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emporal change of plankton size structure preserved by Lugol's solution:a FlowCAM study
1
作者 Zijia LIU Yuan DONG +3 位作者 Qian P.LI Zhengchao WU Zaiming GE Mengzhen MA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1期290-299,共10页
Plankton size structure is crucial for understanding marine ecosystem dynamics and the associated biogeochemical processes.A fixation step by acid Lugol’s solution has been commonly employed to preserve plankton samp... Plankton size structure is crucial for understanding marine ecosystem dynamics and the associated biogeochemical processes.A fixation step by acid Lugol’s solution has been commonly employed to preserve plankton samples in the field.However,the acid Lugol’s solution can bias the estimation of size structure and the preserved plankton size structure can vary with time.Here,we explore the impact of sample storage time on the size-structure of the plankton community preserved by Lugol’s solution.Two short-term experiments and one long-term experiment were conducted to explore the change of plankton community size structure with the storage time:covering from a week to a month,and to nearly seven months based on particle-size data obtained by continuous Flow Cytometer and Microscope(FlowCAM)measurements.We found a linear change of plankton size with the storage time in short-term periods(less than 3 months)with a decrease of the slope but an increase of the intercept for the normalized biomass size spectrum(NBS S).However,there were opposite trends for NBSS with increasing slope but decreasing intercept after3 months.The potential causes of the distinct patterns of the NBSS parameters are addressed in terms of the interplay between particle aggregation and fragmentation.We found large changes in plankton biovolume and abundance among different size classes,which may indicate a distinct effect of acid Lugol’s solution on various plankton size classes.The mechanism driving temporal change in the size-structure of the Lugolfixed plankton community was further discussed in terms of particle aggregation and fragmentation.Finally,we emphasize that the effect of storage time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when interpreting or comparing data of plankton community acquired from samples with various storage dur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gol’s PLANKTON size structure flow Cytometer and microscope(flowcam)
下载PDF
利用流式影像术(FlowCAM)分析淡水浮游藻类群落特征--以北京城区主要河流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珊珊 万峻 +1 位作者 马丁 董晓伟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9-199,共11页
