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EA CO_2激光器输出平顶模按厄米-高斯模的展开 被引量:2
1
作者 谭荣清 万重怡 吴谨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632-1635,共4页
TEA CO2激光器输出光束的能量密度分布一般为平顶型分布.为了给研究和分析TEACO2激光器输出光束提供一种新的处理方法,采用FGB理论,对实验测量的一台TEA CO2激光器输出的实际平顶型光斑的能量密度分布按厄米-高斯函数进行了展开.根据展... TEA CO2激光器输出光束的能量密度分布一般为平顶型分布.为了给研究和分析TEACO2激光器输出光束提供一种新的处理方法,采用FGB理论,对实验测量的一台TEA CO2激光器输出的实际平顶型光斑的能量密度分布按厄米-高斯函数进行了展开.根据展开结果,对TEACO2激光器输出光束的空间分布特性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初步证实了TEA CO2激光器输出光束的能量密度分布可以按厄米-高斯函数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a CO2激光器 平顸模 厄米-高斯模 平顶高斯光束
下载PDF
不同压扁做形处理对扁形红茶品质的影响
2
作者 敖存 牛小军 +3 位作者 师大亮 李红莉 崔宏春 赵芸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20期184-187,191,共5页
[目的]开发具有龙井茶形状特征的扁形红茶。[方法]在冻融发酵后,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全自动扁茶炒制机压扁做形中的温度、投叶量和时间等参数进行比较优化,并对处理茶样的感官品质、色差和理化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不同做形处理... [目的]开发具有龙井茶形状特征的扁形红茶。[方法]在冻融发酵后,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全自动扁茶炒制机压扁做形中的温度、投叶量和时间等参数进行比较优化,并对处理茶样的感官品质、色差和理化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不同做形处理对扁形红茶感官品质及滋味成分溶出的影响具有明显差异。[结论]机器设定温度160℃,投叶量120 g,炒制5~6 min至九成干的工艺最利于扁形红茶的品质形成,达到外形扁平挺直,乌褐油润风格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形红茶 品质 做形
下载PDF
不同理条处理对扁形红茶品质的影响
3
作者 敖存 师大亮 +3 位作者 牛小军 李红莉 崔宏春 赵芸 《茶叶》 2023年第3期152-156,共5页
为加工外形挺直光滑的扁形红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萎凋叶加压理条过程中的投叶量、理条频率、时长等参数进行比较优化,结果表明,投叶量100 g/槽,频率185次/min不加压理条35 min,频率135次/min加压理条18 min制得扁形红茶品质最佳,其外... 为加工外形挺直光滑的扁形红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萎凋叶加压理条过程中的投叶量、理条频率、时长等参数进行比较优化,结果表明,投叶量100 g/槽,频率185次/min不加压理条35 min,频率135次/min加压理条18 min制得扁形红茶品质最佳,其外形扁平、较挺直、乌褐较润,汤色红明,香气尚高甜,滋味浓醇,叶底嫩匀成朵,较红较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条 扁形红茶 品质
下载PDF
代表性黄白化品种扁形绿茶化学品质特征解析
4
作者 许继业 彭佳堃 +3 位作者 蔺志远 戴伟东 谭俊峰 林智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40-246,共7页
目的探究不同黄白化品种扁形绿茶主要化学成分差异及其汤色、滋味特征。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quadrupole mass spectrometry,UPLC-TQ-MS)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 目的探究不同黄白化品种扁形绿茶主要化学成分差异及其汤色、滋味特征。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quadrupole mass spectrometry,UPLC-TQ-MS)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等方法对不同黄白化品种扁形绿茶的主要水溶性成分进行定量测定,并结合感官分析和色差分析,探讨白叶1号和中黄系列品种制作的扁形绿茶的化学成分差异及其与汤色、滋味特征的内在联系。结果普通绿茶品种(龙井43)、黄化品种(中黄系列)和白化品种(白叶1号)按照扁形绿茶工艺制得扁形绿茶,其茶多酚总量与氨基酸总量比值(酚氨比)的平均值分别为3.93、3.33(黄化品种比值范围为2.93~3.91)和2.59。化学成分分析显示,白叶1号和中黄系列扁形绿茶的主要差异成分为槲皮素糖苷(总量分别为3.11和3.86 mg/g)、半乳糖基黄酮糖苷(总量分别为1.21和2.32 mg/g)和非酯型儿茶素(总量分别为24.83和15.85 mg/g),均差异显著(P<0.05)。感官审评和色差分析表明,白叶1号和中黄系列相对于龙井43更鲜爽、鲜醇;白叶1号的涩味低于中黄系列,且汤色黄度更低。结论黄白化品种扁形绿茶的酚氨比整体上低于普通品种扁形绿茶,其中白叶1号与龙井43扁形绿茶化学成分含量差异最大,黄化品种中的中黄4号与龙井43扁形绿茶相近。黄化品种与白化品种制作的扁形绿茶相比,茶氨酸、非酯型儿茶素、槲皮素糖苷和半乳糖基黄酮糖苷是其主要差异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化 黄化 扁形绿茶 色差 滋味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
