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vestigation of in vitro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dihydromyricetin and flavonoids rich extract from vine tea(Ampelopsis grossedentata) 被引量:4
1
作者 Fu-Yan Li Shu-Mei Chi Hong-Bing Zhang 《Traditional Medicine Research》 2021年第1期48-62,共15页
Background:Vine tea from fermented Ampelopsis grossedentata leaves has been used as a herbal tea and folk medicine in the southern region of China for hundreds of years.The aim of this investigation was to analyze the... Background:Vine tea from fermented Ampelopsis grossedentata leaves has been used as a herbal tea and folk medicine in the southern region of China for hundreds of years.The aim of this investigation was to analyze the total flavonoids found in vine tea,including three bioactive flavonoids,and the total phenolic contents in the aqueous methanol extracts of 10 vine tea samples.In addition,this study also aimed to examine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dihydromyricetin and vine tea’s flavonoid-rich extract.Methods:The total flavonoids and total phenolic content assay of extracts from vine tea were performed by ultraviolet-visible spectroscopy and epoch microplate spectrophotometer,respectively.Three bioactive flavonoids were quantified simultaneously us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dihydromyricetin and vine tea’s flavonoid-rich extract was evaluated in vitro using six different methods.Results:Vine tea contained a large number of flavonoids,with dihydromyricetin as its main constituent.The flavonoid-rich extract exhibited a significant scavenging effect on superoxide anion radicals,and on 3-ethylbenzthiazoline-6-sulphonic acid and 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radicals.It also possessed definite activity in lipid peroxidation inhibition,ferric reduction,and the moderation of Fe2+ion chelation ability.There w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dihydromyricetin content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in the vine tea samples,including superoxide anion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y(P=−0.754,P<0.05),lipid peroxidation inhibition activity(P=−0.759,P<0.05),ferric-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P=−0.843,P<0.01),respectively.Dihydromyricetin played a dominant role in the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the flavonoid-rich extract.Conclusion:Vine tea’s flavonoid-rich extract could be used as a new antioxidant source to safeguard against oxidative str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ne tea ampelopsis grossedentata flavonoidS DIHYDROMYRICETIN PHENOLS Antioxidant activity
下载PDF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Reducing Blood Lipid by Flavonoids from Ampelopsis grossedentata on Hyperlipidemia Rats 被引量:2
2
作者 ZUO Xue-mei LIU Qian +3 位作者 LIAO Fang-fan FU Ming LI Sheng-hua XIAO Q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20年第1期33-40,共8页