浮游藻类是水生态系统的重要初级生产者,对其进行分类鉴定和定量分析是开展生态研究的基础。选取北京城区主要河流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6—7月(夏季)、10月(秋季)对北运河水系22个站位的表层水进行采样调查,探究利用流式影像术(FlowCAM)... 浮游藻类是水生态系统的重要初级生产者,对其进行分类鉴定和定量分析是开展生态研究的基础。选取北京城区主要河流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6—7月(夏季)、10月(秋季)对北运河水系22个站位的表层水进行采样调查,探究利用流式影像术(FlowCAM)分析浮游藻类群落结构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浮游藻类的细胞丰度和粒径组成均存在着明显的时空差异。多数站位在夏季的优势属个数明显高于秋季,且随着季节的变动,优势属的物种组成由以硅藻为主转变为以蓝藻或蓝藻-绿藻为主。利用FlowCAM可以快速完成对浮游藻类的计数、粒径分级和对小型浮游藻类的识别鉴定。该技术在水生态监测方面有很大的应用空间,但还存在微型浮游藻类图像分辨率较低、无法完全自动分类等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影像术(flowcam) 浮游藻类 粒径组成 群落特征
下载PDF
Distribution of chromophytic phytoplankton in the Western Subarctic Gyre of Pacific Ocean revealed by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 and rbc L gene sequences
3
作者 Tao JIANG Xiaohan QIN +7 位作者 Guannan WU Huaxian ZHAO Xiaotao YU Xueyan XIAO Wenjing LIU Qingjing HU Jufa CHEN Nan LI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6期2166-2179,共14页
Western Subarctic Gyre(WSG),which possesses distinctive differences in oceanographic and biogeochemical processes,is situated in the northwest subarctic Pacific.The WSG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 nutrient and low chloro... Western Subarctic Gyre(WSG),which possesses distinctive differences in oceanographic and biogeochemical processes,is situated in the northwest subarctic Pacific.The WSG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 nutrient and low chlorophyll.We carried out a field investigation in this area in summer 2020 and performed microscopic observation,cytometric counting,and RuBisCO large subunit(rbc L)gene analysis to understand the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hromophytic phytoplankton better.Microscopic method revealed that total phytoplankton(>10μm,including Bacillariophyta,Dinoflagellata,Ochrophyta,and Chlorophyta)abundances ranged(0.6×10^(3))-(167.4×10^(3))cells/L with an increasing trend from south to north.Dinoflagellates and Pennatae diatoms dominated the phytoplankton assemblages in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stations,respectively.Major chromophytic phytoplankton groups derived from rbc L genes included Haptophyta,Ochrophyta,Bacillariophyta,as well as rarely occurring groups,such as Xanthophyta,Cyanobacteria,Dinoflagellata,Rhodophyta,and Cryptophyta.At the phylum level,Haptophyta was the most abundant phylum,accounting for approximately 30.80%of the total obtained 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 in all samples.Ochrophyta and Bacillariophyta were the second and third most abundant phylum,and their relative abundance was 20.26% and 19.60%,respectively.Further,redundancy analysis showed that high proportion of diatoms(e.g.,microscopic and rbc L methods)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nutrients(e.g.,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DIN),dissolved inorganic phosphorous,and dissolved silicate(DSi))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The proportion of Ochrophyta,Rhodophyta,and Cyanobateria identified by rbc L genes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alinity