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7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the Dewatering of Dredged Sediment from Dianchi Lake
1
作者 梁启斌 倪杰 林潇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0年第11期53-55,共3页
[Objective] The technological parameter suitable for the dewatering of dredged sediment from Dianchi Lake was studied.[Method] By means of the treatment method of sewage sludge in sewage treatment plant,flocculants in... [Objective] The technological parameter suitable for the dewatering of dredged sediment from Dianchi Lake was studied.[Method] By means of the treatment method of sewage sludge in sewage treatment plant,flocculants including FeCl3,Al2(SO4)3 and PAM were taken as dewatering agents which were added in dredged sediment.[Resul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2(SO4)3 had better dewatering effect than FeCl3 and PAM,and the optimum dosing quantity of Al2(SO4)3 in dredged sediment was 170 mg/L,in addition,the water quality of supernatant met the first class B standard of GB18918-2002 and could be directly discharged to nature water without pollution.[Conclusion] The study could provide a simple and feasible way for the rapid dewatering of dredged sediment from Dianchi Lake,which would be convenient for the disposal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of dredged sedi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edged sediment dewatering FLOCCULANT China
下载PDF
Temperatur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flocculation settlement of tailings and its mechanism 被引量:15
2
作者 Dao-lin Wang Qin-li Zhang +3 位作者 Qiu-song Chen Chong-chong Qi Yan Feng Chong-chun Xia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1438-1448,共11页
Rapid flocculation and settlement(FS)of mine tailings is significant for the improv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filling process,whereas the settlement velocity(SV)of tailings in FS has been recognized as a key paramet... Rapid flocculation and settlement(FS)of mine tailings is significant for the improv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filling process,whereas the settlement velocity(SV)of tailings in FS has been recognized as a key parameter to evaluate the settlement effect.However,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on the SV and its mechanism have not been studied.FS experiments on tailings with various ambient temperatures were carried out.The SVs of tailings with a solid waste content of 10wt%and an anionic polyacrylamide content of 20 g·t^−1 were measur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The SV presented an“N”-shaped variation curve as the temperature changed from 5 to 40℃.The mechanism of these results can be explain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electric double-layer repulsive force,molecular dynamics,and the polymer flocculation