下载PDF
扁形绿茶降苦涩关键工艺优化及品质分析
5
作者 黄藩 张翔 +3 位作者 王迎春 罗凡 胥亚琼 王高熙 《农学学报》 2023年第12期53-59,共7页
为优化单芽扁形绿茶的杀青、足火(干燥)工艺并降低其苦涩度,以感官审评的滋味得分、茶汤苦涩味和干茶色泽为评价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以感官审评的滋味得分、酚氨比、可溶性糖含量、儿茶素总量以及儿茶素苦涩味指数为评价指... 为优化单芽扁形绿茶的杀青、足火(干燥)工艺并降低其苦涩度,以感官审评的滋味得分、茶汤苦涩味和干茶色泽为评价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以感官审评的滋味得分、酚氨比、可溶性糖含量、儿茶素总量以及儿茶素苦涩味指数为评价指标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单芽扁形绿茶的杀青最佳工艺参数为:杀青前茶坯含水量74%、杀青温度320℃、杀青时间8 min;足火前茶坯含水量15%、足火温度80℃、足火时间40 min。相比采用传统工艺加工的单芽扁形绿茶,利用优化工艺加工的单芽扁形绿茶感官审评滋味评分提高了4分,酚氨比降低了0.222,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了1.376%,儿茶素总量增加了5.7%,苦涩味指数降低了1.12。该结果为扁形绿茶标准化生产工艺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形绿茶 苦涩味 杀青 足火 正交试验
下载PDF
不同茶树品种针扁形茶香气化合物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侯渝嘉 童华荣 +4 位作者 胡翔 周雪芳 唐敏 黄尚俊 张莹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870-1874,共5页
采用静态SPME萃取、GC/MS分离分析对4个茶树品种的针、扁形茶叶的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共鉴定出38种主要的香气物质,其中碳氢化合物有2种,醇类有18种,醛类有5种,酮类有4种,酯类有6种,酸类有1种,杂氧化合物有2种。尽管各种茶样的香气组分... 采用静态SPME萃取、GC/MS分离分析对4个茶树品种的针、扁形茶叶的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共鉴定出38种主要的香气物质,其中碳氢化合物有2种,醇类有18种,醛类有5种,酮类有4种,酯类有6种,酸类有1种,杂氧化合物有2种。尽管各种茶样的香气组分,含量各有不同,但是主要成分基本相同。对比发现同一品种制成的两种茶叶,扁形茶的同种香气含量比针形茶的含量高,为这些品种适制茶叶种类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针扁形茶 固相微萃取法 香气化合物 适制性
下载PDF
茶多酚对蟠桃保鲜效果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张绍珊 杨晓萍 +2 位作者 范乔 周为 刘琼琼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2-218,共7页
本文主要对茶多酚(TP)用于蟠桃采后贮藏保鲜的效果及可能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茶多酚处理能有效抑制蟠桃褐变、失水及可溶性固形物(SSC)的消耗,能显著延缓蟠桃硬度降低与维生素C(Vc)的消耗,显著降低蟠桃丙二醛(MDA)的产生,调节蟠桃... 本文主要对茶多酚(TP)用于蟠桃采后贮藏保鲜的效果及可能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茶多酚处理能有效抑制蟠桃褐变、失水及可溶性固形物(SSC)的消耗,能显著延缓蟠桃硬度降低与维生素C(Vc)的消耗,显著降低蟠桃丙二醛(MDA)的产生,调节蟠桃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从而延缓蟠桃的衰老与腐烂变质,延长蟠桃贮藏保鲜期。茶叶醇浸出物对蟠桃也有明显保鲜效果。其保鲜机理可能是由于茶多酚具有高效抗氧化作用,能减缓蟠桃的氧化损伤,调节多酚氧化酶活性,激活蟠桃的防御系统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蟠桃 茶多酚 保鲜
下载PDF
扁形绿茶自动化生产线构建和控制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谭俊峰 林智 +6 位作者 李云飞 程玉明 谢刚文 苏和生 彭群华 郭丽 吕海鹏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83-288,共6页
