症反应进行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TC 炎症反应 注射 玻璃体 动物模型 PVR 房水 结论 灵敏 定量研究
下载PDF
激光蛋白细胞检测仪在葡萄膜炎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4
作者 周洋 景昕虹 李效岩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1775-1777,共3页
目的:探讨激光蛋白细胞检测仪(laser flare cell meter,LFCM)定量测定葡萄膜炎患者房水闪辉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07/2010-07在我院就诊、复查的葡萄膜炎患者129例171眼,根据其临床特点将其分为前葡萄膜炎组87例87眼,中间葡萄... 目的:探讨激光蛋白细胞检测仪(laser flare cell meter,LFCM)定量测定葡萄膜炎患者房水闪辉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07/2010-07在我院就诊、复查的葡萄膜炎患者129例171眼,根据其临床特点将其分为前葡萄膜炎组87例87眼,中间葡萄膜炎组10例20眼,后葡萄膜炎组32例64眼;正常对照组50例100眼。应用LFCM(FM-600型)检测各期患者房水闪辉情况,检查前所有患者均经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并进行房水闪辉分级。结果:前葡萄膜炎患者裂隙灯检查前房闪辉48眼(1+),35眼(2+),2眼(3+),2眼(4+);LFCM检测1~2级房水闪辉的平均值分别为28.6±6.7pc/ms,144.3±28.1pc/ms,3~4级房水闪辉由于背景干扰大,检测结果显示警告或无法检测;前葡萄膜炎患者1~2级房水闪辉的裂隙灯显微镜检查与LFCM测定结果呈正相关(r=0.901,P<0.01);与对照组房水闪辉值比较(5.1±1.8pc/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间葡萄膜炎患者裂隙灯检查前房闪辉10眼(1+),10眼(2+),LFCM检测1~2级房水闪辉的平均值分别为31.7±5.0pc/ms,130.7±12.9pc/ms;中间葡萄膜炎患者1~2级房水闪辉的裂隙灯显微镜检查与LFCM测定结果呈正相关(r=0.867,P<0.01);与对照组房水闪辉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葡萄膜炎患者裂隙灯检查前房闪辉均为0级,LFCM检测房水闪辉的平均值为9.8±3.1pc/ms,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FCM(FM-600型)可确切判断葡萄膜炎患者轻、中度的血-房水屏障破坏,对判断眼前段炎性反应和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水闪辉 血-房水屏障 激光蛋白细胞检测仪
下载PDF
房水闪辉和细胞的定量测量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红 魏文斌 周增超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9期703-705,共3页
激光蛋白细胞检测仪可快速、精确、定量测定房水蛋白浓度和细胞数量,评价各种眼内疾病、手术和治疗对血-房水屏障功能的影响,对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观察提供有利帮助,本文就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 房水闪辉 房水细胞 激光蛋白细胞检测仪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对血房水屏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庞辰久 宋晓虹 《眼视光学杂志》 2004年第3期153-154,156,共3页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对血 房水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河南省眼科研究所行LASIK手术的 2 0例 (38眼 )屈光不正患者在手术前 1d及手术后 1d、1w分别行激光闪辉 /细胞光度仪 (KowaFC 2 0 0 0 )检查 ,测定房水...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对血 房水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河南省眼科研究所行LASIK手术的 2 0例 (38眼 )屈光不正患者在手术前 1d及手术后 1d、1w分别行激光闪辉 /细胞光度仪 (KowaFC 2 0 0 0 )检查 ,测定房水闪辉光度值和细胞数 ,观察其数值变化 ,以判断LASIK手术对血 房水屏障功能的影响。结果 :手术前及手术后 1d、1w的房水闪辉光度值分别为 (3.5 3± 1.33)ph/ms、(4 .17± 1.2 4 )ph/ms和 (3.6 2± 1.34)ph/ms,细胞数分别为 (0 .31± 0 .6 1)个 /mm3 、(0 .2 4± 0 .34)个 /mm3 和 (0 .2 2± 0 .5 4 )个 /mm3 ,手术前后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结论 :LASIK手术安全可靠 ,对血 房水屏障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水 屏障功能 LASIK手术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手术前 手术后 影响 研究所 结论 科研
下载PDF
Centurion主控液流系统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内皮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林水龙 黄玉苗 +1 位作者 许松柏 顾扬顺 《临床眼科杂志》 2021年第4期342-345,共4页