principle,as revealed from th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of floc particles.The findings will be beneficial in the design of tailings dewatering processes and save costs in the production of cemented paste backfi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mented paste backfill tailing dewatering flocculation settlement temperature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floccu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kaolinite dispersion system using guar gum:A green flocculant 被引量:9
3
作者 R.K.Dwari B.K.Mishr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19年第5期745-755,共11页
This paper reports the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n the flocculation,sedimentation and consolid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kaolinite using guar gum as a green flocculant.In-situ flocculation behavior of kaolinite at vario... This paper reports the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n the flocculation,sedimentation and consolid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kaolinite using guar gum as a green flocculant.In-situ flocculation behavior of kaolinite at various pH,guar gum dosages,and ionic strength were studied using a light scattering technique.The effect of these parameters on the settling rate,solid consolidation,and supernatant liquid clarity was recorded.The morphology of kaolinite and flocculated kaolinite aggregates were analyzed using FESEM.The morphology studies suggest that it is poorly crystalline with multiple steps on edge,broken edge;laminar with high aspect ratio and have rough basal surface.The complex irregularity on the basal surface and the presence of multiple steps in the edges,broken edges(hydroxyl groups)have facilitated the guar gum adsorption.The isoelectric point of kaolinite is pH 3.96.The pH,ionic strength and flocculant dosage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kaolinite settling rate.The guar gum has exhibited excellent turbidity removal efficiency at pH 5.The turbidity removal is inefficient at pH 10.However,guar gum has shown high turbidity removal with 80%transmission at pH 10 in the presence of a KNO3 electroly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AR gum dewatering KAOLINITE Light scattering Morphology flocculation
下载PDF
Chemical Dewatering Techniqueof Waste Polymer Drilling Fluid
4
作者 Li Gang and Zhu Muo(Universuty of Petroleum, Beijing) 《China Oil & Gas》 CAS 1997年第1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WASTE FLUID flocculation dewatering
下载PDF
Application Research Status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Microbial Flocculant 被引量:3
5
作者 Zhou Xiaotie Han Zhao +2 位作者 Sun Shiqun Zheng Zhixia Hai Zibin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5年第10期26-29,共4页