根据扁形绿茶鲜叶原料、加工工艺等特点,以现有国产茶叶加工机械为主,结合新研制的连续理条、连续做形设备,按照模块化设计思路,构建了1条扁形绿茶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生产线的控制软件基于WindowsXP操作系统开发,采用Advantech Web Ac... 根据扁形绿茶鲜叶原料、加工工艺等特点,以现有国产茶叶加工机械为主,结合新研制的连续理条、连续做形设备,按照模块化设计思路,构建了1条扁形绿茶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生产线的控制软件基于WindowsXP操作系统开发,采用Advantech Web Access软件,通过CC-Link(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 link)现场总线与各模块进行功能交互,实现了茶叶加工参数的准确控制,操作简单明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形茶 绿茶 自动化 生产线
下载PDF
扁形名茶氨基酸含量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云 李春华 +2 位作者 周正科 杨亮材 侯渝嘉 《茶叶科学》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21-126,共6页
对影响扁形名茶氨基酸含量的因素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茶树品种是其主要的原因,7个品种鲜叶氨基酸总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尤其是游离氨基酸组分含量差异更加悬殊,高低可达1.5倍至20几倍;其次是鲜叶摊放,鲜叶摊放至含水量约70... 对影响扁形名茶氨基酸含量的因素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茶树品种是其主要的原因,7个品种鲜叶氨基酸总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尤其是游离氨基酸组分含量差异更加悬殊,高低可达1.5倍至20几倍;其次是鲜叶摊放,鲜叶摊放至含水量约70%时,由于蛋白质的水解作用,氨基酸总量及多数氨基酸组分含量均达到最大值,但摊放过度,其含量又会下降;第三是制茶工艺,与炒青和烘青工艺比较,半烘炒工艺的成茶中的多数游离氨基酸含量较高,炒青工艺次之,但3种工艺对氨基酸总量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形茶 氨基酸 影响因素 茶叶
下载PDF
贵州扁形绿茶加工关键温度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海伟 申东 +2 位作者 潘科 沈强 郑文佳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252-255,共4页
温度控制是提高扁形绿茶品质的关键因素,为明确贵州扁形绿茶加工工艺中适宜的关键温度,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通过调控扁形绿茶加工过程中的做形温度、脱毫温度及提香温度,分析其对扁形茶感官品质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及叶底的影响... 温度控制是提高扁形绿茶品质的关键因素,为明确贵州扁形绿茶加工工艺中适宜的关键温度,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通过调控扁形绿茶加工过程中的做形温度、脱毫温度及提香温度,分析其对扁形茶感官品质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及叶底的影响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提香温度是影响扁形茶感官品质的最关键温度。优化得到贵州扁形茶加工的关键温度组合为:做形温度50℃,脱毫温度60℃,提香温度80℃。在此加工条件下可以保证贵州扁形绿茶的高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扁形茶 温度控制 感官品质
下载PDF
基于公理设计的扁茶加工设备的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克彬 吕志成 +1 位作者 王淑琴 单继红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3-106,共4页
由于机械加工茶叶的品质无法达到手工炒制的水平,这就限制了高品质茶叶加工机械化的应用范围。目前扁茶加工设备主要有名茶多功能炒制机和长板式龙井茶炒制机,这两类设备都不能很好满足高品质茶叶加工的需求。针对茶叶加工设备的设计问... 由于机械加工茶叶的品质无法达到手工炒制的水平,这就限制了高品质茶叶加工机械化的应用范围。目前扁茶加工设备主要有名茶多功能炒制机和长板式龙井茶炒制机,这两类设备都不能很好满足高品质茶叶加工的需求。针对茶叶加工设备的设计问题,提出应用公理设计理论来进行研究和开发,不但使设计过程可控,而且大大提高了设计的效率和成功率。本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型扁茶加工设备的原理图,解决了目前扁茶加工设备中存在的部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理设计 强健设计 茶叶加工设备 扁形茶
下载PDF
环境因子对扁形绿茶贮藏品质影响研究及货架期预测初探 被引量:4
12
作者 苏小琴 左小博 +4 位作者 涂云飞 刁春华 谭蓉 孔俊豪 杨秀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75-280,共6页