目的评价Centurion主控液流系统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临床获益。方法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选择年龄相关性白内障Ⅲ到Ⅴ级核患者81例(81只眼),年龄41~82岁,其中男性35例(35只眼),女性46例(46只眼),随机分为2组,A组(41只眼)采用Centurio... 目的评价Centurion主控液流系统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临床获益。方法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选择年龄相关性白内障Ⅲ到Ⅴ级核患者81例(81只眼),年龄41~82岁,其中男性35例(35只眼),女性46例(46只眼),随机分为2组,A组(41只眼)采用Centurion白内障智能超声乳化仪的Active Fluidics系统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B组(40只眼)采用Centurion超声吸除乳化仪的Gravity Fluidics系统实施手术。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时,检查并分析术眼的裸眼视力,矫正视力,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和前房闪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均无明显浪涌与其他并发症出现,术后裸眼视力、矫正视力、术中负压、流量、有效超声能量、超声时间、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 d和1周时主控液流组与传统灌注组的前房闪辉值分别为:(10.92±0.18)vs.(12.27±0.23)、(7.53±0.14)vs.(7.99±0.25),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个月主控液流组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8.59%±0.73%)低于传统重力灌注组(10.45%±1.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房闪辉和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差异在Ⅳ/Ⅴ级核患者中更加明显。结论主控液流系统提供了白内障手术中更低的目标眼压,有利于减少白内障术后前房闪辉,并降低角膜内皮细胞的丢失率,相较于传统的重力灌注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控液流系统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 前房闪辉 角膜内皮
下载PDF
吉赫横电磁波室的结构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蒋全兴 吕仁清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3年第A06期107-113,共7页
本文介绍吉赫横电磁波室(GTEM cell)结构工程设计的关链问题以及为确保其性能所必需的工艺要点,给出了变张角 GTEM cell 性能的实测结果.
关键词 电磁环境 电磁波 电磁屏蔽 结构设计/电磁兼容 吉赫横电磁波室 变张角
下载PDF
巩膜扣带术后血-眼屏障的早期变化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松峰 王煜霞 乔利亚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11期855-856,共2页
目的观察巩膜扣带术对血-眼屏障的早期影响。方法使用激光蛋白细胞检测仪对32例32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前、术后的房水蛋白浓度进行定量检测,记录并比较闪辉值。术后随访1周。结果巩膜扣带术术前、术后1d、3d、7d术眼房水的平均闪... 目的观察巩膜扣带术对血-眼屏障的早期影响。方法使用激光蛋白细胞检测仪对32例32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前、术后的房水蛋白浓度进行定量检测,记录并比较闪辉值。术后随访1周。结果巩膜扣带术术前、术后1d、3d、7d术眼房水的平均闪辉值分别为(53.82±93.08)pc·ms-1,(15.14±21.29)pc·ms-1、(13.34±13.71)pc·ms-1、(12.89±11.28)pc·ms-1,术后第1天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4例单纯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房水平均闪辉值呈现先下降后逐渐上升的趋势,这种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5)。8例伴有脉络膜脱离的患者术后房水平均闪辉值持续下降。结论激光蛋白细胞检测仪可以精确的反映术后血-眼屏障的早期变化,术中冷凝血-眼屏障的影响较小,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眼屏障 冷凝 激光蛋白细胞检测仪
下载PDF
神经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视神经损伤后视觉电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永生 宋来君 +2 位作者 庞长河 郝燕燕 龙江 《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5年第1期33-34,共2页
目的 观察神经干细胞 (NSCs)对视神经损伤后视觉电生理变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夹持视神经法制作大鼠视神经损伤模型 ,分别于夹伤当天和损伤后 4周一次性向视神经鞘膜内注射NSCs。植入后 4周检测夹伤视神经眼的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lare v... 目的 观察神经干细胞 (NSCs)对视神经损伤后视觉电生理变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夹持视神经法制作大鼠视神经损伤模型 ,分别于夹伤当天和损伤后 4周一次性向视神经鞘膜内注射NSCs。植入后 4周检测夹伤视神经眼的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lare visualevokedpotential,F VEP)。结果 视神经损伤后F VEP潜伏期 (wavelatency ,Wl)延长且振幅 (waveamplitude ,WA)降低 ,与正常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NSCs移植组损伤眼F VEP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延期移植组更为明显。结论 NSCs移植有效促进了视神经损伤后神经传导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损伤 NSC F-VEP 视觉电生理 大鼠 神经干细胞移植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 正常眼 鞘膜内 神经传导功能