and temperature and showed negative correlation to nutrients.This work is the first molecular study of phytoplankton accomplished in the WSG,and our results show some discrepancies between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 and rbc L gene sequences,which highlight the necessity of combining the microscopic and molecular methods to reveal the diversity of phytoplankton in marine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ow cytometry microscopic counting PHYTOPLANKTON rbc L Western Subarctic Gyre
下载PDF
固脾消积饮对人肝癌细胞HepG2线粒体结构功能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柳卓 田雪飞 +6 位作者 郜文辉 谭小宁 俞淑娴 翦慧颖 李可心 张振 曾普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81-786,共6页
目的 观察固脾消积饮(Gupi Xiaoji Decoction, GPXJY)对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线粒体结构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CCK-8检测细胞增殖,Mito-Tracker Green荧光染色观察线粒体结构,流式细胞术检测膜电位,ELISA检测ATP含量,透视... 目的 观察固脾消积饮(Gupi Xiaoji Decoction, GPXJY)对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线粒体结构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CCK-8检测细胞增殖,Mito-Tracker Green荧光染色观察线粒体结构,流式细胞术检测膜电位,ELISA检测ATP含量,透视电镜观察微观结构变化,高内涵检测相关蛋白。结果 荧光染色发现GPXJY对HepG2细胞线粒体造成损伤并且ATP含量降低;流式结果显示GPXJY能使HepG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减少;电镜结果发现GPXJY使癌细胞线粒体肿胀等;高内涵检测发现,固脾消积饮对Hep G2细胞内Bcl-2平均荧光强度值明显降低,凋亡促进蛋白Bax、cytochrome-c、caspase-3、cleaved-caspase-3平均荧光强度值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GPXJY对Hep G2细胞线粒体结构功能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脾消积饮 线粒体 肝癌 流式细胞术 高内涵 透射电镜
下载PDF
流式影像术在海洋浮游植物分类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雨 林茂 +1 位作者 林更铭 项鹏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6-274,共9页
海洋浮游植物支撑着海洋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对其种类的定性识别、鉴定和细胞数量的定量分析是海洋科学研究中最为关键的科学问题之一。流式影像术在海洋浮游植物形态特征识别与快速定量检测上是目前先进和可行的方法,它综合了流式细胞... 海洋浮游植物支撑着海洋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对其种类的定性识别、鉴定和细胞数量的定量分析是海洋科学研究中最为关键的科学问题之一。流式影像术在海洋浮游植物形态特征识别与快速定量检测上是目前先进和可行的方法,它综合了流式细胞术和图像显微识别的技术优点,不但能够对快速流动状态中的海洋浮游植物进行相应的参数检测,而且可以获取流动过程中清晰的图像,通过计算机软件的图像处理和特征筛选,实现海洋浮游植物有效的自动识别。通过对流式影像术的原理、测定方法、技术特点及其发展动态等的综述,认为基于流式影像术对高速运动的浮游植物图像的清晰实时采集,可以有效地对图像进行模式的识别和分类。它是一种理想和实用的方法,将为海洋生物学研究提供新的实时、快速、高效平台,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浮游植物 流式影像术 图像采集 分类 自动识别
下载PDF
反应停的抗新生血管形成及抗肿瘤作用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杜钢军 林海红 +2 位作者 许启泰 王敏伟 杨义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71-474,共4页
目的 研究反应停的抗新生血管形成及抗肿瘤作用。方法 在HUVECs中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电镜观察细胞死亡类型,流式细胞仪定量细胞凋亡率;用鸡胚尿囊膜模型观察新生血管形成;肉瘤S180小鼠体内模型观察反应停的抗肿瘤作用,并通过免疫组化... 目的 研究反应停的抗新生血管形成及抗肿瘤作用。方法 在HUVECs中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电镜观察细胞死亡类型,流式细胞仪定量细胞凋亡率;用鸡胚尿囊膜模型观察新生血管形成;肉瘤S180小鼠体内模型观察反应停的抗肿瘤作用,并通过免疫组化观察反应停对肿瘤组织微血管数的影响。结果 反应停对HUVECs有直接抑制作用,IC50为(22 .91±1. 74) μmol·L-1;经反应停作用48h后的HU VECs,随剂量增加,电镜下可见核不规则,染色体浓集,空泡状内质网及凋亡小体等不同时期细胞凋亡现象;流式细胞检测显示反应停可依剂量诱导HUVECs凋亡或坏死;鸡胚尿囊膜新生血管形成模型中,反应停抑制新生血管形成的阳性率随剂量而增加;小鼠S180肿瘤移植模型中,反应停单独使用,虽可明显减少肿瘤血管密度, 无抑制肿瘤生长作用;与环磷酰胺联合使用,可减少环磷酰胺用量,与环磷酰胺有协同抗肿瘤作用。结论 反应停有抗新生血管形成作用,单独应用对小鼠S180肿瘤无抑制作用,但与环磷酰胺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停 HUVECS 电镜 流式细胞 鸡胚尿囊膜 微血管数