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Ampelopsis grossedentata on endogenous cholesterol biosynthesis and the effects of reducing blood lipid in hyperlipidemia rats,extraction of flavonoids from Ampelopsis grossedentata by... 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Ampelopsis grossedentata on endogenous cholesterol biosynthesis and the effects of reducing blood lipid in hyperlipidemia rats,extraction of flavonoids from Ampelopsis grossedentata by using ethanol(TFAG),and the effects of TFAG on intracellular cholesterol synthesis were detected by amphotericin B-cell model;SD hyperlipidemia rat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feeding high fat diet.A formulated medicine called Xuezhikang was used as a positive control,and TFAG of different doses were administered to the stomach for 30 d continuously to measure the indexes of heart,liver tissue homogenate and serum;part of the liver was taken for pathological observat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FAG could significantly inhibit the synthesis of cholesterol in cells.TFAG of different doses could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content of TC and TG in serum of hyperlipidemia rats,and increase the content of HDL;TC and TG in heart and liver were also decreased;besides,it could increase the content of SOD,CAT and GSH in the liver of hyperlipidemia rats,and reduce the content of MDA.The results of pathological section showed that TFAG could improve the damage degree of hepatocytes in hyperlipidemia rats,and the effect of high dose group was similar to that of Xuezhikang group.In general,TFAG has good antioxidant and reducing blood lipid effects,and can effectively inhibit liver steat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avonoids from ampelopsis grossedentata RAT HYPERLIPIDEMIA Cholesterol biosynthesis Reducing blood lipid
下载PDF
莓茶叶黄酮的抗氧化活性及其稳定性
3
作者 何思宜 蒋新元 +2 位作者 杨迎舟 唐玉莲 米聪慧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7-183,共7页
该研究采用超声辅助水提法提取莓茶叶中黄酮类化合物,通过DPPH、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探究莓茶叶水提液中黄酮的抗氧化活性,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探究不同光照、pH值、金属离子、氧化剂还原剂、水溶性高分子物质等因素对莓茶叶水提液... 该研究采用超声辅助水提法提取莓茶叶中黄酮类化合物,通过DPPH、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探究莓茶叶水提液中黄酮的抗氧化活性,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探究不同光照、pH值、金属离子、氧化剂还原剂、水溶性高分子物质等因素对莓茶叶水提液中黄酮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莓茶叶中黄酮具备很好的抗氧化性能,对DPPH、ABTS^(+)自由基均能起到很好的清除效果,其IC50分别为3.09、1.43μg/mL。同时,莓茶叶中黄酮在长时间保存时存在自氧化现象且光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莓茶叶黄酮的氧化。碱性条件和还原剂会破坏莓茶叶黄酮分子结构从而影响其稳定性。莓茶叶黄酮与Cu^(2+)、Fe^(3+)等金属离子易形成不溶性络合物,影响其稳定性。水溶性高分子物质能对莓茶叶黄酮起到一定保护作用,避免其与氧气接触发生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莓茶叶 黄酮 稳定性 抗氧化性
下载PDF
藤茶复合饮料贮藏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及控制
4
作者 谢勇 余昌莲 +2 位作者 范志平 刘庆庆 夏绪红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0期127-134,共8页
为提高藤茶复合饮料在贮藏期间色泽、组织状态的稳定性及黄酮保留率,考察贮藏条件(温度、时间、山梨酸钾添加量)、微波杀菌时间、护色剂及稳定剂对藤茶复合饮料色差、浊度、沉淀率及黄酮保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藤茶复合饮料的色差、浊... 为提高藤茶复合饮料在贮藏期间色泽、组织状态的稳定性及黄酮保留率,考察贮藏条件(温度、时间、山梨酸钾添加量)、微波杀菌时间、护色剂及稳定剂对藤茶复合饮料色差、浊度、沉淀率及黄酮保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藤茶复合饮料的色差、浊度及沉淀率在28℃下贮藏约42 d可达到恒定;微波杀菌(3~4 min)、山梨酸钾添加量(0.05 mg/mL)及在30~36℃贮藏有利于提高藤茶复合饮料的稳定性。此外,贮藏温度为28℃时,维生素C与Na_(2)SO_(3)以质量比1∶1复配(添加总量0.3~0.4 mg/mL)可有效抑制饮料褐变;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钠与CaCl_(2)以质量比1∶1∶1复配(添加总量0.3~0.4 mg/mL)可明显降低复合饮料的浊度、沉淀率,也能显著提高黄酮保留率。因此,添加适量复配护色剂及稳定剂并结合山梨酸钾可有效增强藤茶复合饮料的贮藏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茶 二氢杨梅素 黄酮 沉淀 稳定性