下载PDF
不同撕囊直径下行囊袋内超声乳化对角膜和血-房水屏障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健利 姜雅琴 +1 位作者 张敏 黄旭东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42-445,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不同撕囊直径下行囊袋内超声乳化对角膜和血-房水屏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05-01/2017-04-31在潍坊眼科医院行飞秒激光辅助超声乳化手术的白内障患者(78例100眼)。术前按照撕囊直径分为试验组36例50眼,术中撕囊直径4.7mm... 目的:初步探讨不同撕囊直径下行囊袋内超声乳化对角膜和血-房水屏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05-01/2017-04-31在潍坊眼科医院行飞秒激光辅助超声乳化手术的白内障患者(78例100眼)。术前按照撕囊直径分为试验组36例50眼,术中撕囊直径4.7mm;对照组42例50眼,术中撕囊直径6.0mm。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平均超声能量和有效超声时间,术前和术后1d,1wk,2mo的最佳矫正视力、中央角膜厚度、房水闪辉细胞,术后2mo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晶状体核硬度分级、中央角膜厚度、术中平均超声能量及有效超声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的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各时间点中央角膜厚度与术前中央角膜厚度差值作为各时间点中央角膜厚度变化值,结果显示,术后1d,1wk试验组患者的中央角膜厚度变化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mo中央角膜厚度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1 wk试验组患者的房水闪辉细胞数低于对照组;至术后2mo,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mo试验组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直径撕囊行囊袋内超声乳化能够减少术中超声乳化能量对角膜的损伤,同时减少对血-房水屏障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撕囊直径 角膜厚度 角膜内皮细胞 前房闪辉
下载PDF
双氯芬酸与奈帕芬胺在白内障术后抗炎疗效比较(英文) 被引量:1
12
作者 Ika Nuraita Wasisdi Gunawan +4 位作者 Retno Ekantini Rinanto Prabowo Suhardjo Pawiroranu Agus Supartoto Indra Tri Mahayana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19-723,共5页
目的:比较白内障患者术前局部应用0.1%双氯芬酸与0.1%奈帕芬胺的疼痛度和抗炎疗效。方法:该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于2017/06-08在Dr. Yap眼科医院进行。共56例患者诊断为老年性白内障并接受超声乳化术,未出现并发症。受试者按术前应用滴眼... 目的:比较白内障患者术前局部应用0.1%双氯芬酸与0.1%奈帕芬胺的疼痛度和抗炎疗效。方法:该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于2017/06-08在Dr. Yap眼科医院进行。共56例患者诊断为老年性白内障并接受超声乳化术,未出现并发症。受试者按术前应用滴眼剂分为两组(双氯芬酸组和奈帕芬胺组)。炎症特征(第1,7和14d随访)如疼痛度、结膜充血、眼睑痉挛、房水闪辉和细胞水平为主要结果,而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形态为次要观察结果。结果:术后1d(分别为P=0.284,效应量=0.29, 95%CI=-0.09~0.31;P=0.254,效应量=0.31, 95%CI=-0.13~0.49)和7d(P=1.000和P=0.556,效应量=0.18, 95%CI=-0.08~0.16),两组间结膜充血和眼睑痉挛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奈帕芬胺组疼痛指数(术中及术后1、4d)显著低于双氯芬酸组(分别为P=0.006,效应量=0.77, 95%CI=0.24~1.34;P=0.045,效应量=0.39, 95%CI=-0.10~0.62;P=0.014,效应量=0.69, 95%CI=-0.06~0.50)。术后1d奈帕芬胺组房水闪辉和细胞水平较低(P=0.029,效应量=0.59, 95%CI=0.02~0.36)。两组间角膜内皮密度降低无统计学差异,而术后7d奈帕芬胺组六角形细胞比例减少较多(P=0.042,效应量=-0.55, 95%CI=-2.33~-0.03)。结论:与双氯芬酸组相比,奈帕芬胺组疼痛度和房水闪辉细胞值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术 老年性白内障 房水闪光细胞 双氯芬酸 奈帕芬胺
下载PDF
Safety & efficacy of single subconjunctival triamcinolone 5 mg depot vs topical loteprednol post cataract surgery: less drop cataract surgery
13
作者 Jagadeesh Kumar Reddy Vivek Chaitanya +3 位作者 Neeraj Shah Venkata Prabhakar Guduru Shadab Khan Siddharthan Kuttupalaya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19年第5期774-778,共5页