Microbial flocculant (MBF) is a kind of novel flocculant, which is widely used for the food industry, highly concentrated organic waste water treatment and the urban water supply technology. Due to its characteristi... Microbial flocculant (MBF) is a kind of novel flocculant, which is widely used for the food industry, highly concentrated organic waste water treatment and the urban water supply technology. Due to its characteristics of superior flocculation effect, without secondary pollution to the environment and being easily degraded, MBF has been emerging as a hotspot of water treatment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 In this paper, the latest progress of the preparation of MBFs and the flocculating mechanism were presented.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MBFs for water treatment was reviewed. Finally, suggestions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research on MBFs we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bial flocculant Water treatment application research progress China
下载PDF
基于絮凝调理技术强化污泥脱水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杰 戴子俊 +5 位作者 张晴波 尹纪富 茹少钦 王洪涛 李风亭 刘汨莎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63,共12页
对污泥进行调理改性,提升污泥脱水性能是实现污泥妥善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的重要前置条件。基于絮凝原理的调理技术效果显著,成本可控,是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最可靠和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此外,絮凝联合调理技术能发挥协同作用,功能特性... 对污泥进行调理改性,提升污泥脱水性能是实现污泥妥善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的重要前置条件。基于絮凝原理的调理技术效果显著,成本可控,是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最可靠和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此外,絮凝联合调理技术能发挥协同作用,功能特性更加完备,是当下污泥脱水的研究热点。介绍了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及污泥脱水的技术难点,阐述了不同种类絮凝剂和絮凝联合调理技术的作用机理及应用效果,以期为利用絮凝调理技术强化污泥脱水性能提供理论依据和应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脱水 絮凝 联合调理
下载PDF
次氯酸盐氧化耦合FeCl_(3)絮凝调节改善污泥脱水
7
作者 潘伟亮 张汛 +3 位作者 李姣妮 古励 何强 敖良根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450-3458,共9页
采用次氯酸盐耦合FeCl_(3)絮凝对污泥脱水性能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最佳预处理条件,采用zeta电位、蛋白质多糖、DNA含量、磁场核共振、三维荧光以及细胞可视化等表征手段,分析阐明了该预处理促进污泥脱水性能提高的作用机理,利... 采用次氯酸盐耦合FeCl_(3)絮凝对污泥脱水性能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最佳预处理条件,采用zeta电位、蛋白质多糖、DNA含量、磁场核共振、三维荧光以及细胞可视化等表征手段,分析阐明了该预处理促进污泥脱水性能提高的作用机理,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进一步分析促进污泥脱水性能改善的原因。结果表明:在NaClO投加量为50mg/g TS(含固率),FeCl_(3)投加量为100mg/g TS条件下污泥脱水效率达到最高,污泥比阻与毛细吸水时间(CST)分别由原污泥的2.45×10^(12)m/kg和119.7s降低至9.3×10^(11)m/kg和27.9s,污泥的水分损失量最多,脱水速率最快。在氧化与絮凝的共同作用下,污泥的胞外聚合物(EPS)结构被破坏,污泥颗粒松散,内部结合水被释放。污泥中DNA含量的增加和污泥的可视化分析表明,絮体中微生物细胞膜被破坏,导致胞内水释放,从而提高活性污泥的脱水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脱水性 氧化 絮凝 次氯酸盐 氯化铁
下载PDF
杭锦旗地区钻井废水回用技术研究
8
作者 邱春阳 宋翔远 +3 位作者 杨倩云 姜春丽 郑成胜 张海青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4年第4期49-54,共6页