下载PDF
低温寡营养条件下副溶血弧菌形成活的非可培养状态及其复苏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杜萌 陈吉祥 +4 位作者 孙丰蓉 栾晓燕 王丹 李筠 张晓华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8-183,共6页
为研究在低温寡营养条件下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能否进入活的非可培养状态(VBNC),将浓度为1×1010CFU/mL的副溶血弧菌HW799在陈海水中4℃保存,每隔5天取样分别用吖啶橙染色荧光显微镜直接计数法(AODC)、活菌直接计数... 为研究在低温寡营养条件下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能否进入活的非可培养状态(VBNC),将浓度为1×1010CFU/mL的副溶血弧菌HW799在陈海水中4℃保存,每隔5天取样分别用吖啶橙染色荧光显微镜直接计数法(AODC)、活菌直接计数法(DVC)和涂布平板法(PC)测定细菌总数、活细菌数和可培养细菌数。在第30天时总细菌数基本不变,仍保持在109CFU/mL,活菌数为106CFU/mL,比总菌数低了约三个数量级,可培养细菌数为零,表明绝大部分副溶血弧菌HW799进入了VBNC状态;用扫描电镜、流式细胞仪对副溶血弧菌HW799活的非可培养状态、正常状态以及复苏后的细胞形态的研究表明进入VBNC状态后副溶血弧菌HW799形状变为球状,体积比正常状态明显变小,活细胞数也略有减少;采用在培养液中添加营养物质升温培养的方法,使VBNC状态的副溶血弧菌细胞在48h内复苏为可培养状态,复苏后的副溶血弧菌HW799与正常状态的细菌形态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活的非可培养状态 复苏 扫描电镜 流式细胞仪
下载PDF
苦马豆素诱导人胃癌细胞SGC-7901凋亡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孙纪元 朱妙章 +4 位作者 王四旺 谢艳华 缪珊 朱肖星 施新猷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7-201,共5页
目的:探讨苦马豆素(swainsonine,SW)体外诱导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凋亡的机制。方法:应用MTT法确定SW对体外培养的SGC-7901细胞的作用浓度;通过流式细胞术及凋亡相关调控基因p53,c-myc,Bcl-2的检测对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测定,观察SW对... 目的:探讨苦马豆素(swainsonine,SW)体外诱导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凋亡的机制。方法:应用MTT法确定SW对体外培养的SGC-7901细胞的作用浓度;通过流式细胞术及凋亡相关调控基因p53,c-myc,Bcl-2的检测对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测定,观察SW对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周期的影响以及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方式;同时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监测细胞内Ca^(2+)浓度,研究SW与细胞内Ca^(2+)超载的关系。结果:SW体外抗SGC-7901细胞的完全致死浓度为6.2μg·mL^(-1),高于0.05μg·mL^(-1)时抑制作用明显(P<0.05),其IC_(50)为0.84μg·mL~(-1);经SW 0.5,1.5,4.5μg·mL^(-1)处理24h可引起凋亡抑制基因p53和Bcl-2的明显下降,凋亡促进基因c-myc明显升高以及肿瘤细胞内Ca^(2+)超载,最终诱导SGC-7901细胞凋亡。实验还证实SW主要作用于肿瘤细胞的S期,使瘤细胞主要积聚在S期。结论:SW通过多种途径诱导细胞凋亡可能是其发挥抗癌作用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马豆素 胃癌 凋亡 流式细胞仪 细胞周期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下载PDF
结肠癌细胞凋亡与增殖的平衡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6
9
作者 陈金明 李伟华 +3 位作者 王家顿 冯永东 吴剑宏 龚建平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54-558,共5页