AIM: To do a randomized prospective interventional study for comparing the effects of a single subconjunctival triamcinolone acetonide(SCTA) injection to tapering topical loteprednol in patients undergoing phacoemulsi... AIM: To do a randomized prospective interventional study for comparing the effects of a single subconjunctival triamcinolone acetonide(SCTA) injection to tapering topical loteprednol in patients undergoing phacoemulsification surgery under topical anesthesia. METHODS: A total of 400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into 2 groups; Group A(200 patients) received 5 mg SCTA at the end of surgery and topical ketorolac tromethamine(0.5%) with ofloxacin(0.3%) combination for 3 wk. Group B(200 patients) received tapering topical loteprednol etabonate(0.5%) along with ofloxacin(0.3%) and ketorolac tromethamine(0.5%) for 3 wk. Outcomes evaluated were intraocular pressure(IOP), anterior chamber cells/flare and macular oedema postoperatively at 1, 6 and 12 wk.RESULTS: Baseline parameters were almost similar in both the group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was seen between the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IOP values for Group A(P=0.82) and Group B(P=0.61) and postoperative IOP values in between both groups(P=0.14) at 1 wk. Incidence of cells/flare postoperative was statistically not significant(P=0.82) in both groups at all follow up visits. Postoperative macular oedema was not observed at any follow up visit. CONCLUSION: SCTA appears to be an effective alternative to prolong postoperative topical steroid u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raocular pressure SUBCONJUNCTIVAL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PHACOEMULSIFICATION loteprednol cells/flare LESS DROP cataract surgery
下载PDF
不同材料和设计的人工晶状体对白内障术后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胡爱华 施玉英 《眼科》 CAS 2005年第3期175-178,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材料和设计的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患眼后引起的前房炎症反应有无差异。设计病例系列研究。研究对象67例(67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患者。方法将患者分成A(24例)、B(21例)、C(22例)三组,A组植入第三代硅凝胶IOL,B组植入... 目的观察不同材料和设计的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患眼后引起的前房炎症反应有无差异。设计病例系列研究。研究对象67例(67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患者。方法将患者分成A(24例)、B(21例)、C(22例)三组,A组植入第三代硅凝胶IOL,B组植入亲水丙烯酸酯IOL,C组植入肝素表面修饰的亲水丙烯酸酯IOL。手术前及术后第1、7、28天用激光房水闪光细胞仪测量前房房水的闪光(flare)和细胞(cell)计数值,以判断前房炎症反应程度。主要指标激光房水闪光细胞仪测量的flare值、cell值。结果A、B、C三组术后第1天的flare值分别为(17.5±7.9)、(17.0±6.7)、(11.6±5.8)光子数/毫秒(pc/ms),cell值分别为(13.1±5.9)、(13.7±5.8)、(9.4±3.7)个/立方毫米(num/mm3);A、B、C三组术后第7天的flare值分别为(9.5±5.6)、(8.8±5.0)、(5.6±3.0)pc/ms,cell值分别为(6.5±4.6)、(5.6±2.9)、(3.6±2.9)num/mm3。术后第1、7天C组的flare和cell值明显小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及术后第28天,三组之间flare和cell值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植入肝素表面处理的人工晶状体者白内障术后早期炎症反应较其它两种轻,激光房水闪光细胞仪是定量测量白内障术后炎症反应安全有效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 材料和设计 激光房水闪光细胞仪 炎症反应
原文传递
正常人房水闪辉和细胞的定量测量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红 周增超 +3 位作者 魏文斌 梁亮 侯彬 陈海婷 《眼科》 CAS 2008年第3期201-204,共4页
目的测量正常人的房水闪辉和细胞数量,观察年龄和性别对血-房水屏障的影响。设计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研究对象221例正常人(442眼)。方法采用FC-2000型激光蛋白细胞检测仪(LFCM)非接触、定量地检测了221例正常人(442眼)的房水闪辉和细... 目的测量正常人的房水闪辉和细胞数量,观察年龄和性别对血-房水屏障的影响。设计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研究对象221例正常人(442眼)。方法采用FC-2000型激光蛋白细胞检测仪(LFCM)非接触、定量地检测了221例正常人(442眼)的房水闪辉和细胞。主要指标房水闪辉和细胞。结果正常人的房水闪辉平均值为(4.7±2.9)pc/ms,其中<10岁为(3.1±1.O)pc/ ms,40-49岁组为(3.8±1.9)pc/ms,≥80岁者达到(11.0±4.8)pc/ms。与40~49岁组相比,50岁以上各年龄组的房水闪辉值均显著增高(P均<0.05),男性与女性之间无显著差异(P=0.686),左右眼之间无显著差异(P=0.512)。正常人房水细胞平均值为(0.4±0.7)个,与40~49岁年龄组相比,80岁以上者房水细胞值显著增高(P=0.014),男性与女性之间无显著差异(P=0.413),左右眼之间无显著差异(P=0.886)。结论LFCM可定量检测房水闪辉值并了解蛋白浓度和细胞数量,此项检查对定量检测血-房水屏障的改变和前房炎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水闪辉 房水细胞 激光蛋白细胞检测仪