为满足杭锦旗地区严格的环保要求,降低钻井成本,提高勘探与开发效益,对该区块钻井废水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废水不能回用原因。根据离子化学沉淀和颗粒絮凝机理,制定“提高pH值-氧化-离子捕捉-絮凝”废水处理方案,据此进行了废水回用实验... 为满足杭锦旗地区严格的环保要求,降低钻井成本,提高勘探与开发效益,对该区块钻井废水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废水不能回用原因。根据离子化学沉淀和颗粒絮凝机理,制定“提高pH值-氧化-离子捕捉-絮凝”废水处理方案,据此进行了废水回用实验研究。实验表明,处理后的废水回用到钻井液后,对钻井液性能影响不大。该技术在现场进行了应用,废水处理后回用效果好,达到了降本增效的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锦旗地区 废水回用 PH值 氧化 离子捕捉 絮凝 技术研究
下载PDF
自重及加载条件下絮凝剂调理废弃泥浆的脱水效果 被引量:2
9
作者 韩超 俞越中 +4 位作者 柏彬 肖涵 范舟 吴巍 孙科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5-122,共8页
群桩基础、地下连续墙等施工会带来巨量的废弃泥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及盾构掘进过程会产生大量高含水率泥浆状的渣土,常规的堆场处理受限于成本和环境问题,需要对废弃泥浆进行高效脱水处理,减少废弃泥浆量。为研究絮凝剂调理废弃泥... 群桩基础、地下连续墙等施工会带来巨量的废弃泥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及盾构掘进过程会产生大量高含水率泥浆状的渣土,常规的堆场处理受限于成本和环境问题,需要对废弃泥浆进行高效脱水处理,减少废弃泥浆量。为研究絮凝剂调理废弃泥浆的脱水效果,提升泥浆脱水效率,采用单一、复合絮凝剂调理废弃泥浆,通过室内量筒沉积和小型堆载预压试验,对比研究絮凝剂类型和掺量配比对泥浆泥水分离效果的影响,并为脱水效果提供判断依据。结果表明:有机絮凝剂能够改善泥浆的脱水性能,提高泥水分离程度,且存在最优掺量;复合絮凝剂能够发挥有机、无机絮凝剂的协同作用,更进一步提升泥浆脱水程度,其中PAM类复合絮凝剂脱水性能优异,PAM与CaO复合絮凝剂组合处理泥浆时,其沉积层含水率降低程度能够达到82.75%。研究成果可为废弃泥浆的合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浆 有机絮凝剂 复合絮凝剂 泥水分离 脱水效果 堆载预压 评价指标
下载PDF
污泥脱水絮凝剂的研究进展及应用探索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洁 赖月 +4 位作者 杨朝辉 林皓 周顺桂 叶捷 刘昌庚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62,共15页
活性污泥法是污水生物处理最广泛使用的工艺之一。作为活性污泥法的主要副产物,剩余污泥的高含水率特性容易造成运输困难、资源化利用成本高、热值降低等问题,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脱水。絮凝法因操作简便、反应速度快、适用范围广、脱水效... 活性污泥法是污水生物处理最广泛使用的工艺之一。作为活性污泥法的主要副产物,剩余污泥的高含水率特性容易造成运输困难、资源化利用成本高、热值降低等问题,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脱水。絮凝法因操作简便、反应速度快、适用范围广、脱水效果好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污泥脱水。详细阐述了不同絮凝剂的分类、优缺点及相关絮凝机理,系统归纳了各类絮凝剂的制备策略及在污泥脱水中的应用探索,探讨了污泥脱水絮凝剂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今后絮凝技术在污泥脱水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脱水 化学调理 絮凝 调理技术联用
下载PDF
混凝动力学存在问题与研究趋势
11
作者 李亚蓉 高军锋 毛玉红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9期141-143,共3页
对混凝动力学的研究和应用现状中存在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重点阐述了混凝动力学理论、混凝动力学控制指标等在应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混凝动力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以期推动混凝动力学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 混凝动力学 控制指标 研究方法 发展趋势
下载PDF
湖泊淤泥脱水固化复合调理剂优化及其作用机制
12
作者 王龙涛 夏新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59,共9页
针对湖泊淤泥脱水固化处置的难题,采用有机絮凝剂、无机絮凝剂与骨架构建剂组成的复合调理剂对湖泊淤泥进行改性调理,通过响应曲面法优化各组分的配比,并探讨复合调理剂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复合调理剂的最优组合为依次投加4.11 g/L聚... 针对湖泊淤泥脱水固化处置的难题,采用有机絮凝剂、无机絮凝剂与骨架构建剂组成的复合调理剂对湖泊淤泥进行改性调理,通过响应曲面法优化各组分的配比,并探讨复合调理剂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复合调理剂的最优组合为依次投加4.11 g/L聚合氯化铝(PAC)、0.18 g/L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和18.06 g/L低碱性淤泥固结剂(LAC);使用后污泥比阻降低87.6%,压滤脱水时间减少70.6%,尾水pH达到排放标准,脱水效率较生石灰提升5.9%。复合调理剂作用机制为PAC组分降低淤泥的Zeta电位绝对值9.5 mV,从而减少淤泥颗粒之间的静电斥力;后续加入的APAM发挥吸附-架桥的作用,聚集淤泥细颗粒为较大的絮体,利于淤泥颗粒间水分的排出;最后掺入的LAC则发挥了骨架构建剂的作用,在淤泥脱水压实过程中形成排水通道,提升了淤泥泥饼的孔隙度6.4%,进一步提升了脱水效果。研究成果可为湖泊淤泥的高效环保处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淤泥 脱水固化 絮凝剂 骨架构建剂 响应曲面法
