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炫耀性旅游信息对旅游意向的影响——基于自我评价维持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1
1
作者 孙琼 王中胜 +1 位作者 王魁 樊子湘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24年第4期481-491,共11页
炫耀性消费理念的普遍存在及社交媒体营销在旅游领域的盛行,引起了学术界对炫耀性旅游信息的广泛关注,但学界较少从自我评价维持视角切入,研究此类信息如何激发旅游意向。为此,本研究考查了中国地域的旅游景区,基于自我评价维持理论,采... 炫耀性消费理念的普遍存在及社交媒体营销在旅游领域的盛行,引起了学术界对炫耀性旅游信息的广泛关注,但学界较少从自我评价维持视角切入,研究此类信息如何激发旅游意向。为此,本研究考查了中国地域的旅游景区,基于自我评价维持理论,采用两组情景进行实验,通过模拟北京、湖南、上海、安徽等旅游地的内容情景,来检验炫耀性旅游信息对旅游意向影响的心理机制及边界条件。研究表明:炫耀性旅游信息正向影响旅游意向,且这种正向作用随着旅游信息炫耀性程度的提升而增强;同时,炫耀性旅游信息通过相对剥夺感和自我矫饰动机的中介作用正向影响旅游意向;此外,相对剥夺感能够激发自我矫饰动机,两者在炫耀性旅游信息与旅游意向之间发挥链式中介作用;旅游经历负向调节炫耀性旅游信息与相对剥夺感的关系。综上,本研究为旅游企业通过社交媒体营销策略扩大旅游内需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炫耀性消费理念 相对剥夺 自我矫饰 旅游意向 旅游经历
下载PDF
面子意识、地位消费倾向与炫耀性消费行为——理论关系模型及实证检验 被引量:58
2
作者 袁少锋 高英 郑玉香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1-86,共6页
本文针对国内营销学领域关于炫耀性消费行为形成机理缺乏深入研究的现状,提出了面子意识、地位消费倾向与炫耀性消费行为间的理论关系模型,并通过调查国内消费者对中高档名牌商品的消费观念和态度来检验此模型的有效性。研究发现,面子... 本文针对国内营销学领域关于炫耀性消费行为形成机理缺乏深入研究的现状,提出了面子意识、地位消费倾向与炫耀性消费行为间的理论关系模型,并通过调查国内消费者对中高档名牌商品的消费观念和态度来检验此模型的有效性。研究发现,面子意识同炫耀性消费行为的四个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对地位消费倾向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地位消费倾向对炫耀性消费行为的影响总体不太明显,只对物质享乐主义和群体归属交流两个维度有较弱的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子意识 地位消费倾向 炫耀性消费行为
下载PDF
返乡农民工炫耀性消费行为的社会心理分析 被引量:26
3
作者 梁彩花 周金衢 张琼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70-174,共5页
炫耀性消费并不是富有阶级的特权,而是社会各阶级(阶层)都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农民工也不例外。农民工返乡后表现出的炫耀性消费行为具有时代特点,在描述农民工炫耀性消费行为的基础上,深入分析这种行为背后所隐藏的社会心理因素。
关键词 农民工 炫耀性消费 社会心理
下载PDF
基于SMC的炫耀性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郑玉香 袁少锋 高英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6-139,共4页
作为一种日益普遍的消费行为,炫耀性消费的形成机理至今尚未明确。作者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提出一个基于商品象征意义、参照群体影响和地位消费的炫耀性消费行为前置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我国消费者对高档名牌商品的消费观念和态度... 作为一种日益普遍的消费行为,炫耀性消费的形成机理至今尚未明确。作者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提出一个基于商品象征意义、参照群体影响和地位消费的炫耀性消费行为前置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我国消费者对高档名牌商品的消费观念和态度以检验此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商品的象征意义对炫耀性消费和地位消费有显著正影响;参照群体的影响对炫耀性消费的作用不显著,但对地位消费有显著影响;此外,地位消费显著影响炫耀性消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炫耀性消费 商品象征意义 参照群体影响 地位消费
下载PDF
地位焦虑、物质主义与炫耀性消费——中国人物质主义倾向的现状、前因及后果 被引量:37
5
作者 王春晓 朱虹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1-40,共10页
通过对369份有效样本的层级回归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中国人确实存在较高的物质主义倾向,且在人口统计因素上存在差异,其中男性比女性具有更高的物质主义倾向;家庭收入越高,物质主义倾向也越高;不同教育程度和年龄对物质主义倾向的影... 通过对369份有效样本的层级回归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中国人确实存在较高的物质主义倾向,且在人口统计因素上存在差异,其中男性比女性具有更高的物质主义倾向;家庭收入越高,物质主义倾向也越高;不同教育程度和年龄对物质主义倾向的影响不够显著。在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人们的地位焦虑与物质主义倾向显著正相关;物质主义倾向与中国人的炫耀性消费显著正相关;物质主义倾向在地位焦虑与炫耀性消费之间起着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位焦虑 物质主义 炫耀性消费