下载PDF
藤茶总黄酮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21
5
作者 曾宪彪 韦桂宁 +4 位作者 何飞 吕纪华 苏华 韦宝伟 陆奇志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18-520,共3页
目的探讨藤茶总黄酮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给大鼠饲喂高脂饲料加腹腔注射维生素D3,复制AS模型,以藤茶总黄酮灌胃,24周后,观察藤茶总黄酮对模型大鼠血清血脂、血液流变学部分指标的影响。结果藤茶总黄... 目的探讨藤茶总黄酮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给大鼠饲喂高脂饲料加腹腔注射维生素D3,复制AS模型,以藤茶总黄酮灌胃,24周后,观察藤茶总黄酮对模型大鼠血清血脂、血液流变学部分指标的影响。结果藤茶总黄酮可显著降低AS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著降低AS大鼠全血黏度(高、中、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藤茶总黄酮可改善AS大鼠血脂水平和血液流变学,对AS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茶总黄酮 动脉粥样硬化 血液流变学 血脂
下载PDF
大孔吸附树脂—聚酰胺联用纯化茅岩莓总黄酮工艺优化 被引量:16
6
作者 金慧鸣 郭红英 +5 位作者 谭兴和 刘梦浩 王锋 蔡文 张喻 邓洁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18,共6页
为纯化茅岩莓总黄酮,先用HPD-100型大孔吸附树脂(macroporous adsorption resin,MAR)层析柱进行初步纯化,再用聚酰胺(polyamide,PA)层析柱进行第2次纯化,得到的HPD-100型MAR最适宜吸附工艺参数为上样液总黄酮质量浓度6 mg/mL、上样流速1... 为纯化茅岩莓总黄酮,先用HPD-100型大孔吸附树脂(macroporous adsorption resin,MAR)层析柱进行初步纯化,再用聚酰胺(polyamide,PA)层析柱进行第2次纯化,得到的HPD-100型MAR最适宜吸附工艺参数为上样液总黄酮质量浓度6 mg/mL、上样流速1 mL/min、上样液体积130 mL,在此条件下吸附率为97.14%;最适宜解吸工艺参数为洗脱液乙醇体积分数70%、洗脱流速1 mL/min、洗脱液体积40 mL,在此条件下解吸率为94.10%。经HPD-100型MAR纯化后的总黄酮纯度从55.00%提高到了72.25%。PA的最适宜吸附工艺参数为上样液总黄酮质量浓度6 mg/mL、上样流速2 mL/min,在此条件下吸附率为99.57%;最适宜解吸工艺参数为洗脱液乙醇体积分数70%、洗脱流速1 mL/min、洗脱液体积55 mL,在此条件下解吸率为76.50%。经PA纯化后总黄酮纯度从72.25%提高到了80.75%。该方法为茅岩莓黄酮的纯化提供了一种更高效的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岩莓 总黄酮 大孔吸附树脂 聚酰胺 纯化
下载PDF
藤茶黄酮含量及其体外抗脂质过氧化能力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付明 胡朝暾 +1 位作者 周亮 李胜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6-148,214,共4页
分别采用超声波辅助热水法、超声波辅助乙醇法、乙醇浸提法、酶解法的最佳提取工艺提取藤茶黄酮,以AlCl_3显色法测定黄酮含量;选择最佳方法测定不同时期、不同部位藤茶的黄酮含量。对比研究了藤茶叶和维生素体外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结果... 分别采用超声波辅助热水法、超声波辅助乙醇法、乙醇浸提法、酶解法的最佳提取工艺提取藤茶黄酮,以AlCl_3显色法测定黄酮含量;选择最佳方法测定不同时期、不同部位藤茶的黄酮含量。对比研究了藤茶叶和维生素体外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时期、不同部位藤茶的黄酮含量具有明显差别,叶中黄酮含量明显高于茎,高达41.25%;在555μg/mL内藤茶叶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明显强于维生素C,并且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呈剂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茶 黄酮 脂质过氧化 维生素C
下载PDF
显齿蛇葡萄基本成分研究 被引量:50
8
作者 张友胜 杨伟丽 熊皓平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1年第5期46-48,共3页
对显齿蛇葡萄 (Ampelopsisgrossedentata)幼嫩茎叶中的粗蛋白、水溶性蛋白、氨基酸组分、总灰分、无机营养元素、多酚、水提取物、总黄酮以及其中的二氢杨梅素含量作了测定。结果表明 :显齿蛇葡萄幼嫩茎叶中粗蛋白氨基酸及无机营养元素... 对显齿蛇葡萄 (Ampelopsisgrossedentata)幼嫩茎叶中的粗蛋白、水溶性蛋白、氨基酸组分、总灰分、无机营养元素、多酚、水提取物、总黄酮以及其中的二氢杨梅素含量作了测定。结果表明 :显齿蛇葡萄幼嫩茎叶中粗蛋白氨基酸及无机营养元素含量丰富 ;多酚、水提取率、总黄酮和二氢杨梅素含量高。显齿蛇葡萄幼嫩茎叶既可粗加工为具特殊风味的类茶产品 ,又可作集营养、保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齿蛇葡萄叶 氨基酸 无机营养元素 多酚 总黄酮 二氢杨梅素 氢叶 化学成分
下载PDF
莓茶多酚、黄酮、黄酮醇类组分含量及抑菌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冯湘沅 杨琦 +5 位作者 谢纯良 成莉凤 郑科 刘志远 段盛文 彭源德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79-86,共8页