下载PDF
滚轴软压工艺耦合淀粉改性有机絮凝剂增效沼渣脱水工艺研究
13
作者 顾南南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3期94-96,105,共4页
本研究通过利用滚轴软压工艺耦合淀粉改性有机絮凝剂,开发一种新型的沼渣脱水技术,通过测定真空抽滤泥饼含水率、含固率和沼渣比阻等指标,评价不同淀粉和有机絮凝剂的比例及投加量对沼渣脱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比例为1∶0.5、投加... 本研究通过利用滚轴软压工艺耦合淀粉改性有机絮凝剂,开发一种新型的沼渣脱水技术,通过测定真空抽滤泥饼含水率、含固率和沼渣比阻等指标,评价不同淀粉和有机絮凝剂的比例及投加量对沼渣脱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比例为1∶0.5、投加量为0.4mg时淀粉改性有机絮凝剂使得沼渣的含水率下降至67.4%,过滤比阻下降了约63.6%,沼渣的脱水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分析调理前后的污泥ζ电位变化,发现沼渣|ζ|电位降至0.53 mV。通过改进传统辊压脱水技术,探究绝干量、进料固体含量及絮凝剂浓度,滚轴与滤膜之间的接触面积和挤压压力对脱水率的影响,得出最佳脱水工艺为:摩擦面积0.314 m^(2),挤压压力5 kg,绝干量33.3%,进料固体含量0.6%,絮凝剂浓度0.2%,可以使沼渣含固率达到39.63%,为该技术推广应用提供相应的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渣 脱水 淀粉 有机絮凝剂 辊压脱水技术
下载PDF
厄瓜多尔某铜尾矿浆絮凝沉降优选絮凝剂试验
14
作者 岳守艳 庞增瑞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2期239-242,共4页
为提高厄瓜多尔某铜矿浓密机的处理效率,降低输送成本,减少跑浑现象,进行了尾矿絮凝沉降试验。结果表明:矿浆浓度16.67%、絮凝剂用量20 g/t时,添加絮凝剂BK816F,尾矿浆沉降速度最快,沉降80 s后清水层高度即可达15 cm;矿浆浓度30%时,随... 为提高厄瓜多尔某铜矿浓密机的处理效率,降低输送成本,减少跑浑现象,进行了尾矿絮凝沉降试验。结果表明:矿浆浓度16.67%、絮凝剂用量20 g/t时,添加絮凝剂BK816F,尾矿浆沉降速度最快,沉降80 s后清水层高度即可达15 cm;矿浆浓度30%时,随着絮凝剂添加量的增大,尾矿浆沉降速度总体加快,其中BK816F效果最明显,可在较低用量、较短时间内达到较好的沉降效果;质量浓度同为0.1%的絮凝剂溶液,BK816F的黏度最低。各项性能指标均表明,BK816F可作为该铜矿的高效絮凝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尾矿 浓缩脱水 沉降试验 高效絮凝剂
下载PDF
燃煤电厂循环水排污水预处理系统试验与优化
15
作者 温佳琪 何思源 +3 位作者 张静 岳强 何志军 郭宗林 《四川环境》 2024年第5期187-194,共8页
燃煤电厂循环冷却水排污水成分复杂,污染物富集程度高。为提高预处理工艺对水中钙镁硬度、硅、有机物和悬浮物等的去除效率,确保后续深度净化单元的安全稳定运行,采用“化学软化+絮凝+沉淀”等预处理方法,对北方某电厂循环冷却水排污水... 燃煤电厂循环冷却水排污水成分复杂,污染物富集程度高。为提高预处理工艺对水中钙镁硬度、硅、有机物和悬浮物等的去除效率,确保后续深度净化单元的安全稳定运行,采用“化学软化+絮凝+沉淀”等预处理方法,对北方某电厂循环冷却水排污水预处理系统开展了现场模拟优化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Ca(OH)_(2)+Na_(2)CO_(3)和NaOH+Na_(2)CO_(3)两种碱性组合药剂中,NaOH+Na_(2)CO_(3)对该厂循环水排污水的硬度、SiO_(2)去除效果更佳,在控制最佳pH为10.5时,出水指标为Ca^(2+)≤50mg/L、Mg^(2+)≤80mg/L、SiO_(2)≤1mg/L,软化剂和絮凝剂的加药顺序对COD去除水平和沉淀效果无明显差异,COD平均去除率为18.26%,SS去除率可达到60%,形成的污泥浓度(以SS浓度计)约为5500mg/L。通过试验研究,选择最适宜的药剂、投加顺序和投加量,为水处理工艺的降本增效提供数据支撑,研究成果可为电厂废水零排放项目的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循环水排污水 预处理 试验研究 钙镁硬度 絮凝剂
下载PDF
环保絮凝剂对高黏粒高含水废弃泥浆絮沉性能影响
16
作者 王恩成 《天津建设科技》 2024年第5期54-59,共6页
为了使公路工程结构基础施工中含水废浆快脱水,对钻孔灌注桩工程废浆展开一系列量筒沉积试验,研究不同絮凝剂种类及填加量下废弃泥浆的絮凝效果。结果表明:加入有机絮凝剂将显著加快工程废浆中固相絮沉速度;与有机絮凝剂相比,添加无机... 为了使公路工程结构基础施工中含水废浆快脱水,对钻孔灌注桩工程废浆展开一系列量筒沉积试验,研究不同絮凝剂种类及填加量下废弃泥浆的絮凝效果。结果表明:加入有机絮凝剂将显著加快工程废浆中固相絮沉速度;与有机絮凝剂相比,添加无机絮凝剂引起的工程废浆絮凝沉积层厚度在相同时间内相对较小;自主配制环保型絮凝剂仅在0.02%加量时可使废浆的剩余浊度下降至10 FTU,可有效包裹、桥联固相颗粒,絮凝效果优于常用的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APAM),与复合絮凝剂(CaCl_(2)+AMAP)的脱水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絮凝剂 建筑工程 高含水高黏粒泥浆 脱水性能
下载PDF
溶菌酶辅助壳聚糖调理对活性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申亮 施周 +2 位作者 罗璐 戴慧奇 周先敏 《净水技术》 CAS 2023年第9期88-94,共7页