下载PDF
消费主义与中国公民出境旅游高消费行为探析 被引量:42
6
作者 王素洁 齐善鸿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9-44,共6页
本文依据社会学的消费理论,尤其是消费主义理论,对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高消费行为进行了剖析,揭示了这种高消费行为隐含的符号价值指向及形成原因,并对抵制炫耀性旅游消费提出了应对之策。
关键词 消费主义 炫耀消费 符号价值 出境旅游高消费
下载PDF
品牌熟悉度与炫耀性倾向对消费者购买意向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尊礼 余明阳 郝鸿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8-102,共5页
基于Marcoux等的研究对消费者炫耀倾向进行区分,结合品牌熟悉度分析二者对消费者炫耀性产品购买意向的影响。结果显示,低品牌熟悉度及炫耀性消费倾向高的消费者,炫耀性产品购买意向更高。品牌熟悉度与炫耀性消费倾向存在交互作用,低炫... 基于Marcoux等的研究对消费者炫耀倾向进行区分,结合品牌熟悉度分析二者对消费者炫耀性产品购买意向的影响。结果显示,低品牌熟悉度及炫耀性消费倾向高的消费者,炫耀性产品购买意向更高。品牌熟悉度与炫耀性消费倾向存在交互作用,低炫耀性消费者低品牌熟悉度下炫耀性产品购买意向更高,而高炫耀性消费者不同品牌熟悉度下炫耀性产品购买意向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牌熟悉度 炫耀性消费 购买意愿
下载PDF
炫耀性消费倾向的传统文化价值观诠释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力钢 袁少锋 高英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2-75,共4页
笔者在界定炫耀性消费内涵的基础上,从儒、道、佛家文化价值观出发,实证诠释了消费者炫耀性消费的文化价值观因素。儒家"行为与地位相符"价值观强烈地支配着人们的炫耀性消费倾向,但维护"家庭声誉"观念仅对服装消... 笔者在界定炫耀性消费内涵的基础上,从儒、道、佛家文化价值观出发,实证诠释了消费者炫耀性消费的文化价值观因素。儒家"行为与地位相符"价值观强烈地支配着人们的炫耀性消费倾向,但维护"家庭声誉"观念仅对服装消费倾向有正向影响;佛家的"奢侈无用"说对炫耀性消费有显著抑制效应,"相信缘分"观念则对其有促进作用。此外,消费者"每月可支配金额"同炫耀性消费倾向正相关,教育程度同奢华旅游倾向正相关,年龄同手机消费倾向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炫耀性消费 文化价值观 儒家 道家 佛家
下载PDF
炫耀性购买行为的社会心理动因与管理启示——基于中国文化背景的多角度解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郑玉香 范秀成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11,共5页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炫耀性消费已成为转型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消费现象之一。从营销管理的视角,炫耀性购买行为本质上是消费者个体在社会比较基础上表达差异性自我的一种符号象征和非理性消费行为。在中国文...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炫耀性消费已成为转型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消费现象之一。从营销管理的视角,炫耀性购买行为本质上是消费者个体在社会比较基础上表达差异性自我的一种符号象征和非理性消费行为。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可从符号象征性与个性化需求、面子文化与关系自我、社会分层与身份认同等多角度诠释其深层次的社会心理动因,并应从政府、企业和消费者自身等多方面共同探讨其实践管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炫耀性购买行为 中国文化 面子
下载PDF
当代中国炫耀性消费的哲学考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宁全荣 张馨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9,共5页
人的自由个性的彰显是人认识自我的基础,在人与人的区分过程中形成了个性的炫耀。炫耀的内容经历了劳动能力、权力、财富的历史性变迁,进入资产阶级社会后,统治阶级的消费特权被破除,消费成为炫耀的主要形式。当代中国的炫耀性消费非常... 人的自由个性的彰显是人认识自我的基础,在人与人的区分过程中形成了个性的炫耀。炫耀的内容经历了劳动能力、权力、财富的历史性变迁,进入资产阶级社会后,统治阶级的消费特权被破除,消费成为炫耀的主要形式。当代中国的炫耀性消费非常突出,表现为物质性的奢侈品消费、精神性的时尚消费与符号消费。炫耀性消费是人非本质力量的外化,不利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亟待走出炫耀性消费的迷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炫耀性消费 自由个性 消费主义 生产
下载PDF
网络外部性视角下的网络游戏产业收费模式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长银 陈慧慧 高寒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6-71,共6页