原文传递
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及小梁切除术治疗老年白内障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 被引量:17
16
作者 武余林 《中国实用医刊》 2020年第22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PHACO)、人工晶体植入术(LFCM)及青光眼小梁切除术(TM)三种手术联合治疗老年白内障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晋中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白内障并急性闭角型青光...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PHACO)、人工晶体植入术(LFCM)及青光眼小梁切除术(TM)三种手术联合治疗老年白内障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晋中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白内障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89例,依据随机数表将其分为两组。参照组45例给予PHACO联合LFCM治疗,研究组44例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TM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78%,43/44)高于参照组(82.22%,3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02,P<0.05)。治疗后,两组视力、前房深度、视觉相关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眼压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对应值更高或更低(t=8.146、1.988、4.760、5.461,均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27%,1/44)低于参照组(17.78%,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01,P<0.05)。结论:三种手术联合治疗老年白内障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视功能,加宽前房深度,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吸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 闭角型青光眼
原文传递
雷珠单抗及康柏西普玻璃体注药术后前房反应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17
作者 张熙芳 陈蕊 +4 位作者 苗景鹏 齐越 邓光达 杨帆 佘海澄 《眼科》 CAS 2021年第4期283-289,共7页
目的对比雷珠单抗及康柏西普玻璃体注药术后前房阳性反应发生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设计前瞻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2020年1-10月北京同仁医院日间病房行玻璃体注射雷珠单抗或康柏西普患者877例。方法玻璃体注药术均按统一操作标准完成。... 目的对比雷珠单抗及康柏西普玻璃体注药术后前房阳性反应发生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设计前瞻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2020年1-10月北京同仁医院日间病房行玻璃体注射雷珠单抗或康柏西普患者877例。方法玻璃体注药术均按统一操作标准完成。术后第1天应用裂隙灯检查前房细胞及房水闪辉,依据“国际标准化葡萄膜炎术语(Standardized Uveitis Nomenclature,SUN)工作组”标准分级。前房细胞或房水闪辉>0级为前房反应阳性,对前房反应阳性的患者记录是否给予药物治疗及后续随访。比较雷珠单抗及康柏西普组间阳性反应发生率差别,并应用广义相加混合模型(GAMM)分析其影响因素。主要指标前房反应阳性率及影响因素。结果患者平均年龄60.8±14.4岁(11~92岁)。平均注药次数为2次(1~3次),总注射次数为1148例次。1148例中27例出现术后阳性前房反应,前房细胞分级为0.5+~2+,房水闪辉分级为1+~2+。雷珠单抗术后前房阳性反应发生率2.5%(18/721例),康柏西普为2.1%(9/427例)(χ2=0.176,P=0.674)。患者均无眼部疼痛及视力下降主诉,无睫状充血及前房积脓。除1例加用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外,余患者均随访观察。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注射次数增加时,阳性前房反应发生率减少(OR=0.48,95%CI:0.26~0.88,P=0.017),合并玻璃体积血或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时,前房反应发生风险分别增加8.27倍(P<0.001)及9.6倍(P<0.001)。前房阳性反应与年龄、性别、眼别及诊断无关(P>0.05)。结论雷珠单抗和康柏西普玻璃体注药术后前房阳性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及2.1%。合并玻璃体积血、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及第一次接受玻璃体注药术时易发生前房阳性反应。(眼科,2021,30:283-2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珠单抗 康柏西普 前房细胞 房水闪辉 玻璃体注药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