通过测定真空抽滤泥饼含水率、污泥比阻、污泥ζ电位,研究溶菌酶辅助壳聚糖调理对活性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提取污泥絮体形态学特征进行二维分形维数(D2)分析,深入剖析污泥脱水机理。结果表明,溶菌酶辅助壳聚糖调理后泥饼含水率下... 通过测定真空抽滤泥饼含水率、污泥比阻、污泥ζ电位,研究溶菌酶辅助壳聚糖调理对活性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提取污泥絮体形态学特征进行二维分形维数(D2)分析,深入剖析污泥脱水机理。结果表明,溶菌酶辅助壳聚糖调理后泥饼含水率下降了约21.3%,污泥比阻下降了约94.5%,活性污泥脱水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分析调理前后的污泥ζ电位和絮体形态,发现污泥双电层被压缩,污泥|ζ|电位降至0.28 mV,同时污泥絮体密实程度增加,D2值提高到1.748,说明溶菌酶辅助壳聚糖调理活性污泥可以促进污泥胶体的脱稳、絮凝,压缩絮体颗粒间孔隙并释放部分间隙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溶菌酶 活性污泥脱水性能 污泥 ζ 电位 分形维数 絮体形态学
下载PDF
氧化-絮凝调理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焕来 彭喜林 +4 位作者 吴刚 张双 夏仲举 吕林骏 古励 《三峡生态环境监测》 2023年第4期13-20,共8页
预氧化处理和絮凝剂因能有效改善污泥脱水性能,且操作简单、反应迅速,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在污泥减量化等领域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主要回顾了各种基于氧化的污泥调理技术的脱水原理、絮凝剂的种类和处理效果,并分析比较了各种脱水方法的优... 预氧化处理和絮凝剂因能有效改善污泥脱水性能,且操作简单、反应迅速,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在污泥减量化等领域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主要回顾了各种基于氧化的污泥调理技术的脱水原理、絮凝剂的种类和处理效果,并分析比较了各种脱水方法的优缺点,为污泥减量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脱水 胞外聚合物 氧化 絮凝
下载PDF
有机-无机复合絮凝剂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樊大勇 崔小明 《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 2023年第1期58-62,共5页
有机-无机复合絮凝剂不仅克服了单一絮凝剂吸附效果不佳、使用量大且有絮凝剂残留等不足,而且还可以实现不同成分在性能上的互补,广泛应用于废水、污水处理等领域。介绍了聚丙烯酰胺类复合絮凝剂、壳聚糖类复合絮凝剂以及聚二甲基二烯... 有机-无机复合絮凝剂不仅克服了单一絮凝剂吸附效果不佳、使用量大且有絮凝剂残留等不足,而且还可以实现不同成分在性能上的互补,广泛应用于废水、污水处理等领域。介绍了聚丙烯酰胺类复合絮凝剂、壳聚糖类复合絮凝剂以及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类复合絮凝剂的应用研究进展,提出了加强基础研究,开发絮凝效果好、成本低且环境友好的复合絮凝剂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剂 复合絮凝剂 有机絮凝剂 无机絮凝剂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氧化—絮凝调理对剩余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夏加华 饶汀 +3 位作者 季娟 刘安康 梁炎凯 孙永军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3-182,共10页
针对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难度大、运行成本高等问题,深入研究NaClO投加量、污泥混合液pH值以及在NaClO最佳投加量和污泥混合液最佳pH值下耦合聚合硫酸铁(PFS)和三氯化铁(FeCl_(3))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以期获得氧化—絮凝调理对活性污... 针对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难度大、运行成本高等问题,深入研究NaClO投加量、污泥混合液pH值以及在NaClO最佳投加量和污泥混合液最佳pH值下耦合聚合硫酸铁(PFS)和三氯化铁(FeCl_(3))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以期获得氧化—絮凝调理对活性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NaClO投加量为40 mg/g DS(绝干污泥)和污泥混合液pH值为3时,PFS耦合NaClO调理后的泥饼含水率和污泥比阻(Specific Cake Resistance,SRF)分别降至85.86%和4.74×10^(11)m/kg;FeCl_(3)耦合NaClO调理后的泥饼含水率和污泥比阻分别降至86.36%和3.93×10^(11)m/kg。调理后的污泥絮体粒径D_(50)的大小关系为:NaClO+PFS>NaClO+FeCl_(3)>pH值>原泥>NaClO。显然,经过氧化—絮凝调理后的污泥絮体粒径明显增大,滤液中的有机质含量降低。氧化—絮凝调理可使活性污泥比阻显著降低,脱水性能显著改善。NaClO耦合PFS和NaClO耦合FeCl_(3)有望成为高效环保、价格低廉的新型污泥脱水调理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污泥调理 污泥脱水 次氯酸钠 絮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