为充分利用莓茶资源,该文探究莓茶的醇提萃取液和残渣水解液的物质组成及醇提萃取液的抑菌活性。该试验通过Folin-Ciocalteu法、Al(NO_(3))_(3)显色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多酚、黄酮、黄酮醇类组分总含量,并对醇提萃取液以接种培养法... 为充分利用莓茶资源,该文探究莓茶的醇提萃取液和残渣水解液的物质组成及醇提萃取液的抑菌活性。该试验通过Folin-Ciocalteu法、Al(NO_(3))_(3)显色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多酚、黄酮、黄酮醇类组分总含量,并对醇提萃取液以接种培养法观察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最小抑菌浓度,以纸片扩散法考察抑菌活性及紫外线、pH值、温度和金属离子条件影响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莓茶中多酚、黄酮总含量分别为468.22、266.18 mg/g,黄酮醇类组分(总含量)主要为杨梅素(45.14 mg/g)和槲皮素(1.86 mg/g);当醇提萃取液质量浓度为20 mg/mL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的抑制透明圈直径分别达到20.30、14.10、11.10 mm,对相应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6、8、10 mg/mL;经温度40℃~121℃、紫外线照射10 min~60 min、pH值为3~11、Na+、Ca^(2+)、K+、Fe^(3+)、Mg^(2+)处理后均能表现出较强地抑菌活性且效果稳定。因此,莓茶含有较丰富的有效抑菌成分--多酚、黄酮、黄酮醇类物质,具有潜在的天然防腐剂深加工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莓茶 多酚 黄酮 黄酮醇类组分 抑菌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藤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14
10
作者 金慧鸣 谭兴和 +5 位作者 蔡文 郭红英 王锋 张春艳 张喻 邓洁红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1575-1582,共8页
目的优化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藤茶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提高藤茶总黄酮的提取效率。方法在单因素的基础上,应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法进行4因素3水平的试验设计,研究乙醇浓度、超声波处理温度、超声波处理时间、液料比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 目的优化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藤茶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提高藤茶总黄酮的提取效率。方法在单因素的基础上,应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法进行4因素3水平的试验设计,研究乙醇浓度、超声波处理温度、超声波处理时间、液料比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结果藤茶总黄酮的最优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67%(V:V),超声波处理温度58℃,超声波处理时间28 min,液料比22.5:1(V:m)。模型预测结果显示藤茶总黄酮得率最大为38.45%,经过验证,实际得率为38.74%,接近预测值,说明预测值和真实值之间有很好的拟合性,用响应面优化法得到的结果科学有效,有较高的参考价值。结论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总黄酮得率高,用时少,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茶 总黄酮 超声波 提取 响应面
下载PDF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检测藤茶中的总黄酮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建兰 郑红岩 +2 位作者 于华忠 高梦 刘同方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76-878,共3页
采用乙醇为溶剂提取藤茶中的总黄酮,以A1C1。为显色剂,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分别在波长为λ1=310nm和λ2=340nm处测定吸光度A时,△A与总黄酮质量浓度在4~24μg/mI。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0.9... 采用乙醇为溶剂提取藤茶中的总黄酮,以A1C1。为显色剂,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分别在波长为λ1=310nm和λ2=340nm处测定吸光度A时,△A与总黄酮质量浓度在4~24μg/mI。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0.9997,回收率为99.45%~100.98%,精密度(RSD)为1.16%(n=6)。该法操作快捷、准确,可用于藤茶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茶 总黄酮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茅岩莓黄酮提取分离纯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金慧鸣 谭兴和 +4 位作者 蔡文 郭红英 王锋 张喻 邓洁红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178-181,共4页
对茅岩莓总黄酮和二氢杨梅素提取的提取、分离和纯化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茅岩莓黄酮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茅岩莓 黄酮 提取 分离 纯化
下载PDF
超声波-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协同提取茅岩莓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朱欣 郭红英 +4 位作者 谭兴和 于潇杰 张喻 王锋 邓洁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3-218,共6页