背景与目的:人体正常组织器官中,特定组织中凋亡与增殖细胞维持着动态平衡,一旦凋亡与增殖的平衡被打破,将导致细胞的恶性转化和肿瘤的发生。我们通过研究结肠癌细胞和淋巴细胞演进过程中凋亡与增殖平衡机制的变化,及其与患者生存的关系... 背景与目的:人体正常组织器官中,特定组织中凋亡与增殖细胞维持着动态平衡,一旦凋亡与增殖的平衡被打破,将导致细胞的恶性转化和肿瘤的发生。我们通过研究结肠癌细胞和淋巴细胞演进过程中凋亡与增殖平衡机制的变化,及其与患者生存的关系,探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规律。方法:采用低分子量DNA抽提后荧光染料染色法(Sub G1法)和Ki-67/DNA双参数法,分别定量分析凋亡群体和增殖群体。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组织细胞的增殖进行形态学观察,Kaplan-M eier法分析生存率。结果:对照组细胞、腺瘤细胞、肿瘤组Dukes蒺A期、B期、C+D期细胞中,凋亡指数/增殖指数(apoptosis index/proliferating index,AI/PI)分别为0.45±0.19、0.30±0.07、0.29±0.11、0.28±0.10和0.26±0.07。对照组的AI/PI大于其余4组(P<0.01)。在结肠癌细胞的大小、类型、分化程度、Dukes蒺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中,AI/PI总体呈下调的趋势。正常人和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AI/PI分别为0.49±0.12和0.64±0.11。肿瘤患者淋巴细胞的AI/PI大于对照组(P<0.01)。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可观察到结肠对照组、腺瘤和肿瘤组织中Ki-67的表达。根据AI/PI的中位数值0.285,将结肠癌患者分为≥0.285组和<0.285组。经log-rank检验两组患者生存时间无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凋亡 增殖 预后 流式细胞术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下载PDF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和流式细胞仪在菌斑中致龋性变形链球菌定量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0
作者 姜云涛 梁景平 +1 位作者 李超伦 叶冬霞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建立快速定量检测菌斑中主要致龋菌变形链球菌的方法,为龋齿活跃性评估提供参考数据。方法:收集无龋(caries free,CF)和高龋(caries susceptible,CS)儿童牙菌斑各15例,将不同荧光素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细菌通用探针和... 目的:建立快速定量检测菌斑中主要致龋菌变形链球菌的方法,为龋齿活跃性评估提供参考数据。方法:收集无龋(caries free,CF)和高龋(caries susceptible,CS)儿童牙菌斑各15例,将不同荧光素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细菌通用探针和变形链球菌特异性探针进行荧光原位杂交,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菌斑中变形链球菌所占的比例。结果:在无龋儿童菌斑中,变形链球菌在总菌中所占比例数是1.24%~3.4%(2.25±0.71),而在高龋儿童菌斑中比例为5.04%-9.7%(7.37±1.34),两组比较有着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流式细胞仪结合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可作为一种细菌定量检测方法应用于致龋性变形链球菌的定量分析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原位杂交 流式细胞仪 寡核苷酸探针 变形链球菌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下载PDF
苦马豆素诱导人胃癌细胞SGC-7901凋亡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英文) 被引量:13
11
作者 孙纪元 王四旺 +2 位作者 朱妙章 谢艳华 缪珊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9期978-983,共6页
目的:探讨SW体外诱导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凋亡的机制。方法:应用MTT法确定SW对体外培养的SGC7901细胞的作用剂量,通过流式细胞术及凋亡相关调控基因p53、cmyc、Bcl2的检测对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测定,观察SW对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周期... 目的:探讨SW体外诱导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凋亡的机制。方法:应用MTT法确定SW对体外培养的SGC7901细胞的作用剂量,通过流式细胞术及凋亡相关调控基因p53、cmyc、Bcl2的检测对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测定,观察SW对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周期的影响以及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方式,同时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细胞内Ca2+浓度的监测,研究SW与细胞内Ca2+超载的关系。结果:SW体外抗SGC7901细胞的完全致死剂量为6.2μg·ml-l,高于0.05μg·ml-l时抑制作用明显(P<0.05),其LC50为0.84μg·ml-l;经SW0.5~1.5μg·ml-l处理24h可引起凋亡抑制基因p53、Bcl2的明显下降、凋亡促进基因cmyc的明显升高以及肿瘤细胞内Ca2+超载,最终诱导SGC7901细胞凋亡。实验还证实SW主要作用于肿瘤细胞的S期,使瘤细胞主要积聚在S期。结论:SW通过多种途径诱导细胞凋亡可能是其发挥抗癌作用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马豆素 胃癌 凋亡 流式细胞仪 细胞周期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下载PDF