笔者在分析游戏产业现状和目前现有的两种主要收费模式的基础上,从网络外部性视角出发,提出了一个具有一致性的网络游戏需求函数,建立了网络游戏产业收费模式的模型。研究了网络外部性、用户积累成本、用户结构和道具的炫耀性消费效应... 笔者在分析游戏产业现状和目前现有的两种主要收费模式的基础上,从网络外部性视角出发,提出了一个具有一致性的网络游戏需求函数,建立了网络游戏产业收费模式的模型。研究了网络外部性、用户积累成本、用户结构和道具的炫耀性消费效应对游戏厂商选择其收费模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部性强度和用户积累成本共同决定网络游戏的收费模式。同时,游戏用户的结构和游戏道具的炫耀性消费效应,对网络游戏的收费模式选择亦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外部性 网络游戏 用户结构 炫耀性消费
下载PDF
消费社会视域下炫耀性体育消费促成因素的理论分析和现实思考 被引量:9
12
作者 杜道理 刘志民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6-31,共6页
对炫耀性体育消费现象产生和发展的主要正向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层面的多视角分析和现实层面的多维度思考。理论层面主要基于在消费社会理论关照下的符号消费理论、认同理论、社会分层理论等视角;现实因素主要立足社会层面的客观条件和... 对炫耀性体育消费现象产生和发展的主要正向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层面的多视角分析和现实层面的多维度思考。理论层面主要基于在消费社会理论关照下的符号消费理论、认同理论、社会分层理论等视角;现实因素主要立足社会层面的客观条件和个体层面的主观意识进行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炫耀性体育消费 影响因素 理论分析 现实思考
下载PDF
从生产主义到消费主义:炫耀性消费研究述评 被引量:24
13
作者 刘飞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36-151,共16页
一部人类历史,从一定程度上讲是一部消费史。然而,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事实,消费问题却长期受到社会学家的冷遇。直到19世纪中后期,情况才有所改观。凡勃伦在《有闲阶级论》中对美国刚刚成长起来的暴发户群体的消费行为进行了初步分析,... 一部人类历史,从一定程度上讲是一部消费史。然而,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事实,消费问题却长期受到社会学家的冷遇。直到19世纪中后期,情况才有所改观。凡勃伦在《有闲阶级论》中对美国刚刚成长起来的暴发户群体的消费行为进行了初步分析,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炫耀性消费"这一社会科学界内的不朽概念。本文中,笔者对凡勃伦的炫耀性消费思想作了简略的探讨;对生产主义和消费主义视角下的炫耀性消费研究进行系统的回顾;旨在指出过往研究中的不足并提倡开展本土化的炫耀性消费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炫耀性消费 生产主义 消费主义 评述
下载PDF
国外“体育参与”与“社会分层”关系的五大理论流派述评 被引量:25
14
作者 徐茜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31-35,共5页
通过评述国外关于"社会分层"和"体育参与"关系的既有研究文献,指出"炫耀说""社会区隔论""冲突论""社会流动说"以及"不平等论",是体育社会学领域研究"体育... 通过评述国外关于"社会分层"和"体育参与"关系的既有研究文献,指出"炫耀说""社会区隔论""冲突论""社会流动说"以及"不平等论",是体育社会学领域研究"体育参与"和"社会分层"关系的五大理论流派,它们对于分析处于社会转型背景下的中国社会不仅具有理论指导意义,而且也为今后进一步探究"社会分层"与"体育参与"之间深层关系提供了跨国比较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参与 社会分层 炫耀性消费 区隔理论
下载PDF
营销情境中的炫耀性消费理论述评 被引量:13
15
作者 姜岩 韩秋月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71-76,共6页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炫耀性消费正日益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现象。但发端于经济学领域的炫耀性消费理论在营销学领域的研究却相对不足。本文在对国内外学者关于炫耀性消费的营销理论成果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初步厘清了炫耀性消费的...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炫耀性消费正日益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现象。但发端于经济学领域的炫耀性消费理论在营销学领域的研究却相对不足。本文在对国内外学者关于炫耀性消费的营销理论成果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初步厘清了炫耀性消费的概念内涵,比较并分析了西方和中国消费者炫耀性消费的心理动机,并阐述了营销学领域研究炫耀性消费的重要意义和未来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炫耀性消费 凡勃伦 奢侈品 消费动机 消费心理
下载PDF
炫耀式消费:身份的诉求——解析《美国悲剧》中的消费主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闰桂娥 赵丽红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8-82,共5页
