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CT血管造影与平板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刘要先 宋太民 +2 位作者 王海增 刘刚 许洪勋 《中国医学工程》 2018年第10期12-14,共3页
目的研究三维CT血管造影(CTA)与平板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17年12月该院收治的8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三维CT血管造影和平板DSA检查,统计两种检查方法... 目的研究三维CT血管造影(CTA)与平板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17年12月该院收治的8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三维CT血管造影和平板DSA检查,统计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等。结果 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符合率93.75%,DSA诊断符合率95.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3 mm的动脉瘤,CTA和DSA的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3 mm动脉瘤,DSA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三维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中的诊断价值与金标准平板DSA相似,诊断准确率高,CTA容易遗漏少数体积微小的病灶,必要时需CTA和DSA结合明确诊断,早期发现微小病灶,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CT血管造影 平板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颅内动脉瘤
下载PDF
平板DSA和II/TV DSA在透视下的影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比较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志康 孙建忠 章伟敏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2-395,共4页
目的探讨比较平板(FD)DSA系统(飞利浦Allura Xper FD20,荷兰)和II/TVDSA系统(飞利浦Integris CV12,荷兰)之间在透视应用中的辐射剂量和影像质量差异。方法根据阈值对比度-细节检测能力(TCCD)技术,分别利用两系统在X线探测器面入射空气... 目的探讨比较平板(FD)DSA系统(飞利浦Allura Xper FD20,荷兰)和II/TVDSA系统(飞利浦Integris CV12,荷兰)之间在透视应用中的辐射剂量和影像质量差异。方法根据阈值对比度-细节检测能力(TCCD)技术,分别利用两系统在X线探测器面入射空气比释动能率(EAK)为5、10、20、40、60和80nGy/帧的辐射剂量下对T0[10]体模进行透视检测,由3位观察者采用双盲法对透视影像进行观察评分,计算阈值检测指数(HT),并作检测指数图。结果在EAK为5nGy/帧时,两系统的HT值基本持平,随着EAK的增加,FD DSA的HT值明显提高,而II/TVDSA的HT值提高较缓慢,且当辐射剂量过高时反而降低。实际临床使用中,在相同的HT值下,FD DSA的透视剂量不到II/TVDSA的50%。结论FD DSA透视影像质量好于II/TVDSA,在获得同等透视影像质量时,平板DSA可大大降低病人和医务人员接受的X线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成像系统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低剂量透视 影像质量 阈值对比度-细节检测能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