优化超声波协同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提取茅岩莓总黄酮的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表面活性剂浓度、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摩尔质量比、提取温度、乙醇浓度和提取时间对茅岩莓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固定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摩尔质... 优化超声波协同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提取茅岩莓总黄酮的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表面活性剂浓度、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摩尔质量比、提取温度、乙醇浓度和提取时间对茅岩莓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固定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摩尔质量比为40∶1(SDS∶CTAB)、料液比1∶20(g/m L)和提取温度60℃,采用响应面实验考察表面活性剂浓度、乙醇浓度和提取时间对茅岩莓总黄酮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表面活性剂浓度1.1%、乙醇浓度40%、提取时间57 min,此条件下茅岩莓总黄酮得率为23.27%,与预测理论值23.45%相差较小,说明该实验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岩莓 总黄酮 超声波 表面活性剂 响应面优化法
下载PDF
藤茶中总黄酮的三波长紫外光谱法测定 被引量:12
14
作者 周大寨 朱玉昌 王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35-237,共3页
以乙醇为溶剂提取藤茶中总黄酮,用三氯化铝作为显色剂,采用三波长紫外光谱法进行定量。结果表明,黄酮质量浓度在0~40μg/mL内,分别在波长为λ1=322nm、λ2=311nm、λ3=296nm处测吸光度时,ΔA与质量浓度C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 以乙醇为溶剂提取藤茶中总黄酮,用三氯化铝作为显色剂,采用三波长紫外光谱法进行定量。结果表明,黄酮质量浓度在0~40μg/mL内,分别在波长为λ1=322nm、λ2=311nm、λ3=296nm处测吸光度时,ΔA与质量浓度C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ΔA=0.0171C+0.0171,相关系数r=0.9978。方法的回收率为98.18%~102.79%,变异系数小于0.371%,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精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茶 总黄酮 三波长紫外光谱法
下载PDF
藤茶总黄酮对仔猪血清生化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0
15
作者 赵萌 郁建生 +1 位作者 郁建平 杜文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21-1225,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藤茶总黄酮(AGF)对仔猪血清生化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24头健康的仔猪随机分成4组,每组6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0.25%、0.5%、1%AGF的基础日粮,试验期为40d。饲养试验结束后,每组抽取2头仔猪血液进... 试验旨在研究藤茶总黄酮(AGF)对仔猪血清生化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24头健康的仔猪随机分成4组,每组6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0.25%、0.5%、1%AGF的基础日粮,试验期为40d。饲养试验结束后,每组抽取2头仔猪血液进行血清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结果显示,仔猪日粮中添加AGF能够极显著提高血清白蛋白(ALB)的含量(P<0.01);降低仔猪血清尿素氮(BUN)含量,其中0.5%、1%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各试验组甘油三酯(TG)的含量均有所降低,其中0.25%和1%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各试验组仔猪血清中的谷草转氨酶(AST)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碱性磷酸酶(ALP)含量均有所提高,其中0.5%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日粮中添加AGF能够极显著的提高仔猪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的含量(P<0.01),0.5%和1%组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IgG)的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25%和0.5%组一定程度上提高仔猪血清补体C3、C4的含量。综上所述,AGF能够增强仔猪机体代谢能力及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茶总黄酮 仔猪 血清生化指标 免疫功能
下载PDF
超滤分离茅岩莓黄酮工艺优化及其抑菌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艳梅 唐浩国 +3 位作者 焦润玲 杨同香 向进乐 刘琼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9-94,共6页