采用了文本细读与经济学、社会学领域关于消费主义理论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旨在探索以符号崇拜为特征的消费主义对心理的异化作用。通过解析作品中的消费主义,特别是炫耀式消费,认为作品主人公对被赋予了符号价值的有形商品的追求,实质上... 采用了文本细读与经济学、社会学领域关于消费主义理论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旨在探索以符号崇拜为特征的消费主义对心理的异化作用。通过解析作品中的消费主义,特别是炫耀式消费,认为作品主人公对被赋予了符号价值的有形商品的追求,实质上是对豪华消费品所展示出的拥有者无形身份、地位的心理诉求。这种明显的非理性消费的消极作用才是导致"悲剧"的深层根源,这为我国目前发展经济、创建和谐社会提供了警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炫耀式消费 符号价值 消费文化 符号崇拜
下载PDF
三维自我对炫耀性购买行为动机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城市消费者的检验 被引量:2
17
作者 郑玉香 王乙力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7-100,共4页
笔者以中国城市消费者为例,从重要心理变量自我视角实证探讨了炫耀性购买行为的营销内涵和动机及三维自我因素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从自我角度炫耀性购买行为动机包括"外我性动机"和"内我性动机"两大类型;炫耀性... 笔者以中国城市消费者为例,从重要心理变量自我视角实证探讨了炫耀性购买行为的营销内涵和动机及三维自我因素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从自我角度炫耀性购买行为动机包括"外我性动机"和"内我性动机"两大类型;炫耀性购买行为包括外表张扬的"外显性炫耀"和内部内敛的"内隐性炫耀";自我三个维度对炫耀性购买行为动机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 炫耀性购买 动机
下载PDF
炫耀性体育消费:现实背景、理论探源及概念思辨 被引量:8
18
作者 杜道理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35,共6页
基于西方炫耀性消费理论,对炫耀性体育消费研究的现实背景、理论渊源及概念进行审视。认为:消费社会的来临、体育消费重要性的凸显、炫耀性消费风行体育消费领域,是炫耀性体育消费研究的现实背景;炫耀性体育消费的理论源于炫耀性消费和... 基于西方炫耀性消费理论,对炫耀性体育消费研究的现实背景、理论渊源及概念进行审视。认为:消费社会的来临、体育消费重要性的凸显、炫耀性消费风行体育消费领域,是炫耀性体育消费研究的现实背景;炫耀性体育消费的理论源于炫耀性消费和体育消费理论;炫耀性体育消费指通过公开的体育消费行为,向外界传递身份、财富、权力、声望、个性、品位等地位或识别信息,并期望藉此获得他人认同的体育消费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炫耀性体育消费 炫耀性消费 体育消费 消费社会
下载PDF
自我概念归因与炫耀性消费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戚译 李文娟 《技术经济》 2009年第4期118-122,共5页
本文在回顾炫耀性消费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两种自我概念归因即个人自我归因——享乐倾向和他人自我归因——公众性自我知觉以及参照群体对炫耀性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享乐倾向、公众性自我知觉、参照群体对炫耀性消费都有影响... 本文在回顾炫耀性消费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两种自我概念归因即个人自我归因——享乐倾向和他人自我归因——公众性自我知觉以及参照群体对炫耀性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享乐倾向、公众性自我知觉、参照群体对炫耀性消费都有影响,且参照群体还对自我概念归因与炫耀性消费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炫耀性消费 自我概念归因 参照群体影响 享乐倾向 公众性自我知觉
下载PDF
从消费的设计到审美的设计——消费时代的技术、生活与设计美学 被引量:6
20
作者 梁梅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3-29,179,共8页
上世纪50年代末,战后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欧美发达国家带来了一个物质繁荣以及以消费为主导的时代。消费时代的资本以逐利为目的,积极制造各种消费需求,引领消费。商家通过新的传媒和信息技术,及时了解消费者的心理和文化需求,将商品消费... 上世纪50年代末,战后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欧美发达国家带来了一个物质繁荣以及以消费为主导的时代。消费时代的资本以逐利为目的,积极制造各种消费需求,引领消费。商家通过新的传媒和信息技术,及时了解消费者的心理和文化需求,将商品消费与文化消费进行有机结合,进一步扩大消费的范围,加快了消费的速度。符号体系和视觉形象的生产,对于控制和操纵消费趣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消费时代的消费本质体现了资本主义商品拜物教的逻辑,是生产领域的异化渗透到社会生活和文化领域的结果。在其中,客体世界成了人们生活的主宰,人类的健康快乐被界定为商品的消耗。消费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人格转型、阶层转换等结合起来,并以此建构理想完美的生活方式。作为商品的设计不断推陈出新,为消费推波助澜,设计师和制造商赋予了人造物品不可抗拒的魅力,体现出文化成就、人文情感和审美追求,消费因此成为了生活美学的重要内容。在这样一个时代,既要警惕滥用设计而导致的浪费和奢靡的生活方式,又要重视设计美学对人类生活的哲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社会 符号化消费 炫耀性消费 设计美学 技术 生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