免疫磁珠体外提纯胚胎大鼠神经干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彦惠 刘振华 +5 位作者 廖可立 姜晓丹 徐如祥 李留洋 彭杰 柳息洪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959-961,共3页
为建立免疫磁珠体外提纯胚胎神经干细胞 (NSC)的方法 ,制备胚胎SD大鼠的大脑皮质组织悬液 ,采用磁珠分选法选择Nestin阳性细胞群 ,台盼蓝染色观察活力 ,扫描电镜下行形态学观察 ,流式细胞仪检测荧光标记细胞的Nestin表达阳性率。结果发... 为建立免疫磁珠体外提纯胚胎神经干细胞 (NSC)的方法 ,制备胚胎SD大鼠的大脑皮质组织悬液 ,采用磁珠分选法选择Nestin阳性细胞群 ,台盼蓝染色观察活力 ,扫描电镜下行形态学观察 ,流式细胞仪检测荧光标记细胞的Nestin表达阳性率。结果发现 ,分选后所得细胞纯度达 (87 8± 2 4 ) % ,细胞活力 (94 8± 2 3) %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Nestin阳性表达率为 (88 3± 1 0 4 ) % ,符合NSC的特点 ,扫描电镜观察可见细胞表面有数目不等的磁珠紧密结合。研究表明 ,磁性分选系统是一种有效的神经干细胞分离提纯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免疫磁珠 扫描电镜 流式细胞仪 神经巢蛋白 体外提纯
下载PDF
用YO-PRO-1和PI联合染色定量检测细胞凋亡 被引量:4
13
作者 叶玲玲 刘红 +3 位作者 李世崇 刘兴茂 吴本传 陈昭烈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0-53,62,共5页
经不同浓度staurosporine处理诱导凋亡的G7细胞样品,分别用YO-PRO-1/PI和AV/PI进行荧光染色,借助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情况,将两种检测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显示,二者有显著的相关性(r=0.9659,P<0.01),且没有显著性差异(P<0... 经不同浓度staurosporine处理诱导凋亡的G7细胞样品,分别用YO-PRO-1/PI和AV/PI进行荧光染色,借助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情况,将两种检测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显示,二者有显著的相关性(r=0.9659,P<0.01),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上述凋亡细胞样品经YO-PRO-1/PI染色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计数凋亡细胞比例的结果与AV/PI流式细胞仪的检测结果也有显著的相关性(r=0.9903,P<0.01),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上这些结果表明,用YO-PRO-1/PI对细胞进行染色、借助流式细胞仪和荧光显微镜均能准确地检测细胞凋亡,可替代AV/PI流式细胞仪方法用于细胞凋亡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PRO-1 PI 联合染色定量检测 细胞凋亡 荧光显微镜 流式细胞仪
下载PDF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形态学特点 被引量:10
14
作者 何旭 郭新 +3 位作者 崔丽 王心蕊 牛云 李玉林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57-61,共5页
利用Percoll梯度分离、贴壁筛选法及单克隆培养法分离、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SCs免疫学表型;采用细胞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技术观察MSCs的一般形态学特点;利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 利用Percoll梯度分离、贴壁筛选法及单克隆培养法分离、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SCs免疫学表型;采用细胞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技术观察MSCs的一般形态学特点;利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MSCs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分离、培养出高度同源性的MSCs具有独特的细胞免疫学表型,即CD73、CD105、CD44、CD166、CD90阳性,CD34、CD 31、CD45阴性;细胞组织化学MSCs PAS-过碘酸雪夫氏染色阳性,苏丹黑-B(SB)及碱性磷酸酶(AKP)染色阴性;免疫荧光见细胞CD73、CD105阳性;透射电镜下MSCs表面有微绒毛,相邻细胞间有缝隙连接,细胞器丰富;扫描电镜下MSCs呈长梭形、鱼群状排列,表面有许多微绒毛。实验结果为MSCs的诱导分化及应用提供了形态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流式细胞术 细胞组织化学 免疫荧光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超微结构
下载PDF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其体外诱导分化作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何旭 刘丹丹 +2 位作者 王阳 郭新 李玉林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96-598,602,共4页