采用超滤技术对茅岩莓黄酮提取液进行分离,以膜通量和黄酮纯度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超滤时间、料液质量浓度、料液温度、超滤压力对超滤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的分离工艺参数,并研究含有60%黄酮的茅岩莓提取物的抑... 采用超滤技术对茅岩莓黄酮提取液进行分离,以膜通量和黄酮纯度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超滤时间、料液质量浓度、料液温度、超滤压力对超滤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的分离工艺参数,并研究含有60%黄酮的茅岩莓提取物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在料液质量浓度0.5 mg/m L、料液温度35℃、超滤压力0.2 MPa条件下,初始膜通量为0.215 m L/(cm^2·min),黄酮纯度由32.7%提高到60.1%。超滤后的黄酮提取物对4种细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对4种细菌最小抑菌浓度值分别为沙门氏菌0.75 mg/m L、绿脓杆菌1.50 mg/m L、金黄色葡萄球菌1.50 mg/m L、大肠杆菌3.00 mg/m L。其对4种细菌最低杀菌浓度值分别为沙门氏菌0.75 mg/m L、绿脓杆菌3.00 mg/m L、金黄色葡萄球菌3.00 mg/m L、大肠杆菌3.00 mg/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岩莓黄酮 超滤 膜通量 纯度 抑菌
下载PDF
新型饲料添加剂藤茶黄酮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娟 赵炳超 +1 位作者 于倩倩 李秀波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7-51,共5页
藤茶黄酮是从藤茶中提取的一种天然植物添加剂,二氢杨梅素是其主要的化学成分。近年来,研究者对藤茶黄酮及二氢杨梅素在畜禽生产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广泛研究,发现以其作为饲料添加剂,能有效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增强生产性能、促进生长,... 藤茶黄酮是从藤茶中提取的一种天然植物添加剂,二氢杨梅素是其主要的化学成分。近年来,研究者对藤茶黄酮及二氢杨梅素在畜禽生产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广泛研究,发现以其作为饲料添加剂,能有效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增强生产性能、促进生长,并具有抗氧化作用,可改善动物产品品质。作者主要阐述了藤茶黄酮作为一种新型天然饲料添加剂在动物生产上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茶黄酮 二氢杨梅素 饲料添加剂
下载PDF
藤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与定量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8
作者 陈业 罗祖友 向东山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277-281,共5页
藤茶黄酮的主要成分为二氢杨梅素(DMY)和杨梅素(MY),以热水提取和乙醇回流提取为主;分离纯化主要采用重结晶和柱层析法;紫外光度法(292 nm)、AlCl3显色法(294 nm和314 nm)和反相HPLC(290-294 nm检测)等方法用于藤茶黄酮含量... 藤茶黄酮的主要成分为二氢杨梅素(DMY)和杨梅素(MY),以热水提取和乙醇回流提取为主;分离纯化主要采用重结晶和柱层析法;紫外光度法(292 nm)、AlCl3显色法(294 nm和314 nm)和反相HPLC(290-294 nm检测)等方法用于藤茶黄酮含量的测定.为了给藤茶资源的深度开发提供系统适用的方法,对藤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与定量方法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茶 黄酮 提取分离 定量方法
下载PDF
藤茶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唐瑛 罗祖友 严奉伟 《中国药师》 CAS 2006年第8期716-718,共3页
目的:研究藤荼总黄酮(AGTF)的体外抗氧化作用。方法:分别用铁氰化钾模型、脂肪氧合酶体系评价AGTF的还原能力与抑制脂肪氧合酶活性的能力,并测定AGTF对活性氧形成的影响,以及对H2O2诱导小鼠红细胞溶血的抑制作用。结果:AGTF具有较强的... 目的:研究藤荼总黄酮(AGTF)的体外抗氧化作用。方法:分别用铁氰化钾模型、脂肪氧合酶体系评价AGTF的还原能力与抑制脂肪氧合酶活性的能力,并测定AGTF对活性氧形成的影响,以及对H2O2诱导小鼠红细胞溶血的抑制作用。结果:AGTF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2.00 mg·ml-1AGTF对脂肪氧合酶的粗酶活抑制率超过50%;AGTF在0.5-10.0 mg·ml-1范围内,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活性氧能力,并可抑制H2O2诱导的小鼠红细胞溶血。结论:AGTF具有较高的体外抗氧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茶总黄酮 抗氧化 体外
下载PDF
藤茶黄酮对抗旱王后备母牛生长发育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德均 陈艳青 +3 位作者 张健 蒋安 向白菊 吴雨徽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6-49,共4页
为研究藤茶黄酮对抗旱王后备母牛生长发育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10头6月龄左右抗旱王后备母牛,将其分为2个处理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5 g/(头·d)的藤茶黄酮混合型饲料添加剂(藤茶黄酮≥0.5%),试... 为研究藤茶黄酮对抗旱王后备母牛生长发育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10头6月龄左右抗旱王后备母牛,将其分为2个处理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5 g/(头·d)的藤茶黄酮混合型饲料添加剂(藤茶黄酮≥0.5%),试验期30 d。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平均日增重、体高、体直长和血糖浓度有增长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在试验条件下可得出,日粮中添加藤茶黄酮对抗旱王后备母牛的生长发育、适应能力和抗逆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茶黄酮 抗旱王后备母牛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血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