针对影响扁形绿茶贮藏品质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了温度、湿度和光照对其理化和感官的品质特性影响,并采用加速货架期测试试验(ASLT)和Q10模型预测其保质期。结果表明,高温、高湿或高光条件下,扁形绿茶中水分含量、酚氨比增加显著(P<0.... 针对影响扁形绿茶贮藏品质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了温度、湿度和光照对其理化和感官的品质特性影响,并采用加速货架期测试试验(ASLT)和Q10模型预测其保质期。结果表明,高温、高湿或高光条件下,扁形绿茶中水分含量、酚氨比增加显著(P<0.05);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下降(P<0.05);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和儿茶素总量呈下降趋势(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扁形绿茶贮藏中的感官评分与儿茶素总量、叶绿素总量和叶绿素b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PCA主成分分析表明,扁形绿茶贮藏中环境因子对其品质影响顺序为:温度>湿度>光照。ASLT试验表明,扁形绿茶30℃贮藏3月,40℃贮藏2月后,外形色泽黄褐,汤色黄,香气显陈气,感官评分下降,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下降,依据Q10模型预测扁形绿茶在4、10和20℃贮藏条件下,理论货架期分别为24个月、16个月和8个月。本研究为绿茶贮藏过程中品质特性的保持以及贮藏条件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因子 扁形绿茶 贮藏 品质 货架期
下载PDF
几个适制扁茶的无性系茶树品种引种试验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翠玲 胡维军 刘学才 《山东农业科学》 2009年第3期51-54,共4页
对几个适制扁茶的无性系茶树品种在青岛地区进行了引种比较试验,经过综合评价,认为龙井43、浙农139比较适合在北方茶区露地栽培,平阳特早发芽最早,适合在大棚种植。
关键词 北方茶区 无性系茶树品种 扁茶 引种试验
下载PDF
基于氨基酸指纹图谱的扁形绿茶品种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赵明明 金钰 周有祥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22期120-123,共4页
利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230份扁形茶叶样品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对龙井群体、龙井43和乌牛早茶叶的判别得到2个函数,其中有6个变量,对训练集的判别正确率是64.3%,交叉验证的判别正确率是63.5%,... 利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230份扁形茶叶样品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对龙井群体、龙井43和乌牛早茶叶的判别得到2个函数,其中有6个变量,对训练集的判别正确率是64.3%,交叉验证的判别正确率是63.5%,仅能初步区分龙井43与乌牛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形茶 游离氨基酸 主成分分析 判别分析
下载PDF
提高扁形名茶品质的工艺途径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云 李春华 +2 位作者 杨亮材 李少敬 张明亮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77-86,共10页
研究了不同茶树品种加工扁形名茶的适制性,不同鲜叶摊放程度和不同加工工艺对扁形名茶品质的影响及其生化机制。结果表明,福鼎大白茶、蜀永3号、南江大叶茶等5个茶树品种为扁形名茶的适制品种。其中,福鼎大白茶和蜀永3号为"翠绿... 研究了不同茶树品种加工扁形名茶的适制性,不同鲜叶摊放程度和不同加工工艺对扁形名茶品质的影响及其生化机制。结果表明,福鼎大白茶、蜀永3号、南江大叶茶等5个茶树品种为扁形名茶的适制品种。其中,福鼎大白茶和蜀永3号为"翠绿披毫"型扁形名茶的最适制品种。鲜对适度摊放,可提高扁形名茶氨基酸、可溶性糖、水浸出物等生化成份含量和茶叶品质。当摊放叶含水量为71%左右时,成茶含有较高的氨基酸等生化成分,其茶叶品质最佳;半烘炒工艺加工的扁形名茶好于烘青工艺和全炒青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品种 加工工艺 品质 扁形名茶
下载PDF
分级技术在贵州扁形茶加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海伟 金循 +2 位作者 郑文佳 申东 刘晓霞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88-191,共4页
为了探讨加工过程中分级技术对扁形茶品质的影响,以贵州兰馨雀舌扁形茶加工工艺为基础,采用震动筛将杀青叶分为3级,然后分级分别进行后续加工,分别测定各级样品的直条率、扁平率、脱毫率和碎末率。结果表明:采用分级技术可以使扁形茶的... 为了探讨加工过程中分级技术对扁形茶品质的影响,以贵州兰馨雀舌扁形茶加工工艺为基础,采用震动筛将杀青叶分为3级,然后分级分别进行后续加工,分别测定各级样品的直条率、扁平率、脱毫率和碎末率。结果表明:采用分级技术可以使扁形茶的直条率、扁平率、脱毫率及碎末率分别达到84.0%、76.0%、80.3%和0.6%,显著优于未分级样品的扁平率和外形品质,尤其是扁平度与均匀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形茶 分级技术 感官品质 贵州