目的 :分离和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esenchymalstemcells,MSCs)并检测其免疫学表型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对其体外诱导分化作用。方法 :利用Percoll梯度分离、贴壁筛选法及单克隆培养法分... 目的 :分离和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esenchymalstemcells,MSCs)并检测其免疫学表型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对其体外诱导分化作用。方法 :利用Percoll梯度分离、贴壁筛选法及单克隆培养法分离、培养、扩增MSCs;采用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术检测MSCs免疫学表型 ;通过VEGF 16 5基因转染分析MSCs的表型变化。结果 :体外分离、培养出高度同源性的MSCs;MSCs具有独特的细胞免疫学表型 ,即CD4 4 ,CD2 9,c kit阳性 ,CD34,CD31,CD5 4阴性 ;VEGF 16 5诱导后CD4 4表达明显降低 ,CD31显著升高 ,MSCs向内皮分化。结论 :成功建立人MSCs分离培养方法 ,探讨了MSCs细胞免疫学表型及VEGF对它的内皮诱导分化作用 ,为MSCs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免疫荧光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与三维打印明胶支架的相容性 被引量:5
16
作者 田晓红 张彬 +3 位作者 房艳 柏树令 敖强 佟浩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9-216,共8页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s)与三维打印(3DP)及戊二醛交联的明胶支架的相容性,筛选出最适合细胞生长的支架孔径,为进一步构建组织工程化组织或器官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提取大鼠ADSCs,并用流式细胞术和多向诱...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s)与三维打印(3DP)及戊二醛交联的明胶支架的相容性,筛选出最适合细胞生长的支架孔径,为进一步构建组织工程化组织或器官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提取大鼠ADSCs,并用流式细胞术和多向诱导分化的方法进行鉴定;然后与不同孔径的3DP明胶支架复合培养,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其超微结构,细胞活力分析仪检测其存活率;用MTT法检测二维(2D)与三维(3D)培养对ADSCs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获得的ADS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具备干细胞的基本特征。接种ADSCs到3DP明胶支架后,扫描电子显微镜可看到细胞呈椭圆形或纺锤形,区别于传统二维培养的梭形形态;透射电子显微镜可看到细胞在支架空隙内散在分布,细胞核、细胞器等结构清晰,表明其与支架的相容性良好;90μm孔径的支架细胞存活率最高;3D培养的方法更有利于维持ADSCs的活力。结论 ADSCs与3DP明胶支架的相容性良好,90μm孔径的支架最适合ADSCs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源性干细胞 三维打印明胶支架 相容性 电子显微镜 流式细胞术 大鼠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对HL-60细胞分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1
17
作者 许培权 龚建平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8-123,共6页
背景与目的:用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retinoidacid,ATRA)治疗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premyeloidleukemia,M3)在肿瘤治疗史上是一个重要里程碑。已有研究表明,ATRA治疗白血病的机理是诱导白血病细胞向成熟细胞方向分化,然而人们对分化的肿... 背景与目的:用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retinoidacid,ATRA)治疗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premyeloidleukemia,M3)在肿瘤治疗史上是一个重要里程碑。已有研究表明,ATRA治疗白血病的机理是诱导白血病细胞向成熟细胞方向分化,然而人们对分化的肿瘤细胞最终去向还不完全清楚。本实验进一步探讨ATRA诱导HL-60细胞分化和凋亡的关系。方法:以分化诱导剂ATRA(终浓度为10μmol/L)作用不同时间的HL-60细胞为检测对象,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面的分化标志物及细胞周期;经碘化丙啶(propidiumiodide,PI)染色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对已分化细胞进行形态学确认;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诱导后不同时间点的细胞凋亡。结果:(1)随着药物诱导时间的延长,被诱导的HL-60细胞体积逐渐增大,在72h后,被诱导细胞开始表达分化标志物CD11b并出现细胞核型的变化;(2)在药物诱导96h后,细胞开始出现了凋亡峰,而在药物诱导72h后脱药培养8h,则可以出现高于96h的凋亡峰。结论:ATRA并不能诱导HL-60细胞完成终端分化,但是该药可以诱导白血病细胞向成熟方向分化,而且已分化的肿瘤细胞于发生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HL-60细胞 细胞分化 细胞凋亡 全反式维甲酸
下载PDF