下载PDF
基于PAS2050规范的绿茶生产中碳排放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成洲 廖茜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3期608-611,共4页
针对四川省茶叶企业两条扁形芽茶常用机制生产线,按照PAS2050规范,用LCA方法研究绿茶生产的碳排放,确定生命周期,绘制生命周期图,并比较不同机制生产线碳排放量,确定碳排放关键点,提出降低碳排放的路径。结果表明,绿茶加工过程中发热机... 针对四川省茶叶企业两条扁形芽茶常用机制生产线,按照PAS2050规范,用LCA方法研究绿茶生产的碳排放,确定生命周期,绘制生命周期图,并比较不同机制生产线碳排放量,确定碳排放关键点,提出降低碳排放的路径。结果表明,绿茶加工过程中发热机械设备能源消耗是碳排放的关键点,比较两条生产线不同能源碳排放量,提出改善能源消耗结构、使用清洁能源促进绿茶的低碳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S2050规范 绿茶生产 碳排放 扁形芽茶 机制生产
下载PDF
小乔木型中叶类茶树品种的扁形绿茶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郭雅玲 赖凌凌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7-163,共7页
为了提高小乔木型中叶类茶树品种的扁形绿茶的品质水平,以摊放程度、青锅方式、辉锅方式为因素,进行三因素二水平L4(23)正交试验,选用两种高香品种黄棪和梅占,对生化成分、滋味化学鉴定、茶汤色度值和感官品质等品质化学指标进行分析比... 为了提高小乔木型中叶类茶树品种的扁形绿茶的品质水平,以摊放程度、青锅方式、辉锅方式为因素,进行三因素二水平L4(23)正交试验,选用两种高香品种黄棪和梅占,对生化成分、滋味化学鉴定、茶汤色度值和感官品质等品质化学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1)品种不同对扁形绿茶品质化学特征有影响;(2)T2处理(减重率10%-15%→微波杀青后多功能机整形→多功能机辉锅)为最优工艺,可实现扁形绿茶全程机制,生产效率高、容易稳定品质,在提高茶汤亮度和提升叶底品质上有突出优势,并能够形成品种独特的品质特色(黄棪表现为汤色嫩绿明亮,带花香;梅占表现为香气高长、滋味浓爽鲜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乔木中叶类品种 扁形绿茶 微波杀青 正交优选
下载PDF
扁形茶压制式连续成型干燥机对太平猴魁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卿 杜守平 +1 位作者 李尚庆 岳鹏翔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4-48,共5页
选用黄山柿大茶的鲜叶为原料,以扁形茶压制式连续成型干燥机和传统手工压制分别加工太平猴魁茶。对两种方法加工的茶样进行感官审评和其内含物、香气成分的测定,探讨扁形茶压制式连续成型干燥机对太平猴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压制式... 选用黄山柿大茶的鲜叶为原料,以扁形茶压制式连续成型干燥机和传统手工压制分别加工太平猴魁茶。对两种方法加工的茶样进行感官审评和其内含物、香气成分的测定,探讨扁形茶压制式连续成型干燥机对太平猴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压制式连续成型干燥机加工的香气明显优于手工压制加工的太平猴魁,手工压制的香气以烷烃类化合物为主,占香气总检出量的77.54%,扁形茶压制式连续成型干燥机加工的以醇类和酯类化合物为主,分别占检出量的27.07%和20.05%;而氨基酸总量和可溶性糖明显低于传统手工压制加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猴魁茶 加工工艺 品质 扁茶机
下载PDF
福建扁形绿茶加工工艺对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雅玲 赖凌凌 《中国农机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3-86,共4页
本文对福建省扁形绿茶不同产区的主要工艺流程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⑴摊放工艺对提升扁形绿茶干茶外形和叶底的色泽品质有利,并能显著降低茶多酚的总量,减少茶汤苦涩味;⑵用扁茶杀青成形机青锅促成鲜嫩香味品质,品质稳定性优于手工青... 本文对福建省扁形绿茶不同产区的主要工艺流程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⑴摊放工艺对提升扁形绿茶干茶外形和叶底的色泽品质有利,并能显著降低茶多酚的总量,减少茶汤苦涩味;⑵用扁茶杀青成形机青锅促成鲜嫩香味品质,品质稳定性优于手工青锅;⑶扁茶成形机辉锅有助栗香品质的形成,但滋味收敛性不如手工辉锅;⑷不同地区能够针对加工机械不同的工作原理、工艺参数等选用适制性强的品种和采摘标准,成茶基本体现当地的品种和工艺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形绿茶 摊放 青锅 辉锅 机械加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