尼古丁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曲明娟 徐伟艳 +2 位作者 王晓安 王宜艳 王艳杰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5-219,共5页
目的探讨尼古丁对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用终浓度为100μmol/L的尼古丁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大鼠VSMCs 24h,不加尼古丁的细胞作为对照组,应用荧光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凋亡的形态,BrdU-EL... 目的探讨尼古丁对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用终浓度为100μmol/L的尼古丁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大鼠VSMCs 24h,不加尼古丁的细胞作为对照组,应用荧光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凋亡的形态,BrdU-ELISA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和凋亡率,进而确定尼古丁对VSMCs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流式细胞术显示,对照组处于S期细胞比例占总采集细胞的14.46%±4.47%,明显高于尼古丁组处于S期细胞的6.77%±3.41%(P<0.05);对照组的细胞凋亡率为11.47%±2.56%,尼古丁诱导组的凋亡率为24.65%±4.67%,两者差异显著(P<0.05);BrdU-ELISA法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尼古丁组细胞的DNA合成量也明显减少;细胞化学显色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尼古丁诱导组细胞出现明显凋亡形态-核破裂和凋亡小体。结论一定剂量的尼古丁可显著抑制VSMCs的增殖和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细胞 尼古丁 增殖 凋亡 流式细胞术 扫描电镜 大鼠
下载PDF
利用相差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分析褶纹冠蚌血细胞类型 被引量:5
19
作者 谢彦海 胡宝庆 文春根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0-184,共5页
利用相差显微镜对褶纹冠蚌的血细胞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颗粒细胞和无颗粒细胞两大类。颗粒细胞还可以根据细胞和颗粒的大小分为大颗粒细胞和小颗粒细胞,无颗粒细胞也可以根据细胞的大小和细胞的核质比分为透明细胞和淋巴样细胞。另外,... 利用相差显微镜对褶纹冠蚌的血细胞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颗粒细胞和无颗粒细胞两大类。颗粒细胞还可以根据细胞和颗粒的大小分为大颗粒细胞和小颗粒细胞,无颗粒细胞也可以根据细胞的大小和细胞的核质比分为透明细胞和淋巴样细胞。另外,利用流式细胞仪进一步分析了褶纹冠蚌血细胞的类群。通过测试前向角散射光(FSC)和侧向角散射光(SSC)两个参数,分别代表细胞的大小和细胞的颗粒度,绘制双参数(SSC×FSC)点图和等高图,FSC和SSC单参数直方图,得出褶纹冠蚌血细胞可以分为两大群,即颗粒细胞(A)和无颗粒细胞(B)两种类型,其中颗粒细胞群可以划为两个亚群,即大颗粒细胞(A1)和小颗粒细胞(A2),无颗粒细胞群也可以划为两个亚群,即透明细胞(B2)和淋巴样细胞(B1)。在四种血细胞中,小颗粒细胞和透明细胞是主要的细胞类群,分别占血细胞总数的56.54%和35.90%,而大颗粒细胞和淋巴样细胞数量较少,分别为4.57%和2.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褶纹冠蚌 血细胞 分类 相差显微镜 流式细胞仪
下载PDF
口腔常见微生物不同定量分析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明珠 李超伦 +3 位作者 姜云涛 姜葳 梁景平 叶冬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目的探索口腔微生物定量分析的理想方法。方法选择3种口腔常见微生物变异链球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和具核梭杆菌的标准菌种厌氧培养24 h,经倍比稀释,涂板菌落形成单位(CFU)计数。将相应体积的菌液固定后,分别运用3种非培养方法对上述细菌... 目的探索口腔微生物定量分析的理想方法。方法选择3种口腔常见微生物变异链球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和具核梭杆菌的标准菌种厌氧培养24 h,经倍比稀释,涂板菌落形成单位(CFU)计数。将相应体积的菌液固定后,分别运用3种非培养方法对上述细菌进行定量分析(实时PCR、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结果细菌定量结果由大至小排列,分别为实时PCR分析、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CFU计数、流式细胞仪检测。每种细菌的实时PCR标准曲线均显示具备较好的线性关系。结论本研究中的3种非培养方法均适用于口腔微生物的定量分析。其中实时PCR分析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的结果显著优于传统的CFU计数方法,而以实时PCR的敏感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PCR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流式细胞仪 菌落形成单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